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文学论文 > 最新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4篇)

最新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4篇)

作者: 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一

1.教学主要内容

《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这一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识百分数,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编写特点

百分数学生曾经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接触,但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本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设计的。教材在设计上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以足球比赛中谁来罚点球这一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与方法来感悟学习百分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然后再以形式多样的习题来巩固学生的认知。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领学生逐步认识百分数。充分关注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各种能力的培养。

3. 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由实际生活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在尝试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各种能力的形成情况,再将抽象的数学思想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4.我的思考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与我本节课想传授给学生的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放弃了教材中的二个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了评选文艺节目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出百分数,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而且本堂课我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自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在具体的实例中自主感悟和逐步抽象,在探讨选哪个节目参加公开汇演时,自然而然的明确了百分数的优越性。练习的内容只有一个题是来源于教材,这样会不会与教材编写者的看法有

所背离。但就我个人认为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完全有空间和可能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鉴于此,我在传授本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部分改动,但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思路都不尽相同,面对的教学个体――学生也不一样,只要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就可以。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方法)

在四年级与五年级学生已学过了小数、分数的相关知识。对于将分母不同的分数如何进行通分已掌握的相当熟练。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百分数,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白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①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② 练习题中关于百分数填空的活用部分。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通过比一比选哪个节目比较合适,读一读百分数、写一写百分数、选一选百分数等多种方式进行新知的传授与学习。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知道百分数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能够正确读写百分数。弄清分数百分数的异同。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选节目的情境作为本课的切入点,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激发学习百分数的兴趣。围绕这一情境出现的百分数来传授百分数的读、写法。再联系生活中的百分数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以形式多样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认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使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课前搜集的如商品标签、包装盒上的百分数等资料。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大约30分钟)

1、探究意义及写法:(14分钟)

(1)师:同学们喜欢看文艺节目吗?我们学校的艺术节上,同学们表演了很多优秀的文艺节目,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据说,市里将会在各校文艺节目中评选出一些更优秀的节目参加全市的公开汇演,如果我们学校也有幸要选送一个节目去,你觉得选哪个节目去更合适呢?老师已调查了一些同学,你们看:

出示表格信息:

看了这张表格,你认为应该选送哪个节目?(设计意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预设:当学生说选《苗山姑娘》最好 。没有其它同学说别的,老师说:好,这是你们的想法。我们再看一下被调查的人数。你们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

(2)课件再补充出示:

问:现在有别的想法吗?你能一下子看出选哪个节目最好吗?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计算)

(3)找生板演方法。

预设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

化小数: 9÷10=0.9 17÷20=0.85 21÷25=0.84 43÷50=0.86 化分数: 9÷10=9/10=90/100 17÷20=17/20=85/100

21÷25=21/25=84/100 43÷50=43/50=86/100

(4)订正做法:(找学生做:得几分之几的分数的)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生说:9÷10用喜欢的人数除以被调查的人数,师接问:也就是谁和谁比呢?比的结果是谁占谁的几分之几?

第二个算式呢?第三个呢?

(设计意图:订正做法,与其他学生形成互动。)

(5)现在一下子看出来了吗?选哪个节目最好呢?刚才有同学说通分,就是把分母怎样?行吗?那就通分吧。

谁来说:这三个分数都通分成多少?

(6)现在你能一下子看出来选哪个节目最好吗?为什么现在就看出来呢? (设计意图:揭示分母相同便于比较)

(7)看样子光看喜欢的人数是不行的。那我们必须求什么?各个节目喜欢的人数占被调查的人数百分之几,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为了与分数区别及便于书写,一般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常写成带有这种%符号的形式。问:谁知道这叫什么?

怎样把90/100写成带%的呢?谁愿意到黑板上给大家示范写呢?

纠正百分数的写法,一般先写分子(指90/100)分母和分数线简写成%, 谁来把85/100 86/100写成带%的呢?其它同学练习本上。(同桌评价) 写百分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会写百分数了,会读吗?指70%。(生读)评价:还没学百分数,就会读了,90%是谁和谁比得到的?喜欢《三句半》的人数是被调查的人数的90%(贴条)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二

教科书第75——76页的例1——例5。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通过学习,培养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先一起认识2(1),在通过动手操作,创造认识更多的分数,从而掌握分数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并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形状的纸若干张,胶水,剪刀。

2、学生准备:彩色笔。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围在一起吃月饼。今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强强一家也围在一起吃月饼,强强和弟弟看着香甜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嚷嚷和吃月饼。可妈妈说:“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

“1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8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

2、老师看他俩回答得这么好,决定奖励给他俩一块大月饼。(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

问:“你们看,老师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接着问:“要分的大小一样,得怎么分?”(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我到底要分给他俩几块呀?”(生回答)

师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二分之一

1、同学们,你们从老师给你们的纸中选择一张试着分分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动手分)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让两名生回答)

3、师:同学们都是对折以后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两部分,这样分我们我们叫(生答,师板书:平均分)

4、师:谁能用上“平均分”这三个字,再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生回答)

5、师:老师就把这块月饼奖励给他俩(师边说边把圆剪开,粘在黑板上)强强拿着月饼可高兴了,他说(课件出示:把一块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名读这句话

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答后进行辩论)

6、师: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平均这两个字能不能漏掉呀?(屏幕出示正确的话,并把平均两个字变成红色)你们看看这句话,那个字词还很重要?

生观察后回答,是引导生注意“每份”、“它的”两个词,并把这两个词变成红色。

7、面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刚才分的过程,注意要把那些特别重要的词突出出来。(生小组交流)

8、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那谁能试着写写二分之一?(生到黑板上写,是再强调分数的正确写法)

(三)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二分之一,其实这个大家族中还有许多新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运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赶快行动起来吧。

2、生用不同形状地纸动手创造分数,并把它贴在黑板上,用分数表示出来。

3、师有选择的让生说说意义。

4、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小巧手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像2(1)、3(1)、4(1)、8(1)……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分数,我们来观察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不一样?(生答)

让生看书,了解各部分名称,是相应板书。

(四)、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选择能用4(1)表示的图。

2、为涂色部分写分数或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写分数,看看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师发给每组图片,小组讨论后交流)

(五)联系生活,谈分数生活中的运用。

生自由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分数

(六)升华总结

师:是,不仅这些图形和纸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课下,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分数,下节课交流。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三

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5-86页,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的1-4题。

1、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能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这些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能用百分数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了解求百分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步渗透概率统计思想。

掌握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理解达标率、发芽率、出油率等一些百分率的含义

1、提问:百分数表示什么?

2、说出以下百分数的含义:

我们班第三单元测验,有97%的人达到了优秀。

我们有45%的人近视。

师:由于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一)教学达标率

1、出示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解答,反馈: 板书: =

3、问: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百分数表述出来吗?

4、师: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叫做达标率。(请1~2人复述什么叫达标率。)

板书:达标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5、引导学生总结达标率的计算公式。

板书: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 学生总人数 ×100%

问:公式中为什么要乘100%?(因为达标率是百分率的的一种,公式本身应该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如果公式单写成“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 学生总人数 ”只是分数形式,而不是百分数。如果在“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 / 学生总人数”的后面添上“×100%”(相当于×1),就可以既使数值不变,而又是百分数的形式。)

6、在题目中再加上一问: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让学生解答。

板书:

120/160×100%=0.75×100%=75%

问:“达标率是75%”是指什么?后面要不要写单位?为什么?(百分率是表示两个数的比,没有单位名称。)

7、比较一下求达标率和求达标学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二)教学发芽率

1、创设情境,出示例1第(2)题,问:发芽率的含义是什么?(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

2、学生尝试算出绿豆种子的发芽率。

3、反馈算法,问;你能不能像计算达标率一样,也总结出一个计算发芽率的公式呢?让学生把书85页的公式填完整。

板书:发芽率=发芽种子数 /种子总数 ×100%

4、让学生继续算出花生和大蒜种子的发芽率。

5、教师说明:发芽率对于农民种田是十分重要的。农民伯伯需要根据发芽率的高低来选择种子品种和决定播种面积。这样,既可以保证所需苗的棵数不多不少,又可以避免种子的浪费。所以求发芽率对农业生产丰收有重要作用。

(三)其它百分率的计算

1、师:生活中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的还有很多,像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等等,你还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子吗?(出勤率、出米率、出油率、及格率、优秀率、成活率、命中率、升学率……)

2、你知道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吗?可以怎样求出这些百分率呢?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计算公式。

1、完成书86页“做一做”第2题。

2、书第87页第1题。

完成第1题后,可提问:我们班某天的出勤率为100%,说明了什么?有人预测我们班明天的出勤率为120%,可能吗?让学生思考、讨论。

3、判断: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105%。

(2)六年级共98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六年级今天的学生出勤率是98%。

(3)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25%。

4、解决问题:

①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出席48人.求六年级一班今天的出勤率.

②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六年级一班同学一共做了400题,错误了16题,求错误率。

5、变式练习

(1)种了100棵树,死了1棵,求成活率

(2)25克盐和100克水,求盐水中的含盐率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求“百分率”,联系生活实际,我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回答问题有了一定的基础,突破了重点,难点。 课堂上我设计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都来自生活,一环扣一环,层层加深,既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也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比如从例题求一对有着相对关系的出勤率和缺勤率,了解它们之和是100%,到基本练习达标率、发芽率等从单一的计算百分率,到“种了100棵树,死了1棵,求成活率”、“25克盐和100克水,求盐水中的含盐率”等变式练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四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ppt课件

一、提纲导学

1、复习导入。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5 0。75 0。2 0。9(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3/4 7/8 19/5让学生说一说小数和分数是怎样相互转换的?

2、导学提纲:

(1)、用红笔画出关键句,题中讲的是哪两个量在进行比较,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分别是什么?并相应列出等量关系式。

(2)、尝试列出算式,看一看列出的算式和我们前边学习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并尝试计算。

(3)、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小数乘以分数?

3、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1、小组讨论导纲中的问题。

2、展示评价。(1)、根据“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可知,应该把松鼠欢欢的身体长度看作单位1”,欢欢的.尾巴长度=它的身体长度×3/4,也就是求2。1dm的3/4是多少。

(2)之前学习的是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这节课里面式子里出现了小数。

(3)、可以把2。1化成分数,将原式转化为分数乘分数计算。

还可以把3/4化成小数,将原式转化成小数乘小数计算。因为2。4是4的0。6倍,所以根据整数乘分数的约分计算,可以将小数2。4与分数的分母4直接用4约分,将分母转化为1。所以还可以把分数的分母和小数直接约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1)把小数化成分数计算;(2)如果所乘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计算;(3)小数和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单。

3、质疑解难:在计算小数乘分数的时候,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导学归纳: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训练

先思考每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做?哪种方法更简便?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美国人均淡水资源量约为1。38万立方米,我国人均淡

水资源量仅为美国的1/6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是多少

万立方米?

3、编题自练

布置作业:练习二”第

2、3题。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五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本课开始就创设了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分苹果”,分物品是学生生活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再现生活中“分苹果”的场景,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了“平均分”,为下面教学几分之一的意义作了铺垫,同时让学生懂得“我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和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的 ,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教材的重组。学生在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并没有急着让学生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而是学习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分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p91-p93。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 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

1. (课件出示6个苹果和3个盘子)从屏幕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难能解答?你是怎样分的?我们把这种称为什么分法?

2. (课件出示4个苹果和2个盘子)师:4个苹果平均分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用击掌的方法告诉老师好不好?

师:预备——开始 生:(拍手击掌)

3. (出示1个苹果和2个盘子)

师:把1个苹果平均装在2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

师:预备——开始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表情,灵活处理)

师:怎么不拍了?

生1:半个。

师:用我们以前学的数能表示吗?

生2:不能。

师: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

1.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电脑博士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生:2份)

师:这样的一分也就是——(生:一半),这样的一半怎样表示呢?

(生: )

师:两个半块苹果,哪一半是 ,是谁的 ?

师: 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师:想一想,还有什么可以用 表示?(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 大家弄清了“ ”的意义,怎样写?怎么读呢?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3. 动手操作。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 ,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 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 ?

(3)汇报成果。

(4)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发现分数

刚才,小精灵悄悄的给我提了一个建议,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利用手中的材料,发现一个新的分数。(把学生的作品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把发现的分数写下来)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 p93做一做:

(1)填一填。

(2)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 p96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为什么?

(2)你在操作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3. 拓展与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其实,只要你留心,生活中处处有分数。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好吗?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开放题“找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苹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我最大的体验是:学习内容贴近了学生生活,学习材料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活动过程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本节课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运用教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感知“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再有目的地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按要求折出不同图形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活动的情境,提供了探究的材料,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后面设计的巩固练习,再次让学生感受到分数的产生离不开平均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 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使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3. 本节课,既有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既动手、动口,又动脑,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的理念。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六

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

学生学会分析把总数看作单位“1”,求剩余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之类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分数减法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的实际问题

一、出示下图:

1、估计一下各部分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出示例题:

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其余是草坪。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

(二)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选择典型的解法让学生板演

1-1/4-1/31-(1/4+1/3)

(四)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让学生独立计算

(六)问:通过解答这一道题目你有什么体会?

(七)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计算

三、运用知识,加深理解

(一)计算下面各题

5/9+2/3-2/51-(1/2+1/6)

1、生独立计算

2、指名板演,集体评议(注意让学生感悟不同的算法)

(二)解答下面各题

1、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3米,还剩多少米?

2、有一块2米长的布,第一次用去它的2/5,第二次用去它的1/3,还剩几分之几没用?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七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的第一课时。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2.通过操作、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

3.经历运用符号和图形描述二分之一的过程,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4.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认识和感知分数和分数的意义。

一、情境导入

师:五一长假,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

生:去了!

师:智慧老爷爷领淘气和笑笑也去旅游了。路上,智慧老爷爷给淘气和笑笑买了四个桔子、两瓶可乐,还有一个比萨饼。想想智慧老爷爷该怎样分才公平合理呢?

生:分一样多,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对。每份分得一样多,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板书课题:分一分、平均分。)

师:(出示笑笑和淘气的头像,取出四个苹果、两瓶可乐)谁愿意到前面帮他们分一下,请举手。(一名学生到前面分苹果和可乐。)

师:比萨饼怎样平均分呢?

生:每人一半。

师:谁来分一分。(指名学生分比萨饼。)

师:让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每人分得的结果,都该用数字几表示呢?

生:苹果每个人分2个,(板书2)可乐1瓶。(板书1。)

师:每人分一半比萨饼,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你们能到黑板上工整地写出来吗?

师:(指1/2)这个数字的面孔有些陌生,请不认识的同学别急。这个数谁知道,怎样读?

生:它是分数,读作:二分之一。

师:你说对了,这个数正是老师要介绍给同学们的新朋友,它是一个分数。(板书:1/2。)

师:读分数时要从下往上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指半个比萨饼)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就可以用1/2——这个分数表示。

师:这个比萨饼中有几个1/2?

生:2个1/2。

师:2个1/2合起来就是……

生:1/2,就是整个一张饼。(师补充:用1表示。)

二、探索新知

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教材54页“涂一涂”)我们的新朋友1/2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想请同学们在这些图形中找到它并用斜线把它涂出来,谁愿意到前面来涂出它们的1/2 。(师指名学生到前面的题卡上涂。)

师:请其他的同学们把书翻到54页,涂一涂。(生练习,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帮他检查一下,他涂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的新朋友1/2看同学们这么快就找到它,有些不服气,给我们提一个问题。

师:(指投影上每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看这些图形涂色部分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却都能用1/2表示,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这些图形的一半。

师:看来1/2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

师:淘气、笑笑想和智慧老爷爷共同分享比萨饼,看来我们要重新分了。

师:(出示圆片)这回我们该把这个饼平均分成几份?

生:三份。

师:(将笑笑头像贴到其中一份里边)这块给笑笑的,同学们看笑笑得到比萨饼的几份?(生:1份。)

师: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1/3 。(师板书:1/3。)

师:为什么用1/3表示?

生:因为比萨饼被平均分成三份,笑笑得到其中1份。

师:(把淘气的头像贴到另一份中)那笑笑和淘气两人得到这个饼的几份?

生:两份。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生:2/3。(师板书:2/3。)

师:(在剩余的一份中贴上智慧爷爷的头像)智慧老爷爷问:“我们三人吃了这个饼的几分之几呢?”

生:3/3,也就是1个饼。

师:吃完了比萨饼,智慧老爷爷邀请我们玩折纸游戏。请拿起桌上的正方形手工纸,现在我们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怎么折呢?快动手试一试吧!(学生自由折,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展示折法。)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起彩笔,想涂几份就涂几份。想想你涂色的部分能用哪个分数表示?(师巡视。)

生:我涂了一份,用1/4表示。

师:有没有和这位同学不同的?

生:我和同桌合作每人涂了一份,共涂了两份,用2/4表示。不过,我们还有个发现,就是我俩涂的正好是这个正方形的一半,一半用1/2表示,所以我猜2/4=1/2。

师:(惊喜地)真该为你们的发现鼓掌。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让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我们都该感谢你们!

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生:我涂出了这张手工纸的三份,用3/4表示。

师:你的回答真完整!谁还想像他这样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不同的发现?

……

师:多么完整又清晰的回答啊!你也让我们有了新收获,感谢你。

师:(指黑板)像1/3、2/4 、3/4、4/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你们还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7/8 、1/10、3/9 、16/17……

师:我们这样说下去能说得完吗?

生:不能。

师: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接近了分数。同学们,分数和我们身体各部分一样有自己的名称。如:(师用尺画横线写)3/4,写分数时我们要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的名称是分数线。然后写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平均分的分数,名称是分母。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叫分子。看3/4,谁能像我一样,介绍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师:(把学生分为红、黄、蓝、绿四队,课件出示超市场景)分数超市举办超市大赢家活动,答题赢购物卡。比一比哪队赢的购物卡最多,哪队就是超市大赢家。

(一)课件出示各种水果按钮,由各队自由选择,每个水果按钮链接一道必答题。

必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两张购物卡。

1.教材54页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这三个新认识的分数。

2.教材55页3题判断: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明确分数要在平均分基础上产生。

3.教材55页第4题。

(二)课件出示蛋糕和果冻,后面链接抢答题。

抢答题:每答对一题赢三张购物卡。

1.考考谁是火眼金睛?(下图中涂色部分各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两幅图通过移一移,都能转化成一个圆的四分之一,对学生渗透数学中转繁为易的思想。)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认识了分数,知道一半用1/2表示。

生:我知道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还知道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师:我们今天对这个新朋友还只是刚认识,随着今后的学习我们会更加熟悉它,并熟练使用它。

这节课是学生和分数第一次正式见面,是学生学习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继学习非常重要。课后仔细回想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的起点远远高于我的预设,他们对分数并非一无所知,而我完全是站在从用“一半”引出“二分之一”,再到自己折出“四分之一”,步子跨得小,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充分放手,所提的问题缺乏挑战性,空间不够大。但也因为学生的起点高,节省了课堂时间,还使整个课堂生成了些许精彩。

2、折纸游戏认识1/4、2/4 、3/4、4/4。这一环节将折纸游戏局限在只折正方形手工纸。这样局限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也使教学的气氛不够轻松热烈,学生的兴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如果能够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那么,学生的兴致就会更高涨,教学气氛会更活跃,生成的课程资源会更多,学生的认知也会上升一个层次。

总之,通过这节课,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适合学生的课堂才是最好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本课教师从创设“旅游分食物”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直觉,从“一半”这个生活经验开始,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自主探究,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的知识,是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我们看到,教师给了学生思考的自由,给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比如折纸,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了2/4=1/2,4/4=1。因为这种发现,学生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转化,从而形成新的主动的建构。

三、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堂中,教师本着扎实、有效的教学原则,合理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课件不仅是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还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例如,课堂练习采用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超市大赢家”的形式,进行深化练习和巩固。在学生精神上已经有些疲乏的时候,练习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球,激起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兴趣。教师设计了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地深入,知识的后继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成为全课的点睛之笔。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八

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即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6、7、8、9题)

教材内容中第6~9题是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其中第6题是求两数和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属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第8题则适合用方程解,第7题是在第8题的基础上可以两种方法结合,先列方程求出下半年的产量,再列算式求全年的产量,这些实际问题是属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第9题有关获奖作品的表格填写是对三种类型分数应用题综合应用的实际问题,其中的第(1)题要先根据第三栏的信息求出获奖作品总数48件(即计算单位1的量),再求一等奖、二等奖的作品数(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2)题可以用获奖作品件数除以作品总数(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有助进一步认识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三种分数应用题的有一定的掌握。但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容易出现判断错“单位1的量”的问题,特别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种类型更容易出现混淆,缺乏对具体情境中实际数量与分率的关系及单位“1”的分析理解。

1、知识技能:

(1)弄清三种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及解题思路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三种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改编、解答、比较、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三种分数应用题的题型特点,进一步巩固解题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流程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梳理知识

谈话导入:前阶段我们学习了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解决这三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抓住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

板书课题,公布目标。

1、出示投影,找出单位“1”,并补充数量之间的关系。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 )为单位“1”。关系式: ×45=

(2)一堆沙子,运走了35,( )为单位“1”。关系式: ×35=

(3)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多18,( )为单位“1”。关系式: × =

2、(板书)选择条件回答问题,下列算式及方程求的是什么?

条件:男生15人,女生30人,男是女的12。算式:(1)15÷30(2)30×12(3)x×12=15

指名回答,要求说出问题及单位1,并板书问题。

问题:

a、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b、求女生的12是多少?

c、求女生有多少?

3、提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什么方法?

过渡语:为了进一步理解每种类型的特点,巩固解题方法,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的生活问题。

二、对比练习、探索本质

1、投影出示题目。

题目设计:从下面条件中选择两个条件,并按要求提出问题来编写应用题。

a、学校有20个足球

b、学校有25个篮球

c、篮球个数比足球多14

d、足球比篮球少15

(1)编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2)编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3)编写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选择哪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在练习本用“字母+问题”形式编写题目。

3、小组汇报结果,并订正,教师以“字母+问题”形式板书归纳出三组应用题。

通过集体交流编题,让学生体会到三种类型的问题结构不一样。第一次编题时(求分率问题)必须已知两个实际数量,并且它们是相比较的,也就是“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在第二次编题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必须有单位1的量及分率,而在第三次编题时单位1的量是未知。

4、让学生对所编写的问题,列出算式或方程(不要求计算),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5、小组讨论:“这三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通过集体交流,归纳出三种分数应用题在解题思路上的异同点“不同点: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用什么方法解答。第一种,求分率用除法;第二种知道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第三种知道分率和分率的对应量,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或方程。

6、练习: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6、8题

第6题:

第8题: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km,东西相距是南北的5255 、南北相距多少千米?

先让学生独立审题,判断属于哪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并在练习本上解答,最后集体订正。

三、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1、课件出示练习一:

题目: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正确解题方法。

果园有40棵苹果树,_________,梨树有多少棵?

①苹果树比梨树多14( ) ②苹果树是梨树的14( )

③梨树是苹果树的14( ) ④梨树比苹果树多14( )

a、40×14 b、40×(1+14) c、设梨树x棵。x×(1+14)=40 d、设梨树x棵。x×14=4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讲评。

2、课件出示练习二:

题目:一个排球36元,一个篮球40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比一个篮球价钱少几分之几?

(1)学生独立分析列式,同位互相检查,最后集体讲评。

(2)小组合作学习,根据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改编出一道分数乘法应用题和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

3、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7题

第7题:某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生产电视机48万台,是下半年产量是的45 、这个电视机去年全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台?

先让学生独立列式,再同位互相检查,最后集体讲评。

4、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9题。

第9题:

先让学生审题说说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引导找出获奖作品总数是单位“1”的量,并且在填写表格时要先计算出来。

由学生独立思考填表计算后,再同学之间互相检查,说一说各自的思维方法和结果。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说说解决分数应用题应当注意哪些地方?(找出单位1的量以及分析数量与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练习十的第13、14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的对比

男生15人,女生30人,男是女的12。 a、学校有20个足球 b、学校有25个篮球

(1)15÷30 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c、篮球个数比足球多14 d、足球比篮球少15

(2)30×12 求女生的12是多少人? 1、a+b 问题:(略) 2、a+c(b+d) 问题:(略)

(3)x×12=15 求女生有多少人? 3、a+d(b+c) 问题:(略)

七、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这节课,其实是对前面所学的分数应用题的对比和提高,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教学上的处理,主要突出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内在联系的掌握及数学兴趣的培养、数学思维的训练,创设一种探索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发展。在实施过程中,每个教学环节连接流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学生通过观察、改编、解答、比较、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数应用题的对比练习,深化了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结合练习内容设计,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使到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情跟踪和对策

课堂教学中发现一部分学生尽管对三种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有了一定认知,但在分析数量与分率之间对应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在从实际情境中分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较为模糊。今后在解决这样问题,教学设计中可增加两种量比较相应的练习以及如何分析比较两种量的方法传授,如利用线段图加强数量之间的分析,相信这样的练习及学法的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境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教学效果还算不错,但上面提到学生对两种数量的比较关系及具体情境中实际数量与分率的对应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值得重视、并加强练习找出解决的方法以提高学生能力和教学的质量。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九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并能结合直观图形,初步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平均分”及分子、分母含义的充分感知和体验,为进一步认识分数积累感性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谈话,出示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

小朋友们,在不知不觉中,秋天已经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了。(课件出示场景图)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小明和小丽这一对好朋友相约来到郊外进行野餐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品?

2、引导学生把场景图中的各种食品平均分。

(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个?(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板书:2)

(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瓶?

(学生继续用手势表示,1教师板书:1)

(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用手势表示发生了困难,由此引出分数,揭示课题)

1、讨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应该怎样分?(课件演示,突出每一份同样多。)

2、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一半,它就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引出“二分之一”)

3、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

4、讨论:右面的这一份能不能用1/2来表示?为什么?

5、得出结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都是它的1/2。(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

6拓展:你还能把什么物体平均分,表示出它的1/2?

(1)请学生从老师课前提供的学具中任选一种,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2)自己想一个物品,说一说怎样可以得到它的1/2。

1、启发:刚才,我们一起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把那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3份、4份、5份,……又应该怎样用分数来表示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四幅图。)

2、小组里议一议:每个图形是怎样分的?涂色部分应该是它的几分之几?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地叙述。

5、拓展:请学生自选一样物品,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6、辨析:有几个小朋友是这样表示1/4的,对不对?为什么?(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的四幅图,让学生看图议一议,再作出判断并说明道理。)

1、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1/2、1/3、1/6、1/8、……,它们都是分数。观察这些数,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

2、结合具体的例子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1、猜一猜:有两块同样大的月饼(课件出示两个圆),小明吃了其中一块的1/2,小丽吃了另一块的1/4,谁吃的多?(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议一议,说一说道理。)

2、交流猜的结果,借助图形验证猜测。

3、继续猜一猜:有三块同样的巧克力,三个小朋友分别吃了一块巧克力的一部分,大约是这块巧克力的几分之一?(课件出示三个长方形,用阴影表示吃了的部分,分别占1/3、1/6、1/8,但先不画出等分线,等学生猜对以后再画上。)

4、比一比: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1、介绍生活中的分数: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与分数有关。(出示路牌、外国国旗等,让学生说一说上面隐含的“分数”)

2、观察黑板报(“想想做做”第六题中的图):说说这些栏目分别大约是这块黑板的几分之一?(黄色部分占几分之一结果应是开放的)

3、向课外延伸: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观察、交流。)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十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问题,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掌握了一些解决百分数的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p87~99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谁比谁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法体现出“谁比谁多(少)”的数量关系。而对于解答方法上学生也有类似的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会为他们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扫清障碍。第一课时百分数的应用(一)

首案编写者:李xx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七单元p87-89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与态度:在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数问题和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

【学情分析】五年级下册已学习了简单的百分数知识,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策略】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2.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思考:“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增加的是原来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方法一:

(50—45)÷45

=5÷45

≈11%

方法二:

50÷45

≈111%

111%-100%=11%

学生在叙述“谁比谁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比较困难,绕口,可以通过画图帮助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谁比谁多百分之几的实际意义。

三、试一试

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1.学生画图分析后独立完成

2.课堂交流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光明村今年每百户拥有彩电121台,比去年增加66台,去年每百户拥有彩电多少台?今年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几?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十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

1.通过操作活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判断等能力。

3.促进学生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意识。

认识几分之一。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月饼实物图、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课件等。

导语:“同学们,孙老师早就知道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聪明机智,反应很快。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个小比赛:比比谁的手势快。”(听问题出手势。)

师说问题。

1.有6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块?手势表示。

2.把两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又分几块呢?手势表示。

3.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多少呢?手势表示。

[第3个问题学生可能知道,但在用手势表示时可能不知所措。]

引导:我看到大家的手势有点乱,有的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用手式表示出来,是不是这样呀?好,别急,先用语言告诉我每人分多少?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到这块月饼的一半。

[如果学生表述不清楚,教师进行引导]

板书:一块月饼 一半

引导:那我们先来看看这块月饼的一半是怎么得来的?

课件演示:将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

问:是这样分吧?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分的,得到的是这块月饼的一半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关键是认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引导:把这块月饼平均分,也就是使分得的两块大小相等,这样就得到这块月饼的一半。那这块月饼的一半还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

学生会回答:不能。

引导:像这样的“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表示了,这就是刚才同学们不能用手式表示的原因。有谁知道这个数怎么表示吗?

学生能答出:二分之一。

板书:二分之一。

引导:二分之一,用数字可以怎样写呢?老师在黑板上写,看和你想得一样吗?

教师板演。

问:谁看清了老师是怎样写的?指导学生书写,适当指导。

引导:知道这是什么数吗?(生: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揭示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情境教学,在复习“平均分”的基础上,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前两个问题是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后一个问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物体的“一半”。]

1.认识图形的。

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表示。(出示一个圆形)老师这有一个圆形,谁能表示出它的呢?

指名尝试,用阴影表示其中的,并写在圆上。

引导这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得到圆的的,加深学生的认识。

2.创造图形的。

引导:在同学们的桌上有一个长方形,请你想办法表示出它的。

学生自主尝试。

指名汇报、展示不同的折法,强化认识。

引导:同学们想一想,虽然我们折的方法不同,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能用表示呢?

重点理解: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问:在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过程中,有一个词是很重要的,谁听出来了?

随学生回答重点标注“平均分”。

问:为什么这个词最重要呢?说说你的想法。

重点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3.判断: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用表示对吗?

注重学生说理的指导。

[设计意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的思维,回味并理解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由对具体月饼的认知过渡到对图形的的认知,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这样安排既遵从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也适合儿童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把知识的教学以恰当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形象直观,一举多得。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在学习新知中锻炼了能力。以游戏自创的形式折出不同形状图形的,建立的表象。巩固了对所学分数的`进一步认识,为后面学习做好铺垫。]

1.认识。

引导:刚才把一个月饼、一个圆平均分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出示一个圆,通过对折平均分成4份,贴到黑板上)像这样,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一份涂色)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呢?

学生能答出。

指导学生叙述完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板书:四分之一。)

问:写成数字形式谁会写?(指名板书。)

问: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也是这个圆的呢?(学生上前指。)

2.探究。

引导:同学们现在又认识了,如果让你们自己表示出一个图形的,能不能做到?老师有两个要求,一是从纸袋中任选一种图形,表示出它的;二是折完后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在小组交流。

指名代表小组汇报、展示。

重点理解:只要是把图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迁移类推。应用刚才的得来,推导得到。这一环节可以说教师顺思而导,学生顺思而学,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再顺着学生的“思”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的“思”得到升华和提高,从而使知识得以解决。通过学生的“思”而发挥学生的学,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只靠观察和思考是不够的,往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领会书本上的概念、公式、意义和法则。学生的实践操作安排,其最大的特点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手脑并用的活动中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空间,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本环节中,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让他们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1.判断分数。

师:(指黑板上的分数)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那你们能不能判断下图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如果能是多少?

2.写分数。

下图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3.看分数涂色。

4.找分数。

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分数,还会判断分数。现在我们去游乐园,看看在那里能不能找到分数。(课件出示主体图,指明学说,其他学生评判。)

你还能再说出这样的一个分数吗?

5.创分数。

引导:拿出长方形纸,先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然后试一试。

6.动脑筋。图中的各涂色部分分别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情况。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信息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由简到难,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生活性、研究型和参与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尽量让学生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通过这节课,疏理一下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都有哪些提高。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好比一幕话剧的结尾,其意义与序幕、高潮一样,画龙点睛更是丝毫不能忽视。让学生疏理一下在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和收获。把课堂内容和课堂总结融为一体,使课堂的开始引人入胜,总结扣人心弦,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完美。]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十二

1、认知目标:能在生活中理解分数的具体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描述选定事物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中秋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呢?(赏月、吃月饼)同学们爱吃月饼吗?(爱)

师:这里有2块月饼,怎样分给两个小朋友才公平呢?(课件)

生:一人分1块,这样才公平。

师:数学上把“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现在月饼只有一块(课件),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

生:能。(师板书: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每人分得多少呢?(半块);半块用哪个数表示呢?用我们学过的数能不能表示出来呢?(不能。学生猜测1/2;学生猜不出来就揭晓谜底。)师:对!就是1/2,(课件出示1/2),谁知道1/2是个什么数?

生:分数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循循渐进,让学生知道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

1、认识分数1/2:

师:谁能结合刚才分月饼的`过程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板书: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师指另一份月饼)那这一份呢?(让学生明白另一份也是这个月饼的1/2)

师:1/2怎么写呢?(先写一短横—,表示平均分;再写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了两份;最后写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1/2怎么读呢?(生读一遍,再用文字书写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1/2”的含义,同时学会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2、理解分数1/2:

(1)体会分数的实际意义

师:大家想想,半块月饼可以是1/2,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是这样分的?

生:苹果、蛋糕……(用生活中的事物描述1/2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实际动手操作

师:其实,我们的长方形、圆形纸片上也都藏着1/2,想不想把它找来?(课件:先对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追问,这些图形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表示出1/2?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进一步认识1/2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

3、通过1/2,认识1/4

小组活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1/4并涂一涂。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又多又好。

小组合作与交流,并自愿将作品展示给全班欣赏。

师:追问:这些图形都相同,折法不同,为什么每份都能用1/4来表示?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1/2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1/4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

4、读写分数

师:同学们,像我们刚才认识的1/2,1/4······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仔细地观察,看看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几分之一?

生:······

师:我们认识了这些分数,我们再来写写这些分数。

(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设计意图:实现教材的重组,在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学习分数的读写法,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分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能准确地运用分数了吗?让我们一起试试。

1、下面的图画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国旗/巧克力

2、猜一猜线段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多方面的练习,可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激起思考高潮,使学生获得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师:我们这样分下去能把分数说完吗?

生:不能。

师:对,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分数。

平均分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一、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十三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的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本单元一开始就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分东西的情境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感受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好基础。

1、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正确的读、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感悟数学来自生活,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

1、教学中主要采取动手操作、自主研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

2、教学具准备:

学生:每小组发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纸片,答题卡一张、圆形纸一张、彩笔一支。

教师:各种图形纸片、一段毛线、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三一班的师生一起去郊游,他们带了很多吃的东西,同学们也帮他们分一分吧。请看大屏幕。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分西瓜,分蛋糕等等。

小结:刚才每个同学得到的东西都是同样多的,数学中,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2.课件出示1个苹果,两个小朋友。

教师提问:还能平均分吗?每人得到多少?引出“一半”。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一半。

4、揭示课题:二分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新朋友——分数。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1/2的.产生,初步建立模型: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它的1/2。

2、动手操作: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式,表示出长方形的1/2,并与小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得到的1/2。

3、判断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

4、动手操作,创分数。

(1)从小组组长那儿领取不同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几分之一,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的。

(3)展示作品,交流成果,重点交流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

(二)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师:大家创造出这么多分数,他们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想知道吗?

学生自学数学书90页下边的内容。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

3、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估一估,看谁的眼力好。

小结:同样大的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2、下面的图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联系,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且多角度考虑问题,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分数,但是,分数家族中只有几分之一吗?你还想到了哪些分数?学生交流。

2、布置作业:用几天学到的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创造出其他的分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真分数假分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篇十四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2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例1以一家人吃蛋糕的情境引出分数乘整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在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乘得的积一般应化成最简分数,掌握把积化成最简分数的两种方法。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分数乘除法的基础。

整数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分数的意义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理解算理的同时体会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数学的美。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难点:明确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知识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知识回顾: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问题导入: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教材2页例1)

1、理解题意

(1)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题中的“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意思是说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

(2)确定标准量(单位“1”)和比较量。

每人吃了整个蛋糕的,是把整个蛋糕看作标准量(单位“1”),把每人吃的份数看作比较量。

(3)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

①画标准量:画一个圆表示标准量(单位“1”),如图一。

②画比较量:把表示标准量(单位“1”)的圆平均分成9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每人吃的份数,如图二。

③明确所求问题: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就是求3个是多少,如图三。

图一图二图三

2、根据题意列出加法算式

++

3、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重点提示

3个相加,用乘法也可以表示成3×。

(1)转化:将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

++3个加数相同转化为乘法算式×3

方法提示

求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就用这个分数乘“几”。

(2)明确意义:从算式中可以看出×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的3倍是多少。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完全相同。

4、探究×3的计算方法

(1)借助示意图计算出结果。

思想方法解读

借助示意图理解题意,其中蕴涵着数形结合思想。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数形结合思想。

(2)计算加法算式的结果。

++===

(3)计算乘法算式的结果。

×3=++====

(4)观察对比。

(5)分数乘整数的简便计算。

分数乘整数时,如果分母和整数能约分,可以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比较简便。例如:×3=。

5、解决问题

灵活应用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对于整数乘分数同样适用。例如:5×==。

×3=

答:3人一共吃个。

归纳总结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不变。

拓展提高

1、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按照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例如:3×2=×2=。

2、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也适用于分数连乘。例如:×10×3,在计算的过程中,分数的分母9和整数3能约分,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计算过程:×10×3=

相关推荐

最新《搭船的鸟》教学设计阮丽英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最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简案(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2023年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一等奖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新浪博客(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搭船的鸟》

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简短(10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简案(九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2023年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意图(十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

最新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意图(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最新初中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9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最新迎新晚会活动策划书1500字左右(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