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读后感 > 管理的逻辑读后感(模板17篇)

管理的逻辑读后感(模板17篇)

作者: QJ墨客

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作品的内容,提取关键点,反思自己的心情和思考,从而形成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个人观点。下面是一些读者们分享的读后感,希望对你们的阅读和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每天抽一点时间,花了接近十天左右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面对这么一本只有280页不到的书籍,而且是通俗化语言的书籍,本应该可以更快看完的,但是中间被经常性打断,无奈,最终却花了这么多天才把这本书看完。

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总会让我想起很久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做个一个辩论赛,辩论的题目是:到底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制造业)立国,前者以美国为例进行了全方面的阐述,后者以德国为例从各个角度进行剖析。他们慷慨激昂,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为自己的立场各抒己见,争取这次辩论赛的胜利。

看完之后,我觉得都很有道理,而我这么一个门外汉,显然没有反驳任何一方的根据。最后只能恨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无奈,并以无论是金融立国还是实业立国,我觉得能够让社会进步,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并竭尽所能的为每一个人提供最好的保障,这是我等平民所深切关心的事情。

这两个国家都是我非常钦佩的国家,一个是制造强国,一个以严谨为傲的民族,百年企业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在这个国家前进路上的同时深深的影响着他们;一个是金融帝国,一个世界超级大国,一个金融思想前沿,科技发达的帝国,虽然它会发生金融危机的事件,但是仍旧影响不了它在世界之巅的位置。

看完这一本书让我感觉到一个制度法律和金融方式的变革有多么的了不起。

一个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会让他们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制造还是虚无缥缈深不可测的金融发展更进一步,而它们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促使法律制度的进步。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这个货币出现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这对当时以物易物的交易环境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变革,让交易变的不再那么的麻烦,不用考虑用自己的牛换成养,再换成猪,最后换成自己想要的衣服。

在英国夺得世界霸权之前,由于金融的发达,让他们可以以更低的利率获得更多的贷款,赢得战争,最终称霸全球几个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而其最为成功的东印度公司更是为以后的股份制公司埋下了铺垫,促进了今后的商业的发展。股份制的发明无疑是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并不亚于我国的四大发明。

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公有制,再到后来的部落再到家庭,这个最小的社会单位,并传到现代。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我们生产力提升的结果。而家也成为我们温馨的港湾,成为世间最美好的地方之一,然而,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家庭反目成仇的例子,甚至反目成仇,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利益的原因。我也同意作者个观点,那就是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不应该是一个有商业气息的战场。而“养儿防老”虽说是我们一直所倡导的,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却成为更多问题的起点。一方面,孩子只能是百善孝为先,言听计从,活不出自己的自由,没有追求自己理想的权利;而另一方面,父母亲到老了,也不一定能够百分百得到可靠的保障,有的甚至被遗弃。当然,孝顺是我们的美德之一,是我们应该倡导的,更是在他们老年的时候。但是,这也反映出父母害怕自己老无所依状态的出现,所以,不仅要给他们灌输这个道理,还要多子多福。

这个也从侧面反映出,金融等手段的不发达而出现的问题,如果有发达的保险业和金融保障体系,他们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没有他们的话,他们即使到了老年,经济生活也不要有任何的担忧。

于此,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去爱这个小孩,如何让家庭充满爱。而我们社会中的市场也是如此,正如作者所说:当一种经济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戚——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现在我也就明白我们公司旁边的一个几十亿的企业,老板为什么情愿给他亲戚一些钱,也不让他们去他公司上班的原因。

简而言之,没有金融,我们能够生活下去,但是有了金融,但是会让我们生活的更好。

《经济的逻辑》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的逻辑》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作者黄威用全球化的视野切入到大家热衷关注的欧债、美元、中国发展等经济问题,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们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经济学的知识,还原了金融真相。

乔布斯在书里写道:“我一生都以我的父亲为傲;因为他不会为了成交生意而花言巧语,或低声下气巴结客户,当个马屁精。”他真正的榜样不是巴菲特,也不是比尔盖茨,而是自己的养父。他绝不会让金钱来破坏自己的'认识,相信过多的物质欲望会腐蚀人生的灵魂。其实这点真的很可贵,这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细细去品味。这个地球上有一大批名字叫做“年轻人”的人,当他们踏出成长的起点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抵达了终点。陈文茜在《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这本书中说她经常想起欧元区主席荣克的担忧之语,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些人将成为失落的一代,因为全球经济复苏可能需要接近十年……这一代可能成为永久失业的一代。”确实,当经济复苏的时候,又有多少人的完整人生已经被彻底耗尽?当一张灰茫茫的天网向我们靠近时,没有一个地球上的观众可以逃离。

一旦欧洲金融崩溃之火烧起了,我们亚洲人除了诧异惊慌的眼神外,什么也不能做。我们只能苦苦、默默地承受——“当欧洲金融风暴钟声响起时,它捎来的不是教堂天主的祝福,而是世界的摧毁”。陈文茜说,错的不是这批年轻人们,错的是这个时代。经济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当我们越学越深入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竟然已经在转行学数学了。在现今的经济学研究中,的确是越来越借助数学这个工具,甚至有些人还会这样认为,如果你的研究中没有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那么你就肯定算不上高深和前沿,也称不上是“专家”。可是在《经济的逻辑》这本书里面,就完全没有数学公式,也规避了数学公式的深奥难懂的缺点,但它清楚有趣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经济学的逻辑,以及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来撬开经济的大锁。就好像是一部恐怖片,人人都要自危。在中国人未来的财富之路这一章节里,作者黄威告诉我们,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收入更是和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了,但是作者却感觉“咱们很多人对财富的认识还停留在古老阶段”。中国人未来的财富之路究竟在哪里,这是值得大家一起探讨的。在最后的章节,作者还举例说,在20xx年10月底,欧洲的人们以为二次衰退阴影已经渐渐远去,天终于快亮时,希腊众神在瞬间就将天全部转黑了。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在《逻辑学》的第一版序言的开篇中,黑格尔陈述了形而上学崩溃解构的事实——“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就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黑格尔把形而上学的这种解构归因于康德哲学,他认为康德哲学断定知性不可超越经验,否则认识能力将变成只不过产生脑中幻影的理论的理性,这种说法排斥了思辨的思维,并且迎合了世俗智慧的需要。黑格尔对这种做法表示了明显的不满,他用他那独有的口吻说到:

“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然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在昏暗被驱散以后,也就是反观内照的、幽暗无色的精神劳作消散以后,存在好像化为欢乐的花花世界了,大家知道,花是没有黑色的。”

接着,黑格尔论述了逻辑学的状况——与形而上学一样,逻辑学的遭遇也是极为惨淡——虽然逻辑学由于其实用的缘故而被容纳于科学之列,但是逻辑的形态和内容却在流传中逐步被改变,并且,在科学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新精神也并没有在逻辑中显出痕迹。

“假如精神的实质形式已经改变,而仍然想保持旧的教育形式,那总归是徒劳;这些旧形式是枯萎的树叶,它们将被从根株发生的新蓓蕾挤掉。”

“哲学,由于它要成为科学......它既不能从一门低级学科,例如数学那里借助方法,也不能听任内在直观的断言,或使用基于外在反思的推理,而这只能是在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同时,正是内容这种自己的反思,才建立并产生内容的规定本身。”

在接下来的一大段阐述中,黑格尔阐述了这种观点的具体内涵,论述了知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以及作为知性与理性的更高层次——精神是如何从无出发而产生出有,又是如何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规定性中给予自己以自身同一性的。只有沿着这个进路,哲学才能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知性作出规定并坚持规定:理性是否定的和辩证的,因为它将知性的规定消融为无;它又是肯定的,因为它产生一般,并将特殊包括在内。正如知性被当作一般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物那样,辩证的理性通常也被当作从肯定的理性分出来的某种分离的知性,它比知性、理性两者都高。精神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既构成辩证的理性的质,也构成的知性的质:——精神否定了单纯的东西,于是便建立了知性所确定的区别;而它却又消解了这种区别,所以它是辩证的。但是精神并不停留于无这种结果之中,它在那里又同样是肯定的,从而将前一个单纯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但这却是一般的东西,它本身是具体的;并不是某一特殊的东西被概况在这个一般的东西之下,而是在进行规定及规定的消融中,那个特殊的东西就已同时规定了自身。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它乃是认识的绝对方法,同时也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我认为,只有沿着这条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哲学才能够成为客观的、论证的科学。”

紧接着,黑格尔论述了科学与逻辑的关系(他称之为“精神现象学”):一方面,意识作为具体的而又被拘束于外在的知的精神,它的前进运动完全是以构成逻辑内容的纯粹本质的本性为基础的;另一方面,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些之后,就变成了纯知,纯知以那些自在自我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这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而纯知的自身运动也就是它的精神生活,科学就是通过这种精神生活而构成的,并且也是这种精神生活的陈述。

最后黑格尔提及了《逻辑学》在其哲学体系的地位:原本逻辑学与哲学是一同作为《科学体系》(后改名为《哲学全书》)的第二部分出版的,但是由于逻辑学不断的补充、扩大,不得不使之独立问世,而构成了《精神现象学》的第一续编。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看完这本书,最大感受是相见恨晚。陈教授出版这本书出版的太晚了。如果早在几年前能看到这本书,恐怕本人就不会做出提前还房贷的决定了,现在可能就是拥有几套房子的业主了。

二、两方面评价:

1、积极的方面:本书用通俗的语言,独特的视角,对金融的本质做了一个经典的阐述。个人印象最深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钱、资本及财富的三大关系;二是国家财富、企业资产与收益、个人未来收入、土地和自然资源四大资本来源;三是市场化、私有化、法治化等资本化三大助推因素。

2、不足的方面:一是关于孝道文化的阐述有偏激之嫌。有孝心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家庭道德,随着社会发展的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可能会在孝心表达的形式、方式上发生变化,但绝不是不再要孝道,终结或淘汰孝道文化,而应该是在文化体系的部分内容上发生变化,但人应有孝心的根本要求不应改变。

二是对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陈教授一语中的,指出是因为委托与代理的链条太长、花别人的钱不心疼而导致而成,但对如何防范和治理金融危机,特别是对我国在今后大力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如何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并未提出系统、具体、专业的对策与举措。

三、三层面反思。

1、对于国家层面:一是金融的发展会带来财富的增长,我们国家的金融化程度还很低,国家应围绕三大助推因素,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资本化水平;二是国富不如民富,国家应尽量用公债来补充财政赤字,少征税,藏富于民,把钱留给国民投资创业。

2、对于公司层面:一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要认清形势趋势,紧抓大好时机,借势实现跨越发展。二是要学会把企业资产与未来收益资本化,让企业自身更富有,更有实力。

3、对于个人层面:一是要学会用将个人未来收入资本化的手段来增加个人财富,均衡使用、享用个人财富。二是为了降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提高未来收入水平,避免因年龄等原因而贬值或加快贬值速度,我们应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工作,用我们的才华与智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只有公司基业常青,我们的未来收入才有保障;另一方面,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自身,丰富个人实践,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能力与市场竞争力,通过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去应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避免资本化的`前提、基础出现偏差。

四、四点延伸思考:

1、我们应当购买什么样的股票?在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发达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靠投机,但在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前提下,我们应当购买公司未来收益较大且确定性较高的股票,应当搞价值投资。

3、公司在资本化、金融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在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地位将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企业人,我们倍感自豪,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即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会对公司这一企业形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与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4、要正确对待财富。正如《财富如水》中所言,财富与水有着许多共性,都可流动,都有可能会蒸发或挥发,甚至被冻结。最重要的一点,水有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水喝人会渴死,但喝多了则会撑死或毒死,财富亦是如此。我们要明财性,审财情,结财缘,还财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散之亦有道。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

很久没看经济类的文章了,看完陈志武《金融的逻辑》,摘录读后感如下,以督促自己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下面从家的角度分析金融存在的意义以及其重要性: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在古代社会,因为交通、生产的不发达,金融的发展没有社会土壤,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的不存在。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把家作为基本单位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发展。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基础是契约架构与个人权力的保障,因为价值的跨空间、时间交换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去确保交换的公平性!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其实就是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隐形投资,而血缘关系就是人格化了的契约架构!典型例子就是“养子防老”,父母担心老无所养,在年轻时会把大量时间、金钱投在孩子身上,以期待老有所养,这其实就是一种人格化了的金融投资!

“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从金融学方面也可以得到解释。如上所说,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家隐性来说是为了规避未来风险,是经济交易的初期形式。父母养孩子的目的是防老无所养,因此,小时候孩子必须对父母服从,要不长大还了得!这种情况就削弱了家的另一种功能---情感交流,孩子的个性受到严重压制,整个社会缺失创新气氛。儒家的长幼有序,三纲五常从道德上给与限制,是孝文化的制度保障,如果子女不孝,那么不仅家庭内部,社会方面也会给与不孝子女以巨大压力。这样,家文化带有很重的责任与义务感,极大地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压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经济独立是个人自由的基础。所以就要找另一种方式去规避家庭风险,那就是现代金融!

信为万善之本,疑是众罪之根。信自己,也要信别人;信现在,也要信将来;信亲人,更要信不相识的人。只有这样,金融才能发挥其融会时间,跨越空间的功能,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真正的达致个人的自由解放。而这一切,需要以制度为基础,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制度,并通过制度使“信”得以真正实现。

二、发展需要是最大的人性尊重。

通过对各国发展模式的研究,发现有钱的反而没有发展,而借债的反而发展得好。例如英美,从几百年前至今,一直处于借债发展的模式之中,而历代中国,几乎都没有缺过钱。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加大对现状的投资,从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金融对于国家、乃至个人发展的最大功劳。由此思及个人的发展,当我们投资于现状时,也想到正是国家金融乃至父母的投资,我们在现在才有更多的本事来发展。而我们现在,也要不遗余力的投资于自己,使自己的.身心、技能不断的得到提升,以金融的思维不断的发展,积极进取。

以下是陈志武的经典语句: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一个有财富但没有资本的社会;

6、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情---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交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我看见了我眼前的电脑,那么我可以确定的说我眼前有一台电脑,但是这是事实,不是真理,真理在我们眼中应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于是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范围太小,那定义大一点如何?比如说秦始皇是坏人?是的,对于匈奴,对于那些因为修长城而家破人亡的那些苦命人来说确实是坏到无解,但是对于秦军,对于秦始皇的家人,亲信来说,他又是天下第一好人了,我一直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没有所谓好坏,所谓好坏只是取决于你能否从中获益,所以由此看来,真理就是我们获利,至少是我们自己觉得,而且还伴随着真挚的情感。

所以,看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作者观点有多精辟,内容有多新颖或者可读性多高多低,甚至不是他的错误到底有多少,而是我能从中获得什么,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足以。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逻辑学正向部分很简单,无非的就是数学上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等,数学的论述要比逻辑学简单、清晰的多。

逻辑学的主要错误有2类:

第一类反击对方的错误逻辑:(都不是从观点本身反击的)。

1、扭曲对方的论证过程。

2、人身攻击。

3、混淆情绪与逻辑。

第二类是证明自己观点的,但是逻辑错误(都是论证过程有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1、循环论证。

2、不能肯定不算否定。

3、转移论点。

4、过度引申。

5、假因果等等。

书中例子比较多,而且逻辑学跟统计学也有交叉,很多因果论证是要通过统计学来做的。总之,逻辑学比较重要,个人认为最大的价值在于发现别人和自己的逻辑错误,属于逆向思维的一种吧!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在我的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什么什么没有逻辑,我听了这么久,也只有一个肤浅的认识,那就是因果关系,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逻辑不只是因果关系这么简单。引用封面上的一句话:逻辑,不是枯燥的学术研究,逻辑也不是远离我们的空中楼阁,它切切实实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万事万物运行的背后都有逻辑存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懂逻辑呢?在我们生活里,有些人不懂逻辑,他们的言行很混乱,做人做事经常闹笑话,还很容易掉进别人设下的圈套里,成为骗子的猎物。这种人往往被贴上“愚蠢”的标签。

举个书中的例子,相传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去酒馆买酒,他先要了一瓶白酒,可是当老板将白酒递给他之后,他又说:“哦,我刚才搞错了,我要一瓶红酒”。当老板将红酒递给他时,他拿起红酒就走,老板一把抓住他说:“先生你的红酒还没付钱呢”!“不对吧,我用白酒和你换的红酒为什么要付钱”?老板听了这话,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人拿着酒大摇大摆的走了。

故事中的买酒人,观点看似有道理,但稍微动点脑子你就会发现他的观点根本经不起推敲。事实上,他犯了循环论证谬误,他将不属于自己的白酒,作为交换红酒的筹码,遗憾的是店老板的思维有点短路,当时不知道如何回应,才让买酒人的循环论证谬误得逞。

所以对自身来讲,生活中离不开逻辑,用逻辑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可用帮助你解决问题,防止掉入别人的陷阱,做一个逻辑清晰的人。

另外,运用逻辑可以让你成为受欢迎的人,让你面对他人提出的问题,找到最好的答复。再举个著名的例子:德国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在德国那个排斥犹太人的社会里,他经常遭到无礼的攻击。有一次,有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塔希提岛上既没有犹太人,也没有驴子”。他将犹太人与驴子相提并论,言下之意非常明显,就是想侮辱海涅。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说:“如果我们一起去塔希提岛,就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我们发现,他在面对他人的发难、讥讽和侮辱时,能够做到快速而有智慧的反击,绝不让别人在自己身上占到便宜。这种勇敢和智慧并存的表现背后,让人惊叹的是他的逻辑思维能力,他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灵活的运用类比的逻辑形式,确实令人佩服。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反击,更需要友善的回答别人。

那么如何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呢?书中也给了一些有用的方法。比如发散思维的方法,要将自己的思维向水波一样,从中心点向四周不断的扩散。

在收到的3756份回函中,有70%的人回答,在学校里知道了一只铅笔有多少种用途,贝纳特学校还教会了这些穷人:有着眼睛、鼻子、耳朵、手脚和大脑的人,更是有无数种用途,并且任何一种用途都可以帮助自己走向成功。

我花了一个星期读完这本书,我仔仔细细地看了每个篇章,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

通过此书你不仅能够很好地认识发生在身边的逻辑学,还能逐步塑造出一个聪明的头脑,使你在语言、人际关系、认识客观世界等方面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拨开云雾,看一看这些藏在事物背后的真理吧!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随意乱点我硬盘里那个充斥着需要我静下心来细细整理的文件夹时,有两个g的青岛之行被我点到了,而思绪也随之飘远。自负点的说,一直以来我都自诩不缺乏发散思维的能力。问题就是往往思绪太飘忽了,考虑过的东西过后还可能会困扰我。boker的作用之一就显示与此了:我不得不逼迫自己把随意飘忽的想法逻辑的梳理一下并一字一句的录入其中,耗时耗力啊。现在就把看了那个“青岛之行”文件夹之后随意飘出来的想法大概归纳一下,并随意阐述下吧。

飘到过的地方:

1.看到照片上的笑脸,在对比记忆中当时的心情,感觉照片上的欢愉总是那么不真实。这也是我喜欢时不时翻看照片的原因吧。

2.那个文件夹里最多也就是承载了我3天的经历和记忆,现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悠久与漫长_原来难以想象的短时间内竟可以发生这么多事。再对比出国读硕的一年时间,本还觉得这么多时间的刻苦只换来这么短的时间进行深造,有些可惜。细想一下,08年一年,算上大把大把混混沌沌的时间,我依然成长了许多。那如果是把我扔在一个惨烈竞争的环境呢?或许就是脱胎换骨了。还是李老师说的好: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夸大自己十年后的成就,却小瞧自己在一年内可以取得的成绩。

3.那个待整理的文件夹躺在硬盘里已经有许久了,总是不经意间被我拾起却一直没有被整理完毕。总会太多东西去忙,也可以叫成是永久的惰性吧。

4.还记得之前一次看“赢在南农”的.活动照片时,就惊讶于当时人们的状态与现在之比的差距之大。现在还是有这个感觉。不过都有刘的关系,看起来别有了一番滋味。美玲的短信曾经说她感谢我看着她们这群小女生的成长,当时付之一笑_自己何曾如此伟大?现在却渐渐有了些味道。很有幸能时不时见证一些身边朋友的成长与离去,惊奇和感伤,但尤其是参与其中时还是有种自豪感由心底而升,为我,更是为他们!或许也就只有时而太过冷静的我,能时而思索于此,并且从中品味中别样的欢愉吧:自己的梦想最多还在路上,但看着别人实现的时候真的是一种享受!再说到今晚还没见的秋平,心里升腾起的总有亲切和钦佩,愿我能再次有幸见证一段成长,一个传奇吧。

这几个算是我又重新思考后,精选出来的几个有深度的发散吧。今天终于是把《简单的逻辑学》读完了,有感触,但太难下笔。在读一遍后会好很多吧。不过读完了书,联系前天看杂志的一片文章后,还是有直接易于表达的想法的。作者强调的是逻辑学的应用,然而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书的体系构架确实显示了他的逻辑性。但宣扬的东西在我看来还是过于理性了,有僵化思维之嫌。综合一下,对于一个命题、事物或事件先随我思绪飘荡后再挑几个逻辑的思考下应该是最为优化的解决之道了。

反思一下,对于整体宏观事件的逻辑把握能力还欠缺,多锻炼会好些吧。

简单的逻辑学读后感

《简单逻辑学》是由美国作家麦克伦尼写的一部著名的逻辑学着作,虽然薄薄的一本书但里面却饱含着丰富的内容。总之,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受益匪浅,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让我的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对问题的判断不停留在感性的认识而注重理性的思考。简单逻辑学的主题是清晰地思考,准确的判断。简单逻辑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说话的艺术。《简单逻辑学》这本书很好的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一个人说话的逻辑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读全书,我比较喜欢的是第二章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的第三点:万物终有其根源。充足理由律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根源。我们不尽知每个事物存在的理由,但我们知道它们的存在都是有理由。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当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事物会是这样时,我们就会用相当一部分精力来探寻这些理由。从理论上来看,关于本源的知识是非常让人感到振奋的,因为知其所以然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它们。但是关于本源的知识同样可以广泛应用于实践领域,因为找到了事物的根源就可以控制事物的发展,控制事物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确定某种细菌是引发某种疾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消灭细菌的方式来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我们知道万物的根源后,弄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在探寻事物根源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从其结果开始。我们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象,并需要为之做出解释。也就是说我们面对这些客观的事物;去探寻这些事物是如何形成的。我们所做的探寻工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每一个原因与其结果之间必然存在根本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所谓原因,它必能导致我们所观察到的结果,并将在结果上留下其特定的印记:每一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将反映出其根源的特性。这样的逻辑学思考有什么重要的实践意义呢?当我门在探寻某个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知道产生了某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面前的结果得到关于它的间接知识。通过评估结果的性质,我可以推测出原因的部分特性,这些知识将指引我们的探寻方向。在这章节里里作者举了一个谁打翻了厨房里的牛奶的故事。从奇怪的声音,到半瓶牛那倒地,到看见蚂蚁,到金丝雀出笼,到窗户外邻家的猫,作者一步步探寻和排除,最终锁定那只灌木丛中正添嘴的猫为重点怀疑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的场合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的逻辑思维好就有助于事情的顺利完成;相反,如果我们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那就有可能把事情搞砸。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读了《简单逻辑学》让我认识到了自己以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读了这本书对我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到了逻辑的初步知识和基本技巧。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我相信,我以后思考问题一定会更加全面,言语表达一定会更加的清晰,逻辑性更强。

小逻辑读后感

去年国庆读了《小逻辑》,然而读了半月无所得,反而变得迷茫,如今一年过去了,知识更加多,眼界也更宽了,于是重新读了这本书,算是有了一些收获。

《小逻辑》分为三部分“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这是黑格尔对于逻辑学的划分,他认为这三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是概念是这三部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概念才是真理,而存在和本质只是直接和间接的东西,如果存在和本质都孤立了,那么两者都不能算是真理。

本书的第一部分“存在论”又分为三个小的部分:质、量、和度。质就是表明它是什么,比如我们穿的衣服,住的房子,骑的车,都是质的体现,有这种质,就不会让我们混淆概念的存在,就不会出现穿房子,住衣服这种混乱。在我看来,存在是基于“质”而存在的,没有质,就无所谓存在了。

存在的第二部分是量。量很容易理解,就是数量。书中的量有着一种职能:衡量存在尺度的标识。以我们用的书为例,一本50页的教科书和一本2000页的字典都是书,它们的质是一样的,所以量的多少是不会影响存在的,但是它本身又是无处不在的。量与我们初高中学过的量是不一样的,初高中就是量变导致质变,但是这里的量只是一种类似于度量衡的存在,它不影响质,或者说对质影响极少。

存在论第三部分是度,度就是尺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带有质的量。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通过量的增加和减少是不影响存在的本质的,,或者可以说是影响的范围有限。还是以我们的书为例,1000页的书是书,999页还是书,800页也是书,但是减少到了一页两页,七页八页,就不能够用书来称呼了,只能说这是小册子或是其他什么的称呼。

读《小逻辑》要一部分一部分地读,否则无法继续。从存在的尺度为出发点,才能够进入本书的第二部分:本质论。相比存在论,本质论就非常难懂了,我读了很久也无法理解透彻,在此只是写一些小的看法。

黑格尔认为本质是设定起来的概念,本质包含规定,但是规定又是相对的,没有完全返回概念本身,所以在本质中,概念是不自为的。本质是相对映现在自身之中的存在。黑格尔在书中表达的就是本质是存在的真理,是自己过去了的或内在的存在,具有反思性与自身映现性。

第二部分读完也无法理解,简单的说,事物中的永久才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如果只是用从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观点来看,只能看得一头雾水。用我们日常照镜子为例,镜子中的自己受各种因素影响,已经不是原本的自己,而原本的自己,就是本质。

存在通过相互转化体现,本质通过映现来体现,而概念不通过这两种方式体现,概念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发展。“概念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概念又是一个全体,这全体中的每一环节都是构成概念的一个整体,而且被设定和概念有不可分离的统一性。所以概念在它的自身同一里是自在自为地规定了的东西。”这是本书概念论的第一段,这就是说明了概念是一种绝对不依赖其他物体的存在或者说概念是一种自由自在,不需要你去通过其他方式来证明其存在的存在。比如说动物,人是动物,老虎,猫狗,蛇鼠都是动物,这些事物都具有不同外表,不同特征,不同的作息生活方式,在我们分化的种类中也有不同的地位,但是归根到底,这些都是动物。动物是一种永久的东西,它的存在不一定永恒,但是它永久存在。概念并不依赖于有什么而存在,但是它需要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明它是存在的。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通读了几遍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所著的《金融的逻辑》一书,加深了我对于现代金融的全面认识。由于这本书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穿插许多案例,深入浅出,让复杂抽象的金融问题变得通俗易懂,读来自然兴趣盎然,收益颇多。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问自己几个问题,并试图在书中可以找寻到答案。对于作者的某些观点,其中大多数还是比较赞同的,对于某些问题的解释也让人觉得振聋发聩,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和启发。我想,倘若一本书可以引起读者对于某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开阔了其研究视野,引导读者努力探索真相,那么就是一本非常有阅读价值的作品。

接下来,我想按照书中所列的几个方面的专题,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也算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智力资源配置,在作者成熟观点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一点思想泡沫。

一、什么是金融?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金融市场?

金融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每一次的交易都受到许多潜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金融与政治、历史、法律、文化、心理相互融合,在这些不同的外生变量的影响下,不同国家内部形成了不同的金融形态,国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与碰撞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形态的形成。我认为,金融的逻辑就在于弄明白变量间的本质联系,还原事物的真相。

存在即合理,那么金融的出现对于社会有什么贡献和价值呢?

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增强国力,发展民生,是制定国策所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无论是发展国防尖端科技,改善人民的医疗、教育和住房条件,还是发展产业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都需要以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作为基础。如果把国家看成一个大的企业,国家的财政就相当于企业的财务部门。财务的支出包括维持日常运营所需的开支,以及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投资;财务的收入则来自税收、债券或货币发行。

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太平盛世时,把征集来的税赋储存在国库中;在遇到自然灾害或战争时,就依靠以往的积蓄,或者增税、发行货币来解决财政问题。而增税带来民生疾苦,发行货币导致通货膨胀,因而往往导致朝代的更替。现代政府与封建王朝相比,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财政的融资问题。发行国债相当于把一次性的支出分摊到未来若干年来进行偿还,从而减轻了税收负担。

是通过增加税收,还是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财政收入问题,取决于政府的融资成本和民间的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就应该采取少征税、多发行公债的国策。

另外,一组数据对比也很引人深思。16时,明朝国库藏银1300万两,结果不久就被改朝换代;而当时世界上依靠国债发展的国家,如今既有民主和法治,又有发达的经济。这其中内在的原因是,依靠国库储备,只是把钱变成“死钱”;而依靠国债和投资,则把资本变成国力。有了大量的国库储备,就造成国富而民穷,从而影响民主和自由的发展;而依靠国债,政府必须依靠议会这样的民意机构来帮助政府实现财政融资。

从这个意义上讲,活跃开放的金融市场使钱具备了“穿越”的能力,相比之下,较为封闭集中的高额税收反而陷入了虚假的`繁荣,透过华而不实的表象,潜伏着社会历史变迁的自然规律。

二、如何促进投资?提高回报?

如果说实现经济增长、国力增强的前提是大量的、高效的项目投资,那么政府只是投资的主体之一,其投资的主要目的是解决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而产业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发展了,产业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而企业要发展,就要解决融资问题。股市、银行贷款和民间金融是解决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目前中国的企业主要分为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类。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在于“花别人的钱不心疼”,因此,往往投资回报的效率不高。目前国内的民营企业大都规模不大,要想解决融资问题往往面临实际的困难。

中国的股市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基本为国有企业服务的市场,这不仅迫使证券监管部门和司法、执法权力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他们无法作为独立的裁判和执法者出现在证券市场上,因为国家作为大股东有太多的相关利益;而且从根本上使中国股市无法在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方面起到实质性作用。而美国盛世依靠的科技创新,其基础是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资本。

除此之外,个人认为中小企业的问题,更主要的还在于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企业就是企业,不是某某的靠山,做好它的前提条件就要认识到全身贯注聚焦在消费者需求上的重要性,顺应时代潮流大胆创新的紧迫性。而不是成为权力的附庸,依靠寻租来维持可悲的利润。至于制度,文化,管理方面的影响,其实完全可以至于次要地位,它们只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配套条件,有当然更好,没有也无大碍。适合国外的理论,移花接木未必可行,毕竟土壤不同。这条思路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改变最需要改变的,期待时机未知的改变。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以房地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委托-代理链太长或被扭曲之后,没有人会在乎交易的最终损失,不负责任的放贷行为、存在利益关联的证券评级造成系统性的风险,风险和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将使整个链条崩溃。

1938年以前,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跟中国今天的情况类似,金融机构基本都是自己吸收资金、自己放贷,当然也自己承担坏账风险。这种情况保证了坏账概率较低,但其缺点是流动性较差,因为贷出去的资金可能需要20-30年才能回笼。

这就有了1938年推出的半政府机构-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房利美),它的作用是专门买那些银行想转手的按揭贷款,以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接下来的挑战是房利美的资金也不是无限的,于是1970年成立一个叫政府住房按揭贷款协会(吉利美)的半政府机构,它专门将从美国各地买过来的住房按揭贷款打成包,然后将贷款包分成股份,以可交易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投资者出售。这就使按揭贷款资金的供应量几乎是无限的。

1990年代开始,特别是最近几年,围绕按揭贷款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其目的是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各类风险水平的投资品、为不同税率的投资者提供避税的投资品,等等。这些金融创新为美国社会提供了巨大的购房资金,但是这一长条的按揭贷款衍生证券链,使资金的最终提供方与最终使用方之间的距离太远,多环节的委托代理关系必然导致道德风险。“花别人的钱不心疼”在次贷危机中再次得到印证。

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启示是,一方面要利用金融创新来建立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以消费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另一方面也要防范过长的委托-代理链带来的风险。

从金融理论发展角度来看,这次金融危机再次验证了传统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错误性。人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的一分子,怎么可以做到完全理性呢?如果是这样,七情六欲去哪了?难道我们都成为了自我理性的奴隶,麻木不仁了吗?恰恰相反,正是我们根植已久的贪婪、恐惧、胆怯、卤莽,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形成了场的共振效应,非理性的行为彻底挫败了理性这一对手。在利诱面前,谁又能保证理智可以永远战胜情感呢?行为金融学在西方的盛行,使得传统经济学理性的根基摇摇欲坠,作为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似乎是在引领着金融学逐渐靠近心理学的边界,同时在学科融合过程中,让我们意识到脱离人这一主体来研究经济运行,不仅缺乏现实基础,而且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

想到此处,顿觉金融危机有点类似于群体盲思,勒庞的经典著作《乌合之众》深刻的勾勒出了在群体中的个人如何失去自我意识,个体的有意识逐渐被群体的无意识所取代演变成为了诸多时代的特征。金融危机是种必然,它的出现在提醒我们需要关注更为广泛的社会学领域,也在暗示着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学科之间的交汇、融合、创新,使我心中涌现莫大的快乐,也许是属于一个独立思考者的幸福。

四、如何发展金融的制度和文化保障?

由于金融交易不管是以银行存款或贷款的形式,还是以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形式发生,都是一种信用金融契约交易,买卖的是一纸票据合约,因此,支持契约执行的架构就成为金融交易能否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在此架构中,需要避免的是,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支持契约执行的架构必须以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和现代政治制度作为基础。

传统金融和现代金融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出资方与用资方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严格分离;二是传统金融以“无限责任”为基础,现代金融以“有限责任”为基础。

在封建社会提倡的“三纲五常”、“养儿防老”,是通过等级制度保证父母、兄长以及其他长者的投资有回报,这就使得主要的金融活动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成员之间发生,也制约了家族以外的金融的发生和发展。而“家”也束缚了个人的自由和创新。

当金融市场取代了“家”的保险互助功能,家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单纯的精神生活细胞,以兄弟姐妹间、长辈与晚辈间的感情交流为基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以个体的自由、责任和诚信为基础,也使个体摆脱了对家族经济互助关系的束缚。

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结构调整的背后也隐含着社会文化道德变迁的脚步。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市场经济深化和政治制度变革将成为改革开放下一步的必经之路。作者在书中分析了美国金融业发展的百年历史,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也会遵循国外演变的路径,基金、证券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而银行、保险的市场份额会逐步下降。其实,对于预测这样的事情,我们往往总处于矛盾之中。不预测的话,显的没有分析推理能力,学术素养不高;进行预测吧,最后的结果往往又如同担心的一样,偏差很大,大多沦为笑谈。就单单对证券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行情变化进行预测,分析师所做的研究报告漏洞百出,以至于为了公司的信誉,不断的修正、辩解、再修正。绝大多数分析师都只有分析过去的能力,而不具备预测未来的实力。市场是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影响其变化的未知因素永远也不能尽知,我们只有尊重市场,怀着一份敬畏之心,客观的看待我们的判断能力。做对了,也许只是运气好罢了。错了,也没什么,本来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谦虚谨慎的心态才有助于我们不断靠近真理。

因此,未来市场会如何变化,仅仅通过比较分析是无法简单得出理论。虽然我无法证明作者结论的错误,亦不能提出自己的远见卓识。但我始终相信历史会证明一切,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关于未来的看法。短期的预测往往正确性比较高,时间越长,就只能是主观色彩浓厚的猜测,南辕北辙的结果很难避免。

遗憾的是,我也深陷预测的矛盾之中,既然作者的一些观点让我不断衍生出新的想法,就像一杯溢满泡沫的扎啤,在其破裂消失之前,浅尝一口也许麦香依然,虽然终归消失于喧闹的江湖。接下来,我也难以免俗,不吐不快,想谈点自己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现状的一点感触。

银行业,坦白说,自己并没有在其中实习过。不过,间接了解还是有的。想要准确定位一个行业,明确它的本质仅靠置身其中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充分了解它的历史,通过横的纵的坐标来确定其定位。横向来看,在中国的金融体系里,银行也可谓扮演者主要角色,尤其是国有控股银行,享有更多的政策优惠和寻租空间。其它商业银行在管理上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且有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注重经营绩效,当然从业压力会更大。从这点看,如果选择去银行工作的话,选大而避小。一是因为权力经济下,自然倾向拥有更多权力的四大国有银行和央行;二是非国有商行虽然在产品创新,市场挖掘方面更胜一筹,但毕竟在资金成本、客户对企业认知上受到较大约束,短期内难以改变。当然,不是完全不可考虑,比如招商银行在管理和企业文化方面做的较好,可以一试。

与证券、保险、信托相比,银行属于间接融资,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后,原有主营业务存贷利差模式将受到挑战,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如果国家还是沿用分业经营监管制度,将对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业务创新也将受到限制。再者,银行主要面对广大储户,所满足的仅仅是储户资金安全、周转的需求,虽然也推出各类理财产品,仍无法照顾到更多投资者的需要。

如果说银行是存贷公司的话,证券业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资本赌场,对于上市公司就可以看成是圈钱场所,而证券公司就是不断地促成这场骗局,并恰到好处地吸引更多人上钩。资本市场发展的二十多年里,起伏激荡,虽然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很多制度建设仍不完善,政策市的本质仍然未变。从证券市场的诞生来看,它只不过是一种需求,而不是必需,在整个体系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管如何宣传和强调,受众就那么多,关键在于人们对于这个市场缺乏必要的信心。具体到行业结构,营业部众多,经纪业务为主营。各个公司竞争激烈,且都规模不大,资本较为分散。就业门槛较低,做到分析师、研究员之类的,对于时间非常敏感,承担的心理压力较大。社会接触面狭窄,喜欢自娱自乐的人可以重点考虑在证券业发展。

再说保险业,相对有点偏门,有点非主流的味道。本质上说,保险业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千家万户保一家。把无数闲散资金齐集,构建一个资产池,分散个人因为财产、人身出现意外所带来的损失。有些产品设计确实不敢恭维,没有多少实质性作用,很多人只是图个心理安慰。当然针对在车险、人寿、医疗方面本身风险发生概率较大的领域的产品,还是有投保需要。总体来看,保险业的关键岗位在于产品开发设计,包括保险精算在内,一份好的产品设计既要考虑收益与成本,还要兼顾市场需求。但大多岗位类似于推销员的性质,加上国人的保险意识不强,市场扩容较为艰难。类似于证券公司,业务模式更多要依靠营销手段的创新,地位较被动。

最后看信托业,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陌生。其实,在我国信托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路发展至今,已经有了30多年历史,形成一定规模,并且业务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本质上信托是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受人之托,代人理财。即是一种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法律行为。业务涵盖范围较广,可以说是整个金融体系中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行业,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业务模式也具有主动性,能够满足体制内外投融资的需求,可谓旱涝保收,越来越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实证券投资基金,包括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也只是信托业的一部分,个人比较看好信托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回归主题,文化总是在历史背景下传承纳新,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变化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时代在进步,个人会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金融与文化存在着反身性的叠加影响,我认为经济交易与感情交流不是留给市场和家庭的问题,而是相互融合共生,无法简单割裂的统一体,市场化分工不会做出这种隔离的安排。金钱只是一种表象,在它的背后总是饱含有亲情、爱情、友情和阴谋。不管怎样,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一份真实纯粹,不虚假做作的情感交流,哪怕是纯粹的阴谋。

《多赚逻辑》读后感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慢慢长路,钱虽然为俗物,但是无论做什么,但凡活着,衣食住行,都需要足够的金钱去支撑。房价上涨、货币贬值、医疗成本高企,无疑都从金钱角度上打破了我们的生活。80%的财富往往被20%的人掌握着,剩下80%的人,每天依靠工作来支持日常生活、还房贷、养育子女、赡养老人,国人很少打破常规思路,去寻求一条财富之路。《多赚逻辑》这本书,通过为何理财—选择产品—投资方法—长远考虑,一条整体的线,引导我们走上一条长期投资之路。

一、工作所赚虽九牛一毛,强制储蓄来积少成多。

从我们出生开始,钱这个东西就一直伴随我们,纸尿裤、奶粉到学费、生活费,到了成年,每个个体开始经济独立,大多数人获取金钱的方式都是工作,但伴随的谈恋爱、结婚、生子,无论哪件事,都不是一时半会的工资收入能够解决的。除了工作,国内与国外有另一大收入来源叫“啃老”,对于这一部分收入,个人是持有中立意见的,家庭生活条件好的,那大可不必担忧;但对于普通家庭而言,父母把我们养育成年已实属不易,我们自然要依靠勤劳的双手自己创造财富。既然工作以内的钱难以支撑,那么选择工作外的理财是最好的选择。投资理财的第一个功能实际上是强制储蓄,这也是书中为什么会讲到定投理论,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很难一次性集结大笔资金,而又往往面临着“月光”的尴尬,选择每个月定时储蓄的办法,首先就保证了投资本金。

二、选择投资而不投机,享受经济增长红利。

彩票、现货、外汇,这类可以一夜暴富的方式对常人而言想想就可以了,为什么这么说?彩票、现货等市场本身是不生钱的,彩票奖金来源本身就是大家够买时的成本,中奖的人越不出现,奖池的金额越高,赌博的味道越浓,也就是说,中奖的少部分人所赚的钱,实际上就是你没中奖的钱。

目前除了创业外,最能享受经济增长红利的是资本市场,股票是经济的晴雨表,实际上从某些角度上告诉我们,通过投资二级市场,可以获得收益。国内上市公司4000多家,有时即便能够择出良好公司投资,半路可能又被政策、机构的打压而亏损,导致普通人的投资心理难以接受。

基金投资的实际也投资股票,只是通过更敏锐的市场信息、良好的判断、大笔的资金,从而在二级市场往往有更好的表现,股票市场的“韭菜理论”就是券商、基金等资金通过市场性行为来洗散户的,除非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你本身投身股票行业很多年,不然你很难在股票市场赚到钱。

选择基金的另一好处是可以分批进入,在价格较低的时间慢慢买进,在高速增长时卖出,选择指数型基金是跟踪市场最好的办法,当然权益型基金这种主动管理型,我们需要看清收益与风险,尽量选择大公司、业绩好、回撤低的基金。

三、短期资金哪里去,货币、债券、互联网。

假如我们有一笔资金短期要用,长期定投基金就不太适合了。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余额宝”很少有人没有用过的,它本质上是货币基金,其t+0的流动性和收益远超银行。除了货币基金,目前盛行的网贷投资无疑则是短期高收益的利器,p2p本质上是“债”,处理的实际上是借贷关系,你借钱给一些急用钱的人,那些人付给你高息,但这种思路很难持续,以目前p2p平均利率10%而言,借款人的成本往往在20%甚至更多,线下的借贷以月息为多2分、3分,这种方式短期没有问题,但长期来看,借款人的利息压力就很高了。这样,选择网贷投资时,投资标品抵押标的相比纯信用贷,风险要低很多了;p2p往往还有更严重的事,就是监管不明,信用风险、低透明度繁多,长期来看,p2p的监管势必加强,收益必然要回归,我们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

四、活的久才是核心,保“钱”先保“命”

即便我们作再多的投资,获取再多金钱,一场大病可能会吞噬我们前面的所有积蓄。这场病发生的晚还好一些,那时候我们有了足够的资金去做医疗。但疾病往往来的突然,打我们措手不及,尤其在年轻的时候,一场疾病不仅丧失金钱,还令我们失去劳动收入。

《多赚逻辑》里面讲到的大病险、意外险和补充医疗是保险中最值得购买的,针对我个人而言,我会选择消费型的保险,它保费较低,同样拥有保障功效;等我有钱了,再购买返还型的。

巴菲特、索罗斯、李嘉诚,这些人都是“老司机”,他们经历了多次的经济周期,加上复利的功效,资产成倍增长。《多赚逻辑》实际上也告诉我们跟上“老司机”更快的一条捷径,第一个关键字当然是“老”,那么我们首买保险,让自己可以活得久;“司机”既然有经验,随时定投“上车”,路上如何崎岖坎坷我们都要坚守纪律;亲自去实践才能了解深刻,尝试用这种思路去投资,最后相信我们都能跟着多赚,多赚。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成名作,他的另一本代表作是《国家的兴衰》。虽然这本书是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但是其揭示的现象在社会生活许多领域广泛出现,因此,这本书,又通行于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奥尔森这本书要回答的便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小集团里的成员为什么集体行动效果更佳,而越大的集团集体行动的效果反倒会越来越差。中国有一句古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后来编成一首儿歌,后面还加上一句“你说这是为什么啊为什么”,奥尔森先生这本经典著作要回答的就是一个类似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而且后面给出了相应的解决举措。

这本书,我是在好几年前,托一学生网购从上海买过来的,买到这本书时很是激动,因为之前找了武汉大大小小的许多书城书店,没有买到,后来我又找了几个书商托他们能否购书时带回一本,可惜也未实现夙愿,后来还是我一机敏的学生在网上帮我搜到了这本书,辗转周折,终了我愿。

奥尔森先生在这本书里对以往经济学家理所当然认为的一个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人们都认为集团是为了集团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存在的,为了获取更大的集体利益,集团成员往往会自发的行动以增进集体更大的利益。”奥尔森先生认为,事实绝不是这样的。

我们不需扯远,只需结合上文两个例子来问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个和尚反倒有水喝了,三个和尚怎么就没水喝了?因为在这里每一个和尚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当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不能打别人的主意了,必须得行动,不行动就没水喝,被渴死,所以一个和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说利益必须行动;而两个和尚的时候,他们二人各自都需做出行动,而且是份额均等的行动,两人心理平衡,何况不行动没水喝,所以两个和尚抬水喝,也会采取集体行动最后有水可喝;但是,三个和尚,问题就稍稍复杂了,三个和尚可以看成一个小集团,如果一人行动去打水,另外两个人没行动,准备去打水的肯定心理不平衡不乐意,如果两人去打水,另外又有一人没行动,这要去打水的两人肯定也不会乐意,这样,这三个人思来算去,各自算计,你推我我推你,都怕吃亏,最后反倒没人去打水了,所以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多了,集团大了,还成不了什么事,更别提大事了。所以说大的未必就是好的,在欧洲人的理念里,小的才是好的,小企业,小国家,西方遍地都是。中国推崇大,要搞大国企,大项目,往往最后没效益,许多大型国企亏损严重,长期如此,在这里有根本的症结制约在其中。组织的规模是有限度规律在的,不能盲目扩张,它有它本身的制约和运作逻辑。

三个和尚没水喝,从经济学学术规范的角度来讲,根本原因在于,每一个和尚都是“理性经济人”,他们只有在认为条件是最理性最划算的时候,才会做出行动,如果一个集体中“搭便车”的人越来越多,集体行动便很难实现,集团越大,集体行动越难实现;集团越小,反倒越容易实现集体行动。

再回到寝室就餐的问题,仍是如此,四个人的寝室出钱就餐,能够“搭便车”的份额机会相对6人8人寝室要少很多,如果六个人的话,有人食量大的可能性增多,最后估计就很有可能有人找理由不去了,当然,这里排除确实有人生病或有事等其他原因,如果是8个人,最后就更难实现这个稍大的集体行动了!人越多,越难成行。

之后,奥尔森先生从工会组织、国家集团、压力集团三个角度论述了在这三个领域中,大小型集团行动的内在逻辑,特别是在所谓的政府机构中,所谓为民服务的人并不必然是纯为公共利益去行动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私心杂念,当所有的条件达到他们认为最划算的时候,政府人员才会采取某一行动。而如果缺乏诸多有效因素,集体行动便很难实现。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说,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有的学生爱学习,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一般般,那么对于这样的班级如何进行教育引导,让整个班风学风好起来,让整个集体采取最有效的集体学习行动呢?再比如说,如今的共青团组织特别是基层共青团组织,越来越萎缩涣散缺乏积极性,很多人没有工作干劲,下达的任务很难执行,在全国都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它的原因症结何在,解决措施路径有哪些呢?结合奥尔森先生的这本书,里面给出了解释并给予了路径指引。

要保证大型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效,要严厉打击“搭便车”现象,对于自身不作为不劳动便想获取好处的个体要采取惩罚措施,对于努力付出、成效显著的个体要给予“选择性激励”,比如说,公司里的职员辛苦工作,为公司创造了比他人多很多的效益,这样的员工就要给予嘉奖。主动作为者给予积极的激励措施,“搭便车”或托后腿者予以惩罚扣奖金。具体执行起来,就是要定制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进行“选择性激励”,当然这里的激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为什么没水喝,因为每个人都想“搭便车”,想不劳而获,最后想干事的人都没积极性了。要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问题该怎么办呢?那就是订立制度规范,对于去打水的和尚给予奖励,不去打水的给予惩罚,用强制性的手段,用“选择性激励”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选择性激励”的具体措施,在不同的领域有多种多样,只要一个团队组织中的领导者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能做到相应的制度安排制度设计,那么这个组织集体行动便能轻松得以开展取得实质成效!

因此,归结起来。这本书,实质上得出了这样几个重要的结论:。

二、要保证任何一个集团的有效发展,促进团队集体行动成效,需要制定赏罚分明的“选择性激励”措施。

以上这两个结论,可以说,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频繁出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庞大的帝国军团在丧失激励机制后顷刻间土崩瓦解,被有战斗力的项羽精锐部队一举攻破,项羽率兵三万,而秦军当时有虎狼之师五十万之众;再比如,新中国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农村建大食堂,大伙一起劳作,吃大锅饭,因为缺乏“选择性激励”,干多干少一个样,吃饭的时候大伙都抢着吃,抢着“搭便车”,最后干事的越来越少,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导致中国饿死三千万人(有一说是饿死一千万),所以刘少奇说“三年自然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七分人祸就在于缺乏有效的集体行动制度规范和激励机制。再比如,在现代合伙公司运作中,往往两三个人的合伙企业很容易成功,合伙者越多,最后很容易引起利益纠纷内部矛盾导致企业无法运作,根源就在于人多了“搭便车”者多了,而这其中又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措施。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读了奥尔森先生的这本书,我们想必会受到很多启发。当让,奥尔森先生主要是一个经济学家,他的观点不免带有浓厚的经济学痕迹,充满功利主义色彩,每一个人似乎都变成了冷冰冰只知算计的机器,而生活是复杂多元的,人性也是如此,既有理性的一面,又有温情的一面,很多人会因为个人的良心、道德、信念、信仰、情感做出很多让经济学家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说革命烈士舍身成仁、志愿者无私奉献、母亲为爱割肾救子等等,所以,读书要懂得在吸取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反复思考,更要增进智慧,经济学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但光有一个视角是不够的,生活不是单一的一面,而是由方方面面构成的!

这个端午节,我没出门,看完欧洲杯睡了一上午,然后又集中精力把奥尔森先生的这本经典力作重读了一遍,受益颇多,对于以后开展组织建设会有诸多帮助。多读书,读好书,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后为千万人而服务!好书不厌百回读!

小逻辑读后感

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比起偏于实践的理论,我对类似于“根源”的逻辑学更感兴趣。而《小逻辑》正是这方面理论的代表作之一。其作者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彻底的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理念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黑格尔主张,理念是第一性的,它以纯概念的形式在逻辑学中不断发展,然后理念外化成为自然界,最后又在精神哲学的各门科学中回复到理念自身。基于这一理念,他建立了一个以理念为基础的、包括了一切科学的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在哲学史上的最大贡献是,把矛盾看作一切事物的真理与本质,论述了辩证法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他把整个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都看作是处于普遍联系与发展变化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时,正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

《小逻辑》共分为七章。虽然我已经将本书通读过,但是逻辑学毕竟是哲学中理性味道很浓的一部分,理解起来还是相当吃力的。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理解与认识。

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导论。在这一部分里,黑格尔从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本质,起源及发展谈起,逐一解释了概念,内容,形式,后思,存在,合理性等基础词汇,并从相对通俗的角度分析了哲学为什么是“晦涩难懂”的。他说:“哲学的兴起,是思维的这些渴望带来的结果,他的出发点是经验。”“哲学就是经验的孩子,他的兴起归因于一个凭经验的事实。”由此,黑格尔阐述了经验,思考与否定事物的联系。同时也从一个纯理性的角度向我们传达:经验是一切哲学思考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初步的概念”。这一章中黑格尔向我们描述了“逻辑学是纯粹研究理念的科学,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的概念。此处黑格尔频繁引用《圣经》中的句子作为隐喻。我认为,这些隐喻正是体现了逻辑学在宗教以及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毫无疑问的,再有思维的地方就有逻辑学的影子。思维具有的主观活动的性质,是人所特有,且每个人都不同的。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东西——思维的产物,理性的特质,自我意识等等。当然,这些东西中有很多是我还未理解的。

第三、四、五部分是“思维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黑格尔由剖析康德哲学之前的形而上学入手,利用提出命题的方法论证了早期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在他看来,早期形而上学的体系采用了一个错误的标准。这使得科学变成了一种教条主义。在我看来,这和那个时期欧洲甚至整个西方世界宗教主义气息过于浓重有关。

接下来,黑格尔谈到了经验主义的兴起。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被陈述出来的对具体内容的需要,以及哲学与逻辑学在这个时期需要一个稳固的立足点。经验主义告诉我们:“凡是真实的东西,必须是在现实世界之中,并且出现在感觉之中。”在这里,我认为黑格尔引用《浮士德》中的一段话来替换对经验主义的分析是非常巧妙的:

如果你想描述生活并猜想其意义。

那你首先就一定是把生活的精神驱逐出去。

这样一来尽管生活的部件一一牢牢地在你手中。

但连接部件的精神,唉,却消失了!

我认为,“分析是从实际开始的”,这正是黑格尔想通过这段话所表达的东西。批判哲学,与经验主义一样,他也假定经验为种种认知提供了那个唯一的基础。然而又不让那些认知位列于真理之中,而只是把他当做有关现象的知识。

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认知的客观性,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特性见于认知之中”这一定义在早期形而上学,甚至是休谟的不可知论中也有提及。

但是同时,批判哲学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负面价值——即知性的范畴在在其领域上是有限的。

第六章的主题是“进一步界定与划分”。即逻辑学的原理有三个方面:抽象的方面、辩证的方面、思辨的方面(肯定的理性方面)。通过这种划分方式,我发现我们平时认知的误区。思维并不是指知性的活动,而是知性的一种运用。在这一章中,黑格尔充分论证了知性在各个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且范围和领域越是没有知性,就越有缺陷。

第七章为我们介绍了逻辑学的第一个次范畴:存在论。

在这一章中,黑格尔的分析与论证明显比之前更加难懂。从纯粹的存在形成开端,到“绝对事物就是无”黑格尔阐述了“有”到“无”的关系。但是其中的分析已经趋于专业化了,有些难以读懂。

《小逻辑》虽然晦涩难懂,但还是带给我们不少深刻的感悟的。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包括认知与存在,经验主义与批判哲学等。虽然与这学期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却是其基石。不过,他也并不是完美的,在有些部分,黑格尔写得太过叠床架屋,过于繁琐。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体系“窒息”了辩证法的灵魂吧。总的来说,《小逻辑》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小逻辑是把大目标拆分为一系列小行为的方法。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为科学框架,即由“设定目标、制订计划、承诺机制、奖励机制、分享机制、反馈机制、连接纽带”构成的行为脚手架,让选择困难而缺乏行动力的人,依据这些框架,确立、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整个框架中,我们所做的微小的改变,终将凝聚成巨大的飞跃。

在本书中,依据个人情况,我学习到了两点:

1、制定计划有三个规则:

规则1:保持简单化原则。

规则2:创建一个可行的计划。明确列出需要何时、何地以及怎样采取行动来实现每一个步骤。

规则3:把计划变成习惯。

2、如何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

规则1: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关乎自己的目标实现。

规则2:及时做出具体可行的反馈。

规则3:对比自己与别人。在某些情况下,和别人对比,这是最有力的反馈。

阅读完本书,让我明白“小”并不意味着简单,它需要聚精会神、尽心尽力并锲而不舍。将我们的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可管理的步骤,依据书中的知识,优化每一步,这样选择也变得简单多了,我们也将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失败的逻辑》读后感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理财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关注,财经类的畅销书备受追捧,各种讨论金融危机的观点相互碰撞,类似的讲座、报告也四处开花,大家似乎在一夜间看清了华尔街金融家的贪婪和罪恶,以及各种深藏不露的“阴谋论”。金融交易除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献、有没有创造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陈志武撰写的《金融的逻辑》一书从全新的视角为读者拨开了这些迷雾。

陈志武是美国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终身教授,是目前华人领域公认的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之一。

此书的一大亮点是让人们重新审视过去那些曾经理所当然的观点。过去我们总认为,国库里真金白银越多的国家就越强大,要借钱花的国家是弱国,一个国家财政经常赤字,要发行大规模国债融资,这是不好的。陈志武的研究发现彻底颠覆了读者惯性的认知:以公元1600年为例,一组是国库深藏万宝的国家,一组是负债累累的国家,现在来看,当年国库藏金万贯的国家除了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而当时负债累累的却是今天的发达国家。而且我们又无奈地发现,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的资本化、证券化体系才是这个世界近20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文化的核心。长期以来,美国欠下一身的巨额外债但发展势如破竹,而中国、印度这些在几千年封建发展史上一贯拥有大量金银储备的国家至今仍是发展中国家。

同样,用“货币化”和“资本化”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去的30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90年代中期,其核心是给老百姓买卖东西的自由,他们有选择生产什么、到哪里卖、如何卖的自由,包括劳动力市场和创业市场上的自由,那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市场化”或说“钱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可以概括为“资本化”时期,就是让企业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未来收入流)、土地和各类自然资源、劳动者未来收入流,都可通过产权化、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为流通的金融资本。一个国家可以卖的东西越多,或者已经资本化或能够被资本化的资产和未来收入流越多,它的“钱”自然就越多,可能的资本也越多,而由资本和劳动的自由结合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正是我国过去30年高速增长的最根本的原因。

本书还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治国的金融之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靠加征税还是发国债来维持财政,关键在于政府的融资成本和民间的投资回报率,只要纳税人的投资回报率高于政府公债利息,最优的国策就是少征税,把钱留给老百姓,藏富于民,政府尽量用公债补充财政赤字。如外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用低息借到这些钱后,通过减税把钱转给企业和老百姓做生产性资产投资,这种策略的效果是让美国的财富超速增长,即是自己有蛋再“借鸡生蛋”的效果。由此我们终于明白了美国靠赤字、靠国债、靠减税做强的道理。由此我们很容易联想到我国目前增速超20%财政收入或许并不是好事。所以,目前我国的政策导向之一就是:一方面应该减税,至少应该控制税负过快增长,要藏富于民,同时政府进一步退出经济领域,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提高民间创业和投资的回报;另一方面可继续依靠国债促进发展。当然,这两个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的提前,那就是政治制度构架必须要适应这种自由开放的市场。

相关推荐

成长成才心得体会报告(热门19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过程可以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是否合理有效,从而有助于自我提升和成长。往后面翻,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别具一格的心得体会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

幼儿园大班元旦联欢会的主持词大全(20篇)

幼儿园大班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1、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时光的年轮又留下了一道

商标注册申请书提交(通用21篇)

撰写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书,是我们与目标机构建立联系的第一步。范文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对我们的申请书写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提醒我们注意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陷阱

招聘经理心得体会总结(实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心得和收获的总结,是对经验的提炼和升华。这些心得体会范文选自各个领域,各具特色,值得大家参考学习。在当代社会,服装行业已经成为了

造价新年工作计划(实用20篇)

新年是一个庆祝和祝福的季节,充满了快乐和祥和的氛围。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下面的新年总结范文,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和思路。工程造价10班总人数33人,(其中

综合组教研工作总结(优秀18篇)

通过撰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展和成果。以下是一些被认为优秀的月工作总结,通过阅读这些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岗位在工作总结上的共同

比武竞赛方案(专业19篇)

在项目或工作开始之前,准备一份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方向和进度。这些计划书范文准确地描述了目标定位、市场分析、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写作和思路拓展有一

继续教学心得体会(优秀18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心得体会的意识,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如果你还在苦恼写心得体会的问题,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教学工作是一项重要

社区出租房屋管理制度(优质16篇)

租房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租房服务。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质租房范例,供大家参考。为了加强社区村委会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提

基础工个人工作总结版(汇总20篇)

月工作总结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在这个月内的工作成果,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月工作总结范文,真实而贴近工作实际,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