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报告 > 研究生英语课心得报告(精选20篇)

研究生英语课心得报告(精选20篇)

作者: 书香墨

英语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关英语学习总结的示例和范文。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

1、总述。

2、提纲。

3、要求。

4、范例。

二、论文。

1、论文内容。

1)引论。

2)理论概述。

3)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

5)分析讨论。

6)结论。

2、论文形式。

1)语言。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3)引文形式。

4)字数要求。

5)定义。

6)图表。

3、排版格式。

1)封面。

2)格式。

三、附录。

附录1-开题报告范例。

附录2-引文范例。

附录3-参考文献范例。

附录4-封面范例。

研究生英语课本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研究生英语课程的学习者,我深感英语学习对于我个人的学术发展以及职业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生期间的英语课本对于培养我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而且对于英美文化、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分享我对研究生英语课本的心得体会。

首先,研究生英语课本的选材广泛而深入。在研究生英语课上,我学习到了大量关于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文章和论文。这些文章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涉猎多个学术领域的机会,也锻炼了我们从专业角度去阅读、分析和理解英语文献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生英语课本,我收获了丰富的学科知识,也提高了在学术交流中的能力。

其次,研究生英语课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上,我们不仅学习了如何撰写学术论文,还学习了如何进行科研报告和学术演讲。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我不仅提高了英语写作的技巧,也深入了解了学术写作的规范和要求。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文献综述、提出问题、撰写方法和结果以及撰写讨论和结论部分。这些技能在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研究生英语课本强调口语交流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和演讲练习,提高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互动,我不仅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也学会了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对于今后在国际会议上的演讲和与外国学者进行交流非常重要。

第四,研究生英语课本注重培养语法和词汇的运用能力。在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语法知识,如时态、语态和修辞手法等。通过语法练习,我提高了对语法规则的掌握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此外,词汇的丰富也是研究生英语课本着重培养的方面,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词汇练习,我积累了更多的学术词汇,并能够准确地使用它们。

英语语言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的研究意义:

《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小说创作链条上一个独异的文本,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其文体归属问题、油滑问题以及评价问题在学术界成为一个悬而未解的难题。相对于《呐喊》、《彷徨》和《野草》的研究的造诣和深度,《故事新编》在鲁迅研究系统中一直处于研究的薄弱环节。

重返《故事新编》的研究的历史现场,我们发现大多数研究者忽视了《故事新编》的独异性,试图把《故事新编》机械地纳入《呐喊》《彷徨》的研究系统,从而消解了《故事新编》研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同时,在《故事新编》的研究系统中,研究者把视角定位在思想文化研究即内容的层面,而对于《故事新编》独具特色的形式研究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研究本体的叙事迷宫拒绝谨严的文学理论框架,从而给阐释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是研究者忙于照搬外国理论,生硬套在文本之上而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如何找到一条佳径坦途锲入《故事新编》文本,在阐释之中既贴近文本,又不消解文本本身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这是《故事新编》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和难题。

鲁迅《故事新编》的反讽,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往往被人忽视的诗学问题。而且相对于《呐喊》《彷徨》二小说集的“反讽”研究,《故事新编》的反讽阐释明显处于滞后状态,而且研究者忽略了《故事新编》创作中反讽维度(广度和深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事实。我们认为,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更是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是一种更高的世界观系统的外延性展示,是一种能够联通文本与作家精神视阈的手段。因此,对《故事新编》的反讽作一番梳理,进而更深层次探究这种话语体式与作家心理、精神结构的对应性特征,从而打通文体演变与精神、文化关联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鲁迅晚年个体精神结构与文体创造、生成之间的关系,这将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故事新编》研究现状:

《故事新编》自问世起,就一直以其异质性成为争论的焦点:

1936年1月《出关》在《海燕月刊》发表,即形成一股评论热潮。有以为是攻击某人的,如上海一小报说:“这好像是在讽刺傅东华,然而又不是。”有以为是作者自况的,丘韵铎称,读了《出关》,“脑海里”“只是一个全身心浸淫着孤独感的老人的身影”。鲁迅也加入了评论的行列,他在致徐憋庸的信中称邱韵铎“曲解之后,作了搭题,比太阳社时代毫无长进”“,后来又在《"出关”的关》一文中反驳了上述说法,称《出关》是写“孔老之争”了。应当指出的是,关于《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影射谁、寓指何种势力,种种猜测和推断在《故事新编》的研究史上从未中断过。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仍有人解读出了《起死》的“现实意义”。

对《故事新编》的文类归属,即是“讽刺小说”还是“历史小说”,也争论得沸沸扬扬。持前论者如徐懋庸认为,“《故事新编》其实都是现代的故事,对于历史而言,真是信口开河的,所以这到底总该是一种新式的讽刺小说”,冯雪峰也说《故事新编》是“寓言式的短篇小说”。“李桑牧认为,“作者虽然写着历史题材,但从作品的具体内容考察,这样的作品却不能归入历史小说中去。”持后论者如常风,“鲁迅先生是想将过去的圣贤还他们一个是有血肉和我们凡人一样的本来面目”,说明鲁迅是作历史小说。茅盾在《(玄武门之变序》中如此评价:“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自‘五四’以来,已有了新的发展,鲁迅先生是这一方面的伟大开拓者和成功者”,“他的《故事新编》在形式上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雪苇的论文《关于故事新编》,在疏理《故事新编》的史料来源上作了开创性的工作,指出《故事新编》“所描写的事物从故事的内容甚至细节大都有古籍底根据,而且杂采傍搜,被综合的材料很不少。”“吴颖则重申:“《故事新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先出现的一部杰出的历史小一说集”。

此外,《故事新编》的“油滑”问题也一直困绕着研究者。因为鲁迅对“油滑”的态度暧昧,却又坚持了十三年,所以相关研究也纷繁复杂。大致说来,对油滑的态度分为三种,一是心折派;二是臧否交加派;三是批斥派。心折派认为“油滑”是鲁迅的独特艺术构思,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方式。周凡英就认为“所谓‘油滑之处’,完全不是游离于作品之外,或任意羼杂进去的,而是与人物的塑造,与主要人物的形象及其环境关系的描写,紧密联系着的。”而对“油滑”褒贬交加则占了多大数,如常风、茅盾、冯雪峰、唐|和王瑶等人,认为“油滑”有其独特的功用,但同时又伤害了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批评的杀伤力。值得一提的是,王瑶把“油滑”同戏曲中的“二丑”艺术联系起来解读,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对“油滑”进行批驳进而否定《故事新编》的价值的言论,也散乱地存在。近年来,对“油滑”作价值定性的言论偏移到对“油滑”作理性认知的阶段,郑家建认为“要理解、分析‘油滑’问题,就必须从本质上重建对作品的世界观尝试和艺术意识的把握方式,即必须把‘油滑’理解成是一种观察人生世相的特殊眼光,是一种对社会、历史、文化独特的认识方式;必须把‘油滑’同作家主体内在心灵的深度、复杂性和无限丰富性联系在一起;必须把‘油滑’同艺术想象力的异常自由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必须看到‘油滑’同中国发间诙谐文化的内在关系。”

当然,进入新时期后的《故事新编》研究已经进入多元并存的研究态势,思想文化、民族学、人类学视角下的《故事新编》研究欣欣向荣,而且出现了很多很有价值意义的研究成果,对整体认识鲁迅思想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鲁迅小说及其《故事新编》的反讽研究现状:

西方的反讽理论系统性地介绍到中国,还是八十年代中期之后的事情,所以在中国本土,把反讽独立于讽刺这一理论范畴来观照鲁迅小说的研究还是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自《故事新编》发表以来,对其讽刺性一面无任何争议,只是在体裁分类时就其情感指向和题材选取等二方面的分野出现了差别。对鲁迅的讽刺艺术,研究者都有大致相当的认识,大概缘于鲁迅自己有专文如《论讽刺》、《什么是讽刺》、《从讽刺到幽默》等对讽刺进行拟定,许多研究者都发现鲁迅的讽刺的真实性、日常性和夸张性的特征,但往往出于系统整合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需要,对三部小说集进行了概览式的描述与认定,从而否认了《故事新编》独具的异质性的特点。就《故事新编》的讽刺而谈的专著还未见,但是篇章却散见地存在。

把反讽剥离出“讽刺”来观照鲁迅《故事新编》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相对于《故事新编》研究,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研究最为系统,研究方法最为科学,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这种“偏科”研究的现象影响了《故事新编》研究的广度和厚度,使得其成为一种有待研究界进一步挖掘和丰富的研究课题。对鲁迅小说的反讽研究,也出现了这种研究不均衡现象。研究者大多数把反讽研究对象定位于鲁迅《呐喊》和《彷徨》二部小说集上,帕特里克・哈南对鲁迅这二部小说集的反讽(中文本翻译为“反语”,其实是“反讽”的误译)技巧进行了追根溯源式的勘探,用比较文学的眼光细读式地对《呐喊》《彷徨》逐篇进行了分析,并分离出鲁迅和其他日俄作家的内在性的影响性关联。他剥离出“情境性反讽”、“描述性反讽”、“并列性反讽(即结构反讽)”这三个维度,对这二部小说集进行了细致地扫描,但可惜的是,他只从技巧性层面对鲁迅小说进行了解读,并未探索其技巧后面的精神性因素,这应该是缘于其对鲁迅的偏见,他说道,“鲁迅各种反语技巧都属于一种艺术观念,而非哲学观念――它们都不构成任何‘反语的人生观’。”;最为可惜的是,他对《故事新编》的讽刺艺术在篇末的`注解中零星提及,却并未把笔触放到更远的鲁迅晚年的这部小说集子。

九十年代初,朱寿桐就鲁迅与契诃夫小说的反语技巧从三个方面(叙述反语、情境反语和效应反语)进行了比较,从而发现了植根于不同语境下的不同作家,因其思想上的本源性差异所产生的技巧上的不同,对很好的认识鲁迅的反讽技巧有着独到的阐释。而温儒敏则就《狂人日记》中的反讽结构,即小说的“序”在全篇中的结构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这篇小说是“鲁迅反讽结构最为复杂,而且运用得最为精密巧妙和扑朔迷离”。并就反讽所获得的审美效果进行了精到的评价,认为是导致多层意义交织,营造了悲愤冷峻美学风格和悲剧性反讽的意味。

奥地利学者特拉普则用专文对《故事新编》的反讽问题之一――“历史自反性讽刺”问题进行探讨,即”由讽刺通过时代距离而形成的一种“元反讽”现象和“元反讽化过程”进行研究”。文章从时代性的反讽这一过程中,发现“鲁迅《故事新编》对传统神话的移植,构造出精神史、历史和语言层面的时代性叠化”,从而形成了反讽,意在表明“处于现实中的我们永远隐遁在荒谬之中”。汪晖在《反抗绝望》第六章中多次提及鲁迅小说中的反讽,可惜的是,这些篇章文章只是从具体艺术手法上或者是具体的作品解读上来发现反讽的技巧性和意义性,还远未发展到用一种统筹的反讽眼光去统括鲁迅小说的野心,即用反讽整体解读鲁迅及其作品意蕴。

九十年代中期,叶世祥提出用一种新的角度解读鲁迅小说,这便是反讽。他尝试着从修辞学、美学、哲学这三个层面谨慎地运用反讽概念,以《故事新编》的“油滑”为起点,对鲁迅小说的反讽进行了二个方面的观照,即言语反讽和情境反讽,并对鲁迅作为反讽家的形象进行了定位,认为鲁迅《故事新编》的反讽狂欢是鲁迅思想、精神极度痛苦的一种外在渲泄。叶文因此通过反讽把作为文体家的鲁迅和思想家的鲁迅进行了深层次上的对接。只是对《故事新编》的反讽狂欢仅用语言层面的反讽来取代“油滑”有欠妥的一面。

杨剑龙则用反讽观照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中关于乡土小说的部分,他从宏观的角度即性格的反讽、结构的反讽、描述的反讽和主题的反讽四个方面探讨了鲁迅乡土小说的反讽艺术。他认为,鲁迅是一位充满了反讽精神的作家,他对下层社会的人们充满了真诚的悲悯和同情,哀其不幸;同时也为他们的精神麻木愚昧而不满和愤懑,怒其不争。鲁迅是站在一个思想家的高度去思考民族命运的,去探索国民性弱点的,鲁迅对下层社会的人们是以一种俯视的、居高临下的反讽精神予以观照描写的,他与他作品中的人物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反讽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语言表达的艺术张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作家的情感更为含蓄深沉。他细细地剥离了鲁迅反讽艺术的影响源,认为鲁迅受到果戈理、显克微支、森欧外、夏目漱石、安特莱夫、契诃夫以及中国晚清小说《儒林外史》《镜花缘》的影响。他认为反讽手法作为一种从容冷静深沉的针砭手法是与鲁迅对乡土的爱憎交织相矛盾的情感色彩相关联的,也是鲁迅使作品中展示的人和事不至于过于凄惨悲哀和给人以过多的重压之感的艺术手段,反讽手法在悲哀的与幽默的、凄惨的与谐趣的、沉重的与轻松的等等因素中调和平衡,它是作为启蒙者鲁迅复杂内心和矛盾心理的反映。

新世纪初,张雪莲在《反讽的意义――对故事新编的现代再评价》中,条分缕析地对《故事新编》的反讽类型进行了分析,分别从直接矛盾式反讽、天真质朴式反讽、自我暴露式反讽、事件反讽、浪漫反讽、言语反讽等六个方面逐一检视,认为,鲁迅是运用了反讽手法来敷陈历史,从而将历史、现实与个人的主观态度结合在一起,表现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态度。《故事新编》的表层意义在于颠覆历史显文本,深层意义便在于通过对历史显文本的颠覆,解构中国传统文化,解构人心中的历史,解构“由于岁月的迁移以及语言和习俗的变化,流传到我们的原来的事实真相已被虚伪的传说遮掩起来了”的历史。其对《故事新编》的反讽诠释对接米克的《论反讽》中的理论范式,在一定程序上拆解了《故事新编》反讽运用的复杂性和鲜活性。

近年来,对反讽诗学的研究越来越呈热门趋势。龚敏律则在梳理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一文中,认为学界在反讽诗学对现代作家影响的研究方面仍然停留在反讽诗学的修辞意义上,没有对现代作家与反讽诗学的关系进行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探讨,他认为有关西方反讽诗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研究仍然是一个富有拓展意义的理论课题。他认为鲁迅的作品中反讽源流植根于存在主义哲学鼻祖克尔凯郭尔和尼采,而且反讽不仅仅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气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精神境界。而这种精神质素三个核心命题即否定性、自由感和悖论性都在鲁迅思想精神深处弥漫着。因此他认为鲁迅的每一部单个作品通过反讽构成一个圆浑的整体,而他的整个生存状态、心灵结构、人格主体通过反讽构成一个完满的整体。

张芸则把鲁迅推到反讽者的高度,她认为反讽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和人生态度。作为人生态度的反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高度的主体自觉性和主体意识;其二、无限的绝对的否定性。鲁迅的创作过程是审慎的过程,创作主体意识时刻在场,因而其作品呈现出高度的创作者的主体性;鲁迅身处的现实在他眼中已经完全丧失了有效性、实体性,现实对他而言已成为一个荒谬的世界,鲁迅以他所身处的现实来反抗这个现实本身,因而他对现实的否定是彻底而绝对的,这正是反讽的人生态度。她从鲁迅的创作实践中仔细地寻找出反讽修辞与鲁迅思维结构、精神特质相对应的部分,从而很好地在文本与创作主体之间互动阐释中,整体诠释了作为反讽者鲁迅所具有的人生态度。

二、论文大纲。

引论。

《故事新编》的写作历时十三年,自问世以来一直以其“先锋性”的艺术表现而受到文学研究界的广泛关注,鲁迅所谓的“只取一点因由而随意点染”而成的“非文学概论”之类的历史小说,却成为鲁迅研究中的一大难点。对《故事新编》的伟大创新意义,早在六十年代唐|先生就指出:“任何属于传统形式的凝固概念,都不能约束它,绊住它。因为这代表着一种新的创造。”无独有偶,钱理群、吴晓东也称其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无可仿效、无法重复的“现代奇书”。既然《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小说创作链条上一个独异的文本,那么谨严的文学理论是无法容纳这种开放性文本的,因此需要阐释者不断地变更视角与立场,去重新打量鲁迅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引入反讽介入鲁迅《故事新编》是一种新的方法观的尝试。

1.反讽理论的鲜活性。

反讽概念是个西方语用词汇,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至今仍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的延伸性概念。传统观念的反讽涵盖了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和昆体良以来反讽观念的混合,主要还停留在修辞学层面“言在此而意在彼”、“为责备而褒扬或为褒扬而责备”、“说与本意相反的事”是其基本内涵。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并列对举,成为反讽得以形成的前提。

在反讽超越传统修辞学界限向形而上扩展方面,弗・施勒格尔的浪漫反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弗・施勒格尔那里,反讽由于与其力图拯救人类灵魂的主张相联系,成为人生与诗合一的重要手段,所以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哲学是反讽的真正故乡,人们可以把反讽定义为逻辑的美:因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在日头的还是书面的交谈中,只要是还没有变成体系,还没有进行哲学思辨的地方,人们都应当进行反讽”。

而在克尔凯郭尔那里,反讽已经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哲学的殿堂,他在《论反讽概念――以苏格拉底为主线》中从反讽主体与现实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反讽者的主体认知,并将反讽定义为“无限绝对的否定”,并提出了反讽者的“世界反讽”的世界观,它否定现实存在的有效性,完全体现着与现实的相矛盾相冲突的过程。“新批评”派把反讽作为诗歌的结构原则,瑞恰兹便提出了诗歌必须经得起“反讽式观照”的理论主张,也就是说,在诗歌中“通常互相干扰、冲突、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态”。布鲁克斯认为,诗歌应被当作一个由对立面构成的、具有张力的、矛盾和反讽的结构来加以分析因为反讽不仅能表明对异质因素的承认,而且还能表明异质因素的统一。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中,布鲁克斯对反讽作了更为明确、详细的界定,他认为反讽即“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

韦恩・布斯、华莱士・马丁则从叙事学层面对反讽进行了重新界定。他们深入分析了反讽所造成的距离效果。“所谓反讽,意指作者选取的叙事角度,是一个与作者自己信念和规范完全不同的截然对立的‘不可信’叙述者,这个叙述者身身有明显的缺陷,他冷嘲热讽,着意欺骗,但他表面上所要否定的东西,恰恰就是作者要肯定的东西。”

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中,米勒则从语言的反讽角度,认为反讽悬置意义线条,而且悬置任何中心,甚至包括无穷远处的中心。在反讽的作用下,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不复存在。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罗蒂在后现代语境下发展了反讽哲学,并把它视为接近“真理”、“自由”的必然过程。

2.反讽在《故事新编》研究中的适用性。

2.1反讽理论的多重视阈与《故事新编》的复杂性相契合。

《故事新编》的复杂性与前瞻性,无法用经典的现代性理论或者单一的后现代理论去观照,也无法脱离其特定的时代语境与鲁迅创作心理去超然的品评《故事新编》的内涵与价值。反讽,作为一种理论视角,从文学批评的容量上看,其涵盖了从文本修辞、叙事学到哲学等三个方面的层次,而且各层次之间能够互相打通包融,互动阐释;从其跨越的文学批评的形态上看,其经历了现代与后现代二个阐释维度,二种思维模式的跨越实则是一种互为补充和丰富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好地阐释作为“先锋性”很强的《故事新编》。

2.2反讽是鲁迅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手法。

2.2.1鲁迅的反讽认知。

“反讽”是一个舶来品,没有资料表明鲁迅接触过反讽理论,但对鲁迅对广义的反讽即讽刺,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认知体系,专门谈讽刺的文章包括:《论讽刺》、《什么是讽刺》、《从讽刺到幽默》等对讽刺进行拟定。而对漫画和版画的讽刺艺术,鲁迅也有比较多的真知灼见。在与林语堂等人关于小品文的论战中,我们也可以发现鲁迅对“幽默”的相关的认知。

2.2.2反讽: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

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反讽作为鲁迅创作手法,一直贯穿于鲁迅的创作过程中。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精神气质”:描述性言语的反讽、冷静的叙述笔调、悲喜剧的审美风格等等。但前后期小说创作明显呈现出一种嬗变的态势:1、叙述人的退隐,《呐喊》、《彷徨》的第一人称叙事完全让位于《故事新编》中第三人称叙事,鲁迅作为隐含作者在《故事新编》中俯视剧中人物,必然导致反讽距离的生成;2、反讽的广度:从《呐喊》、《彷徨》和描述性言语反讽、情节反讽中侧重于人物性格反讽,个别篇章的结构反讽到《故事新编》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反讽语境、反讽主题的构造,作为反讽人的作者身份开始明确;3、反讽者主体精神向度演变:由《呐喊》、《彷徨》期“听将令”,用“曲笔”到《故事新编》时期的“游戏之作”中的真我流露,主体的自由精神在小说中得到极致散发,鲁迅的戏谑天才得到真实的展现,从而为《故事新编》“反讽场”的形成提供了主体精神的保证。

(一)、《故事新编》反讽的文本分析。

1.言语层面的反讽:

反讽修辞学认为言语反讽即为语言的能指和所指发生分裂而形成的一种效果,其最为原始的表现方式为“言在此而意在彼”。在《故事新编》中言语反讽表现在:鲁迅往往用大量的描述性语言(夸大陈述、克制陈述、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谐谑调侃等方式)对所描述对象形成反讽;戏拟古代典籍、历史传说、方言、外语、口语和不同阶层人物的标志性语言,甚至现实中某一类型人的真实嘴脸等方式构造反讽;悖论性语言的运用等手段形成反讽。

在《故事新编》文本中,言语反讽更表现在不同语言形态在文本中形成不同的碰撞和对话,从而构造出一种多声部多维视境对立并统一的有机整体。表现为方言和白话、官话和俚语、外语和方言等不同语言形态的存在,在不同意义折面上互相拆解意义而形成的一种反讽效果。

2.叙事层面的反讽。

叙事层面的反讽定位于人物塑造、情境生成和文本结构等层面的反讽叙事。《故事新编》的中突出的表现在三点:

2.1人物反讽:人物塑造中具有对立性质的人物双双出场,在《故事新编》中八篇文章中往往是建构者/破坏者、英雄/小人、复仇者/昏君、先驱者/庸众、进取者/退隐者双双登场,从而在二种对立的人物行为的冲撞中,互相消解各自存在的价值意义确定性,从而形成二元互衬又互相解构的结局。同时,《故事新编》中擅长于扁平人物的塑造以及类型人物的塑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反讽效果。

2.2情境反讽:情境反讽也称非故意反讽和无意识反讽,它不像言语反讽那样让人明显感觉到反讽者的存在,它主要指存在地叙事结构之中的事态或事件本身呈现出的反讽性。鲁迅《故事新编》小说中的情境反讽主要产生于人物行为本身的悖谬。女娲、后羿、叔齐伯夷、禹太太、文化山上的学者们以及庄子在面对汉子的难题时等等行为都是一种悖谬性的展示。

2.3结构反讽:这里的结构仅指狭义的文本结构,主要指作品的材料组织、布局谋篇、情节安排、叙述线索、叙事模式等,而不是指文本的思想结构、精神图式或文本中事件、人物的具体情境。结构反讽就是设置对立或背离的结构图式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反差,以此凸显故事深层的反讽意蕴。简言之,就是结构上存在直接意诣和隐含意诣两个相异的结构系统,深层意诣指向表层意诣的裸露处并形成反讽悖反。《故事新编》的结构反讽源于二种:一是历史隐文本对《故事新编》显文本的反讽;二是《故事新编》文本结构内部的结构之间的对立与消解,篇头与篇尾的对照中,否定型叙事模式嵌入其中。

3.主题层面的反讽。

3.1颠覆英雄叙事模式,向日常叙事推进。

作为历史文本中《故事新编》的主人公,大都是古籍文献和大众文化传播中文明起源时代的精神象征,不管是女娲、后羿、黑衣人、大禹,还是叔齐、伯夷、老子、墨子、庄子等,均是以某一文明精神的开创者而进入史传典籍。中国传统的写作方式则在一种道德观的烛照下,把他们奉为救世主和先贤圣哲,从而在不断地历史叙述中使其神化或者非人化,从而赋予了他们更多的神性。传统叙事模式则在此种观念的引导下,追求叙事的宏大性,是一种大叙事,也是一种元叙事。鲁迅则超脱这种大叙述模式,是一种小叙事,是一种日常叙事。主要表现在:鲁迅不关注于叙事的道德性,摆脱了单纯的伦理教条的感化与宣传;日常事物和俗事进入叙事,使得传说中的神、英雄和先贤遭遇了现代普通人所遭遇的一切烦恼和忧愁,神成了人;神圣的、宏大的价值系统被零碎的、琐碎的小系统置换,从而褪去了神、英雄和圣贤赖以立命的语境。

3.2削平时空深度,质疑意义的完整性、连续性。

现代性理论表明,意义的存在必须在一条时空递进的链条上才能给予证明。但《故事新编》的时间线索和空间线索已经完全杂揉,这是一个并不具有实体性存在的陌生语境。在这里,没有时空的标示,所以意义便失去了依托的价值基础。《故事新编》采用大量的拼贴手法,取消了神话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界限,过去、现在、将来被置于同一平面上,在古今杂揉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鸿沟被抹平了。意义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人为的断裂,导致意义悬浮、价值虚无。

3.3对人存在的反讽性审视。

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理想生存不同,《故事新编》所展示的是另一种生存景观。鲁迅着力描写的是人生存中的“烦”,这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始祖克尔凯郭尔那里就是一个关于人生存的关键词,它把“烦”上升到人生哲学高度给予观照,而鲁迅则在具体文本上具像化了这种描写。另外,鲁迅着力于人生存的荒谬性状态的描写,《故事新编》的主人公被无缘无故地抛掷到一个被改变了以往生存环境的语境,绝对地孤独无助,从根本上没有存在的理由,但又不得不把已经“在世”这一事实承担起来,独自肩负起自己的命运,这正是其存在的荒诞性之所在。即使肩挑重担,并最后取得了成功,但最后或者是消失了自己的精神力(如禹);或者是与昏君的头融为一处,并成人众人观赏的对象(如黑色人)、或者反被人利用,宏大的劳动成为庸众的天下(如女娲)。这种崇高与卑下、理想与虚妄、伟大与渺小之间的对抗中,总是前者让位于后者,总是前者被后者同化,从而抹平了二者之间的距离鸿沟,消解了奋斗的价值与意义,这构成了《故事新编》人物荒谬性存在。反讽性审视最终化解了人生存在的意义深度。

(二)、《故事新编》反讽与鲁迅深层思想。

1.鲁迅的反讽世界观。

其一,作为世界观的反讽是主体对所存在的现实世界呈批判和对抗的姿态的,作为主体的作家否定那个时代,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他自己也属于他所否定的那个时代,而在他否定他自己时代的同时,也否定了自我,认为自己应当同自己所处的时代一同消亡。鲁迅的历史中间物意识恰恰是属于这样一种反讽世界观价值系统的。“有我不乐意的在天堂,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鲁迅更愿意在死火里速朽,连同他的作品一起。这种历史中间物意识的衍化构成了鲁迅生命中最重要的世界观体系。

其二,鲁迅思想中常常缠绕着二种想到对立的概念范畴,生和死、有和无、光明与黑暗、进取与退走、希望与绝望等在一种对立转化的过程中构成意义的张力,这种无法拆解的二元恰恰成了鲁迅思想深处不断纠结的矛盾源泉。在鲁迅这里,二二对抗之后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归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你你的。这种不可能解决的冲突在鲁迅内心不断冲撞和抗争,恰恰成了鲁迅所以复杂情感的来源。这种悖论性渗透在鲁迅对传统文化、现实人生和内心体验之间,从而构成了鲁迅反讽的世界观。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与现实批判的理性选择。

作为国学修养深厚的鲁迅,对传统文化自有一番情感上的认同,从鲁迅藏书、鲁迅旧体诗创作和其学术研究的旨趣上,都可以发现鲁迅心理上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以老庄儒墨等传统价值观的情感上的体认与归附。但是,在现实的斗争层面上,理性选择批判态度并激烈对抗。二者价值立场的天渊之别反映了文学创作上,便发生了有趣的现象,比如鲁迅笔下有二个庄子形象,一个是《汉文学史纲要》中史人物存在的庄子,那个“其文则江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以及“蔑诗礼,贵虚无,尤以文辞,陵栋诸子的“超世抗俗”的先秦哲人;一个则是作为共时现实参与社会文化进程、与中国国民劣根性有着深刻因果关系、堪称现代“伪士”鼻祖的负面思想形象。而对把老子的送出关,作者立意与作者文字间的情感指向之间存在明显分裂,情感上同情老子但在价值立场上仍然把它送出关去。这种矛盾也反映在《采薇》中,当阿金姐用流言击打伯夷叔齐的语境里,分明后面站着一位隐含作者对其进行批驳,但对于伯夷叔齐的迂腐和死守僵死论条的“笨牛”劲的批判态度,也同样存在于文本中。这二种情感的缠绕和交织恰恰够成了《故事新编》反讽因素的生成,相辅相成的二种对立情感并没有在文中得已有效解决,而仍然以一种“对话”方式和谐共存于《故事新编》文本内部。

3.鲁迅虚无的人生体验与绝望抗争的人生态度。

鲁迅对自我的审视和自我存在状态的体悟是现代作家中少有的,他对自我存在的虚无感的述写散见于他的《野草》诸篇章中,这种对自我存在状态的自觉抒写是经过双重过滤之后的产物,一是现实斗争中主体对现实客体不断审视中生产出来的虚无体验;二是自我有意识对人的存在作形而上思考的结果。而在这种体认中,鲁迅困扰于人生荒诞性的悖论描绘,疑虑于启蒙者之于被启蒙者的意义,然而终究只是延长“醉虾”的苦痛;过客明知前路没有终点,但仍然却要不断的走;“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仍然是空虚的暗夜”,战士举起了投抢,但终于陷入无物之阵的境地。而这种体验在《故事新编》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鲁迅在现实层面上,对这种虚无的人生进行了绝望的抗争,他向文坛怪象、复古逆流和丑恶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对包围他的世界投掷匕首和投抢。他一生致力于“立人”思想和“中华民族的脊梁”式人物的寻找,从而在《故事新编》中树立了墨家的实干精神作为现时的良剂,同时在民间文化中寻找到“黑衣人”式的侠气充实民族精神肌体。

(三)、鲁迅《故事新编》反讽技法探源。

1.中外反讽艺术的吸纳与转化。

鲁迅曾谈及他的文学创作之路,曾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并说“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和波兰的显克微支。日本的,是夏目漱石和森欧外。对于反讽这一艺术技法,并没有固有的反讽技法的借鉴与整体的位移,鲁迅对于其的技法吸纳完全在潜在的隐暗的层面上进行,鲁迅冷静的叙述笔调、轻松戏谑的讽刺策略等等都与果戈理、显克微支、森欧外、夏目漱石、安特莱夫、契诃夫以及中国晚清小说《儒林外史》《镜花缘》的深层的联系。但在鲁迅这里,反讽技法经过特殊的认知后转化为鲁迅的“创造”,外国作家大多仅限于人物反讽,或者是反讽近乎于隐在的讽刺,鲁迅有意识地继承了这些因子,并把反讽扩展到叙事情境与文章结构层面,在《故事新编》中已经弥漫到整个文本;同时,鲁迅的反讽更隐秘,很难把握隐含作者真实的情感走向,这与鲁迅“忧愤深广”的情感指向和多疑、尖刻的思维特征是分不开的。

2.杂文意识和杂文笔法的渗透与转化。

《故事新编》后期五篇小说的反讽维度较之于前期更为自觉也更为丰富,与鲁迅长时间经营于杂文创作所形成的杂文意识和杂文笔法是分不开的。就鲁迅杂文来说,《申报・自由谈》时期的鲁迅杂文更为成熟,其杂文意识和杂文笔法自然有一条渐进发展的路线,不同文体之间的互相转化是可能的也是真实存在的。在五十年代关于《故事新编》文体归属的大讨论中,伊凡认为“《故事新编》是杂文化的小说。”这是有一定依据意义的,《故事新编》与鲁迅杂文有着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别一个窍火者》就有相似的情节构造和笔法端倪。《故事新编》明显受到鲁迅杂文意识和杂文笔法的渗透与转化,表现在:作为文体越界的二种文体,都是不能被正统的文学理论所能涵盖的,鲁迅并不想把“杂文”和“故事新编”抬进文苑,这样“无体”杂文天马行空思想艺术出入于各种学科门类,杂揉各种艺术形式,而《故事新编》受到这种天马行空的思想力和包容力的影响,成了鲁迅又一个文体园地内的实验场。鲁迅杂文思维中擅长于刻划“个”与“类”,而《故事新编》中充斥着大量类型形象,从而与杂文系统产生了共鸣效应。杂文笔法上庄谐并用、雅俗并用的语言形态也转化成《故事新编》“油滑”语言的生成。

3.鲁迅个人调适与文体变异的结果。

鲁迅对历史和现实的相似性有着深刻的体会,《故事新编》在二个方面进行了批判的努力,一个是传统文化中仍然在当今发挥效用的过时思想,一个是现今人仍然残留的历时久远的国民劣根性。历史和当下,过去和现时都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与观照,鲁迅必须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着眼去打量这种关联互动,而这二种互相缠绕着的矛盾如何辨析?作为主体的介入者必须在二者的临界点之上给予批判性观照,才能更为正确而合理的剥离出其荒谬性。这种临界点上的主体必须有一种眼光,即反讽式的眼光。这种反讽式的眼光需要主体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脑力,同时也要有更为自由的心态。这种反讽式的眼光落实到具体的创作中便演化为一种“油滑”笔调,它也是鲁迅自觉选择文体变异的结果。

三、参考资料:

文献类:

[1]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上海:三联书店,版。

[3]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4]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长沙:岳麓书社,.

[5]林贤治:鲁迅的最后1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6]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版。

[8]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9]解志熙:生的执著――存在主义和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版。

[10]柳鸣九: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

[12]皇甫积庆。情结?文本――鲁迅的世界。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3]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5]w・c・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6]冯雪峰。雪峰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8]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北京:商务印书馆,

[21]王宏志。鲁迅与“左联”。北京:新星出版社,

[22]j・希利斯・米勒著。申丹译。解读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3]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4]d・c・米克。论反讽。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

[26]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

[27]张中行。文言和白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8]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29][英]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0]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1]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论文类:

[1]王际兵。“反讽”与“真理”――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反讽精神。文艺争鸣,2006,(5)。

[2]朱寿桐,姚公涛。试论鲁迅与契诃夫小说的反语技巧。鲁迅研究月刊,1990,(10)。

[3]杨剑龙。反讽:鲁迅乡土小说的独特魅力。学术月刊,1994,(10)。

[4]张芸。反讽者鲁迅。东方论坛,2006,(6)。

[5]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学评论,2007(3)。

[6]叶世祥。反讽:从一个新角度解读鲁迅小说,鲁迅研究月刊,1995,(5)。

[7]魏继州。质疑意义――《故事新编》的思维与言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

[8]李允经。鲁迅与漫画,鲁迅研究动态,1987,(10)。

[9]陈平原。鲁迅的《故事新编》与布莱希特的“史诗戏剧”,鲁迅研究动态,1984(2)。

[10][奥地利]r・特拉普曹卫东译时代性的反讽――对《故事新编》的接受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1992,(9)。

[11]汪正龙。说反讽――对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重要范畴的考察,人文杂志,2007,(3)。

[12]吴晓东。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鲁迅研究月刊,1989,(1)。

[13]蒋济永。《奔月》的“故事”构造与意义生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2)。

[14][德]w・顾彬著曹卫东译。少女与恶魔――论《**》中反讽的功能,鲁迅研究月刊,1992,(2)。

[15]温儒敏、旷新年。《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对该小说“序”在全篇中结构意义的探讨,鲁迅研究月刊,1990,(10)。

[16]张雪莲。反讽的意义―《故事新编》的现代性再评价,鲁迅研究月刊,,(7)。

[17]钱理群。()以“立人”为中心――鲁迅思想与文学煌逻辑起点,涪陵师范学院,2003,(1)、(3)。

[18]高远东。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以《故事新编》相关小说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4)。

[19]倪玉联:对古老文化思想的深刻反思:《故事新编》本休意义新探,中州学刊,1994,(5)。

[20]高远东。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

[21]钱振纲。对儒、道、墨三家“显学”的扬弃―从文化角度解读鲁迅后期五篇历史小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1)。

[22]严家炎。鲁迅与表现主义:兼论《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5,(2)。

[23]姚新勇。鲁迅《铸剑》新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i)。

[24]秦林芳。奔月:中间物意识的历史寓言,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25]余志平、吕浩。《补天》新论,湖北大学学报,1997,(3)。

[26]孙刚。文化寓言:《故事新编》文类研究,文艺理论研究,2003.(5)。

[27]徐麟。无治主义・油滑・杂文:鲁迅研究札记,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7,(3)。

[28]钱理群。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29]周海波。英雄的无奈与无奈的英雄:关于《奔月》与《铸剑》的重新解读,鲁迅研究月刊,,(12)。

[30]片山智行。《故事新编》论。鲁迅研究月刊,2000,(8)。

[31]刘延红。历史的穿透力与感受力―论《故事新编》的文化批判和生命体验,鲁迅研究月刊,,(4)。

[32]皇甫积庆。历时创作中的变异与持恒―《故事新编》创作心理解读,鲁迅研究月刊,1995,(2)。

[33]李怡。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3)。

[34]丸尾常喜。复仇与埋葬―关于鲁迅的《铸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3)。

[35]彭波。从《理水》看鲁迅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借鉴与发展,北方论丛,1994,(6)。

[36]姜振昌。《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中国社会科学,2001,(3)。

[37]吴秀明。论《故事新编》在历史文学类型学上的拓新意义,。鲁迅研究月刊,1994,(3)。

[38]江胜清。论《故事新编》的荒诞感,江西社会科学,2004,(6)。

[39]鲍国华。论《故事新编》的消解性叙述。鲁迅研究月刊,2000,(12)。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撰写出完全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从第一次提交部分内容给导师审核到开题报告全部完成,一般至少需要一个半到两个月的时间。尽早开始准备材料、尽早进行构思。最好在一年级完成这项工作。

撰写开题报告,一定不要急于下笔,首先要理清思路。思路不理清,开题报告就不容易写好。下列问题对你理清思路将有所帮助。如果你能较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你的开题报告大体上的构架就清楚了,动笔完成开题报告也就不是一件难事。如果其中有些问题你还回答不出或有疑问,请务必先进行思考及查找相关资料,回答好这些问题。只有当你对下列问题均胸有成竹时,你才有可能写出一篇比较符合要求的开题报告。否则,你的开题报告十有八九达不到要求。

1、你的研究课题名称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选题依据)。

2、你的课题是从何处来的?该课题的产生是否有什么特殊的背景?(课题来源)。

3、你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什么?为实现你的总目标,你需要实现哪些子目标?

4、你的研究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该成果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工程应用价值?

5、要实现你所列出的子目标,分别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实现已确定的目标而言,这些研究分别又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研究内容)。

6、要完成你的研究目标,分别要掌握并使用哪些关键的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又分别能解决你所作研究中的什么问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关键技术)。

7、你重点所进行的研究,总体而言是属于哪一大类研究?它又属于该大类中的哪一小类研究?该研究最核心的是要研究什么样的对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研究方向)。

8、你制定了什么样的总体方案来完成你的主要研究目标?你的总体(最重要)。

9、要完成你的总体方案,最主要的必须完成哪几项工作?(很重要)。

10、你的总体方案,是否可以细分为几个主要的部分(子模块)?总体方案中的这几个子模块,分别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重要)。

11、你细分出来的这几个子模块本身,是否也可以用系统结构图/流程图/逻辑图等框图的方式加以说明?(重要)。

12、你细分出来的这几个子模块中,各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

13、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几个子模块中的这些关键问题?(很重要)。

14、你在解决问题时,技术上是否存在什么障碍?如果存在一些障碍,你有没有办法克服这些障碍?你能分别给予描述吗?(重要)。

15、在以往你自己的学习、研究、实践等工作中,有哪些是与本课题研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这些均可作为你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基础)。

16、有哪些主客观条件是对本研究工作有利的?你准备采取何种措施,以确保本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可行性分析)。

为达到较好的撰写效果并节省时间、加快速度,建议按如下顺序撰写开题报告:1、撰写第一和第二部分;2、撰写第五部分;3、撰写第六部分的研究方向、实施方案;4、撰写第四部分和第六部分的可行性分析;5、最后撰写第三部分。以上每个步骤完成后立即发给自己的导师审一下,该部分审核通过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步骤。及时交流能够让同学们迅速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避免错误的累积,并能使得报告比较符合规范。

撰写开题报告期间一定要频繁与导师交流。这样能够使同学们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加强自己的分析与撰写能力,对同学们的水平提高是非常有利的.。不要有怕打扰老师的顾虑,指导好同学们的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是导师的本职工作即份内之事,老师们也是愿意与同学们多交流的。经常交流实际上能够减少导师修改时的工作量;否则大量的错误累积起来,导师修改时就会感到困难重重。老师们最担心的,就是长久没有交流的学生。另外,由于同学们一般是第一次撰写这样的开题报告,缺少这方面的经验,难免有这种或那种的不足;故同学们一定不要自信过头、完全不与导师商讨就一口气把报告写完,因为这种报告往往是错误累累,修改起来既浪费导师的时间、又浪费同学们自己的时间。

撰写开题报告(以及将来撰写学位论文及其它报告)时,一定要采取top-down的方式,养成良好的撰写习惯也会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益处。每一部分撰写时务必要写提纲,尤其是第三部分和第六部分的实施方案。撰写时要先思考一下,把准备写的内容分成几部分,每个部分给一个能够概括本部分内容的标题。标题列出后还要认真、深入地想一想,看看有没有被遗漏的内容。确认没有遗漏之后,对每一部分还要作进一步的细分,列出该部分中更为具体的小标题。

要注意,开题报告中的所有语言都应该使用科学的、严谨的、清晰的、稳健的书面用语,不能有口语化的表达,也不要用绝对化的、夸张的、模糊的、不准确的表达,在不影响表达准确度的前提下,表述要尽可能简捷。撰写时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性,每一段中要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一定要有逻辑性,并且尽量不要有重复;段与段要注意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承上启下,相邻的两段不要让读者看起来毫不相关,给人以突兀的感觉(过去很多开题报告在此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

研究生英语课本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研究生,掌握一门良好的英语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英语课程不仅帮助我们提高英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研究生英语课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我对研究生英语课本的心得体会。

首先,研究生英语课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语法知识、词汇和句型,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扩充词汇量,提高语法运用能力。此外,课本中还提供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包括新闻、社论、论文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拓展我们的知识面。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拓宽我们的思维方式。

其次,研究生英语课本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课本中的练习题设计非常灵活,既有选择题、填空题等传统形式的练习,也有适合小组讨论的多项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这些练习题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不仅能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研究生英语课本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课本中的每一单元都包含了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个方面的训练内容。通过听力练习,我们能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口语练习,我们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阅读练习,我们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写作练习,我们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实践应用的训练,让我们在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英语。

第四,研究生英语课本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我们的学习领域是相对专业的,因此,研究生英语课本在内容选择上也特别注重与我们专业相关的材料。课本中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往往与我们的研究领域相关,这些内容不仅帮助我们提高英语水平,还能够增加我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通过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并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研究生英语课本增强了我们的学术交流能力。在课堂上,我们需要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交流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非常重要。研究生英语课本中的课文、练习和课堂上的小组讨论,都给了我们宝贵的机会去练习学术交流。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同时也能够借助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总之,研究生英语课本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应用和专业知识的培养,以及增强学术交流能力,研究生英语课本帮助我们提高了英语水平,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综合能力,为我们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研究生英语课本提供的学习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术能力。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技术的进步,促使了交通运输行业的高速发展,这本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我国交通管理和相关宣传、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也促使了道路交通中事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公共安全问题。统计显示,自以来,我国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连续4年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300人,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死亡率近年来相对稳定并有所降低,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公安部联合开展的《中国儿童步行安全状况调研》报告显示,,共有7078名中国儿童被道路交通伤害夺去了生命,有28017名儿童在道路交通伤害中受伤。该报告还指出,每天至少有19名儿童因道路交通意外死亡,77人受伤。每10起道路交通伤害中就有4起受害者是儿童,其中有44%是儿童步行者。近两年的统计数据依然呈上升趋势,,公安部报告显示,当年我国共有1万余名儿童因交通意外伤害致死,3万余名儿童受伤,可见目前我国交通安全事故对于儿童的影响之重。

因此,研究交通安全策略成为国家发展中的必要内容。我国小学大都属于走读制,学生每日上下学时间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身体特点以及认知特点,使得该群体对于道路交通中的安全风险无法良好的规避,所以针对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就成为一种必要。

(二)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针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三,意识教育不足,对于小学生安全教育而言,思想教育比行为教育更为重要,但如今的小学安全教育体系中意识教育往往占比较少,依然集中在大量的行为约束和规范上。

本文专门针对小学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这一防线,提出教育策略的制定,并对策略方案进行有效性分析,使之能够更好的应用到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之中。

(三)参考文献。

[1]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中华创伤杂志,,18.

[2]姜学锋.1970一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j].道路交通与安全,,6.

[3]唐洪.关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几点思考[j].中国公共安全,,5.

[4]张志远.论对儿童和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6]王雪松,王丽,林仁鑫等.上海市小学生交通行为观测与行为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

[7]姚玉华,陈道滂,周峰.上海市虹口区小学生预防交通伤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9.

[8]奚家全,赵先柱.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8.

[9]魏换霞,张朝伟.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概述[j].青年文学家,2010.13.

[10]徐浩锋,马文军,聂少萍.农村中小学生交通伤害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

[11]姚玉华,陈道湧,周峰.上海市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

[12]杨冬梅,张力斌,周凤梅.中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

[13]牛学军,陈文杰.儿童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

[14]奚家全,赵先柱.重庆市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

[15]田晓玲.浅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社会广角,,09。

[16]王丽,王雪松.考虑学校和年级差异的精细化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01.

[17]安冬梅,颉三想.如何改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模式[j].甘肃法制报,2006,07.

[18]李生辉.浅析中小学生交通行为的特点及交通安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a].甘南日报(汉文版),2008,10.

[19]董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观察,2012,01.

[20]杜一鹏.关于高校学生交通安全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安,2010,06.

[21]胡树成.英国儿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简介[j].城市交通,,07.

[22]屈增瑞.各具特色的国外交通安全教育[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7.

[23]李欣,肖贵平.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网络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3。

[25]李文馥.幼儿颜色爱好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11.

[26]杨淑丽,张莉.4-6岁幼儿的颜色偏好[j].学前教育研究,2009,7.

[28]王正国.我国交通安全现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

[29]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

[30]刘莉.浦东新区学生意外伤害的调查[d].上海:复旦大学,2005.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为了使选题论证充分或者选题更加完善、周密,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文献综述、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1、题目:应突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3、研究的基本内容、构思和预期结果;。

4、研究方法、手段、研究步骤和工作计划;。

5、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方法和措施;。

6、技术关键、仪器和经费预算等。

要求:

1、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在第四学期3月15日前完成。

2、打印要求:题目采用黑体三号,副标题楷体四号,正文宋体五号,标准a4纸打印。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1、总述。

2、提纲。

3、要求。

4、范例。

二、论文。

1、论文内容。

1)引论。

2)理论概述。

3)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

5)分析讨论。

6)结论。

2、论文形式。

1)语言。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3)引文形式。

4)字数要求。

5)定义。

6)图表。

3、排版格式。

1)封面。

2)格式。

三、附录。

附录1-开题报告范例。

附录2-引文范例。

附录3-参考文献范例。

附录4-封面范例。

前言。

我院历届研究生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有关论文写作规范的问题,近年来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这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鉴于此,英语学院决定制定硕士研究生论文格式规范,通过科学、严谨、合理的研究生论文格式,使我院研究生论文写作进一步规范化,符合现行学术主流的要求,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和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

本格式规范参照现行学术论文的规范与要求,主要对论文格式予以规范,对于论文的内容结构略有涉及,但是考虑到各研究方向的不同特点,在这方面不拟过细规定。这方面的知识在相关课程特别是论文写作课程上应有详细介绍。本格式规范包含以下两部分:一、开题报告;二、论文。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进行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专家汇报自己学位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目的是请专家帮助判断:自己选择的问题有没有研究价值、选用的研究方法可不可行、自己的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然后由专家给出具体的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的目的,同时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因此“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是开题报告的重点,如果对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不进行深入论述,一带而过,评审专家将无法判断你的研究前景,也就无法对你的研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水平的定位。

国家对授予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人员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硕士学位人员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因此硕士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应适当确定自己的研究水准,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科学研究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对试验结果或调查数据的分析应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以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基本内容和要求。

因为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汇报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因此研究生应该就选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方法及拟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全面、深入地介绍、说明,并接受专家的批评和建议。

1、论文题目的确定。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可以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3、研究的角度、方法与拟实现的目标。

4、主要研究内容与写作大纲。

5、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着重查阅的近年内发表的中、外文期刊文章)。

开题报告公开论证后,研究生一般应根据专家小组的评议意见,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提高,修改方案通过后可正式进入论文研究工作。

开题报告的内容。

1、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3、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4、研究方案及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

5、为完成课题已具备和所需的条件和经费;。

6、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及解决的措施;。

7、主要参考文献;。

下面是详细的看人家如何叙述什么是开题报告以及怎么写:

1.什么是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撰写开题报告,作为多层次科研工作的第一个写作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因为:

如果开题一旦被批准,课题得以正式确立,则还可以通过它,对立题后的研究工作发生直接的影响:或者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或者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等。

总之,科研开题报告是选题阶段的主要文字表现,它实际上成了连接选题过程中备题、开题、审题及立题这四大环节的强有力的纽带。

在当今世界搞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如果不重视开题报告的写作,即使是有名望的研究者,也不免有科研课题告吹的命运。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实例:美国科学基金会曾同时收到关于同一科研课题的两份开题报告,一份是获得过诺贝尔奖金的西博格写的;另一份是由名不见经传的一位青年研究者写的。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评议,结果批准了那位无名小卒的申请,把这一课题的研究经费拨给了他。所以,在美国,许多科学家每年几乎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从事课题建议书(即开题报告)的起草工作。就我国情况看,关于科技工作者要写“科研开题报告”,大学研究生、本科生申请学位要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规定,都已经处于实施之中。今后,随着科研管理的加强,在开题报告写作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3.1开题报告封面各栏目的填写方法。

3.2“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依据和意义”栏目的填写方法。

综述(review)包括“综”与“述”两个方面。所谓综,就是指作者对占有的大量素材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使文献资料更加精炼、更加明确、更加层次分明、更有逻辑性。所谓述,就是对各家学说、观点进行评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填写本栏目实际上是要求开题者(学生)写一篇短小的、有关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综合评述,以说明本课题是依据什么提出来的,研究本课题有什么学术价值。

3.2.1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3.2.1.1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3.2.1.2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研究生英语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本人参加了一场关于研究生英语讲座,这场讲座给了我深深的启发和思考。在讲座过程中,我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和观察感悟,深刻体会到研究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技巧。以下,将围绕主题“研究生英语讲座心得体会”,展开对这场讲座的回顾和总结。

首先,这场讲座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系统”。讲座内容涉及英语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讲座从听力开始,突出培养听力技能对于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性。此外,还有大量的口语教学,针对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示范。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这场讲座以系统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研究生英语学习的路径和技巧。

其次,讲座中强调的“学以致用”深深地触动了我。研究生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或者提高个人能力,更是为了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做准备。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根据不同情景运用英语,毕竟英语是一门工具性语言。讲座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教我们如何在不同场合运用英语,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求职面试都有详细的分析和指导。这些实战经验对我们今后的学术道路具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这场讲座还教会了我如何保持兴趣和积极性。学习英语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任务,如何保持学习的动力至关重要。讲座提到了建立兴趣和培养自信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多参加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听力训练等,以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对于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讲座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定下学习计划、树立目标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不断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

此外,讲座还强调了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力。在研究生阶段,我们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进行学习,教室里的老师并不能提供无限的辅导。因此,讲座提出了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如英语学习网站、学习软件等,以便我们在自主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力也意味着要积极主动地寻找学习机会,参与各类英语竞赛和活动。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仅能够成为英语学习的掌握者,更能够为将来的学术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讲座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目标明确。无论是研究生阶段还是将来的学术道路,我们都需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讲座针对研究生英语学习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如托福、雅思等考试成绩的要求,学术英语水平的提升等。形成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使努力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明确目标的同时,也要注重合理规划和分解目标,每一步都要有具体的行动计划,以便更好地实现目标。

总而言之,这场研究生英语讲座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思考。它以系统的方式为我们阐述了研究生英语学习的路径和技巧,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教会了我们如何保持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明确学习目标的必要性。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术和工作需要。

研究生英语课本心得体会

研究生英语课程是研究生阶段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培养研究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门课程中,研究生英语课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在学习过程中深有体会,微有感悟,下面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研究生英语课本的心得体会。

首先,研究生英语课本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研究生英语课本不仅包括了基础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等内容,还扩展了听力、口语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研究生英语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英语的全方位材料和专业知识,使我们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在课本中,我们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课文和文章,这些资料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英语视野,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其次,研究生英语课本注重应用性和交际性。与其他课本相比,研究生英语课本更注重培养我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本中,有很多实用的口语和写作技巧,通过模拟对话和实际情景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能力。研究生英语课本还注重培养我们的交际能力,通过各种合作式的活动和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再次,研究生英语课本强调实践和反思。研究生英语课本给予了我们很多实践的机会,通过课后练习和作业,我们可以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同时,研究生英语课本强调反思,通过反思我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

最后,研究生英语课本给予了我们很多学习的资源和支持。课本中有很多学习资源,如课文录音、习题答案和在线学习平台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课本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支持,如课文解读和语法点解释等,这些支持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研究生英语课本是我们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和资源。通过研究生英语课本的学习,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实践和交际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研究生英语课本给予了我们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使我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巩固知识。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继续积极利用研究生英语课本,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三、以学校内部管理有效性为原点分析学校内部管理发展问题,将形成一个视角独特的分析框架。

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论文的主要工作量包括:

阅读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收集本选题相关的观点、资料,建立研究所需的资料库;撰写论文。

二、年度研究计划:

08月―月确定选题,收集初期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08年11月―2008年12月听取老师们的意见,调整研究计划;。

01月―2002月收集资料,建立资料库,完成学校内部管理有效性的现状图;。

2009年03月―2009年04月进一步整理思路,形成论文写作提纲;。

2009年05月―2009年08月完成论文初稿;。

2009年08月―2009年12月修改论文并定稿。

三、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自身理论高度不够,恐难以阐释清楚论文中的相关问题。我将用半年乃至一年的时间集中阅读论文所涉及到的专业理论书籍、刊物和文章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二)“学校内部管理低效、无效”作为一种教育管理现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校内部管理低效、无效”的出现既有时代的背景也有社会的原因。在分析“学校内部管理低效、无效”的成因和问题时,要找到合适的理论视角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本研究采取的是实地研究的方式,在进入研究的现场和实地研究的开展等方面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对我来讲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解决的办法包括: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向师友请教,借鉴他们的经验等等。

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1.1993年在《人民教育》第三期上发表学校管理论文《校长如何转达学生对教师的意见》。

2.1993年至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管理等方面论文10余篇。

3.本人主持省教科所“十五”“十一五”立项课题两项,其中一项已通过省级专家组鉴定,另一项正在研究中。

4.读硕期间专业课作业论文《人本管理在学校科学管理中的运用》获导师好评。

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目前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包括:导师支持选题,并在研究思路、理论分析、文献收集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学校及周边图书馆学术资料丰富,网络信息渠道畅通,资料获得较为方便;本人在学校工作,对各学校情况熟悉,可方便地获得不同学校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本人曾主持过或参加了一些科研项目,在研究经费上可以获得部分支持。

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包括:本人为在职硕士研究生,工作与学习的时间难免互相挤占,时间问题是本选题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对部分本研究需要的分析技术还不是十分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部分外文文献和数据需要购买,经费方面可能会比较紧张。

拟解决的途径包括:合理安排时间,想尽一切办法“挤”时间,确保研究的精力与时间投入;进一步加强学习,向师友讨教,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积极申报与本选题相关的科研项目,保证研究的经费的投入。

旅游英语报告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20字)。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旅游,而掌握一定的旅游英语交流能力已成为现代旅行的基本要求。鉴于此,我在拜访了一家旅行社后,决定参加他们组织的旅游英语报告课程。在课程结束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英语交流能力,也获得了宝贵的旅游知识。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这次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重视口语训练(240字)。

在旅游英语报告课程中,我意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在报告中,口语是我们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关键。在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进行口语练习,包括模拟旅游情境中的交流对话和演讲。这些练习不仅增加了我们对语音和语调的敏感度,也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技巧。通过反复练习,我能够更自信地与他人交流,不再畏惧语言障碍,这对我在旅行中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提升。

第三段:拓宽旅游知识(240字)。

在旅游英语报告课程中,我们并不只是学习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还学到了大量的旅游知识。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与旅行有关的情况和文化背景,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名胜古迹等。在课程中,我们还就各种文化差异进行了探讨,这对我今后的旅行更加有帮助。现在,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使我的旅行体验更加丰富。

第四段:提高自信心(240字)。

在参加旅游英语报告课程之前,我对自己的英语能力一直缺乏自信。然而,在课程中,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鼓励使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克服语言障碍。此外,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复演讲,我也逐渐培养了自己一定的演讲能力。这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可以更加从容地与他人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相信,这种自信将对我的职业发展和人际交往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结语(360字)。

通过参加旅游英语报告课程,我不仅提高了英语交流能力,也拓宽了自己的旅游知识。通过口语训练,我能够更加流利地与他人交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时,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背景,我更加能够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习俗与文化。最重要的是,这次课程激发了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我相信这些成果将成为我的宝贵财富,使我在旅行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旅游英语报告课程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机会和收获。它不仅提高了我的英语能力,还让我更加了解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我希望将来能够更多地运用这些技能和知识,与更多的人分享我的旅行经历,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在旅游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感谢旅行社为我提供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我的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鼓励。

英语报告心得体会

在我参加的一次英语报告活动中,我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演讲技巧。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活动的背景介绍。

这次英语报告活动是在学校举办的一项英语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每个学生都需要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报告,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演讲。这个活动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段:准备报告的过程。

在准备报告的过程中,我首先选择了一个我感兴趣且熟悉的话题。然后,我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收集了丰富的信息和观点。接下来,我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确定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注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同时注重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性。

第三段:演讲的技巧和经验。

在进行演讲时,我首先要求自己保持镇定,保证语音清晰和语速适中。同时,我还注意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增强表达力,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的演讲内容。我还注意与听众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将演讲的重点和亮点准确地传达给他们。在演讲结束后,我鼓励听众提问,并适时回答和总结。

第四段:活动的收获与意义。

通过这次英语报告活动,我收获了很多。首先,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反复训练,我可以更加流利和自信地进行英语演讲。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表达我的观点。在整个准备和演讲的过程中,我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最后,这次活动还提升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准备演讲时,我和同学们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共同进步。

第五段: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这次英语报告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仍然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我计划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积极参加各种英语交流活动,如辩论赛和演讲比赛。同时,我还希望通过更多的英语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演讲者。

总之,这次英语报告活动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高了我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我的组织和演讲技巧。这次活动让我更加自信,也激发出我的学习热情。我希望能够将这次活动中学到的经验和技巧应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

研究生英语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精彩的研究生英语讲座,让我对英语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在这次讲座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将从讲座的主题、内容、学习方法、实践应用和收获体会等方面来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首先,讲座的主题非常吸引人——提高研究生英语能力。作为研究生,我们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备流利的英语沟通能力。这次讲座及其适时,对于我们研究生们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学习资源。

其次,讲座内容丰富多样。讲座中,讲师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展开讲解,结合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特别是在听说方面,讲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倾听英语电台、模仿英语新闻播报等,帮助我们锻炼听说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讲座中分享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讲师指出,英语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坚持。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如每天定期复习所学知识、重视词汇的积累、多读英文原著等。同时,他们还强调了培养语感的重要性,鼓励我们尽量多地进行听力、口语练习,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第四,通过实践应用,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些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在讲座结束后的几周时间里,我开始尝试使用这些建议和方法进行英语学习。我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复习和积累,加强听说训练,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与外国同学交流时,我发现自己更加自信和流利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让我深信只要坚持不懈,通过正确的方法,我的英语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最后,这次讲座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和体会。首先,我意识到英语学习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其次,我领悟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应用,才能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我也明白到了语言学习需要耐心和坚持,不能急功近利,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

总结起来,在这次研究生英语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的知识和技巧。通过讲座,我明白了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次讲座的举办给我的学习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启发,让我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不断积累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英语实习报告心得体会

本次实习我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英语实习生,主要负责英文文件的撰写和口语交流。这次实习的目的在于提升自己的英文能力,同时熟悉公司的运营流程和文化。在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下是我实习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成长。

在实习期间,我与外籍同事进行了多次英文口语交流,并且参与了多个会议的讨论。我能够更流畅地表述我的观点,并且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的行话。此外,我还深刻认识到了努力的重要性,同事们表现出的高度自律和敬业精神也让我感受到了职场的严谨和压力。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的成长和收获,这种经历是课堂教育不可取代的。

第三段:实习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在实习期间,我也遇到了许多的挑战。由于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我很难避免犯些小错误,这使我感到十分苦恼。然而,我很快就发现了解决的方法:阅读大量的英文文献,不断学习新的表达方式,积极向同事请教和介绍自己的学习进程。通过这些方法,我逐渐掌握了更多的英文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方式,也更好地适应了国际商务的环境。

第四段:实习带来的启示和感悟。

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了英语对于一个商务专业学生来说有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英语实习生,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机会,也更加了解了自身对于商业领域的热情和追求。这次实习培养了我的严谨性、自律性、和进取心,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习虽然带来了不少困难,但是这些都是有价值的经历,我希望这次实习能够成为我职业生涯的良好起点。

本次英语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新知识,提升了英语能力,使我更加了解了国际商务领域。实习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的回忆,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国际文化和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职场的挑战。我认为实习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多多参加实习,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英语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在实习的那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环境的压力。我自己也开始明白社会的残忍适者生存,不适者则被淘汰。虽然很累可是我却仍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不想做个生活的失败者,我不想永远都躲在舒适的环境里却从不知道人间的冷暖。宝剑只有被磨砺过才会更加锋利。而我只有在社会中磨练才会更加坚强,更加成熟。走出学校踏上社会一开始让我觉得恐慌,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我觉得无所适从。但是时间让我开始平静下来,而我也开始慢慢的适应了这种环境,让我开始觉得其实学校外的生活也是蛮有味道的。

此次毕业实习,我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处理简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了与员工同事相处沟通的有效方法途径。积累了处理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经验方法。同时我体验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苦性,通过实习,让我在社会中磨练了下自己,也锻炼了下意志力,训练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技能。积累了社会工作的简单经验,为以后工作也打下了一点基础。

结束了本次的实习让我总有些舍不得,虽然说只是短短的六个月却让我受益匪浅。实习生活极大的开阔了我视野,让我学到了很多学校以外的知识,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个办公室文员的不易。我相信此次的实习将会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的提升我自己。

英语听课报告心得体会

英语听课报告是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作为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几次英语听课报告,并对此有了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听课报告,不仅可以接触到真实的英语教学环境,还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听课报告中所学到的东西以及对英语学习的感悟。

第二段:命题思路。

在英语听课报告中,我发现老师在命题和教学设计上是非常讲究的。一次听课中,老师以“旅行”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言空间。这种教学方式使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主题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段:课堂互动。

在英语听课报告中,我还观察到课堂互动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一次报告中,老师特意安排了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互相介绍和讨论。这样的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耐心地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和语法错误,给予了肯定和鼓励。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使我深刻认识到,学习英语不能只靠被动接受,只有主动参与才能真正提高。

第四段:实践与应用。

英语听课报告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与应用的机会。在一次报告中,老师要求学生制作一份关于城市旅游的广告宣传海报,并用英语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通过实践与应用,我明确地感受到,学习语言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有实际运用的能力。

第五段:反思与展望。

通过参加英语听课报告,我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我发现只有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水平。因此,我决定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要多参加听课报告、口语沙龙和英语角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对英语听课报告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为将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通过参加英语听课报告,我深刻体会到了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方式的差异。从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英语听课报告不仅扩展了我的知识面,还提高了我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动力。相信在未来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中,我会将这些经验和体会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英语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此次商务谈判实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得我们的实训即丰富又有趣,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此次实训,我们认识到:一定不能只局限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把理论的东西与实战相结合,多抓住些实战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谈判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减少经济成本,赢得最大利益,成为一个成功的商务谈判人士。

在准备谈判的阶段,我们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又增加了我们对一些产品、公司、法律法规、谈判准则、市场分析等许多知识的积累,可谓是受益匪浅。如各阶段的谈判策略:开始阶段的策略主要是创造良好的气氛,通过寒暄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分清楚双方的合作诚意,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报价阶段首先要掌握报价的原则和合理方式,确定报价,通过买方接受的报价策略而确定自己的心理定价;讨价还价是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环境进行的,具体策略包括投石问路、竞争对比策略、目标分解、举证法、假设法、条件法等;在让步阶段,要通过灵活多边的价格让步,打破商务谈判的僵局,促进谈判的成功,迫使对方让步的策略有利用竞争、虚拟假设、声东击西、顺水推舟等。

在这次模拟商务谈判中,我担任美国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我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对模拟谈判全局进行总的方向把握尽力促成此次交易,其次是协调公司内各个部门通力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谈判、在不损害对方利益的同时使我方利益最大化,谈判过程中尽力斡旋。期间遇到很多困难,但也乐在其中,学到不少知识与很多实用的东西。

除了谈判策略和流程之外最大的收获是在商务礼仪方面,谈判活动一般比较的正式,服饰的颜色、样式及搭配等合适与否,对从事谈判者的精神面貌及其给对方的印象和感觉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还有坐姿,称呼,握手等礼节都是我们平时课堂上涉及不到的。此次实训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锻炼学习机会,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丰富的经验!

实训的经历虽已经过去,可我还会回头去看一下我在那里留下的脚印,我相信那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回顾这x天的时间我是专心的,但专心不一定等于成功,我究竟是一名实训生,在知识的构建上还存在着许多断章,还缺乏教学经验,甚至因为读错了某个英语单词或某个字后,学生把错误指出来而无地自容。每当站在讲台上,被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时,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了。

英语听课报告心得体会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英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学科。为了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和学术水平,我参加了一堂英语听课,并在此基础上写下了此次听课报告的心得体会。此次听课是在大学的一堂专业英语课上,老师讲授了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内容。我对此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此次听课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

第二段:对老师的评价。

首先,我对这位英语老师的表现非常满意。她讲解起来清晰明了,语速适中,语调婉转,非常容易理解。她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增加了课堂的可读性和实践性。同时,她还根据我们的学科特性,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幻灯片、强调重点词汇和短语等。这些举措都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总之,这位英语老师以她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教学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段:对听课内容的评价。

关于听课内容,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在这堂课上,老师详细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运作原理。她列举了各种常用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并解释了它们在市场中的作用。此外,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使我们对国际金融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过这堂课,我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和专业术语,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它们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了我的学术能力。

第四段:对自己的反思和收获。

此次听课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听力的不足和提高的必要性。尽管我在听课中听懂了大部分内容,但仍有一些生词和复杂句子我没有完全理解。这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扩大词汇量和提高听力素养。为此,我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练习听力材料和背诵词汇。此外,我还准备参加一些英语角和讨论会,与其他学习英语的同学互动交流,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通过这次听课,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为提高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

第五段:总结体会和展望未来。

总的来说,这次英语听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我不仅对国际金融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和音频理解能力。除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外,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提高计划,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知识。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相关推荐

社会发展简史的心得体会范文(22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加以改进。以上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总书记指出,只有

微信公众号营销策划书(汇总21篇)

营销策划是企业为了推广产品或服务而制定的具体方案和活动。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在实际营销策划中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产品描述:微信中基于

宣传工作史心得体会版(热门20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工作表现的主观反思和客观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精彩工作心得

美食节活动策划(实用19篇)

通过活动策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从而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了进一步宣传校园的健康饮食文化,改善学

莫振高事迹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个人对某个事物或事件进行思考和归纳的结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引人深思的心得体会,感受作者的思考与感悟。浏览了莫振高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用微

大学生的未来规划路线(实用19篇)

在大学规划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方向。大学规划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激情,追求自我实现和生活的幸福感。还记得当家境贫寒的我倔强的要踏入社

坚持两严两准心得体会(精选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进行记录和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坚持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力量。在我们的人

幼儿园大班体育游戏方案(通用23篇)

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一些挑战和解决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活动过程:一、教师带幼儿在

手机销售合同(优质22篇)

在商业交易中,销售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和规范交易行为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关于销售合同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甲方:乙方:为了拓展产品的销售市场,

最新应急救护工作报告(热门18篇)

透过工作报告,上级可以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提供指导和支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参考借鉴。这些范文涉及不同行业和职务的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