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经济社会发展篇心得体会(通用20篇)

经济社会发展篇心得体会(通用20篇)

作者: 琉璃
经济社会发展篇心得体会(通用20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梳理思绪的过程,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想法。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国家总体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知识经济时代下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这个时代中,知识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此背景下,知识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创造能力就成为了企业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而基于知识经济的发展模式,我们需要一批有高素质知识人才。因为只有人才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同时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第三段: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重大转折点。通过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同时也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全方位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由此,我们也看到了诸多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推进,独立的市场机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成为了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对国际市场的逐渐融入和参与,吸引了更多外来投资并促进了市场和人才的交流,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加强全球合作与投资。

全球合作和投资是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都需要加强合作和互利共赢。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战略合作成为了建立市场竞争优势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前提。同时,在全球投资的过程中,合适的人力、资源、技术和市场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有能力和谈判技巧,尽可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五段:结尾。

总之,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全局性问题,涉及到社会各者利益和对未来的期望。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其规律,积极参与和促进健康发展,才能取得圆满的效果。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E特殊的历史机遇,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大胆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和开放,共同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关键阶段的各项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关系到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物质保障,关系到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和世界经济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疫情防控是第一要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疫情防控如此,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越是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疫情打乱了人民群众正常运转的生产生活状态,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被打乱,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如期实现。中央明确要求,“要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疫情防控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个大局通盘考虑,两条战线一体部署”,这也是我们最终获得全胜的强有力保障。

 

统筹推进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人民至上,生命重于泰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团结发动最广泛的力量,充分发挥好党引领一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做好群防群控,是我们取得这场抗疫全面战、阻击战的关键。

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我们取得一个个胜利、一个个奇迹的制胜法宝。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既是党的初心,亦是党的决心与恒心。大事难事看担当,肆虐的疫情,就是对国家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智慧、魄力和能力的挑战与检验。始终初心不改、站稳人民的立场,始终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科学有效地做好群防群控,与人民同气连枝、和衷共济,我们必定能早日决胜这场战役!

真情实念笃定必胜的信心,斗志昂扬担当好老百姓的“主心骨″。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役!党就是人民的“主心骨”“勤务员”,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停止人民追求幸福美好未来的步伐。无论是在列强侵略压迫的建国初期,还是在激流勇进的和平建设年代,是党带领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以艰苦奋斗的大无畏精神,实现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疫情,唯有直面斗争,以必胜的信念勇于攻坚克难,才能守护好人民、守护好家园。一直、信念,就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无数历史实践证明,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希望之火不灭,必胜的斗志不摇,胜利终将属于人民。

真心实意体恤人民的疾苦,关心群众的健康冷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伟力是磅礴而无穷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党和国家的本色,笃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要地位,就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以人民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真心实意关心、关爱群众,实现上下同欲、同频共振,“人民公仆为人民”,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力量,自发主动地响应党的号召,服从政府的统筹安排,不惶恐、不信谣、不传谣,将精力放在如何有序地做好防控和生产上,我们必将无往不胜、再创奇迹。

真抓实干做好全面引领,科学精准做好群防群控。生命健康是人民最基本的权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命关天,由不得我们半点疏忽懈怠。科学精准地做好群防群控,要求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在困难面前更显担当,靠前指挥、务实担当,与时间赛跑,和疫情斗争,既要以饱满的精气神勇于斗争,又要以科学精准的防护措施善于斗争,相信党,相信科学,相信团结的伟力,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始终让党旗飘扬在战“疫”的第一线,杜绝任何的官僚做派、形式主义,行之有效地做好群发群控的动员和引领,始终保持清醒理性和奋发昂扬的斗志,以实的作风团结人、凝聚人、带领人,早日解救人民于水火,实现疫情的有效防控、根除消灭。

再漫长的黑夜阻挡不了朝阳的升起,在大的困难强不过众志成城的伟力。有着党的坚强领导,有着无数迎难而上、“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逆行”英雄,有着团结无畏、顽强斗争的亿万人民,我们深信,长风破浪终有时,疫情定会早日得以有效防控、消灭,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在我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第一段:投资和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投资和消费。在投资方面,政府引导着社会资本向具有前瞻性和技术含量较高的领域倾斜,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从而为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而消费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需求侧支撑,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品质、高端的消费越来越受到关注。此外,网上消费的普及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段: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一方面,城市化进程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城市经济的规模和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化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城市化是一个跨越式、系统化的社会转型,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

第三段:科技创新开启潜在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正在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人工智能、新能源、芯片等领域,国内企业正加速向前推进,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水平,加快财富效应转化。同时,政府部门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

第四段:构建积极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创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国政府不仅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政策,还积极建设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包括投资、孵化器和创新平台等。这些政策和服务为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助推了整个中小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第五段:创新和紧迫的危机意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创新、更多开放合作、更多自主创新。同时,必须要有紧迫的危机意识,意味着必须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加强创新,统筹经济、民生和资源环境保护,以更加积极的社会态度推进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经过以上的认识和体会,我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也会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力量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自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贵州省普定县白岩镇闻令而动,拿出硬核作风,实施超常举措,谋划创新战法,开足马力,按下了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快进键,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力以赴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

党建引领,党员冲锋在坚守,服务卡点不放松。俗话说:“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各村疫情防控已坚守了一个多月,随着各行各业的逐步复苏,年轻志愿者也陆续外出,部分群众思想上也开始放松,能坚守在各村疫情防控服务点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各村主要还是依靠农村党员这一淳朴而优秀的队伍,带领着部分群众继续坚守着,对外来人员做好贵州健康扫码登记工作,共同守护自己的家园,他们在疫情防控这最后一公里仍继续冲锋陷阵。他们不仅不分昼夜坚守着疫情防控服务点,还踊跃参与着党员捐款,农村党员捐款不是因为经济富余,而是党性使然。对于这场战役,他们无私地奉献着,始终坚定地跟着党组织的指挥棒,坚定不渝地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重点管控,包保队伍做服务,谨防扩散堵输入。按照“外防输入堵增量,内防扩散减存量”的要求,白岩镇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组织全体干部实行网格化包保责任制,由村医和镇村干部对外来居家隔离重点管控人员分片区包保,做好每日的体温监测,统计新增管控和解除隔离数据情况,并时时更新。做好重点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须品采购服务工作,多与隔离人员微信电话沟通交流,为其代购生活必须品,确保隔离期间不外出、不与他人密切接触,对隔离期满无特殊症状的按相关程序给予《解除居家隔离告知书》,并做好后期跟踪服务,有效阻隔病毒的传播。同时,对各村服务点外来人员贵州健康扫码需要居家隔离者,立即纳入新增包保范围,严防病毒的输入传播。

复工复产,政企合力同行动,检测管控稳步走。按照省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要求,辖区三家规上企业已于2月份全部复工,其他小型、微型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陆续开始生产。由政府抽调安监、村管等部门组成复工复产服务组,逐一到企业沟通宣传,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鼓励企业确保安全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对外来返岗员工先进行检测,再根据结果采取集中医学隔离或定点集中隔离,配合企业做好外来人员隔离监测工作,摸排外来返岗人员近期14天的活动轨迹。同时加强向上对接,指导企业办理相关手续,畅通复工渠道,促使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产业发展,集团承包抢时机,后发赶超猛推进。省委主要领导发出铿锵号令:“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确保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一片“戴着口罩忙春耕、测温检测再下田”的繁忙景象已然成为普定县白岩镇的生产“新姿势”,白岩镇实行产业战区集团承包制,将全镇划分为八个战区,各包村领导为战区司令员,并落实全体镇村干部的包保责任,分“抢公路沿线时机、攻纵深地块难点、补叉花天窗短板”三个阶段完成高效作物种植全覆盖,重点突击韭黄种植,坚持挂图作战、化危为机、弯道超车,纵深推进产业革命。

目标已经精准锁定,兵力已经精准就位。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又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攻坚战、歼灭战、收官战,我们面临着双重严峻考验,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面对疫情防控,我们早研判、早部署、早落实,面对脱贫攻坚、改革发展,我们不等、不缓、不怠,充分做好“弹钢琴”的准备,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坚决把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不辜负党的期望和人民期待。

经济社会发展学习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学习的重要性。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以下是我对经济社会发展学习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快、规模大,呈现出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体现在国内,还影响着世界。中国不断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仅追求短期的经济增长,更要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我明白了,如果不合理利用资源、不注重环境保护,任何经济社会发展都是不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我们应该注重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绿色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家园。

第三,我发现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研究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方式,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我了解到,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四,我明白了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社会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文化、教育、健康、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要求。社会发展不仅仅追求数字的增长,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要有人的主体地位,要关注人的需求和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我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合理引导。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既是市场经济的有力监管者,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政府需要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政府还需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只有政府有力支持和合理引导,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快速、健康、可持续的轨道。

总之,经济社会发展学习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认识和思考,使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我深刻意识到,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并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和合理引导,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疫情防控及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的安排要求,会前,我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学习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有关要求,认真学习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全面做到“四必谈”,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深入查找问题,研究整改措施。下面,进行个人对照检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

一是深入学反复学的劲头还不足。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自己一直坚持第一时间进行全面系统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但距离用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工作、解决存在问题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还没有真正做到深学、深悟,所以学讲话要想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还需要反复深入学、联系实际学。

二是政治站位还需要提高。在旗帜鲜明讲政治上,能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委有关要求,严守政治纪律,但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还存在一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有时候过多考虑的还是本地区的防控情况和复工复产的具体安排,对于省内其它城市、其它省,乃至国外疫情对我地区的影响考虑不足,上下内外“一盘棋”的思想认识仍需要巩固提升。这是站位不高、眼界不宽、思想不够解放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在担当尽责方面。

一是服务决策还不到位。在具体工作中,跟着领导去一线、做督导,更偏重于做好领导生活、工作的管理员,提醒做好自身的卫生防疫保障工作,让领导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指挥工作中去。但是疫情期间也要跳出疫情看工作,围绕疫情防控中心工作把握大局,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工作。比如,在由一级降为三级响应时,是疫情防控与复产复工并重还是重心向复产复工倾斜,如何更为精准有力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防范化解安全稳定风险、化解社会稳定领域不稳定因素等方面,还缺乏更为深入的思考。

二是履职尽责还有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期间虽然一直积极深入一线,协助好主要领导高效开展各项工作,但是在发挥职能作用,助推疫情防控方面,研究思考得还不够深入,更多地依赖于党组织主体责任的发挥,在统筹兼顾上要深下功夫。

(三)在精神状态方面。

一是工作效率还不尽如人意。越是紧急时期,越要有效发挥参谋助手、统筹调度、督促落实和服务保障作用,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疫情防控期间日常工作面临很多新挑战、新问题,在工作节奏摆布和效率提升上还存在不足。比如,面对一些上级提出的新要求、部署的新任务和对待疑难问题时,有时对实际情况了解不深不透,不能够有效地提出多种应对措施或方案供领导决策参考,需要等待领导做指示、提要求才去执行。

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力度还不够大。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工作“两不误”是基本的工作职责。这次我们在组织各类会议、收发传阅办理中央和省市各级电报等方面工作量很大,在特殊时期、特殊压力下,日常工作更需要注重理念、方法和工作机制创新。比如,有时防指推送的关键信息必须及时转给相关单位,虽然总体上未耽搁信息处理,但个别时候还存在按部就班走程序的问题,没有第一时间将信息转给相关单位。

(四)在工作作风方面。

一是调查研究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深入基层调研方面,多数时间是随行主要领导同志到防控疫情和复产复工一线调研,自己主动与人民群众“坐一张板凳”的意识还不够,带着问题“解剖麻雀”的时候也不多,还没有完全做到在特殊时期时时处处同干部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比如,上级要求全力落实一系列关于小微企业惠企政策措施,但是自己目前还没有就具体落实情况到企业一线开展调研,下一步还需要就此问题与任务部门进行衔接沟通。

二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警惕性还需要不断提高。疫情防控期间每天的工作进展、防控情况、人员信息是摸清实情、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日常工作中,基层的情况底数还是不够详实、针对性不强。尽管加强了督查督办,还派出了暗访组,但是在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方面,统筹协调做得还不够充分、不够到位,督办工作深入了解实际效果的办法还比较少,闭环管理还有差距,督什么、怎么督以及执行与跟踪问效的有机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实化。

(五)关于素质能力方面。

一是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有待提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自己对“群众路线是生命线”的认识虽然是深刻的,但按照上级和市委的部署开展工作的时候多,对如何运用多种手段和举措,在打赢疫情战役、复工复产、服务企业更到位方面,思考得还不够深入,举措还不够有力。比如,在广泛发动干部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普及、组织干部对已复工企业加强防控疫情指导、开展针对企业职工的心理疏导等方面,自身优势发挥得还不十分充分,为群众服务的质量还需提升。

研深吃透国家惠企利企政策、在下行压力下推动全面发展方面,抓督办、抓落实的能力还要在具体工作中进一步锤炼。征求意见时,相关干部也提出希望我能强化统筹协调、把握全局的能力,全方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对此,我要高度重视,全方位改进。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理想信念树得不够牢固。虽然能够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当前头等大事,全力以赴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但思想上认为只要工作到位就行了,放松了对自身建设的要求,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有歇歇脚、喘口气的心态,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理想信念松动了,不够坚定、自觉、清醒,导致对疫情防控斗争和复工复产的重大意义、工作要求领会不够深入系统。

(二)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够强。认为自己在领导岗位上,每天同各类文件、材料打交道,有一定的日常积累,能够指导具体工作实践,忽视了对政治理论持之以恒地学习。通过近期对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在学用结合、指导工作上还有差距,存在现用现学、急学急用的现象,没有完全做到学到底、悟到位,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水平还需要不断提高。

(三)担当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作为分管的领导干部,统筹协调的任务比较多,因此,有时在主观上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没有很好地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系统思考,没有更好地将分管领域工作摆到全局中谋划推进和创新,对比市委的要求和标准,在责任担当方面的不足还需要尽快弥补和提高。

(四)宗旨意识还需要不断锤炼。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虽然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在面对疫情发生的紧急情况,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也更为集中、迫切,工作的关注点也要迅速转变,关心群众的角度和方式也要调整,还需要进一步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提高执政本领。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将以这次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围绕存在的问题和产生根源,制定具体整改措施,认真抓好整改落实。

(一)对党绝对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无论是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还是推进全市改革发展的事业当中,都要真正在思想上深刻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行动上始终紧跟,努力使维护核心成为植根灵魂的思想自觉、纯粹坚定的党性观念、坚决彻底的实际行动。

(二)强化理论武装,做到信念过硬。要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要结合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和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学思践悟,入脑入心,着力在学深悟透、躬身践行上下功夫,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和科学方法论,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提高执政本领,做到能力过硬。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全面增强学习、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驾驭风险等“八个本领”,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了解市情省情等,积极贡献智慧,聚焦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事关全局的重大实际问题,更多站在全局高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市委科学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加强对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引领,强化督查督办,推动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

(四)密切联系群众,做到作风过硬。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基层联系点作为第二个办公室,进一步俯下身子,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多问问群众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多检视工作中有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自身的用心指数、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安心指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疫情防控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要把走基层、进企业、下社区长期坚持下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化问题导向,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决具体问题,让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目前仍然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所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坡路更陡”,疫情一天不消失,我们就还没有到终点,疫情这场无硝烟的战绩就还没有结束,所以做好防控工作必须要做到“三心”。

打赢新冠肺炎战争,要有必胜的信心。

我们可以在20世纪七十年代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造出原子弹;我们可以造出世界一流的高铁;我们也抗击了上海甲肝、甲肝减毒活疫苗、非典战役、猪流感……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有多困难,我们肯定可以做好,我们肯定可以胜利。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我们会遇上很多困难,遇上新的从未见过的问题、舍小家为大家的离别、连续在一线作战,党员干部一定要带头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做好疫战的排头兵。

打赢新冠肺炎战争,要有勇于担责的责任心。

要向战役先锋-同志学习,将战役的责任扛在肩上、将守疫群众的生命放在心上。不能像黄冈“唐主任”一样,一问三不知。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医务人员是中间力量,他们扛起的是最重的包袱,这是医务工作的责任,基层一线的干部、党员群众要主动担起摸排管控的责任,要杜绝麻痹思想、厌战心理、侥幸心理,百姓群众也要做好配合工作,特殊时期主动担责,做好日常生活、复工复厂工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场战斗终究要每一个主动担责,击垮肺炎。

打赢新冠肺炎战争,要有谨慎之心。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抗击新冠肺炎首先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稍微有点疏忽,让病毒进入人群,将带来烦,抗议还未结束前,我们必须佩戴口罩,不聚会,勤洗手;再则就是细心再细心,对社区的人员要深挖细排,网格化管理,确保清楚每个人的出行,尤其对新来的陌生人,要对其细问。疫情还未结束,一级响应没有取消,谨慎、细心是避免二次爆发的保障。

疫情战争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稳定,所以全国上下必须要有必胜的信心、担责的责任心、谨慎之心,那么这场“战疫”的胜利者必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近日,国内部分省市出现疫情病例反弹的现象,中高风险地区不断增加,疫情防控面临多变复杂的挑战。这再次警醒我们:疫情风险尚未解除,常态化防控形势下疫情防控不容松懈。

身为广油学子,疫情防控也不能松懈,做好自我防护。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上级的安排部署,坚决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以更加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筑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

抗击疫情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坚守和奉献,身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抗击疫情蔓延的路上勇于扛起应尽之责,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迎难而上,要坚信: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尽快取得抗疫斗争的最后胜利!

抗击疫情从自我做起:要增强防护意识,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外出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等良好生活习惯。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按时健康打卡申报,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就近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就医途中全程也需佩戴口罩。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目前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符合接种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应积极并尽快前往就近接种点进行接种。

加强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也非常的重要。加强身体锻炼,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坚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健康。

为疫情防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自我做起,积极拥护国家的防控计划,认真对待学校上级部署的防控政策,不给国家拖后腿。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20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集中爆发,向多地迅速蔓延。“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封城封路、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延迟开学......种种正确策略相继实施,只有一个目的:全国联动,上下同欲,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湖北首次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少于治愈病例”“二月下旬将出现疫情峰值”“预计疫情防控拐点将在四月”“除湖北武汉的省市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在全国人民的揪心与期待、忐忑与坚定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阳春三月悄然来临。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单行本出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明确提出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重点任务、重点举措,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彰显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极度负责的大国风范,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看到全国各地自发组建医疗队伍奔赴武汉,他们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他们在治疗身体的同时,也不忘精神治疗,力所能及的为患者带去鼓励,小护士背后的“胡歌老婆”上热搜,将广场舞跳到了沉闷治疗室,被感染护士匿名在治疗室为病患答疑解惑......,这一个个平凡而生动的故事在疫情肆虐的时期,彰显了强大的力量,引导着患者治愈之信心破土重生。

“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翻开抖音视频,看见一个约莫5岁的小男孩出现在屏幕上,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我是武汉人,春节期间我哪儿都不去,就待在家里。全国各地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在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支援武汉,为同胞送去温暖和信心。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心掬的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只要我们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一定能尽快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只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精准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一定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史是人类长期形成的历史过程的总称,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见证和记录。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史,我深刻认识到社会是由人们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也意识到社会进步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和社会转型等方面,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数十万年前的古代社会,当时人类还处于原始靠狩猎和采集维持生计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通过这一转变,人们实现了对食物的掌控,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段:农业革命的影响。

农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转折点之一,它带来了农民、城市、国家三者的三位一体。农业生产的发展促使人们从食物供应的角度开始考虑,逐渐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的趋势,农耕文明的兴起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农业革命也促使城市的兴起,人们在专门的城市中集中进行经济活动,这使得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和复杂化。国家的形成则是农业革命的结果之一,通过集权来统一和管理社会资源,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统一。

第四段:工业革命的冲击。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机器和大规模生产的引入,这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推动了工业化进程。随着机械化的普及,手工业和家庭式生产逐渐被机器代替,工人也从手工作坊转向大规模工厂。这种工业化进程使城市的规模迅速增长,从而带来了大量流动人口和社会问题,这也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

第五段:信息革命和社会转型。

信息革命是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它的核心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的普及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和便利,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且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信息革命还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型,个人权利和自由得到了更广泛的保障,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变革,新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信息革命的推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样,但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处理新的挑战。

总结:通过学习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在经历各种革命和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再到信息革命,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社会的深刻变化。人类掌握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以及信息科技,都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深入理解社会发展史的教训和启示,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社会问题,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做出贡献。

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合同。

利用外资(新口径下同)911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1%;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增长36%。

内联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引进内联项目132个,引进外地协议投资额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实际利用内资额达到5.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倍。

外资企业生产形势很好。全区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1%。出口产品销售收入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5%。

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大港经济开发区和石化科技园区是我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2003年,开发区投入4500多万元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引进项目35个,其中,天任自行车项目投资达到3000万美元,高丽线路板和大宇空调分别增资20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石化园区投资320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设施配套能力达到“七能一平”,全年引进企业16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

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gdp在全市12个有农业区县中排在第10位;区级财政收入排在第5位,低于塘沽、津南、西青、北辰。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排在第11位,仅高于宁河。实际利用外资排在第7位,在四个郊区、滨海三区中,仅比汉沽高。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城市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高出1倍。

三是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表现了部分执法部门、个别执法人员不能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在看到问题和差距的同时,也应充分看到我区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看到问题和差距能够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优势和潜力,能够使我们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

一是雄厚的产业优势。大港区作为全国和天津市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经过40年的建设,形成雄厚的石化产业优势。形成从原油开采、油品加工、大型石化装置建设,到石化下游产品深加工、辅助产品开发,以及仓储、运输等相配套的、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

二是完备的配套设施。拥有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的大港发电厂和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天津石化自备热电厂,形成完整电力供应配套网络。拥有宝坻水、滦河水、地下水、海水淡化四种水源,完全可以保证新建项目的建设及生产用水。燃气供应充足,陕气进津储备库坐落在工业预留地。环保设施完备,区内雨排、污排体系完整,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00万吨的垃圾处理场和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三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大港区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8.96亿吨,天然气780亿立方米,地热资源面积62平方公里,为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保障。土地资源丰富,20-30平方公里国有荒地作为后备用地,为大型项目建设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四是良好的区位条件。大港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临近京津大都市,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信息、人才、资金,接受产业转移与协作,具有良好的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优势。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东坪村地处开县大德镇东南角,东与宝安村相邻,南与九岭村接壤,西与磨梁村相邻,北与双龙村相邻,农村经济总收入726.831万元,农业总产值300.69万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3486元。该村现有乡道公路35.72公里。现有党员46人,建党支部1个、党总支部1个。

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二是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离镇中心太远,路也尚未修好,多数道路晴通雨阻。四是生产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五是缺少企业支撑,村级集体经济脆弱。

经调查分析认为,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该村属一面坡地形,水源贫乏,限量蓄水。二是该村山高坡陡,道路维修任务重,资金欠缺。三是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粮食、生猪等产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大,附加值低。四是多数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专业技术知识欠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鲜事物慢,多数外出务工从事重体力活,就业难度大,收入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新农村建设方针,现结合该村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主要对策:一要解放思想,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组织部分骨干力量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二要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培训市场需求量大的相关技术,让全村人民都懂得几门实用技术知识,让富余劳动力能走得出,用得上。三要计划在未来几年修建多口饮水池,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四要组织村民筹资投劳,维修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道路畅通。五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六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七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八要抓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扩建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九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全村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不断健全落实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两委岗位责任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规范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全村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建议: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该村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东坪村地处开县大德镇东南角,东与宝安村相邻,南与九岭村接壤,西与磨梁村相邻,北与双龙村相邻,海拔在600米至 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26.83 万元,农业总产值300.69万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3486元。该村现有乡道公路35.72公里。现有党员46人,建党支部 个、党总支部 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二是人畜饮水困难。三是离镇中心太远,路也尚未修好,多数道路晴通雨阻。四是生产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五是缺少企业支撑,村级集体经济脆弱。

经调查分析认为,产生上述主要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该村属一面坡地形,水源贫乏,限量蓄水。二是该村山高坡陡,道路维修任务重,资金欠缺。三是该村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的粮食、生猪等产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经营,受市场调节因素影响大,附加值低。四是多数村民接受教育少,文化、专业技术知识欠缺,受传统观念影响较重,思想不解放,接受新鲜事物慢,多数外出务工从事重体力活,就业难度大,收入较低,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新农村建设方针,现结合该村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主要对策:一要解放思想,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充分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组织部分骨干力量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眼光来带动全村经济发展。二要加强学习培训,增强农民致富本领。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民培训市场需求量大的相关技术,让全村人民都懂得几门实用技术知识,让富余劳动力能走得出,用得上。三要计划在未来几年修建多口饮水池,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四要组织村民筹资投劳,维修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确保道路畅通。五要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六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七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全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八要抓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扩建村民活动中心、卫生室。九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为全村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不断健全落实党组织的“三会一课”制度、两委岗位责任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以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规范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增强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全村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建议:县镇两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该村人畜饮水工程、道路工程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

社会发展史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记录,它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起起伏伏、繁荣与萧条。在学习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人类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困境,但也不断寻找和开创着新的道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深入学习,我体会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人类追求进步的永恒精神。

首先,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历史的重要性。在把握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了解过去的历史是至关重要的。社会发展史揭示了人类的错误和成功经验,人们可以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智慧和启示,避免重蹈覆辙。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社会发展史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源,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社会现象。

其次,社会发展史向我展示了人类追求进步的永恒精神。无论是人类社会在农耕与工业的转型中,还是在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中,人们都不断追求着更好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社会的进步往往是以前人类努力和牺牲的结果,每一次变革都昭示着人类的智慧和实践的提升。无论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革新,还是法治社会的建立,这些都是人类不断努力追求进步的见证。

第三,社会发展史还让我重新审视了自身所处的时代。社会发展史是一个连续的进程,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前人智慧与努力的结晶。我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资源和机遇,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同时,社会发展史也教会我谦逊与包容,尊重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借鉴,促进全球化进程中的和谐发展。

第四,社会发展史让我深入思考社会变革的动力和方式。社会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激化,乃至暴力与战争的爆发。然而,我认为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到更和平、理性和包容的解决办法。社会发展史中一些智者和先驱者的努力与实践,能够给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指引着我们在面对社会困境时选择正确的道路。

最后,社会发展史还教会了我对人类未来的乐观态度。尽管历史中有许多黑暗和困难的时刻,但人类始终顽强地生存下来,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社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站在当今时代,我们有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们也要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为使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而言之,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人类追求进步的永恒精神。同时,我也明白了自身所处的时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为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贡献。对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更好的社会和生活。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东桥镇村后村原位于东桥镇北部偏僻山区,距福州近100公里、距县城40多公里。全村190户726人,党员29人,xx年前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村财不仅零收入还负债较多,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典型的山区贫困村。xx年起该村遭受地质灾害后实施造福工程,村民陆续搬迁下山,开始建新村。由于工程量大、资金不足等原因,至xx年新村基础建设仍不完善,无村部办公、村道泥泞、村民看不上电视、水电未配套,村民生活水平低。xx年11月,市卫生局下派驻村干部黄荦到该村挂职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班子也得到调整优化。新班子讲团结、讲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致力发展,短短几年村路、闭路电视、自来水、电网、体育健身场所一应具全,很快扭转了该村落后的面貌,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的新村。今年2月17日,省委副书记王xx在该村调研后提出,该村党支部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之后不久,闽清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学村后、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推广村后村的先进经验,推进“核心工程”建设,并以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挑“海西”大梁,树闽清形象。

1、着眼长远,编制发展规划。村两委坚持发展为大、规划先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研究制订了《村后村三年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工作重点。特别是根据规划内容,找准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经济路子,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大力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良好的道德风尚、文明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村民安居乐业。

2、突出核心,建设坚强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后村党支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班子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些年富力强、有经济头脑、群众威望高,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放意识的党员吸收到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来。二是带好党员干部队伍。加强村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培养,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使党员干部成为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经济的信息员、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成为发展生产的技术员、带头人。三是树立良好形象。党支部办事公道正派,勤勉有为,党组织的威信高,工作力度大,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对党支部十分拥护。

3、因地制宜,培育农业经济。村后村两委一班人把党交给的责任担在肩上,把人民的福祉挂在心头,带领群众拔穷根、闯富路。针对村集体无收入、群众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的实际,村两委与村民共同探讨致富之路,并到镇里、县里、市里跑市尝跑项目、跑资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依托镇里的食用菌基地,成立村食用菌种植协会,由党员大户带头兴办种植基地,采劝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引领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建起了党员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由党支部牵头,派村干部到县、镇学习技术,动员5名党员带头示范,发动17名群众参与。为解决资金难题,村两委把争取来的经费存于农村信用社,再贷给种植农户,而且只要求种植户以生产收成的蘑菇等价抵还贷款。经过3个月的生产,取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东塔牌”食用菌外销到新加坡及港澳等地。一期20万袋规模的基地实现产值60多万元,基地纯收入16多万元,菇农每人净收入1万多元,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协会收入2万元,实现了建国以来村财收入“零”的突破。预计今年可种植100万袋,目前已完成50万袋的培育规模。为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路子,党支部还带领33名党团员到位于高山地区的旧村建立“党团员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发展高优林、果、粮生产。同时积极牵线搭桥,介绍村民外出应聘就业,全村80%青壮劳力实现输出就业,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当前,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国别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为契机,形成新的执政理念,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以便在未来的产业竞争和新技术革命方面抢占制高点。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要不要发展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标志的低碳经济,专家态度趋于一致。本文也就此谈一些粗浅认识,供大家讨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们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就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相悖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有一种误解认为,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抛弃钢铁、建材等高耗能的产业,因而不能发展低碳经济。但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国际油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游戏规则”制定的途径。虽然我国工业化享有全球化、制度安排、产业结构、技术革命等后发优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不得不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利润“微笑曲线”下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与发达国家共同开发相关技术,还可以直接参与新的国际游戏规则的讨论和制定,以利于我国的中长期发展和长治久安。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第四,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水平落后成中国低碳转型最大瓶颈。“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生产力学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第一副会长王茂林日前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走上低碳之路已刻不容缓。

如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是,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二是,在产业结构上“重化工业”要加速发展;三是,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的艰巨任务。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缺失都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

然而,无论是从应对国际减排压力,还是从促进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自身需求等长远目标出发,中国低碳转型的道路已经无可回避。

“发展低碳经济确实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赶超世界的契机,但在当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统筹与协调、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生态的各种关系,决不能一味地追求低碳,而忽视我们的国情。”王茂林强调,应该在理性看待当前世界新能源产业这场角逐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我国的能源现状,科学推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免在争先恐后中遗漏了我们最急需的东西。

社会发展心得体会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矛盾统一体,它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时间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感悟和探索,希望能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有意义的参与。经过自己多年的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我体会到了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和变化。

一、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变革。

不可否认,科技的快速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科技,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手机、电脑、互联网等技术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适应,积极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实际受益。

二、自我认知与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仅要适应快速改变的科技与经济环境,还需要更合理地处理不同人际关系。随着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和自由,人们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程度也有很大提高。当然,在人与人之间不同套路的博弈也令人头痛,例如沟通、信任、理解等问题。对此,我们应该不断增强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对周围的人和事件进行更理性的看待与分析。

三、社会的公平与不公。

在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体制下,公正和不公平的问题总是分主观和客观。不公平是社会不平衡的重要表现之一,而一些因素,例如个人社会地位和财富等,也影响了全社会内部的平等和公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除了积极争取自身权益外,更应关注世界上各种不公平和社会的困境。通过理性思考和多方面参与,以便我们能更好的保障自己和全社会的权益。

四、文化的交流与价值观的融合。

在世界发展的今天,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文化交流的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球化和理性化发展。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更要对全球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我们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和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也可以认可不同社会和国家的成功,让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有智慧和包容力。

五、人的自我觉醒与责任心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断意识到,对于自己、社会和环境,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意识也是一个素质、一种能力,需要我们通过更多的积极参与和行动才能培养和发展。要做一个具有责任心的公民,需要关注个人及社会问题,注重人际关系和友谊,同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不断,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能够帮助自己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与适应的能力。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思想观念,我们都应该积极走出舒适圈,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关注和参与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湖南地处内陆,是对外开放相对薄弱地区,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开发开放潜力。作为后发地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安全的相统一。

近年来,全省深入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坚持“扩规模”与“转方式”相结合、“促内需”与“扩外需”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放型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比,与中西部兄弟省份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的格局比,还存在开放不够、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质量不优等诸多问题,并且有差距扩大的趋势和危险。

1、总量增长迅速,但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近5年来,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从2019年的40.1亿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88亿美元,年均增长17%;外贸进出口额从125.7亿美元增加到246亿美元,年均增长14.4%;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从10.5亿美元增加到29.2亿美元,年均增长22.7%;对外投资连续7年居中部第一。2019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列全国第10位,中部六省第3位,但我省进出口总额仅列全国第21位,中部六省第5位,仅为湖北的65%、安徽的52%、河南的44%、重庆的36%;外贸依存度仅为6.3%,低于全国48.8%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仅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3.3%,占全国的比重仅为1.5%;外汇存款余额仅为22.4亿美元,居全国第22位,贷款余额54.4亿美元,居全国第21位。

2、结构有所优化,但落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我省出口额最大的企业仅15亿美元,而河南、湖北出口额最大的企业分别达到近300亿美元和50亿美元。出口商品中,钢铁、有色等传统粗放型产品占比达到30%,而且主要是资源输出型;加工贸易仅占总量的29%,低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中,来自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地区的占80%,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仅占9%;第三产业占比仅为2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30个百分点。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仅居全国第18位、中部六省第4位,进出口额仅相当于上海的2%、北京的3%、广东的4%、湖北的1/2。

3、产业集群不断壮大,但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仍然不多。近年来,通过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力承接产业转移,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湖南,世界500强企业有131家来湘投资,总数居中部第一,上海大众、广汽菲亚特、蓝思科技、富士康、欧姆龙、台达电子等一批战略项目的相继落户,带动了我省汽车、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我省仍然缺乏像河南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重庆5+6+800笔记本产业集群(5大品牌商、6大代工商、800家零部件厂商)、西安三星电子这样具有带动效应的大产业。2019年,河南富士康一家企业的进出口就近300亿美元;重庆出口笔记本电脑近6000万台,全球每4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台重庆造,以电脑等智能终端为主的工业品实现出口450亿美元。三星电子西安高端存储芯片项目第一期70亿美元投资达产后,每月可生产10万片,可形成660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收入。

4、载体平台不断夯实,但承载聚集能力薄弱。我省目前有2家综合保税区,6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13家国家级园区、80家省级及省级以上园区等开放平台,平台数量居中西部前列,但这些平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聚集能力薄弱、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等问题。2019年我省80个省级以上园区利用外资仅占全省总量的36.6%,有40%的园区利用外资为零,13个国家级园区利用外资仅占全省总量的2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百分点;80个省级以上园区进出口总额仅占全省总量的45%,有30%左右的园区进出口为零;长沙机场国际旅客居中部第一,但国际航空货运量仅居中部第4。

5、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仍需继续优化。近些年我省以项目服务年等活动为抓手,在改进服务、优化环境和降低营商成本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有些问题企业和群众反映仍然比较强烈,有待进一步优化。比如行政审批程序仍然繁琐,时限较长。不少审批涉及中央、省、市、县四个行政层级和多个行政部门,形成纵、横两个审批“链”,环节之间不顺畅,上下之间不协调,我省一个外商投资项目走完所有的审批流程最快要120天。一些地方部门对政务中心窗口授权不充分,窗口成了“收发室”、“传达室”。权力部门化与利益化的问题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和交叉执法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许多中介机构依附于政府部门开展服务创收,加重了企业负担。许多地方政府对前任领导所定的政策措施不兑现。

6、机制体制建设有所完善,但有待进一步理顺。近年来,我省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省委副书记、人大副主任、分管副省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省商务厅牵头,省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措施,同时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席会议制、重大项目调度制、重大活动协调制、重大任务交办制度、工作督查问责制等工作推进机制。但是,相关机制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比如加强招商引资活动的统筹规划,避免招商活动过多过滥不实的问题;比如内资、外资分头管理,资源分散的问题;比如园区管理、物流管理政出多门、整合不够的问题,等等。

(一)新变化带来新挑战。

一是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增速仍然偏低,全球经济格局“东升西降”更加明显。全球需求结构深刻调整,不少发达国家深陷债务危机的沼泽,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仍存变数,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日债危机没有根本好转,新兴国家增速下滑,地缘政治冲突不断,新一轮工业革命尚缺乏实质性突破。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一届政府上台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调结构、促转型”为核心,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尤其xx届三中全会后,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突破深层次障碍,在财政、金融、价格、企业、土地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国内消费市场仍面临内需增长动力偏弱和cpi冲高的双重压力。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企业景气状况较低,居民收入增长随之明显放缓。此外,国家在财政、金融、资源价格、国有企业、行政管理、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在给湖南带来极大的利好同时,也带来一定冲击。比如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将可能对周边地区及中部地区产生“虹吸效应”;国家《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将使湖南钢铁、水泥等行业雪上加霜。

三是区域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全球范围看,区域竞争与合作仍在深化,各国抢占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利用外资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和新兴国家“低成本竞争”的双重冲击。越南、泰国、印度等其他新兴国家其更低廉的生产成本,对我省承接产业转移造成冲击。而且在国内,中西部省份之间以及沿海省份的竞争越来约激烈。中西部省份为争取企业落户,各出奇招,力度空前。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为促进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争相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励本省资金和产业向省内落后地区转移。

四是湖南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目前,随着“四化两型”、“三量齐升”战略的推进、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承接产业转移仍然存在一定的空间和红利,进一步发展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具备更加坚实的基础。随着明年沪昆高铁的开通,湖南将成为中部最大的高铁枢纽,劳动成本、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要素保障比较优势仍然明显。但是,随着劳动力、土地等各类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低成本制造的传统优势受到削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对外贸易面临国际贸易环境严峻以及自身产业竞争力不足的双重挑战。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刚刚结束的第114届广交会上,大会成交和客商到会双双下降,我省成交仅与上届基本持平,且三个月以内短单占比达80%左右。此外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缓慢,新兴优势产业太少。目前传统产业中钢铁企业经营困难,纺织服装产业的规模在不断缩小,农产品行业规模没有大的扩张,有色金属缺乏可持续性增长,日用陶瓷大而不强,花炮规模难以扩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动漫、汽车及零部件是近年来我省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但是,除装备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优势外,其他都没有做大做强。

(二)新机遇蕴含新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经历了4次重大机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2019年加入wto、2019年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加速向我国中西部转移),但是在这些机遇面前,湖南每次基本都是“醒得早、起床迟、出门晚”。以外贸为例,2019年我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6位,2019年已退至第21位,先后被江西、广西、重庆、新疆、吉林赶超。江西打造粤港澳后花园、广西打造北部湾经济圈、重庆打造中西部开放高地、新疆打造欧亚桥头堡、吉林打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心无不风生水起。

xx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自上而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湘调研期间,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紧紧抓住历史赋予湖南的各种重大机遇,在贯彻落实中央改革要求的前提下,抓住影响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和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制定和实施立足省情实际、有创新突破、有震撼力的改革措施。一是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新的考验和试验。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的创新将极大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大循环、大发展。二是要抓住中部崛起和长江开放的机遇。国家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重心正向中西部倾斜,继中部崛起战略滞后,2019年又把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支撑带上升到战略高度,完全有可能在湖南这个“过渡带”、“结合部”开展系列重大政策试点,布局系列重大基拙设施、基础产业项目,为湖南发展开放型经济开辟新途径。三是要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全球产业转移已进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并存的阶段。湖南凭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基础优势获得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更加优良。过去,我省错过了多次改革的重大机遇,面对新一轮的机遇,我们必须起跑快,起跑好,抢抓机遇,奋力赶超,决不能输在新的起跑线上。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本在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要重视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立足现有的各种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拓宽视野,内外联动,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外交,扩展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契机,促进与东盟和西部沿边地区海陆通道互联互通。推进与上海自贸区的产业对接、功能对接和发展空间对接,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打造产业发展新“航母”,加快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的痼疾,释放深化改革的红利,为“四化两型”战略的推进、“三量齐升”目标的实现提供新动力。

基本原则:一是实现改革创新与扩大开放良性互动。以开放获得外部动力,倒逼关键领域的改革。尤其是吸收国际投资中搭载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先进管理经验,促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二是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良性互动。加强区域合作,全面取消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依据经济规律和统一市场规则,建设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地位,确保各类要素资源顺畅流动和优化配置。三是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良性互动。在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消除对外投资合作的障碍,大力推动产业进湘、资本进湘、技术进湘和商品出省、产能出国、劳动力出境,拓展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空间。四是实现巩固传统优势与培育新优势良性互动。在巩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改革境内外投资管理体制。

1、大幅度放宽外资准入门槛。做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准备工作,在一般制造业领域,探索进一步取消对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研发、设计、采购等各类地区总部。

2、全面推行民间投资非禁即入原则。除法律法规明文禁止外,对民间投资放开所有投资领域,公布明晰的准入标准、准入时限,并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扶持措施。鼓励民间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投资市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及垄断行业等,破除操作层面的“玻璃门”、“弹簧门”。

3、扩大开放服务业利用外资领域。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整合部门资源,由商务主管部门统筹并归口管理全省招商引资工作,构建“内外资统一,外资、外贸、外经、外侨、外宣五外联动”的“大招商、大承接”格局。加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

(二)推进投资审批流程再造。

1、精简审批事项。严格依法设定、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有序推进负面清单之外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实行国民待遇。透明公开审批流程,为每一个审批事项编号存档,并公示到网站上。

2、下放审批权限。3亿美元以下、1亿美元以上允许类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审批权全部下放市州以及国家级园区。1亿美元以下允许类外资项目和10亿元以下的内资项目审批权下放至区、县以及省级园区。立项、土地、规划、环评、质检等环节按照层级同步下放。

3、改革审批方式。设立政府政务服务中心,项目审批实行分层级免费代办。3亿美元以上允许类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上内资项目,政府授权省商务厅全程代办,原则上4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3亿美元以下、1亿美元以上允许类外资项目和20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1亿美元以下允许类外资项目和10亿元以下的内资项目分别由市(州、国家级园区)和区(县)商务主管部门全程代办。项目审批按照投资规模,由企业直接向相应层级的政务中心申报。全面实行并联式、一站式网上申报。精简规范项目申报材料。

(三)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1、培育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充分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作用,为中小民营企业出口提供通关、物流、融资、退税等服务,提高外贸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对认定的大型外贸综合服务型企业给予税收、通关等方面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可作为出口退税主体,视同a类企业优先办理退税。简化对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税收管理,允许其各种服务收费按统一税率征收,或者采取资金统一支付、账册备查的方式征收。允许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海关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视同aa类企业,适应“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

2、创新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争取尽快获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积极探索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采用“旅游购物商品”贸易方式出口,国税部门给予免征不退的税收政策支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拓展。

3、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业出口规模和行业企业聚集的地区打造出口基地,通过完善基地产业链和公共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行业企业聚集度,增强行业的出口竞争力。加大对出口基地龙头企业的扶持,支持其建设为基地内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研发、公共物流、公共营销、公共交易、公共展示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走品牌化发展道路。

4、改进通关模式。加快推进关检合作“三个一”试点,使我省进出口货物真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海关进一步深化区域通关合作,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作业模式适应范围,加快推广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检验检疫部门进一步加强与沿海沿边口岸合作,按照“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要求,推动进出口检验检疫本地化、便利化;对法定检验的我省出口货物,除质量安全风险高的外,原则上由产地检验监管后放行,口岸不再抽检;对法定检验检疫的进口货物,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入境口岸检疫后由我省检验检疫实施检验监管。

5、促进外贸物流发展。大力推动我省“内陆无水港”建设,尽快实现长沙、衡阳、郴州、永州的“无水港”功能,打造我省外贸货物通江达海的高效平台。进一步开通好我省“五定班列”和“五定班轮”,将其打造为我省货物进出口的快捷通道。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优化全省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布局,切实加强我省各类口岸、“内陆无水港”的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建设。

(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发挥湖南“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巩固港台、发展两角长三角、珠三角,拓展日韩,重点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融入“一路一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

1、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积极借鉴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理念新举措,及时做好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准备工作。完善岳阳城陵矶港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功能,创造条件升级为综合保税区,积极争取在黄花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岳阳城陵矶港区和郴州出口加工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设立政府驻自贸区日常办事机构或窗口公司,涵盖招商推介、商品展示、研发设计、货物通关等多项功能,并尽早谋划赴沪开展定点招商,对接产业转移,争取上海自贸区设立后溢出的制造业和服务外包项目能在湖南落地。积极争取将岳阳城陵矶港列入上海自贸区的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

2、积极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争取开通长沙-广西-越南、株洲-新疆-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到达北部湾、珠三角水运口岸的铁海联运,增加黄花机场至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客货运航线。建设好我省在越南、老挝、泰国投资的境外工业园,鼓励更多企业赴东盟、中亚建立境外工业园。加强与东盟、中亚各国的产业对接,鼓励我省轨道交通、特变电、茶叶等优势产业积极拓展东盟和中亚市场。在广西、新疆设立湖南东盟、湖南亚欧办事处。将永州打造为我省对接东盟的物流通道,支持东盟与永州互设办事处。

3、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将岳阳以城陵矶港为中心的沿长江150公里左右的经济带,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将全省大运力工业配置在这一区域,重点发展物流航运业。申请增加岳阳城陵矶和长沙霞凝港口岸对外直航航线,拓展至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等近海集装箱直航业务。在岳阳建立湖南航运交易所,建立集“平台监管、数据处理、政策发布和国际物流动态”于一体的电子口岸,与中国电子口岸尤其是长江流域地方电子口岸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五)加快推进“走出去”步伐。

1、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的主体地位。争取个人境外投资试点。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到海外整合和延伸产业链。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

2、改革投资审批方式。放宽对外投资准入,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将核准范围限定在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两类,进一步简化核准手续。推动事前审批转向改善对外投资信息、法律、融资、保险等服务支撑体系转变。

3、鼓励企业抱团走出去。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以延长产业链为纽带,引导扶持水电、农业、文化创意、矿产资源、服务业、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联盟抱团出海“走出去”。鼓励中联、华菱、远大、南车、湘电风能等企业在境外创办产业园。鼓励企业抱团参与国家援外项目招投标,拓展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带动我省设备、技术、服务、劳务输出。

4、加快“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和建设集国内外政府部门、境外园区、境外商会、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于一体的“走出去”促进平台,完善风险防范体系。

(六)推动发展平台向高端、集聚发展。

1、加强园区平台的规划和管理。支持有条件的园区申报国家级园区。围绕我省规划的10大优势产业和50个产业集群,对我省目前80个省级及省级以上园区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园区绩效考核机制,突出园区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效益和开放型经济指标,对省级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末位淘汰。

2、加强功能性平台建设。积极申报岳阳城陵矶和长沙黄花机场综合保税区;申请设立城陵矶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增加口岸的“保税仓库”功能;争取将长沙市列入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好以新华联为龙头的原油进口平台、城陵矶冻品口岸平台;将金霞保税区打造成集综合保税、进出口商品展示及交易中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水陆物流集散中心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功能平台。

3、加快会展平台建设。理顺会展业管理体制,构建职能清晰、协调一致、“多位一体”的湖南会展管理服务体系,制定出科学的会展标准和规范会展评估体系,切实加强会展业财政扶持力度。借鉴国外著名展馆的经验,高起点建好长沙新的国际会展中心,彻底解决湖南会展业在硬件设施方面的瓶颈问题,全力申报国家级经贸会展平台。

4、打造商协会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商会类行业协会平台,发挥其在整合招商资源、制定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秩序、开拓国际市场、应对贸易摩擦等方面的作用;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明确地位,厘清职责,规范管理;建立政府资助重点行业协会发展和购买服务机制,对主导产业行业协会和部分综合性重点行业协会,政府实行长期购买固定性服务。

5、加大金融平台建设力度。支持省内企业在境外上市、境外发债,同时在资金调回和使用方面争取更为宽松的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开展商业信用融资,在坚持交易背景情况下,支持银行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服务。支持境内项目使用外汇转贷款。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湖南设置分支机构,逐步将国际结算业务网点延伸到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县域范围。推动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园区金融机构网点建设。优化国际结算网络系统,完善国际结算工具,推广跨境贸易网上银行服务、网上结售汇等电子化产品,提升结算效率,加快资金周转。有序放开对中小企业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特种行业市场准入的指标限制,加大对江浙、粤港台、晋商财团等民企金融资本的招商力度,积极吸引内外资进入省内金融市场。

6、大力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鼓励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展跨省、跨境区域合作。湘南三市比照长沙,全面享受营改增试点以及项目审批等相关政策,全面启动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统筹规划湘南三市主导产业,实行错位发展、互补发展,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推进衡阳、郴州、永州“内陆无水港”建设;支持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支持永州蓝宁道新等加工贸易走廊设立公共保税仓;充分发挥郴州快件中心的功能。

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今今天研讨的题目是“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展望”,我想从四个方面来展开:一是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二是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三是大港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四是大港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展望。

一、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1、世界经济出现良好的复苏势头。在过去几年中,世界经济相继受到诸多消极因素的影响,进入了持续的低迷期。和,世界经济分别增长了2.4%和3%;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全面陷入衰退之中。但是从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20世界经济增长率回升到3.2%,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复苏,据国际货币资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4.5%。

资料:(1)美国经济出现强劲回升势头。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各大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走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先前预测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调高了对今年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预计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为4.6%,比原先的预测高了0.7个百分点。

(2)欧洲经济有望回升。去年前两个季度,欧洲经济全面恶化,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相继出现了负增长。去年第三季度德国经济开始好转,年全年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仅为0.5%。与美国相比,欧洲经济复苏比较缓慢,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达到2%。

(3)日本经济出现明显好转。日本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20、2003年日本经济持续两年实现增长,2003年增长率达到2%。日本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口的增长,特别是对中国出口的增长。由于日本经济结构问题还相当严重,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有所下降,增长率回落到1.4%左右。

(4)亚洲经济成为世界亮点。除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和地区2003年经济增长达到6.3%,超出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以上。今年预计仍将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2、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国际资本流动也更加活跃,并呈现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周期缩短;

二是高技术资本剩余增加,跨国公司资本向外扩张的要求增加;

五是流入发达国家的资本有所减少,更多国际资本正在加快流向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和越南等)和地区;从区域分布上看,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地区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主要是那些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

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变化看,未来几年国际资本有可能增加对发展中经济和发展中地区流动,特别是向那些正在采取较大开放政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因此,从总体上看,今后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经济更为有利,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新机遇。“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充满活力,投资和贸易环境快速改善,投资回报率明显高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高于美国,这会促使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到这个地方来投资、做贸易。

最近两年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加速,充分说明外商看好中国这个市场。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万家,比去年增长20.22%;合同外资金额1150.70亿美元,同比增长39.0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截止到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3万个,合同外资金额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

(二)国内经济形势。

1、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直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的困难。经过多年的努力,从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逐步成熟起来,内需特别是投资需求,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去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率高达9.9%,预示着新的一轮宏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的到来。虽然遭到了“非典”的严重袭击,去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仍然达到9.1%,gdp总量达到1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排在世界第6位。我国经济之所以保持较快增长,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1)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权威机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少有的“三大周期”重叠。一是中国制造----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进一步促进加工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催生的投资动力将不断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三是新兴消费品---消费周期,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为主导的一批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大周期重叠,同时作用于我国经济,必然会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期,而且这种增长是市场自身驱动形成的具有长期的持续性。

(2)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经济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gdp仅为1000美元,在世界排位是140位左右。从产业结构方面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较高,美国在70%以上,英法德日等国均在60%以上,而我国只有33%左右,增长空间较大。

(3)市场活力对经济的推动会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出现转型,形成了政府主导与市场活力共同推动的新格局。民间投资将明显加快,住房、汽车、通讯、旅游等消费热点将持续升温。

(4)经济增长的体制条件进一步改善。随着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逐步落实,改革将迈出新的实质性步伐,非公经济将焕发更大生机。

(5)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作用会进一步显现。我国入世将从摸索期进入适应期,与国际经济融合、接轨的步伐加快,从而加速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的转移。

所以说在今后几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2、中国吸引外资正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政府按国际规则修改一系列法规,为外资更好地进入中国提供了方便。最近商务部将出台八项投资新政策措施:

一是健全吸收外资法律法规体系,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统一性,提高政策透明度。二是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投资结构。三是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展技术创新。四是有步骤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五是积极吸收外资参与中国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六是继续落实鼓励外商投资中西部的政策。七是积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出口,发展国内配套产业。八是积极探索以购并方式吸收外资、拓宽外商投资的方式。

要求达到外资与国内经济发展实现“四个结合”。即:(1)吸收外资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效益相结合;(2)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相结合;(3)与扩大出口、发展开放型经济相结合;(4)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相结合。

目前,外资已经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数据显示,2002年,在全球投资锐减的情况下,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居全球首位。2003年继续在受“非典”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实际利用外资仍然达到535亿元,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投产的外资企业达23万家,外资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4%,在出口最多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两大行业中,外资出口比例分别高达68%和85%。

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外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7%,产值占29%。中国吸引外资税收占工商税收总额的百分之20.5%,是所有税收中增长最快的。

外资企业也为中国230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可以说,外资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今后,这一支柱的比重还要更大,领域还要更广,形式还要更多样。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设立了四百多家研发中心,产业链逐渐向国内延伸,产业聚集效应正在形成。

1、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但总量规模仍然较小。200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典疫情冲击、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市经济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8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874元,折合3126美元,圆满完成“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天津市gdp增幅比北京高4个百分点,比上海高3个百分点。但是总量仅为北京的2/3,为上海的1/3;财政收入450亿元,比北京少142亿元,相当于上海的1/6。工业增势强劲,重工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动力。2003年工业完成增加值1027.79亿元,增长20.1%;完成工业总产值4049.61亿元,增长26.1%。工业增长速度高于上海、北京等市。总量与北京持平,相当于上海的1/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明显扩张。全社会投资1046亿元,增长29%,增幅比上年提高13.9个百分点,远远超过上海12%、北京18.9%的增幅。但投资总额为北京的1/2,上海的2/5。

2、外向型经济成为拉动天津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利用外资保持较高增幅。全年累计新批三资企业941家,增长15.3%;合同外资金额35.13亿美元,增长74.3%;实际到位16.33亿美元,增长62.9%。制造业招商引资占主导地位,合同外资额21.54亿美元,增长94.7%,占全部合同外资额的61.3%。服务业利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合同外资额13.28亿美元,增长48.6%。来自日本、意大利、新加坡、德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合同外资额分别增长1~4.5倍。外商企业增资踊跃,全市增资企业达到382家,增资总额10.95亿美元,其中外方增资额9.23亿美元。

与北京、上海相比,利用外资的增幅大大高于北京和上海,但是在利用外资规模上仍然有较大差距。合同利用外资额超过北京、但只相当于上海的1/3,实际利用外资额,与北京低5亿美元,相当于上海的2/7。

3、滨海新区的地位更加突出。经过近的建设和发展,滨海新区已成为全市最大的经济增长点,积聚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全年滨海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70亿元,增长20%,占全市的40%。实现工业总产值2133.21亿元,增长30.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4.08亿元,增长65.2%,占全市的45%;外贸出口89.87亿美元,增长24.8%,占全市外贸出口的62.5%;合同外资金额24.46亿美元,增长58.2%,占全市合同外资额的69.6%。天津开发区综合指标在全国开发区排名第一,天津保税区四项主要指标名列全国保税区之冠。天津港的发展尤为迅速,港口吞吐量达到1.62亿吨,增长25.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301.5万标准箱,增长25.2%。

4、全市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加快。20是我市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起始之年,发展速度将更快。主要原因是:

一是2003年我市圆满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持续、快速增长阶段,工业化进程将明显提速,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将进一步升级,居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富裕型阶段。

二是五大战略举措已全面启动,随着各项建设的全面展开,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会继续显现。以汽车、信息通信产品和住房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消费热点已经形成,对经济发展正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新一轮对外开发的高潮已经来临。我市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的基础,滨海新区开发的龙头地位已经形成,港口的集散功能、开发区的加工制造功能、保税区的自由贸易功能都将得到充分发挥。市里正在制定我市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我市到直接利用外资将保持年均30%的增长速度,外贸出口保持年均50%的增长速度。

综合以上分析,根据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预计年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近几来,大港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全区国民经济整体上保持持续、快速、稳健的运行态势。2003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53.6亿元,比增长65%,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全区人均gdp达到54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区属生产总值完成53.2亿元,比20增长75%,年均增长23%。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完成工业总产值4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快增长。生产化学纤维25.6万吨,增长35.2%;乙烯23万吨,增长8.1%,原油421万吨,增长6.9%;原油加工量710万吨,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为4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投资项目211个,投资总额13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比上年增加574元,同比增长10.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0元,比上年增加1362元,同比增长12%。全区单位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21269元,比上年增加3110元,增长17.13%。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3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6852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6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年末全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4.8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735人,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额达271万元。养老、医疗保险统筹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加医疗保险统筹人员7.7万人,比上年增加3千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人员达14.6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垃圾处理场三期工程、污排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2003年,新建园林绿地39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2%,人均公共绿地38.5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2平方米。开展农村楼房化和“村村通”工程建设。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准外资项目23个,合同利用外资(新口径下同)911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1%;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增长36%。

内联引资成绩显著。全年引进内联项目132个,引进外地协议投资额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倍,实际利用内资额达到5.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5倍。

外资企业生产形势很好。全区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3.3亿元,比上年增长64.1%。出口产品销售收入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5%。

园区建设再上新水平。大港经济开发区和石化科技园区是我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2003年,开发区投入4500多万元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引进项目35个,其中,天任自行车项目投资达到3000万美元,高丽线路板和大宇空调分别增资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石化园区投资320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设施配套能力达到“七能一平”,全年引进企业16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

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够大。gdp在全市12个有农业区县中排在第10位;区级财政收入排在第5位,低于塘沽、津南、西青、北辰。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排在第11位,仅高于宁河。实际利用外资排在第7位,在四个郊区、滨海三区中,仅比汉沽高。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城市居民的收入比农村居民收入高出1倍。

三是发展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表现了部分执法部门、个别执法人员不能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为投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在看到问题和差距的同时,也应充分看到我区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看到问题和差距能够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优势和潜力,能够使我们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

一是雄厚的产业优势。大港区作为全国和天津市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经过40年的建设,形成雄厚的石化产业优势。形成从原油开采、油品加工、大型石化装置建设,到石化下游产品深加工、辅助产品开发,以及仓储、运输等相配套的、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体系。

二是完备的配套设施。拥有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的大港发电厂和装机容量20万千瓦的天津石化自备热电厂,形成完整电力供应配套网络。拥有宝坻水、滦河水、地下水、海水淡化四种水源,完全可以保证新建项目的建设及生产用水。燃气供应充足,陕气进津储备库坐落在工业预留地。环保设施完备,区内雨排、污排体系完整,建设了日处理能力400万吨的垃圾处理场和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三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大港区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8.96亿吨,天然气780亿立方米,地热资源面积62平方公里,为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保障。土地资源丰富,20-30平方公里国有荒地作为后备用地,为大型项目建设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四是良好的区位条件。大港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临近京津大都市,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信息、人才、资金,接受产业转移与协作,具有良好的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优势。

上述优势,为大港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刚才,简要分析了我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说,当前的发展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变化,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全面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我感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着力抓好外向带动战略、工业强区战略等几个方面。

(一)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用科学的发展指导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应着力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把握好经济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的关系。我区的经济总量还比较小,我们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把区域经济做大做强,为社会事业进步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同时要坚持速度与效益并重,提高运行质量,做到扩张经济总量与提高经济质量同步。

二是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做依靠改革促进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同时,在改革中注意维护群众的权益,激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统一。

三是把握好统筹发展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树立区域整体发展观,促进城乡一体、区厂一体、经济社会一体的协调发展。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密切与驻区企业的联系,加强区厂协作,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坚持在统筹中突出重点,在重点工作的把握上,倾注更大的力量,实现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区整体工作全面上水平。

(二)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只有开放才能发展。我们必须积极与世界经济接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随着发达国家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必然会使劳动密集的产品和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前,中国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为此,抓住机遇,全面推动外向型战略十分关键。

1、进一步建立全民招商的有效机制。(1)激励机制。在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有关中介奖励政策的同时,研究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对那些有特殊贡献的给予重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民参与招商的积极性。(2)约束机制。每年我们都给各单位、各部门分解招商引资任务,并纳入目标管理,对年度目标管理,应该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切实发挥约束机制的促动作用。(3)责任机制。对一些在谈项目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落实到单位和人头,实行跟踪服务,特别是一些大项目,从项目的洽谈、签约、建设到投产,提供全程服务。

2、建立较高水平和规模的招商引资载体。目前,有一批大项目即将或有意落户我区。中石化计划投资180多亿元建设80万吨乙烯和1100万吨炼油一体化项目,国家发改委已经通过立项,正报国务院批准。神华集团投资160亿元,建设4台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的特大型发电项目和黄万铁路项目,国家发改委正在立项。中油集团在大港建设100万吨的延迟焦化和200万吨炼油项目,已经实施,还在争取上1000万吨炼油项目。蓝星集团53万吨pta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立项,总投入18亿元。大港电厂三期扩建工程计划投资30亿元,建设2台30万千瓦发电供热机组,配套建设日处理4万吨淡水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设施。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使我区成为全国资本投入最密集地区之一,也将大大增强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全力以赴抓好载体建设,规划好用地,并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大港开发区、石化科技园区和镇街工业小区都要加快建设步伐。大港开发区在现有的6.5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扩展2平方公里,达到8.5平方公里,并打造一流的配套投资环境,形成机电、电子、新材料制造、自行车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石化产业园区要依托大石化、大炼油的产业优势,着力引进石化下游产品开发、化工、制药生产企业,形成规模优势。镇街工业小区也尽快完善载体,尽快形成规模。

3、实施大经贸战略。既做到“请进来”,还要做到“走出去”。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放开,传统外贸出口格局已被打破,为我区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难得机遇。积极鼓励出口优势企业,不断扩大出口规模,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积极鼓励有一定资金实力,有一定科技能力和一定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区门,走出国门,到区外、境外投资办厂,拓展发展生存空间,谋求更大发展。

(三)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

工业强区、工业立区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基本发展战略,应该结合“十一五”计划的制定,高标准编制我区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规划,以建设工业六大基地为基础,全面振兴区属工业,带动三次产业的全面加快发展,优化经济结构。

一是建设石化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基地。目前,我区石化下游产品开发和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化工行业已成为乡镇企业的龙头行业,化工染料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华孚公司油田化工品生产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分别投资8000万元的利海化工、碳素厂等重点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蓝星集团投资18亿元的53万吨pta项目,正在申报国家立项。今后,我们打算配合大乙烯、大炼油项目建设,再引进建设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抓住机遇做大做强现有的化工行业,石化制品行业增加值、利税力争达到全区工业的30%,构建石化及下游产品开发生产基地。

二是建设自行车生产基地。我区目前自行车生产密集化程度比较高,科林自行车公司是一直我区的龙头企业和利税大户,第二期增资项目即将投产。去年,我们又引进了天任、科力、荣智园等一批自行车生产企业,今年自行车产量预计达到45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所有企业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最终可形成1000万辆生产能力的全国最大中高档自行车生产基地。

三是建设头孢类药物生产基地。石化园区内正在建设的一批医药生产项目,有投资1.86亿元的头孢类及中间体药物项目、投资9400万元的南大凯泰制药、投资2000万元的儿童制药等项目,将形成全国最大的头孢类药物生产基地,全部项目投达到,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30亿元。

四是建成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基地。电子电器制造是大港开发区的支柱行业,大宇微波炉、大宇空调、高丽线路板、妮斯电子等韩资企业发展较快。去年大宇微波炉、高丽线路板分别增资2000万美元,扩大生产能力。大宇微波炉今年产量可达350万台,全部出口,销售收入可达1.2亿美元。大宇空调今年预计产量34万台,也是全部出口,销售收入达到4600万美元。投资1.5亿元的普辰电子公司也将投入生产,今年电子电器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

五是建设汽车配件生产基地。汽车配件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我区汽车胶管、汽车玻璃、空气滤清器、仪表总成、汽车弹簧等汽配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鹏翎胶管和大港胶管两个汽车胶管生产企业去年分别投入2000万元和26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品种,同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部分产品进入德国、美国等汽车配件销售体系。鹏翎公司今年计划投资4000万元,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建设二条高标准的生产线。预计今年两个企业汽车胶管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以上。日本名古屋一家公司在大港开发区投资生产汽车配件,油田运输公司投资万元,生产汽车刹车片,两个项目年内也将投产。

六是金属制品生产加工基地。金属制品业是我区传统强势行业,五金、制钉等是我区主要出口产品,石化管件、飞龙制管两个龙头企业预计今年销售收入都能达到10亿元。金鑫铝(铜)业、三和制铁等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我们将加大这一行业的改制、改组力度,整合优化资源结构,进一步做大做强金属制品业,全年销售收入力争突破30亿元。

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方案》,我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挥石油化工基地优势,壮大石油化工产业,带动下游产品开发和精细化工发展,延长石化产业链;深化企业改革,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经过几年努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把大港建设成为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一)经济更加繁荣。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到20区域gdp达到256亿元,人均8000美元;区级财政收入7.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到区域gdp达到388亿元,人均10000美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000美元);区级财政收入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

石油化工主体产业优势突出。到年,全区原油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吨(现有原油加工能力800万吨)、乙烯100万吨、pta100万吨、聚酯50万吨的规模。到年,全区原油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乙烯能力增加到150万吨,重整能力达到400万吨、px能力增加到160万吨。

区属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7年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24%;2010年工业总产值485亿元,年均增长23%。建成以园区经济为主导,主导产业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群。

海洋经济长足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区,专业化程度较高临海石化物流区和具有特色的海洋休闲旅游区。

服务业更加发达。传统商贸餐饮业向高档次、现代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教育产业形成规模,2007年在校学生达到3万人,2010年力争达到5万人。

农业基本实现产业化。2007年以前建成冬枣、畜牧养殖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业化经营。

(二)城市环境更加优美。

构筑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建成“六横八纵”的交通网络,打造对外快速通道。

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扩建污水处理厂,在2010年前,扩建到日处理污水10万吨规模。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回用污水3万吨/日。完成垃圾卫生填埋场全部工程,全区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基本实现城镇化。2007年农村城市化率提高到80%,2010年达到90%。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建设环城河、环城路和环城林,使环城河与城区水面相连通。兴建沿河公园,建设沿河绿化带;完善城市森林公园等。区域环境综合指标达到9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9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36%。

(三)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到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到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0元。

(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社会文明进步。政治昌明廉洁,社会秩序稳定,道德风尚良好,文化繁荣发达,生活方式健康,全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大港区作为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开发开放步伐的加快,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我区将迎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推进区域发展中虽然存着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但是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扎实工作,我们相信,大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相关推荐

汉族干部发声亮剑表态发言材料(精选24篇)

通过发言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组织思路,确保传达清晰、有效的信息。接下来是一些激励和励志主题的发言稿,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热情和动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方案设计大全(20篇)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开始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下面是一些幼儿园大班的学习资源推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地点:__园操场。二、参加对象:_

护理实习结束申请书(模板18篇)

护理是一种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职业,护士们需要保持对新技术和研究的关注。护理人员需要经常关注最新的护理研究和技术,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护理伦

家庭教育宣讲心得体会(热门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当我们对人生或

加班奖金申请书(实用19篇)

申请书是一份重要的文书,需要认真审视和精心打磨,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为了方便大家写更好的申请书,我整理了一些申请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从

寄宿制心得体会初中生(汇总16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个人能力。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教育经验总结(热门18篇)

总结范文的写作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能力,促使我们对自身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找出优点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

校园跑步心得(优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收获和体验,它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总结和概括。以下范文中涉及的话题非常丰富,从学习方法到人际关系,从自我管理到团队协作,

餐饮厨房主管述职报告(优秀22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不仅可以向上级反映自己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增强自己的工作思考和分析能力。从以下的述职报告范文中,你可以了解到如何将工作成果用简洁、精准的语言表达出

社保工伤申请书(模板18篇)

告别了大学生活,我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需要写一份申请书了。这里是一些优秀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它们以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展现了申请者的优势和特点。尊敬的公司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