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4篇)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4篇)

作者: 曹czj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一

ok3w_ads("s005");

(2018年1月17日在福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福泉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犹永凯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会议精神,立足建设“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定位,紧盯“五个福泉”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十大战略行动”,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圆满完成了2017年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6.04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一产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6.5%;二产完成67.45亿元,同比增长14.1%;三产完成73.59亿元,同比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72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22.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5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02亿元,同比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697元,同比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283元,同比增长1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212亿元,同比增长10.9%。

面对经济增长新压力,我们致力调结构、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贯彻新理念,探索新路径,调优新结构,实现新效益。工业产业扩量提质。深入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大比拼”,大力推进“千企引进”工程,胜威钛磷硫、蓝图装配式建材等28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正霸磷石膏综合利用、瓮福磷酸铁等7个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新建材、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实施国电、天福等改造项目31个,越都饲肥一体化、华鑫黄磷等15个技改项目建成投运。在全省2017年第二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中,工业“双千工程”获观摩领导一致好评,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获评国家磷化工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点、贵州新型建材产业示范园区。农业产业规模发展。“梨、茶、畜”主导产业发展迅速,新增梨2.5万亩、茶1.71万亩、生猪出栏46万头。投入16.07亿元创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6个,培育龙头企业增至67家、专业合作社增至465个,温氏生猪养殖、大北农饲料加工、天丰种养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成功投产。京鸣牧业获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称号。旅游产业井喷增长。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全力撬动社会资本,投入6亿元对福泉古城、黄丝江边、金山双谷等景区提质改造,投入4亿元建设龙昌“龙井奇园”乡村休闲旅游景区,完善星级厕所、旅游公路、景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旅游接待量较上年增长52.5%,旅游总收入完成58.95亿元,同比增长40%,旅游平均停留天数达2.5天,人均消费达1200元,均优于全州、全省平均水平。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洒金谷获评“国家水利风景区”。商贸物流健康繁荣。建成铁路物流中心、福泉国际陆港等服务平台,引进农特产品集配中心项目,支持安捷丰茂、斯瑞医药等10家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丰茂运输成功跻身aaaa级物流企业,获中国品牌价值百强物流企业。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01个,获评“贵州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贵州省农商联动示范县”。

面对城乡发展新短板,我们致力夯基础、促提高,城乡建设不断提速。

扮靓古城,建特乡村,筑牢基础,做优生态。城市打造绽放新颜。投入5亿元实施平越军民府、墨香书院等10个古城景区二期项目,投入6.9亿元建成“多馆合一”、体育馆、游泳馆、金鑫农贸市场等市政基础设施。洒金河畔、麒龙国际、印象山水等6个楼盘建成入住,启动乐岗新区建设,城区面积拓展至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5.5%。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大数据城市监管平台建成投用,实现城区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提名考评,卫生城市创建通过省级复审。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五镇一乡总体规划修编,乡镇旧住宅区综合整治、景观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31个项目全面推进,牛场湿地公园、陆坪二郎歌会广场等项目建成投用,金山、马场坪等4000户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农村“危改”“三改”完成3068户,凤山“竹王古城·茶花古镇”、仙桥“世外仙居·天桥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卓有成效,凤山、牛场获评“国家卫生乡镇”。完成1099个自然村寨建设规划编制,实施道坪谷龙、牛场堵浒、凤山菜园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金山老山寨、马场坪将军谷等自然村寨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仙桥麒麟山苗寨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陆坪柏秧坪寨、龙昌龙井寨获评“贵州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贵阳至黄平高速(福泉段)、凯里至福泉高速启动建设,瓮马铁路、福陆大道、牛建大道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撤并建制村道路硬化600公里、“组组通”126公里,滨河路南段、西环路支线、金山北路改扩建等城市道路建成投用。凤山水库、官阳冲水库等11座骨干水源工程有力推进,投入1.44亿元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完成管网安装48公里,解决3万城乡人口饮用水问题。生态管控持续有效。投入3.5亿元完成沙河、石板河等河道治理,投入1.4亿元进行川恒龙井湾二期提标、瓮福发财洞三期治理,重安江流域出境断面总磷、氟化物浓度稳定达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3%;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52%;实施川恒、国电气相治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2%;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消耗磷石膏150万吨。顺利通过中央环保专项督察,获评“全国土地集约节约模范市”,获得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绿色福泉”三年行动计划完美收官,森林覆盖率达59.13%,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贵州福泉国家森林公园高票通过评审,岔河国家湿地公园启动建设,古大珍稀名木保护有力,成功接受全国现场会观摩。

面对体制机制新瓶颈,我们致力抓改革、促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深化改革增动力,创业创新激活力,开放合作展魅力。改革创新成效彰显。经济、社会、民生等7个领域49个方面改革有力推进,“四破四立”教育改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论坛上作交流发言,福泉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2”模式经验获《中央改革情况交流》刊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经验全省推广,出租车改革全州率先取得成效,福泉市被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省级示范市。创业创新持续发力,天福、蘭鑫石墨成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风味食品、隆翔矿业等9家科技小巨人种子企业、成长企业不断壮大,兴发二甲基亚砜、蓝天膜技术浓缩氟硅酸获得贵州省2017年第二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瓮福集团获“贵州省大国匠心企业”荣誉称号,泰福石膏、保利食品获贵州驰名商标,“小太子”牌饲料及磷酸二氢钙、“剑锋”牌食品添加剂三聚磷酸钠等7个产品通过省名牌产品认证。开放合作迅速见效。成功举办国际武林大会、中国·古城福泉国际自行车节、全国汽车越野场地公开赛等赛事活动20余场,圆满举办杀鱼节、阳戏文化节、“六月二十四”等节庆活动60余场,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围绕产、学、商扩大与广州海珠区、西南交大、中建集团等合作,开展互访交流、结对帮扶活动20余次,达成合作意向30余项。成功引进川东化工、蓝图装配式建材等重点项目102个,总投资达263.9亿元。平台支撑持续发力。福泉经济开发区、罗尾塘组团建设提速,重化工北移进程加快,新增规模企业20家。推进福润、兴泉向实体化发展。通过贵工贷、贵园信贷通、黔微贷向实体企业发放信贷资金5.31亿元。实现民贸企业优惠利率贷款17.9亿元,中央财政贴息5200万元。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位列全省第一。助推供排水总公司成功挂牌、川恒公司成功上市。

面对人民群众新需要,我们致力强保障、促和谐,社会民生不断进步。

精准施策促脱贫,保障民生增福祉,多元治理构和谐。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深入推进“1+14”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投入2.6亿元实施“一山两流域”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项目85个、生猪养殖和大棚蔬菜等扶贫产业项目268个。发放“两助三免”资金960万元。投入2.69亿元实施牛场、道坪、马场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优先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076户4479人。完成6394名贫困人口脱贫、9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9.07%降至6.75%。涌现出仙桥“阿裤读”党员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王华银、高长林等脱贫帮困先进典型。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城镇低保提升至600元/月/人,农村低保提升至3612元/年/人,发放兜底保障资金753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7.3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完成州下达任务的102.9%,实现新增城镇就业8312人。社会治理智能多元。贵州法治建设先进县(市)创建有力,优化整合多元化调处中心,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增至12个,市交调委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黄丝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投入2.25亿元完成“天网工程”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开展“三打击一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平安工程”巩固提升,获评“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市”。全力抓实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社会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管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投入2.5亿元实施第二小学、道坪小学等42所校舍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2983名教师全员聘任,获评全省首个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市,福泉中学获评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获评全国先进。投入7.5亿元建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妇幼保健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9个民生项目,福泉市获得“国家级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复退军人“两个率先”工作接受全省现场观摩。投入2亿元建设乡村集中治丧点、公益性公墓等殡葬服务设施,实现遗体火化率、集中治丧率、规范安葬率“三个100%”目标,成为全国首批殡葬综合改革试点。社区建设推进有力,牛场镇获评首批“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投入0.17亿元建设完善“两馆一站一中心”、农体工程等公共文化阵地设施项目17个,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食品药品、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老干、档案史志、人民防空、国防教育、气象供销、防灾减灾、慈善事业等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面对从严治政新要求,我们致力提效能、促服务,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治理方式,优化服务环境。廉政建设巩固加强。“两学一做”深入推进,“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风”纠正驰而不息,审计监察全面覆盖,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政风作风持续净化,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行政效能不断提升。部分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有效下放,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市、乡、村三级互联互通。率先在全省颁发第一批“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得到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督查组充分肯定。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等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现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完成规范性文件清理55件,编制市直部门权责清单3798项,得到全省推广运用。行政诉讼胜诉率提高到80%。办复人大代表建议55件、政协提案130件,满意率100%,“市长信箱”回复率100%。

一年来,我们四方聚财的根基不断夯实,财税支撑更加有力,“小康福泉”基础坚实;

我们四轮驱动的格局有效构建,工农商旅转型升级,“绿色福泉”纵深推进;

我们四方闻名的影响大幅提升,福泉形象成功塑造,“古城福泉”声名远扬;

我们四通八达的网络优化完善,内联外通得以形成,“智慧福泉”共建共享;

我们四季平安的形势持续稳定,社会和谐有效构建,“平安福泉”续写新篇;

我们四梁八柱的改革全面深入,问题难题有力破解,“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成效彰显!

各位代表!困难中的转机来之不易,压力下的收获弥足珍贵,探索中的突破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各方人士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泉武警、消防官兵和人民警察,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和帮助福泉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依旧严峻:贫困群众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产业扶贫带动不强,脱贫攻坚形势仍然很急;工业大而不强,结构调整不优,一磷独大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性扭转,“三化”发展局势仍然很难;增比进位第一方阵竞争激烈,主体指标发展不平衡,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做强增量力度不够,争先进位态势仍然很险;景区建设重基础轻运营,市场化运作、商业化运营方式不活,旅游目的地打造步伐不快,转型升级任务仍然很重。挑战蕴含机遇,压力催生动力。只要我们善谋大局、善抓机遇、善聚资源,敢为人先、敢于突破、敢于担当,坚持开放的理念、发展的办法、改革的举措、扎实的作风,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同全市人民一道,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在新的一年实现新的跨越!

2018年工作目标任务

新的一年,党的十九大利好政策将陆续释放,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黔南民族先行示范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和“五个福泉”建设持续深入,福泉新一轮发展面临大好机遇,33万福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潮不断涌现,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的氛围更加浓厚,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务必抢抓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砥砺前行。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建设“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发展定位,围绕“五个福泉”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实施“十大战略行动”,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作为政府工作的核心,统筹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 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为开启福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保持“三个同步”,实现“三个高于”,即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决胜全面小康步伐更稳健、更坚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5%以上,第二产业增长12%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

各位代表!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于泰山,使命无尚光荣。我们坚信,只要全市上下齐心,步调一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五个福泉”美好蓝图将不断铺陈,“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成效将不断凸显!

围绕目标任务,我们务必将省、州要求与福泉实际相结合,沉下身子一件一件办,甩开膀子一天一天干,全力抓好“十大产业项目”:生猪养殖一体化提质扩能项目、古城文化旅游景区三期开发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胜威公司钛—磷—硫项目、电力设备制造项目、2万吨/年电池级无水磷酸铁产业化项目、融安康生态农牧建设项目、cbd综合体项目、绿城时代综合体项目、昊升危废处理中心项目;“十大脱贫工程”:产业扶贫全覆盖工程、生态脱贫工程、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工程、脱贫技能全员培训工程、道坪至建中公路改扩建工程、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农村饮水保障工程、“小康电”示范市创建工程、“小康房”建设工程、“小康讯”建设工程;“十大攻坚工作”:城市名牌品牌创建、龙井奇园乡村旅游度假景区建设、福泉市农业产业产销一体化工程、环境防治能力提升、福泉经开区(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湘福商贸城资产盘活、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运营水平提升、岔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紧推产业兴实体,在转型升级上更加强劲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破解转型难题。推进工业“三化发展”。以“123”路径为抓手,推动工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开展服务工业企业专项行动,解决企业用工难、融资难等“七难”问题。实施两个“两百”计划,扩大工业总量,做好规模工业企业培育,确保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户以上,抓好川东化工、胜威钛磷硫、龙辰变压器等项目建设,实现新增规模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抓好传统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瓮福集团、川恒公司做好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磷化工产业发展水平,打造全国磷及磷化工循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实施“千企引进”工程,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以资源换资产、以产业换项目,引进优势产业、空白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创建省级新型建材产业示范基地。通过现有企业和产业基础,着力壮大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加大蘭鑫石墨、福临生物医药等5家后备上市企业培育,实现多产并举发展格局。突出农业“接二连三”。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农业“234”产业发展工程,依托温氏集团、大北农等重点优势企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融合发展,新增金谷福梨2.4万亩、都匀毛尖2万亩,生猪出栏60万头,生产无公害饲料30万吨。突出“三变”导向,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经济服务体系,推动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打造2个“田园综合体”。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三产“流光溢彩”。以打造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强化旅游宣传营销,采取多元化方式加强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运营管理。优化旅游配套,促进景区提质,实现旅游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做优古城文化旅游景区,为申报国家aaaaa级景区打下坚实基础。以国家aaaa级景区建设标准,加快黄丝和双谷景区提质升级。加快推进“龙井奇园”景区建设,加大凤山历史文化古镇打造力度,启动蛤蚌河、茶花王、谷汪深、董炳等特色景区建设,启动“张三丰修行之路”旅游路线打造。继续办好各类节会赛事活动,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多点绽放旅游格局,持续推动旅游业井喷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30%以上。抓好国家物流示范区创建,争取国际陆港海关功能的植入,推动“泉货出山”,加快铁路物流、餐饮住宿、旅游商品等行业发展,开创三产共生融合发展新局面。

二、紧抓项目扩投资,在提质增效上更加迅速

优化方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落地见效。精准择优招龙头引关键。深入推进“三化”招商,围绕国家、省、州、市重大战略规划,深入研究产业政策,瞄准500强、行业前10强等企业投资动向,精准策划、择优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围绕磷煤化工精细化、高端化延链拓幅,瞄准产业链中间环节,重点招引含磷新能源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及组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关键项目;全力引进精品果疏茶药种植加工、肉制品深加工、“田园综合体”等农业项目;着力引进贵州福泉国家森林公园整体开发、陆坪董炳-小岩连片开发、古城文化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旅游商品开发生产等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引进城市综合体、特色小镇等城建项目。全年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60亿元以上,引进500强企业1家以上。精准策划谋项目争资金。紧盯国家政策导向,谋划一批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卫生医疗等项目160个以上,总投资85.7亿元以上。重点围绕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环保、装备制造、现代旅游及山地高效农业等产业,谋划引进社会资本项目130个以上,总投资260亿元以上。加快福润、兴泉实体化进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福润公司通过aa级企业信用评级。策划实施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协调推进产业基金、债券等直接融资,积极对接申报上级扶贫产业基金支持,努力增加资金份额。建立健全“借、用、还”举借偿还机制,加快推进ppp化债、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强化资产经营,盘活国有资产。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精准发力强措施保质量。用好集中开工、观摩推进、督查通报“三个一批”关键一招,加大对重点行业发展扶持力度,抓好支柱产业项目协调服务,找准关键,重点发力,实施好238个省、州、市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重点推进磷资源整合及深加工等项目落地建设,确保产业投资比重达40%以上。

三、紧促城乡重协调,在彰显特色上更加鲜明

坚持规划先行,促进多规合一,提高标准建设,提升效能管理,构建特色村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区功能。围绕城镇发展、产业布局等需要,优化调整行政职能部门规划,形成多规合一。启动洒金公园、绿城时光、锦绣家园等高端住宅区开发,加快平越壹号、香林美域、古城旅游地产等改善型商住项目建设。加快乐岗新区、cbd、新区三期路网等项目建设。按照宜居城市标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建停车位2000个、星级旅游厕所8座、充电桩80个、免费wifi布点365个,启动泉东市场改造、消防队规范化建设和联合训练平台军民融合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快大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等“智慧城市”项目建设,推动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公共信用、生态环保等政务数据库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城市双修”省级试点项目建设,推动城区环境更优、生态更美。启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政策,实现城镇化率达56%以上。凸显乡镇特色。坚持“结构完整、功能完善、运行协调、特色鲜明”原则,实行小城镇建设申报竞争制,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打造2个以上特色小镇。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乡镇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全面启动乡镇环境整治,实施金山、马场坪、牛场、龙昌3600套棚改项目,加快垃圾收运、污水处理、划行归市等“软硬”环境改善,重点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推动乡镇环境美化、亮化、净化。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探索经营乡村新模式,探寻“田园综合体”、康体养生新路径,确保每个乡镇新增1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点。大力发展一村一企、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整市推进乡村垃圾、污水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112233”工程,启动浪波河、鱼梁河等河道治理,实施牛场天堂组、仙桥江边寨等100个村庄整治,建成村镇污水处理厂(站)76个,实现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全覆盖。以“10+n”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大力实施绿色村庄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传统村落保护等工程。推动“多彩贵州·文明行动”进乡村,发挥基层民主自治作用,营造乡风文明良好氛围。

四、紧扣目标猛攻坚,在精准脱贫上更加给力

致力决战决胜,打赢攻坚硬仗,实现精准脱贫。强力夯实脱贫基础。加快推进瓮马铁路、贵阳至黄平高速(福泉段)、凯里至福泉高速、福陆大道、牛建大道等交通骨干路网建设,启动福泉至牛场快速路项目。深入推进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和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建设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串寨路、联户路硬化率达90%以上。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实现乡镇公交车全覆盖,确保60%以上行政村通公交。加快凤山水库、瓮偿水库等11个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农村人饮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确保乡乡有稳定水源、户户通供水管网、人人有安全饮水。强力推进产业扶贫。用好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扶贫产业子基金、“特惠贷”等政策,优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扶贫产业+订单+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培育长冲温氏养殖示范区、仙桥林下养殖示范区等脱贫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实施好金山老山寨中药材种植、龙昌龙井油茶种植等扶贫产业项目70个以上,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确保户户有产业、人人能增收。强力推进扶贫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总体要求,实现952户3586人搬迁入住,启动并完成乐岗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主体工程。全面落实“五个三”后续扶持发展机制,引导搬迁对象就近务工,支持搬迁对象自主创业,推广牛场五新社区模式,完善安置点教育、医疗等配套功能,实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强力推进政策扶贫。投入“两助三免”“两免一补”等扶贫教育资金7126万元,解决4700户贫困家庭4760名大中专以上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全面落实“四重保障制度”,实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就医费用“零负担”目标,不断完善“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及时结算服务工作。完成省级下达减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达到脱贫攻坚出列县水平。

五、紧绷底线守生态,在绿色环保上更加持续

坚持“铁腕治污”,守住“两条底线”,打造宜居环境,实现生态美好。加速环境治理。继续开展大气治理攻坚行动,落实工业尾气深度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全市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视觉污染基本消除。加强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加大生产废水、渣场防渗治理,实现污染源头有效控制和末端废水处理提标。推进以用定产,建立完善综合利用政策机制,从市场、政策等方面推动磷石膏建材产品应用,实现磷渣100%利用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启动贵州福泉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加快岔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着力推进仙桥森林特色小镇建设,继续实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完成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6万亩,完成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彩化、靓化、美化3000亩。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程,完成2000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加大耕地开发力度,完成1800亩土地开发。加大节能减排。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气相治理行动,持续推进瓮福、川恒、国电等技改,加大煤改气项目实施力度,不断减少万元gdp能耗。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加快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实行公交油改电,推动绿色出行。

六、紧盯问题推改革,在动能转换上更加稳健

深化改革不动摇,扩大开放不放松,勇于创新不止步。蹄疾步稳推动改革。持续推进供给侧、“放管服”、农村“三变”等改革,深化社会综合治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治理、群众自治、社会共治良性互动。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综合执法、医疗卫生、就业保障、绿色殡葬等改革,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深化对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不断提升民生质量和效益。积极实施县级监察机构改革,构筑规范运行和法纪衔接制度体系,协同推进全市各领域改革开花结果。坚定有序扩大开放。持续深化与海珠区人才交流、结对帮扶、产业承接等合作,不断拓展与西南交大科技创新、古桥研究、教育振兴等合作,深入推进与南京“福泉城墙”捆绑申遗工作,大力开展太极文化、养生文化、古城文化等节会活动。搭建开放平台,发挥福泉国际陆港、进出口通关平台作用,优化福泉至北部湾集装箱专列运营。深入与希望集团、兴发集团等500强企业合作,围绕上下游产品开发、配套,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多点绽放推进创新。用活用足科技发展驱动利好政策,着力抓好国家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依托现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开展磷钾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金谷福梨冷藏加工等前沿技术开发研究,推进专用功能新型磷、氟、碘等产品开发,实现技术创新多领域突破。鼓励专利申请,实现发明专利授权8件以上,培育科技型企业4家以上,新增高新企业1家以上。

七、紧贴需求增福祉,在民生保障上更加公平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增进群众所获。大力抓好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高中阶段免除学费,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减负增效,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启动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二期、堡子小学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成牛场小学改扩建、职业中学提质改造,夯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确保康复医院、疾控中心建成投用,探索“医共体办医”模式,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全“三医联动”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双拥“九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市”创建,推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乡镇全覆盖,加快文体中心社会化运营,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织密民生网底,完善“五险一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体系,优化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关爱服务体系。深化“3212”创业就业培训,办好农村金融致富学校,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8800人以上。着力构建和谐环境。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加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诉、访、调衔接机制,健全“互联网+调解”模式。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福泉”建设,深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社会违法犯罪活动,有效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八、紧治“四风”严规范,在为民务实上更加高效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作风建设,赢得群众信任。狠抓落实重状态。建立职能性工作、突破性工作和战略性工作“三张任务清单”,确保工作具体到单位、实化到项目、量化到指标。健全考核制度,常督查、细考核,严问责、重奖惩,坚决消除争权推责、扯皮掣肘等现象,坚决向庸懒散、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亮剑,进一步营造攻坚克难抓落实、雷厉风行抓执行的干事创业氛围,让“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上奖台。优化环境强服务。强化公仆意识,简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继续削减和下放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向网络延伸。公开公共服务清单,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让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更省心。依法行政严规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复议应诉工作。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推行交易过程信息化。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化、常态化,优化“市长信箱”办理回复,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从严治政守纪律。严守规矩转作风,身体力行做表率,层层带动正风气。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一岗双责”,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行业领域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管,织牢制度“笼子”,防范权力“越线”,警惕“四风”反弹,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努力建设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带领全市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全面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术语说明

1. 黔中转型升级示范区:指坚持创新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着力推进国际新型磷化工产业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黔中商贸物流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两基地一中心一名城”建设。

2.“五个福泉”:指小康福泉、绿色福泉、古城福泉、智慧福泉、平安福泉。

3.“十大战略行动”:指工业化扩量提质、城镇化带动农村、规模化提升农业、产业化升级旅游、精准化扶贫脱贫、专业化做强物流、信息化做优服务、绿色化做美生态、公平化共享成果、区域化互动发展战略行动。

4.“双千”工程:指“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即引进国内外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1000家以上,对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实施改造升级,促进全省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5.“危改”:指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

6.“三改”:指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时,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厨卧分离、厕圈分离、人畜分离。

7.“绿色福泉三年行动计划”:指福泉市(2019-2017年)通过绿化通道建设、绿色水域护佑、绿色金山打造、绿色屏障构建、绿色城乡建设、绿色矿山建设六大工程,围绕鱼梁江、清水江、浪波河等“三江”,贵新高速、马瓮高速、206省道等“三路”及黄丝江边、双谷、本然等“三区”为主,辐射发展全市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面完成县乡村造林绿化,以及市政府驻地规划区、各乡镇办事处规划区、工业园区、乡村旅游规划区周边的绿化美化、大力推进“绿色福泉”建设,巩固提升全市生态优势,有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8.“四破四立”:指破校长“官衔制”,立职级“负责制”;破教师“铁饭碗”,立全员“聘任制”;破编制“紧箍咒”,立人岗“动态制”;破考评“一刀切”,立激励“捆绑制”。

9. 福泉“112”模式:指组建一个市级调处联动平台──市多元调处中心,完善一个诉调对接机制──以“司法确认”为切入点的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两个服务网络作用──社会第三方调解组织服务网络、“三员两站”(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司法联络员;法官工作站、综治工作站)便民服务网络。

10.“1+14”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指《福泉市精准扶贫决战决胜行动纲要》及《福泉市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医疗卫生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金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就业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民政兜底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扶贫生态移民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小康水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小康电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小康路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小康讯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小康房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小康寨精准扶贫行动计划》《福泉市党建精准扶贫行动计划》。

11.“一山两流域”:指马场坪街道的马鞍山(覆盖安谷村、鱼酉村)和清水江流域(覆盖汽坪村、道坪村、大花水村、王卡村、月塘村)、董炳河流域(覆盖洞铁村、凤凰村、翁羊村)。

12.“两助三免”:指对就读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农村贫困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扶贫专项助学金和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的资助政策。

1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3”长效机制: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由“社保经办机构+经办银行+参保人”三方协议完成的缴费模式。

14.“天网工程”:指对固定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记录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15.“三打击一整治”:指集中力量严厉打击网络贩枪、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和传统盗抢骗犯罪,集中整治地域性职业犯罪重点地区专项行动。

16.“平安工程”:指以“人防、物防、器防”为一体的打防管控管理体系。

17.“双降”:指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上年同时降低。

18.“两个率先”:指复员退伍军人率先脱贫、率先小康。

19.“两馆一站一中心”:指市图书馆、市文化馆、乡镇办事处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级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20.“两学一做”: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

21.“四个意识”: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2.“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3.“五证合一”: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24.“小康福泉”:指按照“巩固、提质、共享”要求,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巩固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水平。

25.“绿色福泉”:指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凸显绿色产业特征,形成绿色生活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6.“古城福泉”:指按照“重点突破、初具规模、彰显特色”原则,深入实施《福泉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努力建成一个集休闲、观光、考古、健身、娱乐、养生、悟道等为一体的国家旅游文化景区,推动福泉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7.“智慧福泉”: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行智慧政务服务、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平安系统、智慧交通服务、智慧民生服务、智慧金融服务、智慧产业发展等智慧应用系统建设,着力将福泉打造为信息网络通畅、智能应用广泛、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宜居宜业、活力增强的智慧城市。

28.“平安福泉”:指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信息化、社会管理、基层基础“三项建设”,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和公共安全管理“四大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五大环境”。

29.“三个同步”:指城乡居民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社会事业进步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30.“三个高于”: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居民收入的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1. 工业“三化发展”:指工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32.工业“123”发展路径:指推进工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采取的方法措施。具体指开展一项行动(服务工业企业专项行动),实施两个“两百”计划(培育规模工业企业200户以上,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实施三项工程(“千企改造”工程、“千企引进”工程和“产业培育”工程)。

33.“七难”问题:指民营经济发展要着力破解的准入难、融资难、政策落地难、审批难、盈利难、用工难、创业难七大问题。

34. 农业“接二连三”:指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促进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35.农业“234”产业发展工程:“2”即是建立两个平台,农业产业金融融资平台和农产品产销平台;“3”即是实施梨茶畜三大主导产业,金谷福梨、都匀毛尖、生态畜牧;“4”即是明确4大农业发展目标,在2020年建成贵州梨产业第一大县、茶产业重点县、生猪调出大县、饲料生产强县。

36. 农村“三变改革”:指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

37.“田园综合体”:指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38.“三化招商”:指专业化、集团化、精准化招商模式。

39.“三个一批”:指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观摩推进一批项目、督查通报一批项目。

40. cbd:即中央商务区,指城市发展中心。

41.“智慧城市”: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行智慧政务服务、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平安系统、智慧交通服务、智慧民生服务、智慧金融服务、智慧产业发展等智慧应用系统建设,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42.“城市双修”: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程。生态修复,指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城市修补,指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43.“112233”工程:即突出“命脉工程”一个重心、围绕“井筒施工到底与井下贯通,尽早投运主扇形成通风系统”一条主线,抓好“土地征用、供电系统”两个关键,抓实“手续办理、资金计划”两项保障,强化“进度、质量、安全”三类管控,把握“系统对接投运、工程资料整理、工程各类验收”三个重点,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44.“10+n”项目:指十项必完成项目和n项选择完成项目。十项必完成项目为:垃圾治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绿化工程、道路工程、信息化工程、供电及光明工程、气化工程、农房改造建筑风貌提升工程;n项选择完成项目为:村级幼儿园工程、敬老院工程、卫生计生室工程、村级文化活动室工程、农村商业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站工程、体育活动及健身场地工程、活动小广场工程、公共厕所工程、灾害防治与生态治理设施、电子交易平台。

45.“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指以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各类园区、旅游景区、乡村、通道沿线等六个方面的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专项整治行动。

46.“两条底线”:指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47.“三条红线”:指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48.“两免一补”:指国家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杂费,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

49.“四重保障制度”: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医疗扶助配套衔接的四重医疗保障制度。

50.“五个三”后续扶持保障机制:指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全力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严防贫困反弹的一系列后续扶持发展机制。

51. 交通建设“三年会战”:指从2019年9月起至2017年底,在全市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构建农村公路网络,促进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

52. 农村公路“组组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指从2017年8月起至2019年底,在全市开展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攻坚计划,充分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

53. 供给侧: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4.“放管服”: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55.“集团化办医”:集团化办医:分三个片区实施二级综合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组建医疗集团,帮助乡镇卫生院提高管理水平、医疗水平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城乡医疗水平的共同发展目标。

56.“三医联动”:指医疗、医保、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57.“五险一金”: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58.“3212”创业就业培训: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共筑共建为推手,通过成立福泉市农村金融致富学校,以“3212”模式(即:三方联动,强化组织保障;两轮驱动,强化资源保障;一套体系,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双服务)全面提升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效果。

59.“互联网+调解”模式:指排查台账网上建立、调解申请网上受理、分流指派网上流转、司法确认网上衔接、解答咨询网上服务、情报数据自动分析、调解档案自动编程、调解奖补网上申报,形成落地调解服务和在线调解服务、实体组织网络和虚拟服务网络衔接互通的新机制。

60.“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指集中清理企业和群众常办事项的各类不合理证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专项行动。

61.“一岗双责”:指的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领导和工作人员,除了履行自己的业务职责外,还要承担本领域有关的环境保护管理或者监管职责。

62.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相关热词搜索: 贵州省 福泉市 政府工作报告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二

贵州省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地方标准,公布本省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食品安全抽检经费、风险监测经费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二)建立健全行政监管、生产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

(三)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四)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

(五)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

(六)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相适应的人员队伍;

(七)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根据本条例和上级人民政府的规定,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并应当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重点协助做好农村、农村中小学(托幼机构)、城市社区、建筑工地等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情况;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承担下列职责:

(一)分析本地区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

(二)提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政策措施;

(三)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综合监督管理制度;

(四)督促检查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落实情况;

(五)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为常设机构,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和餐饮具集中消毒等监督管理职责。

质量监督部门承担食品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食品流通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承担餐饮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

农业、城市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商务、粮食、盐业、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公安、教育、环境保护、旅游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

法律、法规没有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做出具体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范和加强本行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新闻媒体沟通联络机制。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道食品安全信息,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公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村(居)民委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食品安全宣传普及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励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提供违法行为线索并查证属实的人员,应当予以奖励。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需要,制定和实施本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规划,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本省人口特征、主要生产和消费食物种类、预期的保护水平及经费保障能力等实际情况,制定本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需要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统一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当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与本省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

地方特色食品需要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应当做好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充分考虑地方食品特点、饮食习惯和饮食安全。

第十四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公布。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选择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单位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鼓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草案应当向社会公布,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等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十五条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

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学、农业、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以及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第十六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开发布,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

第十八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二)用非食用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加工处理的食品;

(三)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加工制作的油脂以及以此类油脂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四)使用食品添加剂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范围和限量的食品;

(五)省人民政府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其他食品。

第十九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如实记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相关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自行组织或者委托有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培训

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并做好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的培训工作。

第二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每年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食品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具有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名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公开、公平、择优、便民的原则确定并公布。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项目等事项由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并公布。

第二十二条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的销售管理制度,根据食品特性设立相对独立的销售区,并设置醒目标志告知消费者;对已经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当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及时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台账,销毁记录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过期变质食品销毁及记录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三条提供食品仓储和运输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记录存储或者运输食品和存货人或者托运人名称等相关信息,留存存货人或者托运人身份证明和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 相关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经营场所之外设有仓储设施的,应当向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食品仓储和运输服务的经营者运输食品的存储设施和交通工具应当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存储、运输;对需要低温保存的食品,应当使用冷藏冷冻设施及运输工具,冷藏冷冻温度应当符合食品标签标示的温度。

第二十四条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

食品添加剂生产者应当使用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等,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和销售等质量管理制度。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食品添加剂销售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和销售日期等内容,保留载有相关信息的票据。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六条食品生产者使用添加剂,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使用,不得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保管制度和使用记录制度,专柜贮存,专人保管、配比和领用,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七条召回食品应当制作召回记录,召回记录应当包含召回食品名称、数量、批次和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召回人、召回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等内容。召回记录应当保存2年。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工作中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有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第一项至第八项、第十项、第十一项和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五项规定情形的食品,依法没收或者监督其销毁。

第二十八条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三) 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四)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等信息;

(五)组织食品经营者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六)公布相关食品信息;

(七)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质量监督等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档案;

(二)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前核实生产者身份、场地使用权;

(三)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工作,定期收集、汇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相关信息,对其违法行为进行劝诫,及时向质量监督部门通报;

(四)协助相关部门依法查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十条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将生产场所建于住宅等非经营性用房内改变物业使用性质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生产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安全距离,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生产加工设施、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要求和条件;

(四)生活区、生产区及库房能够按照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相隔离。

第三十一条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实行登记制度。

设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向其生产场所所在地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提出书面登记申请。县级质量监督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核,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在20日内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以书面形式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申请登记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负责人有效身份证明材料;

(二)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场地有权使用证明材料,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还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材料;

(五)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材料;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在届满60日前提出申请;生产经营场所条件或者生产的产品类别发生重大改变、歇业超过1年的,应当重新办理登记手续。

质量监督部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能满足登记条件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应当撤销登记。

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生产加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登记证书载明的产品类别范围内生产;

(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三)半成品、成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和不洁物;

(四)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工具、容器等清洁、无毒、无害;

(五)生产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杀虫剂、灭鼠剂等按照规定使用并妥善保管,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

第三十五条省质量监督部门统一编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禁止生产的品种目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制度,索取、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相关文件。记录台账、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三十七条采购、销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食品,应当索取其登记证书及营业执照等相关证明的复印件。

学校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大型(连锁)餐饮业、超市、酒店采购消费量较大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销售的食品,应当实行定点采购并建立进货验证制度。

第三十八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每年主动将生产的食品送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销毁,不得销售,并如实记录。

第三十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应当附有标签,标注登记编号、产品名称、配料、食品添加剂、生产者、联系方式、生产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标注的内容应当清晰、易于识别。生产加工散装食品的,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或者外包装上标明以上内容。

第四十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季节性或者临时性生产加工的,应当在歇业、重新开业前5日内书面报告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接受食品生产企业委托的食品生产加工,也不得互相委托生产加工食品。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质量监督部门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食品进行抽检,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督检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不得拒绝质量监督部门依法进行的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样检验。

第四十三条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相应的固定经营场所,并制定相关鼓励措施,引导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市州、县(市、区)和乡(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依法划定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供食品摊贩经营,并向社会公布;划定的临时区域(点)和固定时段不得影响安全、交通、市容等。

第四十四条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持本人身份证明、健康证明、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向经营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申请备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及时将备案情况通报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城市管理部门。

第四十五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规划确定的临时经营场所内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对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协助相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辖区内的食品摊贩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发现食品摊贩存在违法行为的,及时告知相关部门。

第四十六条食品摊贩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在规定的场所、区域、时间内经营;

(二)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餐饮服务设施和废弃物收集设施;

(三)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四)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用具、容器等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五)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制作、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口罩;

(七)按照要求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或者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

(八)在醒目位置公示备案证明材料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九)销售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配备防蝇、防尘、保洁设施。

食品摊贩应当索取采购的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的票据,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60日。

第四十七条禁止食品摊贩经营专供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第四十八条设立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场所(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得小于300平方米且不得建于住宅楼内,距离可能污染餐饮具的污染源30米以上;

(二)生产车间设备布局、工艺流程符合相关卫生要求,不得存放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避免交叉污染;

(三)设置成品检验室,配置能开展微生物检验的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四)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清洗、消毒、包装、运输设备,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监督管理工作。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并在开业前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监督审核。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核发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不符合要求的`,不予核发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并书面说明理由。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或者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开业。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登记情况定期通报卫生行政部门。

第五十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生产经营。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现场检查,对集中消毒餐饮具进行定期抽检,现场检查或者抽检不合格的,应当依法处理。

第五十一条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的,应当查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营业执照、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和产品消毒合格证明,并留存其复印件;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使用不合格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集中消毒餐饮具。

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清真餐饮具应当符合民族习惯,不得与其他餐饮具混存、混运、混洗和混用。

 

第五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食用油和食品市场监督管理制度和体系,防止以餐厨废弃物作为原料生产加工的产品进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

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部门监管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监管执法联动机制和监督检查机制,及时通报餐厨废弃物处理情况,防止回收餐厨废弃物加工食品。

第五十三条餐厨废弃物的处理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

餐厨废弃物收集与处置实行特许经营制度,由特许经营单位对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置一体化运营。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餐厨废弃物,不具备一体化运营条件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原则进行有效处理。

餐厨废弃物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五十四条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应当与餐厨废弃物收集处置单位签订收集处置协议,载明收集时间、收集要求、收集费用、处置方式等事项,并报餐厨废弃物产生单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城市管理部门备案;在向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办理有关登记或者申请许可时,应当主动出示协议。

第五十五条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收集、运输、处置餐厨废弃物,对不能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

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单位应当建立台账,分别记录每日收集、运输和处置餐厨废弃物来源、数量、处置方法、产品流向、运行数据等情况。

第五十六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餐厨废弃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以餐厨废弃物为原料进行食品生产加工的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以废弃食用油脂直接或者经加工后进入流通环节作为食用油脂销售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查处餐饮服务环节购买、使用废弃食用油脂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的行为。

农业行政部门负责畜禽饲养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饲养畜禽的行为。

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对餐厨废弃物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置利用等相关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

公安部门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涉及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经营、使用的违法犯罪行为。

发展和改革、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餐厨废弃物的监督管理。

 

第五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监督管理计划应当包括食品抽样检验、餐饮具抽样检验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监督管理等内容。

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结合具体情况,组织制订、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方案。

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实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信息互通共享,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公共平台,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第五十九条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现场制售食品的监督管理。

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食品的,由质量监督部门依法监督管理;食品生产经营者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现场制售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餐饮服务提供者在餐饮服务场所现场制售食品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

第六十条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教育、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幼儿园、中小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可能影响儿童、中小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第六十一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旅游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监督检查,督促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建立各项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旅游景区经营者应当加强对景区内餐饮服务提供者的日常管理,定期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景区餐饮服务提供者的相关信息。

第六十二条卫生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的餐饮食品安全指导和监督检查,做好对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和农村流动厨师的培训工作。

市、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逐步落实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制度、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制度、农村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制度及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十三条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将当地消费量较大、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专供婴幼儿、儿童、老年人、病人、孕产妇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作为监督重点,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加强抽样检验。

第六十四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实行首问负责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投诉、举报,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在3日内书面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人、举报人。有关部门对接到的投诉、举报和核实、处理的情况应当予以记录和保存。

第六十五条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准确、及时、客观地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省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公布本省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布的其他食品安全信息。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对信息涉及两个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的,由相关部门联合公布。

第六十六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便利,便于社会公众查询食品安全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需要,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推行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十七条卫生行政、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撤销、吊销、注销、变更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餐饮具集中消毒审核合格证后,应当于7日内书面通报相关部门。

第六十八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食品,应当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使用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使用餐厨废弃物回收加工食品等严重危害公众身体健康案源线索的,应当及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

第六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

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抽样检验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况,并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布生产经营者不良行为信息。

第七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部门,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别制定本部门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大型社会活动等的主办者应当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安全工作方案或者应急预案,建立、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确定食品安全责任人,明确食品安全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二条生产经营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二项至第五项规定食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质量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违反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证照。

第七十五条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食品展销会的举办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未经登记、登记证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生产经营场所条件发生重大改变、歇业超过1年未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及被撤销登记后仍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

第七十八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生产禁止生产品种目录内食品,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登记。

第七十九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的,由质量监督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的食品;违法生产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以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撤销登记。

第八十一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由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二条食品摊贩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至第九项、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第八十三条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审核合格证,擅自开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生产,并处以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餐饮服务提供者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第八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不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法定职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农业行政等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六条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指单位或者个人设立的有固定生产场地、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散装或者简易包装、销售范围固定的食品生产加工场所。

(二)食品摊贩,指在集中交易市场或者固定店铺以外,临时占用道路、广场及其他室外公共场所设摊、搭棚等从事食品销售或者现场制售的食品经营者。

(三)餐饮具集中消毒,指符合条件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包装、配送餐饮具供餐饮服务提供者使用的行为。

(四)餐厨废弃物,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在食品加工、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余物和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

第八十七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存在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应当自本条例实施之日起12个月内申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书。

第八十八条本条例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

s("content_relate");

【贵州省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相关文章:

贵州省招标管理条例02-03

贵州省请假制度12-12

贵州省土地流转合同02-02

贵州省招标管理规定02-03

贵州省新能源汽车08-30

贵州省土地赔偿标准01-30

贵州省招标管理办法02-03

贵州省招标代理合同02-03

贵州省物业管理规定09-14

贵州省新能源补贴政策08-30

s("download_bottom");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三

真实姓名: 陶飞 性别: 女

年龄: 25 岁 身高: 160cm

婚姻状况: 未婚 户籍所在: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

最高学历: 本科 工作经验: 无经验

期望工作地: 贵州省/贵阳市

期望岗位性质: 全职

期望月薪: 20xx~3000元/月

期望从事的行业: 影视/媒体/艺术/出版

技能特长: 学习态度积极,做事认真负责,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关系,熟悉使用photoshop,会声会影,aftereffects等

贵州大学 (本科)

起止年月: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学校名称: 贵州大学

专业名称: 影视剪辑、动漫创作、计算机图形学、游戏创

获得学历: 本科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四

ok3w_ads("s005");

——2018年1月19日在余庆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 王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正确审视新形势、新区位、新机遇,尽职尽责保稳定,克难攻坚谋发展,深化改革加快余庆新跨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齐心协力抓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3亿元,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亿元;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8%;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增长1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6820元、10650元,增长9.5%、9.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100亿元、87亿元,增长5.7%、12.7%。竭尽全力抓脱贫。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84户1329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6年底的5.4%下降到4.23%。全面小康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凝心聚力抓民生。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荣获国务院表彰,被列为“国家级医改示范县”,贵州唯一。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十方面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策群力抓创建。余庆县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龙溪镇、敖溪镇获评“国家卫生乡镇”,白泥镇、龙溪镇、敖溪镇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彰显着实干担当,标志着我们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迈出的坚实步伐,提振了全县人民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决战脱贫攻坚,农业引领成效显著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易地扶贫搬迁628户2810人。解决贫困户就业1861人,增收292.2万元。敖溪至关兴、茅坪哨至花山二级公路总进度完成50%,建成“组组通”公路172公里。申报脱贫产业子基金2亿元。投入资金2.38亿元,全力推进“三改一化”、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群众饮水安全三大工程,改造房屋4611户,解决10362人饮水安全。落实教育扶贫资金2775万元,大力实施“泛海行动”“雨露计划”,全县无一名学生因贫失学。建立完善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一站式”即时结报、先诊疗后付费、重大疾病免费救治等机制,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大力推广特惠贷、惠农贷等金融扶贫产品,贫困户累计收益达564万元。农业基础不断夯实。打鼓台水库大坝如期封顶,小乌江水库推进顺利。全面完成2017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病险水库治理和面上小农水工程。投入资金4110.7万元,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5万亩。投入资金4300万元,实施敖松线、中心村输电线路改造,完成98个台区电力改造任务。农业产业势头强劲。新增茶园5000亩,发展花卉苗木1万亩。超额完成12.5万担烤烟收购计划,实现收入1.6亿元、烟叶税3624万元。强力推进脱贫攻坚“春(秋)季攻势”,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一长两短”覆盖贫困户3775户。合作8家省内外企业,发展果蔬19.4万亩、中药材2.7万亩,销售收入达9400万元,订单面积突破19万亩,实现规模倍增。“6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推进有力,建成标准养殖场221个,新增产值1.3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8.2%。

二、着力夯实工业基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余庆经开区“四规划一评价”有序推进,东部产业园一期路网完工,新增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建成园区公租房1000套。干川水库全面完工。白米弃土场投入运行。龙溪工业园区实现“三大功能”升级改造。重点产业增势强劲。紧紧围绕“两大一新一特”产业发展定位,以烟花、石材为主的绿智园区建设全面推进。温氏余庆总部、盼福果蔬加工等项目开工,高新技术产业园、智慧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推进顺利,安之源、鹿峰茶叶出口加工等企业投入运行。新增规模企业4家,工业企业达432家,产值突破38亿元。营商招商卓有成效。扎实开展“千企引进”、企业“双服务”和“百千万”工程,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开通企业“绿色通道”,“政银企”合作更加紧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县新增市场主体4500户,增长38%。突出产业招商,注重择商选商,紧盯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产业转移和项目投资机遇,前往北京、上海、重庆等地,“走出去”招商90余次,“请进来”280余次,落地项目99个,招商引资成效不断凸显。

三、着力培育产业支撑,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旅游产业持续升温。投入资金1.1亿元,建成飞龙寨低空飞行基地、浪水湾露营基地、13座a级旅游厕所等一批基础设施;启动云上心寨、飞龙寨开发和整体提升、强渡乌江主题文化创意园等一批旅游项目;成功举办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旅游推荐会、全市旅游厕所现场观摩会。全年接待游客37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8.3%,“全域旅游·全景余庆”逐步形成。电商物流蓬勃发展。引进余庆县供销电商运营中心、京东帮电商服务站等企业20余家,打造“特色淘宝中国·余庆馆”“微商城·有赞”等电商平台4个,累计建成电商网点85个、网店107家,助推余庆红金橘等150余种农特产品走出大山,销售总额突破3000万元。物流快递行业快速发展,物流企业7家,快递公司达14家,全年业务量超过50万件,营业额突破700万元。初步形成“县级分拨中心、乡镇物流场站、农村物流网点”三级物流网络。其他服务业不断壮大。都市第三地豪宜酒店、健康主题酒店投入运行,余庆大酒店、好客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建设顺利;民营经济比重大幅提高,各类市场主体达1.7万户;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5亿元,增长20%。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欣欣向荣。

四、着力强化城乡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县城形象提升。全面完成党校、武装部、消防大队、交警大队、中医院、档案馆整体搬迁,建成“四纵三横”路网,绿化亮化全面提升,西部新城基本成型。完成棚户区改造776户。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完成余庆大道、玉笏大道等主要路段功能配套和景观提升。石羊湖水舞声光秀、余庆河河道综合整治、北区商业街、农特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大力推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狠抓子营农贸市场整治、违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等工作,城市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全国卫生县城”水平持续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通过复核验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顺利推进。乡镇内涵发展。完成花山乡、龙溪镇总体规划和敖溪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累计新增集镇面积12.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47.7%。开通县城至龙溪公交线路,新增县城至大龙、魁龙、哨溪3条农客线路。完成松烟、龙家集镇“白改黑”,构花大道快速推进。土司文化挖掘成果丰硕。敖溪、龙溪省级示范小城镇稳步提升,松烟、构皮滩市级特色示范镇持续巩固,大乌江、花山新晋市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敖溪镇获评“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镇”。乡村生态宜居。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全面实施“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森林覆盖率达59.03%,建成区绿化率达34.5%。纵深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三年攻坚行动,建成34个村寨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至89.4%,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均达100%。拆除团结湖、方竹湖等库区钓鱼棚108个,乌江流域网箱16.4亩。

五、着力抓好民本民生,社会发展成果丰硕

教科事业蓬勃发展。科学编制《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办学条件切实改善。建成中职学校实训楼、构皮滩第三幼儿园。余庆中学扩建、东城三校、城关中学整体迁建等项目快速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向好,高考本科上线1455人,上线率达67.3%,同比增长13.3%,再创历史新高。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升至39.2%,同比增长12.5%。申请专利110件,新增科技型企业19家。在全省第五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金牌2枚、银牌4枚。医疗卫生普惠可及。全面建立“四重医疗保障”制度。成功举办全国“余庆医改经验”媒体沟通会、全省“农家小旅店卫生示范创建工作暨现场培训会”。完成县中医院整体搬迁,松烟中心卫生院综合楼投入使用。构皮滩中心卫生院医技楼、白泥镇、龙溪镇、花山乡、龙家镇卫生院整体迁建稳步推进。余庆名片更加擦亮。花山白茶获“中茶杯”金奖第一名;成功创建省级“中华诗词之乡”;《矮人娃娃》获第九届全国少儿舞蹈展演“小荷新秀”奖;余庆籍运动员金焕章获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子体操团体金牌,成就贵州历史上第一个全运团体项目冠军;松烟二龙列入全国体育产业示范项目,余庆再次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余庆飞龙湖·飞龙寨旅游区”获“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政救助、疾病预防、民主法治等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不断加强,邮政、民宗、外事、侨务、气象、档案、文联、老龄、人防、工商联、工青妇、红十字、残疾人等工作全面进步。

六、着力抓牢正风肃纪,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权力运行持续规范。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17件、政协委员提案69件。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政府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不断完善。强化政府目标管理,政府系统运转规范有序。强化财政预算执行、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审计全覆盖。审计政府投资项目342个,核减投资额1.4亿元。建立市县一体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规范透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执纪审查力度进一步加大。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四风”问题持续纠正,文风会风持续改进,“三公”经费持续下降。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权力、责任和涉企收费“三项清单”,审核公布权力事项和权责清单5388项。县政务服务中心受理业务38万余件,办结率99.9%。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全面推广应用。国企改革稳健前行,发展能力逐步提升。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有力,全面落实“五证合一”制度,市场主体活力加速释放。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全面公开,“营改增”、结构性减税降费等改革全面落实。监察体制改革顺利启动,政府机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公车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深入推进。

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各级各部门不折不扣抓落实,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谋发展,虽然全年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形势持续向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为“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余庆特色优势,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就一定能把余庆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推向前进!

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余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驻余单位,向所有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余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总量偏小,质量不高,加快发展压力较大;农业结构较为单一,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工业基础薄弱,实体经济不强,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财政增长乏力,刚性支出不断加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行政效能仍需提高。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至关重要。

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中央及省市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精神,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六区”新余庆目标,加大改革创新、开放开发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提速赶超步伐,奋力实现项目建设有重大突破,园区建设有重大推进,城镇建设有重大提升,旅游开发有重大进展,产业调整有重大成效,民生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奋力谱写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美丽余庆新篇章。

2018年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5%、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10%。节能减排、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计划以内。

2018年拟办十个方面的实事:

①开工建设新寨水库、太平水库及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②实施精准扶贫土地整治项目,整治土地8967亩。③完成5341人易地扶贫搬迁;完成2017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④实施构皮滩至飞龙湖湿地公园、构皮滩集镇经迴龙场至乌江渡口旅游公路,建成茅坪哨至花山、敖溪至关兴二级公路,新界河至新寨旅游公路。⑤启动洞水小学整体搬迁、实验中学扩建;启动龙溪三小、龙溪第三幼儿园、实验幼儿园、子营幼儿园、梓桐幼儿园项目。⑥启动县妇幼保健院、松烟卫生院、构皮滩卫生院改扩建,启动龙溪、关兴卫生院整体搬迁、60个村卫生室建设。⑦创建1个4a、4个3a景区,建成a级旅游厕所10座。⑧实施棚户区改造4964户、“危改”及“三改一化”6000户以上。⑨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300公里以上。⑩建成农商旅一体化项目;推进贵州余庆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智慧城市综合体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努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脱贫攻坚、靶向发力,确保阶段工作取得新进展

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坚决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对照省市“六个精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等目标要求,注重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结合,精准有效推进就业创业培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一长两短”进村入户工程,抢抓全省“三权分置”试点县机遇,推广运用农村“三变”改革、“塘约经验”,用好用足脱贫攻坚产业基金、“特惠贷”等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村有积累、户户能增收。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建成东部产城、水厂、龙溪何家湾、敖溪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确保1456户5341名困难群众按期入住。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后续发展保障体系,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和产销对接机制,完善县镇村三级帮扶和考核制度,整合集团帮扶、部门挂帮、干部结对等资源,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工程、春(秋)季攻势、“十大扶贫行动”,确保6000人脱贫,7个贫困村出列。

二、坚持投资拉动、项目牵引,全力打造项目建设新形象

大刀阔斧抓项目。瞄准国家政策投向,科学谋划一批打基础、利当前、管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市盘子。全年拟实施项目152个,计划投资108亿元;其中省市重大项目54个,计划投资6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电网升级、县域停车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14.3亿元,实施果蔬加工厂、龙溪石材产业园等一批工业项目;计划投资40.2亿元,实施遵余高速、湄石高速,龙溪茅坪哨至花山二级路等一批交通项目;计划投资18.4亿元,实施文峰塔至古佛山、县城文化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旅游项目;计划投资13.5亿元,实施县城绿化提升、新寨水库、“三改一化”等一批民生项目。精准施策强招商。抢抓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重点区域项目投资和产业转移机遇,发挥上海、重庆、深圳招商分局“先遣队”作用,立足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围绕“两大一新一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等产业,发扬“钉钉子”精神,打好产业招商、专题推介等系列“组合拳”,力争全年引进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和国企4家,落地企业70家,力争实现省外到位资金增长18%以上。雷厉风行保推进。树立“服务也是生产力”理念,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促成项目签约落地并建成投产。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依法合理保障群众权益,着力破解土地、资金、征拆“三大瓶颈”,抓关键、破难点,形成千方百计抓项目、齐心协力谋发展的强大声势,确保省市重大项目序时推进。

三、优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断厚植产业发展新优势

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不断完善“一区三园”设施,提升园区吸纳功能、承载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智慧城市综合体、农商旅一体化等项目,确保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

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力争规模企业达40户,创建省级知名品牌1个。坚持发展和生态并重、安全与环保并举,着力建设以烟花、石材为主的绿智园区。全力打造“四化两型”烟花爆竹企业,科技环保型烟花研发实现新突破。高端编制石材产业发展规划,严把环保关,加快建成龙溪石材产业园,全力打造余庆石材品牌。着力培育县属国有企业“强身”,助推向实体经营转型发展。全年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新建标准厂房52万平方米,新增入园项目5个、规模企业5家、从业人员1000人。优化发展第三产业。坚持“一区两高地”发展战略不动摇,发挥优势做长板,用足功夫补短板,全面提升第三产业整体水平。加快建设县城综合物流园、大乌江港口物流园两大核心园区,构建商品流通网络,培育物流企业2家以上,落地大中型物流企业1家,全力打造“黔中物流枢纽区”!坚持“旅游兴县”不动摇,借力“旅游+”模式,注重多元融合,大力开展“景区提质升级”“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着力培育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等新业态,建成a级旅游厕所10座,创建1个4a、4个3a景区。全年实现接待游客48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9亿元,全力打造“黔中康养旅游业高地”,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成龙溪全民健身中心、白泥足球场。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力争承办两场以上省级赛事,提升“五心杯”篮球赛、中国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水平,全力打造“黔中文化体育产业高地”!扎实推进政府数据资源“聚通用”,加快智慧余庆综合体建设,积极开展大数据招商引资,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推动大数据与大扶贫、大健康、大旅游等深度融合,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四、深化城乡统筹、优势互补,科学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精心打磨精品县城。坚持“高原水乡·园林之城”发展定位,按照“疏老城、建新城、组团开发”思路,快速推进交警队、教师新村、老车站等片区拆迁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3891户。高端规划建设500套精品住宅。加快建成投用客运站、城关中学、车辆考试中心,加速完善城区绿化美化、餐饮住宿、供电供水、停车购物等基础配套,积极引导城市发展要素向新区有序集聚。探索实行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网格化管理、精细化作业和标准化考核,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管理模式。用心打造特色小镇。加强规划编制与管理,强化区域统筹,着力推进“县城—龙溪”“龙家—敖溪—松烟”“花山—构皮滩”联动发展。启动余庆至松烟一级公路建设。启动乡镇殡葬服务中心、精神文明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生态停车场等一批市政项目。完成龙溪、敖溪棚户区改造1073户。建成构皮滩镇生态文化广场、第二农贸市场。建设大乌江集镇基础设施、敖溪河综合治理、松烟生态体育公园二期、花山高速公路连接线绿化工程等项目。精准城镇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小城镇——敖溪、龙溪,市级示范小城镇——构皮滩、松烟,特色小城镇——花山、大乌江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产、城、景”一体,全力打造活力彰显的特色小城镇。全心推进乡村振兴。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聚焦“贵州第一、西部标杆、全国一流”目标,抢抓市级试点机遇,高标准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建设花山隔山门白茶生态农业园、构皮滩丹参农业园、关兴沙堆中药材种植园、敖溪南塘农旅综合体等园区。着力抓好茶叶、中药材、生态蔬菜等基地建设,全年稳定粮食面积50万亩,新增茶园4万亩、中药材2万亩、蔬菜4万亩。累计建成温氏生猪标准养殖场600个、出栏生猪40万头。建成组装式冷库17座,新增贮藏能力1220吨。启动“贵州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大力培育省级龙头企业,力争省级达8家、市级25家,年收入12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大市场体系培育力度,让更多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全力推进“余庆剔骨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深化拓展“四在农家”“旅居农家”品牌内涵,高标准建设市级精品点3个、县级精品点10个。扎实推进“治污治水·洁净家园”三年攻坚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现70个村(居)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

五、注重生态至上、环境优先,积极构建美丽余庆新模式

筑牢生态屏障。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生态,持续推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创建。以林业“四化”为目标、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为核心、城乡美化和通道绿化为重点,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完成造林5万亩,管护好113万亩天保林,确保森林覆盖率达61%。抓好退耕还林、植被恢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工作,做好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加快建设干川湿地公园,启动团结湖湿地公园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严把项目引进环境准入关,追求绿色gdp。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2%。坚持农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思路,加快建设乌杨田园综合体、花山花阡谷等园区,转型升级都市第三地、市外桃园等园区,快速释放生态经济活力。合理开发林业资源,实现林业产业“双增”,力争总产值达23亿元以上。倡导绿色生活,推广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引导生活和消费模式向节约、绿色、健康转变。狠抓环境治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河长制”,强化河流湖库保护,重点抓好乌江、余庆河、满溪河等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建成北部生活垃圾热解气化处理工程。加速推进经开区污水处理项目。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推进石漠化治理,加强城市施工扬尘整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全面启动土地污染详查、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落实重大环境污染“一票否决”,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六、持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加快发展教育为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师德文化,提升育人水平。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加大《教育三年攻坚计划》实施力度,加快推进全面改薄、学前教育、县城区学校建设,持续增强保障能力。建设健康余庆利民。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构建“五项制度”。强力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计划》,切实改善就医和服务环境。大力实施“互联网+医疗卫生”模式,全面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着力强化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及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确保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健全和完善药品药械监管机制,保障百姓用药安全。转型推进计生工作,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健全社会保障惠民。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00人,就业培训1500人,发放创业小额贴息贷款3000万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全年参保25万人,参保率达96%以上。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实“四重”医疗保障。抓好全县幸福院管理和利用工作。全面推行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和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制度。继续加强工会、共青团、残联、妇联、科协、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建设,抓好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优抚安置、“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等工作。维护和谐稳定安民。树立“安全红线”意识,按照“六个强化”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狠抓道路交通、建筑安全、烟花爆竹、职业健康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切实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市场监管执法,抓好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深化社会管理创新“余庆经验”,强力推行公安“五大管理”,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强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余庆公法体系升级版。

七、强化自身建设、久久为功,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切实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讨论”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提案,着力提高办理水平。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持续推进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持续推进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深入推进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发展动力。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ppp模式推广力度,探索推进股权、产权交易、“新三板”挂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新模式,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向实体化转变。严控政府债务,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借、用、还”体制,严防债务风险。深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着力强化征管、挖潜堵漏,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深化金融改革,大力培育投资基金,开发各种产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完成监察体制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统筹推进行政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守牢廉政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贯彻落实《准则》《条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加强审计监督,有效增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资金的监管。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制度,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深入开展廉政教育,筑牢廉政防线,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发展充满希望,拼搏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30万余庆人民,不忘初心,以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只争朝夕的豪迈干劲,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为实现余庆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附 件

名词解释

三改一化:改厨、改厕、改圈、硬化庭院。

“四重”医疗保障:基本医保(新农合)倾斜政策、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扶助制度。

四规划一评价:园区总体规划、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引资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

三大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塘约经验:主要体现为“三改三提三起来”,即通过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化水平,让资源活起来;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化规模,让钱包鼓起来;推进村级治理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化程度,让力量聚起来。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十大扶贫行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贫生态移民行动、教育扶贫行动、医疗健康扶贫行动、财政金融扶贫行动、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特困地区特困群众扶贫行动、党建扶贫行动。

四化两型:布局集约化、设备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过程安全型、产品环保型。

林业“四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林旅一体化、城镇园林化。

林业产业“双增”:森林资源量增多、林业总产值增加。

五项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

六个强化:强化安全生产机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五大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危爆物品管理、寄递业管理、网络安全管理。

三大攻坚战:维护稳定攻坚战、严打犯罪攻坚战、防范宣传攻坚战。

三权分置: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下,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既有整体效用,又有各自功能。

相关热词搜索: 余庆县 贵州省 政府工作报告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相关推荐

最新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简短(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

推荐贵州省情心得体会如何写(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

最新桂林山水课文原文简短(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桂林山水课文原文(精)(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贵州省情心得体会范本(五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

有关贵州省情心得体会通用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有关贵州

关于贵州省情心得体会通用(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

关于贵州省情心得体会如何写(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

最新贵州省情心得体会(精)(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