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育论文 >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七篇)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七篇)

作者: 曹czj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一

公园雄伟的山体,海拔千米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天堂顶海拔1844米,是桂东主峰,多资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半"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等各具,蔚为壮观、公园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8.2℃,冬暖夏凉,是的疗养保健场所。

森林公园前身是姑婆山林场,1992年被自治区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6年经原林业部批准为级森林公园,1998年被区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0年被评全区旅游文明示范点,全区环保优秀示范点等。 森林公园交通、通讯、旅游商店设施完备,吃、住、行、玩相配套,是集观光、度假、探险、猎奇、保健、疗养、科研、教学、会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姑婆山景点解说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距市区(八步)中心仅26公里,地处香港--广州--桂林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集“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据权威科研机构测定,姑婆山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16万个,姑婆山景区因此而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

方圆80公里的姑婆山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这里沟壑纵横,终年溪水潺潺。由于特殊的地形构造,境内绝壁众多,形成沟沟皆瀑、有瀑必奇的独特景象。其中多姿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米”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尤为有名。姑婆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5%,林内奇树百出,既有挺拔参天的栋梁之材,又有苍劲古朴的原始树木。茂密的丛林中生长1400多种野生植物,有鸟兽130多钟,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好去处。雄峰、峻岭、古树、老藤、奇花、异草、怪石、瀑布等等,构成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人们可观瀑狩猎,可烧烤野炊,可扎篷露宿,亦可住进建在溪旁潭边的'竹楼别墅,尽享大自然的美妙恩赐。姑婆山气侯宜人,四季如春。年均气温18.2摄氏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上,冬暖夏凉。公园内空气清洁度高,环境优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65856个,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区。

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景是故乡美,情是故乡真。贺州姑婆山不仅空气清新宜人,其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色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还成为电视剧《欢乐桑田》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及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等影视片的外景拍摄地。香港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均选择在广西贺州姑婆山拍摄,可想而知这里的风光之秀美。在与广东相隔的地方,有着这样的乡村风情,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二

叠彩山 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景色优美,又易于攀登,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山中佳景甚多,有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名胜。山上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尢多,为文物的精华。若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全城景色尽书眼底。“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

叠彩园门 叠彩公园园门,1990年建,为飞檐、硬脊、坡顶、绿瓦的仿古圆门建筑。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王遐举书“叠彩山”横匾悬其上,右侧为售票处,左侧饰以玻璃壁窗,古朴雅丽,嵌于锦翠相间的山石林木之前。 叠彩山门 在叠彩山仰止堂前,是坡顶、青苡的仿古建筑,高踞在登上风洞的咽喉之地,可拾级而上。门上有魏继昌书”叠彩山“隶字横额;两侧悬挂清广西布政使张祥河撰、桂林书法家伍纯道写的”到清凉境,生欢喜心“的楹联。一过山门,即进入历史文物、宗教、自然风光相互交融的胜地。

景风阁 在叠彩山风洞南洞口右前方的平台上,唐元晦建于会昌间(841-846),历代有修茸,阁已久废,数十件珍贵诗刻同毁于抗日战争。据清画家张宝《泛槎图》,景风阁为重檐、坡顶、长方形建筑。清庆保《景风阁记》说阁”居四望、于越之间,前接广野,倚大江,廓然翕受,窈而多风。其东小阁数椽,故为游人憩望地,每盛夏熏灼,于此解烦焉“。景风阁为一时名建,历代名人有诗刻,变法维新风云人物康有为、百岁爱国老人马相伯先后居此。

叠彩亭 位于叠彩登山道上。4角、平顶、单层、红柱、绿瓦,高约5米,长7.5米,宽8.5米。面积约64平方米,呈十字形。正面悬挂著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叠彩山“的匾额。叠彩亭东依于越,西邻四望,北对明月,与山景和谐而不争高。东西设坐凳,北隅为观赏”彩翠相间“的最佳角度,是游憩的理想场所。亭西,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会景处“。 叠彩琼楼 在叠彩山明月峰与于越山之间,是一组以桂北侗族建筑形式为依据构筑的大型风景园林建筑群体,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1990年建成。叠彩琼楼以鼓楼和连廊为中轴线,将整个建筑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东院庭转院接,曲径通幽;西院开阔疏朗,小桥勾连。院落以池水为中心,东为高阁,西有亭廊,南设层楼,北置水榭。主体的鼓楼为2层歇山顶楼阁,前面是小巧的卷棚敞轩,其余为1、2层坡顶,局部突起重檐、3重檐卷棚歇山顶或6角、8角攒尖顶。整组建筑,主从分明,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与自然环境和谐调协,具有仙山琼阁的意境。

仰仁堂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叠彩山风洞前。抗日战争期间所建。原建已毁。1958年重建。堂东西长11.5米,南北宽7.1米。东西开门,北壁嵌有瞿式 、张同敞画像、《洁气岭》唱和诗,以及1963年郭沫若来此凭吊所作二公像赞诗等石刻。

望江亭 在叠彩山北半山腰处,原为正德间(1506-1521)明太监傅伦作为钦差镇宋广西都知监时所建。他酷爱桂林山水,尢偏爱叠彩,有七登叠彩山诗。他的《望江亭诗》,有“山色佛云青,溪光照空碧,构亭倚风洞,超然意自适”句,绘出望江亭“佛云”“照空”的特色,亭早废,1954、1990年两次在原址重建,为红柱、绿瓦、翘角、攒尖顶的仿古方亭,高约6米,南北长5.2米,东西宽4.9米,总面积约25.5平方米。亭右壁有摩崖题刻“探奇处”3个大字,站在亭内或由此攀登,都有奇景可探。

瞿张成仁处碑 在市区叠彩山山门内。碑高167厘米,宽83厘米。共28了,均为楷书。正文”常熟悉瞿 的陵张忠烈二公成仁处“,字经20厘米,年月日及姓氏署款,字经10厘米,清道光20年广西巡抚梁享 书并立,

临江上岩 位于叠彩山北麓。临江岩有二:南为上岩、北为下岩。上岩洞口刻有“临江上岩”4字。上岩高4.6米,宽3.5米,深8.6米,面积约30平方米。岩口临江,视野开阔,江山景色与岩景交融,登临玩赏,兴味无穷。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无不以到此弄吟为快。明陈于明《题木龙洞石壁》诗,“逶迤江路洞天开,奇峰排空拥翠来,水石参差当槛出,亭台高下自天栽”,如实地概括了上岩的特色。

风洞 明月峰山腰一奇洞,南北对穿,中狭小,仅通人,形成前后两个洞,南北开敞,呈葫芦状,全长20米,最宽9.2米,最高5米。总面积约140平方米。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两头大中间小,所处地势高,北接“湘桂走廊”,南迎驾桥岭与海洋山之间的“峡道”,形成对流,两端过风的断面大,中间小,风速增大,压强减少,风不断补充。随着季节变换,来风有清、和、暖、冷之别。

风洞既是风的世界,又是文物宝库,是桂林山水一个重要景点。

叠彩北牖洞 风洞之北,即后洞,椭圆形,是葫芦的后半部。洞口北向,如窗,又称“北牖”。洞高4.8米,宽9.2米,长7.5米,面积约69平方米。洞口有清人陈维湘题刻“北牖洞”三字,洞内摩崖石刻数十件,以朱 颜《访叠彩岩登越亭》、杨芳《游风洞山》、袁枚《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康有为《风洞题名》和李秉绶的兰竹画刻为珍。洞中原有卧佛一尊,供抚摩祈祥,现已无存。

叠彩太极洞 位于明月峰山腰,南口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弯管状,洞内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洞门宽4.2米,洞高3米,宽3~4米,长13米,面积约50平方米。“太极洞”3字,刻在北洞口上。从洞的一端到另一端,纡回曲折,能见度低。北口大而敞,光线可透达转折处,洞景依稀可辨;南口在北牖洞内,小而隐,光源微弱,初入有伸手不见五指之感。自南口盘旋而上,出北口,从黑暗中渐见光明;从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凉风习习,题刻琳琅,如入仙境。乐于在不同境况中探索、感受,捕捉各异乐趣的人们,尢爱太极洞。

迎风楼 在叠彩山风洞的北牖洞口处,原为古建,久废。1972年重建,为8柱、两层、开敞的仿古建筑,总面积180平方米。柱间设坐凳,中有石桌。一层置楹联二:其一“登临爽气此间生,且喜江山多丽色;回首屐痕何处是,惟留天地一奇观”,其二“风指落花妍小径;雨清芳草翠层阶”。分别描绘迎风楼当风雨立、爽气此生的特点,以及楼前“多丽色”“一奇观”的气势和榜旁楼后”花妍草翠“、”层阶“、”小径“的景物,是给游人以启迪的绝妙导游词;二层为观景楼和登上明月峰的必由之路。

明月峰 位于叠彩山东北,海拔223米,相对高度约73米,山体总面积1.41公顷,是叠彩山的主峰。清袁枚《游风洞登仙鹤明月诸峰》诗有“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句,明兵部右侍郎杨芳《风洞山诗》,“引手欲探天上月,俯躬疑碍日边云”,均言峰高可揽月,故有明月峰之谓,峰顶有形如葫芦的小平台,五代马殷曾在此建台,人称马王台。宋静江知府张 筑“尧山”、“漓水”二坛,以祭祀山川,并写《尧山漓水二坛记》,把山川作为土地资源,江河资源加以赞美,呼吁加以重视、保护,以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台、坛均早废。1955年在旧址建拿云亭。

明月峰以高、险、峻、秀蓍称。高可摩天,雄踞江边,壁立木龙古渡头。峰尖如笋,山石逐层深进,渐次升高,登上顶颠,满城春色,田野奇峰,纵览无余。峰侧刻有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朱德总司令和徐特立老人。1963年以80高龄登上明月峰所题“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名句,给名山增辉。

四望山 位于叠彩山西南,与东南之于越山相对,以山间径道相隔,山体面积3.32化顷。四望山“乱石纵横,枕籍排突”,他山稀有。登山可四面临眺,东面尧山、漓江,南有穿山、塔山、南溪、斗鸡,目之所游,群胜交集,山壁有唐元晦《四望山记》刻迹及清李少莲刻“玉叠蓬壶”4个大字,近年新刻我国著名作家芭盾等墨迹。山麓曾建普明庵,后在遗址建定粤寺。绡忧亭和定粤寺,均已早废。 仙鹤峰 位于明月峰的西北,海拔253.6米,相对高度101米,是叠彩诸峰最高的,山体面积2.1公顷。山腹有仙鹤洞,高约14米,底宽8.6米,长60米,面积516平方米。呈三角形,相传古时有二仙鹤栖息山峰上,好事者镌二鹤于洞口,供人瞻仰,因名“瞻鹤洞”。到了明代,明宗室第3代靖江王朱佐敬之曾孙朱镇山,在瞻鹤洞硕面壁修道;自号瞻鹤道人,据为别业,改名仙鹤洞。此后,峰和洞都以仙鹤为名,一直沿用。

仙鹤洞分两层。上层曾建“庆真阁”,祀真武帝,香火颇盛。明约结《古光尊师像诗》云:“傍崖间妙香,晨钟下空碧。”下层较宏旷,东西穿透,平整光滑,俨如长形拱顶大厅。东西两洞口成为借景窗口:东口面对明月、于越诸峰,层峦重叠,锦翠连山;西口面对城北,屋宇楼台,鳞次栉比。一洞之中,荟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

环碧园 在叠彩山北白鹤洞下,与仙鹤洞相通。因“满园碧翠,环顾可得“而名,是清代桂林画家李秉绶所建,也叫李园;园中遍种反栗树,亦称板栗园,园已久废,李的姻亲张维屏,有《桂游日记》可窥环碧园之盛。据载,”园以洞为尢胜“,一园之中有”林屋“、”水壶“、”瞻鹤“、”明月“、”墨云深处“5个奇洞,最高的明月洞,皓月东升时满洞清辉;园中建筑遍布,有亭、台、堂、榭、圃、廊10余处,成为一代名园。

于越亭 在叠彩山的于越山顶上,是一个8柱、3开、单檐、翘角、长方、四面开敞的亭阁。长10.6米、宽4.95米,高4.54米。面积51.47平方米。原为唐元晦所建,久废。1954年在原址上重新构筑,更名于越阁,阁名为美籍华人、美国迈阿密中国画院院长梁粲英女士所书。于越亭是游人多喜登临之处。宋人朱 颜《访叠彩岩登越亭诗》:“不到越亭久,榴花经几红。江流寒泻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风里,三湘夕照中。”比较客观地写出了于越山和于越亭的特点。

康岩、素洞 在于越山麓。洞北向,高3.2米,宽1.7米,长10.5米,面积约18平方米。1894年12月,康有为到桂林讲学期间,住在叠彩山景风阁,发现于越山下两个岩洞。以自己的字号命名,东叫“康岩”,北叫“素洞”,并摩崖篆名刻。现“素洞”两个篆字和题记尚存。

叠彩岩 风洞之南,即前洞,是叠彩洞,因山得名,古称叠彩岩。高3.65米,宽5.6米,长12.5米。面积约70平方米。洞口有陈毅名句“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题刻,以及著名书法家沈尹默题“叠彩山”3个大字。洞壁有佛像90余尊,为唐宋物,故又名福庭洞。

拿云亭 在叠彩山明月峰顶,又名齐云、倚云、取其高之意。始建于唐,久废。1955年重建,1988年遭雷劈,再建,高约5米,面积19.36平方米。为红柱、单檐、攒尖顶、青苡、四面开敞之圆亭,柱间设坐凳,亭基三级,意谓上升九宵。香港书画家赵少昂为之书额。登亭眺瞰,目极无遗。

销忧亭 在叠彩山的四望山上。唐会昌年间(841~846)建。元晦《四望山记》载:“山名四望,故亭为销忧。亭之前后,绵络山腹,皆溪梁危磴。由南而北,复东上叠彩右崖,至福庭石门,约三十余步。”亭久废。

木龙洞 在叠彩山东麓,高4米,宽2~3米,长10米,面积40平方米,南北穿透。西邻明月峰仅数十米,南去伏波山约1公里,是龙珠路与驿前街必由之路。相传洞口原有盘曲的古树,洪水突涨时化龙入海,这个洞被叫作木龙洞。明天启间(1621~1627),督学曹学 做了两条木龙,悬于洞顶,早废。叠彩山有通往木龙洞的路,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诗,“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道出了木龙洞的特点,木龙洞踞山临江,洞北约20米处,在一块巨大的蛤蟆石上,建有一座喇嘛古塔。宋谭舜臣《木龙洞游览题名》:“嘉祜癸卯(1063)寒食旬休,谭舜臣携累累石门,下临江岩,参唐代佛塔,览风帆、沙鸟、江山之胜,此为最焉,遂舟过虞山。”据此,塔为唐代所建,是广西最古的石塔之一。

宝积山旧名卧龙山,在叠彩区政府西北。与叠彩的四望山隔中山北路相对峙,海拔208米,相对高度58米,长350米,宽120米。山体面积7.75公顷,呈蟠龙状。北宋前,城池北门建在宝积与四望山间,山上筑有城墙,“城壁峻悄,皆斩崖火之”,有“铁封云锁“之誉。元代在山上建武侯祠,通称孔明台,宝积山也被称作孔明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移至南麓,清康熙间又重建于山顶。后毁于抗日战争烽火。山北有宝积岩、华景洞、华景塘。华景洞附近曾建有岩光亭、铁佛寺。洞深5、6丈,平坦敞朗,曲折深幽,可达孔明台。登台远望,前后左右为华景塘、桂湖、漓江、八角塘所拱,四周则观音、鹦鹉、叠彩、独秀、骝马、老人诸山环绕,北面峰峦常为岚气凝集,雨后初雾,紫雾笼山,景色独丽,有“桂岭晴岚”之称。唐宋时已成游赏胜地,壁间有宋明以来石刻10余件。1979年5月,在宝积岩内发现距今约3万年前人牙化石两枚、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等。宝积山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文物荟萃之地。

宝积岩洞穴遗址位于市区中山北路宝积山山腹。洞口呈三角形,为单斜岩层构成,向南距地面7-8米。岩洞面积968平方米。主洞之外,有支洞数个。本世纪70年代开始,洞内就不断发现原始文化遗迹和遗物。经过1979年发掘,推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距今约三万年。

华景洞在宝积山北扉,高5米,宽17米,深50米,面积约850平方米。《广西通志》:云“(在)华景山下,岩诽东向,空明轩豁,有穴直通山后。由石径循雉堞南行,竟达武侯祠。”清查礼在游记中写道:“洞口高约十五六尺,广五十尺,洞中平坦轩豁,后有二个窦,一窦右折,黑暗不可下;一窦左旋通光,渐上渐高,长百五十尺,出洞有飞云台,台广三十尺,外为石栏,凭栏则城西诸山,历历在目。”唐元晦在洞前建岩光亭交题诗,“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笋竿抽玉管,花蔓缀金钿”。明清时建铁佛寺,毁于火,光绪间重修,并铸大铁佛一尊。洞壁诗刻多件。现封闭以培植食用菌。

华景塘在宝积山下华景洞前,宽120米,长60米,水面面积约7200平方米。明《桂胜》载:“横塘深广,晨飘霞绮,夕丽金波,得水而观益增。故唐元常侍晦建亭一,曰‘岩光’,以岩指水而写光也。”说明自唐以来得到名士、游人的青睐。塘畔遍植榴花,水光花色交相辉映,引人入胜。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三

ok3w_ads("s005");

红土,是广西亚热带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天然土壤,也是卢权智红陶艺术依托的文化背景。由物质的红土而形成的红陶工艺,虽古已有之,但从来没有脱离其实用性。卢权智对于红陶艺术的探索,不仅使红陶工艺脱离实用性、进入了纯粹观赏性的艺术境界,而且通过他的艺术创造将陶艺转换为文化的红土,并由此成为对广西多民族文化的一种现代性阐释。
作为壮族陶艺家,卢权智自幼酷爱艺术,师从著名画家、雕塑家暨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朱培钧先生。1984年至1988年间应德国尼恩堡市政府的邀请,先后二次在德国举办个人画展。在此期间,考察欧洲各大美术馆并到德国汉堡市学习西方艺术史,后研习西方现代陶艺。1989年回国后,在南宁郊外建立自己的艺术创作基地“古榕山庄”,潜心于绘画和陶艺的研究与创作。其陶艺作品《回归自然》1999年荣获“广西首届民族艺术博览会”金奖,超大型陶艺作品《百福》获世界基尼斯大全《世界最大陶艺作品证书》,现收藏于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另有数十件作品被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机构及个人收藏。
《红土陶情――卢权智红陶艺术展》作为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魅力广西”的重要展览项目,汇聚了卢权智各个时期的近百件代表作。该展从红土文化的角度,对卢权智的作品进行了文化上的释读。在庄重而富丽的中华世纪坛,卢权智的红陶艺术作品重新被设置在广西民俗文化、桂林山水、民族服饰和民居古建的环境中,大文化和大场景的理念,更加凸显了卢权智陶艺作为广西现代红土文化符号的视觉形象。6月8日下午,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红陶艺术展的专家预展及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美术评论家、陶艺家对卢权智的陶艺创作与艺术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标志着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对于广西红土文化的艺术认同与关注。

红陶艺术应属于那片红色的土地

容小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我个人认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我们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打造广西红陶品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都有着深远而有益的影响。同时,对于建设文化广西,构建和谐广西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各位老师给我们做精彩发言之前,我想借此非常难得的机会,把广西省建设的大致情况做一个简要的汇报,同时也借此机会把2006年广西文化舟给大家做一个简介。
我们为什么来北京做广西文化舟呢?一个目的是为了借此机会展示广西改革开放的新形象。第二是为了展示广西文化新成果。第三是希望借此机会展示广西,让北京、让世界了解充满魅力的广西、充满活力的广西、充满希望的广西,同时让广西更快更好走向世界。我们用“舟”,而没有用“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舟”是动态的,明年可能到上海,后年到广州,同时也是一个谐音,也是时间概念的周。有人说你们的“舟”小气了,应该做航母。这对我们是一个激励和鼓舞。我们有六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风情广西,四台节目到北京演出。第二个板块是魅力广西,就是美术展,包括红陶展。第三是美的广西,我们搭了一条广西街,很漂亮,有小吃,有工艺品,有表演,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第四个板块是开放的广西,举办中国工农博览会成果展。还有一个板块祝福奥运,有北京居民早上起来会发现绣球,上面有说明,邀请他们参加祝福奥运的活动。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广西文化舟综合展示应该在全国名列榜首。
卢权智的红陶展是这次活动的重点,大家都参观了这些作品,对卢老师的红陶艺术,请大家各自发表意见,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请大家来,是我们广西之福,广西之幸,能够零距离聆听大家之见,机会难得。我跟卢智权是30多年的朋友。我跟他一块插队,那时候他就开始学画画,他与众不同,一边抓锄头,一边抓笔杆子。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对艺术追求的执著,如痴如醉、一丝不苟、呕心沥血。为了艺术创作,他跑到偏远的地方买了十多亩土地,一做就是十五、六年,把他所有在国外的积蓄全部花光,花完钱不够怎么办?把车子卖了,把房子卖了,很艰苦,艰苦到揭不开锅。最后伴随他的是一只狗,后来狗也死了。所以他今天的成功来之不易。但毕竟是走过来了。面对着丰硕的成果,他仍然不满足,认为自己还要继续发展。现在向各位老师汇报的,也只是初期产品,是一个阶段,他还要不断前进。
当然,红陶艺术并不完全属于他个人,应属于那片红色的土地。艺术不光要保护,还要开发,要实现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艺术价值要通过市场实现。艺术要靠投资,按照规律要讲产出,价值就是产出。我们计划把红陶艺术融入到地产当中来,比如开发“红陶美景,吉祥小区”。小区的公共环境,可以拿红陶艺术作品作为这个小区的标识,比如做一个象鼎,做世界上最大的红陶艺术作品。我们周围小区文化环境还可以用红陶来装点。第三是建筑符号用红陶来表现。第四进入家庭,我们设计各种各样用红陶装饰的环境。总之,把红陶艺术作为文化小区的符号,可能是开发红陶的一个很好的理念。

卢权智的作品
对我们探讨中国陶艺的一些问题非常有意义

梁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广西文化舟开到北京是文化的大手笔。广西出了很多人才,比如目前正在讨论的广西文学的黑马。我觉得近年广西在文化上有非常大的突破,美术方面是其中一个局部,卢权智红陶艺术在中华世纪坛展出,首先是广西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但是我想对于中国陶艺界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说到陶瓷,中国是陶瓷古国,但是陶艺在中国是一个晚来的艺术门类。现代陶艺是从传统陶艺里边走出来的。陶艺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年轻的,一般的理解,1946年,毕加索开始做陶艺,一些学者把它作为现代陶艺的开端。但罗丹也做过现代陶艺,洛杉矶美术学院的奥帝斯普利则以此作现代陶艺的开端。无论哪个说法,现代陶艺都是挺年轻的。
从传统到现代,现代陶艺是怎么走过来的?有两点很重要。第一点,它是从“用”走到“艺”,古代陶艺注重实用,而现代陶艺注重精神。我们谈中国陶艺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现代陶艺在中国,比国外更完美,我们在理论上,在实践方面更要进行探讨。我想卢先生的作品放在世纪坛里展出,供人观摩,让我们思考现代中国陶艺的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事件。里面有些问题可能不单是简单的作品问题,我们会进一步思考中国陶艺应该怎么走。所以这是一个蕴含了更广泛意义的问题。
今天研讨会的召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个人对卢权智的作品非常喜欢,意料之外地喜欢。第一,陶艺本来很小,这使得陶艺区别于雕塑,陶艺是火与土的艺术,更是人的艺术,要体现创造力。卢权智推翻常态,陶艺的体量非常大,我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陶艺作品,这令我深感意外。第二,我认为他的作品洋溢着非常浓郁的山野之气,这跟广西的文化、广西的民俗、广西的山水有密切的关系。这两点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
卢权智选择大器,然后镂空,在观念上、传统上、手法上又做了诸多探索。《现代艺术史》有一段话说到,陶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最简单,但从里面也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内涵与民族的性质。这和我们现在谈的陶艺是非常相似的。在陶艺界有个比较明确的说法,陶艺不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如果当成陶瓷艺术的简称就错了。我觉得不完全错,应该有所区别。陶艺就是火与土,加上人特别的体验,就是一种敬畏感。无论敬畏自然也好,敬畏艺术也好,敬畏我们传统文化有生命力的东西也好,都应该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才有生命力。卢权智先生做了那么大体量的东西,用这样的手法去做,他有自己特别的体验在里面,这正是他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卢权智的作品非常有特点,对我们探讨中国陶艺的一些问题非常有意义,所以今天这个研讨会,首先可以围绕卢先生作品来谈我们的感觉,另外可以从整个中国陶艺的走向探讨一些问题。这样的话,座谈会的意义就会超越个人作品展的层面。比如:现代陶艺有一种说法,从器到艺,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变,学界认为这是陶艺发展的关键。实际上,不能排除功能性,卢权智的作品放在人文环境里,包括拿来养鱼的,就非常有意思。在观念上,这表面上是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发展,这也提出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与人居环境、真正的现代建筑结合起来,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今天是谈陶艺方面的问题,我个人觉得陶艺在理论上都有很多要讨论的,比起其他艺术品相对还是落伍一些,没有那么活跃。像这种很集中的探讨,陶艺方面的研讨会,在北京这么多年,也都很少。我对这个会是很看重的,我们能够从学理方面探讨中国陶艺应该怎么走。从卢权智提供出来的作品,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迪,这里面不光是他个人的问题。他的作品里面用了很多器形、果形、叶形的手法,器形很大,这都是我们以前比较少接触的。今天我们探讨这个课题,非常有意思。

启示我们去思考
如何在今天找到中国自己的艺术

许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首先还是要感谢广西省文化厅送来很好的红陶展,给我们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广西很多方面走得出人意料,确实有黑马的感觉。刚才容厅长提到几个广西,加起来是一个和谐广西,这种想法和定位非常有地域特色,而且很好地显示了地区资源的独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大的民族,很多艺术都是和土有关的。我们前一阵做奥运火炬,也用了一点这样的题材。 “生于土而成于火,凝于中而形于外。”原来感觉陶艺应该是很小的,没想到卢权智陶艺的体量竟然那么大,这是要花时间、要有投入的。卢权智的陶土,给我们一种惊异的感觉。另外,我深深感动于卢权智的故土情怀。多年来他一直立足于广西,植根于土地,在红土中发掘艺术的珍宝,这是非常令人佩服,也是令人羡慕的。很多人都有故土之情,但未必能把这样一种感情和自己的艺术创作结合在一起,这也正是卢权智陶艺的独特之处。另外,卢先生本人曾有欧洲研习的经历和体验,虽然他的陶艺植根于本土,但是放在全球位置来看,它具有本土价值的构想。
这也是这个展览给我们带来的提示,我能够体会到一种敬畏,我们也应该为某种东西存在一种敬畏之感。有了敬畏之后,我们才会去接近它。文化就是这样,文化确实有一种易碎的品质在里面,所以我们也能从卢权智与陶的关系之中,领悟更多的东西 。总之,我觉得这次红陶展览,从定位和内涵都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这不但是艺术家个人才华的展示,而且,作品的展览也启示我们去思考如何在今天找到中国自己的艺术。

可以解读其中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

李正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设计系副主任、教授):在没有看到这个展览之前,在我们印象中,广西红陶一般都是容器型的东西。当然,真正好的容器也是精品,在欧洲很多家庭里边他们也摆了很多陶瓷容器。从卢权智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其中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比如,他吸取了宜兴紫砂壶的内涵,和自己的东西紧紧融合在一起。有人说,传统陶艺有功能性,现代陶艺没有功能性,其实不然。现代陶艺也可以有功能性,有的陶艺跟现代建筑还是很和谐的,可以赋予它新的意义。

具有现代气息的陶艺

高振宇(中国艺术研究院陶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讲到陶艺,几十年以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脉络。比如说毕加索,原来是画画的,参与到陶艺当中去,逐渐向陶艺倾斜。在我们国家一直讲陶瓷艺术,实际我们讲陶艺的时候,多半带有现代的意思。今天看到卢权智的作品,我个人感觉是具有现代气息的陶艺。我认为所有艺术,包括陶艺,最有魅力的就是题目,你选的题目非常好――红土陶情。感情是最重要的,任何作品,如果没有感情的融入是不行的。我是做陶瓷的,有很多窑,也有工作室,在北京的窑一烧就是好几天。对于陶的制作,特别是大体量的,没有决心的人,在一大堆土面前是没法把它做下去的,这需要自己的感情,以火热的感情去做。再一个我看到这个作品不仅体量如此之大,而且从工艺制作来说,整个画面处理都是很细致的。而且像象牙这样的东西,是几节拼接的,这个在陶瓷里面难度很大。我不知道您的窑是怎样的,而且您的胎很薄,不知道您是怎么做的。还有您所有表现的题材,其实在书画里面也可以反映,但是您改变了艺术语言,转用陶来表现,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50年代在日本有一个陶艺家,他们当时成立陶艺社,比什么呢?比谁把瓶口收起来,拉胚做一个花瓶,否定“用”,来说明自己进入现代。时间已经过了50年,我从卢权智作品中看到的,是一种更自由的表现形式,没有刻意做这个事情,这是很可贵的。当然,还要把它融入到我们现代人生活中。大家知道:中国文化里边有四大天使,其中一个是陶瓷,一个是美食。如果你做广西菜,用红陶来包装,那就可以打一百分了。
我没去过广西,我看到红土很羡慕。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那些红土要从广西运来,非常红,像染料一样红。我要是摸到那种土,相信也会产生与卢权智先生同样的感受。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会议,感谢您给北京带来这么好的作品。

对火与土的艺术带着一种敬畏

安远远(文化部艺术司美术处处长):我是从陶瓷使用者、欣赏者的角度介入卢权智的作品。今天参展的作品体量这么大,而且是镂空,不仅要有体力,还要有技术和激情。作品中透着纯朴,纯朴里透着坚韧的力量,把个人的感悟用陶来表现。它的颜色、窑变、形制本身,追求自然的过程中,还有对陶土本身的追求。我小时候看过很多陶瓷窑烧窑,非常辛苦、辛酸,有一些东西是要用生命去追求的。我一直对火与土的艺术带着一种敬畏,甚至产生恐惧。小时候很好的瓷器被摔碎,那种懊悔的心情,使我对易碎的东西有一种敬畏感。它需要那么高的温度,一千多度,还要有力度,把松软的泥土变成刚硬的东西,还要表达艺术、情感,让各种各样的人在使用过程中、观赏过程中激发起内心的冲动和感动。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从陶到瓷,再从瓷到陶,有不断的反复,这里有人们精神的体现,与文化特征和时代中的人内心的变化有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看到卢权智作品的时候,瞬间就能唤发出你内心的情感,去感悟人和大地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博大与神秘,等等。这就是卢权智这些陶艺作品的魅力。

令我很震撼

吴永平(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此次展览展出这么多作品,这是需要积累的,可见卢先生的勤苦和毅力。卢先生的作品让我感动,那么大的作品,体量大,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令我很震撼。

印证着广西红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裔萼(中国美术馆学术二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馆把陶瓷艺术纳入美术馆学术研究的重大门类,是近几年的事,而且是经过文化部批准的。目前正着手请很多专家做一个中国美术陶瓷艺术藏品展。这么多日子,我一直在跟陶瓷打交道。假如说红土是一种梦的话,那么,卢权智就是把红土变成红陶艺术品的一个圆梦的人。可以说,卢权智花了十几年时间,在山里做了一个梦,而且还要做下去,这在当代世界是极其难得的。套用对“人”的一个定义:人是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物。艺术家也是这样,陶艺家更是如此,他们就是要挖掘泥土的无限可能性。今天从卢权智很多作品当中,我们看到很多可能性实现了。
斤斤于工艺就脱不了匠人之气,而全然不考虑工艺问题,则再好的艺术构思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现代陶艺家,卢权智一方面敢于挑战工艺极限,比如在一米六以上的大花瓶上进行大面积的镂空,并通过细小的线条支撑重达数百斤的大花瓶;比如烧成体量为316 ×138× 158厘米的巨型红陶雕塑《百福》等;而另一方面,他又善于思索,试图在作品中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的体悟以及对红土的眷念。技术上的难度、思想上的深度成就了他的红陶艺术上的高度!古老的红土地既给了卢权智艺术的物质载体――红土,又给了他艺术的精神皈依――红陶艺术。卢权智以纵横中西的艺术创造力印证着广西的红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保护、承传、开发

刘茜(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非常巧合,咱们广西文化舟和中国第一个物质文化遗产日重合,6月10号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天虽然是预展,很多专家发表了非常专业的、发自内心的感受,我虽然是外行,但是也特别感动。我个人体会广西文化事业发展非常快,尤其是这几年,从边境化长廊开始,广西的务实、实干、创新精神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红河谷的保护与开发,等等。广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做了很多工作。今天卢权智陶艺预展,听了专家的发言,我感到很多专家都已经关注到了卢权智的陶艺创作,而且非常值得专家进一步总结和研究。从制作工艺来讲,好几位专家谈到陶艺的保护与承传问题。的确,传统和现代的开创性结合,制作工艺,以及在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值得研究和总结的东西还很多。同时展览策划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大文化的理念和环境的再造与渲染,这个展览可能不会起到这么好的效果。除了作品的艺术创作,市场开发也很重要,卢权智先生的作品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也提倡开发,咱们这种作品更有发展潜力。实用的价值,很多专家也谈到了。在这方面有发掘的潜力,还应该继续关注。

唤起了我们对红土的深情

赵忱(中国文化报总编助理):广西文化舟的几大活动板块,鲜明地反映了广西近几年的文化成就。广西是以歌唱、舞蹈为文化主体的地区,原生态性很强,不是带着很大功利性目的的那种状态,那里的人民有这样的冲动,然后决策者们最后把它打造成这样一个舟。所以你们广西无愧叫壮族,的确壮观。看到卢权智这些作品,我感到对这里的人、对这片土地,还远远谈不上了解。刚才安远远说,有一种敬畏之心,让我产生了一种走进她的渴望。它确实唤起了我们对红土的深情。
今天的座谈会,各位专家都用特别真诚、特别简短的语言谈自己的感受,让我作为一名记者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陶艺。我觉得非得到作品诞生的土地上去,到那些窑洞前,在酒后听卢权智先生讲述他的血泪故事。真是谢谢他给我这么一次机会来看展览,谢谢。

广西当代红土文化的符号与象征

尚辉(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研究馆员):陶瓷艺术或者陶文化,是人类世界最早的文化艺术,“陶”所掩藏的文化信息也非常丰富。不同的文化时代,所浓缩在陶器里边的文化信息都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我们现在知道红陶文化、黑陶文化,而在现代社会,材料的发现与发明是如此之丰富,可以说,今天我们不再把陶当作惟一的实用材料,我们今天看到更多的材料是远远大于我们历史中所认识的“陶”的材料的。从这个意义上,陶艺也许是衰落了,或者说陶艺完全可以脱离它的实用性。那么,“陶”脱离实用以后,能不能进入现代空间,能不能进入真正的艺术空间,这是对我们当代人的考量。
实际上,当代最重要的大师都没有忘记陶作为最纯朴、最远古的艺术媒介。比如毕加索的陶艺,非常粗犷、非常浑厚,同时也有种诡异在里面。相比之下,日本陶艺很精致考究,他们把陶文化留存在现实生活中,细巧华贵,但也缺少真正的古朴。当代中国的陶艺家邢良坤,更多的使用釉变,用稀有金属产生的釉变常常产生梦幻般的境界。而卢权智的作品则是把红土的气息保留下来,一方面,他把自己的陶艺深深根植于红土文化的土壤中,追求澄泥陶土浑厚质朴的自然之趣;另一方面,又将传统制陶工艺与现代理念融为一体,将镂空、浮雕、堆塑等雕塑语言的立体性和绘画技法的平面性构成相整合,既体现了陶艺设计制作的预设性,也展示了红陶窑变意料之外的偶或性。
刚才谈到,“陶”在脱离了器物实用性以后,现代陶艺更加凸显了它造型的夸张性,陶在完全脱离器物造型性后,可能就会模糊和雕塑之间的界限,这样陶艺的本体身语言的特征就少了。而卢权智陶艺的特点在保留器物一定形制的同时,也融入了他对现代生活的理解。比如说榕树的根、叶、须,被他当作认识生活的一种审美方式,既有写实性,又有工艺性,还有装饰性,最根本还是对中国诗意的理解与阐释。我读过他很多创作手记,包括《雨后芭蕉意更浓》《荷塘夜雨听蛙鸣》和《秋荷》等等,非常讲究意境的营造。如果说“陶”的泥土性,是民族的文化身份;那么,诗意则是中国文化的质感。当你把他的作品和毕加索的作品进行比较时,你会强烈感觉到那种浓郁而饱满的散文诗式的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能够把中国人对文化的理解与阐释和陶艺的形制融合在一起,而且做这么大的体量,的确不易。
其实,宜兴的紫砂也是红陶的一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说紫砂曾经明清文人书画家的浸润而显示出书卷气的话,那么广袤的广西红土原野所孕育的红陶,则有一种厚重的山野之气,具有粗犷而大器的原始意味,有澄泥陶土的浑朴质感,这是紫砂书卷气所没有的一种品种。在现代陶艺中,我们一个方面要讲究泥土文化的精神,土料的文化质感,另一方面又要有中国文化的气息。但同时也不应该因明清文化的那种羸弱,而抵消了博大的陶土精神。这正是卢权智那种浑厚质朴的陶艺最可贵的东西。在卢权智的手中,红土被赋予生命的张力,成为能够呼吸的文化生命。卢权智从红土文化中汲取的,是那种纯净、浑朴与厚重的民族精神与充满乡土气息与民俗风味的文化质感。因此,他的陶艺之情,既是他艺术个性的一种张扬,也是他对于故土的文化深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卢权智的红陶艺术,也成为广西当代红土文化的符号与象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相关热词搜索: 红土 广西 符号 象征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四

ok3w_ads("s005");

[摘要]“法治广西”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但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域化,也不是“依法治水”、“依法治林”等的集合。“法治广西”集中体现在广西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在法治国家实现过程中结合区情进行的制度创新,只是这种创新必须以国家制定法框架为界,遵循保障人权等一些公认的普适价值。建设“法治广西”要走自上而下推进与自下而上全面参与相结合之路。

[关键词]法治;广西;法治国家;“法治广西”

[作者简介]陈应鑫,广西艺术学院研究员,法学博士,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1)02-0155-04

法治在国家层面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在地方层面则具有其特殊性和个性,后者即所谓具体法治。这种具体性包括法治国家抽象理念在地方的具体落实、法治国家核心目标在地方的具体实现、法治国家治国模式在地方的具体运用及法治国家生活方式在地方的深入体现。“法治广西”作为地方法治的一种,其提出符合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因应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需要。

一、“法治广西”的“是”与“不是”

(一)“法治广西”“是什么”

1.“法治广西”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这个多义词首先表示的是一种治国方略,这个常用义可以置换为“依法治国”的表述。然而,其中的“国”指的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国家,而是政治意义上的国家,其核心是“国家权力”。“法治中国”是一个法治单元体,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终极目标,它决定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向。建设“法治广西”是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框架下,在充分考虑广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基于宪法授权而拥有地方立法权,从而在法治建设中可以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被“法治中国”决定的同时又反作用于“法治中国”。在“法治广西”的命题中,“法治”是前提,必须始终坚持法治统一原则,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此中“广西”,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广西的具体实践,法治中国或者说实定法秩序是“法治广西”的基础。换言之,我们要建设的“法治广西”,是严格保障人权的广西,是能够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的广西,是保障和推进现代政治民主的广西,是全部公共权力接受法律的有效制衡、公民权利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受剥夺的广西,是一切非法的侵害都能得到公正、合理、及时补偿的广西,是实现社会平等和社会正义的广西。

2.“法治广西”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为文明富裕和谐新广西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全面小康的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全面小康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法治国家。在全面小康社会,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健全,法治国家的要求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得到全面保护。由此推之,“法治广西”是“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题中之意和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法治广西”,就不可能有“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而“法治广西”也是实现“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根本制度保障。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具体构想和实践只能在法治的环境下并依靠法治国家原则才能稳步推进。只有在一个法治的广西,才能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易言之,只有法治的广西,才能保障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实现。

(二)“法治广西”“不是什么”

1.“法治广西”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划化。地方法治建设是相对于国家法治建设而言的,《宪法》和《立法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关于中央和地方立法权的划分,实际上就是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法权的划分,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的地方法治由此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内没有立法权的市、县以及立法权在省级权力机关监督之下的较大的市,是地方法治建设的组成部分,不能成为与中央立法权相对应的主体。也就是说,“法治地方”,应当限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没有立法权的市、县以及立法权在省(区)级权力机关监督之下的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不宜类推使用诸如“法治某市”、“法治某县”等提法,否则,有可能产生一些弊端或危险,如误造法治的单元体,破坏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导致法治观念的错位,存在法治的“地方割据”之嫌,消除法治的宪法基础等。因此,“法治广西”不是法治的行政区域化,不是“法治南宁”、“法治柳州”、“法治桂林”的集合。相反,“法治广西”坚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的非制度化分权现象,谨防“法治广西”成为地方保护主义冠冕堂皇之借口的各种潜在倾向是其题中之义。

2.“法治广西”不是“依法治水”、“依法治林”,更不是“依法治民”。如前所述,法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其关注焦点也是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运行。以此为前提,我们必须在权力实体之意义上来思考“法治广西”之“法治”,避免将规范权力运行的这一法治本义偷换成诸如“依法治水”、“依法治林”乃至“依法治民”等限制公民权利的利器。

3.“法治广西”体现广西风格但不盲目追求地方特色。由于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并呈现多元化之状态,因而各地的法制建设不可能千篇一律,需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故而,《宪法》和《立法法》在确立法制统一的基础上,也授权有关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相关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但是这种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所进行的变通制宜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地方特殊问题,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应当是检验地方立法的根本标准,“有特色”并非地方法治建设的追求目标而仅仅是其表现形式,不能为特色而特色。因此,“法治广西”结合区情进行制度创新,必须以国家制定法框架为界,遵循保障人权等一些公认的普适价值。

二、“法治广西”的事域与禁域

“法治广西”建设以坚持国家法治统一性为前提,但也存在其地方可以有所作为的空间。法治的关注点聚焦于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运行。为此,我们有必要分别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层面来梳理“法治广西”建设的空间范围,厘清各个领域中地方可以有所作为以及就区情而言必须有所作为的事项,以更好地推进“法治广西”建设。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注意到,在建设“法治广西”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法治统一性原则,对于只能由中央来统一确定的事项,不得任意扩张或者创设其权限。

(一)立法领域

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共同构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地方法规和规章体系是国家的法律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授予地方一定程度的立法权,包括执行性地方立法权和创制性地方立法构成了地方法治的宪政基础或运行合法性。就民族地方而言,它的立法是介于一般地方立法、经济特区立法与特别行政区立法之间的一种特殊地方立法形式,立法自主程度大于前者,小于后者。其重要区别或特点在于: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享有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权。这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特权,《立法法》第66条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仍然是民族地方保持自身活力的一种积极政策机制。

从宏观上看,尽管广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要受到国家本质和形式的制约,受到整个社会文化传统和法律意识的影响,受到民族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受到各种民族势力和民族思潮的影响,有赖于社会力量乃至国家力量的策动、督促直至社会斗争,但广西立法的发展最终还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即民族自治地方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权力,深刻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经济关系的必然性,从对丰富多彩民族特色和日新月异实际情况的理解中,提炼并适当地应用精确的概念、术语,熔炼、演绎法律规范,形成符合法治国家要求又体现民族特色的地方法规与政府规章体系。根据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的规范结构与发展空间,这一体系应主要体现三项特征或功能:一是具体性,即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在执行法律或行政法规时出台实施细则等具体化的规定;二是地方性,这是指涉及地方性事务行使地方立法权的情形;三是先行性,即在国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场合,可根据本地方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地方立法先行,进行经验积累。

(二)行政领域

“法治广西”的基本要求是依法行政,即行政权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运作,所谓“法无授权则禁止”,这是传统公法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随着现代国家行政职能的膨胀,一方面,上述“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范围在不断变化,并不是所有行政领域的行政行为均需严格依据直接的法律规定而为之,特别是在给付、福利等诸多领域,行政“脱法而行”的自主性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即使在严格遵循“法律保留”的领域,由于立法的局限性,其所赋予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亦有扩展之势。总之,行政具有自主创新的制度空间。因此,地方政府完全可以根据本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政府规制改革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从实践来看,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地方要建立法治政府,必须培育与确立依法行政理念,并转化为依法行政制度,融入依法行政实践,以真正实现行政法治。此外,《纲要》还确立了法治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与形成法治社会相结合;选择了法治现实的道路是自上而下政府推进与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相结合等。建设地方法治政府或地方政府活动法治化是实现地方法治的重要事域。

具体到广西,“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把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利益作为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同时,强化责任意识,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但不是全部内容。这一方面是由于“依法行政”作为行政法的首要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活动遵循“法律保留”、“法律优先”等重要原则,各级行政机关的活动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运作。另一方面,即使是百科全书式的立法者也不可能穷尽行政机关将要面对的纷繁复杂的现象,作为执行权的行政权不仅在具体方面要为“法治广西”营造活动空间,而且要在整体上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针对广西在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纽带与桥梁地位,广西人民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促进双方经贸的地方政府规章。类似现象不胜枚举,但行政创新的点滴内容需适时地进行制度化、法制化,方可汇聚成法治进程中的洪流。

(三)司法领域

“法治广西”建设中,司法领域的制度创新空间是最小的,因为司法权的属性决定其必然是国家性的,由这种国家性决定,对于涉及审判权运行本身的改革、涉及到司法独立制度本身的确立,应由国家层面予以推进。尽管如此,“法治广西”仍然可以在三个方面满足司法活动本身:(1)司法改革的试点活动。我国目前的司法改革正在逐步推进过程中,有些做法因为诸多原因不能在全国推开,在报司法改革委员会同意基础上,广西进行特殊的司法改革试点是一种务实又稳妥的方法。(2)司法运行尽管要全国统一,司法要独立,但广西司法机构也应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审判,即法官在判案时不仅要适用国家法,也要思考和借鉴广西习惯法。(3)在符合司法理念、审判基本制度及规范的前提下,对司法活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改革,也是“法治广西”在司法领域的可为空间。

法治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控制方式。虽然法治有诸多优点,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领域都欢迎法治的介入的。即使在法治作为社会调控手段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它也不是万能的。作为一种社会状态,也仅仅是从一个方面来描述社会,虽然它的触角确实伸向社会的许多领域。而且,“法治广西”必须在“法治中国”框架下进行,很多问题有待于整个国家民主、宪政的完善。因此,不仅要对“法治广西”建设设定活动空间与禁域,还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

三、“法治广西”建设的动力与路径

法制建设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即主要依靠政府对法治目标和实现步骤进行理性设计和战略规划,运用政府制定的大量法律,形成完善的国家法体系,并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推进这些法律,以达成实行法治的目标;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即由民众法治意识的提高建成市民社会,实行社会自治以达到整个社会的有序和法治。“在当代中国,要成功实现法治,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自上而下政府推进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的道路,这是代价最小、速度最快、成功系数最大的法治道路,也必将被历史证明是一条理性之路、智慧之路、前进之路。”相应地,建设“法治广西”也应走自上而下推进与自下而上全面参与相结合之路。

(一)政府自上而下全面领导和推进“法治广西”进程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开发条件差、自身发展能力弱等原因,广西尤其是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而且人口状况、生活水平、社会公益服务等

方面整体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实现“法治广西”的艰巨性,也决定了广西只能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法治化道路,而不可能走自下而上的自发演进型法治化道路。适应政府推进型模式的特点,一方面要求广西根据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运用人类创造的先进法治文明成果,结合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识程度,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培植法制要素,引导并推进法治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建立“法治广西”的评价体系,并发挥其在把握“法治广西”建设的正确方向、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判断法治化程度、发现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预测法治发展、推进法治进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稳步推进“法治广西”建设。

(二)公民自下而上全面参与“法治广西”建设

没有广大普通民众参与的法治建设必然是一种虚空的法治,一种注重形式的法治,一种脱离实践基础的法治,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只有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才是推动法治建设的根本动力,才是制约公共权力违法和滥用的最有效手段,才是使法律真正贴近每个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真正成为每个公民信赖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不二法门。公民自下而上的全面参与,需要强化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同时要完善人民代表制度,以及基层的民主选举制度,还要开辟其他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才能吸引公民的广泛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法治广西”内生于公民社会。

四、结语

“法治广西”受制于广西、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既要为富裕广西提供制度保障与必要条件,又要为和谐广西提供规范环境与制度条件,还要为文明广西提供制度支持。因此,“法治广西”的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其建设既要追溯传统,又要着眼现在,还要预测将来;要立足广西,又要考虑国情,还要兼顾国际。

[参考文献]

[1]郑磊,王崟屾,“法治浙江”的核心是什么[j],法治研究,2007,(3).

[2]邵建东,德国“法治国家”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教训——兼及对“法治江苏”建设的启示[j],江海学刊,2005,(1).

[3]大力推进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平安广西建设,为实现构建和谐广西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n],广西日报,2005-08-23.

[4]李燕霞,刘鹏飞,地方法治概念辨析:兼论“法治浙江”的内涵、基础和意义[a],陈剑峰,陈柳裕,等,学者视野中的法治浙江[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5]杨解君,走向法治的缺失言说(二)——法理、宪法与行政法的诊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戴小明,黄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7]陈柳裕,唐明良,地方法治的正当性之辨:在特殊性与统一性之间[j],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8]袁曙宏,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创造性结合的蓝本: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理论精髓[j],中国法学,2004,(4).

[9]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z].

[10]陈剑峰,陈邦林,楼杰科,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若干理性思考[a],陈剑峰,陈柳裕,等,学者视野中的法治浙江[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1]刘善洁,莫小峰,广西社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桂海论丛,2006,(1).

[责任编辑:戴庆瑄]

相关热词搜索: 广西 法治 构造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五

叠彩山位于桂林市区东北部,滨临漓江。叠彩山与城中的独秀峰、漓江畔的伏波山鼎足而立,同为城内的游览胜地。叠彩山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由明月峰、仙鹤峰和四望山、于越山组成,横亘市区,景色优美,又易于攀登,为桂林山景中的一个热点。山中佳景甚多,有叠彩亭、于越阁、瞿张二公成仁碑、仰止堂、风洞、叠彩楼、望江亭和拿云亭等名胜。山上历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尢多,为文物的精华。若登上明月峰,驻足拿云亭,全城景色尽书眼底。“一面晴风四面山,望疑仙境在人间”。

叠彩园门叠彩公园园门,1990年建,为飞檐、硬脊、坡顶、绿瓦的仿古圆门建筑。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王遐举书“叠彩山”横匾悬其上,右侧为售票处,左侧饰以玻璃壁窗,古朴雅丽,嵌于锦翠相间的山石林木之前。叠彩山门在叠彩山仰止堂前,是坡顶、青苡的仿古建筑,高踞在登上风洞的咽喉之地,可拾级而上。门上有魏继昌书”叠彩山“隶字横额;两侧悬挂清广西布政使张祥河撰、桂林书法家伍纯道写的”到清凉境,生欢喜心“的楹联。一过山门,即进入历史文物、宗教、自然风光相互交融的胜地。

景风阁在叠彩山风洞南洞口右前方的平台上,唐元晦建于会昌间(841-846),历代有修茸,阁已久废,数十件珍贵诗刻同毁于抗日战争。据清画家张宝《泛槎图》,景风阁为重檐、坡顶、长方形建筑。清庆保《景风阁记》说阁”居四望、于越之间,前接广野,倚大江,廓然翕受,窈而多风。其东小阁数椽,故为游人憩望地,每盛夏熏灼,于此解烦焉“。景风阁为一时名建,历代名人有诗刻,变法维新风云人物康有为、百岁爱国老人马相伯先后居此。

叠彩亭位于叠彩登山道上。4角、平顶、单层、红柱、绿瓦,高约5米,长7.5米,宽8.5米。面积约64平方米,呈十字形。正面悬挂著名书法家王遐举所书“叠彩山“的匾额。叠彩亭东依于越,西邻四望,北对明月,与山景和谐而不争高。东西设坐凳,北隅为观赏”彩翠相间“的最佳角度,是游憩的理想场所。亭西,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会景处“。叠彩琼楼在叠彩山明月峰与于越山之间,是一组以桂北侗族建筑形式为依据构筑的大型风景园林建筑群体,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1990年建成。叠彩琼楼以鼓楼和连廊为中轴线,将整个建筑分为东西两个院落;东院庭转院接,曲径通幽;西院开阔疏朗,小桥勾连。院落以池水为中心,东为高阁,西有亭廊,南设层楼,北置水榭。主体的鼓楼为2层歇山顶楼阁,前面是小巧的卷棚敞轩,其余为1、2层坡顶,局部突起重檐、3重檐卷棚歇山顶或6角、8角攒尖顶。整组建筑,主从分明,层次丰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与自然环境和谐调协,具有仙山琼阁的意境。

仰仁堂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叠彩山风洞前。抗日战争期间所建。原建已毁。1958年重建。堂东西长11.5米,南北宽7.1米。东西开门,北壁嵌有瞿式、张同敞画像、《洁气岭》唱和诗,以及1963年郭沫若来此凭吊所作二公像赞诗等石刻。

望江亭在叠彩山北半山腰处,原为正德间(1506-1521)明太监傅伦作为钦差镇宋广西都知监时所建。他酷爱桂林山水,尢偏爱叠彩,有七登叠彩山诗。他的《望江亭诗》,有“山色佛云青,溪光照空碧,构亭倚风洞,超然意自适”句,绘出望江亭“佛云”“照空”的特色,亭早废,1954、1990年两次在原址重建,为红柱、绿瓦、翘角、攒尖顶的仿古方亭,高约6米,南北长5.2米,东西宽4.9米,总面积约25.5平方米。亭右壁有摩崖题刻“探奇处”3个大字,站在亭内或由此攀登,都有奇景可探。

瞿张成仁处碑在市区叠彩山山门内。碑高167厘米,宽83厘米。共28了,均为楷书。正文”常熟悉瞿的陵张忠烈二公成仁处“,字经20厘米,年月日及姓氏署款,字经10厘米,清道光20年广西巡抚梁享书并立,

临江上岩位于叠彩山北麓。临江岩有二:南为上岩、北为下岩。上岩洞口刻有“临江上岩”4字。上岩高4.6米,宽3.5米,深8.6米,面积约30平方米。岩口临江,视野开阔,江山景色与岩景交融,登临玩赏,兴味无穷。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无不以到此弄吟为快。明陈于明《题木龙洞石壁》诗,“逶迤江路洞天开,奇峰排空拥翠来,水石参差当槛出,亭台高下自天栽”,如实地概括了上岩的特色。

风洞明月峰山腰一奇洞,南北对穿,中狭小,仅通人,形成前后两个洞,南北开敞,呈葫芦状,全长20米,最宽9.2米,最高5米。总面积约140平方米。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两头大中间小,所处地势高,北接“湘桂走廊”,南迎驾桥岭与海洋山之间的“峡道”,形成对流,两端过风的断面大,中间小,风速增大,压强减少,风不断补充。随着季节变换,来风有清、和、暖、冷之别。

风洞既是风的世界,又是文物宝库,是桂林山水一个重要景点。

叠彩北牖洞风洞之北,即后洞,椭圆形,是葫芦的后半部。洞口北向,如窗,又称“北牖”。洞高4.8米,宽9.2米,长7.5米,面积约69平方米。洞口有清人陈维湘题刻“北牖洞”三字,洞内摩崖石刻数十件,以朱颜《访叠彩岩登越亭》、杨芳《游风洞山》、袁枚《游风洞登高望仙鹤明月诸峰》、康有为《风洞题名》和李秉绶的兰竹画刻为珍。洞中原有卧佛一尊,供抚摩祈祥,现已无存。

叠彩太极洞位于明月峰山腰,南口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弯管状,洞内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洞门宽4.2米,洞高3米,宽3~4米,长13米,面积约50平方米。“太极洞”3字,刻在北洞口上。从洞的一端到另一端,纡回曲折,能见度低。北口大而敞,光线可透达转折处,洞景依稀可辨;南口在北牖洞内,小而隐,光源微弱,初入有伸手不见五指之感。自南口盘旋而上,出北口,从黑暗中渐见光明;从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凉风习习,题刻琳琅,如入仙境。乐于在不同境况中探索、感受,捕捉各异乐趣的人们,尢爱太极洞。

迎风楼在叠彩山风洞的北牖洞口处,原为古建,久废。1972年重建,为8柱、两层、开敞的仿古建筑,总面积180平方米。柱间设坐凳,中有石桌。一层置楹联二:其一“登临爽气此间生,且喜江山多丽色;回首屐痕何处是,惟留天地一奇观”,其二“风指落花妍小径;雨清芳草翠层阶”。分别描绘迎风楼当风雨立、爽气此生的特点,以及楼前“多丽色”“一奇观”的气势和榜旁楼后”花妍“”草翠“、”层阶“、”小径“的景物,是给游人以启迪的绝妙导游词;二层为观景楼和登上明月峰的必由之路。

明月峰位于叠彩山东北,海拔223米,相对高度约73米,山体总面积1.41公顷,是叠彩山的主峰。清袁枚《游风洞登仙鹤明月诸峰》诗有“仙鹤不可招,明月犹堪弄”句,明兵部右侍郎杨芳《风洞山诗》,“引手欲探天上月,俯躬疑碍日边云”,均言峰高可揽月,故有明月峰之谓,峰顶有形如葫芦的小平台,五代马殷曾在此建台,人称马王台。宋静江知府张筑“尧山”、“漓水”二坛,以祭祀山川,并写《尧山漓水二坛记》,把山川作为土地资源,江河资源加以赞美,呼吁加以重视、保护,以维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台、坛均早废。1955年在旧址建拿云亭。

明月峰以高、险、峻、秀蓍称。高可摩天,雄踞江边,壁立木龙古渡头。峰尖如笋,山石逐层深进,渐次升高,登上顶颠,满城春色,田野奇峰,纵览无余。峰侧刻有共和国缔造者之一朱德总司令和徐特立老人。1963年以80高龄登上明月峰所题“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名句,给名山增辉。

四望山位于叠彩山西南,与东南之于越山相对,以山间径道相隔,山体面积3.32化顷。四望山“乱石纵横,枕籍排突”,他山稀有。登山可四面临眺,东面尧山、漓江,南有穿山、塔山、南溪、斗鸡,目之所游,群胜交集,山壁有唐元晦《四望山记》刻迹及清李少莲刻“玉叠蓬壶”4个大字,近年新刻我国著名作家芭盾等墨迹。山麓曾建普明庵,后在遗址建定粤寺。绡忧亭和定粤寺,均已早废。仙鹤峰位于明月峰的西北,海拔253.6米,相对高度101米,是叠彩诸峰最高的,山体面积2.1公顷。山腹有仙鹤洞,高约14米,底宽8.6米,长60米,面积516平方米。呈三角形,相传古时有二仙鹤栖息山峰上,好事者镌二鹤于洞口,供人瞻仰,因名“瞻鹤洞”。到了明代,明宗室第3代靖江王朱佐敬之曾孙朱镇山,在瞻鹤洞硕面壁修道;自号瞻鹤道人,据为别业,改名仙鹤洞。此后,峰和洞都以仙鹤为名,一直沿用。

仙鹤洞分两层。上层曾建“庆真阁”,祀真武帝,香火颇盛。明约结《古光尊师像诗》云:“傍崖间妙香,晨钟下空碧。”下层较宏旷,东西穿透,平整光滑,俨如长形拱顶大厅。东西两洞口成为借景窗口:东口面对明月、于越诸峰,层峦重叠,锦翠连山;西口面对城北,屋宇楼台,鳞次栉比。一洞之中,荟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

环碧园在叠彩山北白鹤洞下,与仙鹤洞相通。因“满园碧翠,环顾可得“而名,是清代桂林画家李秉绶所建,也叫李园;园中遍种反栗树,亦称板栗园,园已久废,李的姻亲张维屏,有《桂游日记》可窥环碧园之盛。据载,”园以洞为尢胜“,一园之中有”林屋“、”水壶“、”瞻鹤“、”明月“、”墨云深处“5个奇洞,最高的明月洞,皓月东升时满洞清辉;园中建筑遍布,有亭、台、堂、榭、圃、廊10余处,成为一代名园。

于越亭在叠彩山的于越山顶上,是一个8柱、3开、单檐、翘角、长方、四面开敞的亭阁。长10.6米、宽4.95米,高4.54米。面积51.47平方米。原为唐元晦所建,久废。1954年在原址上重新构筑,更名于越阁,阁名为美籍华人、美国迈阿密中国画院院长梁粲英女士所书。于越亭是游人多喜登临之处。宋人朱颜《访叠彩岩登越亭诗》:“不到越亭久,榴花经几红。江流寒泻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风里,三湘夕照中。”比较客观地写出了于越山和于越亭的特点。

康岩、素洞在于越山麓。洞北向,高3.2米,宽1.7米,长10.5米,面积约18平方米。1894年12月,康有为到桂林讲学期间,住在叠彩山景风阁,发现于越山下两个岩洞。以自己的字号命名,东叫“康岩”,北叫“素洞”,并摩崖篆名刻。现“素洞”两个篆字和题记尚存。

叠彩岩风洞之南,即前洞,是叠彩洞,因山得名,古称叠彩岩。高3.65米,宽5.6米,长12.5米。面积约70平方米。洞口有陈毅名句“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题刻,以及著名书法家沈尹默题“叠彩山”3个大字。洞壁有佛像90余尊,为唐宋物,故又名福庭洞。

拿云亭在叠彩山明月峰顶,又名齐云、倚云、取其高之意。始建于唐,久废。1955年重建,1988年遭雷劈,再建,高约5米,面积19.36平方米。为红柱、单檐、攒尖顶、青苡、四面开敞之圆亭,柱间设坐凳,亭基三级,意谓上升九宵。香港书画家赵少昂为之书额。登亭眺瞰,目极无遗。

销忧亭在叠彩山的四望山上。唐会昌年间(841~846)建。元晦《四望山记》载:“山名四望,故亭为销忧。亭之前后,绵络山腹,皆溪梁危磴。由南而北,复东上叠彩右崖,至福庭石门,约三十余步。”亭久废。

木龙洞在叠彩山东麓,高4米,宽2~3米,长10米,面积40平方米,南北穿透。西邻明月峰仅数十米,南去伏波山约1公里,是龙珠路与驿前街必由之路。相传洞口原有盘曲的古树,洪水突涨时化龙入海,这个洞被叫作木龙洞。明天启间(1621~1627),督学曹学做了两条木龙,悬于洞顶,早废。叠彩山有通往木龙洞的路,明周进隆《再题叠彩山》诗,“重峦叠峰瞰江流,空明一径通人游”,道出了木龙洞的特点,木龙洞踞山临江,洞北约20米处,在一块巨大的蛤蟆石上,建有一座喇嘛古塔。宋谭舜臣《木龙洞游览题名》:“嘉祜癸卯(1063)寒食旬休,谭舜臣携累累石门,下临江岩,参唐代佛塔,览风帆、沙鸟、江山之胜,此为最焉,遂舟过虞山。”据此,塔为唐代所建,是广西最古的石塔之一。

宝积山旧名卧龙山,在叠彩区政府西北。与叠彩的四望山隔中山北路相对峙,海拔208米,相对高度58米,长350米,宽120米。山体面积7.75公顷,呈蟠龙状。北宋前,城池北门建在宝积与四望山间,山上筑有城墙,“城壁峻悄,皆斩崖火之”,有“铁封云锁“之誉。元代在山上建武侯祠,通称孔明台,宝积山也被称作孔明台,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移至南麓,清康熙间又重建于山顶。后毁于抗日战争烽火。山北有宝积岩、华景洞、华景塘。华景洞附近曾建有岩光亭、铁佛寺。洞深5、6丈,平坦敞朗,曲折深幽,可达孔明台。登台远望,前后左右为华景塘、桂湖、漓江、八角塘所拱,四周则观音、鹦鹉、叠彩、独秀、骝马、老人诸山环绕,北面峰峦常为岚气凝集,雨后初雾,紫雾笼山,景色独丽,有“桂岭晴岚”之称。唐宋时已成游赏胜地,壁间有宋明以来石刻10余件。1979年5月,在宝积岩内发现距今约3万年前人牙化石两枚、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等。宝积山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文物荟萃之地。

宝积岩洞穴遗址位于市区中山北路宝积山山腹。洞口呈三角形,为单斜岩层构成,向南距地面7-8米。岩洞面积968平方米。主洞之外,有支洞数个。本世纪70年代开始,洞内就不断发现原始文化遗迹和遗物。经过1979年发掘,推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距今约三万年。

华景洞在宝积山北扉,高5米,宽17米,深50米,面积约850平方米。《广西通志》:云“(在)华景山下,岩诽东向,空明轩豁,有穴直通山后。由石径循雉堞南行,竟达武侯祠。”清查礼在游记中写道:“洞口高约十五六尺,广五十尺,洞中平坦轩豁,后有二个窦,一窦右折,黑暗不可下;一窦左旋通光,渐上渐高,长百五十尺,出洞有飞云台,台广三十尺,外为石栏,凭栏则城西诸山,历历在目。”唐元晦在洞前建岩光亭交题诗,“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笋竿抽玉管,花蔓缀金钿”。明清时建铁佛寺,毁于火,光绪间重修,并铸大铁佛一尊。洞壁诗刻多件。现封闭以培植食用菌。

华景塘在宝积山下华景洞前,宽120米,长60米,水面面积约7200平方米。明《桂胜》载:“横塘深广,晨飘霞绮,夕丽金波,得水而观益增。故唐元常侍晦建亭一,曰‘岩光’,以岩指水而写光也。”说明自唐以来得到名士、游人的青睐。塘畔遍植榴花,水光花色交相辉映,引人入胜。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六

阳朔西街位于广西阳朔县城中心,全长517米,宽8米,大理石路面,呈弯曲的s形,房屋建筑古色古香,地方特色浓厚。荟萃各种旅游纪念品、小吃于街市。其充满了异国情调的夜景更是风情万种,风俗浓郁。

阳朔西街又被戏称洋人街,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西街至今仍是小家碧玉型的南方村镇建筑规模,但却显现着国际情调的人文景观。

这里的酒吧、饭店、网吧、工艺品书画店等装修风格大多中西合璧,有外语招牌,工艺品书画店、饭店、酒吧的服务员、普通居民以至于街上卖水果的老太太,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就给西街染上了一笔异域色彩。在西街的每一个角落,您会经常看到三五成群不同肤色的旅游者临街围坐在一起喝啤酒、品咖啡、嬉戏聊天,还有那不受当地计划生育限制的中国母亲和西欧国家的父亲,领着混血儿在街上玩耍。

西街东头是漓江的重要口岸——漓江码头,旅客游完漓江后均从此处上岸。

上世纪80年代初,便有被当地人称为“背包老外”的外国自助旅游者陆续来到阳朔。他们逗留的时间短则三五天,长则一年半载,一般住三五个星期。住的时间最长的是荷兰的麦克先生,他1991年来到阳朔,除了办签证以外,一直住在这里写作。美国的杰米先生5年间来过8次,同是美国人的特里先生则一家4口住了10个星期。他们到居民家租房住,自己买菜做饭,学做中国菜、学习中文,回国时还带走了全套的中国炊具、餐具,说是要经常做中餐。美国人雷达先生说,阳朔风景优美、空气新鲜,又具城乡结合的特点,人们朴实友好,物价低廉,且当地会说英语的人很多,使我们这些“老外”在这里生活没有异域感。雷达先生也一下住了半年。

近些年,来阳朔旅游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都在6万人之多。他们大都是学生、学者或打工族,多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游人的增加刺激了阳朔旅游服务、旅游工艺业的繁荣,特别是西街、滨江路,仿西方旅游餐馆的旅店、咖啡馆、西餐馆就有几十家,专卖旅游工艺阳朔西街品的店铺、摊点近千家。西街成了在阳朔逗留的西方自助旅游者们的主要活动区域,街上的洋人甚至比当地的人还多,“洋人街”由此成名。要和洋人做生意,就得与洋人有语言交流,学外语就成为阳朔人的热点。据统计,阳朔全县懂外语的生意人就有几千人。县里办的两所旅游职业学校和一些社会办的外语学校大受人们的欢迎,一些居民、老人甚至农民也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外语。 “背包老外”多了,住的时间长了,也就衍生出一些爱情故事。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就有七八十个“背包老外”与阳朔青年男女成婚。一个小小的县城有如此多的异国情缘,在广西是少有。每当夜幕降临,“洋人街”上的西餐馆、咖啡馆及街道两旁一张张小桌边,都围坐着老外们,或三五成群,或两人对坐,或放单独处,悠悠饮着啤酒,细声闲谈,享受一份宁静。

洋人街

在西街,每时每刻都会看到不同国籍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音的老外,或携手挽臂,或背着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来。他们无拘无束,谈笑风生。在酒吧饮啤酒,在网吧找信息,在街头亲切交谈,在小商店讨价还价买中意的中国货。所有酒吧、餐厅、旅店的格局几乎都各不相同,充满异域情调。许多洋人是来“留学”的,向阳朔人学中文;有的是来休闲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还有的'是来“打工”的,帮老板做事,学做中式饭菜。每年数十万老外来来往往,在西街观光、生活、工作、学习,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没有的。所以,人们把中国独一无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

如何写广西会计继续教育范本七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龙脊梯田距离龙胜县城17公里,龙脊梯田距桂林市80公里。龙脊梯田从广义上说叫龙胜梯田,从狭义上称为龙脊梯田,但广大摄影和旅行爱好者更喜欢龙脊梯田的称呼,似乎这样更具气势。

龙脊梯田有1号和2号两个观景点,1号观景点在村子东侧上方,较远,2号相对近一些。1、2号观景点之间有平路相连,两处都可看见当地最为著名的龙脊梯田中的“七星伴月”,“七星伴月”是龙脊梯田的精华,是七个小山顶梯田和一个大的山顶梯田。整个山都是窄窄的梯田,而田埂则像是划等高线。龙脊梯田往上还有一个金坑梯田.那里有四个瑶族村落,从平安1号景点住上走需要3到4小时.住宿条件比不上平安,梯田的规模比此前稍大,民风更为淳厚。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

龙脊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族、瑶族两种民族,以壮族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服饰独特,风情独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壮族民间舞蹈和保护完美的壮族服饰,可听到优美的壮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传统习俗壮乡民居,香纯味美的龙脊铜鼓舞,师公舞,打扁担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还有古朴的壮乡民居,香纯味美的龙脊茶和龙脊辣椒,沁人心肺的“东方魔水”——龙脊水酒。

龙脊梯田只是一个景区统称,包含龙脊寨(壮族)、平安寨(壮族)、中六寨(瑶族)、大寨(瑶族)、田头寨(瑶族)、小寨(瑶族)等若干村寨。就梯田本身而言,最壮观的是大寨的金坑梯田和附近的小寨梯田。央视12台的片头以及大家经常看见的龙脊梯田宣传图片和影视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出自金坑梯田。平安寨的七星伴月也非常不错,就是通常大家以前说的龙脊梯田了。龙脊梯田常规来说有3个入口,一个是平安村,一个是大寨村,还有一个是龙脊村(龙脊古壮寨)。

龙脊梯田包括平安北壮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两个景区。两处梯田既有大刀阔斧的砍削,又有丝丝入扣的精雕细啄;既显得气势磅礴,又含着清秀的艺术情调。由于山行各异,呈现两种互不雷同的诗域画境。两者一南一北如双壁辉映,分别构成北壮和红瑶两个文化空间,可谓组合巧妙,相互辉映。平安梯田横跨平安和龙脊两个行政村,宛如一条行进中的巨龙,腾越在一个四五里长的坡面上,腾越出一种叱咤风云的野性力量。

平安梯田内有“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两个独特的景观。“九龙”指龙脊主脉在这里分出来的九条小山梁,“五虎”指这里五个略微凸起的小山头。“九龙”、“五虎”全部为梯田所盘绕。“七星”指当初开天时特意留下来的七个小山包,七个小山包分别叠立在七块田的中央,远远望去像七颗闪烁的星星,守护着龙脊那块弯弯的月亮田。因为“九龙五虎”和“七星伴月”的存在,使得平安梯田像扫帚田园一样景中有景,平田许多情趣和意味。

金坑梯田在大寨村境内,这里因出产金子得名。金坑的地形既箱一个巨大的“天坑”,又似宫庐般圆圆地笼盖着的小盘地。站在坑底仰望四周,千米高的“坑沿”上一坡连着一坡,坡跑都是重重叠叠直奔云天的梯田。那绵亘四五里的环形山体,圈起来活似一条虬屈的巨龙。与平安梯田不同,它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粗扩的美,另人震撼。

金坑梯田景区内除了传说中的“双龙抢宝”和“双狮跳杠”两个景观外,还有新命名的“千层天梯”、“金佛顶”和“西山韶乐”三个景观,构成梦幻龙脊上另一个远离世俗的洞天福地。平安梯田是广西北部壮族文化的载体,金坑梯田则是红瑶风情的摇篮。龙脊壮、瑶人民像修筑梯田,保持水土一样精心保护这里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这里有被梯田拥在怀里、被水光映照、被云影拂弄、被空灵成天上空阕的吊角木楼,有似梯田一般延绵不绝、饮唱不熄的山歌,有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有奇特的风俗,有酿香的水酒。所以这一切,都和高山、森林、云海在一起,构成龙脊梯田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这两个巨大的梯形舞台,向世界展示着龙脊人战天斗地的壮美情怀。雄浑秀丽的龙脊梯田上,处处闪耀着壮、瑶两族文化的灵光。

龙脊的美丽令络绎而至的游客折眼。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将军是著名的作家、摄影家,她一登上龙脊就称这里是摄影胜地,一边频频按下快门,一边对龙脊梯田壮美的风光和奇异的民族风情赞不绝口,年过花甲的她快乐得像个小孩。侨居美国的冯文真是冯玉祥将军的孙女,这些年每次回国,她都要到龙脊造访她的“第二故乡”。

相关推荐

热门社区纪检干部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8篇)

通过学习心得的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学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4月19日,为期两天的山城区2021

有关规则游戏活动设计方案(推荐)(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

有关规则游戏活动设计方案通用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方案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方案。

关于规则游戏活动设计方案(推荐)(4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

推荐规则游戏活动设计方案如何写(六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

有关广西会计继续教育通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

2023年广西会计继续教育简短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广西会计继续教育(精)(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广西会计继续教育怎么写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

精选广告公司服务方案(推荐)

确定目标是置顶工作方案的重要环节。在公司计划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为领导提供多种工作方案。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