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文学论文 > 2023年有机化学论文(模板8篇)

2023年有机化学论文(模板8篇)

作者: 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有机化学论文篇一

摘要:双语教学反映了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在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对影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如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细节等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教学效果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一般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两种语言即母语和非母语对同一知识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我国在探索试验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早在,教育部就明确提出中国本科教育应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教育部进一步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双语教学适应教育全球化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本科生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外语应用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国际化水平。

有机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理论课相比,有独特的授课方式和特点,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有机化学实验课程通常在大学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开设,这时,大学生刚入校不久,英文基础较好;再加上有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要求,所以学英语的积极性很高。第二,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是以掌握实验操作为主要目的,课堂讲授时间较短,每次实验大约半小时左右,其中还包含一些演示实验的内容。理论方面内容更少,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因此相比理论课来说,更容易实行双语教学。

虽然双语教学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模式和方法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笔者近五年一直在开展有机化学实验的双语教学,有一些粗浅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精心备课,学生认真预习

双语教学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备课非常关键。教师不仅要做到熟练驾驭英语语言和精通讲授的专业知识,还要对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拟提出的问题,提问对象,学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等都做好心中有数。在备课时,要着重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的制定

要考虑到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的制定。学科目标是每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及知识点。这是双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即以英语为语言媒介,探索和掌握专业知识。语言目标是双语教学的第二个目标,即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建立英语思维。这不仅包括让学生了解与掌握相关学科的专业术语以及独特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法,还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的提高,即:能听懂该学科的英语授课,读懂并准确理解该学科的英语教学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而能用英语就该学科领域问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这两个目标的制定又取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需要发展的能力水平的分析。

2、两种语言的分配

为达到上述目标,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分配方式,中英文各使用多少,这也是双语教学中一个关键问题。语言的分配要根据上课内容和学生的语言水平决定,以学生实际接受情况为标准。

对学生来讲,实验课的预习也很重要,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知道自己来做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做。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对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现成的双语教材当然最好,如果没有,也可以在做实验前将英文讲义发给学生,在做实验前,让学生在预习完中文内容后,通读相关实验的英文讲义。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要使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双语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非常重要。虽然一节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不多,但讲授时间较短,因此一定要详略得当。除操作外,下面一些内容是讲授中的重点。

1、知识点

通常在每节实验课中,都有一些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普通蒸馏中沸点和蒸馏的概念;重结晶的原理,干燥剂的使用等。在介绍这些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同时这部分内容若用全英文讲解,应该属于最难理解的一部分,而且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因此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采用中英文或中文的方式讲解。

2、专业术语及词汇

结合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课程中用到的专业词汇主要包括:(1)化合物或试剂的名称;(2)仪器的名称,包括玻璃仪器、电学仪器及金属用具等;(3)实验基本操作名称,如蒸馏、重结晶、过滤、搅拌、回流、干燥等。这些内容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或结束介绍,并让他们在做实验过程中诵读和记忆。

3、实验步骤的一些英文表达方法

做实验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步骤,了解和学习这些英文表达方法对日后阅读英文文献有一定的帮助。这部分内容在讲解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逐步从阅读到听懂,甚至能表达。

除上述内容外,每节课的内容还有实验目的、原理及影响本实验的关键因素等,应该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上台讲述,教师做出必要的补充提问、订正和解答。

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授课方式上,双语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与专业英语的接触几乎为零,因此如果在开始阶段就灌输大量的专业术语与英文表达,即使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也会觉得难以应付,所以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在逐步积累中去掌握使用英文学习专业知识。具体实施时,可在起始阶段,采用英文板书,以汉语为主以英语为辅来进行讲述;第二阶段采用以英语为主,以汉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第三阶段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英文表达和交流,达到双语教学的理想境界。 例如在讲授实验步骤时,刚开始,可以将描述这些步骤的英文句子写在黑板上或是多媒体课件上,用中英文的方式进行讲解。待学生熟悉这些英文表达以后,可以只在板书中用示意图表示实验流程,而在讲授中采用英文。如果顺利的话,在最后的几个实验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用英文表达。

四、采用启发式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沟通

现代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课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实现教学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现代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具体化,采用提问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类教学法都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在传统讲授方法的基础上,可大量运用这两类教学方法。如在减压蒸馏的演示实验中,我将讲课内容分解成三十多个小问题,在演示实验中让每个学生回答一个问题。其中有口答的,如需要动手操作的。如口答的问题有:什么情况下采用减压蒸馏,让学生讲解整套仪器的名称、每个仪器的作用等;而需要动手的问题则有让学生演示开始减压蒸馏及结束减压蒸馏的实验过程。学生对这节课的讲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实验报告中他们提到:这是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上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看到了别人怎么做实验,对自己做实验时的优点和缺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利用多种资源,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在实验课教学中,除板书外,其他教学手段的运用往往被忽略。实际上,在传统的实验教学基础之上,增加cai课件、多媒体、录像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信息量;将文字、图像、录像、动画充分结合,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板书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条件的话,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幻灯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直观性与信息量。例如在一节实验课中,在用多媒体讲解时,实验目的可以很快地略讲,一些重要的原理可以采用图、表、动画等形式讲解,操作部分可以采用动画或视频加深印象,这样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六、注重教学细节,多方面培养科研素养

打造精品应该注重生产的细节,塑造人才也应该注重育人的细节,基础教育的教学工作尤其应该提倡重视细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系列教学事件的总和。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教师的一句话,指导上的细节,肢体语言的运用,问题设计,时间安排,以及因学生而作的活动流程或教育策略的调整等。细节虽小,折射出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例如在每一节实验课的安排上,除了上课开始后半小时左右的讲解时间外,其他的时间里主要是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延续实验课内容,从细节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及实验室工作习惯。如在做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统筹安排实验时间,做好下一步实验的准备工作。在合成实验反应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做好实验记录,详细记录实验现象。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空闲时间,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实验的英文讲解或录像。

七、区分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目标差异,把握双语教学的“度”

双语教学不同于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外语而是用外语来进行学习;双语教学也不同于专业外语,双语教学是采用外语作为教学形式和手段去讲授学生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双语教学以外语作媒介进行专业教学,达到使用汉语教学所要求教学水平和课程要求。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给学生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培养学生通过用英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在专业领域里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双语”而忽略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双语教学中,专业课程学习总是在第一位的。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它的实施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制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细节等各个环节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和有效实施,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理想效果。

有机化学论文篇二

1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机化学课程教授的对象一般是大学一年级或是二年级的学生,在讲解化学反应机理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不适应,机理本身就比较枯燥、抽象,很多学生受中学时学习思维的影响认为记住a加b生成c就可以了,学习反应机理有什么用,这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就这一问题,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以实例引入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乙烯与含有溴成分的的氯化钠溶液的反应物时,根据以往的知识很多同学都会回答:1,2—二溴乙烷,但实际上还有1—氯—2—溴乙烷,这就让学生产生了疑问,也被这个悬念所吸引,这时老师及时补充的新知识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的去接受。还有一些内容既可以联系实际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事务讲解[1],比如讲到醛的内容,可以从比较熟悉的甲醛开始引入概念;在讲解羧酸时,可以蚁酸、醋酸等为例;而讲解烷烃的氧化反应时,可以天然气作为重要燃料的例子;等等,这样学生兴趣浓厚,会主动的接受新的知识,老师讲起来比比较轻松,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的学科,有机化学课程涉及很多定义、定理、化合物结构式等,这些内容都比较抽象,单纯依靠课本讲解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乏味;而那些立体结构、反应历程等更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2]。如果利用传统的板书授课,不但不能很好的展现这些立体结构和反应的变化过程,也浪费很多时间。这时适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将图、文、动画和视频等有机的融合成一体,它生动、形象、直观的效果更能清晰展示教学内容[3],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还能实现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思考为主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师方面,更能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可以多为带领学生做练习以巩固所学;还能补充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但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是“辅助”而不应该是“主导”,因为实验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用多媒体可以生动的模拟出化学反应过程、现象等,但是与实际现象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4]。而且在课堂上很多同学反应多媒体授课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难以平衡记笔记和认真听讲的关系,所以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意速度。另外很多合成需要几个步骤才能完成,如果教师利用板书把实验产生的现象、产物逐一指出,带领学生一起得到最后的结果,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而且印象更加深刻[5]。

3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人才培养中的一项比较重要的指标。通过实验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熟练的技能还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实验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基本知识和操作、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与提取、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按项目层次可划分为:基础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按中药专业培养方案界定)。基础型实验以验证为主(如普通蒸馏、熔点测定;醇酚醚、醛酮醌的性质验证),其步骤、现象、结果等在教材都能找到,这样很多学生就不加以重视,机械的按照书中提示步骤进行,实验结果也没能仔细观察。这样既达不到训练的规范要求,没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更达不到综合设计型实验要求的综合实验能力。所以应该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在绪论课中介绍[6],一些典型的官能团性质实验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练习不再加入到实验课程中;而一些重要的基础操作,如普通蒸馏、结晶实验、熔点测定等需要单独进行实验指导,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能将一些基本操作整合到其他的综合型实验中,例如将分馏实验整合到制备乙酰苯胺的实验中。综合设计型实验不但包含基础实验知识和基本操作,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可以考虑在实验教学中增加这一类型的实验[7]。而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用以培养的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往的教学先会由教师集中讲解然后整个实验内容都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完成,在新教学模式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相关实验说明然后自主思考实验的过程、结果、可能遇到的问题或是还有哪些合成途径[8]。这样就可以把教师在课前的集中讲解变成学生的自主讨论这时教师再适当的补充和点评,能帮助学生对实验内容理解更深刻,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除以上几点,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课堂内容与中药学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还可以尝试改进考核和评价方法,考察可分为平时和期末,更应该丰富考察形式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撰写小论文等;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的积累经验,准确抓住教学重点,不但要教授知识更要注意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学质量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到提高。

有机化学论文篇三

一、多利用演示实验进行直观教学

1、准备要充分。

首先要熟悉教材,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的目的,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如何观察。切莫使演示实验成了“魔术表演”。演示实验即使是最简单的实验,教师在课前都要试做两次,对于反应温度、溶液浓度、药品用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堂演示要保证万无一失。演示实验所需药品和仪器要列个清单,走进课堂前,一一对照,看是否遗漏,小东小西缺一样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

2、操作要规范。

演示实验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操作应按规定进行,有条不紊。

演示桌上要整洁,与实验无关的东西(哪怕是下一步演示要用的),皆不要放在演示桌上,以免影响学生观察。试剂的取用要适当,多了浪费,少了现象不明显或造成实验失败。

3、要注意安全。

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发生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制取有毒气体,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对易燃、易爆要更加小心。例如在演示氯气制法时,适当控制二氧化锰和盐酸的量,以便在收集若干瓶氯气后,所剩氯气的量就很少了,但仍要将多余氯气通入碱液中。最后将装置移到室外,反应基本上就停止了。要学生闻氯要煽闻。为防止意外,每次演示实验,最好都要在提篮中(木制)放些水和湿布。

二、多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

1、首先做好教学讲授的配套工作

课堂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好的实验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特别重视常规演示实验,在每次的演示中保证做到: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实验要规范,保证让全班同学看清、看懂。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同学们注意观察演示实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演示实验不流于形式,改变按课本背实验的不良做法。

2、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

3、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例如,将初中化学乙醇和苯、甲醛和乙酸等物质的鉴别改为由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实验。原来学生只在作业本上完成乙醇和苯、甲醛和乙酸等物质的鉴别、分离,现在改为由他们先设计合理方案,自己选择仪器,然后独立在实验室完成自己设计自己动手的实验。这样安排,老师虽然费时费力,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强了。

三、多让学生想象

1.指导学生想象实验结果

某些实验,由于受乡镇中学条件的限制,只要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能进行推测想象的,乃至是学生利用现有智力能进行创造想象的,都可先由学生想象其结果,再由教师(或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现条件下,无法进行实验验证的,可由教师讲解点评。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比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再进行实验验证的方法。指导学生想象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发展。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教学中,指导学生搞好实验设计,启发学生画好实验装置图,完成相应的题目要求等,可使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做完“钠和乙醇的反应”实验,可提出如下问题:钠取代了羟基上的氢原子还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如何设计实验予以证明?由于教学时间的短暂以及还有其它教学任务尚需完成,因而此实验只好使学生通过想象而完成。这样,既要求学生能画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图或其草图,还要求学生必须明确要取定量的乙醇与过量的钠反应并准确测定生成的氢气的体积,尔后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对解决这一问题感到有困难的学生,可引导其回忆已做过的测定电石纯度的实验习题。

四、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

五、强调化学实验的预习和课后巩固

(3)它可以增强实验的效果。

2、课后及时复习实验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加强映像,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初中学生的好朋友。乡镇中学尽管条件差,但化学实验不能省,我们要结合乡镇中学的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实验中获得无限的乐趣!

有机化学论文篇四

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增加基本操作实验,压缩性质验证实验,开设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基本操作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是进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基础,必须保证合理的课时比例,即可安排集中训练,也可穿插在有机合成实验中进行,如洗涤、蒸馏、萃取、重结晶、常用仪器操作方法、常见有机反应装置安装和使用等等,教师要强化各种基本操作的要点和使用范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必要时可进行考核,实现人人达标。性质验证实验要适当减少,对必要的验证性实验,要尽量与专业性质联系起来,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断改进,以提高实验的应用性和趣味性,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如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做“糖类物质的性质实验”,可把这个实验改成不同糖类物质未知样品的鉴别实验,教师提供未知糖类样品,学生通过实验加以区分鉴别,既验证和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又从实验结果中获得了成就感,学生对实验越感兴趣,收获就越大。在经过基本操作实验和基本有机合成实验的训练后,可开设综合性实验,就是把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化学性质鉴定、组成确定、有关物理常数的测定等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实验。这种实验内容多、操作繁琐、所需时间长,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实验过程,合理安排实验时间和各个操作的衔接,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很好的锻炼。如“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通过苯胺和冰醋酸的加热回流反应制备乙酰苯胺,减压过滤后得到粗品,再经重结晶制得纯品,烘干,测定纯品的熔点,计算产品的纯度。通过完成这一综合性实验,学生练习了合成、减压过滤、重结晶、测熔点等基本操作,掌握了苯胺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和乙酰苯胺的制备方法。学生观察、分析、联想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在扎实的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基本操作训练后,可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材或者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选取实验题目,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去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实验中仪器、设备的选用及组装,药品选用及配制,实验步骤的组织实施,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计算,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一系列的内容,都由学生独立来完成。教师则要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进行监督、把关和指导,以保证实验顺利完成,这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训练和培养过程。如合成苯甲酸的实验中,就可设计两条合成路线,或选用甲苯为原料,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或选用苯为原料,采用格氏试剂法,选择哪条合成路线更合理,更简便易行,以及如何进行实验操作,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行完成,实验中得到的经验与教训反过来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这种实验费事、费力,但是实验效果较好,强化了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改革实验教学方式,确立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改革实验讲授方式,要求学生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查阅资料,撰写预习报告,对实验目的、原理、过程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上实验课时,教师或采用问题教学法,就相关实验内容向学生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或采用讨论法,与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的原理、实验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严格操作规范,注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记录好数据,遇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启发下,立足于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实验教学中,配合教师的讲解和操作演示,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通过多媒体实验演示,可以在学生面前呈现出全面、具体的实验过程,实验演示效果清晰真实,学生可以很好的了解实验步骤、实验所用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等,对实验有了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和探索。对于一些在目前条件下不能开设的实验项目,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了解这些实验的现象和过程,变抽象为形象,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开放式教学,定期施行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制度,鼓励学生或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根据专业特点或兴趣爱好自选课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设计实验方案,与教师一起讨论研究后,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撰写相关实验报告,对于其中有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

3改革实验教学评价方式

改革实验教学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要考核学生掌握了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是否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的评定,从而引导学生由过去只重视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向重视培养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因而,针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特点,为客观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与能力,要对学生的实验成绩实行综合评定,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占20%、实验操作及方案设计占30%、实验报告占10%、期末考试由操作考核和笔试考核组成,各占20%,共同组成实验成绩[4―5]。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综合评定的考核方案确实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

4结语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为实验教学拓展了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成为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需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有机化学论文篇五

摘要:有机化学是消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文章通过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消防专业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做“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

“教者,在于引导,启发。”

对于消防专业的学生来说,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两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特别是有机化学,化合物种类多,数目巨大,有机反应类型多,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知识,困难重重;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变和化合物规律的变化,这样很难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为此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变教学生为教学生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为此,在授课过程中以下两点至关重要:

一、学习方法的培养

有机化学中有机物的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性质反映其结构。

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由结构推导其性质,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

(一)理论知识的强化和理解

有机化合物有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原子间的成键方式是共价键,而碳骨架的成键方式又决定了有机物的分类。

因此杂化轨道理论是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

特别是烃类的学习,碳原子以不同的杂化方式决定了碳碳单键(碳原子以sp3杂化方式成键)、碳碳双键(sp2杂化方式成键)、碳碳叁键(sp杂化方式成键)等不同烃类的结构。

同时着重强调电子云重叠的程度不同,共价键的类型不同(σ键和π键),其稳定性不同,化学性质必然不同。

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撑,才能正确地掌握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推测有机物是怎样发生化学反应和预测反应后可能生成的物质。

(二)规律学习法

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从不同原子间成键的方式推出化合物的结构,由结构推导其相应的化学性质(反应),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

在讲解有机物性质时,着重阐述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紧紧抓住: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的规律,才能较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比如讲到烷烃时,碳与氢形成的最简单的有机物分子ch4(甲烷),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共价键中的σ键)、分子的极性(非极性分子)、空间构型(正四面体);由甲烷结构推出烷烃中只含有c-c键和c-h键,没有官能团,原子间成键时电子云重叠程度大,较稳定,因此,在常温下烷烃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也就是最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烷烃的稳定也是相对的稳定)。

比如讲到烯烃时,就以“乙烯”为例,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两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sp2)、分子的极性(非极性)、空间构型(平面形结构),然后由其结构推性质。

烯烃中存在不饱和键(碳碳双键),不饱和健的成份是σ键和π键,其中π键的重叠程度小,不稳定,易发生化学反应(加成反应),等等。

(三)对比学习法

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了该有机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认真讲解各种官能团的结构之外,还要让学生找出各官能团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加强对该有机物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同样是不饱和键,烯烃π键和芳香烃π键的稳定性不同而导致烯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芳香烃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但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醛类中的羰基和羧酸中的.羰基的异同导致羧酸中的羰基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等等。

通过对比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机物的官能团,并由官能团来掌握有机物的性质。

在以后章节的学习中,都要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制法――用途,这样让学生理解,虽然有机化学种类多,数目巨大,但有规律可遁,有方法可用,并不是生搬硬套,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自学自励,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理解归纳能力的培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理解归纳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在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自己阅读教材自己归纳总结的习惯。

比如说:每章节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阅读当天上课的主要内容,按照由结构――性质的学习方法,推导出相应有机物可能的有关反应。

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来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强化了方法,更培养了能力,特别是理解归纳能力。

(二)观察动手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进行实验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

在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总结实验的规律,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说:实验室制备乙烯,实验的目的是掌握乙烯结构和乙烯的性质,实验的原料是乙醇,催化剂是浓硫酸,加热温度必须是1400c(这样才能发生分子内消去反应),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温度的升高(1700c)收集到的气体是否是乙烯(能否使溴的红棕色褪去)。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结合理论知识加强对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论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

每讲一种物质的分子结构式时,多用球棒模型让学生认识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小棒代表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原子间成键的方式不同(σ键和π键),电子云重叠的程度不同,稳定性不同,化学性质必然不同,有的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有的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有的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等等,让学生以宏观的球棒模型想象微观状态的原子结构,充分理解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想象能力是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四)记忆能力的培养

没有了记忆就没有学习的继续,人从一生下来就如此。

学生以为化学的学习不需要记忆,这是错误的想法。

没有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就失去了基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认识、练习、总结、复习的过程,这样知识才能有积累,继续学习才会有条件。

所以记忆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忽视的。

比如说:有机物的分类可以以官能团的分类进行记忆,也可以碳骨架的分类进行记忆; 根据分子中官能团的异同对比记忆物质的化学性质,比如说:醛中的醛基(―cho)和羧酸中的羧基(―cooh)结构上的异同而导致羧酸有酸性而醛没有酸性。

三、结语

学习有机化学只有兴趣和积极性还不行,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及时记忆、及时理解、及时消化才能全面掌握有机化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有机化学论文篇六

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专业一门基础实验课程,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学生学习兴趣不大,实验过程中是“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敷衍了事[1]。为了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用,从课程自身性质和专业特点出发,结合作者从事有机合成实验和有机实验教学的亲身经历,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做实验的源动力,是使学生由“要我做实验”转变为“我要做实验”的关键所在。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知道世界上有机化合物最多,很多日常用品是从实验室里合成出来的,但学生自己感觉不到,告诉学生,到有机实验室,可以合成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例如:洗涤用品肥皂、阿司匹林药物,从茶叶中提取出烟碱等。这样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有种强烈的好奇,想去实验室里试试。其次,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机合成实验中尽量不要把实验步骤讲解过细、要求过死,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2]。学生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告诉答案,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是都按教师规定的或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做,学生感觉是给老师做实验或者是重复书上的内容,就不会投入精力做实验,敷衍了事,学生会对实验失去了兴趣。最后,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地评价非常重要。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有所创新,比如好的想法和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教师要在第一时间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科学合理地思考问题,不对的地方,说明原因。学生很在意指导教师对他们的想法和行动的看法,如果我们不准学生想或是忽略学生的想法,慢慢地学生不敢想,也不愿想,做实验就是敷衍了事。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实验报告的批改,一定要及时认真,对于做的好的,特别是有创意的地方,一定要肯定,给予好的成绩,做的不好的,要跟学生说明清楚。总之,在安全可行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才能培养出兴趣。

2不同类型的实验要求

2.1基本操作性实验

在当前强调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综合性实验的同时,不要忘记和淡化基础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实验教学的根本,是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的一件事情,没有基础或基础不牢,就谈不上综合,更谈不上创新[3]。基础性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常规仪器操作方法及基本理论等[4]。有机化学实验涉及基础性实验有熔点的测定、蒸馏和沸点的测定、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简单分馏、薄层色谱和柱色谱、重结晶和萃取等。其中有些实验在无机实验中学习过,比如重结晶,对这个实验指导教师要说明清楚不同点:是操作方法使用范围扩大,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的实验。无论是第一次接触到的还是在以前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性实验,一定要求严谨规范,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常规仪器的操作方法一定要规范正确,否则容易造成实验事故,损坏仪器设备。基础性实验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行为的关键所在,也为后面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2综合性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的综合性实验主要是有机合成实验,是本课程内容最丰富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最好的地方,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有机合成实验内容丰富,可以选择教材上经典的有机合成实验,如1-溴丁烷的制备、正丁醚的制备、乙酸乙酰乙酯的制备、生物碱的提取等。训练学生正确地组装仪器和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这些合成实验时间较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简单高效地分离出产物,要求步骤正确、操作规范,如果学生实验顺利,能合成出来的产物分离较纯净,产率高,学生的成就感很高,兴趣也就来了。也可以让学生合成出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肥皂等,学生亲手合成出和商场买回来一样的东西,很兴奋,感觉到实验有用武之地,不是书上那些空洞的知识。还可以选择教师的科研课题,只要实验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又不危险,让学生合成出新物质,学生们的成就感就更强。第二,有机合成实验的路线多样性,如果说有机合成的理论课是一门艺术,那么有机合成实验就是艺术品。给定具体的产物,可以从不同的原料经过不同的合成步骤合成出产物,指导教师先给出不同的合成路线,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条路线,自己连接仪器装置,人的大脑喜欢多样性,有些学生就会想出更多的合成路线,方案可行的话,让学生现场实验。如果学生的想法合理可行,会非常高兴,甚至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设计实验步骤;如果不具备操作可行性的话,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学生还是乐意接受的。第三,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要及时引入到基础实验室中[5]。让学生有与时俱进的感觉,新方法比传统的方法简单容易操作,比如合成产物的分离和检测,有很多新的方法。如果实验条件允许,就采用新的方法,书上的旧的方法就不要使用,要让学生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一些旧的方法迟早要淘汰,指导教师要尽力更换,即使不能购买新仪器,也要向学生说明新仪器的用法及优点,学生有印象,以后继续深造或工作中遇到时,不至于茫然不知。

2.3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指导教师给出实验名称,让学生查阅与实验有关的知识内容和相关的文献,学生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分析、评价之后,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步骤,列举出实验所需要的药品和试剂。然后让学生上交设计的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评阅后,总体上合理可行的方案,让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是检测学生们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合理可行性最好的方法,同时也能纠正有些不合理的地方,最后让学生写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没有具体的实验内容和预期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拟出的实验方案可以是借鉴文献上的,也可以在旧的实验方法上进行改进,初步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后在实验室里检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如果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够在实验室执行,学生很有成就感,就会对实验充满好奇,并乐意探索实验。

3合理的考核体系

考核是实验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考核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5]。以往的考核方式一般是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主要看实验报告,有些同学写得认真就会得到好的成绩,而指导教师并不知道该生实验操作如何,更严重的是,有的实验报告是抄袭的,实验数据是伪造的,学生主要精力放在实验数据和认真书写实验报告上,不在意如何去做实验,就无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学生有如此的想法主要责任在指导教师,因为考核评定成绩的方法太狭隘,让学生有空可钻。最后一个实验指定为期末考核实验,学生认为只要做好最后一个实验就会有个好成绩,这样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兴趣。针对以上的不足,经过不断地摸索,建立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平时成绩70%和期末成绩30%。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成绩70%和实验报告成绩30%,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验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报告20%、实验操作40%、实验结果30%、实验室卫生习惯10%,每次实验结束及时给出实验成绩。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成绩包括文献查阅20%、实验设计30%、实验操作30%、实验结果10%、实验室卫生习惯10%,实验结束给出成绩,避免了只重实验结果轻视实验过程。期末成绩考核包括笔试40%和操作60%,笔试采取闭卷,考查实验室安全知识、仪器的操作方法、实验操作易错地方等,操作考核上学期基础操作性实验多,重在考核操作的规范方面。

4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经过几年的摸索,逐渐意识到,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制定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作保证。

有机化学论文篇七

(1)教学方式不够丰富。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在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老师经常会把物理教学过程程式化,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呆板。有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上,对教学缺乏足够的热情与精力投入,甚至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对知识获取的欲望下降,影响了学习的效果。有些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依旧采取“一支粉笔讲到底”的方式,缺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不足:课堂完全以教师为主,忽略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这点显然对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利。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只是单一地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碎片之间缺少关联,难以迁移和学以致用,也不便记忆,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2)学生物理基础不均。大学物理的课程内容与中学物理之间的知识联系尤其紧密,中学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大学物理开始阶段的`学习。如何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高等数学中的相关知识(如微积分),对物理思想和物理规律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应用,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而言尤为重要。部分学生由于微积分掌握得不牢,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不深刻,很多时候在学习大学物理时会出现想不通、吃不透等问题。此外,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学习的主动性差异性也很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欢动脑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探索,在长期的累积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他们顺藤摸瓜地去研究新的问题将产生很大帮助,所以对物理规律的认知要深刻一点。反之,有些学生本来物理基础就薄弱,主观能动性还比较差,因此对物理定理的认知也不会太深刻。(3)没能摆脱应试教育的传统套路。应试教育还是大学物理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和考核模式,这是目前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现行的物理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还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方式方法来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考核,侧重于笔试、解题等方面的考量,缺乏对老师教学创新性、课堂吸引力、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考查。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考核方式,提升实际操作考核所占的比例,以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目前流行的翻转课堂与mooc课程改革,就是有益的尝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就平时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小作业,在线答题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对学生整体掌握情况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制定更加有效的改进教学的方法与更加合理的考核形式。

2实现行之有效的大学物理教学

(1)丰富教学手段,课前充分准备。如果想让大学物理教学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重新认识教师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丰富教学方法,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要求教师能够在散乱的知识结构中找到主要线索,充分利用网络知识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对知识进行适当的扩充和删减,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以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对教学过程做一个系统的归纳,精心做好课堂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让二者能够有效结合,相辅相成,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让知识的引入和衔接有良好的接触面等等。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有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有益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有益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缺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地位。而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2)实现分层次、个性化教学。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其所处的环境是有很强的关联性的。同样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有的人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而有的人却不行,这与其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学生们的高中物理基础不同,有的文科学生甚至都根本没有学习过高中物理,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物理基础,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教学内容。可以在网站上以小视频的方式将各个教师的不同风格教学风格充分展示,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所能接受的教学风格,做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除了立足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对有潜质的学生(或者根据部分专业掌握物理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开放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创新性的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不同学生都可以在网上下载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完成。(3)充分利用好实验室平台,实现素质教学。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通过在不断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和形成的。大学物理实验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赖以滋生的优质土壤和成长所需的丰富养料。新修订的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在课程安排上,我校将理工科各专业的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等与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关联课程都排在大一阶段开课。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将大学物理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高级程序语言课程相融合,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就是程序设计的一个实践课题,将两门原本关联不大的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强化了教学又提高了效率,是教学探索过程中的一次有益尝试。比如:动态磁滞回线的测量实验中磁滞回线的绘制,需要学生利用自己所学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自己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图形的绘制。实践的结果表明,在大学物理实验中恰当结合运用所学到的高级程序语言进行数值计算、模拟仿真与图像绘制,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实验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及科学性,提升学生程序编写能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如果说解决一个问题是知识技能的应用,那么提出一个新问题则必定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我校连续多年在大学物理课开课的同时,开设了演示实验。一个成功的演示实验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如何设计与实施实验的演示及教学。如:介绍电磁学中的传感技术,不但可以让学生对一些电源、电阻、传感器、放大电路等电路基本模块具有初步的认知,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动手组装实际电路的机会。通过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力,也更加深化了物理思维习惯的养成。不仅如此,我校还连续开展了五届“江苏大学物理及实验创新大赛”,将物理实验教学与实践创新学分挂钩。使学生真实的体验到了物理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生不再觉得物理学是和自己无关的。要求大一年级学生按3至5人组成一个团队参加比赛。比赛既包括实验环节的设计,也包括实验仪器的改进和物理教学内容的创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又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有益于学生灵活运用知识、锻练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物理及实验创新大赛对于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出的学生参加“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等比赛中取得佳绩。综上,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创新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基础不均、考核方式单一等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实现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分层教学;增强演示实验的作用,注重实验教学环节的作用;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多媒体教学实践平台和mo-ocs、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注意促进全面和综合的物理教学方法的形成和完善,提高大学物理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论文篇八

在进行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时,需要不断的融入文化因素,并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入进行完善与更新。中国茶艺音乐在师范音乐教学中应用,是时代赋予师范教育的责任,也是茶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茶艺音乐的价值,使其更好的与音乐教育结合,进而促进当代师范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共同发展。

1茶艺音乐的相关研究

1.1茶文化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茶文化在我国拥有4700多年的历史,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茶事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早在神农时代就有相关记载,由茶叶的记载逐渐演变为对茶文化的记录。等到唐宋时期更是出现了《茶经》一书,是“茶圣”为茶文化专门撰写的系统化书籍。茶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是对道家、佛家、儒家文化精髓的继承,并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元素,正在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文化扩充。在炎黄阶段音乐艺术盛行,更是有黄帝奏琴、炎帝编曲的传说。更有伏羲氏制作古琴的经典神话。可见,茶文化与音乐这两类艺术形式都拥有优秀的历史,在两者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合。最初劳动人民在茶事劳作过程中变哼唱小调,边进行茶事,主要是为了缓解劳作过程中的疲劳,为辛苦劳作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在古代《茶疏》中有明确记录了20多项适宜饮茶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强调了饮茶听古琴的情景。古人在品茶时,对茶环境要求极高,古曲萦绕、干净适宜才是饮茶的最佳时间,通过对饮茶文化的研究可知,中国饮茶文化中音乐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变迁,音乐与茶文化的融合更加密切。茶艺的出现是茶文化与音乐结合的成功代表。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发挥着巨大作用,其不但能够提升茶艺表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还能够创建优美的情境,使人们在欣赏茶艺的过程中能够深深被中国茶文化所吸引,在娴熟的茶艺流程中融入优美的音乐,这大大提高了茶事的韵律之美与文化底蕴。

1.2茶艺音乐的出现

1.2.1中国茶艺音乐

茶艺表演总是能使观众感受到心灵的震撼、视觉的享受、听觉的洗礼,并且在此过程中心生敬畏,这与茶艺表演中音乐背景创造的环境氛围分不开。一般来说,茶文化与音乐的关系,就如同红花与绿叶,虽茶文化表演有其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但这离不开音乐的渲染与熏陶,茶文化表演中的背景音乐,不仅可烘托氛围更使得茶文化表演艳丽多彩,形成了现代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1.2.2茶艺表演的流传

茶艺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成现代化的茶艺表演,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使观众感受视觉听觉的享受,并享受情感的共鸣。在传统茶艺基础上形成的茶艺表演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会给观众带来精神的熏陶与洗礼。通常茶艺表演由神入茶境、展示茶具、烹煮泉水、淋霖瓯杯等16道工序组成,每道工序行云流水,有别具一格的名称,在每道工序之中都有茶人匠心独运的智慧体现。

1.2.3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

茶艺表演既可以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同时又可以和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在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有其独到之处,使用合适的背景音乐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茶艺表演别具韵味,高雅幽静,增添几分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不同的茶艺表演需要使用不同的背景音乐,音乐和茶艺表演相辅相承,如《春江花月夜》常用来为乌龙茶的茶艺表演进行配乐,较为深沉的曲调映衬出茶香浓厚、茶味浓郁;而绿茶则是以清新提神而出名,因此需要的背景音乐则需要更为欢快轻松的曲调。此外,不同的表演场合、不同的民俗习惯都需要不同的背景音乐来配合,增添茶艺表演的丰富内涵与多样化的变化形式。

1.2.4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艺术价值

在丰富多彩的茶艺表演背景音乐中,其形态万千,因此具有较好的艺术研究价值。首先,背景音乐的运用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使得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突破了语言、文化的界限,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都可在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感受到茶文化的韵味;其次,茶文化与其背景音乐的巧妙配合,使得茶艺表演形式多样,给人们带了多感官的享受更带来心灵的震撼,在传播茶文化的过程中,还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再次,利用背景音乐与茶艺表演进行融合可以激发茶艺表演者的创作与创新,利用茶音乐的起承转合可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度,牵动观众的情感变化,观众与表演者的良性互动,可促使茶艺表演不断创造奇迹。

相关推荐

2023年环境监测报告的签发程序(六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

最新信访工作个人工作总结(汇总4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2023年单位驾驶员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五篇(优质)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环卫局年度工作总结 环卫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实用四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水管单位年终工作总结汇总(十四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

社区工作计划总结优秀(6篇)

计划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的一个前提。做好一个完整的工作计划,才能使工作与学习更加有效的快速的完成。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

最新学校颁奖典礼开幕词六篇(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2023年小学春季开学典礼主持词疫情模板(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

最新大学毕业自我鉴定600字(精选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大专学生毕业自我鉴定500字精选(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