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地震演讲稿 > 最新雨巷 教学设计八篇(模板)

最新雨巷 教学设计八篇(模板)

作者: 曹czj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一

;

《溶液复习》教学设计

单元知识结构

一、溶液

重点难点剖析 1. 溶液(1)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内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指条件不变时,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2)组成:溶质、溶剂

想一想:什么叫溶质、溶剂?怎样判断溶液中谁是溶质、溶剂?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

想一想:改变条件,二者间可怎样转化?改变温度实质上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来实现转化的,所以(1)中所说的转化条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怎样变化的物质?

(2)饱和溶液是在两个条件下,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3)溶液是否饱和只是对某一溶质而言。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的食盐饱和溶液,食盐不能继续溶解,但对于其他物质还可以溶解。

议一议:在什么条件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3.溶解度(1)准确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抓住以下关键词:

“一定温度”──条件;“100 g溶剂”──衡量标准;“饱和状态”──对溶液的要求;“溶解的质量”──溶解度单位是“克”;

“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严格说明(如不指明溶剂,则溶剂是水)。

举例:20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g。这里指20 ℃时,100 g水里最多溶解食盐36 g。(或20 ℃时,100 g水里溶解36 g食盐达到饱和)

练一练:3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 g,它表示什么意义?

想一想:根据20 ℃时溶解度的大小,物质可分为哪几类?

(2)溶解度曲线:

①概念: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的曲线。

②表示意义:点:曲线上的点: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线: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面: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③规律:

想一想: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是怎样的?气体的溶解度除了与本身因素有关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影响?

方法指导:气体溶解度和固体溶解度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用来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不同之处在于,影响气体、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不同,溶质是固态的,其溶解能力受温度影响,溶质是气态的,其溶解能力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测量的方便。因此有了不同的衡量标准。

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b.溶液都是混合物

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剖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溶液概念的理解。a有些溶液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因此溶液中至少有两种成分,属于混合物,c饱和溶液是指在某一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最大量,与是否是浓溶液无关。d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答案:b

例2将t ℃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 ℃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小b.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

c.溶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剖析:原溶液为t ℃时的饱和溶液,蒸发溶剂,由于溶剂减少,因此会有溶质析出,溶液质量减小,a正确;因为溶液温度不变,所以溶解度不变,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d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重点难点剖析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理解这个概念,必须弄清楚以下几点:

(1)溶质质量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

(2)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

(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单位为一。

(4)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多,溶液越浓;相反,则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少,溶液越稀。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

固体物质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物质溶解性的量度,受外

界温度影响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

外界条件影响

溶剂量要求100 g无要求

溶液是否饱和一定达到饱和不一定

单位克(g)1

联系

饱和溶液中:

2

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同上)。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溶剂的量。

将公式进行变换: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3)溶解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饱和溶液中:

(4)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有关计算。

依据: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如:有溶液a g,其溶质质量分数为a%,稀释(或浓缩)成溶质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 g,则:a g×a%=b g×b%

(5)根据化学方程式可进行有关溶液参加反应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直接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

对于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有两种求法:

①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溶剂水根据不同的题目通常有两种情况:a.原溶液中的水小;b.化学反应后新生成的水。

②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应-m↓+m↑,此法较为简单,其中m反应代表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m↓表示生成沉淀质量,m↑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

方法指导: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要注意:①结晶水合物溶于水,结晶水成为溶剂;②物质是否与溶剂反应。若反应,则溶质为生成物,例如na2o、so3等;③溶质质量分数受溶解度影响。例如将10 g cao放入90 g水中,虽然cao与水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ca(oh)2,但其质量分数却远远小于10%,这是因为ca(oh)2微溶于水。

例1配制90 g 10%的硝酸钠溶液后,再向其中加入10 g硫酸钾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a.19%b.10%c .9%d.无法计算

剖析:根据溶液的定义,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有多种,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加溶剂质量。本题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钾后,溶质有两种(nano3和k2so4),因此溶液质量=90 g +10 g=100 g,所得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c

例2把200 g 30%的酸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加水()

a.100 g b.200 g c.300 g d.400 g

剖析:这是一道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设需加水的质量为x。

200 g×30%=(200 g+x)×20%

x=100 g

答案a

例3在t ℃时,将10 g某纯净物完全溶解在90 g水中,你认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出现哪些情况?试举例说明。

剖析:解此题,既要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又要熟悉物质溶于水的三种情况:①物质溶解于水后,溶质本身没变,像氯化钠、硝酸钠等,溶质的质量为10 g,溶质的质量分

数:×100%=10%。

②物质溶于水时,与部分水发生化合反应,溶质不再是加入的物质,而是化合生成的物质,质量大于10 g,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

③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与其他水一起作溶剂,因此溶质质量小于10 g,而溶剂质量大于90 g,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

答案: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1)溶质质量分数等于10%,如10 g nacl溶于90 g水中;

(2)可能大于1o%,如10 g so3溶于90 g水与水反应生成的溶质h2so4的质量大于10 g;

(3)可能小于10%,如10 g na2co3·10h2o溶于水中,溶质na2co3质量小于10 g。

例4在100 g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锌粒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变为112.6 g。求有多少克锌参加了反应。

剖析:本题已知:硫酸溶液100 g;所得溶液(即硫酸锌溶液)质量112.6 g;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求参加反应的锌质量。解题思路:znso4溶液质量= h2so4溶液质量+zn质量-h2质量

《溶液》学情分析

本章知识系统有序,绝大部分内容学生并不感到有难度,然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仍然没有吃透。

知识再现:(理由)以填空的形式引领学生将本章的基本内容复习一下比学生自己看书效果要好的多。当然,也可以让个别学生来完成。

《溶液》效果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足够的自学和训练时间,能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我在学生遇到障碍时恰当点拨,尽量做到点拨具有启示性和引导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而不是老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训练在知识的应用中得到体现。知识是思维训练的载体,所以我一直致力于通过知识的讲解升华到思维的提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巩固重点知识,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突破难点。特别是天平量筒的使用,本节内容学生有所了解但不深入,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求知欲。

不足:

1、低估了学生的好动性,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有点急于求成,部分学生违反了操作规范。

2、学生的注意力放在手头的仪器上较多,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有点心不在焉,没有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溶液》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结构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对最常见的溶剂—水的性质及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设置的。教材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盐水”为原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学习:(1)为什么食盐会消失在水中?(溶解的过程)(2)将食盐水长期放置,食盐会从水中分离出来吗?(溶液的特征)(3)为什么水易结冰而海水却不易结冰?(溶液的性质)(4)怎样知道一杯食盐水的咸度?(溶质质量分数)(5)如何配置这种食盐水?(溶液的配制),也就是说贯穿本单元的教学主线是:溶解的过程→溶液的性质→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本单元教材设置了4个“活动天地”,2个“实验探究”和2个“多识一点”,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溶液的有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能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一些化学问题,并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化学概念,感受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有关溶液的知识是学习九年级第二单元“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基础;本单元“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在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学生第二次接触化学计算,以后还要学习“相对分子质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初中化学计算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混合计算既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新教材淡化计算,所以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起点要低,难度要小。

总之,本单元的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基础,又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各种情景,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主动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另外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有两大特点

(一)以“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主线。

(二)把溶液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方法教育三条线索有机地融为一体。

1.知识主线

溶解的过程→溶液的性质→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2.活动主线→科学探究

本单元共设计了2个“实验探究”、4个“活动天地”。

活动设计的特点

(1)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景;

(2)问题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

(3)具有一定综合性和开放性。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3、了解溶解过程伴随能量变化、电离。

4、了解悬浊液和乳浊液以及乳化作用。

5、了解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6、了解水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7、理解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8、能够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9、学会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10、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

11、了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利用

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2、进一步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科学探

究的方法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三、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

性。

2、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并推导出有关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进行基本的、

计算,包括求溶质质量分数,求溶质的质量和求溶剂的质量。

3、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学会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难点:

1.探究溶解过程中的两个变化过程: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以及伴随的能量变化。

初步了解电离概念。结合事实了解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不同之处以及乳化作用

2.学会改变溶质量或溶剂量条件下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3.学会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溶液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食盐水蒸发掉50 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8 g

b. 6.4 g

c. 3.2 g

d. 4 g

2. 100克a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为98%,现在要使溶液中水的质量分数变为99%,则应加

入水的质量为( )

a. 1克

b. 10克

c. 50克

d. 100克

3.氢氧化钙在80℃时的溶解度为x克,20℃时的溶解度为y克。取20℃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蒸发掉w克水后再恢复到2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z%,则下列关系式正

确的是()

a.yx,yz b.xyz c.y

4. 含硫酸质量分数为90%和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小于50% b.等于50% c.大于50% d.无法确定

5. 密度为0.91g/ml的氨水,溶质质量分数为25% ,该氨水用等体积水稀释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a. 等于12.5%

b. 大于12.5%

c. 小于12.5%

d.无法确定

6. t℃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1克硝酸钾晶

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5克水,析出2克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25克水,可析出3克硝酸钾晶体

b. t℃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2克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

c.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

d. t℃时,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

7.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氯化钠晶体不纯

d.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8. 室温下140克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克水时,溶液中析出2克溶质,再继续蒸发20克水时,溶液中又析出5克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a. 2克 b. 8克 c. 10克 d. 20克

9.20℃时,甲、乙两烧杯内依次放入蔗糖饱和的溶液100g、200g,若各蒸发5g水,再恢复到20℃后,两杯中析出晶体质量为()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不一定

10. 已知20℃时,硝酸钾溶液100克,经过加热蒸干水后得硝酸钾晶体15克,则下列各种推断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5克

c、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7克

d、无法判断以上是否正确

11. 已知60℃的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现有500克60℃的硝酸钾溶液,若蒸发掉10克水,温度恢复到60℃,不可能有的情况是

a.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等于11g b.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小于11g

c.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大于11g d.没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二、填空题:

1.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现将b克a物质放到c克水中充分溶解。

(1)如果b克a物质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2)如果b克a物质不能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a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3.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玻璃棒】

4.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硝酸钠固体,充分溶解后,现

象如图一所示。

相关热词搜索:;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二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2、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二)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炫耀自己是一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1)、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2)、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3)、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解课文的本意。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

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

做有用的人(引申)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完成作业本第1、3、5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

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第1、3、5题

3、朗读课文

学生学习方案:

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

2、课前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3、知道课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

4、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

5、知道这篇课文的分段情况,把握段落大意。

6、练习朗读课文。

7、完成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找出重点段。

2、细读、理解重点段,理解父亲的话。

3、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

板书:藏而不露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哪些人具备了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四人小组讨论)(像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科学家等等)

师小结:正因为这些人都具备了落花生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学习句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后,我们再看书上的这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天色不大好”、“难得”,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①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②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道理。

(本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总结深化

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6题

学生学习方案:

1、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可能回答到:我知道落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了解到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知道了分段情况和段意等等。

2、朗读之后,知道父亲也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并知道这个收获节我们是这么过的(一边吃花生,一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了解到谈花生是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句。

3、默读第二段,通过划找知道我们兄妹三个和父亲谈论花生的好处,并认为父亲的谈话内容重要。

4、通过对重点段的学习知道了父亲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做人的道理,我也知道了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为我国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以重点段理解为基础,理解其余两段。

2、读课文,谈体会。

3、完成作业本第2、4、7题。

教学过程

1、复习温故

(1)、课文第2段讲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

(2)、花生的这一特点与全文的思想内容有何关系?

(3)、齐读第13自然段。

2、学习第1段。

(1)“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请读课本第一段。

(2)这段主要写什么?

(3)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

3、学习第3段。

(1)、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请读课文第3段。(齐读)

(2)、这段能略去吗?为什么?

(3)、小结:

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4、齐读全文,谈体会。

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谈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

5、完成作业本第2、4、7题。◆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三

;

《窃读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表达。

【教学准备】

1、印发教材;

2、ppt课件

3、教师提前2分钟候课,学生整理好学习用具,自我规范坐姿,教师打开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整体感知

1.小游戏:考眼力,提升学生专注力。

同学们,谁发现刚才我们的游戏内容都是关于什么的?(读书)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是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

2.板书课题:《窃读记》,齐读。

3.窃在字典中有三个义项。课件出示,

a、偷

b、偷偷地

c、谦指自己

通过预习,你觉得应该选哪个?(第二个)

窃读是什么意思——偷偷读书。

窃读就告诉了我们课文写了何事。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何人、何时、何地)

5.初读课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生子词的掌握情况。

(指名读,齐读)

7.指导识记书写。

辘,形旁是车,指导理解词意,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像车行声。

窃,形声字,通过字形的演变来了解字义,穴内窃宝贝。写法:穴的撇点宜收,切左部小而偏上。

8. 问题反馈。

何人:林海音(出示林海音简介)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原籍台湾,5岁时随父母来到北京,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虽然家里供她读了书,由于条件比较差,根本没有闲钱给她买书.她心中酷爱读书的情结一刻都没有放松,她想尽办法读到了许多梦寐以求的书。

何时:放学后

何地:书店

·1·

9.概括主要内容:谁能将问题的答案串起来说一说?指名说课文主要内容。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围绕题目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围绕中心句,品读滋味

1.读书明明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为何要窃读,窃读的滋味如何呢?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

出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指名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板书:快乐惧怕

指名读,问学生读后感受发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矛盾)

3.快乐的为什么又会惧怕呢?在书店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简介她的读书环境,便于学生了解。)

4.“窃读”伴随着怎样一种复杂的感受?

默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5.集体交流:

(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a.请你迅速找出表示动作的词。

b.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揣摩揣摩小海音的心理是怎么想的?

c模仿动作,揣摩心理,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海音?

挤进来干什么?(找昨天那本书)怎么找?(急切)找到了吗?(没有)

昨天明明放在这,怎么不在了呢?从头来,再找一遍。我找啊找,找到了吗?突然眼前一亮——

总算找到了。就像和老朋友重逢了。开心得叫出来吧——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这种快乐叫:暗喜。

那我们就在心里大叫吧。此时你就是林海音,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直到最好的肯定后全班读。

这就是窃读的滋味啊!一个“啊”诉说着她内心的快乐。

她说出来了吗?这是——(心理活动)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

那一只饿得要死的狼会怎么吃东西呢?

——这就叫贪婪。

“我”在贪婪地干什么?读书。

爱读书,完全沉浸在了读书的快乐中。这就是窃读的滋味。

谁来读一读?(还不够贪,再贪一点)

饿狼扑食般的读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她读书的快乐。

这样的读书,就是如饥似渴地读书。让我们也这样读书吧!

·2·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课件“装”的变色)

a.哪句是她的真心话:怎么喊?指名读

b.那那句假话该怎么说?

指名读。要装得像点。全班读。

这都是为了什么?(读书--板书。)

c.表里不一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林海音窃读的快乐,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5.闭眼想像情境,感受作者窃读的滋味。(老师配乐范读。)

一放学,我就急匆匆赶到书店......

为了读一本书我要走几家书店......

盼下雨大,忍饥挨饿,吞下智慧,依依不舍......

6.你感受更多的是惧怕还是快乐?(快乐)

在读书中学到知识,

在读书中体会快乐…

7.理解句子:这让她深深地体会了老师的那句话“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心灵,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滋养。(板书:滋养心灵)

8.体会对比的作用

既然作者感受到的是读书的快乐,写惧怕有什么作用呢?(对比,突出读书的快乐)

三、仿写训练。

1.例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2.仿写

我读过的故事,看过的故事,却第一次读到的故事。在书中,我感受过,感受过,却从没感受过又又的滋味。

四、再识林海音,补充林海音的背景资料。

正因为热爱读书,有丰富的阅读经历,才为她奠定了扎实的写作基础,长大后成为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主编、创办了好几份颇具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一生创作丰厚,出版了十八本书。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深得读者喜爱,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拍成电影。

五、拓展延伸,阅读链接。

诗歌:神奇的书

六、讨论:怎样读书,才能开卷有益?

七、课下作业

1、推荐阅读《城南旧事》

·3·

2、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

八、。结束课堂。整理学具。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快乐对比惧怕

热爱读书

滋养灵魂

作为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他们有一定的情感积累,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的文化素养较高,家中也有较多的藏书,所以有一定课外阅读量。但也有部分学生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就比较缺乏。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对读书或者某一本书产生阅读兴趣。

本课评测练习共设计了五个习题,侧重了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检测,有效落实了三维目标。既有生词书写的专项训练,又有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和阅读方法的训练。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全对,有部分学生出现知识点的错误。下面将进行逐题分析:

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30人全对。有2人“辛酸”一词“作”写成了“心酸”。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分清这两词的差别而造成。

第二题:“比一比,组词语”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32人全对,掌握较好。

·4·

第三题:“仿写词语”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32人全对,掌握较好。

第四题:“阅读训练”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30人全对,有2人第三小题回答不正确。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认真审题,阅读能力较差。

第五题“拓展练习”全班32名学生参与答题,29人全对,有3人出现错别字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不够细心。

从整体看,本次检测目标达成度还算是不错的。针对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生字词的指导,学会辨析词语的差别。

2.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3.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4.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本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我”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

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

·5·

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

一、

读拼音,写词语。

wūyán diǎn qǐjiǎo xīn suān

()()()

zhī chēng zhòu méi jī è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炒()踮()柜()檐()

抄()掂()距()瞻()

三、仿写词语。

饥肠辘辘依依不舍

四、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后面的小题。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这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将()比作()。

“像一匹饿狼”说明。

2.我能仿照它的样子也写一句话。

。·6·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我”很快乐是因为(),

我又很惧怕是因为()。

五、拓展填空:

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是小说家和散文家,她的短篇小说集

《_____________》曾被改编成电影,颇受欢迎。

2.①读___________ 书,行___________路。

②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 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进步的________________。

④请另写两句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然后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感受的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接着,围绕这一个句子展开学习,如“从课文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乐与惧怕”等。学生学习比较轻松。但对于作者为什么窃读离学生生活较远,因为现在小孩生活条件较好,不会存在这种情况,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补充有关

·7·

的背景资料,这样学生易于理解。本课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对书的酷爱,我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效果很好。但是,在教学中应更加联系生活中的感受加以理解效果会更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学科性质的定位,把语文从“纯工具性”或是“纯思想性”的单一目标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双重目标转变,实现了人文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既结束了长期以来教育界人士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模糊,又昭示了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这节《窃读记》的教学既要体现了人文课堂的审美性和发展性,又要体现人文课堂的思想性,同时又要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体现。

·8·

相关热词搜索:;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四

《狼和小羊》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以“扬善、惩恶、对敌斗争要机智勇敢”为主题的。《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一段写了狼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第二段写狼故意找借口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第三段写小羊说明不是他把水弄脏的道理。第四段写狼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第五段写小羊又一次说明不是他在背地里讲狼的坏话的道理。第六段写狼暴露了本来的凶恶面目,向小羊扑去。

1)寓体生动形象:狼的“故意找借口”、“气冲冲”、“龇着牙”向我们展示了狼的狡诈、凶恶,小羊“温和地说”、“大声喊道”向我们展示了它天真善良的一面。

2)寓意抽象概括:寓言故事往往借助一个短小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这篇寓言寄寓意与狼和小羊的对话中,我们在狼一次次的故意找借口中,在小羊一次次的据理反驳中,逐步认识到,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讲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才能争取胜利。

1)(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狼和小羊的话,在品读中体会狼找借口一次强于一次的狡诈凶恶本性。

2)(过程和方法)能在充分感知寓体(狼和小羊)内心世界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凭借再现寓体的具体形象,用自己的话说出寓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关注小羊命运,续写故事。

一、再现寓体生动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寓言故事

我用情景教学讲故事的方法导入 ,再现故事发生的森林背景,引出狼和小羊两个角色的`同时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兴趣,让学生仿佛看到了寓言中的角色,为学习全文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从概括课文内容—-找三次对话——引出狼和小羊的话,学生通过有层次的朗读,逐步疏通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感知寓体形象。

三、细读品悟,关注小羊的命运,认识狼的本性

这一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中,我强调的是学生的个性品悟,并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例如提示学生“他像一只凶恶的狼吗?为什么?你能来读一读吗?”“你觉得他读得怎样?”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逐步体会狼和小羊对话的不同语气,以提高朗读能力,阅读感悟能力。

文中狼和小羊共有三次对话,我采用“导——扶——放”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然后再读书解疑。学生读懂了,想清楚了,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在自主性的探究阅读中不仅能了解狼为了吃掉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怎么说的,而且还能联系小羊的话理解为什么说狼是在故意找借口,引起了学生对小羊命运的关注。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指名读、小声自读、同桌对话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懂得对待像狼这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一道理。

四、课外扩展:续写故事。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呢?在透彻理解寓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小羊命运,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

一、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体验。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我将引导学生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看清狼的蛮不讲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狼的本来面目,从而引起学生对小羊命运的关注,进行创造性续写故事。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情景教学正是依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景作为教学过程 的契机,从而带动言语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本课将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开始。

开篇我先创设了一个静谧和谐的环境,深深吸引住学生,当他们陶醉其中的时候,再使情节突然一转,(“一只大会狼突然从远处走来了”)随着狼的出现,将矛盾推出。这将极大的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轻松进入课文的学习。有了这么强烈的对比,学生就容易就找准狼和小羊的心理位置。学生一旦进入情境,文本所介绍的无论多么久远或离现实多么遥远的内容,都会一下子推到他们的眼前,引起他们的关注,激起他们的感情;而与此同时,学生对教材语言的感受也会随之敏锐起来了。

三、渗入语感训练。新大纲虽未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语感训练的要求和提示了训练的方法。低段是儿童语感训练的启蒙阶段,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渗透语感训练。

1、涵咏诵读。我立足于“以读为本” 的思想,引导学生角色转换,把自己浸入课文中去体会。在“边读边体会”的阅读中,逐步感受到狼的凶恶、狡诈、蛮横和小羊的天真、善良。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解,切实做到读中感知,读中体会和读中感悟。随着读书的深入,学生探究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高,指名读、小声自读、同桌对话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狼的本来面目,懂得对待像狼这样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好讲的这一道理。例如:第三次对话的学习,我请学生自己读一读演一演,学生兴趣浓厚,特别是当我来扮演小羊,他们起立扮演狼,向我嚷着扑来时,能把对狼的理解推向高潮。

2、形象再现。在学习第一次对话前,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狼来到小溪边看到小羊时,它心里会怎么想啊?看看它的表情又是怎样的?”(教师指着课文插图)学生通过拓展联想,产生直观形象,不仅能融入寓言情景,还能准确地把握狼的内心世界,体会狼的狡诈,为朗读训练铺垫。

3、生活补充。当学生不能抓住提示语正确到位地朗读狼和小羊的对话时,我会提示学生“假如你的借口被小羊驳倒了,你心里会怎样?”“假如你被狼再一次冤枉,你会怎样冲着它说?”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可感的情感,体验后,就能轻而易举地走入狼和小羊的内心世界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收获:

1、朗读能力的提高。学生能依据上下文关系揣测人物内心,能抓住提示语正确到位地朗读。

2、合作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养成先独立思考,再参与小组交流,形成集体意见的好习惯。

3、能关注小羊命运,通过续写,体验真善美的情感价值。

4、通过语感训练,加强语感,为提升语文素养做准备。

1、低段儿童在概括寓意时,能否通过“因为——所以——”等的句式训练,得出抽象结论。

2、第三环节的设计中,当学生扮演的狼向我这只羊嚷着扑来后,是否要打断学生兴趣,回顾这三次对话,进行小结。(我的环节中没有这一步,但还在犹豫是否要放进去)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如何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学习作者如何细心观察大自然,体会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回顾单元导读:通过联想与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一生说,齐读。

2、今天我们继续带着这两个学习要求来学习“草虫的村落”,板书课题,读题。

3、读到“村落”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画面?(村落,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常用作现代意义上的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

一般是指人居住的群体,而这篇课文写的却是——草虫的村落。知道什么是草虫吗?生交流。

师:草虫,泛指草木间的昆虫。从题目就感到很新奇,读文章会给你带来更多惊奇。

4、这篇文章的作者了解他吗?(郭枫)他是一位台湾作家,这篇文章也是一篇想象独特的散文。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首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出示要求:1。生僻的词句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画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端好书,开始吧。

(一)学习词语

第一组:寒暄、亲戚、僻静、红鸠鸟、熙熙攘攘

请2认读。字音读得很准,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问寒暄:生:见面时说些天气冷暖的话。师:是的,观察“暄”的偏旁,就是暖的意思。见面说些天气冷暖、问候的话就叫——寒暄。

生2问熙熙攘攘,生3解释: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你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是个好方法。

师:这2个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文中却是形容——草虫。

生3:我没有见过红鸠鸟。来,一起看一看。

第二组:街巷、静谧、烘烤、音韵、勤勉

1、一生读,注意到了红色的字了吗?这些字都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地方要给大家提个醒。

巷:上面两横,下面是横折横,不是横折钩。下面的字读什么吗?

谧: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皿”

勤勉:下面是2横,1提,当横作为不见得时候常常变成提,这是为了让这个字更美观。

烘烤:火字旁,跟火有关,捺变成点

2、这些生字会读了,有不理解的吗?

①生一提问静谧,你怎么理解。静谧:安宁而平静。

②你理解音韵的意思吗?字典里有2种解释:①和谐的声音,②汉字字音的声、韵、调。

文中的音韵是哪种意思?读读这个句子。是哪种意思?——和谐的声音。是谁演奏出来的优美的音韵?——甲虫音乐家们。

3、齐读词语

师:大家读准了字音,了解了字义。请把要写的字在课堂本上每个字写一个,一定要看准每个字的笔画,端正、工整的把每一个字写好,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理清脉络

1、交流问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句子。(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谁跟他找的一样?英雄所见略同。

2、你能把课题和这句话结合在一起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来说一说吗?(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旅行。)评:简洁、完整。

3、快速浏览课文,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写了这段奇异的游历?(2—9)

4、再次默读2—9自然段,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哪些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5、四人小组讨论:彼此交流一下你看到的画面,给每个画面取个小标题。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游侠归来、迎接游侠、和谐相处、演奏音乐、勤勉劳作、各司其职)学生板书。

三、学习第3—4自然段

1、首先,让我们走进这位“游侠”,说说看,什么是游侠?

生:英勇的人。生:游历四方的大侠。

师:这种人你在哪里看到过?

生:动画片里。武侠片里

2、师:专门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的,我们称为是侠,经常云游四方的大侠我们就称他是——游侠。这个词分开来体会会更有味道,这样吧,我们通过读书去读懂这个词。咱们再读读课文三、四段,你从哪些语句当中读懂了它真的是一个大侠,而且是一个云游四方的大侠?一边读,一边把重要的语句画下来。

3、师:谁想来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当中读出了它真的是一个大侠?

①a生:【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因为它迷了路还坚定地继续前进。

师: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是不是?那你能不能把它这种无所畏惧的大侠的风范通过朗读传递出来?再来试一次。

b师:大家想一想,在身高高于自己数十倍的森林里左冲右撞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呢?你在森林里行走过吗?联系着想一想。

(可能会遇到坎坷的石头、可能会有河流、小溪阻拦了他的路;有比他大的虫子、动物……)

师:走着条路真不容易,文中有个词说明了不容易,是哪个词?(终于)让我们把这些词放在文中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c一生读,他的朗读让你感受到这是怎样的游侠?

(勇敢、坚忍不拔、有恒心、不愧为大侠)

师:好!哪个男孩子再来读一读?

师:为什么读这里你感觉出了它是一个游侠呢?

生:远归者。

师:哦,它是一个远归者。同学们,这只娇小的小甲虫也许是它的——也许是它的妹妹。师:也许是它的——也许是它的妻子。

师:是啊,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你觉得它们想说什么?

师:你把它想象成它的姐姐了,是吧!如果是它的妻子那你想它会说些什么?生:你去哪儿了,我好想你啊!

师: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样读,你来。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耐人寻味的句子。生(齐)

③师:你还从哪里读懂了这是一位游侠?

师:你觉得它的什么像大侠?

生:它生着坚硬的黑甲。师:哦,它的装束像大侠,还有没有?

④生: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从“英勇”看出了它是游侠。

我来和你们打招呼:“保罗,你回来啦?”生:是的。

师:保罗,你饭吃过了没有?生:吃过了。

师:今天天气不错呀!生:是不错,要不要出去散步?

师:刚回来就要出去散步了。哎呀,保罗,你变黑变瘦了。生:(笑)我觉得我变胖了。师:哎呀,我们觉得你黑了瘦了。

保罗,你这回回来不会再走了吧!生:是,我不走了。师:哦,你想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了。

你们看,这游侠一回来呀就被这浓浓的乡情包围住了。

师:从这“寒暄”当中我们也读懂了这是长年云游在外的大侠。读到这儿,你肯定它是游侠了吗?(肯定)肯定了,那你就肯定地读读这个句子——齐读【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3、师:如果你看到草虫村落当中特立独行的大侠归来的时候,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很高兴。师:那你高兴地读一读。

师:你的心情什么样?生:兴奋。师:那你兴奋地读一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4、其实,它只是一直普通的小虫子,在作者眼中却是一个英勇的游侠,他的写法让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想象丰富,表达独特)

5、品读作者表达的生动

课件出示填空,同桌互说,交流。

我们眼中细密的草茎,在作者笔下是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眼中一只黑甲虫,在作者笔下是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看到它在草丛中迷失方向乱窜,在作者笔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看到它在草丛中碰到同类,在作者笔下是__________________。

师:草虫村落当中游侠归来的场面太有意思了,咱们连起来读读这两段话,来感受一下游侠归来时的场面。男女合作读。

四、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游侠归来迎接游侠和谐相处

演奏音乐勤勉劳作各司其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草虫的村落,还记得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生回顾)我们一起把这次游历概括为了六个场景,齐读板书。

二、自主研读第5—9自然段

上节课我们跟随归来的游侠从森林走进草虫的村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在草虫的村落中游历?【出示要求: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默读5—8自然段,哪些场景让你印象深刻?说一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运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什么方法呢?抓住文中具体的词语和句子,通过联系生活来想象的方法。好好读一读,开始吧。

(一)学习第5自然段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让学生读出感受。

品味“驻足痴望”:黑甲虫驻足痴望可能会想……

生交流。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3、师生交流。

带着友好的感受读一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似乎扑捉到快乐和友好)

蜥蜴也是一只游侠……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友好,齐读。

(二)第6自然段

1、灵泉是指什么?(有生命的,富有灵性的)作者把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音乐比喻成——灵泉,这让你感觉到甲虫音乐家们演奏的音乐怎么样?(非常优美,一听就心旷神怡,非同一般,独特)

他用的不是音乐这个词,而是音韵,读词,真美,带着这种感觉读句子。

一生读(你让我仿佛听见这优美的音韵)

二生读(这普通的虫鸣,在作者听来师那样优美,像诗一样富有韵味)

大家一起来读第一句

师:我听出了你们强调了“只有……才……”,为什么?

生交流,自由读一读。1生读。

师:中国的语言真是具有极大的魅力,强调了“只有……才……”就把句尾感叹号的感觉读出来了。此时,人间的一切音乐已经无法与它相比,我们一起读——配乐齐读。

总结:作者用他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表达了这种独特的感受,生动地描绘出这幅有声有色的画面。

(三)第7自然段

师:你说说你的读书感受。

生:说明黑甲虫村民们很勤劳。

师: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的?生:行色匆匆。

师:说明它们非常忙碌,脚步匆忙。谁也从这个句子当中懂了它们的勤勉?

生:从“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看出它们勤勉,因为黑甲虫体积较小,推动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一定很重,很劳累。

生: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师:你觉得这是什么力量?

生:饥饿,要生活下去的力量。

生:坚强。生:毅力。生:养儿育女。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赞叹小虫子的这种勤勉,这种力量。

(四)第8自然段

生:从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虫子担任,说明虫子们分工明确。

师:你觉得蕴藏着多少智慧?

生:很多很多。因为它们分工明确,和人类一样。

师:无穷的智慧,咱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这一段的写法,与前面的场景有什么不同?生交流(这段写的简单)

师:是的,一篇文章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

三、拓展想象,运用练笔

1、师:文章用两个省略号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师:我们都看见什么了?把眼睛睁开,赶紧拿起笔把你看见的情景写下来。 (生写,教师巡视。)

生交流,师点评

师:它们的娱乐生活可够丰富的。

3、师:同学们,甲虫世界的劳动生活,它们的娱乐生活,哪怕是日常的家庭生活都是那样的丰富多彩,难怪作者要说——生(齐):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师:再读一遍。生(齐):我发现了草虫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我多么得意啊!

4、师:他多么得意呀,这个草虫的快乐天地在作者的描述当中生动、新奇?我们在这个快乐的天地当中看到——投影出示:俏丽、驻足痴望、寒暄、攀谈、对视良久、全神贯注、行色匆匆、勤勉。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学生交流、板书

生:因为他细心观察,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3、思考是无止境的,回去以后,希望你们能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的文章来。

作业:请你写一写自己观察过得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归来的游侠幸福的迎客友好的交流

动听的演奏勤勉的劳作不同的分工

亲情、友情、智慧、音乐、勤勉、热情、快乐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六

《鲸》是一篇条理清晰、行文规范的说明文。在统编教材中,它在第九册第四单元,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文章的段落”;它的课型安排是阅读课,是在学习了讲读课文《太阳》之后,在掌握了划分段落的方法(说明文),懂得段与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本课继续学习和巩固划分段落的方法,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的第九册,在编排上,把《鲸》一课放在第五单元的首课,即讲读课,它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特点写”。显而易见,过去是读的训练,现在是写的训练。

训练角度完全不同,课型也有所改变。现在,它的任务是:通过讲读《鲸》这一课,让学生了解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即抓住动物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特点来写,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特点来写的。由于训练重点的改变,教师在施教中不能照搬以往的教学模式,要在明确新的单元训练重点的基础上,重新分析教材,设计教法。

鲸,是个独特的动物,它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从外形上看,跟鱼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它的属性和习性却与鱼有着根本的区别。《鲸》这篇说明文,就是从它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这三方面入手,介绍了它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等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们对鲸有一个常识性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世界奥秘的积极性。

文章共分三段。

第一段(1—2)主要写鲸大,是哺乳动物,不属于鱼类。这一段,首先抓住鲸大这一特点,采用了对比法、数据法、举例法等说明方法,具体地写了鲸的大。然后讲鲸与鱼的区别及鲸的演变过程。

第二段(3)讲鲸的种类。这一段,只介绍了鲸有须鲸和齿鲸的两大分类,因为下段在介绍生活习性时,要分别对这两种鲸作介绍,因此,此段较为简洁。

1.鲸的饮食。(从吃什么和怎样吃两方面分别介绍了须鲸和齿鲸的吃食情况)

2.鲸的呼吸。(先讲用肺呼吸,再讲怎样呼吸,最后讲不同种类的鲸“喷潮”情况不同)3.鲸的睡觉。(先介绍睡在哪儿,再介绍怎样睡以及遇到情况是怎样应付的)

4.鲸的生长。(先讲鲸是胎生的,然后讲生长过程及寿命)

总之,由于这篇文章比较准确地介绍了有关鲸的常识和它的生活习性,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又恰当地运用了比较、打比方、列数据等方法来做具体说明,更重要的是作者能抓住鲸的特点写,使读者能比较清楚地了解鲸这个独特的海洋动物,读后印象深刻。

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上腭”、“退化”、“哺乳动物”、“鳍”、“胎生”等词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鲸的大孝种类、生活习性等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介绍动物的一般方法。

了解鲸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些特点写清楚的。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懂得生物常常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

两课时。

1.导入审题:①关于鲸你知道些什么?你觉得课文可能写些什么?②判定文体。(目的,初探这类文体的写作内容,发挥潜意识,便于课后小结,明确此类文体的写作安排)

2.初读,查字典扫清知识术语等方面的语言障碍。例:“上腭”、“退化”、“哺乳动物”、“鳍”、“胎生”等。

3.再读、思考:鲸的哪些特点给你印象较深?

4.细读,画出每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用归并法给文章分段,明确文章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大歇—种类——生活习性)

5.学习第一段。①针对1、2自然段,各提一个问题。②解决问题。(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写鲸大的?(鲸与象对比;用数据表明最大、最小;列举我国捕获的一头鲸说明;打比方:舌与10头猪,人高与嘴高,四人围桌写宽等)鲸是怎样演变成鱼的样子的?(住抓表示时间的词,理解演变过程的漫长;抓住环境的变化,理解生存的进化。

1.学习第二、三段,思考讨论:①鲸可分几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②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鲸的生活习性的?说说每方面的特点及写法。(写法:每段第一节都是总起句,分别用举例、比喻、描述、列数据等手法来写)

2.通读全文,思考:①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②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归类举例,并说说列举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小结:①写动物说明文的一般程序:外形——种类——生活习性。②要点:抓住事物特点,按顺序采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写具体。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七

;

3.3 幂函数

一、引入新课 (一) 回顾引入

本部分结合旧知,给出以下函数

,)4(,)3(,)2(,)1(2

13

2

x y x y x y x y ====

201)7(,)6(,)5(--===x y x y x y

【师生互动】师:1.这些函数是咱们以前学过和接触过的函数,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函

数的表达式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这些函数都是幂的形式,并且幂指数不同,但底都是x 。

2.如果把这些函数看成一类函数,那么这类函数表达式的一般形式又应该如何表示? 生:可以看成同一类函数,底都一样,不同函数幂指数不同,表达式应该表示为

a x y =。

3. 那么上面这个解析式中谁是自变量呢?a 是什么呢? 生:a

x y = 中底数x 是自变量,a 是常数。

4.那么这一类函数应该如何命名呢?你觉着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这里常用α来表示常数,哪位同学能试着给这类函数下个定义? 生:因为都是幂的形式,底数x 是自变量,所以我觉着应该叫幂函数。

生:一般地,形如α

x y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power function) ,其中x 为自变量,α为常数。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

通过回顾引入师生共同抽象出幂函数的定义。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α

x y =(α∈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如,)4(,)3(,)2(,

)1(2

13

2

x y x y x y x y ====,)6(,)5(01x y x y ==-

2)7(-=x y 等都是幂函数,幂函数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样,都是基本初等函数.

【师生互动】师:1.幂函数的定义来自于实践,它同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样,也是基本

【设计意图】(1)通过具体作图,可使学生加深对图象的直观印象,记忆比较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能力;(2)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

师生共同分析幂函数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0α时,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1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下凸;当10α时,幂函数的图象上凸;

(3)0α时,幂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x 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 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 轴正半轴,当x 趋于∞+时,图象在x 轴上方无

限地逼近x 轴正半轴.

(4)幂函数在第一象限都有图象,在第四象限都没有图象。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类比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和进行合作探究的意识。

三、理解新知

例1.利用幂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幂的值的大小:

(1)8.08

.03.5,2.5 (2)3.03

.03.0,2

.0

(3)2

12

19

.0,1.1--

(4) 利用幂函数或指数函数比较大小关键在于构造出适当的函数。

1.若指数相同底数不同,考虑幂函数;

2.若指数不同底数相同,考虑指数函数;

3.若底数指数都不同,经常要引入中间量。 例2 讨论函数

3

2x

y =的定义域、奇偶性,作出它的图象,并根据图象说明函数的单调性

【师生互动】师:引导学生回顾讨论函数性质的方法,规范解题格式与步骤. 并指出函数单调性是判别大小的重要工具, 生:独立思考,给出解答,共同讨论、评析. 思考:如何做出幂函数的图象?

1. 把幂函数化成根式,判断定义域、奇偶性。

2. 观察α的值,确定幂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大致走势。

3. 描点(特殊点)、画图象。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根据幂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同指数的两个幂函数值的大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想),并且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而(4)的设计则是与指数函数形成对比,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何时是幂函数值比较大小,何时是指数函数值比较大小,何时需要引入中间量(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区别与联系一个难点,让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难点显得自然)。例2则是让学生理解幂函数的图象可以在单调性、奇偶性基础上较快描出.

5

2

5352)5

2(,)52(,)53(===c b a

四、运用新知

练习5.已知幂函数3

222

)1()(----=m m x m m x f ,且当),0(+∞∈x 时为减函数,求实数m 的

值,并画出幂函数图象。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充当学习的主人,更可加深对所得到结论的理解。 当堂练习:

1. 已知幂函数),()(r r k kx x f ∈∈=αα

的图象过点)2,(21 ,则 =+αk 2.设3

23

13

2)(,)(,)(5

23

23

2

===c b a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3.函数2

-=x y 在区间],2[21--上的最大值是 4.若21

21

)23()1(a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设计意图】 巩固学生对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掌握程度,加深对幂函数进一步的理解, 体现了以学生练为主体,提高学生推理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提问方式

(1)谈谈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1)因为学生的能力层次参差不齐,上完一节课之后未必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全部的知识内容,因而必须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她)们去理清知识脉络.

(2)归纳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本节课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课后书面作业

1、必做题 课本110页a ,1(1),2(3), 3, 4,b,1.

2、选做题:课本110页b ,3 课后思考作业:

1.谈谈七个基本幂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幂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之间的关系? 2.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作业(必做题)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布置,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而选做题是提高型题,它是为了使高层次的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力能够得到提高,进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严密性.

幂函数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基本上掌握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基础上, 研究的第三种函数. 由于刚从初中升入高一, 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的许多学习特点, 能力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 通过学习幂函数知识, 既可以体验类比研究的过程, 又能通过对幂函数的学习重温研究函数的一般思想方法, 从而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幂函数效果分析

1.知识的掌握:80%以上的同学能掌握基本知识。会用幂函数的图象性质解决简单比较大小问题。能根据幂函数画出相应图象。

2.能力的发展:少部分同学还不能很快的,很准确的利用幂函数去处理应用问题,需要课下进一步巩固,提升。

3.数学抽象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具体幂函数去总结幂函数的性质的数学抽象过程还是不错的。学生踊跃展示,通过不同同学展示,能够把基本性质总结出来。

总的来说,班里积极回答老师问题、主动参与讨论、交流和展示的学生占到85%以上。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检测效果较好,基础知识巩固、落实效果好。学生通过导学案和课堂探究问题,能够进行全方位训练和提升。达到本节课的预期效果。

幂函数教材分析

幂函数人教b版必修1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的第三节.教材将幂函数的位置放到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之后,并且将幂函数研究的对象限定为几个具体函数,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通过实例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使学生了解幂函数的模型, 了解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区别. 通过一些特殊的幂函数的图象, 观察总结出幂函数的变化情况与性质, 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对幂函数的研究, 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具体函数的学习, 使学生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重要的是, 这段内容还蕴涵着归纳类比、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x

一、学习目标

1.明确幂函数的定义,会判断函数是否是幂函数;

2.根据具体函数图像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幂函数问题.

二、自主学习

1、①幂函数的定义是什么?

②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区别?

2、下列函数是幂函数的是: 指数函数的是 . (1)0

x y =; (2)x y 2=; (3)x

y 1=

; (4)x y 2=; (5)32x y =;(6)x

y 2)3(-=

3、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函数的图像并完成下表:

(1)x y =;(2)2x y =(3)3

x y =

(4)2

1x y =(5)1

-=x y (6)y=0x (7)y=2

-x

方法指导:根据具体幂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图像、奇偶性、单调性、公共点)概

括、归纳出幂函数的性质.

4、结合以上函数的图像特征,可得幂函数的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区间 上都有定义,并且函数图像都通过点( , ). (2)当1α时,图像过定点 ;在(0,)+∞上是 函数(增减性).

(3)当10α时,图像过定点 ;在(0,)+∞上是 函数(增减性).

(4)当0α时,图像过定点 ;在(0,)+∞上是 函数;在 (0,)+∞上,图像

向上及向右都与坐标轴无限趋近. (5)幂函数的图像不过第 象限. 5、【思考】如何具体作出幂函数的图像?

三、尝试练习

(a )1.判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1)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1,1)和点(0,0); (2)幂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在第四象限;

(3)n =0时,函数y =x n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4)幂函数y =x n ,当n 0时是增函数;

(5)幂函数y =x n ,当n 0时在第一象限是减函数; (a )2.比较大小:

)

)3

33322

4

4

1. 2.3 2.4 2.23--;

33332

2

4

4

1. 2.3

2.4

2.--;;()

()

2

1.5

1.5

23

3.

1;

4.

2a a a -++ )

()

221.5

1.5

23

3

;

4.

22.a a -

-+

(b )3.已知幂函数22

23

(1)m m y m m x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实数

m 的值.

四、巩固提高

(a )1.幂函数()f x 的图像过点1(2,)4

,则()f x 的解析式是 . (a )2.比较大小:

(1)5

6

31.0 5

635.0;(2)2

11

.1- 2

19

.0-

(b )(3)设52

53

52

)5

2

(,)52(,)53(===c b a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3.设}3,2,1,2

1,31,21,1,2{---∈α,则使α

x x f =)(为奇函数且在(0+∞)上单调递

减的α的值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c )4.下图中的曲线是幂函数α

x y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已知α取±2,±2

1

四个值,则相应曲线c 1,c 2,c 3,c 4的α值依次为( )

a 、-2,-

21,21,2 b 、2,

21,-21

,-2 c 、-21,-2,2,2

1

d 、2,21,-2,-2

1

5.已知幂函数)(x f 的图像过点)2,2(,幂函数)(x g 的图像过点)4

1,2(. (a )(1)求)(x f ,)(x g 的解析式;

(c )(2)当x 为何值时:①)(x f >)(x g ;②)(x f =)(x g ;③)(x f <)(x g .

五、反思感悟

幂函数答案

二、自主学习:

1、①形如y=xα(x∈r)的函数叫做幂函数,其中α为常数

②自变量的位置不一样

2、(1)(3)(5)(4)

3、见右图

4、(1)(1,1)增(2)(1,1)增

(3)(1,1)减(4)四

三、尝试练习 1、(2)(5)2、< > > ≤ 3、解:由幂函数的定义可得 m 2-m -1=1?m=2或m=-1

当m=2时,y=x -3,在(0,+∞)上是减函数

当m=-1时,y=x 0,在(0,+∞)上不满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舍去。故m=2

巩固提高:

1、f(x)=x -2

2、(1)< (2)< (3)a >c >b

3、a

4、b 5.解:(1)设f(x)=1α

x ,g(x)= 2

αx

由题意得???-==??

?

?

??==2

2

4122

2212

1αααα ∴ f(x)=x 2 g(x)=x -2 (2)①由f(x)>g(x) ②由f(x)=g(x) ③由f(x)<g(x)

?x 2>x -2 ?x 2=x -2 ?x 2<x -2

?x 4>1且x ≠0 ?x 4=1且x ≠0 ?x 4<1且x ≠0

?x <-1或x >1 ?x=±1 ?-1<x <0或0<x <1

《幂函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中倡导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数学抽象的过程。在评价中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本节课的设计体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已经学习过的一些具体幂函数来构建幂函数的概念,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把幂函数作为模型来学习的理念。在研究幂函数的性质时,先让学生类比研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性质时的思路,给出研究幂函数性质的思路。并通过七个具体幂函数及其数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概括出幂函数的性质。体现了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研究函数的性质主要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方面着手,在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数形结合。本节课突显数形结合思想,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主要研究幂函数,用过图象特征来研究其性质。前面学生学习了指数函数,现在接触幂函数,可能会与指数函数混淆,于是在形成幂函数概念以后,拿出指数函数对比,区别学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幂函数图象随指数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作图,对大量的图象进行分类,归纳,对掌握函数性质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通过图象,小组讨论,小组展示,最终通过不同小组的努力,完成幂指数对整个幂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影响的总结。整个过程学生讨论热烈,展示踊跃。由于图象是他们自己精心做出来的,所以,他们很愿意用它去思考一些问题。所以,整个课堂效果挺好。通过本节课我觉着只有让学生去动手,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讨论,大胆放手给学生不断展示的机会,学生才能真正愿意学,并学到东西。正是由于这些,才更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最后的总结,应该在展开一些,让学生再多展示一些,把幂函数的性质再总结提升一下,效果可能更好。

幂函数课标分析

幂函数是继指对函数后又一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实例,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1)x y =;(2)2

x

y =(3)3

x y = (4)2

1

x y =

(5)1

-=x y (6)y=0x (7)y=2

-x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进而

总结幂函数图像与性质,最后利用性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再次强化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思路。教学目标:

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图象,并能结合七个幂函数的图象,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

2、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图象性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抽象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预习让学生自主作图、课上让学生小组分析图象并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自主探索精神。

相关热词搜索:;

雨巷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雨巷教学教案篇八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热爱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怀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是本组课文的教学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小虫子吗?谁愿意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看来大家都喜欢小虫子是吗?那你们看见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步履,走进草虫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

二、整体感知

思考:“草虫的村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梳理内容,明确场景

(1)想一想:“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里看见了什么?

(2)交流反馈。

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的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草虫的村落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个森林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成的。

②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

作者是怎样想象的?(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他把一个草丛边上有甲虫的小土堆想象成了一个“草虫的村落”。)

③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

交流时,教师相机出示: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终于走出一条路。”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落”:有建筑,有形形色色的人们,他们还有各自的工作、交往和生活。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

①我目光追随着爬行的小虫,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理解“追随”)

②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静谧”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品读课文,深入探究

(1)从“归来的游侠”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①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

a作者为什么把黑甲虫称作“游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你从哪里看出甲虫是勇敢的?

小结:从这位勇敢的小侠客身上,我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功者的喜悦,他是快乐的。

(2)从“村民的和谐生活”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抓住“驻足痴望”、“攀谈地很投机”体会小甲虫们不但同类之间相处得很好,和异类的.关系也十分的融洽。他们在这个小天地中,生活得真是其乐融融。)

(3)从“音乐演奏会”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理解甲虫们所在的音乐厅很美,是“天然”的。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

①联系实际,说说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出来的音乐。

①作者认为甲虫的叫声“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抓住“音韵”、“灵泉”,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③小虫们特有的灵性和才智让作者佩服。读好这句话。

(4)从“村民的劳动”中,体悟作者的独特感受。

是什么力量使甲虫们这么勤勉地奔忙,你读懂了吗?(生活的快乐,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促使甲虫们勤劳地工作着,在劳动的同时,它们也快乐着。)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体会到甲虫们在自己的天地中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也快乐地创造着。

五、升华情感,进行练笔

小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这是作者用心观察的结果。

(1)自由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体悟作者对田野、对大自然充满了喜爱之情。)

(3)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学习作者的写法,融进自己的感受,等会儿我们看谁写得最生动。

(4)交流反馈。

相关推荐

最新雨巷教案中职(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2023年雨巷教案中职(模板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

最新雨巷教案详案大全(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

最新美丽的七夕节 七夕的美文散文19篇(实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

生物进化学说教学反思 生物的进化课后反思(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生物进

最新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防溺水交通安全教育班会(十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

2023年让生命更美丽手抄报模板(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2023年第一次登台演讲时的紧张心情四篇(模板)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学生实践报告评语模板(4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

最新雨巷教案详案 雨巷教案设计10分钟(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