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毕业设计 > 最新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优秀(16篇)

最新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优秀(16篇)

作者: 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内容

教材2-4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第3页第1题。

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

教材第4页第2题。

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

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

教材第4题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四)思维训练

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

(五)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

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二

一、单元教材简析

“认识更大的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并了解这些数在实际生活中所表达的意义。认识更大的数是整数认识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中对近似数的学习可以为四年级下册学习求积、商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较成功之处

1.重视数感的培养。

新课标对数感要求如下,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在平时教学中是较难把握的部分。万以上的数数字比较大,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用具体数字表示的物体,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就有很大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分为这样几个层次化难为易:一使用方块图。在感受“十万”时,让学生讨论、数小方块一共有多少个?1排有1000个,10排有10000个,学生一千一千的数到一万,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数和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十万的意义。二是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在学生对十万有了一定的感知后,及时借助计数器进行升华。通过教师拨珠,学生跟着数数,学生自己动手拨珠自己数,就非常深刻的理解了“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另外,为了加强学生对“亿”的理解,我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材料:如果1秒钟数一个数,一昼夜一昼夜不停地数,从一数到一亿要数多长时间?结果是三年二个多月。学生感到非常吃惊,通过想象理解了一亿的意义,让学生感叹之余充分感受到大数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大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学得十分愉快,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2.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体会大数与生活紧密联系

由于在本单元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接触较少。在学生认识了大数后,在教学中我特意创设了一些具体情境,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素材,如:班级、年级、学校、区以及各大城市的人口数、光的传播速度等,让学生获得了有关大数的丰富感受,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国情渗透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

3.在类比推理中学习大数的比较

大数的比较相对抽象,但由于学生已学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因此,在教学大数的比较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体会和独立思考达到对知识的理解。结果学生独立探索出了大数的比较方法:“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教学效果较好。

三、思考的问题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有少数学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数位与计数单位混淆。个别学生对数位与计数单位概念不清混淆。如填写数位时,错填成计数单位。

2.不按要求写数。在学习中有少数学生不认真审题,如:用5、6、7、8和4个0写出三个读出两个零的数,有学生只写一个数,或自己任选数字,不按要求写。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数位、计数单位、写数和改写数的针对性练习,查漏补缺,完善、弥补在本单元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三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 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 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3、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 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 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2001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

第一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教材2-4页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向学生呈现一组图画,并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数。 故宫占地720000平方米;2003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

”环绕北京城;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在奥运会期间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提问:这些都 是老师找到的图片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教师提问:同学 们说的都很好,在这些资料中出现的数据都 比较大,是我们学过过的,你们认识它们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1) 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2) 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 读出下面各数 4958、 3026、 4005、 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 提问:10张100元是多少元?20张呢?50张呢?100张是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回答。 提问: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是一百张,那么这一捆人民币是多少元? 收银元员一共收了9捆人民币,共是多少元? 提问: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认识“百万、千万、亿” 出示汽车图并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 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3页第1题。 在进行练习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拨珠时只在一个数位上拨,最好是我们今天学过的计数单位。 2.教材第4页第2题。 教师要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注意指导学生手口要一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遇到进位问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如:千位满十,要向万位进一。 3.教材第4页第3题和第4题。 教师可以补充数数的题目。例如: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四万。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六千万数到一亿。 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从四千六百万数到五千三百万。 4.教材第4题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答案。如果有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可以先让他们拨一拨计数器,明确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四)思维训练 如果给你足够多的小木块,你用什么方法表示出“12345”这个数?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的方法又正确又简便。 (五)课堂小结 老师提问:在今天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记住了哪些计数单位? 一共有几个? 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第二课时 人口普查(三个课时)

分课时一 读多位数

一.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5~7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的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点难点 1.握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谈话:昨天,我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比较大的数,还记得有几位吗?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计数单位? 指名回答:我们认识了9个计数单位分别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从右往左)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教师: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了万以内数的读法。你们还记得吗?能读出这些数吗? 7424600 8000 10000 3215 50950097010 提问:谁能说一说读这些数的方法? 你们想知道你们收集到的比万大的数如何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究新知 1.展示学生收集的数据。 例如:长江流域的面积是1807199平方千米; 赤道长40076千米; 马里亚纳海沟距离海平面11034米; 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295330000人。祖国大陆约有1265830000人,北京市约有13820000人,天津市约有10010000人。 2.把数据进行分类。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请把以上数据进行分类。 小组学习后,可能会有几种分类情况: a.按照位数分类,相同位数的数分成一类。 b.按照数据所表示的意思分类,如表示地理常识的分一类,表示人口的分成一类。 c.按照0的个数或位置分类,中间有0的数分成一类,末尾有0的数为一类。 学生怎么分都可以,只要能说出道理。 老师可以抓住学生按0的位置分类这一标准,进行以下教学。 3.研究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1)介绍数位。 老师说明:这些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了,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4958,是由4 个千,9个百,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8个一是在右边第一位,就是个位;5个十在右边第二位,就是十位;9个百在右边第三位,就是百位;4个千在右边第四位,就是千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叫数位。 (2)介绍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成为一个数位顺序表:

亿

亿

亿

亿

(3)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老师提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几?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多少?万位呢?千万位呢? 小结: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追问: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学生答:不相同,因为数位不同,计数单位就不同。 (5) 认识数位分级。 老师说明:按照我国计数习惯,从右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万”。 在已写出的数位顺序表上面板书:个级、万级,制成下表: … 亿 级

万 级

个 级

亿

亿

亿

亿

(6)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老师在上表的下方依次把学生分类的数据板书出来。如: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亿

亿

亿

1

1

2

2

9

6

1

1

5

5

3

0

1

3

8

8

0

8

3

3

2

1

0

4

1

0

0

0

0

7

0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9

7

3

0

0

0

0

9

6

4

指导:1265830000 先读亿级,十二亿,再读万级,六千五百八十三万,合在一起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学生尝试读出:1295330000和6780000、13820000。 提问:以上这些数中的0都在什么位置?读数时读0了吗?质疑:1807199这个数读不读这个0呢? 同桌之间交流。 这个数读作:一百八十万七千一百九十九。所以零不读。 提问:0在什么位置时不读出来呢? 小组交流。 小结:当0在级的末尾时不读出来。 4.研究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指导:40076 先读万级,四万,再读个级,零七十六,合在一起读作:四万零七十六。强调:百位上的零必须读出来。学生尝试读出:11034、10030040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7页第1题。 2.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读亿以内的数) 老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万级、亿级。还学会了含有三级数的读法。 第三课时 (分课时二、写多位数)

一、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教材第5~7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数感,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重点难点 1.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能正确写出亿以内的数。 2.中间、末尾有0的亿以内数的写法。 四、教具准备 计数器,整数数位顺序表,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了解了第五次人口普查后,我国的人口数量,同时学习了较大数的读法,下面就这些数请你来读一读。 56900 40080500 370600 1459032700 提问:你读得又准又快,能说说读数的方法吗? 学生回答。 提问:请你说出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级的。 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成表。 (二)探究新知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我们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写法 1.整万数的写法。 同学们会写四十四、一千三百八十二、六百七十八,怎样写四十四万、一千三百八十二万、六百七十八万呢? 学生发言,根据学生发言情况,教师小结:这些数都是整万的数,要写在万级上,只要在万级上写44、1382、678,然后在个级上写四个0就可以了。 在刚才总结出的数位顺序表上写出上面三个数。 让学生读一读这三个数,检查一下写得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总结,整万的数怎样写? 小结:按照万以内的数的写法来写,只要在后面添写四个零。 练习: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在纸上写数。 五万、六千万、八十万、三千二百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万 2.含有万级和个级两级的数的写法。 谈话:我们已经会写整万数了,老师在说一个数,看谁会写。 板书:十万三千二百四十五 提问:这个数有几个级?应该先写哪级上的数,再写哪级上的数? 学生尝试写数。 指名板演:103245 学生板演后,教师可以画出分级线,让学生检查写的数是否正确。 老师说数,学生练习写数。 3.中间及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提问:三十二万零六百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的一个也没有怎么办?在数位上表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试着填写出这个数,再让学生读一遍进行检查。 由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度着填写二千零五十万七千,再说一说是怎么样写的。 学生探究下面三个数的写法: 十万二千三百四十五、三十二万零六百、二千零五十万七千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6页第2题 2、教材第7页第2题 3、口答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它是几位数?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 一个数的位数是9位,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 (四)课堂小结 提问:含有两级的数怎么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写数时,遇到哪一位上的一个单位也没有,怎么办? 写数与读数有什么区别?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老师强调: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但有关零的问题,读法和写法不一样。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读数时,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零 。

第四课时 (分课时三、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位的认识,掌握较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类、概括能力以及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1、掌握比较多位数大小的方法。 2、能正确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数打交道,现在请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板书5个 提问:如果将这些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你会吗?说说你是怎么样想的? 二、探索新课 1、出示例题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你会比较这些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吗? 学生默读例题,理解题意 北京 13820000人 天津 10010000 人 香港 6780000人 澳门 440000人 大陆 1265830000人 提问:扑克到这一组数据,你能找出最大的那个数吗?为什么? 2、分类。 观察例题,请学生根据人口数量,将四个城市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理由。学生2人一组,说一说,议一议。 按数位多少进行分类:北京、天津为第一类,香港是第二类,澳门是第三类。 提问:通过这次分类,你能知道什么? 小结:我们按数位的多少进行分类后发现,数位少的这个数就小,数位多的这个数就大。 质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达到了八位数,这怎么比出大小呢? 3、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13820000、1001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八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怎么样比较大小呢?先比较哪位上的数? 提问:这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千万位上都是1,怎么比? 学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个数左起第二位百万位上的3比第二个数百万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4、分析 引导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因为上海地方不但人口却很多,重庆虽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庆人口没有上海密集。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6页第1题中的第(2)题 2、教材第7页第3题 3、教材第7页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启发提问: (1)比较两个数据的大小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数相同怎么办?先要从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怎么比呢? 第五课时 国土面积(改写)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知识虽是新知识,就知识本身而言,学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通过作业的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的标较好,怎样让学生体会到大数的改写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给学生的,怎样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本案例中做的还不够,需要大家进行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第六课时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具准备: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第七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六、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理念:

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开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结合新课标我注重了创设情境,“活跃”教材及学生;二注重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小结归纳;三是重交流,重视组内、全班等交流形式。

二、说教材:

《认识更大的数》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教学内容的呈现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和自主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学生认知识发展特点,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标的要求,确定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写法和求近似数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大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但是我们班有不少的学生居住在街道,家庭条件比较好,且知识面比较广。学生有了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并且也有对大数产生的必要有了需要。

七、资源的选择:关注学生周围生活中的学习资源;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了帮助学生理解的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和网上下载的课件,配备的教学挂图等。

八、教学过程:本单元一共分为9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新课学习为4课时。

第1课时数一数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活动三:练习活动

活动四:实践作业

1.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第2课时人口普查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写更大的数。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作一些补充,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活动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三:实践练习。

第3课时国土面积

结合实际背景,帮助学生学习大数的比较,并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

活动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学生交流在生活中收集到的大数,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学生试着改写,评价。

(2)观察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从中发现改写的基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活动二:实践练习。

第4课时森林面积

在观察比较中,引导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活动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近似数。

2.出示“观察与思考”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活动二:第11页“试一试”第2题。

1.先出示三种近似数,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精确的程度,然后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时,重点突出选择的依据,让学生理解取近似数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懂得同样进行比较,需要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比较的方法。

2.“讨论”,这是一题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考虑原来精确数的范围,出示这些题目时,重点可以展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四舍的”、哪些是“五入的”,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原数有几种可能的特点。

活动三:实践练习。

九、教学反思:

1、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国土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

2、在读、写大数时学生依靠彼此的帮助和题型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在读写中间有零的大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比较多,但是在交流的时候,大家把这个问题忽略了,我的任务就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会借助以前学习的经验和基础,进行迁移性的学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写数仍然是

3、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近似数”的概念还是第一次接触。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出现较大的困难,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通过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部分学生对大数的读写和求近似数的内容掌握不好。学生粗心的毛病还比较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十、教学评价:

采用了分节评价(作业)和单元评价的方式(综合试题:)。

数学第七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班级姓名

1.填一填:

(1)一个整数,从右数起,第四位是位,第十位是位。

(2)20800000是由2个和8个组成的。

(3)60006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左边的6表示,右边的6表示。

(4)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的数是,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的数是。

(5)5000000=万998300≈万

8000000000=亿1249990000≈亿

(6)一个8位数,千万位、万位、千位上的数字都是9,其他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精确到万位约是。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最小的七位数是1111111。

(2)30904098这里面的三个0都在中间,所以都要读出来。

(3)一个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4)449800000≈5亿。

(5)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1。

3.选择题。

(1)下面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408065b.408056c.400856

(2)下面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

a.500600b.5060000c.5006000

(3)19□789≈19万,方框里最大可填。

a.5b.4c.9

(4)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十次是。

a.一百万b.一亿c.十亿

(5)三亿有。

a.30个一万b.30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五

1.从个位起,第位是百位;第 位是百万位;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 位。

2.个一万是十万, 个一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 , 个一千万是一亿。

3.和万位相邻的数位是位和位,其中 是个级的数位, 是万级的数位。

4.一个数的最高位是百万位,它是 位数;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它是 位数。

5.43006700是 位数,“4”在位上,表示,“6”在位上,表示,这个数读

作。

6.500702读作,它是由5个 ,7个 和2个 组成的。

7.五百九十七万零三百二十写作,它是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8.用1、2、3、4、5组成5在万位上的五位数,其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

9.一个数千万位和百万位上的数字都是8,这个数是 。

10.在○里填上“>”“<”或“=”。

928034 928043 47万 470000260747

35200 53200 99999 3900000

1.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10次就是一千万。 ()

2.一个五位数肯定比一个六位数小。 ()

3.34000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34万。 ()

4.写数要从低位起一位一位地往左写。()

5.百和千万之间的进率是10。 ()

1.504062读作()。

a.五万零四千零六十二 b.五十万零四千零六十二

c.五十万四千零六十二 d.五十万四千零二十六

2.695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a.69万 b.7万 c.70万 d.68万

3.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a.800008 b.808000 c.800800 d.800080

4.()不是万级的数位。

a.万位 b.千位 c.百万位 d.十万位

5.六百五十万零三十四写作()。

a.650034 b.6503400c.6500034 d.6500043

90000009读作:( )

2700007000 读作:( )

35077000读作:( )

98020000000 读作:( )

五万零二十 写作:( )

二十四亿写作:( )

三千零八万 写作:( )

二亿零六十万 写作:( )

六千零八十万 写作:( )

三千万零八百 写作:( )

390000( ) 3040000( )

4000000( ) 210000( )

500000000( ) 60600000( )

64387≈( ) 39500≈( )

720049≈( )8435230≈( )

7007002≈( ) 249999≈( )

中国:9600000平方千米日本:377000平方千米

印度:2974000平方千米加拿大:9956700平方千米

( )>( )>( )>( )

( )、50000、( ) ( )、3700000、( )

( )、89325、( ) ( )、100000、( )

( )、20000001、( ) ( )、74239、( )

( )、90008000、( ) ( )、57320009、( )

1.组成的最大六位数是多少?

2.组成的最小六位数是多少?

3.组成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六位数可能是多少?

4.组成只读出一个零的六位数可能是多少?

5.组成读出两个零的六位数可能是多少?

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1.

2.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内容]近似数第9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的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交流收集的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并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数的特点,并让学生再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作业

1、练一练1、2、4

2、从报纸中找5个精确数,5个近似数,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用近似数。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994年至2001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教学后记 ]多数同学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掌握不牢,总是在做题时粗心大意,看错位,数错位,写错位的现象都有,教给他们的数位表怎么还记不住呢?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3-14页)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多位数的读、写的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二、多位数的改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三、读写游戏。

同桌间进行的游戏: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多位数比大小

做第4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五、组数游戏:

请每个同学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然后请学生代表提出组数的要求,根据要求每个同学都摆一摆;接着,选择一部分学生所摆的数,供全班观察讨论。

六、有关近似数的练习

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八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新知识点:

1.较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2.较大数的大小比较。

3.较大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

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新课标第一网

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3、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⑵题xx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xx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

课时安排:

1.数一数                                           1课时

2.人口普查                                         3课时

3.国土面积                                         1课时

4.近似数                                           2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九

第三课时 国土面积---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比较大小(第9页)

[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探索、归纳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多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题目

(1)比较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大小,在( )里填上<或>。

7856 ( ) 7865 8999 ( ) 10000

( 2)将以上4个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2、学生尝试比较。

二、探索新知

1、看书,读横线上的数。

2、说一说这些数格式几位数。

3、提出问题

(1)哪一个数最大?哪一个数最小?

(2)黑龙江省与西藏比较,谁的面积大?

(3)黑龙江省与新疆比较,谁的面积大?

4、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5、将上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7页“试一试”第1题

活动要求

1、先读数,了解数据意义。

2、同桌互相提问。

3、将上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板书设计]

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教学后记]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本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一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少。为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教材中多次安排了数一数的活动。第一次数数,通过数人民币的过程,认识“十万”。人民币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能直接感受的。教材中安排的一叠人民币是一万元,那么九叠人民币是几万元呢?当再增加一万元后,又是几万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从中逐步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直接请学生数这么多的人民币,因此,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来替代,如1张卡片代表一万元,那么9张卡片是多少元呢?第二次数数,通过卖轿车的活动,认识“百万”、“千万”、“亿”。教材中安排的“1辆轿车卖100000元”,目的是提供给学生数的机会,通过逐步数的过程,认识“百万”这一计数单位。如果学生的基础比较好,就不需要逐一数数,也可以跳跃式的数。如1辆轿车卖100000元,那么2辆、3辆是多少元呢?6辆、7辆是多少元呢?10辆是多少元呢?由于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万”、“亿”这两个计数单位就可以精简一些,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第三次数数,练习过程中的数数。练习中安排的多道题目都是需要学生数一数,力图通过数一数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十进制计数的特点。

学生在数的过程中,及时地进行概括是本单元学生的重点环节。如学生在第一次数的时候,把数直观的人民币与计数器上对数据的认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抽象能力的举措。通过计数器上珠子的拨一拨,促使学生能将直观的数数与抽象地数数统一起来。同样,后面两次的数数,也应与计数器上拨数结合起来。

2.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掌握大数的读写

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经常可以接触到比较大的数。对此,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接着,可以把学生收集的一组数据进行讨论,从而引出大数的读写方法。教材中安排的“人口普查”的一些数据,仅表示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些数据开展活动,也可以直接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然后引出读法与写法。本册教材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

加强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能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的一些数据的意义是本单元着重渗透的思想。不论是数据的收集过程,还是解释数据的意义,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背景下进行学习,这一点在教学时需要格外地重视。如第6页上的“说一说”内容的安排,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学生对这些数据的读写过程,既能巩固他们读写的方法,更能体会到数据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

3.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教材中安排的“国土面积”中的一些数据都是比较大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改写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改写的必要性。因此,数据改写的活动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安排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从而使学生体会改写所带来的方便。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对此,在改写过程中应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如9600000=960 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4. 在观察比较中,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单元的学习是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为主)。

教材中安排的“森林面积”活动,是一些有关植树的题材,这些题材的数据中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出示这组数据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近似数。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进行辨别,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的差异。

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教学时,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这一组数据整齐排列,然后请学生进行观察,接着再进行讨论。如精确到千公顷:约是224319千公顷,那么千位上的“9”是怎么出来的?通过一组数据的比较,相信学生能发现求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在具体的运用中,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教材第11页第2题安排的练习,就是一道根据实际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近似数。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然后再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一般说,是以对应的方法来确定。如第⑴题中,全国造林是以“万公顷”为单位,那么比较内蒙古自治区的造林也应用“万公顷”为单位。第 ⑵题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造林是以“千公顷”为单位,

那么比较2001年的造林数也应以“千公顷”为单位。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一

认识更大的数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10个1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是多少,

10个1000000是多少

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

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

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

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

1. 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5万,7个一千万 ,

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

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

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

的原则。

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 数到一亿。

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

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

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

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

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

5.十万里有( )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 )个十万

一千万有( )一百万

一亿里有( )个一千万

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6.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三、总结

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

四、学生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

数一数

十万里有(10 )个一万

一百万里有(10 )个十万

一千万有( 10)一百万

一亿里有(10 )个一千万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6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小组内交流收集的数据,并按大小进行分类。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在读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组内每人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四、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先出几个数让学生总结比较的方法。

如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

1034 120 1043 9001 318 124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 1、2、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教学后记]

今天上完新课,我布置了几道题目让同学们做,可是居然有两三个同学全错,我只好又将他们喊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的教,直到弄懂为止,哎~~看来我认为简单的东西学生学起来确实很难,我还是放慢脚步吧!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三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视数及其作用。本单元安排了“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近视数”几个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学中一定要进切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能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4、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5、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

内容                       课时数

数一数                        1课时

人口普查                      1课时

国土面积                      1课时

近视数                        1课时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计数器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1000元、10000元)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面值100元)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说生活中的十万有多大?

(1)十万名学生组成xx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有层楼高;

(3)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4)十万块钱能买一辆小轿车……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刚才说过,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引出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万?

1. 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讨论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三、练习活动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 指导学生,“满十进一”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数一数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学反思

人口普查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2.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若干、学生课前收集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读、写更大的数。

1.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 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

(1)与学生共同讨论归纳“亿以内的数”的读法;

(2)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3)在写数方面,也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第2题,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写数时,除了让学生掌握写数的方法,能正确写出各种较大的数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较大数的意义。因此,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

三:实践练习。

1、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2、第8页“练一练”第3题

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万以内的数”时已经有了基础,所以在练习本题时,可以先安排比较一些“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让学生自己总结比较数的方法。然后,出示一些数据比较大的数,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安排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据进行比较,如地区的住宅面积的比较、地区的财政收入比较。经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与交流,让他们自己概括出较大数的比较方法。

3、第4题

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人口普查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教学反思

国土面积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改写大数。

2 、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地改写多位数。

能够归纳多位数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国土面积》,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2、教师出示中国地图

问:谁知道中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生回答:960万平方公里。教师板书:9600000平方公里

3、老师这里还有我们国家新疆等地的面积数据,出示小黑板:

新疆唯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660000平方公里

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xx0平方公里

黑龙江土地面积约:450000平方公里

江苏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公里

谁来读一读这些数?学生读数。说说读后你有什么感觉?觉得这些数怎么样?

师:确实是这样,这些数比较大,当一些多位数的末尾的零比较多时,读或者写起来都比较麻烦。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

对了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改写成以万或者亿为单位的数。

二、学习新知:

1、师: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国家的国土面积一些数据是这样显示的:960万平方公里。(板书)

仔细观察这两个数:

读一读。那么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呢?(后面的一个比前面的少了四个0,多了一个万字)

这两个数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大小相等)

那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生回答:把整万的数万位后面的四个零去掉,然后再加上一个“万”字。)

2、下面同学们动笔,把小黑板上的四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指名汇报师板书,并让学生回答是怎么想的。

4、完成书上的试一试,指名到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书上写,然后讨论:如何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师注意追问:为什么要去掉整万的数末尾的四个零?

整万的数我们会改写了,那么大家有没有信心,通过自学学会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师板书:10000000000让学生想一想怎么把这个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指名到黑板前面写,其余自己在练习本上写。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去掉末尾的八个零,再加上一个亿字)

师:为什么要去掉末尾的八个零呢?(因为亿位在从右起的第九位,整亿的数亿位的后面有八个零。)

学生完成书中的试一试第二题。

5、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整万的数和整亿的数的改写,说一说,该如何改写?

书中还告诉我们一个有关国土面积的小知识,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书,教师问:读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感受?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

国土面积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 000 = 960 万

100 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近似数

教学目标:

1. 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1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

学生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课件出示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图片,介绍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一小滴血液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

2.让学生把红细胞 和白细胞的个数读出来。

①按照四位分级的方法把上面三个数表示成下面形式:

500 0000 1 0000

②让学生读出二个数:五百万、一万。

③教师:读了这些数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数过程作如下板书:

500 0000=500万 1 0000=1万

3.学生观察、比较等号右边与等号左边的数。

①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等号右边的数与等号左边的数有什么不同?

(等号右边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等号左边的数没有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②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等号两边的数大小完全相同)

4.学生小组讨论:

①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的数只需要去掉万位后面的四个“0”,并写上“万”字。)

②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用万作单位表示数既简单又不容易写错,使人一看就知道数的大小。)

5.小结:为了读数和写数的方便,今后我们可以直接用“万”作单位表示整万数。

6.练习:

⑴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2页“试一试”1题,师巡视。

⑵改写完后,抽一部分同学把完成的练习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集体评价。

二、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1.导入:

有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华光小学约有2200名学生。全国小学生人数约1亿3000万,这里的2200只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市人口约1400万,全国人口总数约13亿,这里的1400万,13亿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我们已经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复习: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11页内容。

①让学生试做,同时指定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完成。

②集本订正,然后分组议一议:

⑴在省略148264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⑵在求近似数时,148264的千位上的数不满5,应该怎么办?

⑶求出的近似数为什么不使用“等号”而要使用“约等号”?

三、指导学生完成12页试一试习题。

板书设计:

近似数

148264≈148260(四舍五入到十位)

148264≈148300(四舍五入到百位)

148264≈148000(四舍五入到千位)

148264≈150000(四舍五入到万位)

教学反思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四

第一单元  认识更大的数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数一数(第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3、 通过“数一数”活动,感受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能对周围环境中与大数有关的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突出重点的策略:

与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联系,加以比较和类推。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若干个,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活动: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叮叮和铛铛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看图,提出对应的数学问题。  

1.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

(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xx个班级。

(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3层楼高。

(3)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

(4)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千万”,“亿”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

三、巩固与应用

1、说一说,拨一拨:

第1题通过说一说、拨一拨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练一练第2、3、4题:

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作业:

1、练一练6、7题。

2、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计数单位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教学反思: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人口普查(第6-8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 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难点:

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突出重点的策略:

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进行知识迁移类推。在掌握读数的基础上,再讨论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计数器若干,整数数位顺序表,课前学生、老师收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学生交流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并按大小进行分类。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可以引导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分成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两种类型)

二、较大数的读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读法”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读法”

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读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一题,在读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三、较大数的写法

1、讨论“亿以内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2、讨论“亿以上数的写法”

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写法”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进行写数练习,互相学习,互相纠正。

做试一试第二题,在写数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大数的意义。

4、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四、总结讨论。  

1、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2、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先独立完成,交流方法。

五、比较数的大小

1、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出示幻灯片)

将上面的万以内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比较更大数的大小

让学生比较书上提供的人口普查的数据的大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澳门的人口数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少的;北京与天津的人口数都是1千多万等。

3、巩固与应用

在小组内,将每人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排序,并将结果的实际意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业:

1、练一练3、4

2、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些有关国土面积、人口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板书设计:

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2、掌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突出重点的策略]:

结合实际背景,认识数据改写的必要性。改写前后数据的比较,大小没有变化,只是计数单位不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 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1、电脑课件展示太阳和地球图,让学生观察、收集消息,了解太阳和地球的大小关系。

2、让学生读出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分别是多少,并说一说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的多少倍。这时学生感到直接说出这两个大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比较困难。

3、教师出示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学生读出这些面积后,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4、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现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出示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互相进行改写。  

练一练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较方便。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反思:

第 4 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面积(第11-1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感受近似数的广泛应用,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学生、老师课前搜集的数据。

突出重点的策略:

体会近似数的作用和意义,在观察比较中,引导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及数据的实际意义

1、师:课前,老师请每个同学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媒体中收集了一些数据,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收集的数据?

(学生汇报收集的数据,教师把某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对某些问题作一些适当的追问。)

(1)你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吗?

(2)这组数据是通过什么办法得到的?

(3)如果同样要收集这些数据,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指导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请看一组关于植树方面的数据(出示教材第10页的情境图)。谁能来说一说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认识近似数

师:请大家注意,在图中有这么一条信息,“xx年我国造林面积约是747万公顷。”这4里为什么要用“约是多少”来表示呢?

师:那么,这里所说的“小华一家去年植树12棵”为什么就没有加上“约是多少”的词语呢?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如果把同学们收集的数据与老师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呢?

师:为什么把这些数据放在一起(指近似数)?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像这样的数我们叫作近似数。

师:现在谁能说一说你收集的数据中有哪些是近似数?

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出示说一说中的数据,使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结合是试一试第2题的讨论,体会如何根据不同需要求近似数。

三、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

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讨论:重点可讨论括号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四、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练一练1、2题。

板书设计:

求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

1994年至xx年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约224319千公顷。

精确到万公顷:约22432万公顷。

精确到亿公顷:约2亿公顷。

教学反思:

第  5  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归纳本单元所学知识,使知识形成网络,巩固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巩固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多位数的读、写、大小的比较、改写及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正确、灵活的解答问题。

突出重点的策略:

p15页第4、5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学生、老师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 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前一段的学习,你们对多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你们能先谈一谈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归纳,集体反馈。

幻灯片出示:

二、应用方法,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提问:请学生背出整数数位顺序表,并回答几位一级,我们共学了哪些级,分别包括什么数位,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小组交流,集体归纳。

2、综合练习。

练习一第1题:先回顾计数单位的顺序,再根据书中的数据说说它们是几位数,最高位在什么位上,并进行读、写。

练习一第2题:先复习多位数的不同数位上数字的不同意义。再进行数的改写。

练习一的第3题:活动可以分成两步完成:第1步 一个同学读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读的数写数,经过几次读数,两人可交换角色;第2步一个同学写数,另一个同学根据所写的数读数,然后交换角色进行。在同桌练习的基础上,可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练习一的第4、5题:完成后说说比较的方法。

板书设计:

练习一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  2  6  5  8  3  0  0  0  0   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1  3  8  2  0  0  0  0   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五

第四课时 国土面积---改写

[教学内容] 国土面积---改写(第9页)

[教学目标]

1、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难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准备] 在报刊杂志等媒体中收集一组有关国土面积、西部情况、海洋资源的大数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体会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从媒体收集来的一组数据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较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让学生体会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写方法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土地面积。

让学生读出这些面积,问:如果要记录方便,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行改写?

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改写的方法。

3、完成试一试第1、2题:进一步巩固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与应用

练一练第1题: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自治区的情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区具体的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识,特别是我国海洋的区域情况等。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讨论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改写。

四、作业

收集有关森林面积方面的数据。

[板书设计]

大数的改写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 = 960 万

10000000000 = 100 亿

[教学后记]

课堂上看见同学们好似个个都懂了,作业一做纰漏就出来了,谢雨航连错4题,我真是生气啊,课堂上一再强调“要专心听”可是有些学生就是不专心,现在的孩子真是拿他没办法哟!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篇十六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数一数”的活动过程中,掌握大数的数法,并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大数的数法,并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以下几幅图片:故宫占地720xx0平方米;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可容纳100000人;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我国森林覆盖面积158000000公顷。

教师提问: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受?(数字都比较大)引出本课主题: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复习万以内的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个,板书。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一个一个地数,数到十;十个十个地数,数到一百;一百一百个地数,数到一千;一千一千个地数,数到一万

思考:个位和十位、十位和百位、百位和千位、千位和万位,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都是满十进一)

3、认识“十万”

得出结论后,让学生尝试接着往下数,一万一万地数,数到十个一万时,提问:数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你还能接着往下数吗?(满十进一,进到万位的下一位,也就是十万,十个一万是十万)

大家知道十万有多大吗?展示多媒体图片:十万名学生大约能组成20xx个班级;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三层楼高;十万步大约在400米的跑道上走130圈;十万天大约是274年。

4、认识“百万、千万、亿”

再看一个实际问题,展示多媒体图片:1辆轿车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3辆呢?……10辆呢?用计数器来算一算。10个十万是多少?(板书:百万)

1辆客车卖一百万,10辆呢? 10个百万是多少?(板书:千万)

1艘轮船卖一千万,10艘呢? 10个千万是多少?(板书:亿)

提问:以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不相邻的单位又是什么关系?完成教材第4页的“填一填”。(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课本第5页的第2题。

2、同桌之间比赛,练习课本第3题和第4题,看谁数得又快又好。

四、教师引导,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比较大的数,你都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在这些计数单位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课堂延伸,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

2、在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说一说这个数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下节课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数一数

计数单位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关推荐

2023年小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教案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教案设计(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

2023年得数是9的加法和减法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教学设计优质(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最新土地交换合同协议书通用(四篇)

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

2023年夫妻房屋协议书 夫妻房屋协议书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4篇(实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最新合伙出资协议书 个人合伙的出资方式的法律规定(通用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2023年一束鲜花教学反思7篇(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大自然的启示教案及反思(大全十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

最新咏柳教学设计思路十一篇(汇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桥之思课文主要内容大全(十二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

最新装扮舞台大班教案4篇(大全)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