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学反思 >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论文(模板19篇)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论文(模板19篇)

作者: 影墨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的过程。通过参考这些教学反思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在不断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论文

回顾这一学年的工作,我心中经常在反思,我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做好了什么?有了这些追问,使我的工作更有意义。在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我也感受到工作的快乐。本着总结经验,进行反思,弥补不足的思想,对自己本学期的专业发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一丝不苟在本学期我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研究教材,广泛阅读大量参考资料,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书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成集,提高教学水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力求每节课都给学生一个精彩,一个惊喜,一个深刻的收获和一个学习人生上的启示。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力争在每一节课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并坚持做课件,保证堂堂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活动,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学习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坚持学习,认真落实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钻研新课标和教材,课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内容备好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每一堂课,结合新课程、新理念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精讲多练,面向全体学生。课后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批改情况,并在班上进行集体更正。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教法、新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的需要。

三、存在的不足与解决措施由于自己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所以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专业理论学习不够;有时只局限于学生认知的成长而忽视了情意的发展;在课堂上“放”后不能较好的“收”等。在下一学期里更加深入学习,使自己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不断完善。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培训,同时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培训中务实、求真,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弥补自身不足,更进一步提高自身具有的能力和素养,为教育事业发挥一名教师应有的作用。

四、集体合作精成所致每一学期为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学校都进行了校本课堂研讨课,每一次的研讨课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的学习机会。在本学期一年四班刘宏老师参加了我区的教学大赛,在刘老师一次次的试讲后,所有语文组的教师都能集思广益,弥补本节课的不足,每个难点必究,每节课必精研细磨,大家团结协作,在工作中不断探究教学思想,进行教学策划,使我在这个过程不断积累和成长。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论文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个动态的终身发展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各种仁者见仁的分类。本文先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和比较,然后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做了简单的分类和分析。

教师是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的引导者,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并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提高的专业过程,而此过程具有一个动态发展的特征,故这一专业发展的过程会随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在专业信念、教学关注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变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上世纪60年代始,教育界开始大力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逐渐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阶段和其规律进行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各种理论的核心都是围绕着教师在在一贯穿终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其目的都是为了探索教师成长的规律,帮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及应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更顺利地解决每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这一研究已进行了很多年,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分类是多种多样。上世纪60年代,作为最早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美国学者富勒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以教师关注的对象为核心,把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成了五个阶段,即执教之前关注阶段、早期关注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景阶段以及关注学生阶段。70年代,另一位美国学者卡茨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把学前教师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的理论,即求生存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80年代,美国学者费斯勒又从生命的自然老化过程以及周期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把这一过程细分为八个阶段。另外,休伯曼又提出了教师职业发展五阶段的`理论。司德菲又提出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也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重点探讨了教师进入成熟期后有可能出现的低落、停滞并重新进入发展阶段的问题。最为国内学者所熟知的还是心理学教授伯林纳和教育专家本纳的分类,他俩的分类不谋而合,基本都是分为新手阶段(新手)、进步的新手阶段(高级新手)、胜任阶段(胜任者)、熟练阶段(精熟者)以及专家阶段(专家),不过两者对处于不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林崇德、申继亮、叶澜等最先进行,他们从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为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白益民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并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钟祖荣则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研究,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邵宝祥以教师的教学能力角度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把教师专业发展也分为四个阶段。无独有偶,这三名学者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处,总结来说这每个阶段的终点分别对应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廖诗艳和罗琴则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其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该研究不仅涉及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时间界定、专业发展需要、教学关注行为特征等四个重要方面,而且还对各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做了非常详尽的研究。而且还从反思的角度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反思方法和技巧,为教师提供了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范例。傅树京归纳则总结了富勒和伯顿的结论,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力和教师需要进行了全面描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也十分活跃,最流行的是王秋绒在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三阶段理论。他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依次分为三个时期,即“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实习教师阶段和合格教师阶段。其他许多学者如高强华、曾国鸿、曾惠敏等也都进行了许多研究。(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

3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通过在新疆几个高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跟踪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新手阶段:刚毕业走向教学岗位的老师都属于这一类。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校,接触全新的课堂环境,面对的也是完全陌生的面孔,因此他们必须对教学情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学习了解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亲自参与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以获得教学经验。在此阶段,新手教师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看法通常较为理想化、开放化。但在现实中他们会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满腔抱负与实际的教学大相径庭,学生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对学习充满渴望,也不能与资历颇深的同事经常讨论教学、交流经验,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感觉教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得心应手。不免产生失落感的他们尚需要适应教学,并积累经验。

第二,胜任阶段:在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后,一大部分新手教师可以成为胜任教师,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了三、四年的教师可以达到胜任水平。课前他们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明确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实际的课题教学;授课时这些老师能引导学生轻松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分析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更有效主动地掌握课堂教学,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课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如此一来,这些老师对教学更富责任感,以更高涨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的教学中去,希冀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第三,熟练阶段:在工作五年后左右,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会进入教学水平相对熟练的发展阶段。这时,教师的直觉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他们对教学情境已有了直觉感受,并通过分析教学情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发现教学情境的相似性,并加以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对新的教学情境进行提前预测,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预测的明晰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第四,专家阶段:专家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能进入熟练水平的老师不少,可是能发展为专家水平的老师却为数不多。进入此发展阶段的老师能凭直觉把握教学,他们驾驭教学的能力极强,轻车熟路。这些专家教师见闻广博,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成功地鼓舞指导年轻老师。在课堂上娴熟自如,润物细无声,知识如春雨浇灌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2]苏秋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6).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论文

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有许多途径,其中教学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的成长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经验反思基础进行的。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思考,不把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那么即使是有“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积极反思善于从教学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可想而知,如果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反思的习惯,它的专业要想获得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教师如何借用教学反思的途径推动个人专业成长?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阐述了教学反思是如何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

案例:向学生道歉(一位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的讲述)。

上课铃响后,我发现坐在靠墙的那两位学生还在交头接耳,我立刻点名批评了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我发现刚刚才被我批评的那个女同学一直含着眼泪。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我没有去过问,一直等到下课,我把她叫到我的办公室想问清楚原因。起初,她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出原因。其实,上课铃响时,她的同桌没有做好准备工作还在讲闲话,她是在提醒他,可正巧被我瞧见了,我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了她一顿批评,所以她感觉挺委屈。我这才知道是我错怪了她,连忙向她道歉。可是,此后几天她的心里一直有了这个阴影,没有露出过笑脸。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作为教师,我们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没有?事实是这样的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而草率行事。

(摘自《教育探索》第5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一个线性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非线性开发的系统,它有着丰富复杂的特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眼见为实”的教育表面现象,那么,就等于忽视或忘记课堂教学复杂的特性,这将对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取得带来不利的影响。案例中语文教师开始秉承他线性的“眼见为实”的教育观念,对课堂教学行为中的女生进行错误的`批评,伤害了该生的自尊心和美好的心灵。庆幸的是,这位语文教师发现该女同学在整个课堂中一直含着眼泪,这引起了他的反思,并采取果断的教育行为,向该女生道歉。通过教学反思,该教师意识到:“我们作为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没有?事实是这样的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这一系列反问,改变了该教师对课堂教学性质的看法,进一步引起他的教学观或者说课堂教学观的改变。

在教育中,类似以上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只有我们的教师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并把观察、思考和反思的结果转变为切实的教育行为,他们的教育信念才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才会变得越来越科学,才会越来越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案例:玛丽在谢普斯通中学教了四年社会研究课,她一向认为自己是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问题也相对较少,但自从今年大量美国黑人涌入先前是纯白人的谢普斯通中学后,玛丽所开的美国历史课就开始遇到麻烦了。这个班级的成绩总是不如其他班级,12个美国黑人学生中有11个都处于d到f之间。期中考试前一周,全班学生在高个子黑人学生莱利?琼斯的带领下在课堂上捣乱。他们抱怨课本内容太深,上课内容索然无味而又与己无关,还指责玛丽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只对“一大串已经死去的老白人所说和所做的”感兴趣。玛丽对他们敢于挑战自己的权威大为吃惊,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并承诺会考虑学生的意见。为了打发剩余的时间,她没有按既定的计划上课,而是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写下三样东西,要跟美国历史课有关,并且是自己了解的。下课的时候她把纸张收了上来,但茫然无措。

晚上回到家的时候,玛丽想起了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她觉得也许莱利?琼斯和其他学生的确是对的。如果她能找到让学生对美国历史更感兴趣的方法,他们就会更刻苦学习,并收获更多,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这意味着要将美国黑人的历史囊括进来,那他们就是对的。不过,玛丽知道,自己几乎对美国黑人的历史一无所知。她知道,是去弥补知识空白的时候了,学生在课堂上交给她的问题,可以用来做学习的起点,周六还可以去公共图书馆找一些关于美国黑人历史的基本材料。玛丽再仔细读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感到十分惊奇,认为她的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内容有着良好的理解,比玛丽预想的要好得多。于是,她制作了一个时间表,为自己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玛丽遇到了学生公开质疑她的教学困境,玛丽自己也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认同了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推动知识专业的发展,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跟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一样,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紧密相关。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专业能力也能获得很大的发展。在这里,笔者从教师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所期盼的。在教学前,就教学成果的取得,需要和那些教学人员(包括学生)进行交流,进行怎样的交流才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交流等进行反思;在课堂中,就我和学生交流得怎样,学生是否理解我的授课知识,学生是否愿意真实、客观、富有主见地和我交流等进行反思;在课后,就我和学生分享知识的意义交流得如何等进行反思。通过教学反思的途径,教师能够在教师专业交际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另外,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会遇到一些带有争议性质的教学内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最为有效、快捷的方式就是跟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在合作中,有些问题会迎刃而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想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仅凭任课教师一个人往往是力不从心的,这必须通过跟其他教师合作,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课后,教师还需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反思,教师的合作能力得到发展。教育科研意识的萌芽及其基本能力的形成,最先都是源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而教学问题的产生,有赖于课堂教学的反思,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逻辑。教师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问题,就必然要查资料,分析和总结相关资料,然后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这些都是教师教育科研的主渠道。

案例:埃米刚刚被分配去教三年级,为了按自己的想法布置教室,她早早地来的学校,进行了精心设计。她想,这样做就能在上课时立即开始教学而不浪费时间来布置教室。不过,学生进教室后却没有按埃米的预想行动。在上课前一小时里,几个男孩就开始“不小心地”把堆好的课本推下桌子,整整齐齐的课桌歪成了蛇形。为了控制课堂,她不得不冲煽动者丹尼斯?史密斯大喊,然后闹剧才告一段落。一天结束后,埃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想做一名教师。不过,在离校前,她写了15分钟的日志。让埃米十分惊奇和懊恼的是,她很快就列出了自己当天所犯的7个主要错误,并十分确定还有一些错误被遗漏了。在每一个错误之后,她都留了一些空白,以便以后写评注。她把日志带回家,重新阅读她写下的东西。接着,在每个错误之后,她添上了以后纠正或避免犯此错误的方法。比如,在“整齐的行列是一个愚蠢的想法,它们就像向这些孩子挥舞一面红旗一样荒唐”之后,她写道:“我要把每四张桌子摆成一组,看看是否管用。”几年后,埃米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

很明显,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埃米对已有的教学进行了反思,用日志的形式记下了当天发生的事情,然后对这些事情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弄清楚了问题所在,并想出了解决策略,促进了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

教学反思是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是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思想。当教师把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轨道时,就意味着对“旧我”所包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也意味着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这是一种自我超越和发展。

因此,只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教学反思就意味着教师要求专业自我发展,这种发意识就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同时,教学反思推动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也会直接或间接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的形成。

(来源:中国论文网https:///9/)。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论文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要在明确影响其因素的情况下,让高中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观念,制定并执行完备的个人成长计划,改变过去对教师的评价制度等来实现。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关系着高中语文教学教育方向与发展趋向。因为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的,通过教学预设对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进行干预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与总结。

1.1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根本因素。

所谓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学生以及学习等问题的基本看法与根本观点。教师的教学理念主要是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人才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理念上的战略性方向,看似与教学无关,实际上对我们的教学确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与作用。而现实中部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缺少进取意识,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与价值等认识模糊。从而导致缺乏发展意识,在教学上表现为“今日似明日”的静态发展状态,久而久之出现了教育观念滞后,缺少主动性的发展,行为计划性差等,最终沦为“忙碌”的普通教师。

1.2教师评价制度―――语文教师面对的客观导向因素。

教育管理部门为了实现管理的目标,往往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而这种评价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也间接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当然这所有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比如为了彰显本地的教学成绩,往往是看当地的高考成绩,说白了就是高考分数的获得,教育管理部门为了获得这种光鲜的成绩,往往直接把通过高考人数与教师的收入挂钩,如很多地方还存在着高考奖金,这种奖金的发放就是高考指标完成程度如何,名牌大学完成程度如何。这样的教师评价对教师本人的教育观念、育人的目标都起着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这种教育评价不从教师评价的全过程着眼、不从学生的情感获得与个性发展出发,而更多地停留在对教师量化的教学成果出发,对教师进行评价、选拔、甄别、鉴定,影响了教师的教育目标方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所有因素都是教师所具备的,教师自我发展规划也即个人的努力就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完备与开放的知识结构,还要有完备人格心理结构及其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所赋予教师角色的时代要求、完成历史任务。但实际教学中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有着天壤之别,正如专家所说,这就是名师与普通教师的区别。如:有的教师写教案、备课是为了上级检查,写论文、做研究是为了评职称。长期下来形成的不同教师素质现状与发展能力是有较大差距的。

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论文

摘要:近年来,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型人才,而且要求“教师即研究者”。在这一要求中,反思性教学是推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现实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旨在从英语课堂教学合理性的几个方面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做好课后反思,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中学英语教师;教师自身专业。

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因此在教学反思中把握四个“注重”。

一、注重反思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反思自己在现实教学中是否将三维目标流于形式或名不副实,或标签化。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课程“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是基础,过程与方法是手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动力系统,只有夯实语言知识,情感目标才有坚实的基础。同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加强人文教育并培养跨文化意识,教师利用英语文本可以对口语交际、文化意识、策略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了解我国文化和西方国家的一些差异,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注重反思教学设计。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共同讨论、合作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其创新的能力。通过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学生作业或试题的分析反馈来衡量教学设计是否合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适时修改和调整教学实际方案,通过反思改进,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也获得进步和发展。

三、注重反思教学工具。

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很重要,英语课上常用的工具有录音机、挂图、单词卡片以及多媒体技术等。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课堂,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模块4unit10money“amaterialworld”这个话题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钱币展示出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这会起到传统教学达不到的效果,但也要避免出现滥用教学工具,使教具只是一种形式、一种装饰、一种累赘。因此教师应该反思教具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四、注重反思教学评价。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有两种意义。(1)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如,学生发展性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预先设计也可以是课堂随机的教学。(2)教师自己或他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通过自我反思、课堂录像、课例分析等手段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诊断。可以通过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进行反思。如果将这两种教学评价方式相互结合,融入一体,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既要探讨解决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问题,又要对教育理论和实践有一种创新的态度。教师首先要“学会教学”,通过反思发现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促进自身发展,成为高效教师。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武继红。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实践初探[j]。外语界,.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科教学知识再探论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理论上,大学教师应该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前列,特别是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或范式。但事实上,传统观念认为大学教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高等教育专业分化是必然趋势,已经无须再刻意强调其专业发展。台湾教育学者陈碧祥认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并且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自我反思和研究,在个人能力和水平得到发展的同时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学术文化,从而使整体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数量指标的同时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逐渐呈现出来。要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发展,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理论和实践道路来探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意识到,为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重视与教学有关的学术,即教学学术。美国卡耐基教育基金会主席博耶在《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文中提出,学术水平包括四个各不相同而又相互重叠的领域:发现的学术水平;综合的学术水平;应用的学术水平;教学的学术水平。博耶认为有一种通过教学来传授知识的学术,这种学术就是教学学术概念的初始。在对教学学术进行研究的同时,应进一步对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作研究,以保证大学教师通过教学学术来实现好的教学,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教师只要其科研能力强就是一个好教师。因此,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聘用和选拔时,往往只注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忽视甚至冷落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当前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创造性教学能力缺失、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弱等现状,这些都将制约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大学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因此发展的成败与否都直接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主观意识与主观能动性。但是研究过程中发现,个别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内涵十分模糊,这样必然影响了其自身的发展。通过一项调查显示,给学生们上过课的教师中,有60%的学生认为他们有一半以上在教学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也已经跟不上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式,内容比较偏旧,这一结果特别是在理工农医等院校比较突出。很多教师对于本学科知识和其他教育学科知识的掌握力度不够,他们不注重积累经验和知识;虽然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比较丰厚,但是其教学内容却比较陈旧,学生不能从也那里学到更多的内容,这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更新,而且他们所教的知识也不能很好地与教学实践联系在一起,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大学教师的高学历化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往往这些高知人群更容易产生一种意识,表现为:不能够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认为自己的学历就代表了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不愿意接受和改进教学方法,不接受他人的意见和批评等。他们片面地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学历和知识,而他们已经具备了高学历就没有发展的必要,因此大大打折了他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大学在评定教师资格的过程中,只注重对教师的科研项目、论文等方面的规定,他们认为只有科研能力强、成果多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基于这种原因,很多教师都把精力放在了科研和论文的写作上,从而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这样更谈不上对教学的反思和研究了。殊不知,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生成教学学术性的根基。在当前的教育理论研究中,关于大学教学的研究也是相当少的,通过期刊网的查询,关于大学教学的研究仅为数十篇。上面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教学的发展。大学教师对自身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他们认为,教师的教育实践只能靠自我的悟性与经验的积累。但操作性的实践只能使教师的教学、教育能力在浅层上发展,缺乏理性的反思与审视,缺少科研的有效支持。他们不懂得在教学情景中主动提出问题,去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合作探究、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更不懂得从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生成新的问题,深入研究。由于大多数教师对教学本身缺少兴趣,所以使得教师对于教学和教学方面的研究就相对较少,因而取得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成果就不高。多数教师因为对教学的忽视,所以使得自己对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缺少实证性的总结,从而写不出相关的与教学有关的著作,更谈不上对教学方面的奖励。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部分教师渐渐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为:知识面比较狭窄,只掌握本学科知识或结构比较单一,对于教学的意识不强,这些都将制约着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学术意识、自主意识,教学科研不平衡,教学能力不高等。因此,要想树立正确的教学培训观就得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增强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的意识,提高教师教学学术培训的力度。我们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在职培训。在课堂讲课的同时,对青年教师要配合运用教学研讨、教学指导等方式。高校可以聘请优秀的教学理论工作者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对青年教师进行理论和方法和指导,为他们发展教学学术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高校可以举办学科教学研讨会,集中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所有教师,就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作出讨论和交流,这有助于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从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大学教学质量。许多中老年教师的教学被认为是优秀的.,但教学效果好并不意味着他们有高水平的教学学术。他们虽然有很高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但大部分教师还不能在较高层次上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甚至不会撰写教学研究论著。因此,对中老年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学学术的发展。具体措施有:首先要扩充更新他们的知识,使他们既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又能让他们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培养他们在教学学术方面的创新能力。博耶认为,教学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能有效地呈现出来,而其所呈现的形式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水平、分析、反思等方面呈现出来。鼓励中老年教师对前人创立的理论中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修正,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理论,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理论解决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培训来促使中老年教师意识到教学学术的重要性,从而使其专业全面发展和提升。

2.教师自身自觉采取提升教学学术的措施,促进其专业发展。

首先,教师自身要增强提升教学学术的意识。没有教学,就不是一所大学;没有以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和基础,就不是一所意义完整的大学。大学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对教学学术的理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因此,大学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把培养学生作为己任,让自己乐在教学之中。教师应意识到教学是学术的组成部分,研究和发展教学学术是做好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只有接受教学学术观念,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增强其教学学术的意识。其次,教师要学习和掌握教学知识。作为一名专业领域的教师,应努力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并且需要不懈的积累的追求。教师的立业之本是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是教育科学。教师应着重学习一些教育学知识,这样才能对教学的分析、判断、决策有基本的依据与参照,才能科学地整合、发现、应用知识,从而高水平地传授知识,形成教学学术。另外,还要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钻研专业理论和教学理论,促进其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再次,教师自身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作为一门学术离不开对其自身的研究。教学研究是教师把教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为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而主动进行的探究,它允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考察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回答教学中的问题,更新教学手段,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教师教学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探究、整合和应用教学知识的过程,是教师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理论的过程。

3.加强教学研究制度。

教学在大学职能中是居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的。教学作为知识传播的手段,是与科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想研究教学,就要探究合理的,有规律的以及有效的传递知识的学术,即教学学术。大学教师要发展教学学术、提高教学水平,必须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教师对教学进行的相关研究,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观念和行为,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的探究。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教学进行研究和整合,促进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的这么一个过程。首先,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加强教学学术研究。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教学学术的研究者,通过对自己亲身上课的体验、观摩其他教师上课、阅读教育理论书籍等形式,善于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以文字记载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教学历程,不断分析和研究教学,从而提高其教学学术的水平。其次,鼓励教师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研究与交流。博耶认为,“我们在学术方面所急需的,是要让学者们努力建设一个知识分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并不局限于课堂,它还存在于咖啡厅和会议室。”他还提出,当教师把自己的所得所想与同行间进行交流时,同行会对其进行评价和批评,通过这些评价和批评就能强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这时的教学就变成了教学学术。在对教学学术的理解和发展过程中,每个教师对于教学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通过彼此间的合作研究与交流,可以使教师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从而对教学学术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师间进行教学研究的形式有:教师可以与学科或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设计教学、研究教学与改进教学;建立以学校为单位的教师发展中心,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发展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知识;高校可派出部分教师到其他高校听课、调研,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实现教学思想和经验的提升;高校也可以组织教学研究活动,既包括各专业学科教师之间,也包括各院系内部之间,相互听课、评课,探讨和交流教学方法,营造教学研究的实践氛围等,总之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再次,强化教研室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在教学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教研室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但目前大学教研室成为排课、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等的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场所。而高等教育研究所在不同类型的大学地位是有所区别的,大多数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配备的人员不足。为了改善教研室和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不利局面,必须强化教研室在教学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让教师通过现场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对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手段进行全面的研究与交流,使教师在开展教学学术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学术水平。大学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投入,使高等教育研究在学校发展、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中与教学有关的制度、学校对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增强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3]时伟.大学教学的学术性及其强化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5).

[4]曲铁华,冯茁.基于学术物质的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论[j].教育研究,(1).

[5]王建华.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学术”的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7(2):1-5.

[6]马香莲.“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的重建[j].继续教育研究,(12).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

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了解专业最新研究动态,具备承担教学工作的条件;他们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敢于接受挑战,工作量多的青年教师一个学期可达到400多课时;他们熟悉计算机各种应用软件,能制作新颖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跟学生的年龄差距小,思想活跃,易于沟通,担任班主任的青年教师都有较好的工作效果。然而,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讲授时容易照本宣科。青年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生产现场的实际认识,又对教材内容理解不深刻,只能生硬讲授书本知识。语言乏味,使课堂气氛沉闷。如《高电压技术》课程的“雷电及防雷设备”内容,很多描述雷电放电过程的专业术语,有关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繁杂计算公式,毫无感性认识的避雷器类型、结构,照课本宣讲只能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认识模糊。第二,课程内容上取舍不当。在经过课程设置方面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时数相应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准确把握知识重点,又想为学生多讲授些课程内容,容易形成重点知识讲解不深入,难点剖析不透彻的授课习惯。如《输电杆塔设计》课程的“杆塔标准荷载的计算方法”内容,如果不重点强调计算的目的,不从设计和应用的角度讲工程选择,解释参数物理意义,就会陷入各种繁琐的载荷、张力计算公式中,学生得不到要领,老师也讲得很累。第三,教学手段上缺乏技巧。随着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使课堂上有了由声、光、形、色、动等直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产生作用的情景,节省了课堂的板书时间,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然而,对有大量公式加作图推导的工科课程,多媒体只能是辅助教学,即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辅助教师的教学和辅助学生的学习。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不针对课程内容做改变,不关注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做调整。有的甚至坐在讲台电脑前,眼睛盯着控制屏,只顾手握鼠标点击,大大减少了与学生的交流,几乎没有形体语言,更谈不上与学生互动。过大的、高强度的信息量使学生眼花缭乱,什么都看到了,但可能什么也没有接收。长时间的观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较昏暗的观看环境也容易使学生打盹或昏昏欲睡。第四,教学过程中不懂因材施教。目前一个教学班级有五十个以上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只强调完成教学任务,照搬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要求,而不关注学生能否接受、消化授课内容,时间一长,课堂教学就演变成了学生看不懂的教师的独角戏。

二、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

针对青年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教育及授课指导,在组织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培养与实践。

(一)强调道德素养,训练职业技能。

古往今来,对教师这一职业都具有双重的要求,即“教书育人”。因此,首先要让青年教师懂得,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潜能的开发者,而且也是学生行为的榜样、示范者。强调道德素养,就是要求青年教师讲“三心”:爱心、责任心、感恩的心。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大学时期是学生从离开父母、家庭,到学习独立生活、步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所有学生,无论是机智的还是愚钝的,无论来自家庭条件好的城市还是家庭条件差的农村,无论是顺从听话的还是逆反个性的,他们都需要得到平等的爱与尊重。用爱心对待学生,就是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子弟,在学生存疑惑时作适时的引导,在学生遇困难时作适量的给予,在学生犯混沌时作适合的敲打;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获得成长。责任心是驱使我们干好教学工作的源动力,也是建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对工作负责,才能不畏辛勤,恪尽职守,对学生负责,才能严格管理,言传身教,对学校负责,才能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感恩的心能使我们宁静、淡泊,不惟物欲,不计名利,于细微中发现丰富,于琐碎中寻找欢乐,于平凡中创造奇迹。训练职业技能,我们要求青年教师过“三关”:仪态关、语言关、板书关。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仪态,即仪表、神态和动作,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第一信息。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抖擞的教师,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能带给学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而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借助特殊的手势,也能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组织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板书是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图形等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教学行为,板书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及时提取在课堂上突然产生的教学信息,能制造教学停顿,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板书还是一个微型教案,长时间留在黑板上不仅便于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更便于学生记忆。

(二)实行传帮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教研室为每个青年教师指定一名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帮助。第一,引导青年教师严格遵守教学制度。系里对每个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制度与教学规范。例如担任一门课程理论教学,要准备教学大纲、教案、课程讲义、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要具备任务书、授课计划、学生考勤登记、平时成绩登记、考试试卷、考试成绩登记、试卷分析、课程教学总结等教学文件。这些看似繁琐的教学制度,能帮助青年教师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第二,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求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课中不会客、不接打手机,课堂讲授内容应与课程内容相关;在课程第一次授课时,向学生明确宣布课时安排和考核方法;考试命题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考核知识点分布合理,考核重点与教学重点相吻合,不出偏题怪题;课程实验项目教师须预先试做,并完成试做报告。第三,指导青年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并不是纯粹的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或讲解,而是经过加工处理,重新组织的.内容。在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上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联系,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三是如何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相关内容或实例。第四,启发青年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的运用重在体现“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五,带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教研活动,培养创新意识首先从自身做起,有了创新意识的教师,才会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三)开展三结合活动,形成专业教学团队。

独立性曾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之一,教师集准备教案、讲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多项工作于一身,以独立课程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培养,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衔接问题被忽视。随着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样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加深,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教学系统变得非常复杂,仅凭个人的力量很难驾驭。我们组建以老、中、青教师相结合的教学团队,实行集体工作日制度,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项目为平台,通过听课、说课等教学环节,探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使基本概念、基本计算等内容的讲授更具连贯性、一致性;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理解和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和技能互补,不断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四)加强自我教育,追求可持续发展。

作为老师,如果缺乏思考,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沉浸在备课、上课、批作业、辅导学生这些烦琐的机械劳动中不能自拔,等到工作多年后就会发现:专业发展了,学生进步了,学校壮大了,而自己还是在原地踏步走,没有获得自身的成长。青年教师是学科专业的未来,是学校的未来,他们自身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专业乃至学校的发展。如何搞好青年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呢?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观、学习观,转变自己在知识传递方面的角色态度和行为方式,塑造新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念。因此,首先是通过自我学习,建立终身教育观念,具备内在发展的素质和理念。其次是通过教学、学习实践,逐步获得精深的专业知识,形成高度的专业敏感性和洞察力。系里有意识地对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每年按计划指派青年教师到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发电厂等专业对口单位进行工作锻炼,通过积累现场工作经验,了解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化合作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成果和体会。

针对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能力特点,我们还举行每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课件制作的内容和手段、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互动性等各方面进行努力钻研,全方位提高教学技能。通过一系列的培养实践,青年教师对专业教学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他们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都得到提高,在全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教师是学科、专业的未来,也是学校的未来。只有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实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晓芳陈玮单位:邵阳学院电气工程系。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

校本实践培训是我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培养手段。历年来新进入学校的青年教师都必须参与岗前教育培训,让这些青年教师能够对学校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再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与其组成帮扶小组,实行导师制,每个新进教师都要跟“导师”班级听课。让新教师自己从听课中学习教学方法,找出自己与导师教学方面的差距并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能够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专业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等诸多方面给予其指导和帮助。同时,学校方面还会时常开展示范课、集体备课、评课等教学活动,并进行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校领导、专业老师听课观摩,之后针对青年教师的不足对他们进行一一指导,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合理运用教辅工具,规范的书写教案等,确保青年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并掌握一些基础的.教学技能与实际教学经验,让他们尽快进入到教师这个角色中来。

1.2师生共同参与,强化实践技能。

学校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专业技能比赛,赛前青年教师利用学校现有实训条件勤练操作技能,赛后请行业专家进行点评、指导。如药学系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竞赛前,参赛教师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并且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每个教研室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确定讲课内容,并对讲解内容反复切磋,赛后评委老师进行精彩点评。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夯实了教育、教学基本功,强化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1.3院、校合作,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

学校一方面利用附属医院的优势,为青年教师成长打下坚实的临床基础,为教师获取各类执业资格和职称资格证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与多家医院及医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青年教师利用寒假及暑假到三甲医院及大型医药公司进修学习。如药学专业教师在药检所、医院进行药物分析、药品调剂等专业实践技能训练,通过医院及医药公司工作锻炼,从事临床教学的老师可以将临床病例用于教学,药学专业的老师得到了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训练。

1.4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照搬本科性教学课程,应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走“请进来,送出去”的路子,把医院及医药企业技术骨干请进学校授课,将青年教师送入医院或药企进行顶岗培训,扩展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经验,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如学校聘请了省药品检验所专家为大家进行关于中药真伪鉴别知识讲座,让青年教师学会了常见中药的真伪品鉴别要点、贵重中药的鉴别及易混淆中药的鉴别等知识;聘请零售连锁药房培训部经理进校辅导药品营销技巧,聘请临床药师进校辅导药学服务知识,让青年教师在听取行业专家实践经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差距并予以改进。另外,在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教育方面,学校将教师送出去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的培训、行业资格证(执业药师、中药调剂员考评员)的培训,同时选择一些表现优异的青年教师参与国外高校进修或者国内知名医院学习,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也非常支持青年教师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深造,给予其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机会,让他们能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为学校未来师资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2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卫生职业技术院校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针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从而提升卫生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确保卫生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的论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是从教师成长发展

所谓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如今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观念,已得到广泛而普遍的认可。但目前,教师专业还只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至少就语文教师这一职业,仍然是“专业化程度”匾乏。

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非专业化”,表现在理论上,是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表现在实践上,是现实中语文教师的工作仍然停留在将“语文知识”从一本书搬到另一本书,以及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习得一些固定的解题技能这些机械简单的层面上。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从外部讲,是“大纲——统一教材——钦定教参——知识体系及检测”这一旧课程体系剥夺了教师个体活动空间;从内部讲,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缺乏独立思考,缺乏批判精神与独创精神,一味曲从于教参与考纲而进行“非专业化”的自我认同的结果。在外在束缚与内在怯懦的双重作用下,无论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还是人文精神培养,每一次都只能成为语文教学论文中漂亮的词语,而对语文教育本身起不到多大作用。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近年来的语文教坛所发生的变化,确实在预示着不仅仅是文字层面还是语文教育实践这一层面,都有可能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作为课程的核心——教师,理应把握当前的有利契机,自觉地成为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成为语文教育的反思性实践者,成为语文教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者。

二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实现专业发展。

过去很长时间里,教师在课程上只是被动执行者的角色。教师与课程是分离的,教师几乎没有专业自主权,也没有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新课程主张:课程发展就是教师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要求教师从被动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课程研制者角色。

语文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开放性与生成性。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需求又是多样化的,而语文学科课程只能给出一个涵盖学生言语经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内容框架。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从语文课程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寻求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形式多样:有基于浓郁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如温州地方课程之“山水温州”系列;有基于师生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如我校的《唐之韵——唐诗鉴赏》,让学生走进杰出诗人与经典诗作,使学生领略到唐诗的精髓与真谛;有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开发,如我校“瓯潮”文学社团开展的“影视欣赏”“读书沙龙”;另外还有基于学校学科拓展、基于学校优势项目的校本课程开发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成长舞台。

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丰富专业知识;通过课程的改编整合,通过把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炼升华为有价值的课题,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教研能力。教师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研究者”,教师的自信心得到极大增强,职业理想得到升华。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从各方面转变观念,包括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实际上,这种观念更新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价值观确立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实现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在语文教育的反思性实践中实现专业发展。

在反思中实践。一堂课,两本书,一套试卷,几本作业本,这就是以往大多数语文教师实践中的语文世界的全部内容。改革需要从这里出发,依托一切现存的可用资源,开发可行的“课程系统”,扩大语文实践之边界,丰富语文实践之内涵。从李镇西提出“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以来,已经有许多语文实践者在各个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课堂外,如建设文学社、学生站、教学论坛;课堂内,如把网络、电影和社会故事引入教学与课文形成互文性文本,等等。因此,成为课程开发者,也就是意味着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来探索一条未曾有人走过的路。在实践中反思。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不同文本的诠释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对文本的解构,通过互文性文本的介入,通过与生活本身的参读,生成课堂当下的意义,这将极大地拓展语文教育在实践上的疆域。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写日志、构想、文献分析等方式单独进行反思,或通过讲故事、信件交流、教师晤谈等方式与人合作进行反思,或以“合作的自传”的方式,即由一组教师一起围绕目前工作的背景、当前正使用的课程、所奉持的教育理论、过去的个人和专业生活等主题写出自我描述性的文字,然后进行批判性的评论。

教师要从着重“什么样的知识对于教学是必要的”向“教师实际知道些什么”转变,教师对于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物、事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发现其中的意义。经过这样的积累、反思和顿悟,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探究性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教育部清楚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期性与连续性。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是对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也是对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认可和整体要求。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深入,会引起新的课程设置的变革,这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加了持续性发展的动力。语文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更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了新的把握语文课程的能力结构,把“教教材式”的语文教学转向“用教材教式”的大语文教学;把自己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学工作的的客观现实的背景知识)相交叉结合,为专业发展构建可持续平台。

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化对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语文教师改变传统观念,打破僵化的教育学习模式,用全新思维去迎接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建立一种终身学习与持续提高的发展模式。当教师在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下成为具有自我专业发展和意识的教师,才可能有意识地寻找学习机会,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发展等,才可成为一个“自我引导学习者”,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国祥.成为课程开发者——语文教师专业化之思考[j].教师之友,2004(7)。

[2]丁坤.可持续性发展: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6(10)。

[3]丁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2)。

[5]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

1.职业归属感欠缺。随着教师录用标准的提高,民办高校聘用的青年教师大都是毕业于普通和重点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大都在公办高校,在思想上对民办教育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抵触情绪或者不认同感,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当初择业的时候第一选择并不是民办高校,有些无法在普通高等院校任职,迫不得已才就职于民办院校,在思想上对民办高校教育态度消极,将个人与学校的关系定位为“打工者”与“老板”,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目缺乏认同感。

2.职业信念不稳定。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信念出现不稳定现象,尤其是民办高校,因其与公办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教职工退休政策的不同,这些差异也导致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思想容易产生波动,加之青年教师自身经济压力加大,如来自家庭的压力等,这也造成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追求“价值”的明显现象。

3.科研压力较大。大多民办高校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很高,论文发表、出版专著、课题申请成为了民办高校青年教师职称和职务晋升的必备要求。有78.1%的高校青年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另青年教师在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对科研尚不熟悉,例如,如何申请科研、如何进行科研、进行何种科研等,民办高校缺乏带领青年教师做科研的“学校导师”,所以很多青年教师觉得对做科研无从下手。

4.教育教学经验不足。教材不熟、教学手段少、教学方法欠缺、知识储备不够等问题是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的欠缺。这也直接导致任课教师忽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再加上不能自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枯燥,尤其不是从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这个现象尤为突出。

5.实践经验不足。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很大一部分是刚毕业就走上讲台,对于这部分青年教师而言,在学校学习的是专业知识,毕业后也并未参与工作实践,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只能生搬硬套书本所举案例或者从网上下载现有案例,这样的案例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降低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

1.培养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民办高校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不仅要培养教师对学校的依恋感,抓住青年教师乐观向上、勇于挑战的心里特征,为青年教师创造教学团队互助合作的舞台,利用教师的团队资源,激发青年教师的职业热情;同时要为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如建立组织教学设计、课件评比、说课比赛等平台,培养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从而增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归宿感,带动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2.合理调整心态,树立职业信念。作为有丰富知识和较强理性思维的个体,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认知能力强,接受能力强等诸多优势,如果能在认识与了解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能克服青年教师心理的不稳定因素。首先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认清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树立自省自知的意识,确定自己是适合高校的安逸生活,还是更向往社会的激烈竞争;其次要注重体育锻炼,“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生活节奏,排除负面情绪,养成自信自悦的习惯。再者是要注意陶冶情操,工作之余可以种花草、听音乐、练书法、下棋、旅游等,借助这些感性活动,将自己从繁重的工作转移出来,忘却烦恼、改善心境,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去。

3.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目前,民办高校大部分存在重科研、轻教育等严重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而且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大学应本着自身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避免把教师视为做科研的“工具”,民办高校应该坚持合理导向,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摆正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使得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为青年教师的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4.多措并举,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高校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应注重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要做好这些,我认为应从教学质量、效率及过程入手: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效率及过程,首先,教师自身需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在工作之余,需要阅读大量专业的书籍期刊,同时可以观摩学习一些资深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其次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在现代教学工作中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不仅要扮演“传到授业解惑”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探知的能力。

5.提供实践平台。要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就要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以福州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学校在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先后安排专业教师参与该专业“订单班”管理,让专业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具体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同时与3月起,实施物流管理专业与快递企业生产性实训,委派专业指导老师全程跟踪,一方面指导学生的实训状况,另一方面教师与企业通过合作沟通,也可参与企业流程改造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青年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是民办高校责无旁贷的责任。民办高校不仅要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还要给他们一个温馨的“家”,解除这些“天之骄子”的后顾之忧,才能够让他们抵御外界诱惑,安心从教,潜心钻研,从各个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多做贡献。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刍议》论文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个动态的终身发展的过程,国内外学者对此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各种仁者见仁的分类。本文先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和比较,然后依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做了简单的分类和分析。

教师是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的引导者,是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并贯穿职业生涯的终身提高的专业过程,而此过程具有一个动态发展的特征,故这一专业发展的过程会随其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在专业信念、教学关注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等方面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的变化特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上世纪60年代始,教育界开始大力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逐渐从不同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阶段和其规律进行研究,涌现出了许多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各种理论的核心都是围绕着教师在在一贯穿终身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其目的都是为了探索教师成长的规律,帮助老师更清楚地了解及应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更顺利地解决每一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情况,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1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这一研究已进行了很多年,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分类是多种多样。上世纪60年代,作为最早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美国学者富勒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形式,以教师关注的对象为核心,把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分成了五个阶段,即执教之前关注阶段、早期关注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景阶段以及关注学生阶段。70年代,另一位美国学者卡茨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把学前教师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的理论,即求生存阶段、巩固阶段、更新阶段和成熟阶段。80年代,美国学者费斯勒又从生命的自然老化过程以及周期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把这一过程细分为八个阶段。另外,休伯曼又提出了教师职业发展五阶段的`理论。司德菲又提出教师生涯的人文发展模式,也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重点探讨了教师进入成熟期后有可能出现的低落、停滞并重新进入发展阶段的问题。最为国内学者所熟知的还是心理学教授伯林纳和教育专家本纳的分类,他俩的分类不谋而合,基本都是分为新手阶段(新手)、进步的新手阶段(高级新手)、胜任阶段(胜任者)、熟练阶段(精熟者)以及专家阶段(专家),不过两者对处于不同教学专长发展阶段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描述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林崇德、申继亮、叶澜等最先进行,他们从心理学、伦理学等不同角度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框架,为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白益民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并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钟祖荣则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研究,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邵宝祥以教师的教学能力角度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把教师专业发展也分为四个阶段。无独有偶,这三名学者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处,总结来说这每个阶段的终点分别对应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廖诗艳和罗琴则以教师群体专业发展为假设,以职业成熟度为标准,把其划分为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该研究不仅涉及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时间界定、专业发展需要、教学关注行为特征等四个重要方面,而且还对各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做了非常详尽的研究。而且还从反思的角度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师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反思方法和技巧,为教师提供了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范例。傅树京归纳则总结了富勒和伯顿的结论,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力和教师需要进行了全面描述。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也十分活跃,最流行的是王秋绒在教师专业社会化的过程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的三阶段理论。他把教师专业发展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依次分为三个时期,即“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实习教师阶段和合格教师阶段。其他许多学者如高强华、曾国鸿、曾惠敏等也都进行了许多研究。(下转第93页)(上接第90页)。

3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通过在新疆几个高校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和跟踪调查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新手阶段:刚毕业走向教学岗位的老师都属于这一类。他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校,接触全新的课堂环境,面对的也是完全陌生的面孔,因此他们必须对教学情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学习了解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亲自参与教学实践以了解教学的真实情景以获得教学经验。在此阶段,新手教师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看法通常较为理想化、开放化。但在现实中他们会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满腔抱负与实际的教学大相径庭,学生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对学习充满渴望,也不能与资历颇深的同事经常讨论教学、交流经验,他们会感到力不从心,感觉教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得心应手。不免产生失落感的他们尚需要适应教学,并积累经验。

第二,胜任阶段:在积累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后,一大部分新手教师可以成为胜任教师,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一般来说,大多数工作了三、四年的教师可以达到胜任水平。课前他们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明确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实际的课题教学;授课时这些老师能引导学生轻松地掌握重难点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分析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更有效主动地掌握课堂教学,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课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反思。如此一来,这些老师对教学更富责任感,以更高涨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新的教学中去,希冀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第三,熟练阶段:在工作五年后左右,有一定数量的教师会进入教学水平相对熟练的发展阶段。这时,教师的直觉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他们对教学情境已有了直觉感受,并通过分析教学情境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能够在更高的水平上发现教学情境的相似性,并加以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对新的教学情境进行提前预测,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预测的明晰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第四,专家阶段:专家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能进入熟练水平的老师不少,可是能发展为专家水平的老师却为数不多。进入此发展阶段的老师能凭直觉把握教学,他们驾驭教学的能力极强,轻车熟路。这些专家教师见闻广博,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成功地鼓舞指导年轻老师。在课堂上娴熟自如,润物细无声,知识如春雨浇灌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评述.中国教育学刊,2002(5).

[2]苏秋萍.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反思与物理教师的发展

在深入开展“三查、三促、三提高”活动中,我潜下身来仔细回顾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突破点,以实现自己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虽然这几年一直能保持一种饱满的激情,教学成绩也不错,但是由于平时只顾忙于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而忽略了学习,没能及时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体会进行总结反思,在科研型教师的路上步子迈得还太慢太慢。我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的专业成长还不够理想,也感到了自己知识的贫乏及欠缺。

2、业务知识不够钻研。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

3、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摒弃原有的定势思维,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4、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

二、整改措施。

1、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自己。

一位优秀的物理教师,绝不会教死书、死教书,要会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课标,教师的角色至少要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研究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职业角色的转换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研究者,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反思型的研究者,才能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动参与者和很好的适应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成功的经验行为,还要具有理性的思考,具有全面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完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2、不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也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途径。当前,教师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学习,甚至是不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如果不了解新世纪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如果不了解教育政策、教育形势和教育改革的趋势,就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音乐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在音乐教师专业技术发展学习中,本人严格按照学校的专业发展计划,制定了本人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真心对待这一学习,一步步扎扎实实在发展自我,使自己在学习中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历经艰辛之后收获着成功的喜悦。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及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上的变化做如下总结:

一、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音乐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更有了相应的提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材开发及处理能力再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利用音乐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二、在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教研活动,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以探求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材料。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音乐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本学年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但仍需要继续更进一步的提高,我现在初步计划在下一学年里更加继续深入学习,使自己的自身音乐素质和能力得以不断完善。对于上级组织的各类音乐培训,我将不遗余力地积极参加,并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培训。同时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培训中务实、求真,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弥补自身不足,更进一步提高自身具有的能力和音乐素养,为教育事业发挥一名教师应有的作用。总之,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里,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不等人,不能只在原处守望,必须更明确地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练就自己更坚实过硬的专业等知识技能,更应该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好。

个人知识理论视角下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论文

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人,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是教师提高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具备反思意识,它要求教师要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改进教学实践行为,增长教学智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主题之一。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专业上不断发展,并应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终身自我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表现为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量的累积,还表现为教师对自身和其所从职业的认知的成熟和深化,能够逐步建立起一种由专业自我、主观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所组成的个性化的素质体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不断更新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准,从而获得持续发展。

(一)教学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由教师所教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所组成的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一般称之为教学专业化。其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对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在高校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知识,还未用于教学实践,其仅是前人的教学经验而已,还未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学以致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升华;另外,时代在飞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经验在不停升华,任何教师都必须不断地更新已有的教学知识,充实已有的教学实践。

然而,从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来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是更注重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即从教学专业化转化为教师专业化。其中,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它更依赖于在教学过程长期跌打滚翻积累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劳动中的创造性成分;教师的专业品质比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更抽象,但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基本态度。这一转变,需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同时也将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正在发生极大的变化,从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主转化为提倡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及品质的提高,当然,两者是互相联系、共同促进的。教学专业化是基础和前提,教师专业化是对前者的升华和提高,良好的学科专业知识能使教师更有精力来研究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累经验;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专业品质则能更好地促使教师掌握更多有价值的专业知识。

(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而又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期间经历着职前与职后教育两个阶段。按照有效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的培养过程对教师专业发展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机构中,高师院校承担了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任务,而教育学院系统则将重点放在对教师职后的培训。这样一方面使教师职前教育远离教育现场,而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难以在大学中进行有效传递;另一方面使教师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师范大学投人较多,培训机构获得的资源偏少,教学水平相对低下。因此,导致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严重分离的现象,极大地阻碍和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都应该在教师专业生涯的所有阶段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体现教师培养的连贯性和互补性。职前教师教育应能够使未来教师具备他们今后整个专业生涯中完成许多教学专业任务所必须的大多数或全部的能力,以获得持久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所有知识结构和态度。职后教师教育要着重于提高教师学历;着重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培养骨干教师;着重于学习新理论、研究新问题,培养教育教学专家。巨‘口真正实现教育思想,教学管理、内容和方法上的一体化。

从有效教学的内涵来看,它是一套极具实践性的教学理论,主要强调教师的职后发展问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在研究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时候,必须看到两者的相互交融性,它们是相伴而行,相随而生的。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教学有效与否、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必要条件,它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能被验证、被激活,从而转化为有效教学的现实因素。另外,教学的双边性、反馈性决定了教学的进步既是学生的发展,又是教师的成长和提高,可谓“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其教学日益“有效”的过程,教学的“有效”程度则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最全面、最客观、最精确的权衡尺度。围绕有效教学,本文从教师个人和学校两个层面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与途径。

(一)教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自身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终身学习的概念里,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能为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提供全程的教育支撑。教师的职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职业,教师应树立这种思想,以应对时代发展的要求,求得专业水平的提高。有效教学理论的提出为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和观念指明了方向,在此理念下,教师要树立新“三观”。一是新师生观,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潜能的发现和开发者,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发展的伙伴。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二是新教学观,即教师要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工作要回归生活、联系生活,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化发展趋势;三是新评价观,即实行发展性评价,基本特征是多元化,包括标准的多元性、主体的多样性、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与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2教师要增强对日常教育实践的反思。

当前,我国理论色彩较浓的教育教学研究并不适合作为专业发展主体的一线教师,教师要树立起“专家”形象,必须重视自身的成长过程及其身处其中的日常教育实践,充分挖掘日常教育生活中所蕴藏的丰富的研究素材,并形成自身的教学理论,达到掌握策略,改进行为,增长智慧的目的。一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养成研究的学术自觉。中小学教师研究日常实践工作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备从教育事件中提炼主题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对当下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会变得十分迟钝和冷漠,更难以具备对教育教学事件加以诊释的能力。教师养成发现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中的问题的敏锐性,并逐渐养成一种研究问题的自觉,对于中小学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研究能力,有重要意义。川二是善于把自己带人实践研究的情境,省思教学效果。情境决定行为,有效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生的,而情境则与镶嵌在其中的知识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真实的教育情境之间持续互动的过程。教师必须融人研究情境,从中获取“原生态”的现场资料,挖掘其中所蕴藏的问题,探寻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的意义。通过对教学资料、素材的整理、分析、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把握教育教学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三是注重整理研究成果,促进成果系统化。中小学教师应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形成文字,对自己教育教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并从中锻炼和提高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创新思维、文字表达等能力,从而养成专家型教师的素质。这要求中小学教师及时地把自己对“教学感悟”的感情、体验、认识、见解、遗憾写下来,由片断到长篇,由零散到系统。这样的文字也许不会阐述得很严密、全面、深刻,但由于基于事实,是来自于教育实践中活生生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它往往是形象逼真、简明易懂的。四是积极做好成果转化,提升专业水平。中小学教师从事日常实践研究,其研究成果能使教师在深层的文化结构上提升自己的专业视野,使其由客体成为主体,能理性地、富有创意地对待自身的教育活动,并改造以往不恰当的教学习惯与行为。在此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研究的边缘逐渐走向了中心,提升了专业水平。

3教师要注重开展反思性教学。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把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等作为认识或意识的对象,对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判,并考虑、选择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和科学性对策的过程。它是教师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有意识努力的过程,同时它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的反思包括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和对“有效性”教学的质疑,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既包括教学行为计划进行反思,也包括对教学行为进行现场反思,还包括对行为结果进行反思,从而增加有效的教学行为,进而促进有效教学成为现实。反思通过将研究纳人教学活动中,经验不断上升为实践智慧,将“他人的理论”与“自我的理论”相链接,构筑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成为教师成长之源。

(二)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良好环境氛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和保障。

教师任职的学校是教师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本人成长发展尤其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以往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中人们往往过多地注重一般意义上的教师教育,忽略了教师任职的学校,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要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任职学校的助推作用。

1学校要确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全面发展同步推进的办学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了正的理念,才会有成功的实践。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有效教学的直接因素。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三者是互为因果,紧密联系的。因此,学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场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除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有一效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

2学校要明确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战场。

过去人们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通过送出去进修学习的方式进行,但这种学习培训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通过培训学到的知识,与个体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活情境与需要关联较少,缺乏个体特定场景中特定心理体验的融人和个体内心深处精神的渗透,因此它没有真正转化为个体内在心智模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造就了现实中口是“行”非的教师群体,其实践中的表现就是,教师“所倡导的理论”与“所采用的理论”的分裂。相反,校内课堂教学内容是鲜活的,富有特定的情景变化,教师可以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为自己积累足够的教学经验,并可将理论下放到实际情境中,产生出自身的特色教学,发挥出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学校必须充分重视课堂这一师生共同成长的主战场。它对于教师而言,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它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的成长。

3深入开展校本研训,加快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校本研训是指“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培训。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教学实践,而有效的校本研训对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教师合作与交流,创造性地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以“教学效益至上”的有效教学理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校本研训的途径,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增长教师的教学智慧,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同步发展。

根据有效教学的理论内涵,学校在推进校本研训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应构建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机制,组织好引导好全体教师对日常教学问题的研究工作,让教师的研究放在校内,放在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二是处理好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学校既要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师个人反思制度,又要探索教师之间、教师与校内教研组之间的互助互动式反思途径。同时在寻求专家帮助时,要把立足点放在专家指导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而不是强调主体作用,只有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才能激发教育创新的活力。三是处理好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校本研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健全发展,学校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来推进校本研训的工作,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有利于教学效益。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自主探索、不断反思、渐进提高的过程,有其客观规律性。在新课改背景下,广大教师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和教学效率,就必须自觉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和学生共同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专业发展策略刍议》论文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由此逐渐产生了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一词最早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tadaoumesao)于1963年在《论信息产业》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我国召开的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从工具层面将信息化定义为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从组织层面概括信息化,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应用过程中,改造原有的组织结构与文化氛围以促进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效用。

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将使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的思路和发展框架,以现代信息技术指导教师专业发展需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工具层面的信息技术应该如何发挥作用;二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之后,学校组织结构和文化该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从个人向群体转化等。这两个问题反映了信息技术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之后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其实也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

论文摘要:以某地方性本科高校为例,从调查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入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借鉴某些发达国家在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一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规模扩张和师资的新老更替,全国各高校新进了大批年轻教师。但这些没有教师教育背景的高校青年教师“尽管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但是关于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策略、方法的知识却十分有限。他们普遍重视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但不重视教学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在工作中,“高校教师远不如中小学老师那样把教学作为一种专业化工作,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学习、改进和运用”。“多项调查也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敬业精神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欠缺,教学实践能力弱,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借用斯坦福大学的唐纳德·肯尼迪的话“不管怎么样,教学是重要任务,是重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说明现在是该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时候了。

1.能力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明显不足。

在学校教务处,通过学院现有的网络教学评估平台,对该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容乐观,具体数据见表1。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四个选项中,除第三项(该校为应用型高校)外,教师能力素质的优良率是低于中差率的。把选项中的内容对应于教师的各个教学能力,可以得知目前该高校青年教师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教学方法设计的能力、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

同时,可以知道该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与当前国家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相差甚远。现在的高校教学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教师复合型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更主要的包括教育研究能力和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复合型的教师应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还有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综合发挥着作用“。

2.教师价值取向失衡,重视科研,教学热情不高。

通过对401位青年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3.5%的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很积极,一大半的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是无所谓的,这样导致青年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不高,投入不大,表现主要为:不少教师回避教学,认为教学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些教师不认真进行教学工作,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这都反映出部分青年教师应付性的教学工作态度。那么青年教师选择教师的职业追求是什么呢,根据访谈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平常最津津乐道的是谁又获得了什么科研奖励、拿到了什么项目、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对教学成就几乎无人问津。同时,有82.4%的青年教师或多或少的从事兼职工作,仅仅只有23.5%的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总结、反省自己做得不够的,琢磨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很有效的措施。

3.师资培训重“形式”,培训内容无层次。

个就是培训对象不是针对青年教师的。调查中发现18.3%的教师认为学校安排的培训考虑到了青年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有层次;64.2%的老师认为学校是没有做到的;17.5%老师表现出漠不关心,教学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套办;只有23.5%的老师或多或少的进行过专门的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训练;16.1%的老师没有经历过,很大一部分的培训都是以系部或专业为单位,大家一起来,没有体现层次性。

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培训结束后每个人都会颁发一个证书,无关乎你培训表现、出勤等,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只是“走过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或部分教师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可想而知这样的培训效果会怎样。

4.缺乏有效的青年教师评课激励机制。

目前该校对青年教师的评课除了教学督导团就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的教育督导对教师的评课、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和教师之间的相互评课,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教学督导人员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时,只“督”不“导”,过于注重评定(或判定)等级,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对教师很少提出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另一个是通过一堂课的讲学比赛来评定等级,其中的等级评定往往带有某种照顾(评职称需要)的主观因素,却没有对教师授课有效的评议和反馈,基本起不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

5.相关其他现状。

在调查中还发现其他令人担忧的现状:(1)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必然严重影响传授知识的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2)学校重视外部引用轻视内部培养,与这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的“一掷千金”相比,他们对校内在职教师的培养却缺乏热情,在这方面投人的精力和财力都明显不足。(3)政策保障没力度,不仅该校就是目前的教师法中都看不到关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保障条例。(4)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容乐观。青年教师面临的生活问题很多,再加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影响最大的是青年教师。这就使得很多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更别说致力于教学能力提高了。

1.重视教育立法,培训制度法律化。

二战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例如美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资助的主要项目之一就是用于继续教育,使未达到规定学历标准的教师通过在职培训达到标准等。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根据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重新修订了教师的培训计划,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具有接受在职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应给以支持。总之,这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高等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参加在职培训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加强了高等学校的终身在职教育。我国虽然也颁布了关于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但是针对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

2.注重职前教学能力,能力培养一体化。

国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高校教师的职前教学能力。以美国为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研究生院委员会共同发起实施了“未来教师培训计划”,旨在将博士研究生培养成为能胜任高校教学工作的人,使他们具有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职业能力,为他们未来选择教师职业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在我国,这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够的,青年教师职前教学能力几乎为零,这也使得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延长,不利于教学。

3.拓宽培训果道,培训形式多元化。

针对高等学校不同层次水平教师在职培训的要求,发达国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英国设有“高校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作为国家级的高校教师培训机构,设有“培训联合会”

为了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发达国家均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从而使得教师培训主动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第一,资助培训经费,经济上大力支持。各国采取了诸如带薪进修、有偿进修、国家补贴、学校补助等办法。如英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优秀教学和学习中心”,在未来五年,先后会有3.巧亿英镑用于70多个学习中心的建设。第二,培训与聘任、评估相结合。国外大学,教学在聘用、职称晋升和终身制的获得中都占有很重的分量。亚力桑那大学的教师晋升和终身制决策越来越考虑教师的教学表现;布朗大学在每年的教师评议中,教学质量评价和研究成就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匹兹堡大学则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有相关教学表现的明确记录,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的决策都直接受这些记录的影响。同时,高校对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很高的荣誉,甚至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设立专门的教授席位等等。

1.完善师资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

成立“教学考培中心”,专门对青年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研究教学规律,定期举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讲座、研讨会,在教师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提供帮助。中心按照工作分为几个部分:一是让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充当“青年教师导师”,导师通过“传帮带”与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程序,掌握教学技巧,并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青年教师,使其加深对职业道德的感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依赖教研室的团体力量,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加深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三是依靠教学督导和教学调研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把关。教学督导一方面敦促青年教师遵守教学规范,另一方面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四是设有专任教师,进行教学规律研究,除了对青年教师进行职前培训,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比赛,并对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帮助。

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的积累,也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培训,同时还有个人师德建设。首先高校青年教师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做好专业知识积累,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和本专业前沿保持同步,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其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只有拥有了崇高的道德信念,青年教师才会根据自己的师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最后是教学反思,它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反思包括很多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教学反思,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评价、反馈与调节。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写反思日记;二是观摩教学;三是讨论教学;四是开展行动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反思的指向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应侧重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

目前大多高校考核出现明显偏向科研的倾向,导致出现青年教师过分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

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考核计划,突出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增强教学在考核中的分量,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地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考核内容应该具体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创新等。青年教师的教学表现应与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等级联系起来,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教授席位,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

4.提高青年教师物质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随着岁月的积累,我国教师的薪金确实有所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与频率并不尽人意。所以一段时间内,不少教师纷纷跳槽、改行。要改变这一状况,建立一套优于其他行业的升职提薪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西方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师管理政策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师职业的社会待遇的高低与教师队伍素质状况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吸引那些拥有教师必备能力的人进人教师行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改善”。当教师的社会待遇提高时,其在社会公众中的职业角色形象就比较高,也容易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就能够得以很大的改善,多数素质高的教师也乐于从教。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为他们解决切实的后顾之忧,也能使他们安心工作,不会总想着兼职赚钱,这对于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有着直接作用的。解决高校教师的社会待遇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并承担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做到这一点,吸引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教师的队伍,并保证高校教师能安心从教,使其整体素质提高。

5.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

现行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副教授职务或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其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考察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不作规定,那就意味着这些新进的教师都不需要接受岗前培训,使得岗前培训形式化。同时还应增加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时限,促使教师能够不断地接受各种新知识、理论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与时代和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论文

在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学生,如何用科技服务地方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重中之重,其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宝鸡文理学院作为宝鸡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不但要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更要承担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的重任。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这不仅是学校快速发展的要求,也是青年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更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我院工科专业青年教师队伍现状,浅析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模式和措施,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与发展。

一、目前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1教学技能、方法和效果方面。我院招聘的工科硕士或博士,不像师范类学生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由于学历高,任教一年后就被认定为讲师,助教期间缺乏完整的锻炼和培养环节,且有的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并不一致,导致教学方法、技能、手段等方面欠缺。青年教师大多一边自学,一边教课,一边摸索教学技能和方法。有的甚至从未到过工程一线,几乎没有什么感性认识,只凭课本教课,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2培养模式方面。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我院主要选择了岗前培训、校史校情教育、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类型,对于高级研讨班、骨干教师进修班、社会实践等其他类型培训涉及较少。导致青年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学历培养优先、非学历培养滞后,唯学历高低成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主要特征。

1.3持续性发展方面。由于高校评职称不仅要求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更要有科研项目和论文等诸多成果。教师在承受教学压力的同时,需要腾出精力搞科研、写论文。在这样一种重压环境下,课题、论文数量逐渐增多,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青年教师持续性发展后劲不足,导致有些人评上职称后归于沉寂和安稳。

1.4教师职业素养方面。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有些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不能完全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评职称和赚钱上,缺乏更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忽视教学质量,使教师职业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受损,所以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非常关键和必要。

对校内外地方院校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做法进行了充分调研之后,通过分析与思考、整理与归纳,提出了我院工科专业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主要做法。

2.1“层次化、协同化”培养模式。根据处于不同阶段有不同发展目标和发展需求的特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包括职前、入职和职后三个层次]。职前培养是面向即将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主要进行高等教育理论、大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和校史、校规的`培训;入职培养是面向刚进入高校、担任主讲教师之前的新入职教师,主要是提升教学素养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训练;职后培养是针对担任主讲教师后的高校青年教师,他们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按需充电,完善知识、能力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活动也是一种教学活动,需要发挥多因素的协同效应,如内力激发与外力激励相协同、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协同、集中讲授与自主学习相协同、团队发展与个体成长相协同,从而形成“层次化、协同化”培养模式。

2.2理论教学能力培养。师德培养:从健全师德管理工作、完善师德制度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培训、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四个方面进行,尤其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课堂教学:从引导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几个方面进行。说课、听课及讲课竞赛:教学组可组织青年教师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并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的去听其他有经验的教师讲课,学习讲课技巧,强化听课反思,主动邀请同行来听自己的课。学院每年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使他们立足本职,展示才华,以期激励竞争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所以要严格讲课竞赛的组织及评价。导师制培养:制定与调整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计划,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并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应从政策制度、培训内容设置、以教师为主体的任务驱动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团队建设: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可使青年教师拥有归属感,在教学团队这个平台上发挥所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工科青年教师可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加入某一教学团队。

2.3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基本功培养:助教第一年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包括听课、帮主讲教师批改作业、对学生辅导答疑、试讲、进实验室做实验并辅导学生实验,等基本功非常扎实后,试讲通过才能正式上讲台讲课。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校内外工程培训平台及学术活动加强工程素质和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生实习等环节辅导工作;让青年教师去企业、科研机构实习,或邀请优秀科技人才来校指导工作,加强科研合作和互动;从科研机构引进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强的科技人才到学校任教。依托学科竞赛培养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从招募队员、制定培养方案到组织培训、参加竞赛等环节培养青年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从科研意识、准确选题、严格论证、科研经费投入、科研团队建设及重实效几个方面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2.4其他相关问题。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加强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网络交流协作能力、网络课程设计能力、网络教学的组织实施能力等。双语教学与教师能力培养:双语教学的目的既区别语言教学又区别于专业教学,是在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外语运用能力,故因提升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认知水平及教学能力培养。外出参观、培训和交流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种课程教学研讨会、教材编写研讨会、名校实验示范中心;参加电子设计工程师培训与考聘,以此开拓青年教师知识视野和实践能力。教学督导:建立长效机制,准入验收与跟踪听课并行;点面结合,业务讲座与指导竞赛配合;关注个人成长,教学经验与科研经验传承;宣传典型事例,带动队伍成长。

三、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创建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高校应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的战略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秀、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的一些做法可以在同类院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使用,特别是对于教学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反思型幼儿教师发展实践论文

园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园本课程对幼儿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通过园本课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我们要从园本课程的角度出发,努力探究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一、建立并完善幼儿园教研管理机制。

1.以园为基,建立教研机制。

首先,幼儿园应加强幼儿教师人员配置,做好统筹规划,确保人力资源配置合理、高效。幼儿园应建立园本课程科研小组,并形成以园长为首,以教研组为核心,以优秀骨干教师为基础的高效人力资源体系,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和明确的教育目和园本课程开发目标,使教师等人力资源发挥最大作用,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提升园本课程建设水平。其次,建立并完善教研机制,为园本课程的实施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幼儿园可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园本培训,包括专题式培训、参与式研讨培训、案例分析式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教研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此外,幼儿园还可通过积极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包括课题研究、教学比武和各类技能大赛等,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2.以研为实,倡导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也是决定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教学反思水平师。基于教学反思的重要价值,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反思活动,从而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依据。幼儿园可利用例会开展教育活动,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与其他幼儿教师分享,与此同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有效反思,并在反思中改进自我,重建教育生活。幼儿园还可以通过教学日志的形式进行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幼儿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反思,如采用录音笔、观看优秀课程等形式,为幼儿教师答疑解惑,不断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二、更新观念、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

1.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种根植于教师思想内部的`、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产生影响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环节。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错误认知,重视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将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教研能力的提升,坚持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反思的教学过程,不断提升幼教专业能力。

2.促进专业知识提升。

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途径较多,包括阅读书籍、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和主动进行教学反思等。书籍是幼儿教师丰富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渠道。幼儿教师应在工作之余,多阅读一些学前教育方面的专刊、书籍,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等,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为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学术交流会议是幼儿教师提升专业知识的必要途径之一,通过学术交流会议,幼儿教师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幼儿教师。“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并通过观察和自身实践,不断进行反思,通过总结,使自己得到提升。幼儿教师应在幼儿园的工作中认真观察、主动调研、不断参与各种讲座和培训,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反思,总结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日后教学。

3.多途径发展专业能力。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生活组织、教学活动设计和激励评价,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应巧妙设计,积极参与,亲自动手,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生活组织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幼儿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将各种问题梳理、总结,凝练成自身的经验,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应积极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尽可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在激励评价中,幼儿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并对其学习、活动等情况进行及时点评,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注重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幼儿教师参与培训是提高其专业能力、丰富教育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拓展视野,还能够通过教育培训与其他经验丰富的教师沟通、交流,获得相关专业人士的指点与支持,进而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参加教学竞赛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竞赛,如歌舞比赛、绘画比赛、手工大赛等,提升专业技能,还可以通过参加教学示范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竞赛中不断增长的知识、提升的能力,可为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根据自身实际特点与幼儿发展需求自行设计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这一研究活动只有在幼儿园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合作的基础上方可顺利实现。幼儿教师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进行总结,并将其提炼为教育观念,用这些教育观念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通过不断的转换,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论文

前,我怀着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踏上工作岗位,在这18年里,我始终用心育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乐于奉献,一直在一线承担教育教学任务,是学校的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承担全校或县的公开课任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曾被评为市作文优秀指导者、县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精心设计的课例、撰写的教学论文屡获县优秀奖。但渐渐地,我感觉我迷失了方向,内心一片迷惘,我不知我的教学之路该往哪儿发展。我不停地思考: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想要什么?我的个人风格是什么?我该朝什么方向发展?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像一股春风为我拨开迷雾,令我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我希望在培训中改变现状,实现个人专业化发展新的道路。

二、发展目标。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一个会学习的教师。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提升多种能力,如运用教育资源的能力,设计能力,科研能力等等。定期阅读《小学教学参考》、《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月刊》等教学刊物;不定期阅读其他领域的专著,博览群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学习心得。养成天天至少有半小时阅读的好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

2.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反思型教师。

3.成为研究型教师:在工作中,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撰写有质量的教学论文并争取发表,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的教师。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能力,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多听名师上课,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努力形成自己对教材的独到处理;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用心思考,凡事多思多想,反思教学事物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找出成长的方向。

4.做好榜样示范,把学到的先进理念带回学校。

三、主要措施。

1.以“学”为本,夯实文化底蕴。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有着丰厚的知识底蕴,才能在教学时游刃有余、挥洒自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学习一些教育专著,翻阅一些教育杂志;应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增强自己的人文情怀,并以此来塑造青少年们的人文情怀。日常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以教材为例子,扩大学习范围,搜集资料,拓展延伸,厚积薄发,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学习进行到底!

2.以“思”为锲,促进专业成长。

“经验+反思=成长”这是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的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他告诉我们要不断地学会发问,审视自己的课堂:我的目标设置恰当吗?目标达成度有多高?我选取的教学内容是符合达成目标的需要或是学生的需求?我的课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剖析、思考,用以指导今后的教学,才能不断地超载和提升自己。只有不断保持一种对教育的执著和专注,秉承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不断反思,才能有效地促进个人专业化发展的成长。

3.以“研”为梯,实践创新发展。

从事教育研究不仅是教师认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也是改变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路径。因此,我将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在思索中践行、总结,更新观念,实现角色转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争取上研究课、观摩课,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创新,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型的教师。

4.笔耕不辍,丰富完善自我。

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笔耕不辍”,写教育叙事,写教学反思,写教学随笔,写案例分析,写心中感悟……并争取发表。

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跟岗学习,是促进我专业成长的一个契机,让我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只有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不断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和继续教育,才能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会一直朝着心中的梦想迎风起航,虽一路风风雨雨,但是我一定坚持不懈,我会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的去实践、去完善、去落实。

相关推荐

餐饮创业策划书大纲(实用17篇)

策划书是一种针对某项工作或活动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我想我们需要撰写一份策划书了吧。策划书是对所需资源、步

军训总结发言稿(汇总17篇)

军训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军事思想、军事素养以及纪律意识的培养。下面是一些军训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写作时的参考和指导。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

班主任鉴定评语(汇总23篇)

有时候,写作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写作灵感不足的困扰,这时候范文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写作的内涵和要求。1、你能自觉遵守学校的

幼儿园心理健康总结小班(优秀19篇)

幼儿园小班的课程设置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园小班的优秀教学案例,供教师们借鉴和参考。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

工地火灾防控工作方案范文(20篇)

制定工作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对工作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工作方案范文,了解一下别人是如何制定和执行工作

数轴说课稿沪科版(实用15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规划和指导教学的一种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有条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下面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激发您的创造力。

校园环保演讲稿高中范文(12篇)

演讲稿范文的主体部分是展开论述的核心,可以通过事实、数据、案例等方式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精选的演讲稿范文,相信对我们的演讲能力有所帮助。

房屋销售代理协议(通用16篇)

代理是指一方人或组织代表另一方人或组织进行特定活动或交易。最后,我们请来了一位代理行业的先锋人物,他将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分享演讲。甲方:乙方:甲方开发位于甲、

公司劳动合同(专业17篇)

劳动合同的解除应当依法进行,雇主和劳动者在终止合同关系时应当尽量减少对方的损失。以下是一些优秀劳动合同的范例,我们可以汲取其中的经验和精华。需要方:______

比尾巴教案及反思(优秀22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有效执行需要教师对教学进程的把握和调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