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报告 > 中国同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7篇)

中国同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7篇)

作者: 书香墨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详尽、全面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它通过收集和整理数据来获取准确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写好调查报告,我们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写作指南和经验分享。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参与人员:。

社会现状:

一、教育制度的差异造成的人文差异。

中国教育95%以上采取的是应试教育,正是这样,中国的学生发展方向很单一,只是为了分数而拼命的学习。从小学到高中,本是孩子兴趣多元化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中国,却有61%的`孩子兴趣被抹杀,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忘记了自己最初的目标,只是盲目学习。而在美国、英国等国家,早晨8点钟开始上课,下午3点半就可以放学,并且家庭作业还不多,这样他们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从而使社会更加多元化。

20岁,学生开始逐渐步入社会,但这时从大学开始,中国的教育压力开始减缓,美国教育压力却开始上升;中国学生消怠至极,美国学生积极开工,就这样,开端不一样,注定结果也不一样,。

目前只有清华、北大等几所学校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感到紧张,学习社会经验。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要彻底的改变,要向美国的教育模式过渡,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多元化世界中站住阵脚,逐渐强大!

二、人口素质及涵养表现。

据统计表明,在国外餐厅吃饭时,有种幽雅的感受,但在国内,总是熙熙攘攘的感觉,好像有人在打架一般,言语稍有不合便拳脚相向。这大概就是我国人口素质不高及教育水平低下的表现吧!

得出结论:目前,我国教育制度阻滞了我国全民族素质的提高,造成了我国社会单一化的现象。

整改建议:在我国现有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逐步由分数教育、应试教育改革为素质教育,真正做到“让孩子健康发展”!使我国公民能在多元化格局世界中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是指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衍生物,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创业。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所突显出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为对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状况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今年市妇联通过县、镇、村妇联组织网络,对全市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有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通过“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的形式,走访基层妇联干部、镇村干部、留守家庭等,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共同探讨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思路。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对目前我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粗浅分析,就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根据妇联系统20xx年3月的调查摸底显示,我市17岁以下留守儿童已达10万多人,占儿童总数的12%。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就有9万多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87%。阳山县、英德市所占比重最大,阳山县有3.9万多人,英德市有2.6万多人,两县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了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70%。

(一)基本现状。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境普遍不宽裕,生活依靠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外打工维持。据统计,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年人均收入2500元以下)有15909人。有的家中有病人,因病致贫情形并不鲜见;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技能水平较低,打工收入较微薄。部分留家的母亲,最主要的任务是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小孩,只进行简单的种植养殖来帮补家计。

2、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3、农村留守儿童中,小学年龄段以下的超过半数。据统计,小学年龄段以下的儿童共有6.2万多人,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65%。其中,读小学的占了36.4%,读幼儿园的占了12.3%,学龄前的占了16.3%。

(二)主要存在问题。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等方面与其他儿童存在的差异性,使其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隔代教育负面作用,学习水平和心智水平难以提高。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由于祖辈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计,有的自己也体弱多病,对于管教孩子是无能力也无精力,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同时“隔代亲”现象的普遍存在,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祖辈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文化辅导和行为习惯、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对孩子疏于管教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如清新县禾云镇的小健,今年13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他的父母长期在广州打工,由奶奶负责监护其生活学习。奶奶不识字,对其也十分溺爱,少有对其进行严厉管教。小健对学习非常不自觉,成绩是越来越差。同镇10岁的小发读一年级时,有妈妈在身边监督、照顾,能上课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回家更会帮助妈妈做点家务。到了二年级,妈妈随父亲到佛山打工,由行动不便的外婆照顾他。结果他的成绩是直线下降,成为班中的差生。而且越来越调皮,和同学追逐打闹,有时更是不上学,骑着自行车到处游逛。像这样由于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辅导,造成很多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佳。部分更是因为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导致出现性格偏执或行为偏差,出现厌学、逃课、迷恋网吧和电子游戏等现象,甚至与社会上一些小混混搞在一起,染上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社会恶习。

2、缺乏亲情抚慰与倾诉沟通,心理问题显现。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正处于生理发育、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正是极需沟通倾诉和正确引导的时候。父母在生活中的缺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这些儿童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的形成。连山县上帅镇9岁的小琴,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外出务工,剩下她和正在读学前班的妹妹跟随年老多病的奶奶一起生活。天长路远,父母对两姐妹的生活学习情况甚少过问。两姐妹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贴身照顾,性格变得内向,不愿与人交往。13岁的小豪读六年级,父母在广州打工,由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当他违反学校纪律时,班主任只能打电话给他的父母。远方的父母只能通过电话只言片语对其进行教育。为了加强沟通,他的父母甚至留下了手机,但手机却变成了“游戏机”,成为其学习的障碍。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部分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差异大,巨大的代沟让两者难以交流沟通。父母忙于务工且身处远方,对孩子的情感沟通和心理关怀也少。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帮助。有的.儿童和父母感情生疏,甚至怨恨父母无情,久而久之对家庭缺乏温暖感和归属感。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极易产生社会认知、行为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这对于儿童人格的健全健康发展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3、缺乏安全监管,生命安全受威胁。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人或年纪老迈,或病痛缠身,对他们上学、放学途中、节假日的安全问题难以监管到位。节假日特别是寒暑假,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更加突显。他们上山捉蛇捕鸟,下河洗澡摸鱼,骑车到处游荡,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连州市龙坪镇7岁的小军,父母到了番禺打工,留下他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去年12月,正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军由隔壁50多岁的大叔帮忙接他放学,结果途中发生车祸,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政策社会因素。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其实都希望把孩子留在身边,但由于现行户籍管理等相关政策和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无法更好地解决孩子进城后的入学、医疗保障和居住等问题,迫于现实的压力,把孩子留在农村就成了绝大多数农村家庭无奈的选择。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极需得到家庭外的社会教育体系的更多帮助和疏导,弥补亲情、监管、教育等方面缺失对其成长形成的消极影响。但一方面,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农村学校中开设专门的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课程还是相对较少;另一方面,社会教育相关服务体系更是还未发展成熟起来。这样的现实状况直接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问题的不断产生。

(二)家庭个人因素。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弱,传统种植业收入水平低,农民往外走是必然的。农民外出务工谋生,目的是想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希望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教育之间产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有的家长认为,毕业后没门路照样找不到好工作,还不如早点就业。在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下,再加上忙于务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就不太重视和关注。委托的监管人又忙于操持家务和农活,更加不会对留守的孩子进行更多的教育。这些都是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的因素。

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数已在加大,问题也正在凸显。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对国家人才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深远深刻的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影响的不仅是一代人,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为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一)推进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上的问题。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学校配套建设宿舍,并不断改善寄宿条件,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尽量避免家庭教育缺失的弊端。

(二)多渠道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目前教育、妇联、关工委、团委、学校等部门、群团、社会组织都有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扶持工作。如市妇联去年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活动,一年来开展家教公益大讲堂1000多场,受教育家长35.6万人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28万份。招募4400多名(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集体和热心人士担任“爱心父母”,募得帮扶款130万多元,帮扶困境儿童1700多人。暑假期间还联合市关工委、团市委开展“携手关爱留守儿童缤纷夏日五个一”活动,让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开心而有意义的假期。这些救助扶持工作虽然一定程度上代偿了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但毕竟力量微弱,而且都是分散、间断行为,并没有形成长效、持续的工作机制,成效是有限的。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无法短期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之前,各级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利用社会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助。如建立综合性服务站、托管中心、心理咨询站等。

(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依托学校或有关服务机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家庭情况等进行登记造册并实行动态跟踪。根据相关信息,更好发挥各种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提供救助和帮助。

(四)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及监护人家教理念灌输。引导和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委托监管人提高责任意识,密切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成长情况,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尽量给予孩子温暖与关怀。学校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办好家长学校。利用书信、电话、信息、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利用家长学校经常性开设家庭教育讲座,让“第二家长”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

(五)重点关注,积极消除社会因素的影响。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和住房、教育、卫生等相关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逐步消除与户籍管理相联系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政策障碍,促进城乡、区域、部门之间相关政策的衔接与配套,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平等享有相应的权利权益,积极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根源复杂,涉及人员广泛,极需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从而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教育改革实施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情况到底如何呢?笔者走访了几个省市近百所学校,以及与全国其他多个省市的教育工作者的联系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存在的普遍现象总结列举如下:

学校篇。

一、巧立名目乱收费。

国务院已经明令禁止不再向农村中小学生收取书本费,课桌费等费用,而学校则巧立名目实施乱收费,有的学校将练习册,英语磁带等学生必备的教辅资料在开学初收取费用,但不告知学生家长,到了学期过半或学期将要结束时,再将这些项目重新向学生收取,造成重复收费。

有的学校在刚入校的新生中收取一定的课桌凳费用,并且不开具任何的票据,班主任将学生的姓名记录下来交给学校领导就行了,在收费时承诺学生在离校时可以将课桌凳带走,或者按使用情况退还费用,可到了学生毕业时却只字不提,造成家长不满,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时,明知向学校要钱无门,索性将课桌凳砸烂,以泄愤,造成公物损坏现象严重。

二、教研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这几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义务保障经费,但是一些学校将这批义务保障经费私自挪用,用来美化校园,添置一些并不实用的教学教学设备、办公用品,但是,真正用在一线教师身上的教育教研经费却少的可怜。有的学校一学期也见不到上一节公开课,有的学校的教师甚至几年没有听一节课,至于教育教研,更是无从谈起。

有的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老化,在许多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找不到量筒、量杯。在地理课上,找不到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即使有的学校有,也是紧锁于实验室、图书室,甚至连实验室的管理员也不能很快将它们找出来,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设备添置了,但大多一买了之,一把锁就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一线的教师隔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学校管理不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的学校的校长,经验不足,思想老化,墨守成规,没有新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教学经验到了学校就被用老壶装了进去,不能满足新形式的教育需求。一些学校校长家长作风太浓,引起教师的不满,教育教学情绪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形成矛盾,这样的学校,留不住好的教师,更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留不住学生,造成学区内的学生择校。

有的学校的领导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有些事情没人管,有的事情一起管,形成内耗,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师篇。

一、工资待遇低,无心教学。

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使得许多教师不能专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虽然这些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工资待遇相对而言却很低,尤其对于年轻教师。他们面临的压力大,待遇低,而教育行业又是一个“论资排辈”严重的行业。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重,而待遇却相对老教师来说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社会应酬也相对增多了,而当今的消费水平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压力过大。拿一个三十几岁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工资水平在一千五百元左右。除去家庭开支,一个月所剩无几,再除去人情往来,社会应酬,房贷等,更是拙襟见肘,再看看与自己同龄的人,要么在生意场上是如鱼得水,要么在机关单位迎来送往,好不风光,就连在工厂里的工人,他们有时也不能比。所以他们大多搞一些第二职业,无心教育。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往往年轻人最能接受,年轻教师的此种心态大大减缓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得许多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得不到推广利用。

二、工作压力大,心理疾病多。

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强调不搞排名,而有些地方部门还是搞一些排名。更多的是,学校将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师考核挂钩,使得教师整天忙于提高教学质量(仅提高考试成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整天钻在学生堆里。成绩提高了则沾沾自喜,在领导,家长面前炫耀,吹嘘;成绩下降了则怨天尤人,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而很少有人从自身处找原因,寻找一些更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三、态度不端正,工作消极。

现在有不少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方式简单,方法粗暴。其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往往教学方法单一,工作缺乏耐心。很少和学生谈心,加上他们社会阅历浅,无法和家长取得较好的联系与沟通。使得学生的情况不能较全面的掌握。无法从源头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不断出现,教师往往会对这部分学生失去信心。有的教师干脆放弃对他们的引导、教育。从而出现了学校里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等他们走入社会后出现了“问题青年”。

四、吃拿卡要多,反映强烈。

学校现在也不是一块净土,现在许多教师在社会上耳濡目染,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家长索要钱财,如:现在许多班级班额过大,有的班级七八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使得座位问题就成了焦点,最后排的学生往往被前排的学生挡住视线,无法看见黑板上老师的板书。而教师也看到这一点,暗示学生,甚至直接向家长索取好处,从而让学生有一个较理想的座位。

再比如,有的教师自己在家中搞有偿家教。他就会将测试试卷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暗示,甚至直接泄漏给学生。而对待没有辅导有没考好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并找其父母谈话,施加压力,迫于无奈。学生只好“自愿”地到老师家辅导功课。以上种种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僵化,有的家长在学生的面前指责教师,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得教师教师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学生篇。

一、读书无用,厌学情绪重。

现代社会,人才多,每年的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将大学生找工作拿来热炒。使得家长与学生都产生了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非得靠学校、政府出面搞什么招聘会,大学生才能找到工作这一错觉,尤其对于农村学生,他们一方面无力承担学生高额的学习负担,一方面考虑到自己无后台、背景,将来也未必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干脆不读了,一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打拼也干出了一番事业,正反一比,厌学情绪更重,“读书苦、读书累、读书就是活受罪,不如参加阴暗社会,有吃有喝有地位”这类顺口溜充斥校园。教师、家长没有及时地加以引导,使得一些地方辍学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中国中小学教育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近日在京发布《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提出,亲子阅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健康人格的过程。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主办的“2016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活动由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

活动现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建翔教授发布《20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我们应警惕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过度、教育异化问题,家长需要补上“爱”的教育这一课。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

调查发现,中国亲子教育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具体表现在:家长的民主意识、科学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家庭教育科学观念与方法的传播更加有效和多样化;家长更加注重儿童成长的全面性,特别是儿童健康人格的培养;家长的学**热情持续高涨;注重科学陪伴;关注亲子阅读;父亲参与度有所提高,等等。

调查也发现了亲子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许多家长不能正确理解“爱”的真谛,不自觉把**的恐惧、贪婪、功利心当作“爱心”传输给孩子;育儿焦虑、教育过度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家族文化传承影响的“隧道效应”还比较明显,而家长对此往往没有清楚的意识等等。报告认为,应警惕家庭教育中存在教育过度、教育异化问题。

教育过度主要表现在过早、过多、过快地灌输知识;为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过长占有孩子的玩耍时间;过密的'言语和讲道理等。教育过度会造成教育异化。因为教育过度所引发的亲子冲突与家庭焦虑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社会问题,需要广大家庭深刻反省。

报告认为,在孩子进行玩耍、阅读、做功课、体育锻炼、交往、旅游、过生日或节假日等场合,家长的陪伴时间均有所增加,而妈妈的陪伴时间又明显高于爸爸;陪伴的功利性还比较明显。报告指出,68.37%的家长选择了“理解、信任和欣赏孩子”。这个现象令人欣喜,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家长并不能够真正懂得和做到对孩子的理解、信任和欣赏。他们的“爱”里面隐藏了较多的功利性。这样的“爱”很容易转变为“恨”,恨铁不成钢。

报告指出,家庭中的教育焦虑问题不可忽视,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家长要重新回到平常心,重新找回教育规律。焦虑的家长、过度的教育,都是从外部向孩子强行灌输、施压,而没有唤醒孩子内在的“天然学校”,孩子的生命力逐渐变得僵硬,失去了灵性,失去了他“自己”的天性。

调查表明,约有一半的家庭重视亲子阅读,这是很好的趋势,但还是不够的。亲子阅读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深入情感世界,培养健康人格的过程。这对孩子是至关重要的。报告认为,每个家庭都具有一条象征家族文化心理结构代际传承的“隧道”,会极大地影响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与上一代人的关系,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模式和处事模式,进而成为影响家庭教育的重要元素。家庭教育要警惕,不能把孩子的“自己”教没了、亲没了。

中国义务教育现状之调查报告

义务教育虽然已经推行了很久,但一些地方的教育情况仍然不理想,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仅供大家参考。

中国教育改革实施多年来,中国的教育情况到底如何呢?笔者走访了几个省市近百所学校,以及与全国其他多个省市的教育工作者的联系中,发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存在的普遍现象总结列举如下:

国务院已经明令禁止不再向农村中小学生收取书本费,课桌费等费用,而学校则巧立名目实施乱收费,有的学校将练习册,英语磁带等学生必备的教辅资料在开学初收取费用,但不告知学生家长,到了学期过半或学期将要结束时,再将这些项目重新向学生收取,造成重复收费。

有的学校在刚入校的新生中收取一定的课桌凳费用,并且不开具任何的票据,班主任将学生的姓名记录下来交给学校领导就行了,在收费时承诺学生在离校时可以将课桌凳带走,或者按使用情况退还费用,可到了学生毕业时却只字不提,造成家长不满,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时,明知向学校要钱无门,索性将课桌凳砸烂,以泄愤,造成公物损坏现象严重。

国家这几年在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了大量的义务保障经费,但是一些学校将这批义务保障经费私自挪用,用来美化校园,添置一些并不实用的教学教学设备、办公用品,但是,真正用在一线教师身上的教育教研经费却少的可怜。有的学校一学期也见不到上一节公开课,有的学校的教师甚至几年没有听一节课,至于教育教研,更是无从谈起。

有的学校的教学设备严重老化,在许多小学,科学实验课中,找不到量筒、量杯。在地理课上,找不到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即使有的学校有,也是紧锁于实验室、图书室,甚至连实验室的管理员也不能很快将它们找出来,有的学校虽然教学设备添置了,但大多一买了之,一把锁就将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一线的教师隔绝,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有的`学校的校长,经验不足,思想老化,墨守成规,没有新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教学经验到了学校就被用老壶装了进去,不能满足新形式的教育需求。一些学校校长家长作风太浓,引起教师的不满,教育教学情绪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形成矛盾,这样的学校,留不住好的教师,更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留不住学生,造成学区内的学生择校。

有的学校的领导拉帮结派,明争暗斗,有些事情没人管,有的事情一起管,形成内耗,不利于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师的工资待遇低,使得许多教师不能专心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虽然这些年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但是工资待遇相对而言却很低,尤其对于年轻教师。他们面临的压力大,待遇低,而教育行业又是一个“论资排辈”严重的行业。年轻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重,而待遇却相对老教师来说相去甚远,严重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了,社会应酬也相对增多了,而当今的消费水平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压力过大。拿一个三十几岁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工资水平在一千五百元左右。除去家庭开支,一个月所剩无几,再除去人情往来,社会应酬,房贷等,更是拙襟见肘,再看看与自己同龄的人,要么在生意场上是如鱼得水,要么在机关单位迎来送往,好不风光,就连在工厂里的工人,他们有时也不能比。所以他们大多搞一些第二职业,无心教育。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往往年轻人最能接受,年轻教师的此种心态大大减缓了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得许多教育教学的好经验得不到推广利用。

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强调不搞排名,而有些地方部门还是搞一些排名。更多的是,学校将教师的教学成绩与教师考核挂钩,使得教师整天忙于提高教学质量(仅提高考试成绩),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整天钻在学生堆里。成绩提高了则沾沾自喜,在领导,家长面前炫耀,吹嘘;成绩下降了则怨天尤人,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而很少有人从自身处找原因,寻找一些更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现在有不少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方式简单,方法粗暴。其中年轻教师居多。他们往往教学方法单一,工作缺乏耐心。很少和学生谈心,加上他们社会阅历浅,无法和家长取得较好的联系与沟通。使得学生的情况不能较全面的掌握。无法从源头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导致“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不断出现,教师往往会对这部分学生失去信心。有的教师干脆放弃对他们的引导、教育。从而出现了学校里有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学生”,等他们走入社会后出现了“问题青年”。

学校现在也不是一块净土,现在许多教师在社会上耳濡目染,采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家长索要钱财,如:现在许多班级班额过大,有的班级七八十个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使得座位问题就成了焦点,最后排的学生往往被前排的学生挡住视线,无法看见黑板上老师的板书。而教师也看到这一点,暗示学生,甚至直接向家长索取好处,从而让学生有一个较理想的座位。

再比如,有的教师自己在家中搞有偿家教。他就会将测试试卷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暗示,甚至直接泄漏给学生。而对待没有辅导有没考好的学生,进行严厉批评,并找其父母谈话,施加压力,迫于无奈。学生只好“自愿”地到老师家辅导功课。以上种种使得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僵化,有的家长在学生的面前指责教师,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使得教师教师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

中国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1、根据民政部门调查显示,2009年,“经济适用男”“剩女”“宅男”“宅女”等与婚恋相关的词汇持续火热,相当比例的被调查者以此类词汇描述自己。婚恋问题已经成为单身男女首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

1、根据民政部门调查显示,2009年,“经济适用男”“剩女”“宅男”“宅女”等与婚恋相关的词汇持续火热,相当比例的被调查者以此类词汇描述自己。婚恋问题已经成为单身男女首要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统计局测算数据表明,在2005年――2020年期间,20岁-29岁适婚年龄的单身男女将形成一个高峰,每年适婚男女达到6000万左右,婚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

2、对于单身的原因,其中51%的被调查者表示缘分未到,在寻觅中;19%的'被调查者表示感情受过伤害,交友比较谨慎;11%的被调查者表示工作、学业繁忙,没有精力;8%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条件不够好;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条件出众,眼光比较高;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想太早失去自由,享受单身。

3、参与调查的单身男女通常会通过多种方式寻找婚恋对象,尤其是通过互联网寻偶现象日渐突出,成为70%以上受调查者的重要选择。

4、本次调查显示,92%的单身男女对婚前性行为可以接受,68%的单身男女对于适婚同居表示理解,85%的单身男女对于闪婚可以理解和接受。被调查者面对此类问题时,更强调以真爱为基础,看缘分,理性选择,而不拘泥于刻板的传统观念。这也反映了近年来与国家经济一起发展进步的社会观念。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近3%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已有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中国青年睡眠现状调查报告

我们调查的起因是因为发现大学生现在的夜间活动越来越频繁,这样是否会对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呢?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大学生更加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使身体更加健康。

我们对大一学生四个班部分男女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10%在11:00前入睡;55%在11:00~12:00入睡;20%在12:00~1:00入睡;15%在1:00~2:00入睡。女生,25%在11:00前入睡;45%在11:00~12:00入睡;25%在12:00~1:00入睡;5%在1:00~2:00入睡。白天睡觉的男生为80%,女生为70%;若睡不着时,有52%的学生选择玩手机,25%的学生玩游戏,20%的学生会听歌,3%的学生会胡思乱想这主要发生在女生;几乎80%的学生知道水果或牛奶有助于睡眠,而15%的学生会吃解饥的食物,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睡不着吃x眠药;65%的学生会选择平躺入睡;工作日与非工作日睡眠的时间,超过95%的学生会有差距,其中20%的学生会长达4h;如果睡眠中途被打扰,45%的学生感到非常生气,50%的学生会感到烦燥,3%的学生会继续睡觉,2%的学生会打骂;80%的学生有赖床行为;晚上睡觉不关手机的占75%;最可怕的是80%的学生感到每天睡眠不充足。对于上课睡觉,100%的学生认为这是不好的,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还影响周围的其他同学,究其原因,60%的学生感到本课无趣,30%的学生是因为昨天晚上没有睡好,10%的学生是因为其它原因。

科学研究表明,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9—10点,因为这个时间正处于生物低潮来临之前,如果能顺应规律,就能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成年人睡眠时间为6—9小时为宜,早上5—6点起床最为适宜。午休对人体健康是很重要的,适当的午休可以解除疲劳,使精力、体能得以恢复,还可减少脑溢血、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还得注意的是睡眠姿势,一般平躺0.5—1小时,即可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精力得以恢复。睡前喝牛奶有助于睡眠,睡前适量的运动会使心率稳定有助于睡眠。关于每天应该睡多长时间,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人,睡得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所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对我们来说,是保持身体健康的保证。

某一地区、某一单位、某一企业,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或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经济建设、科学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了把他们的具体做法和成功奥秘反映出来,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题的调查,然后写出调查报告,这种类型就是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例如,北京太阳谷经济信息中心就是长期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跟工作通讯中那些以反映工作成绩为主的类型有些近似。区别在于调查报告重在调查,特别注重对调查过程和调查所得数据的叙述和列举。

跟上种类型相反,这是针对某一存在问题展开调查,以揭示这一问题的种种现象和深层原因为主要目的的调查报告。它的主要功能是揭露和批判,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某种新近产生或新近有了长足发展的事物而写的调查报告。

在现实社会中,新生事物总是不断涌现的。反映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的文体功能,就是全面的报道某一新生事物的背景、情况和特点,分析它的性质和意义,指出它的发展规律和前景。

这是针对一些社会情况所写的调查报告。这里所说的社会情况,主要是指社会风气、百姓意愿、婚恋、赡养、衣食住行等群众生活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类调查报告虽不直接反映政治、经济等重大问题,但百姓生活也是跟政治、经济密切相关的。另外,这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一些问题。因此,各种新闻媒体都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报道,《中国青年报》、《文汇报》等都曾开辟过公众调查专版。类似《北京人出游记——北京居民京、津、沪地区旅游消费调查》、《中国夫妻过得怎样》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近3%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近年来,虽然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农村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如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已有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有关领导和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xx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联合举办了“xx年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状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于xx年8月开始,截止于11月底,有近15000余家企业参与调查,由于统计对数据要求较严格,最后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为1883份,从有效样本地域分布看,基本覆盖了全国各省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组织众多人力资源管理专家,通过对参与调查企业的有效样本进行数据统计和系统分析之后,完成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该按照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模块,分为制度建设、岗位管理、人员招聘、绩效管理、员工培训、薪酬福利、社会保障、高层管理人员等八个部分。现将《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各部分的摘要汇总如下:

制度建设现状。

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总体情况、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状况及建设途径分析,并对不同背景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差异比较,认为中国企业在“人的管理”方面还处在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时期,强化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尤其?quot;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不同背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方面差异明显。

内容摘要:我国不同背景企业人力资源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差异明显。国内企业基本上是每100名员工配置1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企业人员规模越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置越多。

内容摘要:我国企业对通过岗位分析加强岗位管理规范化的态度基本一致,但管理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企业进行过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员调整,且主要以小范围的局部调整为主。企业岗位分析的结果主要应用于考核、招聘、薪酬设计和人员岗位调整等领域。企业对岗位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感高度一致。不同背景企业岗位管理情况存在一定差别。

劳动用工招聘现状。

内容提要:我国企业劳动用工总体上已初步规范,逐渐市场化。企业发布劳动用工信息主要以招聘会为主,以媒体广告和人才交流中心为辅。从社会上招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新增人员的.最主要来源。面试是企业录用人员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部分企业已有能进能出用人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建筑企业、批发零售餐饮企业用工市场化程度高,但亟需加强劳动用工制度建设并认真执行劳动法规;西部企业弱于制度建设,中部企业弱于制度执行。企业上市促进了其劳动用工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人员绩效考核现状。

内容摘要: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奖金分配“和”调薪".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是大部分企业实施人员绩效考核必备工作。国有企业尤其是金融业、水电煤气业、交通仓储邮政业等行业建立考核制度和实施考核的面较广,但执行不力,考核实施效果一般。企业规模越大,人员绩效考核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管理相对较好。中小型企业人员绩效考核效果差于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市促进了企业提高人员绩效管理水平。

内容摘要:通过对国内不同背景企业员工培训状况的问卷调查和有效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处于不稳定和低水平状态,培训工作的效益难以体现;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较低,现有的培训脱离实际,有待反省企业培训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薪酬管理现状。

内容摘要:我国大部分企业员工对薪酬表示满意;大部分企业在薪酬管理上实行分类管理,技术、销售及其它人员薪酬结构各不相同;长期激励的主要形式是虚拟股票;多数企业人均月收入在800~2500元之间,多数企业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在30%以下;企业一般参照同类企业经验数据和本企业历史水平确定工资标准。

相关社会保障现状。

内容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政策环境,调查发现,各类社会保险企业参险率和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化率总体上离广泛覆盖的目标还有差距,而且不同类型企业间的差别很大。需要深化改革,加强执法和监督,为企业创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也要提高认识,贯彻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本投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中国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基本环节如下: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庙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区、镇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呆在农村,是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就我们学校来说吧,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叫他们如何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呢?懂计算机的人更是没有;老师的年龄老龄化,学校中差不多都是临近退休的老师。

中国大妈投资现状调查报告

不是所有上了年纪的女性都叫“大妈”,是否有闲有钱、有购买力,是区分“大妈”与普通中老年女性的重要标准。

融360《维度》针对45岁至70岁的有投资经历的城镇女性做了最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除银行存款外,有超过半数(55.2%)的大妈投资金额在10万以上,其中投资50万以上的占比22.4%。另有2.63%投资金额超过100万,这部分人最青睐房地产和黄金投资,投资品种覆盖了国债、基金、p2p、外汇等8个领域。

在国债、基金、p2p、线下理财等12种投资产品中,最受大妈欢迎的是股票(51.75%)、基金(50%)和p2p(32.5%)这三种中高风险产品。此外,也有大妈单独给出琥珀等收藏品投资的答案。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大妈”一般处于职业生涯收尾阶段或已退休,事业和家庭压力都比较小,掌握家庭财政大权,据融360《维度》另一份调查显示,在家庭中不管财政大权的大妈仅占16%。她们乐于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敢于重仓投资和高风险投机。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是中国大妈的崛起元年。实际上,大妈的发迹,几乎与祖国经济之崛起同步,要追溯到改革开放期间。

多数“大妈”依靠炒楼发迹。

投资房产的中国大妈背后,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借房地产红利崛起的,为特殊时代背景和国家政策所造就的一代土豪。但凡炒楼人,基本都听过“温州太太团”的名号。

然而,中国大妈简单粗暴、几乎没有技术含量的崛起,难掩隐患。融360《维度》调查显示,有37.7%的大妈投资金额占总资产比例超过一半,显示出较强的激进性。融360理财分析师发现,占比4.39%的,将全部资产用于投资的大妈,其投资的多为房地产和现货,这种投资会套牢大量的资产,过于激进冒险,一旦大跌,非常难以脱身。

“大妈”有极强的赌徒心理。

大妈身上有众多明显的标签,其中一项就是:赌徒心理严重。初“狙击”华尔街重仓扫金,就是大妈投资行为情绪化的体现。雄厚的资金支撑着极强的赌徒心理,造就了大妈的激进本色。这种激进有时会带给她们丰厚的风险回报,可更多时候,却只是把她们变成了风险的牺牲品。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在股市大震荡中,有55.84%的大妈赔了钱,其中27.9%损失惨重。另有6.49%资金至今仍套在股市中。

融360《维度》在与20不幸“割韭菜”的大妈们交谈时,发现她们对自己的遭遇各有总结,理由五花八门,涵盖人情、人脉、小道消息,天时、地利、宗教信仰,却唯独无人提及炒股常识和金融知识。

或许,正因她们缺乏扎实的金融功底,面对瞬息万变、涨跌如同过山车的股市时,只能求助于各种周边因素,以及类似玄学的心理力量。

盲从,抱团,贪小便宜。

大妈们不愿去研究投资知识,更愿意花精力去挖掘熟人资源,认为只要和精通投资理财的人搞好关系,就等于掌握了一切她们听都没听过的金融本领。如果身边实在没有金融从业人士,大妈们就从公众人物身上找机会。

要么信熟人,要么信权威。亲历过共和国历史上人与人最不能互信的时期的大妈,却比谁都更乐于奉行“以人为本”。

大妈们相信人,更信人多力量大。所以每有投资行动,必呼朋引伴,把个人决策上升至群体行为。酷爱抱团的中国大妈,吃过大锅饭,跳着广场舞,受过“严打私心一闪念”的时代教育,习惯了在群体之中寻找安全感。

在大妈逻辑中,不可思议之处还有很多。譬如大妈一出手能投资几百万,却会纠结几百元的赠品。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中国大妈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长起来,却随着时代巨变迅速拥有了大量财富。然而从没有人教过她们,应该怎样打理超出她们认知范围的一大笔钱。所以她们虽然成了土豪,还大多掌握家中财政大权,却对大额投资没有概念,只能求助于他人;相反,勤俭省下的几元钱、被赠送的几袋米、几桶油,则属于她们最熟悉的数额级别,承接了她们对于钱的全部热情。

骗子盯上“大妈”

极强的购买力、极差的财商,综合上述两点的部分中国大妈,成为骗子的.主攻人群、骗局的目标坑害者。

融360《维度》最新调查显示,超七成(71.05%)大妈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被“坑”过,她们被骗的原因多样,近年来新涌现的p2p、邮币卡、现货投资、线下理财等领域,都有大妈不幸跳坑的身影。其中p2p和现货投资是大妈最易踩坑的两大类产品,占比分别达35.73%和17.4%。

融360理财分析师认为,p2p于近年兴起,曾一度处于蛮荒状态,骗局丛生,大妈对新型理财产品不甚熟悉,难免频频中招。而现货投资的原理和风险情况长期以来都复杂且不够透明,骗子们往往隐藏投资现货的风险,捏造极富吸引力的“利润”,很多大妈都因此受骗。

某比特币网站统计显示,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贵宾用户中,40%为女性,其中又以中老年为多数,可见中国大妈开始混迹比特币江湖。一叶知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很多连智能手机都不会操作的大妈们,卷入了真真假假的科技金融漩涡之中。骗子针对不少大妈“钱多人傻”的特征,为之量身定制骗局,卷钱无数,留下遍野哀鸿。

结语。

中国大妈的发迹、盈亏、受骗,都那么与时俱进,可她们身上总有一些东西,像活化石一样,永远提示着这个文明古国在西方金融面前的露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观念,沉积到她们身上,外化为包括激进、盲目、非理性等最不明智的部分——许多非中国大妈投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中国青年睡眠现状调查报告

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日前发布了《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睡个好觉”成为青年人的奢望。有专家表示,中国青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对身体造成潜在危害。

本次调查范围纳入了10岁至45岁的人群,共调查了近6万人。从整体的睡眠状况来看,76%的受访者表示入睡困难,其中超过13%的人甚至感觉处在痛苦状态,只有24%的受访者表示睡眠整体状况不错。其中,能“一觉到天亮”的人堪称是上帝的宠儿,而这样“没心没肺”的青年人只有11%,其他受访者都表示会半夜醒来。

中国青年人的睡眠质量不高,表示“睡醒后像充电一样”的受访者只有5.6%;而“睡不够,起不来”或者“睡了却依然疲惫”的受访者高达91%。不少受访者承认,睡眠好坏要看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大时就睡不好觉。

当工作与睡眠发生冲突时,睡觉绝对不是首选。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受访者会牺牲睡眠时间来完成工作。更糟糕的是,即便加班完成了工作,他们依然不会选择睡觉,而是东翻西看,患有严重的“晚睡拖延症”,迟迟不愿意送走这一天。学历高的人更关注健康,自律性也强,因此对睡眠的掌控要好一些。但是,总体来看,生活作息非常规律的受访者只占5%。

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三大星座的人堪称生活作息一塌糊涂,他们更容易深夜兴奋。此外,睡眠问题跟收入、职业、社会地位没有直接关系,“各阶层睡不好的比例都差不多。可谓各有各的烦恼”。

中国睡眠研究会工作人员认为,压力、焦虑、情绪低落是中国青年睡不好觉的罪魁祸首。但是,电子产品也是偷走睡眠的帮凶,电子产品的蓝光效应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影响人的睡眠。93%的受访者睡前玩手机,追剧和购物消耗了大量睡觉时间。调查显示,一些平时很关注美容阅读内容的人群,凌晨2点时手机依然保持着非常活跃的状态,可谓是“贴着面膜刷屏”。调查者认为,中国青年作息时间随意性很大,不仅影响性欲,也造成了食欲不振、患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低下等负面影响。

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3月,绕不开和女性有关的话题。记者18日获悉,智联招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就业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形成《20xx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查共收集南通地区有效样本2139份,报告通过统计方法对女性职场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发现女性职业发展特征及其面临的挑战,引起社会、企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重视和思考,共同推动女性职业生涯快速发展。

调查显示,平均而言,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比男性高15%,而投入工作的时间比男性少9%。

未婚女性、男性的每周工作时长,分别为47.6小时、52小时;每天投入家庭的时间为1.7小时、1.5小时。数据显示,在步入婚姻后,已婚女性的每周工作时长为46.1小时,工作时间上并未太多改变,但投入家庭的时间却增加至2.6小时,已婚男性每周工作时长为50.4小时,每天投入家庭时长为2小时。

求职首要考虑“上下班方便”

调查发现,35.9%的女性将上下班方便作为选择工作的首要考虑因素,无形中放弃了更大范围的工作机会选择。女性对通勤因素的重视既是出于时间成本的考虑,更是方便顾及家庭的权衡。

3月8日,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二楼举办的三八专场招聘会中,记者就发现,不少女性选择工作的首要是上班地点、薪资待遇。这一点,在此次的调查样本种,也有体现。调查显示,在工作选择中,职场女性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而职场男性首要考虑的因素是“能获得成长和发展”。

尽管在工作、生活中投入的精力并不少,但现实中,女性收入情况并不乐观,更低的薪酬凸显了性别职业选择的分化,更是女性进阶管理层的不足。

调查发现,整体来看,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而在普通职员阶段,这一差异并不明显。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专家从所处岗位和所处职位级别进行解析。从女性和男性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看,确实存在明显的性别职业优势领域,女性主要从事与客户和财务有关的业务,其中行政/后勤/文秘、销售、财务/会计/审计、人力资源是女性“四大岗位”。而男性优势岗位是技术、生产加工,尤其在“技术岗位”,男性占比最高且二者差距最大。运营、设计、市场/公关、产品等则属于更加中性的岗位。

调查显示,个人收入用于在家庭日常花销中,女性占73.3%,男性占66.7%;休闲娱乐、旅游方面,女性占31%,男性占21.7%;个人学习进修上,女性占22.2%,男性占16.0%。此外,男性个人收入花费占比较高的,则在房贷/车贷、孩子抚养/教育、社交/人情消费等方面。

中国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施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甚至是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

一些村级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每年,都有一批优秀骨干教师被选考到城镇学校,这也大大减弱了农村教学教研的信心和力量。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中国资本外流现状调查报告

从中国流出的资金日益飙升,已成为全球日益担忧的一个源头,并迫使中国匆忙采取措施支持其货币。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降至近4年来最低。

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ofinternationalfinance)估计,今年1月中国有1130亿美元资金流出,这是梳理今年1月市场动荡之际中国资金外流规模的首次重大尝试。

这一规模超过了除两个月之外的所有月份,当时该协会估计,20共有6370亿美元资金流出中国,略低于上月公布的`6760亿美元估值。这也是连续第22个月录得净流出。

国际金融协会是一个总部位于华盛顿的行业组织,代表全球银行和保险公司。该协会估值基于对中国官方数据的推算,该协会警告称,1月数据只是“资金流动规模的近似值”。

然而,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让外界了解了资金外流的规模,包括通过非官方渠道流出的资金,例如虚开贸易发票以及其他用来绕过官方资本管制的方法。

常驻新加坡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bs)市场策略师曼苏尔•莫希-乌丁(mansoormohi-uddin)在谈到国际金融协会的1月估算时表示:“如果说有什么不准确的话,那就是它看上去偏低了。中国外汇储备正以每月1000亿美元的速度减少,央行似乎越来越有可能允许(人民币汇率)再次跌向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水平。”

国际金融协会的经济学家表示,根据最近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数据,他们估计,今年1月,中国政府已动用900亿美元展开外汇干预,以支撑人民币汇率。

该协会表示,中国央行(pboc)的这些干预代表着它已动用去年全年干预总规模(3420亿美元)的逾四分之一。

然而,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驻新加坡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中国似乎仍不愿过分打击资金流出。收紧管制“可能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这可能会鼓励更多资金流出,因为人们会认为有些事情不对头。”

中国资本外流现状调查报告

尽管央行一再声明人民币没有贬值基础,但自英国脱欧事件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实在非常不乐观。高盛的研究员通过调查离岸与在案人民币资金流向得出外管局或许正在不断掩饰资本外流严峻程度的结论。

据高盛统计,最近几个月内的跨境人民币流动可能掩盖了中国真正的资金外流水平。高盛分析师mttang以及maggiewei的报告显示,根据他们的计算,自10月以来,总净资金流出已达5,000亿美元,比国家外汇管理局所提供的3300亿美元的在岸外汇结算高出50%。

以下是来自高盛分析师mktang的报告详情:

中国资金流更新——跨境人民币流动如何以不同渠道掩饰资金外流的压力:。

我们更新了对中国的资金以及外流渠道的预测。分析显示第一季度的净资金流出为1,230亿美元(去年第三季度结合第四季度的资金净流出为5,040亿美元)。

第一季度的净流出中,约70%是由中国居民积累外国资产所造成的;40%源自外汇负债的偿还;还有-10%来自外国人对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外国人乃第一季度净流入的来源之一)这个组成结构与我们早前对年下半年的预测大致相同。

另外,我们标示了自去年10月以来高达1,700亿美元的人民币由在岸流向离岸的净流量,这有助于减少外汇储备的下降,并且向离岸人民币远期点数施加了下行压力。在我们看来,这笔资金流并不能以市场因素作充分的解释,看来也没有导致外国人离岸人民币的持有量增加。

我认为中国真正的外汇外流资金压力可能被掩饰了,在最近几个月里每个月被缩小了约200亿美元(或50%)。

放眼未来,我们认为追踪跨境人民币的流动以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基本资金流情况也很重要。

企业偿还外汇债务:根据我们的预测,在2015年下半年,由中国企业偿还外汇债务所带来的资金外流高达1,56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的则有约600亿美元。我们把中国企业的外汇债务分成4个主要部分,分别为贸易债务、境外银行对中国非银行机构的债权、中国企业发行的外币债券,及境内银行(例如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借给中国国内非银行行业的外汇贷款。

中国居民累积的外汇资产:根据我们的计算,在2015年下半年,由中国居民对海外资产的需求所带来的资金外流有约3,620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的则有1,080亿美元。中国居民累积的外汇资产包括对外直接投资、投资组合的资产,以及其他投资资产。这三个渠道在去年下半年有约2,68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在今年第一季度则有690亿美元的资金外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我们认为净误差与遗漏(neo)的负值可能是变相的资金外流,因此,我们也把neo包含在中国居民购买外汇资产所带来的资金外流的其中一部分内。

外国人出售的人民币资产: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在今年的'第一季度里,这个驱动因素有所减弱。在去年下半年,由外国人减持人民币资产所带来的资金外流有约74亿美元。在今年第一季度,按净额计算,外国人累积的人民币资产不降反增,有约196亿美元,主要是由入境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相对稳定的离岸人民币所导致的。

高盛如下:

今年第一季度的总资金净流出达1,230亿美元,在总结了不同渠道的资金外流后,中国居民购买外国资产占70%的资金外流,中国企业偿还外汇债务占40%。外国人增持人民币资产帮忙减少了约10%的资金外流。在去年下半年,根据我们基于实际数据的计算,中国居民购买外国资产占70%的资金外流,中国企业偿还外汇债务占29%,外国人减持人民币资产仅占1%的资金外流。

这与我们在1月份的分析大致相同,(我们的预测比例为:60%/30%/10%);尽管最终的官方数据显示,相比起我们基于国际收支(bop)及外汇债务数据的预测,外国人减持人民币资产是一个更为不重要的驱动因素,而中国居民购买外汇资产则是更为重要的驱动因素。

虽然据bop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资金外流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所减缓的程度未必有数据所显示的那般多。

确切地说,自去年10月以来,我们观察到一大笔在岸流向离岸的人民币净流量,主要是源自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即是中国进口商以人民币支付进口货物)。到五月为止,总计有1,700亿美元或平均每月有200亿美元。这笔资金流减少了中国所面对的整体资金外流压力,因为这意味着进口商不必购买同样多的外汇以支付进口货物(因为他们以人民币结算)。

这也有助于解释我们以下问题的看法:尽管市场预期的国家相关单位将执行大型稳定离岸人民币的操作,为何离岸人民币远期点数(或相等地,离岸人民币利率)仍然在过去几个月里普遍下降。

与之前的操作相比,这次有点不太寻常。在以前,跨境人民币净流量通常是由离岸人民币的市场情绪所驱动的。例如,当离岸人民币市场情绪强劲时,离岸人民币倾向对在岸人民币溢价(即美元/离岸人民币的汇率比美元/在岸人民币的汇率低),自然地把人民币净流量从在岸驱向离岸(例如用于贸易结算时)以满足对人民币的高需求;反之亦然。

当离岸人民币越便宜(相对在岸人民币),在岸流向离岸的人民币净流量则越大。

总之,我们无法识别出任何明显的能够解释人民币在过去几个月内的流动的市场力量;在我们看来,非商业驱动因素似乎是一个更有可能的解释途径。

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在于,这一大笔人民币流向离岸市场的净流量看来并没有反映在外国人所持有的离岸人民币资产里。一般来说,如果国外非银行机构收取了人民币,这笔钱能很有可能会变成离岸人民币存款;如果被国外银行所收取,这笔钱将被反映在银行持有的离岸人民币资产的上升。然而,在两个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以及台湾,离岸人民币存款在过去的几个月一直呈下跌趋势;而香港的银行就“其他货币”的现货头寸也一直在下降。

更广泛来说,在最近,国外机构所持有的在岸人民币存款(包括境外银行安置在境内银行的离岸人民币)大幅偏离迄今为止与离岸人民币累计净流量的同步模式,更甚至在绝对数值上被后者所超越。

简单来说,中国正在掩盖大量的资金外流,远比今年头三个月所报道的1230亿美元多。

这些官方数据拼凑起来只能符合以下两种可能性的其中一种:

1.一些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在离岸市场买入人民币然后再于在岸外汇市场卖出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民币大多数被卖给中国央行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在岸外汇结算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央行的外汇储备数据与在岸外汇需求基本一致(即是这不代表中国央行动用了大部分的外汇储备以满足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对外汇的需求)。

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银行(或者其他非央行的在岸外汇市场参与者)动用了他们自己的外汇头寸以购买人民币。而这么做可能使银行遭受了损失,因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离岸人民币普遍走弱。在四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放宽了对在岸银行的外汇净敞口头寸的监管,进一步以1,000亿美元做空外汇。

2.一个能进入离岸及在岸人民币市场的中国机构(有可能是国家支持的),以外汇在离岸市场购买人民币然后把人民币投资在在岸资产。由于该机构是中国机构,它的人民币资产便不会被反映在外国人所持有的人民币资产中。

出口转内销”。当南下的港股通资金,巧遇正北上的沪股通资金,两边握手互道一声同志珍重,然后各奔南北.......这画面太美不敢想。

总的来说,现实是,自10月以来的外汇流出并非3,300亿美元,真正数目要高多50%,即是高达5,000亿美元,意味着中国的资金外流情况尽管已经很严峻,却仍在恶化中,除此之外,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掩盖事实。

高盛写道:

基于以上的讨论,有可能实际的基本外汇流动情况(即是中国企业、居民及外国人对外汇/人民币的需求)比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在岸外汇结算数据所显示的更为不乐观。(例如,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五月份的外汇流出有约20亿美元),但在那个月里也有约240亿美元的人民币流向离岸市场——如果我们假设这笔流量并非由市场驱动的并且随后没有被外国人持有,那么五月份的基本外汇流出可能达260亿美元。自去年10月以来的8个月里,这种方法将显示总净外汇流出高达约5,000亿美元,或者是比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在岸外汇结算数据所意味的3300亿美元高50%。

你可能感兴趣:

相关推荐

2024年谈心谈话记录表(汇总18篇)

在学术写作中,范文是指具有一定标准和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范文范本是学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优秀作品的代表,希望大家多多借鉴。谈心是同志之间交换思想和意见的一种形式。是

乡镇绩效考核工作(专业19篇)

范文范本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供一个可靠的写作模板。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总结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

校园艺术节颁奖主持词(通用20篇)

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时刻,我愿意担任主持人的责任,带领大家共同探索活动的精彩之处。这些范文展示了不同场合和目的下主持人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干部会议心得体会(优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收获和体验,它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历总结和概括。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的启

幼儿园园长发言(汇总16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

小学教育长远目标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是在我们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所经历的事物、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所学所得,提高我们的思考和表达

双方转让协议书合同范文(17篇)

在商业交易中,转让合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确保了双方权益的合法转移。看看专业人士撰写的转让合同范文,你可以学到一些实用的撰写技巧和表达方式。甲、乙、丙三方经友爱

农村乡镇培训心得体会报告总结(热门16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对培训活动效果的一种评估和反馈,有助于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有关培训心得的优秀样本,希望能够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灵感

军训拳术方队心得体会及大全(18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对军事训练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的思考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类似的情况。以下是一些优秀军训心得体会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最新茶心得体会报告(模板22篇)

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某个事件或经历的细致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