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热门23篇)

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热门23篇)

作者: 紫薇儿

一个好的规划计划能够使我们对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有动力和意义地去追求和实现。如果你想提高个人规划计划的质量和水平,可以参考以下范文,了解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循环经济复习

根据市发改委有关通知精神,现将我县20xx年循环经济工作总结和20xx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总结。

(一)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部署贯彻落实情况。

循环经济电视电话会后,我县高度重视,紧密围绕会议精神,强化五项举措加以贯彻落实。

1、更新理念抓决策。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形势下,围绕如何依托资源又超越资源、在加快发展中解决环境破坏等难题,我县及时更新了发展理念,即以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产业发展为主线,围绕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通过制度、政策和科技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县建设机制,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明和谐的生态县城。围绕这一理念,成立了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经济的产业转型,逐步从粗放式资源依赖型模式过渡到资源效益型模式;二是循环经济的制度转型,通过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和协作,制定绿色产业政策,培育循环经济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突出三个重点,即一是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二是在工业集中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不断延长产业链;三是在一定区域内,把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

3、突出重点抓实施。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层层推进。我县以产业生态化为核心,围绕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工业园区、循环型产业、循环型社会四个层面,储备了工业园、啤酒厂清洁生产、垃圾处理等34项重点工程,总投资240.47亿元。此外,我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也将视角重点投向与我县目前重点产业相对接的上下游产业,并原则上将引进的项目,落户于相应的特色工业项目区,以达到延长产业链、产业集聚的目的。

4、健全机制抓配套。我县着重从产业、资金、土地、服务等方面,加大向循环经济项目倾斜力度,以达到示范带动目的。在产业政策方面,对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限制类、禁止类项目一律不予引进、不准建设,并对新上项目严格按照“六项必要条件”进行审查。在资金政策方面,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国家鼓励的项目,积极帮助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我县项目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并上报国家发改委拟争取专项资金。在土地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政策规定优先保证土地供应。在服务政策方面,对循环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牵头全程服务,要求有关部门跟踪服务,努力打造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5、加大宣传抓推动。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一种意识,即: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干部是不称职的干部,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引导企业树立生态经营理念,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理论的教育培训,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循环经济贯穿到区域发展和城乡统筹的全过程。

(二)存在问题。

我县的循环经济建设目前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循环经济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宣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氛围尚需加强;

3、企业、产业间的关联度不够高,互为补充、互相利用的能力不强,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任务相当繁重。

二、20xx年工作安排。

4、围绕循环经济的特点,进行各工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5、紧密围绕延伸产业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

6、通过政府网页建立循环经济信息和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利用信息平台,向企业提供环境良好的投资指南。

三、有关建议。

1、健全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3、加强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水平;

4、完善经济措施,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

循环经济5则范文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1.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2.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3.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4.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5.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减量化原则(reduce)2.再使用原则(reuse)3.再循环原则(recycle)。

4、再思考(rethink)。

5、再修复(repair)。

6、再整合reorganize)。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1.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非持续局面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2.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迫切要求发展循环经济3.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

xxx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在成功实现了全厂生活、生产用水封闭式循环利用后,又进一步通过技术改造,加大焦炉烟尘治理力度,实现了含尘废气通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效率达98%以上,积极实验和推进配型煤练焦、焦粉焦油回配,开发焦炉煤气组分潜力,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甲醇、粗苯、焦油等产品的生产工艺,使企业步入了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实现了经济与环保双赢。

公司自投产以来,加大生化处理投资规模,采用目前国内较成熟的a2o工艺技术,使生化处理从原设计处理能力70m3/h改造提升成210m3/h。处理后水质可达到生产用水要求。利用高温循环水,通过集分器和热换机组向全厂和厂外区域集中循环供暖,并采用剩余蒸汽为循环水换热后温度补偿和为澡堂用水加热。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约用水3000吨/月左右,标准煤5700吨/月左右。充分利用通顺矿业公司矿井疏干水用于公司生产用水,总投资1598.51万元建设矿井水处理工程。该项目采用净化处理工艺,日处理矿井水1.5万吨,出水能满足我公司用水需求,每年可减少cod排放量336吨,可节约500万元的水费。

在焦炉生产工艺中,集气管煤气压力的控制效果给焦炉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集气管煤气压力过高或过低,将导致焦炉冒烟严重,引起冒烟、冒火等,不仅污染环境,浪费能源,也给现场工人的工作和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使炭化室出现负压,造成炭化室含氧量增加。针对这一难题,该公司组织技术部门对现场设备进行技术改革。利用dcs集散控制系统,通过对各个焦炉集气管加装自动调节蝶阀,调节煤气鼓风机转速,控制集气管煤气压力和机前吸力,确保各阀门协调动作,避免各压力相互耦合振荡。通过dcs控制自动调节蝶阀和煤气鼓风机转速的变化平衡稳定焦炉集气管压力。通过这一改革,起到了即消除了空气污染,又降低了炼焦配煤成本,提高了焦炭质量的三重作用。在此基础上,公司还投入8000多万元进行各类环保设施的建设。其中投资800万元购买了两台堆取料机及建设了与之相配套的煤转运皮带线路,实现了皮带通廊和转运站密闭运输,含尘废气通过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净化,处理效率达98%以上。公司在焦炉东侧和南侧总投资730多万建成二合一式地面除尘站和在南侧增加木折流木格捕尘器,吸收处理推焦时焦炉产生的废气烟尘,有效处理烟尘达到95%以上,粉尘含量达到了环保要求标准。

再次基础上,该公司一鼓作气,在延伸产业链上研发新项目,在开发新技术上下功夫,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实验和推进配型煤练焦、焦粉焦油回配提高焦炭质量的措施。借鉴提取粗苯比例增大的经验,攻克负压蒸氨、脱硫废液提酸、提盐等技术,积极开发焦炉煤气组分潜力,延伸产业链,深入研究甲醇、粗苯、焦油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工艺。该公司还利用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迟放气进入燃气锅炉燃烧,产生过热蒸汽供厂区发电。每年供电量约为3946万千瓦,可节约标准煤13700万多吨,减排二氧化碳34250吨,累计年发电量为2454万度,年节约金额1717.8万元。

该公司真正树立起了“以环境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地处理好了环保与发展,环保与效益的关系,有效促进了全厂结构调整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质量和效益提高。

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加快培育增收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计划。

到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管理体制更加健全,管理制度更趋完善,产业布局更趋完善,引领产业发展、经营管理、带农增收能力明显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带动、物业经济、光伏发电、入股分红的发展格局稳步形成。年度目标是:2020年,6个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9.35万元。

(一)发展农业主导产业。

1.投资县种羊公司1000万元,投入县扶贫开发公司与种羊繁育基地合作发展羊产业,扶持乡绿洲小城镇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按照投入资金的8%,向村集体经济返回投资收益,获得投资收益80万元;。

2.创办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投资1900万元,获得投资收益95万元,具体如下:维修改造县乡绿洲小区原有16栋养殖牛棚作为养羊场,改造原有16座日光温室作为养鸡场,购买种羊1000只,育肥羊6000只。5个新村共投入资金1700万修建羊场及附属设施,羊场及附属设施固定资产产权归5个新村所有,每个行政村占比20%。新村投入资金200万元修建鸡场及其附属设施,鸡场及其附属固定资产产权归新村所有。这两个项目建成运行后,预计年收入资金200万元,两个项目建成后按不低于5%收益。

(二)发展壮大物业经济。

1.出租绿洲小城镇商铺12间获得租金收入24万元;。

2.出租果蔬保鲜、冷藏车获得租金收入12.1万元。

(三)运营光伏扶贫电站。

县城建公司运营光伏扶贫电站,按光伏扶贫电站资产确权比例分配发电收益,乡绿洲小城镇收益资金294.9万元。

(四)入股经营主体分红。

1.入股县扶贫公司32万元发展鸡产业,每年按10%分红收益27.65万元;。

2.入股生态牧业有限公司55万元发展羊产业,每年按10%分红收益5.5万元;。

3.入股农牧有限公司2万元发展牛产业,每年按10%分红收益0.2万元;。

(一)加强能力建设。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发展经济、经营管理意识,积极领办创办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探索依靠自身力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路子,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严格实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集体管理制度,落实重大经营事项报告制度,村“两委”班子要亲力亲为抓好经营管理,切实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二)盘活用好资金。用活用好村集体闲散资金,让闲钱散钱聚起来活起来,实现滚动发展。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要用于经营性投入,持续扩大再生产,不断拓宽收入来源。鼓励村集体通过跨村、跨乡镇联合方式,聚拢盘活村集体闲散资金,形成规模效应,用于发展增收产业和物业经济。

(三)制定发展规划。各村要按照“因地制宜、长短结合、一村一策”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心分析谋划,认真制定村集体经济年度计划,三年发展计划,明确方式途径、资金支撑和具体措施,确保目标明确,路径可行,措施有力,稳定持续增收。

(四)加大政策支持。采取划拨资产、配套基础设施、落实信贷资金等措施,解决经营主体发展资金困难,壮大经济实力。落实对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乡村产业发展各项奖补政策,充分调动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扎实开展学习培训、考察观摩等活动,不断提高经营主体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

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1。

(二)总部经济效应不断增强2。

(三)总部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发展环境3。

(一)基础条件3。

(二)重要机遇5。

(三)面临挑战6。

(四)重要意义7。

三、发展思路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发展定位9。

(四)发展目标10。

(五)发展战略10。

四、重点任务11。

(一)着力服务好一批现有企业总部。

(二)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

(三)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五、空间布局13。

(一)总体布局13。

(二)中心城区——片区带动17。

(三)外围城区——多极提升19。

六、保障措施22。

(一)完善政策体系22。

(二)创新服务机制23。

(三)优化招商策略24。

(四)健全扶持体系25。

(五)加快载体建设25。

(六)改善人才环境26。

前言。

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含地区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集聚,并通过调度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对周边甚至全球产生强烈辐射效应的经济形态。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有利于集聚高端资源,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广州的科学发展确立了新目标和新方向。《纲要》明确提出,广州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是广州在新战略背景下实现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的精神,为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特制定本规划。规划依托详实的前期研究成果,立足广州发展优势及城市定位,进一步明确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特色,着力引进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并在空间上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规划期至2020年。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州总部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发展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和发展能力位于全国前列。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2008-2009)》评价,广州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中位居前列,处于“第一能级”。在基础条件、研发能力、商务设施、专业服务、政府服务与开放程度六个分项指标中,除研发能力外,其他分项指标均排在前三位。

(二)总部经济效应不断增强。

——税收贡献效应凸现。据统计,2007年广州共有总部企业521家,占全市企业总数不到1%,但是对全市的税收贡献接近三分之一。其中工业总部企业的税收贡献最大,其次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零售业总部企业。

——连锁投资效应显著。总部企业带动了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产生连锁投资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自日本本田、丰田汽车和东风乘用车在广州投产后,带动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等项目陆续在广州投资,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并带动全省汽车零部件配套发展,2007年全省汽车零部件企业近1000家,整车厂国产化率达70%以上。

(三)总部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7年广州521家总部企业中,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有129家,占全市总部企业的24.8%。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分别有156家和365家,占全市总部企业的30%和70%。其中,工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分别有总部企业148家、107家和90家,三者合计占全市总部企业的66.2%。

广州总部经济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集聚态势,越秀、天河和萝岗三区集中了全市68.9%的总部企业。目前,环市东、天河北、珠江新城、广州科学城已成为广州总部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商贸大厦、工业大厦和新型工业园区也集聚了一批总部企业,日益成为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发展环境。

(一)基础条件。

——深厚的区域经济背景。广州地处全省及珠三角地区中心,具有连通全球、衔接港澳、辐射华南纵深腹地的独特区位优势,形成了深厚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2007年,珠三角地区完成生产总值25607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10.4%;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4721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实现进出口总额6101亿美元,约占全国的28%;三次产业比重为2.4:51.0:46.6,结构不断优化,为广州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和产业支撑。

——雄厚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广州城市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1978年-2008年,广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从43.09亿元增加到8215.82亿元,年均增长13.7%,经济总量连续19年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同时,广州经济外向度高,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吸纳更多优质的企业总部。——明显的产业优势。作为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初步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汽车、石化、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的综合配套能力、科研技术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商贸、旅游等传统优势服务业正加速向高端化升级,能够为国内外总部企业提供优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较完善的政策环境。广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在政策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前沿。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总部经济的发展,颁布多项鼓励政策,越秀、天河、萝岗等区也陆续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服务措施,初步营造了宽松、良好的总部经济发展环境。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广州打造“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为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创新服务提供了指引。

——完备的基础设施。广州拥有全国三大枢纽机场之一的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港口和铁路客运站,已经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航空网、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突出。到2010年,广州将基本建成以“三港双快’’(空港、海港、信息港,高快速道路、快速轨道线)为主骨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沟通世界的快捷商务通道。同时,广州作为全国三大国际电信出入口之一,城市信息化程度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将建成华南最大的区域电子商务中心,较好的满足总部企业对信息采集和信息交换的要求。

(二)重要机遇。

——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逐渐将生产制造环节,以及地区总部、研发总部等职能性总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当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下,跨国公司为降低运营成本,有可能加速将其职能性总部迁至发展中国家,从而引致世界总部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有利于广州抢抓总部经济发展机遇。——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紧密合作区,以及珠三角一体化、广佛同城化等区域经济合作顺利推进,使广州的地缘优势更加突出,经济腹地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广州积极争取亚太地区、国内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大型企业在广州设立管理总部、营销总部和研发总部创造了有利条件。

——税收体制不断完善。首先,新税法的实施统一了税收的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使广州与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税率差异不复存在,将有利于吸引更多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其次,内、外资有别的两套所得税法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后,使内外资企业的竞争环境更为公平。最后,增值税转型实现了从局部的优惠到全国范围、全行业和全额抵扣的公平税负,直接减轻了企业负担,对加快培育广州优势产业总部企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面临挑战。

——国际金融动荡导致总部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全球贸易总量大幅减少。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国际资本流动和投资产生深远影响,必将对广州吸引国外企业总部入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的差距明显。目前,广州总部企业以区域性总部为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家级总部企业较少。与纽约、首尔、大阪等国外发达城市相比,广州在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以及总部企业的经营效益方面明显落后。与北京、上海国内发达城市相比,广州在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及投资项目数、国家商务部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在大珠三角范围内,广州面临香港、深圳的直接竞争,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的迅速崛起也正对广州总部经济功能产生一定的分化与削减作用。

——总部经济布局有待优化。广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划相对滞后,仍未形成一个像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的具有较高国际声望的总部集聚区。各区域在总部经济发展上分工不明,造成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不利于总部经济资源的集约利用和总部企业的集群发展。同时,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商务写字楼在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方面难以满足总部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选址需求。

(四)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强化门户城市功能的战略选择。产业带动辐射和综合服务是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的核心功能,总部经济占据产业链的高端,通过总部企业对要素流的集聚、控制和优化,能够增强产业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发展总部经济既能充分发挥门户城市的综合优势,又能够加速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发展集聚化,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加速集聚并最优化配置科技、人才和信息等战略资源,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有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壮大提升服务经济的现实途径。总部企业具有管理和服务职能,总部经济具有显著的服务经济特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既是壮大提升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可行之路。——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浪潮中,总部企业成为国内外主要城市争夺的战略资源,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争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潮流,立足我市总部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按照积极服务好现有企业总部、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新的企业总部的工作思路,着力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水平。集中建设一批行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总部集聚区,打造适宜总部经济发展的营商商务、居住和人文环境,推动全市总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广州的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源倾斜的力度,强化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发展总部经济的软硬件环境。——坚持壮大总量和优化结构相结合。以加快总部企业发展壮大为主线,在总量扩张中实现结构优化,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坚持大力引进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市场腹地和服务资源等优势,服务好现有企业总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落户广州,着力培育本市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坚持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产业基础和布局要求,引导总部企业集聚发展,实现广州与香港、深圳等周边城市总部经济的错位发展和协调发展。

(三)发展定位。

根据广州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的总体要求,重点发展以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为主的总部经济,努力成为辐射泛珠三角、影响全国、面向世界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加强重点招商,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在广州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形成跨国公司在东亚、中国及华南地区的金融总部、研发总部、采购总部、制造总部、营销总部和贸易总部。

——国内企业全国总部和华南总部。重点引进国内500强、中国连锁100强以及在行业中居于龙头带动地位的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在广州设立全国总部、华南地区总部。重点引进中央大企业在广州设立具有总部性质的机构。

——珠三角和泛珠三角企业总部。充分利用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和广阔的市场腹地,重点引进泛珠三角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总部,以及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总部机构,大力引进珠三角民营企业总部。——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根据《广州总部企业认定标准》测算,2007年广州共有1146家具有产业优势的潜在总部企业。通过制定相关扶持措施,为企业提供拓展营销渠道、开拓外部市场、争取上市等服务,支持其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实现广州总部经济规模和质量的整体提升。

(四)发展目标。

坚持内外源并重,引进与培育并举,努力实现总部企业数量明显增加、结构优化,总部经济规模效应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总部企业税收占全市企业税收总额的比重达40%;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功能不断强化,外围城区专业性总部集聚区陆续形成,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到2020年,广州建设成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企业总部高度集中的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

(五)发展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抓住国际研发和技术服务加速转移和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契机,实施以培育科研创新资源、改善科研环境和提升科研服务水平为重点的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研发总部,不断提高总部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升产业素质,全面增强广州总部经济的创新能力。

——产业融合战略。立足广州产业优势,促进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发挥主导产业对产业链上其他行业总部企业的带动和汇集作用,形成主导产业传导效应,增强广州总部经济的产业集群能力。

——空间集聚战略。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通过优化提升原有总部集聚区、规划新建一批功能明确的总部集聚区,营造适宜的发展环境,促使总部企业分类集中,在整体上强化广州总部经济效应。——人才高地战略。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教育科研和人力资源中心集聚地的优势,占领人才资源制高点,不断增强人才吸纳能力,努力培养各类高端人才,为总部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夯实总部经济发展基础。

——环境优化战略。完善交通组织、配套设施等硬环境,优化税收、法律、金融、管理、商务服务、教育、多元文化氛围等软环境,构建围绕总部企业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优美的南方山水城市特色景观,增强对总部企业和人才的承载力。

四、重点任务。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的要求,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势,结合广州发展实际,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的企业总部。着力服务好现有的总部企业,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适宜广州发展、有利于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大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的企业总部,增强广州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着力服务好一批现有企业总部。

以增强现有企业总部的根植性和归属感为主要目标,将服务好广州现有的521家总部企业作为形成广州总部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工作。突出广州服务特色,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的对话机制,推行政府部门与总部企业对口联系服务制度,切实解决总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加人性化和符合总部企业需求的服务内容,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现有总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

遵循广州市产业发展导向,发挥中心城市综合优势,加强国内外经济合作,紧密关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粤港澳经济合作动向,深入研究总部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及选址趋势,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服务、创新招商模式、增强中介服务等措施,主动出击,不断增强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的吸引能力。重点引进跨国公司、中央大企业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或职能性总部机构,着力引进珠三角优秀民营企业总部。

(三)着力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业企业总部。

利用广州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利时机,重点培育体现广州产业优势的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鼓励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与广州优势企业联合,支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并购重组,对非总部升级为总部的本地企业给予奖励,提高企业市场拓展能力、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引导一批符合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具有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做大做强,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走出去”的实力,加快成长为总部企业。

五、空间布局。

(一)总体布局。

按照《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将提升中心城区总部经济功能与积极发展外围专业性总部集聚区结合起来,引导广州总部经济从局部分散发展转向“片区带动、多极提升”的中心-外围式发展结构。

在中心城区,强化“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片区的核心地位,打造具有沿江特色的总部经济核心区;优化提升“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片区,与沿江片区形成功能策应。在外围城区,结合广州产业发展特点,培育多个专业性总部经济发展极。

进一步加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发展,加快推动广佛同城化,并与深圳、香港错位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清晰、服务优质、科学和谐的总部经济示范生态圈。

总部集聚区总部企业级别。

主要行业。

中心城区(片区带动“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片区商务区)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

省级以上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商务服务、商贸琶洲总部集聚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国内企业总部。

流花总部集聚区国内外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设计中心等总部机构会展、商贸、设计外围城区(多极提升)国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

研发中心等总部机构航空公司、研发、设计、商务会展。

白云新城总部集聚区国内企业总部。

商务会展、商贸、金融资讯。

北部总部功能区空港总部集聚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南部总部功能区海港总部集聚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航运公司、现代物流、商务服务。

港澳、珠三角地区企业总部。

研发、检测、设计国内企业总部。

南沙资讯科技园总部集聚区。

番禺总部集聚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研发、设计、商贸、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泛珠三角地区企业总部东部总部功能区广州科学城总部集聚区。

国家级企业总部研发、设计、检测认证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跨国公司分支机构。

国内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金融服务天河软件园总部集聚区。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国内企业总部。

航运、现代物流、港口贸易、商务服务。

泛珠三角地区企业总部。

研发、设计、咨询、策划、商贸。

(二)中心城区——片区带动。

该片区由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员村总部集聚区及琶洲总部集聚区组成。规划以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生产服务业为引擎,以沿江商务休闲为特色,打造广州最具高端服务功能的总部集聚区。通过核心辐射带动,形成沿珠江两岸不断延伸扩大的沿江总部经济发展带。

——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重点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对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贸易总部、投资公司及国家级企业总部的引进力度,使之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管理中枢。积极发展法律、会计、设计、咨询、创意等商务服务业总部,打造信息化cbd,建设成为具有国际金融、商贸、外事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的总部企业集聚中心、资源配置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员村总部集聚区。按照广州“中调”战略部署,加快实施“退二进三”,开发建设高档写字楼、会议会展型酒店,营造滨水岸线城市形象。承接珠江新城和琶洲地区产业功能延伸,重点发展会计、审计、评估、法律、广告、咨询、策划等生产服务业总部经济和现代商贸业总部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引进跨国公司分支结构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总部,打造滨水商务休闲总部集聚区。

该片区由天河北中央商务区、环市东-东风路中央商务区和流花总部集聚区组成。规划通过功能优化与提升,与“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片区形成功能承接与策应,强化中心城区总部经济集聚功能。

——天河北中央商务区。依托成熟的国际化商务氛围和完善的商业、娱乐配套服务,加强与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功能衔接,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外大企业管理中心、结算中心、营销中心的集聚,发展成为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最具现代商业活力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环市东-东风路中央商务区。以加快建设花园城市广场、先烈中路创意大道为契机,推动环市东-东风路中央商务区功能提升。重点发展以商贸、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文化传媒为主体的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总部的集聚,成为广州标志性总部集聚区。——流花总部集聚区。以规划利用流花交易会旧馆、优化流花商圈为契机,推进流花交易会旧馆功能升级改造。加快展贸型商务大厦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交通改善,营造良好的商务发展环境。重点引进国内外专业性会展企业总部、现代商贸业企业总部和设计中心等总部机构,形成现代化展贸总部集聚区。

(三)外围城区——多极提升。

——空港总部集聚区。借助广州空港经济发展契机,以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依托周边重点产业园区的发展,大力引进国内外航空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内企业总部以及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时尚类产品知名企业总部,打造集航空公司运营管理、商务办公、会展、研发、购物、餐饮、娱乐、时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空港总部集聚区。——白云新城总部集聚区。承接广州中心城区和空港经济双辐射,以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体育馆为主要节点,加快高档写字楼、高星级酒店建设,重点发展金融资讯、会展、现代商贸业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大企业总部,发展成为高端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2.南部总部功能区。

——海港总部集聚区。依托广州南沙保税港区,进一步完善珠江西岸的物流体系,促进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外贸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增强广州港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引进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航运公司及生产型企业进驻港区并设立管理总部或分支机构,建设国际物流中心和华南国际航运中心。

——南沙资讯科技园总部集聚区。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港澳及珠三角范围内以研发、检测、设计等为主的现代科技服务业总部企业,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成为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外包服务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总部集聚区,建成粤港澳联合创新示范区。

——广州科学城总部集聚区。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策应,以广州科学城综合研发孵化区和广州火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为统领,依托广州科技创新基地、广东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广东软件园、科学城信息大厦、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科学城园区等多个园区或机构,重点发展以研发、软件、检测认证、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动漫、咨询策划等为主的总部经济。加快推动科学城(北区)“知识城”的建设,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和国家级企业管理、营销、采购、研发总部的集聚,打造知识创新型生态总部集聚区。

——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利用加快建设萝岗新城的契机,依托广州科学城的创新基础与氛围,发展金融创新研发、金融创新业务试点、金融后台服务、金融服务外包、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及调试等。重点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服务总部机构,促成金融研发中心、呼叫中心、数据中心、清算中心、银行卡中心、培训中心的高度集聚,与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形成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格局。

——天河软件园总部集聚区。依托天河软件园本部及高唐新建区,重点发展以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网游动漫、服务外包、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总部经济。加速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在园区的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信息服务业总部经济产业群,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软件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区。

——白鹅潭总部集聚区。依托珠江两岸滨水景观和休闲氛围,重点发展研发、工业设计、咨询策划、商贸业总部经济,吸引国内企业尤其是珠三角西岸、泛珠三角地区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总部机构,形成别具沿江景致和欧陆风情、适宜国际商务聚会的总部集聚区,推动广佛同城化进程。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协调机制。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总部经济发展,负责组织制定总部经济发展重大政策,总部企业资格备案、信息发布及解决重大问题,协调和督促检查等相关工作。市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对总部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

——形成政策合力。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整合市、区(县级市)层面已颁布的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做好有效对接和深度联动,根据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和重点,在总部企业认定、重点领域扶持、财税、用地、人才等方面形成全面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广州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开展总部企业认定和统计监测工作。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现有财政扶持资金,加大对总部经济发展的投入,支持总部企业的发展。对经认定的总部企业实行经营贡献奖励等政策,增强总部企业发展动力和品牌提升能力。

(二)创新服务机制。

——加强政府服务。进一步发挥市政务服务中心作用,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将总部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列入市政府绿色通道服务范围。

——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的商务、法规和政策信息等各类资讯服务,建立总部企业参与政府重要决策咨询论证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机制。加强引进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总部企业提供支援服务。

——优化法治和诚信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信用征集和使用,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建立健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信环境。建立完善总部企业及其高层管理人员信用信息库,促进总部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加大对总部经济的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优化招商策略。

——明确招商目标群体。加强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投资趋势研究,跟踪分析国内外有关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动态,将有意向在广州投资的内外资企业列入总部经济重点招商目录,积极跟进招商工作。

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和cepa在广东先行先试为契机,重点引进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到广州设立地区总部。——主动招商、加强宣传。采取主动出击、重点跟进等方式,加强与有投资意向的总部企业的沟通联系,提供个性化服务。探索推行总部企业对口联系服务制度,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总部企业入驻面临的实际困难。通过举办年度论坛、参与国际招商等方式加强广州的城市营销力度,宣传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和政策措施。

——加强区域群体协同招商。加强广州与泛珠三角、东盟等广大腹地城市的区域合作,促进有关部门联合建立总部企业招商引资协调机制,实现信息分享、经验交流和优势互补,实现由单体招商到区域群体协同招商,树立区域整体形象和招商实力。

(四)健全扶持体系。

——支持企业拓展外部市场。以市经济协作部门为主体,发挥行业协会、各地驻穗机构和广州在其他城市的网络资源的作用,组建外地的穗企服务机构,实行政府服务前移,支持本地总部企业拓展外地市场、延伸发展腹地。

鼓励有条件的总部企业在国内外建立生产基地、营销中心、研发机构,或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对异地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延伸企业价值链条,增强外部竞争力。争取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与我市优势企业联合,投资参股,加速培养和壮大总部企业。

——支持总部企业上市。整合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资源,协调解决总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引入优秀中介服务企业,改善上市服务,加快总部企业及其所属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总部企业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通过发行中长期票据、企业(公司)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

(五)加快载体建设。

——积极拓展用地空间。深化实施“中调”战略,加快“退二进三”步伐,在符合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加速旧城区改造、工业厂房置换以及对烂尾地、烂尾楼的处置,腾出发展空间。合理控制住宅的开发规模,并在规划、土地、资金、配套设施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优化广州总部经济发展空间。

——打造分行业的总部集聚区。以专业市场园区化升级改造为契机,加快建设商贸业总部集聚区。鼓励置换出的厂房、场地优先引入企业总部,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实现城市功能升级和形象更新。总部集聚区周边营造高品质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总部经济载体。

(六)改善人才环境。

——实施人才激励政策。加大总部企业紧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总部人才储备库。为总部企业吸纳的高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行业紧缺人才在广州生活提供居住、子女教育、医疗、税费、旅游、出入境等方面的便利优先服务。结合市、区相关政策,对符合规定的总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给予奖励或补贴。——形成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广州高等院校集中的优势,引导高校增强相关专业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养力度,为总部经济培养适用人才。鼓励总部企业与境内外优质教育和培训机构联合建立人才培训平台,提供高质量人才培训项目。

循环经济

解释1:

模仿大自然的整体、协同、循环和自适应功能去规划、组织和管理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活动的简称,是一类融自生、共生和竞争经济为一体、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

解释2:

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

例子:津召开的2012中日韩(环渤海)中小企业绿色产业峰会上了解到,本市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具有绿色经济特点的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五种循环经济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点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据介绍,“十一五”期间天津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5万吨、钢铁产能590万吨、印染产能2500万米、平板玻璃产能150万重箱、酒精产能1.8万吨,累计完成30万千瓦的小火电关停任务,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目前本市已有6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76个市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其中,作为中国北方最大循环经济园区,静海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串起“再生资源链条、精深加工链条”,成为全国静脉产业体系的代表,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去年底,该园区入驻企业已达160家,年回收加工处理各类工业固废100万吨,可生产铜40万吨、铝15万吨、钢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其他材料5万吨,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9亿元。

循环经济复习

一、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20xx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20xx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三年来,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中心任务,注重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法律规范、公众参与、重点突破、兼顾社会”的原则,加强组织协调,省及各市政府成立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试点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推进了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资源循环型社会和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建立了一大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全省已有48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9420多个项目,每年新增经济效益近20亿元,节水1.67亿吨,节电1.85亿千瓦小时,减排二氧化硫、烟粉尘等污染物18万多吨;在冶金、电力、煤炭和选矿等行业创建了50多家废水“零排放”企业;鞍钢已建成40多个循环经济项目,基本实现了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零放散”,当年产生的冶金废渣全部实现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91%。2、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结合资源枯竭地区经济转型,开发利用矿山废弃资源,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抚矿集团以“一矿四厂一气”转产项目为主线,围绕油母页岩和煤矸石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目前,已建成年产6000万块的煤矸石烧结砖一期工程和年增产水泥27万吨的页岩废渣水泥厂扩建工程;年产59万吨油母页岩炼油扩建项目和页岩热电厂项目正在筹建之中。

二是结合开发区整合提升,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大连开发区通过建设关键链接项目,构建和完善生态工业网链,启动实施了工业介质循环利用、废旧家电综合利用和中水回用等9个工业生态链接项目,已有5个项目建成投产,电镀工业园实现废水“零排放”。

三是建设区域内企业间的关键链接项目。葫芦岛市在金属冶炼、石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施了15个链接项目,综合利用近50万吨固体废弃物、7万吨二氧化碳和6500多吨二氧化硫,年新增经济效益7000多万元。四是结合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全省已建成朝阳华龙、铁岭新新等30多个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20xx年全省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4%和47%,比20xx年分别提高了45个、10个百分点。

3、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沈阳铁西新区通过对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实现产业重组和产品升级换代,优化城市布局,从源头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正在将47家重点企业构建成9条工业生态产业链和循环网络,开展物流、能流的梯级利用,工业废水50%以上通过处理后回用,年减排固体废物44万吨。大连市以消除市中心污染源为突破口,对地处市内的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工业企业进行搬迁改造。除少数企业就地关闭外,大多数企业通过盘活土地,利用级差地价获得发展资金,提高了企业技术水平。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土地价值,为引进高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和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条件。

4、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促进了城乡发展的协调统一。全省已建成63个高标准“四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45万亩有机食品基地。盘锦市启动建设了太平农场、鼎翔公司、西安生态养殖场、石山种畜场四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西安生态养殖场以生产和利用水生植物为核心,牧渔农相结合,实行四级净化,五步利用,资源多层次开发,多级循环利用的复合生态模式,成为被联合国环境署命名的全球500佳之一。阜新市以双汇、大江等加工企业为龙头建立养殖业和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链条,已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5个。全省还建成秸秆气化工程39处,促进了农村能源调整。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循环经济发展计划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谢集乡2010年度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已经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谢集乡人民政府。

2010年3月12日。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在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2、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3、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4、土壤污染较为突出。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建立具有我乡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现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我乡2010年循环规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底,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轮作复种或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四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优化城镇布局,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减轻环境压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住宅的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建住宅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门窗要尽可能地适合自然光照明,减少电力照明。

循环经济复习

宜兴市昌兴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宜兴市芳庄镇,公司创建于一九九八年,是一家集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优质种猪、特种水产养殖、猪粪综合利用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企业。公司总投资2100万元,占地面积250亩。

目前,公司巳形成年出栏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2万头和优质种猪20xx头的流水线生产规模,实现年销售收入1300万元,年利润250万元。公司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科技兴园,生态发展”为宗旨,依托南京农大、江西农大、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并成为两大学正式签约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公司拥有一支专业从事畜牧、水产、农艺研究的科研技术队伍,现有的32名员工中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的人员占三分之一。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

二0xx年五月,作为国家农业部环境能源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的综合利用猪粪制取沼气发电工程,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行,日处理生产生活污水180吨,日产沼气300立方可用于生活燃料,垃圾焚烧及沼气发电,现配备25kw沼气发电机一台日发电量600kw时,其发动机尾气通过热循环吸收可提供4吨开水供生产生活使用。本系统充分回收利用二次再生能源年节约能源价值近20万元。同时对生产污水净化分解处理效率达80%以上,其中沼渣可作为优质有机肥提供周边种植户使用,年减少化肥使用量近千吨,可部分减少因化学肥料引起的污染。提高了企业及周边农户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提升了企业的品位。20xx年公司正筹建二分厂,其中配备一条年产商品猪5万头生产线,年产两万吨饲料厂一座,污水处理工程拟建3000立方厌氧塔一座日产沼气1000立方全部用于发电可上500kw小型发电站一座(上网供电)。尾气余热充分回收可提供全厂生产生活用热能。作为宜兴、无锡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连续多年承担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多次被评为“科技进步先进企业”。

公司董事长陆怡同志xx年被评为“无锡市劳动模范”,20xx年被评为“宜兴市十佳青年创业之星”,20xx年被评为“江苏省十住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称号。公司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立足长远,规划未来,强调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从而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态平衡、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循环体系,通过沼气池的发酵,能有效处理猪场25000吨粪水,达到无害化,零污染排放,优化了农村环境,改善了生态质量,保护了太湖上游的生态环境和水体质量,有效达到国家对太湖流域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解决了困扰公司生态发展的排污问题,生态效益明显。沼气池发酵的糟渣作为200亩公司农田和蔬菜种植的肥料和食用菌生产的培养基,大大节约生产成本。有机肥的还田,还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质量。沼气的使用,可大大减少猪舍保温加热、生活用及食用菌消毒、加热用燃料,减少公司燃料支出。

沼气工程技术的应用,真正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体现生态农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沼气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公司达到继续按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目的,为公司扩大生产规模,继续再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宜兴、乃至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畜牧生产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示范,可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使畜牧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适应进入wto后的农业生产形势。

循环经济

在曹妃甸开发建设之初,国家就把曹妃甸工业区列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结合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经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反复研究、多次论证、充实完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于2008年1月诞生。

依照总体规划,曹妃甸将成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逐步建设成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世界的国家级临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在总体规划指引下,曹妃甸在开发建设和产业聚集过程中,通过建立高标准的绿色产业准入制度,对不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项目,即使投资再大、利润再高,也不允许落地。据统计,曹妃甸开发建设几年来,婉拒的项目投资达100多亿元。

新首钢是循环经济的典范之一,一系列国际先进技术保障了新首钢的循环经济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共采用220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其中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技术占到三分之二。(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仅炼铁高炉就集成了当今国际炼铁领域的10大类、68项先进技术,并首次在5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高炉上使用了自主研发的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这是世界炼铁技术的一个突破。

“新技术保证了我们实现循环经济。目前,我们能够做到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废弃物,实现废水、废弃物的零排放,铁元素资源几乎100%回收利用。”首钢京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刘建华说。

实际上,在新首钢这个不到曹妃甸工业园区面积1%的地方,实现零排放、零污染,只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的一小步。曹妃甸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工业区内企业自身的循环;二是钢铁、电力、石化三大产业之间通过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产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产业集群的资源有效利用;三是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企业与行业有机结合。

在曹妃甸工业区发展规划展示中心,一张循环经济示意图能让参观者对曹妃甸的循环经济有一个直观的、总体的印象。示意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钢铁工业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在实施压差发电综合利用之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炭生产,由此置换出高热值煤气送至钢铁厂用于原料烧结和轧钢。钢铁厂的工业余热经回收用于煤化工和城市生活,以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制成超细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水经生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浓缩废水用于拌和原料,经燃烧消除最终污染。发电厂的冷却余热用于发展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以降低淡水生产成本。

论循环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理论”为标志,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主旨是提倡经济活动以“循环式经济”代替传统的“单程式经济”,从效仿以线性为特征的机械论规律转向服从反馈为特征的生态规律。

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把传统的、依靠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发展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

传统的“高度开采、高度浪费、低度利用”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使得煤炭资源及相关产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

因此,建设煤炭循环产业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将煤炭和伴生物“吃干榨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生态工业,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

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认真对待国家有关循环经济的规定,在效益可靠的前提下,循环经济项目一定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格制约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储备和建设,规避投资风险。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持,才有可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才不至于半途而废甚至被停牌。

在已经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必须警钟长鸣、认真吸取。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抓住煤炭产品深加工、煤炭产品转换、煤炭生产伴生物复用、坑口电厂生产副产品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原料供应近的优势、产品品质优势和已经积累的非煤产业基础优势,在煤变油、油页岩炼油、气体发电、煤炭洗选、煤炭焦化、废渣制水泥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论证,提高煤炭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开展清洁开采。

清洁开采是立足于煤炭开采的生产过程,通过对采煤策略和工艺,岩层制约以及相关技术、实验研究平台等的开发和建设,转变传统开采工艺造成的生态与环境破坏理由。

1、减少煤矸石排放。

改革开拓巷道布置方式,优化采区巷道布置,选择合适的采煤策略和生产工艺,减少煤矸石的产生。

同时,要大力推行井下煤矸石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消除煤矸石污染的危害。

2、减轻地表沉陷。

根据资源条件和地质情况,采用充填、联合、协调、条带、房柱式开采和离层区注浆等适当的开采策略,制约地表沉陷。

3、减少瓦斯排放。

推广高效瓦斯抽放技术,实现综合抽放,提高抽放量和抽放效率。

研究低浓度瓦斯的回收、浓缩技术,减少瓦斯直接排放量。

4、减少水资源破坏。

开展采矿与排水对环境影响研究,加强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与工业性试验,限制和降低煤炭开采过程对水资源的破坏。

同时,应采取“清污分流”或“分质分流”等措施,将未被污染的干净地下水用管道排到地面,减少污水的排放量。

5、减少材料消耗。

煤炭企业在生产能源的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电力,也要消耗大量的钢材、建工材料、火工材料、油脂及木材等。

加之煤矿大多为地下作业,浪费现象时而有之。

为此,应在煤炭企业大力推广节能装备、节能工艺与技术,减少生产能源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四)注重安全发展和经济循环发展同时进行,保障煤炭产业处于长效的制约机制之中。

毋庸置疑,煤炭产业是典型的高危产业,因此,煤炭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讲政治、将安全,将安全生产放在一切理由的最前面,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提高井下装备的安全系数,任何一处矿井都要严格的按照规程要求对各类监控设备、仪器和仪表进行配置,并且要以瓦斯等级为依据配备必要的通风安全监控设施,确保隐患早知、危险早报、预警迅速;(2)要在煤炭产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定期不定期的开展质量标准化检查。

在检查的过程中,要以“标准”为准绳,严格的规范和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打造零事故的作业现场和作业区域;(3)不断的对煤炭产业(企业)的员工进行创新安全教育,并通过特的形式对其进行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使员工都能够将安全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五)通过区域产业集聚,实现以煤为核心的产品联产是提高煤炭资源。

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特有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内,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下游企业使用上游企业排放的废弃物作为原料,使得进入系统的物质被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煤炭本身是一次能源,同时它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转化方式变成电能、气体燃料、液体燃料等洁净能源。

以煤炭企业为核心,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企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建设与现有企业配套互补的企业和项目,努力实现企业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内废物的零排放,并通过产业、企业间的协调合作,逐步形成产品或废物食物链(加工链),谋求工业群落的优化配置,节约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

如设计一个产业关联度高、协调发展的:煤、电、化工产业链;煤、电、养殖、种植一体化产业链;煤、矸石、建筑材料一体化产业链等,使得产业问的原料、废料尽可能被充分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煤炭资源价值从高到低的梯级利用,提高能量转化率。

如某公司从煤(或石油或渣油)气化制得合成气,用于联合循环(igcc)发电,用一步法生产甲醇及其衍生物(甲醛、醋酸、醋酐等)和合成氨及其衍生物(尿素、硫氨、硝氨、碳氨等),还可用作城市煤气。

这一能源化工联产流程由于一氧化碳只进行单程反应,而且可以保证在低峰供电期增加化学品产量,用电高峰期少生产化学品而多发电,从而提高了资源总体利用效率。

三、结束语。

从长远来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企业长远利益。

纵观煤炭企业发展方式,循环经济发燕尾服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它将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主潮流,必将推动煤炭工业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臣,王晓林.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建构探略[j].经济论坛,2012(24).

[2]孔莉芳.煤炭行业需要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06).

[3]练绪宁,曾家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目前状况[j].企业经济,2012(10).

[4]钱铁军;康虎彪;吴钢;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深思[j].煤炭经济研究,2009(10).

[5]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12).

循环经济发展计划

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毛李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农民增收致富,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毛李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实施循环经济项目为抓手,加快特色产业建设步伐,强化节能减排,大力推动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围绕农产品的产业开发,促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抓龙头,强龙身,带龙尾,着力加快荸荠毛李、水产毛李建设,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011毛李镇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如下:

模式,拓宽“猪—沼—渔—菜”绿色农业道路,扩大生猪养殖范围,年出栏生猪可达6万头,年产值过亿元,配套建设沼气池200口,在周边村种植蔬菜、瓜果5000亩,年产值3000万元,人均增收700元。

(二)两江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项目。依托两江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项目优势,结合荸荠毛李、水产毛李的产业特色,发挥荸荠产业、脱水蔬菜、龙虾深加工的产业优势,在加工农产品、水产品外销的同时,用产品废料加工成肥料、饲料,再将废料生产的肥料、饲料投入种养殖业,发挥循环经济的优势,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优化,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沙洋两江食品有限公司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先期投资2500万元,厂房面积7000平米,年加工龙虾3000吨,新增稻虾连作面积2万亩,可带动相关产业就业200余人,人均增收700元,直接经济效益3000万元。

二、主要措施及发展方向。

殖规模,建设规模养殖园区,提高养殖专业化水平。三是稳步推进沼气池项目建设。沼气池建设是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沼气池建设不仅可以提供农村新能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沼渣、沼液又可以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以猪粪为原料“涵养”沼气,用沼渣、沼液养鱼和肥田,将农田中的蔬菜养猪,走“猪—沼—渔—菜”模式,大力支持环保农业的发展。通过走循环模式,带动了全镇水产品养殖、生猪养殖、沼气池建设和“菜蓝子”工程的发展。

(二)以产业为龙头,激发循环经济发展潜力。以沙洋两江食品有限公司为产业龙头,发展荸荠、龙虾、蔬菜种养殖,以荸荠深加工、龙虾深加工、脱水蔬菜产品为循环经济特色,用荸荠、龙虾、蔬菜生产废料加工肥料、饲料,通过加工的肥料、饲料进行肥田和养殖,形成“特色种养殖—产品深加工—废料产品种养殖”的循环经济模式,扩大我镇荸荠、龙虾、蔬菜种养殖面积和规模,提高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激发全镇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以特色种养殖业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循环经济活力带动农户增收,以循环经济产业优势开辟企业市场,形成产供两旺、农企互利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循环经济发展局面。

(三)以优质服务为载体,为循环经济发展护航。一是我镇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教授、市县水产专家任技术顾问实地考察,解决稻虾连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广稻虾连作示范基地项目,形成以年加工小龙虾4000吨的龙头企业,网络农户2000户。二是成立毛李水产协会,下设小龙虾养殖分会,该分会累计投资5万元,自购有鱼病检测等专用设备,免费为养殖大户赠送自动投饵机、优质饲料,组织养殖大户赴洪湖、仙桃等地参观和定期培训。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到成立一个、吸纳一批、带动一方,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保障农产品、水产品相关加工企业的优质货源供应,促进农民增收。

毛李镇是全县除马良(邓小两湖分蓄洪区)外,唯一没有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空间仍需优化。一方面,镇政府将加大争资金跑项目的力度,减小交通、资源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循环农业予以重点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增大循环经济发展后劲。另一方面,培植一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形成农副产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集群合力。第三方面,邀请市、县农业专家学者前来调研、指导,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毛李走科技农业、订单农业、绿色农业道路,结合本镇实际,寻求一条适合毛李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

毛李镇人民政府。

2011年3月10日。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镜头三:点石成金。

黄金生产企业金矿提金后的尾渣含有剧毒氰化物,属于危险废物,且尾渣中富含铅、锌等有价元素。对此,该市成立了**黄金铅锌开发有限公司,对金矿提金后的尾渣进行浮选以提取铅、锌,目前已经形成年生产铅锌精矿8000吨、硫16000吨、产值1000万元的生产规模。在此基础上,他们采取混合浮选与循环利用技术,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将产生的尾矿作为硫精矿销售给有关制酸厂,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07年5月份该公司被评为**市绿色企业。与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该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在搞好科学采矿、精细加工、多渠道筹备滑石原料的基础上,积极转变采矿方式,实行一矿多采。他们将建矿以来开采滑石废弃的碳酸岩、绿泥石、透闪石等伴生矿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企业开采的碳酸石已加工成建筑用“复合粉”,仅此一项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目前,绿泥石已出口欧美等国际市场,以往的废石废料也陆续加工成建筑用料,走出了一条节约资源、搞活经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镜头四:节能降耗。

“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呈现持续上涨势头,我们农资企业生产的化肥有国家限价,不能乱涨,为什么还能盈利?”**碱业股份天柱化肥分公司总经理李丰坤一语中的,“主要靠节能降耗!”该公司是**大型化肥生产企业,近两年来,该公司从开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入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该公司已由高能耗、高污染的排污大户转变为环保部门重点推荐的清洁生产企业。每年通过实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以及废水、废料等再利用能额外“捡回”1300多万元!其节约业绩是**市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缩影。

循环经济

第一段:引出循环经济的概念及重要性(200字)。

近年来,循环经济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从垃圾到财富”,以废弃物为资源,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社会各界也越来越意识到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如何在实践中将其落地成为了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第二段:循环经济的实践案例与收获(300字)。

在实践中,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在纺织品产业,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衣物,可以减少农药和水的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创造了就业机会。另外,在建筑行业,采用循环材料和循环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大大降低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这些案例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循环经济如何在实践中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也激励了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循环经济的行列中。

第三段:循环经济所带来的挑战与应对方案(300字)。

然而,循环经济的推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回收体系,需要加大对于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其次,社会对于循环经济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循环经济虽然在一些行业得到了应用,但在大众中的推广还不够,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此外,循环经济也需要企业和个人的积极参与,要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循环经济观念。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第四段:个人参与循环经济的体会与收获(300字)。

个人参与循环经济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我自己也有一些参与循环经济的体会与收获。首先,通过回收废纸和塑料等物品,我不仅减少了对新资源的需求,还为社会提供了二次利用的机会。其次,通过购买二手商品和使用可降解的产品,我也能够减少对新产品的消费,间接地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行为不仅让我对环保事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参与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200字)。

展望未来,循环经济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背景下,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模式,更是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加大对技术研发和设备投入的支持,推动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环境,建立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社会。

总结。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强调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利用。通过实践案例和个人的参与,我们看到了循环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然而,循环经济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展望未来,循环经济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财富。”只有通过循环经济,我们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循环经济问题探讨

应当把一定的建筑标准作为考虑建筑经济问题的基础,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防止铺张浪费,也不可片面追求低标准而降低建筑质量。

要注意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计算和控制建筑的有效面积系数、使用面积系数、结构面积系数和体积系数等指标,节约用地,降低造价,以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在满足功能使用与体形处理的要求下,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镇位于郑州市南35公里,紧邻新郑市区,东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5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8公里,107国道、郑新公路、新密铁路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镇区穿境而过,拥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全镇总面积74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159个村民组,镇域人口3。4万人。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16000亩,养殖业健康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生产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花卉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的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为建设生态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工业经济持续攀升。工业生产总值达10。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404万元,工业企业数量达到136家,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生物制品、轮胎制造、食品加工、钢铁建材等行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确立了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完成了商贸园区建设工程,形成了商贸、餐饮、娱乐、美容、健身、浴池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较完善的消费场所。

4、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明显改观。确立了镇区新的建设规划,集中供热、供水、排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实现配套,完成了大道、中兴大道、裴李岗路、华瑞路的拓宽改造及西气东输镇区段工程,通过了省重点镇、省卫生镇的考核验收。

5、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科教兴镇意见》,“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现已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医疗卫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合作医疗顺利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各项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

目前,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污染较为突出的时期。一些污染较重的行业,如水泥、纺织、化工等,在很长时间内还将保持主要产业的地位,生产规模仍将扩大,导致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环境的压力不断加大。

(二)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能源自给率低,所需的煤炭等一次性能源要从外地运入,煤、水、电等能源消耗总量逐年递增。

(三)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受生活污水影响,镇域内黄水河污染较严重。受水泥厂影响,镇区空气质量一直不高。城镇固体废物以及生活垃圾急剧增加,但处理设施滞后,集中处理能力低下,严重影响城镇环境。

(四)土壤污染较为突出。

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土壤污染日趋严重。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我们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建立具有我镇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我镇实际,提出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构建发展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社会。

(二)发展目标。

到,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机制,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建设的示范工程。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水平要有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1、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生态化的新农村。

一是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大田作物主要进行轮作复种或间套作,并与养殖业结合,通过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杜绝秸秆焚烧,控制面源污染。

二是建立种养加一体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提高效益。

三是建立有机农业开发模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建立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和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2、发展循环型工业,营造清洁生产环境。

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以化工、建材、纺织、钢铁等行业的.主导产品为重点,大力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与研制开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推进具有循环型工业特点的零排放工业园区建设;以冶金、建材等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具有废物吸纳作用的环境无害化、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重点扶持有益于社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产业建设,改善提升工业生产的生态功能。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扶持技术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着力研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节水技术,无废少废工艺,废物再生循环利用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全面推广工业企业的清洁化生产。

3、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健康城镇。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优化城镇布局,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减轻环境压力,逐步形成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城镇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住宅。住宅的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应充分考虑采暖、保温以及节约资源的需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推广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生产的再生砖。

推广新型能源。大力提倡使用太阳能,新建住宅要实施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屋顶的一体化设计与施工,并预留热水器管道。配套设施门窗要尽可能地适合自然光照明,减少电力照明。

农业循环经济教案

1.通过对周围农田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调查,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循环利用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2.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及生活中循环利用资源的措施。

3.结合周边农业生产条件,通过讨论等形式,设计切实可行的循环经济的模式,培养学生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2、资源保护意识的树立。

3、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

参观访问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师讲解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生态农业示范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播放农田废弃物图片、农业大量喷洒农药、施用化肥的图片、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图片。)利用现实数据介绍我国农业环境现状,引导学生意识到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环境和生态的双重威胁,激发学生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引出循环经济的内涵。

【新授】。

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循环经济生产模式的区别:

传统的生产模式是从资源到生产再到消费最后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的一种单线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则是由资源到生产到消费到废弃物排放最后再回归为资源这样一种循环往复的循环式经济。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循环经济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同时最小程度的排放废弃物,它是以“减量化、再生产、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的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提问】。

1、我们周围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循环经济模式吗?(学生回答:不是)。

2、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才是循环经济模式呢?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会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周边是否有这种生产模式存在?(学生思考)。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太湖农业生态园里的稻田养蟹基地去,去看一看那里的农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采用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跟我们周围的农业相比有什么突出的优越性。

二、图片介绍太湖农业生态园【实践基地介绍】:

1、请同学介绍台湖的地理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台湖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台湖农业生产获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生物降解稻田养蟹的生物链关系及可行性。教师总结台湖稻田养蟹的好处。课后总结:

同学们上课听讲认真,讨论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对于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认真总结并进一步的巩固确认。通过图片及视频的介绍,相信同学们对于农业方面循环经济的做法及方式肯定有了自己的认识。

经济循环心得体会

经济循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循环指的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产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产生更多的价值。在我参与经济循环的实践中,我深受启发,对经济循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积极响应资源循环的呼吁。

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参与经济循环实践让我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响应资源循环的呼吁,努力将废弃物品转化为再生资源。例如,我曾参与过废旧物品回收与再利用项目,通过分类回收和再加工,将原本被废弃的物品变成了再生资源,从而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三段:经济循环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循环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还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循环中,通过回收再利用废旧物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我曾参与过一个小型企业的经济循环项目,在项目中,企业通过废旧纸张的回收利用,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最终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和利润的提升。这个项目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段:经济循环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虽然经济循环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和普及面临一定的阻力,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以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倡导。其次是资源的再生利用技术仍需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循环经济产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环保科技的发展,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的技术水平。

第五段:个人的责任和行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信每个人都应该为经济循环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实践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浪费和消费。在购物时,选择那些可持续发展的产品,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费。同时,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废物回收的过程中,将废旧物品分类垃圾桶,为资源再利用做出贡献。每个人的努力与行动,都能积累起来形成巨大的能量,推动经济循环更好地发展。

总结:

经济循环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再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通过参与经济循环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循环既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发展,又能够保护环境,解决资源有限性的问题。然而,经济循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作为个人,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经济循环中,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经济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它在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作为一名公民,我在生活中也在积极参与循环经济,逐渐理解其价值与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循环经济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

循环经济的核心概念是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我们生活在一个资源有限的世界,全球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例如,我注意到在我生活的社区中,有更多的废品回收站和二手货交易市场。正确分类垃圾并将可回收物和可再利用的物品交给专业机构,不仅可以减少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可以为废物找到新的价值。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除了对环境的保护,循环经济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根据研究,全球循环经济的发展潜力超过2.6万亿美元,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通过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社会能够减少进口资源的依赖,增加贸易收入。同时,循环经济模式也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循环经济为企业创造了新的商机,提高了经济效益。

第四段: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

要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公众的参与至关重要。公众需要意识到循环经济对环境和经济的积极作用,并主动参与到循环经济行动中。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例如,在我所在的社区,政府组织了循环经济相关的宣传活动,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和实践。同时,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也积极提升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水平。只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循环经济才能得到全面推广和实施。

第五段:个人行动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个人,我相信自己的行动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也有着重要作用。我开始更加注意垃圾分类,尽量减少对地球的损害。减少用纸,重复使用塑料袋,以及购买可持续性产品,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我还鼓励身边的人们采取类似的行动,并在家庭、社区和工作场所中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尽管这些个人行动可能微不足道,但只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循环经济中,我们将共同创造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

总结: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式,为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创造新的商机,并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提升对于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个人的行动也是循环经济能够得以实施的重要一环。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可持续的世界。

农业循环经济教案

2009年4月。

1.园区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茶叶、蔬菜、蚕桑、中药材、林果、魔芋、畜牧等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基地和与之相配套的在龙头企业。按照省市提出的“勉县要在全市率先实现突破发展”的要求,实现勉县农业及农村经济的新突破,我县通过深入调研,决定在农业产业化企业聚集度高,区位优势较好的周家山镇建设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集中土地、资金、技术及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实施龙头带动,培育产业集群,打造现代农业窗口,构建企业发展平台。为此,县上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明确了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制定了《园区目标任务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全面启动了园区建设各项工作。委托省农业工程勘查设计院编制了《园区总体规划》,该规划已于2007年9月经省专家组评审。

2.园区基础条件及规划范围。

勉县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位于周家山镇,县城东5公里处,距勉县火车站5公里,108国道穿园而过,园区北侧有县域北环公路通过,为进入园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园区地处汉江北岸,地下水补给和储藏条件好,可开采量大,水资源丰富;园区周边有晨光、贾旗两座35kv变电站和黄沙、高潮两座110kv变电站向园区供电,园区北侧新建一座330千伏输变电站。园区水资源条件和电力供给、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能满足园区发展需求。

规划控制范围:

勉县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由核心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大区组成。

西到周家山镇域西界(堰河),北至汉惠渠以北丘陵区,东止周家山镇边界,南到汉江北岸大堤,示范园区总规划控制面积1674.28hm2,其中核心区规划控制面积390.7hm2。形成一线---沿108国道产业景观大道、一带---沿汉江堰河农业观光休闲带、一个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五个现代高效种植与养殖示范区的空间布局。

3.园区发展现状: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经过四年来的集中开发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张,集聚效应日益显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已先后有建兴农业(稻米、菜籽油)、春光油脂、中宝农业(生猪冷鲜肉)、双龙食品(秦巴山珍)、定军米业、天瑞米业、玛丽酒业(葡萄酒)、绿源林业(苗木花卉)、天元面粉、三粮液酒业、定军山绿茶、县良种场、黑河种猪、利生养殖、定军乳业、蔬菜批发等16家部省市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养殖示范场入驻园区核心区。园区辐射区内有锦泰魔芋、未来生物(中药材深加工)、汉王米业、鑫科米业、华丰油脂等多家龙头企业。原料收购已覆盖汉中及周边地区,2008年园区实现产值8亿元,已成为目前陕南县级最大的涉农加工业基地之一。

依据高起点、高科技、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按照与时俱进,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大力构建现代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依托勉县和汉中市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资源条件和已经形成的水稻、油菜、茶叶、蚕桑、畜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开发优势,利用周家山镇境内108国道傍已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优势,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以优质高效种植、养殖示范园及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园为特色,形成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示范园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带动县域和汉中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现代农业发展。

(一)园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

1.工艺先进、科技含量高、加工转化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农产品深加工类项目。主要是粮油、茶叶、生猪、蔬菜以及蚕桑、魔芋、林果药、中药材、水产特种养殖等八大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商品化处理加工项目,加快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产业项目发展。

2.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和构建循环经济的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后副产品为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畜禽配合饲料加工项目,利用农产品加工开发食品和深加工产品的项目,生物产品、中药材和野生植物资源产品开发项目。

3.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类项目。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规模化开发项目,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开发项目,蔬菜设施栽培项目,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项目,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劳动力密集型项目。

(二)园区建设内容:

依托一线,形成一个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带,一个农产品加工核心区,五个现代高效种植与养殖示范区。

一线:以108国道为园区东西中轴线,道路两侧农产品加工企业、行政经济管理单位、商贸区和农户沿街的建筑物为特色,形成园区产业大道与景观大道。

一带:一带:以沿汉江及堰河大堤规划布置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并在大堤旁布置垂钓亭台、农家乐等设施,形成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垂钓带。

一个核心区:农业品深加工发展区、行政经济管理单位建设区、商贸餐饮服务业发展区和居住区,形成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示范园核心区。

五个现代农业种植与养殖示范区:(1)优良品种繁育示范区;(2)水稻小麦油菜籽一年两熟优质粮油高效生产示范区;(3)苗木花卉高效栽培示范区;(4)畜禽集约化养殖示范区;(5)北部丘陵生态林果种植区。

(一)油脂加工产业。

以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龙头企业)、陕西春光油脂有限公司(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龙头,带动形成了勉县及汉中市11县区双低油菜种植基地达120万亩,龙头企业年收购加工油菜籽13万吨,占汉中市油菜籽加工总产量的80%。

5万吨脱皮冷榨油项目: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建兴公司,建设5万吨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绿色食用油开发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目前已完成建设量的80%。

年产2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依托陕西春光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年产20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总投资21767.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818万元,流动资金4949.8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2007年5月开工,2007年10月建成投产,投资4219.4万元,建成年生产生物柴油3万吨规模。二期2010年前完成,建成20万吨生产规模。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9480万元,利润9409.2万元,税后投资回收期5.23年。生物柴油属绿色环保清洁替代能源,利用秦巴地区大面积种植油料木本和草本植物,动物油脂中的“化炼油”等废弃物为原料,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二)优质粮食产业:以定军米业、汉王米业和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优质水稻“订单”生产,基地面积30万亩,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稻谷15万吨,占汉中市稻米加工销售总量的60%。以陕西省三粮液酒业有限公司、勉县天元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带动形成了10万亩陕南弱筯小麦种植基地。

年产5000吨高档大米胚芽油生产项目:依托建兴公司,总投资1789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处理新鲜米糠4.5万吨,高档营养米糠油4464吨,脱脂米糠粕36000吨,年实现销售收入6450万元,利润290万元。

5万吨小麦淀粉深加工综合项目:依托勉县天元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实施。该项目已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证,计划年产小麦a淀粉2.3万吨,b淀粉0.7万吨,谷朊粉0.48万吨,生产线建设面积3.6万平方米,项目规划在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园内,占地55亩,总投资289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加工陕南当地普通小麦5万吨,销售收入8670万元,利税800万元。可以充分利用陕南软小麦特点,变劣势为优势,填补市场空白。

陕南优质粮油贸易中心建设项目:拟在农业园区的农产品贸易规划区内建设陕南优质粮油(农资)物流与贸易中心,规划占地45公顷,配套建设储藏、保鲜、交易、运输、产品展示等设施以及工商管理、信息发布、金融结算等服务机构,投资总额5000万元。项目建成后,近期年交易粮油量可达20-30万吨,直接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同时带动运输、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万吨农作物秸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依托勉县环能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占地50亩,投资4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建设面积1.99万平方米,年处理10万吨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生产复合有机专用肥,本项目新建自动化微机控制生产线一条,原料库、发酵车间、造粒烘干车间、包装及成品车间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4亿元,利税1510万元,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三)生猪养殖开发产业:

生猪肉品屠宰加工项目:依托陕西中宝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生猪屠宰与猪肉深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生猪30万头,带动形成勉县及周边地区70余万头的生猪养殖规模,养殖大户迅猛发展。

万亩优质牧草项目:结合灾后重建,计划投资400万元,建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促进畜牧业发展。

秸杆过腹还田项目: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豆类等秸杆资源,发展奶牛产业。建设标准化500头规模的奶牛养殖场5家,年产值3000万元,实现秸杆过腹还田循环利用。

沼气建设项目:在10家万头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新建工程沼气项目10个,总投资1000万元;利用生猪粪尿,加快养殖户沼气建设,年均新建户用沼气3000口,投资1200万元,节能环保、美化新农村。

(四)秦巴山区绿色植物资源开发产业:依托勉县双龙绿色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的山野菜、橡子粉等秦巴山区特色绿色植物产品,已出口到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

该公司计划新建2000吨橡子凉粉生产线及保鲜库项目,在农业园区内占地37.5亩,投资2000万元,开发山野菜、橡子等秦巴野生植物资源。项目建成后,年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800万元,出口创汇并带动秦巴山区农民增收。

(五)花卉苗木及观光农业产业:

千亩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项目:依托勉县绿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形成1000余亩的高档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带动勉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堰河及汉江河堤休闲开发项目: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周边的汉江及堰河河堤段进行绿化、美化,发展农家乐、垂钓休闲设施,既美化、绿化园区,又为园区及城郊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六)魔芋产业:依托勉县锦泰实业公司(省级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订单生产”的路子,已建立魔芋基地2.02万亩。

6万亩魔芋种植基地及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该公司在秦巴地区中高海拔地域或平坝间套地规划块发展6万亩魔芋基地,配套建设年加工鲜芋6万吨能力的生产线及厂房、附属设施。规划项目占地71.6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设计年加工鲜魔芋6万吨,生产魔芋精粉4000吨,魔芋食品3000吨。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厂址位于勉县定军山镇,西汉高速公路勉县引道出口东侧,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已建成烘干车间、低温库、高低压配电工程和综合办公楼,魔芋库、清洗车间、精粉车间、魔芋宴等工程即将完工。总投资49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400万元。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达1.6亿元以上,利税2200万元,种植魔芋每亩收益2500-5000元。带动项目区近3万农户增收,并成为勉县乃至汉中市新兴产业。

(七)茶叶产业:汉中“定军茗眉”茶业协会、陕西定军山绿茶有限责任公司扩张茶叶基地,整合茶叶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做大做强绿茶产业,初步形成了汉江以南8.6万亩茶叶产业带,一乡一业万亩有机茶基地乡镇达4个。

茶叶新产品开发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茶叶深加工龙头企业,依托现有茶叶资源,积极发展茶叶深加工,延伸茶叶产业链,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艺术品等多元化茶叶产品,茶叶鲜叶加工利用率达到60%,商品转化率提高到90%。形成年产茶叶系列产品1000吨、产值1.5亿元的能力。

千亩茶叶观光园建设项目:依托中外驰名的定军山和“定军茗眉”名优茶品牌,计划在勉县南部茶区定军山镇建设一处千亩观光茶园,满足游客和消费者清明节前后自采自制自饮之需求。总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具有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和发展绿色产业双重作用。

年加工3万吨茶籽项目:依托勉县华丰油脂有限公司(市级龙头企业)实施。项目规划在农业园区幅射区元墩镇,建设年加工3万吨茶籽制油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公司所在地元墩镇是勉县中心茶区乡镇之一,茶籽资源丰富,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建成后充分利用汉中60万亩茶籽资源,年收购加工茶籽3万吨,年产值达9400万元,利税1500万元。

(八)中药材产业:依托汉中未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产业开发。

勉县素有“秦巴中草药天然药库”之称,是全国天麻优势生产区之一。全县天麻面积已达1.8万亩,鲜天麻亩产750公斤,总产1.35万吨。公司计划扩大生产,建成天麻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天麻保健品生产线一条,配备冷冻真空干燥等设备,年加工鲜天麻5000吨,最终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运作,总投资7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4亿元。天麻产品市场需求量大,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观。

(九)蔬菜、果品产业:

设施蔬菜建设项目:通过扶持专业大户,在农业园区内建设千亩设施蔬菜基地,发展热镀锌钢管、水泥及复合材料骨架大棚。建设一处工厂化育苗基地,面积100亩,计划投资1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向周边地区菜农提供优良种苗。

蔬菜果品冷藏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扶持农业园区内现有1-2家龙头企业,计划在农业园区内建设1-2个贮藏能力2000吨能力的蔬菜果品冷库,计划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实现当地蔬菜果品贮藏保鲜增值。

(十)区域特色产业:

蚕茧深加工项目:依托陕西春光油脂公司,在省市县农业、商务部门的支持下,抓住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有利时机,投资新建陕西春光茧丝绸有限公司,配套建设万亩良桑基地,对我县蚕桑业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该公司在农业园区征地30亩,规划建设二条2400绪自动缫丝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加工蚕茧4000吨,产值1.2亿元,利润1000万元。

食用菌开发项目:依托汉中三国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定军山镇建设年加工千吨压缩木耳生产线,计划投资3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陕南特产木耳包装问题,发展高端旅游土特产品,实现加工增值。

特种水产养殖项目:勉县是全国大鲵优质适生区。目前全县共有养殖户1100多户,资源存量10万余尾,居全市第一,在全国也位居前列。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鲵繁育与产业开发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园区内建成大鲵繁育与产业开发中心,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投资修建繁殖池、孵化池、幼鲵培育池、成鲵养殖池、生物饵料培育池。引进特种水产品配合饲料生产线1条,重点为全县周边地区提供种苗、养殖饲料及销售开发。

总投资4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均产大鲵3万尾,产值1亿元,养殖商品大鲵4000公斤,产值0.6亿元,特种水产品饲料收益0.2亿元,共计收益1.8亿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循环发展。

到2010年,建成勉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核心区水电路讯部分基础设施;园区内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其中过亿元的龙头企业3家,园区产值12亿元;带动全县形成茶叶9.5万亩、桑园4.5万亩,魔芋3万亩,以柑桔为主的果业4万亩,蔬菜7万亩,年养猪90万头的生产规模,发展优质稻基地17万亩,“双低”油菜14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到2015年,勉县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核心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园区内龙头企业发展到30家,产值15亿元;在园区核心区,建成陕南具有一流水平、一流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中心、物流贸易中心、农业信息中心和科研与成果转化中心;带动全县形成茶叶10万亩、桑园10万亩,魔芋6万亩,以柑桔为主的果业6万亩,蔬菜10万亩,年养猪130万头的生产规模,发展优质稻基地17万亩,“双低”油菜14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建成陕南农业产业化示范县。

建立完善园区相应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投资管理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济循环示范园做大做强。

2009年4月29日。

循环经济问题探讨

低碳经济(alow-carboneconomy,lce)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那么,低碳经济究竟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内涵?中外专家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工业生产高效率,即单位产出低排放。

——能源转化高效率,即单位电量和行驶里程低排放。

——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供应中占较大比重——交通领域的高能效和低排放。

——办公、生活领域的能源节约——减少高能耗、高排放产品的出口。

——公共交通替代私人交通,更多使用自行车和步行。

——最为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调整,刺激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创。

新和应用,从而提高全球的能效水平、减少气体排放。

二、国际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

1.实施碳排放交易,发现碳排放价格。通过总量限制和交易(capandtrade)的方法,碳排放交易既可以降低排放成本,又可以发现碳排放价格,引导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前欧盟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碳排放贸易,在第二阶段中的排放贸易中(-)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总量限制。

2.征收碳税,构建绿色财税体系。目前挪威、瑞典、荷兰、丹麦、德国和英国等欧盟国家征收碳税。不仅如此,部分欧盟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还征收环境税,对于环境相关的资源开采、运输、转化、利用和排放所有环节进行征税。

3.鼓励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欧盟提出到将能效提高20%,同时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3倍,达到20%的水平。美国联邦政府为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比如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提供税收减免等。

三、山西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站在全国视角,特别是具有相同区位因素的中部6省来看,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是山西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经济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向符合环境改善要求的“低碳经济”转型。山西作为我国的能源大省、煤炭大省,“高碳”输出和消费大省,在中部经济发展新格局中,积极调整现行经济结构,融入低碳经济的大潮,努力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山西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从山西省情出发,在低碳经济大潮中,实现“率先崛起”,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1.独特的能源资源经济和消费结构,决定山西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山西能源生产以煤炭为主,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煤炭产业;.能耗水平长期居高不下,位居中部第一;能源消费以煤炭和火电为主,经济的“高碳”特征明显。高碳能源消费结构,不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而且由于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co2,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建设新山西,实现“三个发展”,决定山西必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山西要在中部崛起中实现“率先崛起”“弯道超越”,就必须加快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不改变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状况,不突破环境瓶颈,不拓展环境容量,最终经济社会发展既不可能好、也不可能快。山西要实现“三个发展”,就必须以企业、产业矿城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能源基地全面转型。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山西产业结构单一化、重型化、初级化问题和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不可持续问题以及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等。

显得更加突出。有关资料表明,全省废气排放量达23180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06万吨,烟尘排放量54万吨,粉尘排放量45万吨,给山西的大气污染治理带来极大压力。而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减少废气排放、保护环境,对于山西实现和谐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们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1.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规划是发展的先导,符合发展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将极大刺激生产力水平提升。

4.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部分村“两委”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吃穿不愁、平平安安就满足了。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精选新华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度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近年来,新华区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统筹推进,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富民强村新局面。最近,我们对全区3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新华区下辖1个镇、10个街道(其中1个管委会),31个行政村。目前,焦店镇的焦店村、余沟村、场坊村、野王村、褚庄村、张庄村,曙光街街道的李庄村,西高皇街道的郝堂村、西高皇村,西市场街道的武庄村,光明路街道的王庄村,矿工路街道的陈庄村,香山管委会的边庄村、徐洼村、石桥营村、杨官营村,共16个行政村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2%。

20xx年底,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4235万元。收入来源主要有租赁自然资源、租赁村资产、创办企业、服务企业园区、股份制集体经营、征地补偿等,其中以租赁自然资源收入的有6个村:边庄村出租土地年收入50万元,杨官营村出租土地年收入4万元,场坊村出租土地年收入4万元,野王村出租土地年收入5万元,褚庄村出租土地年收入20万元,张庄村出租土地年收入40万元,6个村年收入共计123万元;以租赁村资产收入的有5个村:王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20万元,郝堂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75万元,武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265万元,陈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40万元,李庄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600万元,5个村出租门面房年收入共计1000万元;以创办企业经营收入的有2个村:西高皇村创办绝缘厂年收入40万元,李庄村5个村办企业年收入2800万元,2个村创办企业年收入共计2840万元;以服务企业园区收入的有2个村:杨官营服务平煤煤矿年收入13万元,余沟村服务平煤煤矿年收入10万元,2个村合计年收入23万元;以征地补偿收入的有5个村:焦店村重点工程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60万元,野王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100万元,徐洼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68万元,杨官营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54万元,石桥营村一次性征地补偿收入67万元,5个村合计年收入249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依托区位优势,发展集体经济。随着我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中村和城市近郊村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等有利条件,通过出租场地、出租门面等多种途径,运用股份制、租赁制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集体经济。2008年以来,曙光街街道李庄村积极推动旧城改造建设,利用有限土地资源,选好合作商,打造特色商业,实现互利双赢截至目前,集体固定资产达到20亿元,村民分红每年达到2万元。

(二)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发展基础。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区委区政府提高村级组织工作运转经费,每个村平均每年达到4万元,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村级发展集体经济的基础。2016年,完成山区造林1000亩,廊道绿化400亩。2016年确定农业项目3个,完成投资0.39亿元。建成了总投资60万、总长约1420米的焦店镇焦店村饮用水给水主管道工程,解决3800多人的用水问题。

(三)加强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积极推行“村账镇管”模式,将村级财务收归镇(街道)统一管理,减少了集体资产浪费,增加了村级积累。曙光街街道李庄村实行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财小组、村民监督委员会,坚持“三务”公开,科学监督管理集体经济。其中,村民理财小组定期对村属单位进行年度审计,提出改进措施规范理财行为,否决不合理开支。同时,村“两委”设置党风廉政风险防范点,及时发现和防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促进村“两委”会干部依法执政。

三、存在问题。

(一)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一些村班子坚强有力,发展势头良好,集体经济收入多达百万、千万元。一些村因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等没有集体收入,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情况。

(二)总收入不高,处于初级发展。从统计数据看,全区还有15个村无集体经济,部分村还是“吃饭经济”。有集体经济的村自主经济项目偏少,对外部环境依赖性强。

(三)思路不开阔,发展动力不足。部分村“两委”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集体经济费力不讨好、吹糠不见米,吃穿不愁、平平安安就满足了。加之三年村级组织进行换届选举,部分村党组织书记、主任无心思考长远发展之计,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恒心和耐力,工作往往停留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上,不求大功,但求无错。

四、意见建议。

(一)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要优化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从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思路清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拘一格用人才。同时,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山东寿光、江苏华西等经济发达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城郊型”、“种养型”、“资源型”、“服务型”等类型的集体经济。例如,位于城镇中心和城郊结合部的村,围绕服务产业,创办物管公司、家政公司,为居民、小区等提供服务,增加集体收入;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可依托乡土文化、生态资源等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增加村集体资源开发收入和服务经营收入。

(三)增强驻村帮扶实效。深化县级领导干部“三包三联系”制度,借助“五项建设”活动,使驻村工作队根据所驻村实际情况,结合本单位优势资源,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帮助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四)健全完善配套机制。推行智囊团制度,将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策咨询、项目立项、分步实施等环节,充分征求专家人才意见建议,力求项目的可行性,最大程度减少失误。实行激励机制,选树试点,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鼓励村进一步挖掘潜力,先行先试,因村制宜,发展集体经济。完善长效监管制度,强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行,发挥村监委会作用,确保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合理使用、惠及民生,使村级组织有钱办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区、镇(街道)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经济循环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字数:240字)。

经济循环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概念,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经济循环的核心思想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发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对经济循环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实践(字数:240字)。

循环经济是一种通过最大程度地延长产品和材料的使用寿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的经济模式。在实践中,循环经济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物质循环和能源循环。物质循环涉及到产品的再制造和回收利用,能源循环则涉及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替代能源的开发。这两个方面的密切结合是实现经济循环的关键。

第三段:经济循环的重要性与好处(字数:240字)。

经济循环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可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首先,经济循环可以降低产品生产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其次,经济循环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降低传统能源的消耗,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另外,经济循环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四段:我个人的经济循环实践与体验(字数:240字)。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积极参与到经济循环的实践中。首先,我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产品,选择耐用品和可循环利用的产品。其次,我定期进行废旧物品的分类回收,确保它们能够得到再利用。同时,我也鼓励身边的人加入到经济循环的行列中,共同关注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第五段:对未来经济循环的展望(字数:240字)。

展望未来,经济循环将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意识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实践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产业链实现闭环循环,更多的资源被有效地利用和回收,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局面。

总结(字数:120字)。

经济循环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对经济循环的实践,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推动经济的繁荣。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经济循环的实践,为构建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

青蓝工程工作总结(优秀22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通过有序地梳理工作内容、总结工作心得和收获以及分析问题所在,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月工作总结,帮助

奶茶店情人节活动方案策划(优秀20篇)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还应考虑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下是一些策划方案的实施案例,通过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策划能力。1、情人节(2月14日)购买两杯奶茶可以送玫

职工代表述职报告文库(模板20篇)

述职报告的写作是一个总结反思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清工作思路和目标。下面是一份精彩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述职报告时有所启发和帮助。我叫xxx,是焙烧

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方案范文(18篇)

生产活动应该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生产方式和模式在不断变革,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新兴的生产模式。为了加强施工现场安

粮库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专业18篇)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案。最后,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心准备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时间过得很快,从20xx年

幼儿园运动会活动方案美篇(专业15篇)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可以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组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创意活动方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创新点。20xx年x月30日

商场开业活动策划方案(模板18篇)

制定策划方案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效率和效果。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策划方案的模板,希望对大家制定自己的方案有所帮助。xxx年2月x日。活动1:x天

初中安全培训心得体会(专业18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一种对培训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训心得体会的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写作心得和经验分

水浒传读书心得感想(优质17篇)

读书心得是在读书过程中积极思考得出的一种有关书中知识的结论和感受,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和应用书中的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读书心得,希望能够激发你对

在学校打扑克检讨书(热门19篇)

检讨书是一种对自身言行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书面材料,它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正错误。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检讨书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