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党员心得体会 > 党和人民心连心教学设计范文(18篇)

党和人民心连心教学设计范文(18篇)

作者: 笔舞

在教学计划中,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步骤,选择教学资源,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下面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学计划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认识一元以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币。

(2) 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取币、换币、付币和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

(2) 了解人民币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人民币的实用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2) 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 养成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一元以及一元以内的人民币,每个学生一两张人民币,一个学具钱袋:10张一角,5张两角、2张五角、一张一元。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去哪儿?

要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2、导入新课:

把你带的钱举起来,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小面值的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

1、认币:

把你带的人民币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是臬知道的。

教师相机教学认币,并介绍人民币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纸币和硬币。

2、认识元、角、分

我们在认识多大面值时,主要看什么?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这些人民币上面的数字有哪些?数字后面的字有哪些?(板书:元、角、分)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它们三个中,最大的是谁?最小的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单位是元的人民币有哪些?角?分?

观察图案上面都有国徵,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爱护、尊重人民币,不能乱涂乱画,也不能随便踩踏、抛弃。

你们花过这些人民币吗?买过什么?

3、找进率:

教学1元=10角

小丽想买一桶橡皮泥,价钱是一元。你们猜猜他是怎样付钱的?用你的学具钱拿一拿。

汇报之后演示,板书:1元=10角

教学1角=10分

4、换币:元、角、分的人民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等额互换。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换币游戏:

1张一元可以换成几张五角?几张两角可以换成一张一元?

5、付币:

小军想买一支自自动动笔,是七角,人民币中有一张面值是七角的吗?如何拿呢,请你用学具拿一拿。

6、找币:

课件出示:小明1元钱,买一个书皮后应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你手中也有1元钱,想买什么,应找回多少钱?

1元钱可以同时买哪几件商品?

三、拓展延伸:

这两天,我们学校正在收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一费制的收费标准,我们一年级的杂费是83元,用今天这些小面值的人民币交学费麻烦吗?请同学们找一找比1元大的人民币有哪些。

板书:

认识人民币

1 元

2 角

1元=10角

5 分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重点:会进行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一)单位换算。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对比发现。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角5元6角=()角。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角+()角=()元()角。

37角=()角+()角=()元()角。

58角=()元()角46角=()元()角。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下列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领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巩固获得的新知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较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教学挂图,课件;

学生:人民币的学具。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到什么?(钱)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教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紧密相关。

3、出示第3幅图,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吗?”“你有存钱的习惯吗?”

二、自主探究:

(1)今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信封?打开看一看,里面有什么?瞧,这么多种人民币,有些是用纸做的叫纸币,有些是用金属做叫硬币,你们认识吗?2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在小组内认一认)。

(2)反馈。查问有没有不认识的人民币。好,那老师现在来考考你。

集体认识。先出示1元人民币(出示新旧版,注意展示一下反面给大家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及爱护人民币教育。),再出示其他人民币认一认。

小结:我们在辨认人民币面值时,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加以区别的。

师:这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把它们分分类吧!每个小组先讨论一下分的方法,然后再试着分一分。(生分组讨论,小组合作操作。)。

师:好多小组已经分好了,谁先来说一说你们小组分的情况?

可能:

(1)我们把人民币分成了纸币和硬币。

师:(板书:元、角、分)指出: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小组展示分类方法。

3、认识整套人民币,学生看书说说和我们用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样币)。

师:你能看出他们这一组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队的吗?

师:可见,人民币从小到大依次是……。

生:1分、2分、5分、1角、……100元。

问:人民币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

4、元角进率:(换钱游戏)。

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做个换钱游戏,好吗?出示一张2角可以换()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个1角。让学生相互之间动手换一换。(反馈)随意换情景:出示图片帮懒羊羊解决问题。(板书:1元=10角)。

三、实践活动:

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的什么知识?回家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1、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在购物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及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和节俭、拾金不昧等思想教育。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每组实物人民币若干,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谜:薄薄一张纸,作用真不小,买书买笔买玩具,全都少不了。

师:谜底是什么?(生:钱)

2、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买东西、交学费、手机费、治病、买衣服……)

师:看来钱的作用还真不小!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钱,不仅样子不同,连名字也不同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欣赏各国的钱。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1)特征辨认

(课件出示一元纸币)这是一张人民币的正、反两面,这是多少钱啊?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上面写着数字“1”。

师:可能是1角、1分啊。

生:这儿有“壹”,这儿有“圆”,合起来就是壹圆。

师:讲得真好!“壹”是汉字一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

师:说到一元钱啊,老师就想到超市门前一边唱歌一边摇摆的摇摇车,多少钱坐一会啊?咱们赶紧拿着着一元钱去吧。

师:咱们拿这张一元的纸币塞进去能做摇摇车吗?(硬币)

认识旧版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这也是1元钱,怎么看出来的?只不过是旧版的一元钱,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们用的都是新版的一元纸币或硬币。

小结: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一元的人民币。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以从图案、字样、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我们一般是通过看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2)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认识活动

师: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其他人民币。要求:由组长负责拿出人民币,考考你们组的小伙伴:“分别是多少钱?从哪儿看出来的?”。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认完后就坐正。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角和分。

c、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硬币

元、角、分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不错,不仅能正确认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按制作材质不同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元、角、分。

三、自主思考,感悟元、角、分之间关系

1、元和角的进率

(1)1元小超市

师:知道什么叫一元小超市吗?

小兔买一元的布娃娃只付了一张纸币,小羊买一元的花皮球却付了10张,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付的是一张一元的纸币,小羊付了10张一角的纸币,10张1角的是多少角,一起数数。

板书:1元=10角(反过来说说)

(2)等价兑换

小猪买一元的笔记本,付的都是5角的纸币,小猪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小狗买一元的水彩笔,付的都是2角的纸币,小狗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追问:1张一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元钱呢?

2、角和分的进率。

师:咱们刚才知道了1元=10角,谁来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课件1分1分显示)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0分就是1角。(板书10分=1角)齐读

3、轻松一分钟

关于一分钱的故事有很多,有一首儿童歌曲就叫《一分钱》,小朋友们会唱吗?(课件播放)?师生同唱。

四、合作探究、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小狗存钱。

师:小动物拿到红包后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狗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两张纸币,一共是几角?第二次一共存了几元几角?(课本p70第2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开心超市

小猪特别贪吃,它有了钱就赶紧去超市买东西吃,它买了什么呢?(出示一根棒棒糖实物)棒棒糖5角钱1个,用托盘里的钱该怎么拿就正好是5角钱呢?小组合作,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哪一桌的拿法最多!

(展示4种摆法,注意摆放时的有序性)比一比哪一小组听得最认真。刚才小朋友们用几种不同的拿法解决了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拿,我们只要使得每次的钱合起来正好是5角。

3、“想想做做”第4题:模拟购物

百姓超市里不仅含有零食,还有一些文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书签2角,固体胶1元,本子5角,荧光笔没标价)

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物品?

1元钱买一支铅笔,要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1元钱还可以买那些物品,需要找回多少钱,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件不同的物品?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实验及教具】:。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这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现在的教材,要求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要求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课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试一试”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元与角间的进率,为学生购物付币做准备。“想想做做”的习题安排得层次分明:第1、2两题让学生辨认小面值的人民币;第3、4两题让学生认识取钱方案的多样;第5题创设购物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发展学生的思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每个学习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面至少有1分、1角、2分、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分、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

(1)、出示教材第60页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三个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钱)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小朋友,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认识)请你从盒子里找出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学生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展示出来。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随着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3)、出示教材第60页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想买什么?(手表)

买手表该付多少钱?(1元)

请学生从盒子里拿出1元钱,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学生汇报拿1元钱的不同方法。当出现拿一个1元的和10个1角的时候,引导学生建立“元”与“角”之间的进率关系:1元=10角。

(4)、提问: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呢?(1角=10分)

请学生从盒子里用不同的方法拿出1角钱,进一步建立角与分的进率关系。

完成课本第60页填空:1元=()角1角=()分

(5)、试一试:一张1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几张2角的可以换1张1元的?同桌互换。

请学生说说互换的结果,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换?

[评析:通过换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元=10角”的规律的理解。]

1、连一连。(“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从1张5角、2张2角、5枚1角中拿出5角,鼓励小朋友想出不同的拿法,对每种拿法都要组织学生评价。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通过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综合应用人民币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计算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家庭的购物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学会用所学人民币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例8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元+9元=()6角+9角=()角=()元()角。

4元9角=()角78角=()元()角。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例8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物品的价钱及小朋友的购物活动。

2、学生参与购物活动。教师创设情景:现在你就在这个商店里,如果你有10元钱,你会买什么?(买1个皮球或1个乒乓球拍)提出数学问题:还剩多少钱?或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列算式计算。

3、如果你手中只有20元钱,想买一架小飞机,还差多少钱?学生列算式解答。

4、求一个玩具比另一个玩具贵(或便宜)多少元?

(1)学生在小组中提具体一些的问题,如乒乓球拍比小皮球贵多少钱?

(2)学生根据同伴提出的问题列算式解答。

(3)鼓励学生提出其它问题。

(4)列算式解答。

三、练习:完成练习九的10、11题。

1、学生看图明确题意。

2、根据问题列算式解答。

3、订正答案。

四、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希望小朋友们在以后的日子了,做好小当家,帮爸爸妈妈理财。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等词语,积累含有“鼎”的四字词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

2.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看一段阅兵式的录像导入。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

2、抽其中的3段读一读,提炼每段的要点。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到第一句,板书关键词:死的意义。

3、小结:原来那么长、那么难的一篇文章,提取关键词,读成几个关键句,就把书读“薄”了。(板书:薄)。

三、紧扣重点,感悟写法。

1、创设情境导入:提出观点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得以理服人,就是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么展开的说、具体的说、深入的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是要把书重新读厚了。(板书:厚)。

3、交流: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1)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理解“固”“或”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体会引用的效应,增加演说的说服力。

小结朗读。

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死)。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联想到哪些表示“死“的词语或诗句?(牺牲、就义、献身、捐躯。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自由练读此句,指导朗读并小结)。

播放电影《张思德》的剪辑片段,师穿插解说。

最喜欢、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镜头?

小结:同学们,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就是一个个典型的事例、生动的事例!刚才你们在说镜头,就是在说例子,就是在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

(4)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到那一天,回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吧!(播放张恩德牺牲的电影片段,同时师配上音乐深情解说。)。

四、举一反三,畅写感言。

1、师:其实,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经典的名句,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天读来,它依然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认真读读第3、4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欢那句话。

2、生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师生畅谈。

3、同学们,文中哪句话让你心动呢?联系你的生活,也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上今天我们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生写话——交流——点评)。

4、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

5、课外浏览张思德网上纪念馆,也可在留言簿上留下一句你最深切的感受。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例,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背诵其中的某个章节。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句,能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难点:

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2、出有思考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简介背景。

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二、学生自学字词。

1、查字典,读准“鸿、鼎、铭、悼”的字音,掌握字义。

2、查工具书,理解“鸿毛、哀思、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三、学生质疑,教师析疑,释疑。

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加以解决。

四、学生自读课文,理清层次。(带着思考题读课文)。

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用小黑板挂出来,因为没幻灯)。

师生通过讨论,拟出层次提纲:

重於泰山。

2、死的意义:

3、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熟读课文。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1.让学生初步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2.阅读课文,了解演讲词的写作特点,积累“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事例。

【教学目标】。

2.品味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3.在了解演讲词特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就指定的话题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演讲词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观点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学习本篇演讲词准确、鲜明、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为人民服务”这句话,那么,这句话是毛泽东在哪里提出的呢?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个口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为人民服务》一文去探究一下。

二、检查预习,了解背景。

明确:张思德曾担任警卫连副班长、班长、中央警卫营通讯班长等职。由于工作需要,又由班长改为战士。他愉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并说:“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1944年9月5日,他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牺牲前,他曾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炭窑里。他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所以,毛泽东主动提出要为他开一个追悼会,自己将出席并讲话。

毛泽东的这篇讲演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

三、阅读文本,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在认真读读课文,思考一下每段的基本大意,然后我们共同探讨文中的问题。

1.我党的基本宗旨是什么?

明确: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参见课文第一段)。

2.人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生死观?

明确:人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参见课文第二段)。

3.毛泽东引用司马迁关于“死”的言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司马迁的话,说明死的意义不同,从而提出要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生死观,并证明了张思德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明确: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参见课文第三段)。

明确:全文意在表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像张思德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值得我们推崇的。而在第三段中,作者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在论述: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举“精兵简政”为例,这个意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用这个例子证明本段观点,也是对全文中心从一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6.面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应该做呢?

明确:要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参见课文第四段)。

7.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形成一种制度?

明确:开追悼会的目的,是因为死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值得人们怀念他。用这样的方式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参见课文第五段)。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这篇演讲稿,主要是提出看法,论证观点,实际上就是一种议论文。那么,作为议论文,关键是要进行严密的论证,阐明各种因果关系。我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论证的严密性表现在哪里?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来探究。

明确:

1.引用名人名言去阐述。如第二段,用司马迁的话阐述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通过因果关系去阐述。如第三段,由因推果,再举例来论述。

3.从整体与个体关系去阐述。全文从张思德的精神,谈到党的宗旨、生死观、对待意见、当前做法等,把论述的重点不仅仅停留在张思德身上,而是着眼全党全军大局,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又处处紧扣评价张思德的精神,使得这篇讲演思路清晰,论述深刻而严密。

五、熟读课文,品味语言:

熟读课文,体会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

1.这篇演讲词的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1)恰当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使语言更加准确鲜明。例如:“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个句子中,“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这样议论文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鲜明。

(2)运用排比、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富有感染力。例:

a.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b.一切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两个排比句的应用会增强气势,增强演讲词感染力,突出演讲者的感情和观点。文中还有一些比喻、对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议论文语言更加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

2.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在语言表达方面你最欣赏的语句,加以欣赏并积累。

(学生自由寻找,画出,说说好处,加以背诵积累。)。

六、总结归纳,适当迁移:

明确:

(1)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

(2)有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3)有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

2.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请抓住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要求:(1)表述要严密,可恰当运用关联词语;

(2)语言有表现力,可恰当的运用修辞方法,选取不同的句式。

七、布置作业。

课后,通过网络或报刊,查询当代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典型事迹,在下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进行演讲,可以介绍先进人物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也可以阐明自己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和看法。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课型:。

第4课时。

教案主备教师:。

xxx。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彻底、鸿毛、兴旺、寄托、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阐述问题的思路。

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材分析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点拨、引导法。

学生学法: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教具、学具。

板书设计。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明确学习目的。

同学们,上个课时我们预习了课文,初步明确了毛泽东同志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以及课文内容。本节课我们着重理解这篇讲话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写的,是怎样围绕中心一层一层论述的,以及我们应该向张思德学习些什么。

二、整体入手,明确中心。

学生带着思考题自读全文。

1、本文围绕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来写的?

2、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来写的。一是《为人民服务》提示了讲话的中心;二是“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阐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性质、宗旨,是作者论述的中心论点。)。

三、分层详读,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层。

(1)朗读第一层。

(2)学生思考:这一层中的第1、2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3)学生练习:用因果关系读第1、2句话。

(4)学生思考:哪些词具体说明了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

(完全、彻底)。

(5)板书:(宗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3、讲读第二层: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启发学生从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正、反两面的人物来理解:为人民利益死死得光荣、有价值;替敌人卖命,损害人民利益,死得不值,为人民所痛恨。)。

(4)小结:

这一层中讲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着重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重于泰山。

(5)板书(死的意义)。

轻于鸿毛。

3、讲读第三层。

(1)第一大组读课文。

(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用词素分解理解“精兵简政”的意思。

(4)这段话句与句之间在逻辑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先指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别人批评;再举例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强调我们务必这样做。)。

(5)板书(不怕批评,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讲读第四层。

(1)第二大组读课文。

(2)理解“五湖四海、死得其所”的意思。

(3)给这段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动手,教师巡视,然后师生讨论订为4层)。

(4)思考:第1层与2、3、4层是什么关系?(因果)。

(5)思考:为了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必须怎样做?

(6)利用学生对(5)的回答板书: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努力奋斗)。

5、讲读第五层。

(1)第三大组读课文。

(2)理解:“哀思、寄托”的意思。

(3)思考:为什么要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

(4)板书:(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四、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写作特点:

(1)文章在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思想论述时,注重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楚。

(2)本文的语句在逻辑上结构严谨。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心连心教学设计

1、通过活动,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我们的肤色不一样,但我们共同在同一个地球上,充分感受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情感。

2、尝试跟着音乐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歌曲磁带、编排节奏的图片及记录卡每组一套。

一、考考你:

1、地球有几大洲?几大洋?

2、世界上的人肤色都一样吗?

3、他们都生活在地球的哪里?

二、欣赏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1)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2)歌曲里有些什么?

2、边听歌曲,边打节奏:

(1)幼儿自己打节奏。

(2)分组,边打节奏,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3)各组展示自己的节奏谱和节奏方式。

三、学唱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1)集体。

(2)分组。

2、幼儿跟随音乐歌唱数次。

(1)集体。

(2)分组。

(3)集体。

3、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跟着音乐组曲舞蹈。

四、复习舞蹈《欢乐舞》。

要求: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邀请一个朋友跳舞。

附歌词:

东半球,西半球,连一起啦啦啦啦啦。

海洋和陆地,连一起啦啦啦啦啦。

友谊呀花朵,歌舞呀欢笑。

全世界儿童的心。

连一起啦啦啦啦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平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平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四、课堂回顾,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在购物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及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和节俭、拾金不昧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具准备:

每组实物人民币若干,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谜:薄薄一张纸,作用真不小,买书买笔买玩具,全都少不了。

师:谜底是什么?(生:钱)。

2、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买东西、交学费、手机费、治病、买衣服……)。

师:看来钱的作用还真不小!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钱,不仅样子不同,连名字也不同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欣赏各国的钱。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

1、认一认,说一说。

(1)特征辨认。

(课件出示一元纸币)这是一张人民币的正、反两面,这是多少钱啊?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上面写着数字“1”。

师:可能是1角、1分啊。

生:这儿有“壹”,这儿有“圆”,合起来就是壹圆。

师:讲得真好!“壹”是汉字一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说到一元钱啊,老师就想到超市门前一边唱歌一边摇摆的摇摇车,多少钱坐一会啊?咱们赶紧拿着着一元钱去吧。

师:咱们拿这张一元的纸币塞进去能做摇摇车吗?(硬币)。

认识旧版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这也是1元钱,怎么看出来的?只不过是旧版的一元钱,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们用的都是新版的一元纸币或硬币。

小结: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一元的人民币。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以从图案、字样、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我们一般是通过看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师: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其他人民币。要求:由组长负责拿出人民币,考考你们组的小伙伴:“分别是多少钱?从哪儿看出来的?”。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认完后就坐正。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角和分。

纸币、硬币。

元、角、分。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不错,不仅能正确认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按制作材质不同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元、角、分。

三、自主思考,感悟元、角、分之间关系。

1、元和角的进率。

(1)1元小超市。

师:知道什么叫一元小超市吗?

小兔买一元的布娃娃只付了一张纸币,小羊买一元的花皮球却付了10张,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付的是一张一元的纸币,小羊付了10张一角的纸币,10张1角的是多少角,一起数数。

板书:1元=10角(反过来说说)。

(2)等价兑换。

小猪买一元的笔记本,付的都是5角的纸币,小猪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小狗买一元的水彩笔,付的都是2角的纸币,小狗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追问:1张一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元钱呢?

2、角和分的进率。

师:咱们刚才知道了1元=10角,谁来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课件1分1分显示)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0分就是1角。(板书10分=1角)齐读。

3、轻松一分钟。

关于一分钱的故事有很多,有一首儿童歌曲就叫《一分钱》,小朋友们会唱吗?(课件播放)?师生同唱。

四、合作探究、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小狗存钱。

师:小动物拿到红包后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狗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两张纸币,一共是几角?第二次一共存了几元几角?(课本p70第2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开心超市。

小猪特别贪吃,它有了钱就赶紧去超市买东西吃,它买了什么呢?(出示一根棒棒糖实物)棒棒糖5角钱1个,用托盘里的钱该怎么拿就正好是5角钱呢?小组合作,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哪一桌的拿法最多!

(展示4种摆法,注意摆放时的有序性)比一比哪一小组听得最认真。刚才小朋友们用几种不同的拿法解决了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拿,我们只要使得每次的钱合起来正好是5角。

3、“想想做做”第4题:模拟购物。

百姓超市里不仅含有零食,还有一些文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书签2角,固体胶1元,本子5角,荧光笔没标价)。

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物品?

1元钱买一支铅笔,要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1元钱还可以买那些物品,需要找回多少钱,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件不同的物品?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

元?角?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1、元、角、分。

2)人民币单位:元。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这类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难点是如何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怎样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为人民服务》(板题)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在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张思德是什么人?谁来介绍?(指名介绍)。

1、请同学们看自学要求:(课件1)。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真读课文,看文章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3)、把自己觉得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并想想从中体会到什么。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学,同桌交流。

3、交流: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回答,板书)。

宗旨。

死的意义。

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团结,战斗。

寄托哀思,团结人民。

4、质疑问难。

5、把你划出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牢牢地记在我们的心中。

相关推荐

婚房协议书范文(12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写作中的问题,提高写作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和指导。男方:________

公路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模板15篇)

写个人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评估自己在某个阶段的成绩与表现。下面是一些写得不错的个人总结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有句话说的好“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在院长及护理部领

土地转让合同协议书免费(模板18篇)

转让合同可以明确转让的对象、权益、价格、条件等内容,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转让合同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乙方:____。丙方:____

廉洁学风心得体会(专业20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总结经验。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激发我们对未来的热情和渴望,让我们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

油画人物心得体会大全(2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经验的宝贵收获,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大家更

业务委托书(优质15篇)

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写作素材,写出更有逻辑性的文章。范文范本是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素材,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范文范本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家长的分享心得(模板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

科护士长的体检科工作总结(优秀15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有效的工作调整。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同事们的月工作总结,他们的经验和思路或许对大家有所启发。普外科担任护

英语专业导论课心得体会(模板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的心路历程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从中获得启示和感悟。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文章,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工商专员工作心得(优秀17篇)

工作心得是在工作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有效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范文。回首_个月来的工作,感慨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