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毛泽东思想概论 >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篇)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篇)

作者: 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位伟大的领袖者一生经历坎坷,碰到过无数的困难和挫败,他在痛苦中挣扎过,萎缩过,但他的信念告诉他:成功就在下一次!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最终成为一代伟人。我想,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有不一般的性格,有更加坚强的信念。这是老师推荐的书,相信它会给我带来很多的启示,我也会从中学到很多吧。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厕所上面有一块块木板体剥落的印记,上面有毛主席的这首诗。当时我一边上厕所,一边念着这首诗。当时我还有过这样的念头:毛主席为什么写苍蝇呢?他要关心的事情很多的啊!读过传记,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记得我的书柜中有一本《毛泽东诗词选》,我曾读过,但是那是还太小,知识积累很少,读不怎么懂,并没读完。零零星星还记得那么一些。那黄色的叶面下是一行行黑色的铅字,其中最熟悉的还是这些诗词《为女民兵题照》《答友人》《咏梅》……因为我爸有段时间让我背过诗,所以这些还有点印象。儿时的记忆是最珍贵的,也许,让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多积累多背诵,真是有点道理。特别是读读背背伟人的诗词,虽然不懂,但是对以后却有潜移默化的帮助。真是庆幸自己背过一些毛主席的诗词。

其实从高中时,有一段时间我就读了些人物传记,象孙中山、鲁迅的传记我都曾读过。但毛泽东的传记未有机会拜读。这次正巧毛邓三课给我提供了这个有利的机会,应该说是正好强制我自己抽出时间来看人物传记了,大学一直很忙,所以这本书在断断续续中才被慢慢被消化。读《毛泽东传》能够更细节的了解毛泽东这个叱咤风云的领袖人物。有所读,就要有所得,每次读一些我就会记下一些好词好句,这是小学时老师教导我的,很感谢那时的小学老师让我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年近13岁的毛泽东因为不听从父亲的话遭受父亲的追打时,跑到池塘边,声称父亲再要逼近,就跳下水去。此时的他就已经悟出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的道理。这种做法可能有点偏激,父亲的做法也趋于封建了。但是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而言,能够悟出这样的道理确实不易。我读完这个故事,觉得伟人的很多性格其实是从小就培养了的。毛主席的敢于反抗的精神,在小时已经体现出来,我想,这为他以后进行起义算是奠定了一点思想基础的。看来并不是偶然的一个人冒出来随随便便说要起义的。历史很多都是必然性的我认为。

苏联派来的代表米高扬离走时对翻译说“毛泽东有着远大的远光,高明的策略,是一位了不起的领袖人物“。。是呀,看完他解放前的革命历程,似乎他是正确的代名词呢。在革命的每个阶段,无论是大革命还是艰苦的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每个阶段每个时期,他都走在别人的前面。毛主席的敢于探索,敢为人先的精神也让我深深触动。我从中联想到我们温州人。我们温州人有被称是“中国的犹太人”,做生意是满世界跑的。因为我们温州人也有一种敢于探索,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就像毛主席的成功一样,如果温州人没有过人的胆识和实践精神,是不会成功的在全世界打下一片生意天地的。

看书的过程中,我也有疑惑的时候。读着读着突然会冒出一个疑问:在革命的过程中,当其他同志还在迷糊或者还沉溺中上次的胜利时,毛泽东总是用敏锐的观察力和博学的学识指出革命下一个阶段的方向,抓住关键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使原本混沌的局势豁然开朗,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写出来的理论著作如。因此我很佩服毛主席。这样的人才是时代需要的人才。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的革命会走向何方呢?会取得胜利吗?会有新中国的建立么?我想答案肯定是玄乎的。我觉得这和电视剧有点像,总得有一个主角站出来撑戏的。他是决定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谁也不能取代的。他是剧情发展的线条,少了他也许喜剧就是悲剧了!

读到后来,发现有些东西是教科书上没有提及的东西,或者说是没有详细提及的东西。我发现其实人们对毛泽东也有很多误解的,对他发动_的不理解,以为那是为了权力斗争。我却并不这么认为。我至少可以说,如果将对其的评价放在整个延续的历史过程中,而不是断章取义,也许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那些哲学家或者史学家是跨越时空超越现实的,是无视黎民苍生而且专注其理想的,而毛主席是要考虑的东西多很多的。当然,我也不得不说,正确的经验可以鼓励我们,错误的经验却可以教训我们。就算错了吧,毛的错误和失误,人所共知,可是,当你和家人都衣食无着、无路可走,当整个民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的时候,是谁指引了我们,是谁挽救了我们,给了我们组织、事业和纪律,给了我们整个民族尊严、信念、甚至是理想和荣耀?毛主席的功大于过。先人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崇拜者,我是完全理解的。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另一个偶像,迈克尔乔丹,穿着23号球衣的上帝本人。他在篮坛的地位无人能撼,无疑是个伟人。但是他在后来也犯了一些错误,似乎有违“飞人”的称号。但是他曾经的辉煌却没有被掩盖。我依然热爱篮球,喜欢乔丹。如果因为一些小事而否定一个伟人,那显然是心胸狭隘的。所以,我打心底里佩服和喜欢毛主席。

我读《毛泽东传》,并不仅仅去看毛主席是怎样一个人,他是怎样怎样成功的。我会去联想到很多类似的人。我发现很多成功的人或者伟人他们都会有共处,那样我就有了学习的榜样。《毛泽东传》是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而具有性。《毛泽东传》的的好处是给出了一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同时,也让我相信,任何事实和可能性都会发生。因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把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人,都应该放在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去考虑,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七情六欲,视野局限。

我想了想,一个不会犯错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成功是由无数的失败积累后才获得的。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所得,但我发现那些伟人也是遵循这条原则的。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思想和行动,而他的思想和行动则决定他的命运。毛泽东在书中称“在自己身上有些虎气,是为主,也有些猴气,是为次”。我的理解是他既有霸气又很有灵活性,霸气为主,灵活性为次。这些也可以从他写的诗词可以看出来。高中时的《沁园春。学》,就很好的体现了毛主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情霸气。我想,这两者是对立统一,却也是比较完美的性格。谁具有这一完美的性格,谁就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了,更甚是主宰时代的命运!这样的条件,何愁不有一番惊人之举?何愁没有灿烂的人生?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我追寻伟人毛主席的足迹,慢慢培养一些好的习惯,相信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于是,我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毛泽东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作了对比,我的眼前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勤奋好学者的足迹……重新去寻找这一足迹,重新去寻找这一精神,对我们80年代的青少年不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吗?我真诚地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龄人,希望我们都能从这本书中汲取到理想、信念、精神和毅力。

思念先贤雄才大略,不朽文章,无尚功德,我感慨万千。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历史将记住毛泽东作文

在新中国没有成立以前,出现过许多顶天立地的人物。每一个人都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献出了生命,为人民而抛头颅,洒热血。我最敬佩的是对中国有着巨大贡献的毛泽东,中国历史上永远铭记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他谱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篇章。

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自己的力量。

毛泽东在革命生涯之初,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基于这种思想的指导,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最终在马列主义对社会阶级划分的基础之上,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更加全面准确的划分,即将中国农村社会划为六个社会等级: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中小工商业者。同时毛泽东认为革命应该尽可能多地联合大多数人,打击少数人。因此毛泽东在后来的土地革命中提出了一个基本方针:“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保护中小工商业者。”对中国农村社会的准确分析与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革命路线的提出,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占中国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国农民的支持,从而为革命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最可行的力量保证。

在政治上,可见毛泽东的确是位空前绝后的天才,可在自己的家庭中也有他力不从心无可奈何之处。

众所周知,毛泽东向来胸怀博大、无私无畏,是条平常轻易不流泪的硬汉子。以至于即便爱子在朝鲜战场光荣牺牲,他也未在公开场合落过泪。但是,在他那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革命生涯中,却还是有那么几次落下热泪的时候,说明他是个爱动感情的人,也会呈现出温情细致的一面。虽然素有“男儿有泪不轻弹”之说,可也公认“无情未必真豪杰”。毛泽东正是这样的人。

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令世人瞩目的红色婚姻之一。他们的婚姻生活历经十年之久。这十年,恰恰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十年。也是这十年,毛泽东历经了政治上的起起落落,但在他最艰难的时期,贺子珍始终伴随着他,不离不弃,共同面对这十年的风风雨雨。贺子珍在极其恶劣的战争环境中尽着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也是这十年,贺子珍的精神和肉体承受了太多的伤痛:与父母和儿女生离死别,惨失弟弟,艰苦条件下频繁生育带来的病痛,还有长征中因敌机轰炸为掩护战友留下的十几块常让她阵阵作痛、刺激神经的弹片……

终于1937年在延安时,贺子珍终于忍受不了这份痛苦与无奈,想离开了。当毛泽东看到妻子去意已定时,极力挽留她。他知道,她这个时候提出要走,同自己有关,说了一番十分动情的话:“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眼泪:一是我听不得穷苦老百姓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我这个人就是这样,骑过的马老了,死了,用过的钢笔旧了,我舍不得换掉。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可妻子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了。

可即使人生再不如意,他也得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百姓,咬牙继续革命之路。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天,终于结束了艰苦的抗战之旅,在法西斯主义的侵蚀下,中国人站起来了!历史上这一天,多么激动人心,中国人多么自豪,黑暗的笼罩散去了,世界又光明了。就是这样一个毛泽东,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他带领了全民族走向崛起,冲破重围。

中国的历史上不能遗忘了他,世界的历史上不能小觑了他,敬爱的毛主席,您看到今日的中国了吗!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

ok3w_ads("s005");

人民来信来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保护人民民主权利,倾听人民意见,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通过向政府机关或领导来信,提出各种要求,对各项工作提出建议,对一些干部提出批评,这是人民的一种民主权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毛泽东把人民信访工作看做是党和政府与人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干部了解人民疾苦和呼声的重要渠道与途径,是与人民群众沟通的一种有效载体。在繁忙的国事活动当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亲自受理人民来信,倾听人民群众中的不同声音,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解决落实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

在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就非常重视人民信访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中央苏区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非常重视人民信访工作。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即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设立了有关部、委、局,并在办公机关内挂有“来访接待室”的牌子。人民信访工作在此前后已产生并逐步发展。

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发表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就如何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作出了深刻的阐述,为做好人民信访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当时的政府机构中,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到省、市及县的组织系统,都设有内务部(科)、工农检察部(科)等组织机构。人民信访除中央政府的秘书处、内务部同时受理外,大量的群众信访、控告主要由工农检察部受理。

从《工农检察部控告局的组织纲要》中可以看出,受理人民群众信访、控告主要是由工农检察部的控告局负责。从中央到地方苏维埃政权的工农检察部(科)控告局,是战争年代人民信访工作的组织机构,办理了大量人民群众来信、申诉、控告、检举及接待来访工作,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严肃查处贪污腐化案件,纠正违反政策和侵害工农利益的各种错误行为。

在这期间,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便是从人民来信提供的线索中,查处了瑞金县贪污案。

1933年夏的一天,中央工农检察部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中央工农检察部部长何叔衡认为,举报信没有署名盖章,更说明问题的复杂性、严重性,更应该引起重视。他说,我们强调举报信要签名盖章,主要是为了方便调查核实,但不能因为匿名而随便处理群众来信。于是当即部署力量,先后派出两个调查组进行调查。通过明察暗访,初步查实瑞金县苏维埃浪费现象异常严重,可能还隐藏着更多更为严重的问题。

对此,工农检察部报告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临时中央政府指令加紧调查对瑞金县苏维埃的检举。工农检察部与苏区工会、少共中央取得联系,从中抽调力量组成“轻骑队”,在部长何叔衡的领导下开展进一步调查。“轻骑队”从12月15日开始工作,经过努力,瑞金县苏维埃贪污浪费的事实大部分被检查出来。取得结果后,中央工农检察部在瑞金县城召开苏维埃工作人员大会,通报工作经过和检查结果,并以《轻骑队通讯》为题在1933年12月26日《红色中华》第138期上予以公布。

1933年12月28日,毛泽东主持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议,听取中央工农检察部关于瑞金县苏维埃贪污案的汇报。会议决定,将瑞金县财政部长蓝文勋撤职查办,会计科长唐达仁交法庭判决,并给予县苏维埃主席杨世珠警告处分。1934年1月4日,《红色中华》第140期公布了这一处分决定。唐达仁侵吞各军政机关交来的余款,群众退回的公债、谷票等款,变卖公家物件和谷子,及隐瞒地主罚款共34项,合计大洋2000余元,经法庭审判后,被处以死刑,并没收其个人财产。蓝文勋隐瞒唐的贪污案件,有放纵犯罪的重大嫌疑,予以撤职查办。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批示: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来信逐渐多起来。据逄先知回忆,开始毛泽东几乎对每一封来信都亲自阅示,由秘书田家英协助处理。有些是毛泽东直接回信,大部分是由田家英代为回信。后来人民来信越来越多,就成立了一个机构,专门为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处理信访工作,田家英是负责人之一。

尽管如此,毛泽东仍先后几次就群众写给他的信件的处理作出批示。在1950年中央转发的关于处理群众来信问题的报告上,他写的批语是:“请你们对群众来信认真负责,加以处理,满足群众的要求。对此问题采取忽视态度的机关和个人,应改正此种不正确态度。”针对地方不重视人民信访工作,毛泽东批评说:“据报山东省政府就积压了7万多件没有处理,省以下各级党政组织积压了多少人民来信,则我们还不知道,可以想象是不少的。这些人民来信大都是有问题要求我们给他们解决的,其中许多是控告干部无法无天的罪行而应当迅速处理的。”

1951年5月,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给中央和毛泽东写报告,反映某些领导人对人民来信来访不够重视的情况,提出了正确对待人民来信来访的基本观点和意见,建议各级领导机关根据信访数量,指定专人兼管或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处理这项工作。毛泽东赞同和肯定了这些观点和意见,并在这份报告上加的批语中说:“这是专门为我处理人民来信的秘书室写的报告,我认为这个报告的观点是正确的。”“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的态度。如果人民来信很多,本人处理困难,应设立适当人数的专门机构或专门的人处理这些信件。如果来信不多,本人和秘书能够处理,则不要另设专人。”

毛泽东这个批示发出20天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就作出了《关于处理人民来信和接见人民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对于人民的来信或要求见面谈话,均应热情接待,负责处理。”这个《决定》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信访制度正式确立的起点。此后,各级领导机关根据信访数量,指定了专人兼管,或另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处理信访工作。这个批示极大地推动了全国信访工作的建立和发展,直到现在,它仍然对信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针对办信不及时,毛泽东痛斥:“共产党员不为工人阶级办事,还算什么共产党!”

毛泽东对人民来信相当重视,或直接提出处理意见,或批转给有关方面调查核实、研究解决。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热血青年从海内外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事业。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他们非常关心,大多送到抗日军政大学深造,许多人很快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过《人民海军报》总编辑的柳夷就是其中之一。当年,他为此事致信毛泽东,并得到毛泽东的亲笔回信。这封信全文如下:

柳夷同志:

还是八月间的你的信,今天才复你,不知对于你的问题还有帮助否?不知你还在三大队否?我因忙,积累至今才复,对你不起!

你的意思是恳切的,如果陕公抗大党的同志所说,你的表现够上入党资格,仅仅过去加入与脱离国民党一点无人证明,是确实的,而你在延安又有九月之久,并无其他不能入党的问题存在,我以为是可以入党的。此事解决办法,可持此信与三大队负责同志商酌,你的原信也随同交给他们看,要求他们最后考虑你的问题。如尚不能解决,可持此信到抗大政治部张主任处。你所指出的几个缺点是有理由的,你的信可送给政治部参考。最后告诉你的,马列学院必须党员并须学养较高者才能进去。此复,并致

敬礼!

毛泽东

十月三十日

毛泽东写回信的时间是1938年。这时,不仅抗日战争形势十分紧张,同时也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思考与写作繁忙的时候,如《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重要著作,就是这时写的。他在工作如此繁重的情况下,还抽时间给一个刚走入革命队伍的青年回信,使人感动。毛泽东回答问题,明确肯定,没有任何应付的话,并清楚地告诉写信者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而对于写信人提出的入马列学院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则明确表示不可。

1951年8月31日,北京石景山钢铁厂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厂内工资不合理并提出调整的建议。办信的同志压了几天,未将来信及时反映上去。毛泽东知道后,发了大脾气,说:“共产党员不为工人阶级办事,还算什么共产党!”并立即回信:

中共石景山钢铁厂党委会的同志们:

八月三十一日的信看到了,谢谢你们使我知道了你们厂里的情况和问题。我认为你们的建议是有理由的,已令有关机关迅速和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此复。

顺祝

努力!

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九月十二日

从收到来信到回信,不到半个月。

1951年,北京被服厂调整工资,由于政策规定上的原因,调整工资的大多不是直接生产的工人。这样一来,有些工人觉得这不公平,生活反而不如过去好,于是直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情况。

毛泽东很认真地看完信,提笔给北京市市长彭真写信,要彭真派出妥当的人去切实调查和研究一下北京被服厂的工资情况。他说:“如真的如信中所说那样不合理,应给予解决。”

外交部亚洲司的服务人员魏宝贵直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中央机关的一些干部用公家的小汽车接送在育英小学读书的子女,造成汽油浪费。他建议可以由学校设几辆汽车负责接送,并在西单附近设一个点,家长到这个点上接送孩子,这样可以节省国家的开支,也节省家长的时间。毛泽东认为“这个建议值得注意”,并把这封信批转给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请他“查明酌办”。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人民来信的数量激增。有时毛泽东一天要看几十封人民来信。刘少奇发现后,对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的同志说:“主席的工作量太大了,是不是可以选送一些。一般来信可以搞内容摘要。”毛泽东同意了,后来每天送5至10封,一直到1966年。

1962年2月12日,上海市工人金祥根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当时物价不断上涨,工人们节衣缩食、多年积蓄的一些钱一天天地贬了值。在表示难过、不满的同时,金祥根在信中还提出两项建议:第一,政府应努力稳定物价,使人民群众对币值有充分信心;第二,有关部门应每月公布物价总指数,存款采取保本保值措施等。毛泽东看过这封信后,于3月4日把信批转给中央财经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处理。批语是:“先念同志,请您找几个内行同志在一起研究一下,看这个文内所提的两项办法是否可能做到,怎样做到,何时做到。如有结果,请告我。”后来,这位工人的意见在党和政府关于财政问题的决策中得到体现。

1965年1月3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马建猷写信给毛泽东,反映他在农村工作中遇到的两件事情。他在信中说:“我将深藏心里已五年的隐忧疑问大胆向您反映。”马建猷向毛泽东反映了两件事情。

一件事是:1958年夏,湖北等省放出了水稻亩产数千斤的高产卫星,四川省组织参观团前往取经,马建猷在参观中发现了这些高产是浮夸、虚报,仿学必然造成生产上的巨大损失。于是向参观团的领导提出,但当即遭到批判。参观后给省委写报告也不准将调查了解的实情实写,只能按公社书记介绍的写。回省后,马建猷用私人信函向有关领导反映参观见到的真实情况。泸州专署的一位副专员对他说:“你何不写信告到毛主席那里去!”结果,到了1959年即有人来追查这位副专员同他的谈话。马建猷在信中对毛泽东说:“我对此一直想不通,难道一个革命干部不准向主席反映情况吗?难道向主席反映情况的内容还有什么限制吗?”

另外一件事是:“1959年3月我下放泸县石洞公社,4月看到一封主席写给生产队长的信。当时我迫不及待地把这封信向社员宣读了,社员们无不欢天喜地。接着,我又回本单位向职工读了。没想到,没几天就听说主席这封信不往生产队发了,许多生产队根本不知道主席写过这封信。还有人批评我,说我向社员和职工宣读主席的信是歪曲了主席写这封信的意图。”

马建猷信中说的“主席写给生产队长的信”,是指毛泽东于1959年4月29日给省级、地级、县级、队级、小队级干部的信。信里讲了关于农业方面包产、密植、讲真话等六个问题,中心思想是提倡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提到包产“根本不要管上一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密植“不可太稀,不可太密”,“上面死硬的密植命令,不但无用,而且害人不浅”,“根本不要下这种死硬命令”,“收获多少就讲多少,不可以讲不合实际情况的假话”,“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到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等。

毛泽东很重视马建猷来信反映的问题,于1965年1月13日对这封来信写了以下批语:“印发工作会议同志们,这位人民代表的信写得好。他提出的批评是正确的。今后千万不要做那些危害人民利益的蠢事。”批语中所说的“工作会议”,是指当时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975年8月5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给毛泽东写信,反映她到延安、大寨、红旗渠等地参观学习时,发现那里的食盐很贵,价格高,有的地方每斤卖一角一分,有的每斤卖一角三分,还有的每斤卖一角六分等。她说:食盐、布匹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售价这样高,这是对待山区、老区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毛泽东看到这封信后于8月13日作出批示:“印发政治局在京各同志,并议一下。”根据毛泽东的批示,这封来信不仅在中央政治局成员中进行了传阅、讨论,而且还作为中央当年9月召开的农村工作座谈会会议文件印发,以引起全国对这类问题的关注。

从人民来信中了解下情,调整或制定政策

人民来信工作是党和政府领导机关的“触角”和“晴雨表”。群众反映的问题,既是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检验和监督,也是党和政府进一步制定、调整和修改政策的依据。

1949年8月,北平市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会上,毛泽东从口袋里掏出一封群众来信说:“我收到一封来信,念给大家听。”这封信的大意是:国民党、共产党半斤八两,粮食不断长(涨价)。念完后,毛泽东说,请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如何制止“粮食不断长”。果然,不久就抓起了“粮老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不断涨价的问题。

1949年秋,上海市有些人民来信反映那里有许多人失业,生活发生困难。田家英在了解这个情况后向毛泽东作了汇报。后来,中央作出了“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的重大政策,指示全国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包括原国民党军政人员在内的人,给以工作,给以饭吃。当年9月,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用这个事实驳斥了艾奇逊攻击共产党解决不了失业问题的谰言。

1950年,田家英看到一封反映北京大学学生功课负担太重、营养不足、健康水平下降的来信,立即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批给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解决。经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改进意见,报中央批准后实施,提高了全国大专院校学生伙食费标准,改变了功课太多太重的状况。

1951年10月27日,河北省委党校阴一刚(副校长、党委书记)、罗云路(副秘书长)给中共中央写信,表示不同意中央文件中“半无产阶级也是领导阶级”的提法,并希望毛泽东给予答复和指示。

毛泽东看了阴、罗的来信后很重视。他将此信批转给刘少奇、胡乔木、安子文阅,并让安子文提出处理办法。安子文同胡乔木等人研究后,由安子文在1951年11月28日给毛泽东报告说,持阴一刚等同样意见的人尚有许多,许多地方在整党中都提出了这个问题,这种提议是有理由的,对半工人阶级也是领导阶级的提法应予修改。他们还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中国革命领导阶级问题的修正指示》的电文。

毛泽东于1951年12月15日写信给在杭州的刘少奇征求意见。刘少奇复信同意。毛泽东又给周恩来、朱德、陈云、杨尚昆写信征求意见。他在发给全党的《修正指示》中坦率地说:“过去的这种提法,中央认为是不适当的,而河北省党校阴一刚、罗云路二同志的意见则是正确的。”

阴一刚、罗云路的信引起毛泽东的重视,并导致中央文件中一个重要提法的改正。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以谦虚和平等的态度处理两位理论工作者的来信,直接的结果是及时修正了中央文件中的不适当提法,使文件臻于完善。

1952年5月27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向毛泽东写了一份报告。其中说,1月至4月共收到反映失业情况和要求就业的来信645件,其中32%是知识分子,24%是工人、店员,20%是遣散的国民党军政人员,10%是城市贫民。毛泽东很重视这份报告,5月31日就批给周恩来,批语写道:“失业问题仍颇严重,此件请一阅。似宜由中央劳动部或直接由政务院召开一次失业问题处理会议,由各大城市及各省派员参加,订出可行的处理办法,请酌定。”

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常常收到人民来信反映一些危害人民利益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行为。秘书室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写成综合报告,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报给了中央,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同意。中央把这份报告转发给各级党委。毛泽东的批语是:要“从处理人民来信入手,检查一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情况,并向它们展开坚决的斗争。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其违法乱纪情形严重者必须给予法律的制裁,如是党员必须执行党纪”。这场“新三反”斗争,对于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现象,促进党和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72年12月12日,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小学教师李庆霖写信给毛泽东,反映其孩子下乡插队生活困难,田粮不够吃,以及当地在招工、招生、招干工作中拉关系,走后门等情况。1973年4月25日,毛泽东亲自给他回信:“李庆霖同志: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之后,中共中央把李庆霖的信和毛泽东的复信印发给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要求认真进行传达学习,同时要求全国各地对知青上山下乡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发现类似问题及时解决。1973年六七月间,国务院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拟定并通过了《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草案)》,对知青上山下乡工作作出了新的调整。

从人民来信中倾听群众呼声,还特别注意对一些过激信件的处理

1958年9月,正值“大跃进”高潮期间,一封无署名的来信写给毛泽东,反映安徽省灵璧县有些乡谎报亩产,多报种植面积,干部打人,以致造成严重灾情、饿死人等情况。毛泽东看到这封信后,于10月2日批转给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批语是:“曾希圣同志,是否属实,请派人去那里查一下,酌量处理。”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安徽省委即派检查组专门到几个乡进行调查,结果证明信中反映的问题基本属实。之后,安徽省委就这一问题作了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问题进行纠正和处理。

1958年,河南省长葛县坡湖人民公社一社员向毛泽东写信,反映社队干部打人骂人现象非常严重,要求上级机关派人调查。毛泽东于11月29日给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写信:“这种情况,肯定只是少数乡村有,可能不到百分之几的乡村,但是仍然要注意,要加以调查研究,作出处理,通报全省,引起注意。”

1963年12月12日,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在《群众反映》中编印了《上海有很多人迫切要求给予生活出路》的材料。材料中反映,近年来上海地区要求解决工作问题的群众来信显著增加。来信的人,以被精简的职工为最多,其次是未能升学就业的社会青年,再次是其他各类无业人员。精简职工中,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老弱病残职工;另一类是家在上海市区,被精简后中断了生计,坐吃山空。一些未能升学的社会青年,或者家里人口多,收入少,或者是父母双亡,本人无依无靠,都要求就业。从来信看,有一部分人思想极不满,也有些人要求去香港谋职,或者写信给苏联大使馆,要求接受他们去苏联工作或学习。还有些搞投机倒把,少数人甚至参加或组织反动团体。

看了这些材料,毛泽东紧锁眉头,提笔把材料批转给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上海市市长柯庆施、上海市委书记陈丕显。毛泽东写道:“此事必须解决。一定要使他们设法就业,即使暂时不能就业,也要支出一笔救济费把他们养起来,以待逐渐设法就业。”同时将这个批件送给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阅看,征求他们对批示的意见:如以为不妥,请退回修改;如以为可用,请交杨尚昆加封寄去。毛泽东在给他们的指示中强调:“此是一件大事,值得注意。”

在20世纪70年代,有很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诬陷,被错误拘禁、审查的老干部的子女给毛泽东写信,要求解决其父母的问题。对这些来信,毛泽东都认真看过,并一一批转给有关领导人和有关方面,要求认真核实、解决,纠正冤假错案。如,毛泽东在一封信上批示:“这种法西斯式的审查方式,是谁规定的?应一律废除。”正是这些批示,使部分受诬陷、遭迫害的老干部得到昭雪,并被重新使用。

毛泽东还特别注意对一些过激信件的处理。1961年前,在经济困难时期,有些人给中央写信表示不满。有些同志认识不清,把其中某些带有谩骂词句的信当做政治问题对待,转给公安部。毛泽东知道后,说:“除了要从根本上打倒共产党的以外,一般表示不满意见的,都不要当做反动信看待,不要转交公安部门追究写信人。信中谈到的具体问题,能够处理的,就交给有关部门处理;不能处理的,可以存档不办。”这一指示,对保护反映人、正确处理信访中的过激问题指明了方向。

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告诫全党:“群众生产,群众利益,群众经济,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应时刻注意的。”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以身作则,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温饱挂在心头,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各级领导干部对待和处理人民来信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关热词搜索: 信访工作 毛泽东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书天书地

导读:毛泽东除了吸烟很厉害,读书也是很厉害的!读书破万卷。涉猎各方面的书,所以也就早就了以后会想出农村包围城市,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那些策略了,所以他这一点我们真的要好好学习。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人生的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十字架在艰难前行。它也许是我们的学习,也许是我们的工作,也许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是,这也是这些责任和义务,构成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的理由和价值。

关于毛泽东的故事书天书地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五

对毛泽东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从一个农民到一位国家领袖,是一段艰难的路程,也是时世造英雄。抗战八年,牺牲了无数名族好汉,他们是祖国的英魂

1912年7月,毛泽东下决心退学自修。他每天都到长沙定王台湖南图书馆去借书自学。从他的住地湘乡会馆到定王台有三华里路。那时候,没有公共汽车,毛泽东步行去定王台,早出晚归,早上第一个到,晚上最后一个走,中午出来买两块米糕充饥,坚持不断。在湖南图书馆他广泛阅读中外名著,政治的,历史的,文学艺术的,哲学,诗歌,神话,几乎什么书都读,对他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他读了许多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代表作,什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等许许多多著作。这些书就不一一介绍了。通过自学这些书,在毛泽东思想上受到最大影响的是进化论的思想。以前的学者宣扬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今不如古”的思想,而毛泽东接受的西方思想的最大影响就 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这主要的意思,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也就是“与时俱进”的意思。在湖南图书馆自修时期有一件事对毛泽东的影响非常大,就是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一张世界大地图,这张世界大地图叫做《世界坤舆大地图》。

毛泽东读过许多书,上过小学,中学,当过兵,但从来没有见过世界地图。他知道世界很大,10岁时离家走3天没走出韶山,但世界到底有多大?他不知道。他在湖南图书馆每天都要经过这张世界大地图,不知看了多少遍,感慨万千。过去认为湘潭很大,湖南很大,中国被称为天下,那就更大,但是从这张世界大地图上毛泽东看到中国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就更小。特别是,毛泽东从世界大地图联想到,世界那么大,人也多得很。那么多的人,他们都是在怎样生活呢?从他亲身经历看他周围的人,很多都生活得很苦,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在受着统治,受着压迫剥削。他认为这非常不合理,他认为应该改变。要改变就要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而这种变化不会自己发生,就要进行革命。在毛泽东的思想上,从青年的时候就树立了消灭剥削,解放大众,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他在那时候就想到,青年的责任重大,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一幅世界大地图,使18岁的毛泽东胸襟宽阔,立下鸿鹄大志。

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勤奋好学的习惯改变他从一个农民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使的他了解到中国与世界各国比较的差距,从而使他有改变中国现状的想法和目标。他也善于效仿小说(水浒传)的宋江的做法从而是中国的抗战队伍团结起来。

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 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直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从这些事迹能看出毛泽东是一位伟大战略家,思想家。他生活朴实、倔强的性格里有一颗博爱的心、特立不独行、专

一、学习抓中心、有一个善于分析,总结,概括的头脑、内外兼修,用野蛮的身躯塑造强大的心灵、敢为人先,胆识过人不断的尝试,在尝试中成长,有一颗勇于探索的心。对于他的功过就如小平同志所说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六

ok3w_ads("s005");

余玮

1959年6月25日下午2时,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罗瑞卿、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等 人的陪同下,毛泽东乘专列前往湘潭。在长沙期间,毛泽东就曾对负责安全工作的罗瑞卿“约法三章”:第一,不要派部队去韶山,也不要派公安人员去;第二,在行动上要给我自由;第三,到了韶山,我要广泛接见群众。毛泽东的贴身警卫陈长江知道,主席是想轻车简从回故园,平平常常与乡亲们重聚,多了解一些家乡的真实情况。

毛泽东以往巡视各地,多是按照当地领导事先拟定的路线行动,对视察哪里、看什么东西、谁来汇报等都有充分准备。这次因“临时”决定,包括警卫战士在内的一般身边工作人员事先都不知情。在陈长江看来,“临时”决定回故乡,当地领导无法在调研对象的选择上事先早早地安排,可以尽可能避免弄虚作假;另外,韶山的许多亲友乡邻,毛泽东从小就熟识,他们说起话来也没有那么多顾忌,可以讲真话、实话。毛泽东是想借韶山之行进行一次真实的农村调查。

“七十岁的游子思故乡”

下午5时左右,专列到达湘潭。毛泽东在车站接见了迎候的湘潭地委书记王治国等地方负责人,然后换乘一辆灰色的“吉姆”轿车驶向韶山。开车的是湖南省委接待处汽车队司机赵毅雍。秘书林克、高智,医生李志绥,摄影师侯波,卫士李银桥、沈同、孙勇、陈长江、封耀松等分别乘坐另外几辆小轿车、吉普车尾随在后。

湘潭距离韶山约45公里,一条碎石铺就的简易公路是1954年冬由当地人民政府修筑的。公路弯弯曲曲,坎坎坷坷。身边工作人员曾担心路不好走,好在前一天晚上刚下过雨,路上湿润润的,既无飞扬的尘土,车子也不打滑。

车上,毛泽东拉开窗帘,吸着烟,注视着窗外。沿途经过泉塘子、姜畲、七里铺等地,路边田野如茵,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翻起一层层碧浪。不少社员群众正在地里干活,有的挑担积肥,有的平整土地,有的给稻田看水、治虫,好一派忙碌景象。看到这一切,毛泽东欣慰地笑了。

车過银田寺,往韶山冲方向开。“日头落山四山黄,牛婆子带崽过荒塘,牛婆子舍不得荒塘草,牛崽子舍不得奶子娘,十八岁姐姐想情郎……”车窗外,不知从哪片林子飘来一支山歌。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毛泽东激动地打开车窗玻璃,向远处眺望,那碧绿的山峦、金黄的稻田、弯弯的田间小路、波光粼粼的池塘,还有那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舍,都是他熟悉的,每一处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听着这熟悉的山歌,他情不自禁地跟着轻轻哼了起来:“日头落山四山黄,牛婆子带崽过荒塘,牛婆子舍不得荒塘草,牛崽子舍不得奶子娘,七十岁的游子思故乡……”

悠长而深情的乡音,勾起了毛泽东深深的回忆和缕缕的乡情。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1910年秋,毛泽东抄录了这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青年政治家西乡隆盛写的咏怀诗,并略作改动赠给自己的父亲。这年,毛泽东告别父母和故乡,到湘乡、长沙等地求学,追求革命真理。

1919年10月初,毛泽东在长沙接到大弟毛泽民从韶山寄来的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书,立即与在长沙读书的小弟毛泽覃星夜兼程赶回韶山,到家时母亲却已去世。母亲“头七”刚过,毛泽东料理完后事,就强忍悲痛回到长沙。

1921年初,毛泽东和毛泽覃第二次回到韶山。在家只住了3天,他便带着毛泽覃和堂妹毛泽建回了长沙。

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偕夫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养病”为由,从上海经长沙第三次回到故乡。这一次,他在韶山住了203天,直到8月28日才离开。这一年在韶山,他创办了20多所农民夜校,组织了“雪耻会”,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成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为躲避军阀赵恒锡的追捕,毛泽东8月28日回到长沙,重游岳麓山、橘子洲,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一词。

1927年1月4日,毛泽东回到韶山冲考察湖南农民运动。1月7日,韶山冲农民协会组织了数百人的队伍,在毛震公祠欢迎毛泽东。在欢迎大会上,毛泽东热情地向乡亲们宣传革命真理,并慷慨激昂地说:“要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肯定还要几十年的时间,但如果三四十年还不成功,我毛润之就决不回韶山冲!”

离开韶山后,关山远隔,战事频仍,音讯难继。其间,一有机会毛泽东便打听家乡的事情,同亲朋故旧取得联系。全国解放后,家乡的父老乡亲也多次专程进京看望毛泽东,邀请他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然而,日理万机的毛泽东无暇回家看望父老乡亲,只好把对故乡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只在1950年4月,毛泽东曾派长子毛岸英代表他回湘省亲。

这次回乡,一路上,毛泽东对陪同人员谈起了1922年在长沙开展工人运动的经历,谈起他指导的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等等。

车队驶进韶山冲。陈长江抬腕看了看手表,时钟指向下午5时44分。此时,夕阳西下,巍巍韶峰映下了伟岸的身影,远山近水镀上了一层金辉。

终于回到故乡了,毛泽东的心情很不平静。韶山人民更是喜出望外,欢呼雀跃:“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回来了!”人们奔走相告,喜笑颜开。

韶山冲沸腾了!

“我自己有哩!”

灰色“吉姆”径直开进一片苍松翠竹之间,沿路而上,经过一座小桥,由此进入韶山招待所一号楼,又称“松山一号”。这里距离毛泽东故居只有1公里。车队从拱门进去,只见古松遮天盖日,樟木苍翠欲滴,耳畔传来小鸟林间欢唱,微风迎面送来阵阵幽香。

一号楼建于1958年冬,是一座简朴的青砖青瓦平房,面积500多平方米,卧室、会客室、理发室、餐厅、娱乐室等一应俱全。当年,毛泽东的堂弟、湖南省计委副主任毛泽普去北京参加全国计划工作会议,特意去中南海毛泽东家中看望堂兄。对堂弟的到来毛泽东特别高兴,兴奋地和他拉起家常,询问了家乡的生产和水利建设情况,然后悄悄地对堂弟说:“泽普,有一件事情想委托你一下:你回去告诉小舟(周小舟),我准备回家乡看看,希望建个简便的房子,回去好有个地方住。”毛泽普点头称是。毛泽东又反复交代:“房子要简便一点儿,不要太复杂,一层的平房,有个卫生间就行了。”毛泽普回到长沙,把此事告诉了周小舟。周小舟笑着说:“看来主席想家了,我们就按他的意思建一个简便的房子,好让他回来有地方住。”同年冬,在风景秀丽的松山修建了这座小平房。

“久违了,家乡!久违了,父老乡亲!”走出小轿车,穿着白色衬衫的毛泽东神采奕奕,丝毫没有旅途的倦意。站在坪上,毛泽东深情地朝山下望了望,并环顾了附近的风景,感慨万千。

松山一号楼寓所窗明几净,幽雅清静。毛泽东走进寓所,看到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陈设整齐,房间窗户下摆着一张漆得发亮的办公桌,旁边是一张宽大的床铺,两边排列几条沙发,各色用具齐全。他指着铺得整整齐齐的崭新的床单、被褥,微笑着对身边人说:“哟,这么漂亮,放这么多呀!我自己有哩!”原来,毛泽东每次出行都是自己携带行李,并且总是睡木板床,不肯用棕绷床。他随即让韶山招待所工作人员把已铺叠好的新床单、被褥撤掉,换上随行人员带来的白色旧被套、床单。

“请家乡的父老兄弟吃餐便饭”

安顿好后,毛泽东坐下来休息片刻,然后对韶山招待所所长赵伯秋说:“快去把你们这里的‘山神(即韶山公社党委书记)、‘土地(即韶山大队党总支书记)找来。”

不一会儿,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急匆匆地走进来。毛泽东迟疑地望着他,叫不出名字。毛继生自我介绍道:“主席,我是韶山公社书记毛继生。1954年6月(农历),我还到过您家做客,在北戴河住了3天哩。”

“哦——”毛泽东猛然想起来,连忙伸出手来同他握手,并说:“你就是‘山神爷!你看,我这眼睛‘瞎起连叔老子都不认得了!”原来,论起辈分来,毛继生属贻字辈,比毛泽东还高一辈。1954年7月,他曾代表湘潭县供销合作社到北京参加全国供销社总社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并被选为理事。会议期间,他与同去的邵阳县供销社主任庞柱中、湘乡县第九区供销社主任邹祖培3人联名给毛泽东写信,希望能见主席一面。散会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派车把他们送到北戴河主席住处做客。毛泽东用颇具家乡风味的酒菜盛情款待了3位乡亲,并表示有时间的话要回家乡看看乡亲们……

毛继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说:“那年,您说想回来看看,如今您真的回来了!”毛泽东笑着说:“你看,我说话还算数吧!”毛继生说:“那当然!您是主席,言必信,行必果。”

随即,韶山大队党总支书记毛华松急匆匆地走进来,后面还跟着其他几位乡亲。毛泽东与来人一一握手,并逐一询问他们的姓名和职务,风趣地说:“你们好!你们都是‘当权派,你们比我好,你们自由我不自由。”他指了指身材魁梧的罗瑞卿,笑着说:“我还要服从他管理哩。”停了停,又说:“我只有回到家乡才有自由啰!”

接着,毛泽东询问起韶山的工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集体生活、社员福利等情况,询问起少年时期的老师、同学、亲友等人的现状。毛泽东回家乡的消息不胫而走,这时松山一号平房外聚集的乡亲越来越多,陈长江等不得不加强警卫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离开韶山几十年了,我想请家乡的父老兄弟吃餐便饭。”毛泽东笑着对毛继生等人说,“请你们邀请50岁左右的,讲起来就熟悉、就认识的人,来吃一餐便饭,会一会面。”主席要请客吃饭,要同乡亲们见面,毛继生等人当然非常高兴,静静地听着主席的吩咐。

“请哪些人呢?”毛泽东习惯性地扳着指头,自问自答,“一是我的亲戚——叔伯兄弟,外婆文家的老表;二是韶山的烈属、军属;三是老地下党员;四是农民协会老自卫队员……”毛泽东还具体提到一些人,比如他的堂兄兼幼年时的塾师毛宇居,外婆文家的表兄文涧泉、文梅清,表弟文东仙,毛福轩烈士的遗孀贺菊英,毛新梅烈士的遗孀沈绍华,还有堂弟毛泽连、毛泽嵘,以及老同学、老朋友毛裕初、谭熙春、杨舜琴等等。毛泽东吩咐道:“明天晚上,请他们来,还有你们,一起来吃餐便饭。”毛继生细心地听着、记着,他默算了一下,主席一共数了四五十人,包括当地各级负责人和随行人员。

毛泽东深深的乡思、浓浓的乡情,溢于言表,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天色渐渐暗了,韶山百姓沉浸在欢乐之中,他们聚集在松山一号平房前面,或围坐在不远,摇着蒲扇,边聊毛泽东早年的轶事边乘凉。

当晚,韶山招待所用一些地方菜为毛泽东接风。餐前,毛泽东和罗瑞卿、周小舟、王任重等谈起中央苏区和遵义会议前后的历史往事,并說:“小时候我喜欢在小沟里捞虾米,今天回来了,晚上搞点虾米吃吧。”于是,韶山公社秘书张桂文安排了几个老乡到附近的小沟里捞了3斤虾米。晚餐时,毛泽东就着虾米吃饭:“这虾米下饭好,久违了的一种家乡味道。”席上,还有辣子鸡、炒腊肉、炖羊肉、烧水鱼、蒸青鱼、炒空心菜、烧豆腐、煎苦瓜和炒辣椒等菜肴。毛泽东的胃口很好。

天黑下来了,聚集的群众开始散去。此时,韶山还没有架设照明线路,招待所只好因陋就简,用4台柴油机发电。可是因为设备故障,无法发电。没有睡意的毛泽东于是和罗瑞卿、周小舟、王任重等在平房外散步,谈起当年组织军队和建立井冈山根据地的一些情况。

由于发电的柴油机始终没有修好,习惯了夜间办公的毛泽东不得不破例早早地吃安眠药,上床休息。当晚,陈长江所在的警卫一中队主要负责人召集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精神,要求警卫工作力求形式缓和、内紧外松,跟随的警卫人员要少而精,给毛泽东与乡亲们创造更多的接触机会。

“我想上祖坟去,看望一下父母亲”

6月26日,天刚蒙蒙亮,毛泽东悄然起床了。他穿好衣服,还未来得及洗漱,就打电话给卫士长李银桥说:“我想上祖坟去,看望一下父母亲。”

走出寓所,毛泽东见有警卫战士站岗,便走过去,和警卫战士拉了一会儿家常。很快,李银桥、陈长江、封耀松等赶了过来。罗瑞卿、王任重、周小舟等人,还有随行的摄影师侯波,也陆续追上来,大家跟着毛泽东往前走。不久,毛继生等人得信后也跟上来了,说:“主席,我给您带路。”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和母亲文七妹分别病逝于1920年1月23日和1919年10月5日,葬于距其故居对面不到1公里的象鼻山上。大家迎着晨风向象鼻山走过去。

山边有一个农家孩子正在放着一头水牛,牛儿挺壮实,正悠悠地嚼着路边的小草。毛继生指着水牛告诉毛泽东:“这是生产队的耕牛。”

毛泽东称赞这头牛长得好,说:“我小时候也放过牛,还骑在牛背上读书、唱山歌哩。”并問:“生产队的耕牛多不多?”毛继生说:“耕牛不多。”毛泽东关切地说:“要爱护耕牛,保护耕牛。牛是农家宝,我们靠它耕田。现在,我们国家生产拖拉机这种‘铁牛的工厂还不多,将来农村即便实行了机械化,用上‘铁牛(拖拉机),但山上的小丘田,用‘铁牛还是不方便,也还要用牛来耕种。我们要很好地爱护牛、保护牛。”

大家沿着沾满露水的山路向山坡上走去。这是一条弯曲而陡峭的山路,多年没人走过了,长满了茅草和荆棘。卫士在前开路,不停地把荆棘踩倒,又把拦路的树枝给扳下。毛泽东见了,说:“不要扳树枝,要爱护草木。你们走得,我也走得。”他看到山上的树木没有以前茂盛了,便问这是怎么回事。毛继生答:“这几年炼钢铁、办食堂,砍了不少。”毛泽东说:“林业很重要,祖国建设,各方面都要木材。要把荒山绿化起来。”

青年农民庞景霞见主席年事已高,担心他上山费力,便送来了一根踩田棍。于是,毛泽东撑着这根棍子,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

很快,眼前出现几座坟墓,毛泽东睁大眼睛不停地搜寻起来,又走到一座坟前,细细地辨认了一下,觉得不像,便往前走。大约走了四五十米远,他停了下来,仔细地端详着。毛继生问:“是这个地方吗?”毛泽东好像想了起来,说了声:“是的。”

毛父毛母两位老人的棺椁于1920年1月合葬于此。坟墓是按本地风俗建造的,坐西北朝东南,系土堆土围。由于事先不知道主席要来给父母上坟,大家都没做任何准备,连花圈也没带。中央警卫局副处长沈同见状,连忙弄来了几根松枝,捆成一束,递给毛泽东。又有人摘来了几朵紫杜鹃。毛泽东接过松枝和紫杜鹃,轻轻地放在坟堆上,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随行人员也跟着鞠躬默哀。毛泽东伫立良久,深情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于年久失修,墓中央塌了一个洞,毛继生提议:“要不要修个简单的墓?”毛泽东谢绝了他的好意,说:“不要修了,把洞眼填一下,保持原样好。每年清明请你们代我培培土就行了。”

随后,毛泽东拄着踩田棍往山下走。毛继生请主席从原路下去,说那条路稍微好走一些。毛泽东说:“这边有条小路,走直路下去到土地冲看看。”

下山的路很陡,容易摔跤。一名警卫员担心主席跌跤,赶紧上去搀扶他。快到山脚时,搀扶毛泽东的警卫员不小心,一脚踩失了,重重地摔了一跤。毛泽东不禁哈哈大笑:“你们看,被扶的人没有绊,扶我的人倒还绊了,把咯只炉锅子(指臀部)都绊烂了。”他一口风趣的韶山话,把大家都逗笑了。(题图为毛泽东与乡亲们拉家常)

(责任编辑:章慧丽)

相关热词搜索: 两湖 之行 毛泽东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七

毛泽东作为时代领袖,建立了无数的功勋,同时,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词在文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毛泽东也不例外,他之所以可以成为伟大的诗人,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地扎根在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代表。

最早接触毛泽东的诗词是在七年级的课本上,一首《沁园春·雪》现在吟哦起来还赞不绝口,仿佛身临其境——“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需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北国风光图,而下阕的气势更加磅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他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的诗词豪放见长,不过细细品味,他的诗词又与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大相径庭,苏轼、辛弃疾的诗词是豪放中略有伤感,是一种消极的豪放,毛泽东的诗词却是豪放且乐观,积极向上,这可能与他们的身处时代,生活境遇有关,毕竟不同时代造就不同的人,品读他的诗词,使人感到荡气回肠,感觉自己仿佛成了一个巨人,站得高了,看得也就远了,这种“安得倚天抽宝剑”的气魄是无法形容的,这种“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豪迈是无可比拟的,这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壮志是难以媲美的。

毛泽东是一个时代“巨人”,但是,他也是一个常人,他也有普通人的情怀,这在他的诗词中也有所体现,在《虞美人·枕止》一词中,他写道:“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里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在这些词中。他表达了对“离人”也就是他的夫人杨开慧深深的离愁别绪,这种月圆思团圆、月残伤离别的情怀,让人触“词”生情。

另外,毛泽东的诗词中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此《水调歌头·游泳》中,他写道:“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裁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他预测在巫峡附近将要建造一个水库。而如今,他老人家的愿望实现了,这更让我们敬佩他那超凡的眼光。

毛泽东,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值得人们敬仰,作为一个诗人,值得令人怀念。

毛泽东的诗词,我们将一直读下去。

相关推荐

如何写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如何写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通用(二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如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汇总(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2023年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怎么写(2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如何写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汇总(九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

最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范本(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怎么写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2023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范本(7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

如何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汇总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

2023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