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差生评语 > 工笔花鸟艺术欣赏(精选23篇)

工笔花鸟艺术欣赏(精选23篇)

作者: ZS文王

范文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通过参考范文来审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不足之处。范文范本是以优秀的作品为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提升写作水平。在写作范文范本时,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笔花鸟论文

1、线与形体的关系。

线与形体的关系就是用线所表达的对象组织结构的关系。中国工笔花鸟画室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物,首先要了解对象的结构关系,将其变成画面上的体面关系,画面上的线就是根据形体上的变化而变化。运用线来变现花鸟物象,要对对象进行充分的研究,这就离不开对物象内部结构的细致观察。

用线表现花鸟的“形”,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线条很多,要分出主次来。例如宋代《出水芙蓉图》中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莲瓣的描绘既轻盈又腴润是画面的主体部分,所以刻画细致周到,用线劲挺有力度,甚至花瓣上的红丝都是用色线进行一一细致勾画。其后起烘托作用的正面荷叶也是重点刻画的对象,所以从起伏的外轮廓线到精细的叶筋勾线都是一丝不苟,精到考究。而最终面的未张开的新荷叶则处于次要地位,描绘就相当简化,线条也细而淡,进行虚化处理,从而更好的突出主体。

2、线与质量感的关系。

质量感是物体之间性质的区别,线条要变现物体的质量感,就得经过用笔用墨的变化来实现。宋代画家李公麟代表作《五马图》,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人牵引,神采焕发,顾盼惊人。画中马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动作生动,清晰地表现出马的肌肉骨骼结构,身体的质量感,软硬质感,乃至光泽印象。墨笔线条简练,以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一样特征,形神毕肖,气韵飞动。

3、线与空间感的关系。

线条的运用使物象所存在的空间关系得到暗示,是经过线的交接和线的虚实、疏密、浓淡、粗细、松紧、强弱等比较表现的,一般情景下近粗远细,近浓远淡、近实实虚。宋代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此画以浅水、巨石、枯木为背景,描绘了栖息期间的各种禽鸟,画中的物象先以不一样的线条加以勾勒,暗示出物体的空间感。与此相对,将前石与后石分大小皆以密皴皴出,以灰衬白,空间关系也就自然显现,前景大石和山鹧的线条运用浓而实,而后的荆棘、竹叶和坡岸线条运用淡而虚,构成强烈的比较,空间关系自然变现的更加深远。各种错综复杂的比较关系融于画面中,使画面意境更加深邃。

1、“折枝特写式”的构图艺术。

“折枝特写式“的构图方法多取“折枝画”形式,即截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画,较之整体描绘更为细腻动人。主要见于扇面、册页,条幅中也偶然见之,此种构图往往以花卉一枝,配以禽鸟蜂蝶表达作者立意。

南宋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绢本设色,其简洁的构图,枝叶和果实的安排,都可见出对截取自然一角而“经营位置”的匠心。画面构图采取稳定的三角形,从左端上部四分之一处到右下角,被一枝鲜美饱满的果实所占据。树叶错落有致,阴、阳面、叶柄转承等细节都一一罗列。

2、“深远纵横折叠式”的构图艺术。

“深远纵横折叠式”这种章法和构图主要见于立轴和条幅。典型代表作品是北宋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绢本设色,描述晚秋时节的溪边小景。此画共画了六只山雀,一只山鹧,是画面的主体,另有一丛荆棘及溪水、山石、坡岸,是这类鸟类的生存环境。近景溪边的几块石头显得突出,整个景色想的荒寒萧疏,但飞鸣,栖息于荆棘从上的几只雀鸟,则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跃的气氛。此画不像单纯的山水画,也不像单纯的花鸟画,而是兼有二者的特色,巧妙而自然地将二者融合在一齐。

3、“形制小、空式”的构图艺术。

“形制小、空式”的构图,此刻遗留下的宋代工笔花鸟画作品中,这种形制小、空式“的特点异常多见。画面形制是以方形或是圆形为主,并且作品的尺幅往往都不是很大,多数为手卷、册页和扇面。如《鹡鸰荷叶图》绢本设色,此图描述荷塘里枯枝断茎,荷叶翻卷残破,满布虫蚀的痕迹,在一枝鹡鸰的停驻下摇摇欲坠。鹡鸰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

(三)宋代工笔花鸟的赋色精华。

宋代工笔花鸟画工致周密、笔精色妙,其色彩具有富丽凝重、艳而不俗;淡雅清逸、厚重而又微妙的特点。这样色彩特点的运用是受当时皇家画院的影响,追求一种贵族化的色彩审美,在敷色上除了富丽凝重之外,还倾向于文人逸趣情感的表达,悬挂于宫廷之内,与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相得益彰。

1、设色富丽凝重、艳而不俗。

南宋李嵩的《花蓝图》中描述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华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亦油然绢上。其形象刻画生动准确,设色富丽凝重,单纯雅致,艳而不俗,在工整细腻中又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工笔花鸟论文

线描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通常是由画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并由绘画将其释放出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线描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线描的内涵。线条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要素,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表现手法,是工笔画中的重要内容。

(一)花鸟画的内涵。花鸟画是指以动植物为绘画对象的中国画,包括花卉、蔬果、鸟兽、虫鱼等。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以写实为特点,通过寄寓、写意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注重“人心感物,景由心造”[1].且根据创作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水墨、白描、没骨等类型。

(二)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不但是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中令人称赞的明珠,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2].其主要描绘的对象为自然界中的草木、花鸟、虫兽等。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唐代,在五代逐渐成熟,两宋是其发展作为鼎盛的时代。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利用毛笔、颜料在宣纸或矾绢进行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画作。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描进行造型勾勒,表现方法较为工整、细致,先进行线描、再进行上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在花鸟造型勾勒的过程中,先进行白描,将造型勾勒出来,然后通过不同染色技巧(包括分染、罩染、点染、碰色等技巧)的应用,赋予画作色彩,达到活灵活现、色调浓重传神的视觉效果[3].

(三)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线条是构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要素之一。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勾勒填色”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勾勒线条是工笔花鸟画造型塑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重要方法[4].

(一)线条语言追求单纯、朴素。通过不同类型和变化的线条能够表现造型的不同质感、气度和神韵,同时能够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置于其中。因此,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不仅仅是造型的塑造,同时也是画家绘画技术与情感思想的融合,或豪放、或含蓄、或简朴、或细致等。线描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同时代的不同画家有着不同的线描特点[5].

(二)以形传神。中国画对于线条的勾勒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下笔方法就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从线条勾勒方法就有轻重、长短、粗细、曲直、转折等;从表现手法来说有虚实、疏密、繁简等。再加上墨水的浓淡,能够提升画作的美感。“骨法用笔”是中国传统线描造型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画作讲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是指不但要写实,还要将情感融入其中,通过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将事物的神态和形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丰富内涵的追求,让意蕴成为中国传统画作的审美方式,让工笔画的线条造型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个性表达。画家不能局限于事物外在的形象,而是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发挥想象,或夸张、或隐喻、或突出,结合画家的思想情感进行想象,从而让画作具有特点。

(三)富有艺术感染力。线描是工笔画的特殊语言,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春蚕吐丝”、“吴带当风”、“高古游丝描”等技术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概括得到的线描方法,是线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绘画技术之一。线描对于画家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作用不仅局限于塑形的限制,而是通过造型的变化,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内涵的重要方法。

(四)追求个性。线条的变化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神韵、动感将事物的外形和内涵表现出来。书法是一种纯粹的线描艺术,将线条的优美发挥到极致,而中国画则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上,通过线条的多边形,赋予线条独特的审美价值。现代工笔花鸟画中对于线描的应用可谓是多种多样,或坚持传统用色、或线与色想补、或通过线描勾勒为主,通过适当的淡墨薄染来凸显画作的内涵。

文章首先介绍了工笔花鸟画的内涵,然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的特征进行总结,旨在推动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参考文献:

[4]刘菊亭.论工笔花鸟画的线型空间意象[j].装饰,20xx,(10):114.

[5]易梦幸.浅谈线条在陶瓷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性[j].景德镇陶瓷,20xx,23(15):i0138-i0139.

工笔花鸟论文

花鸟画在中国画上千年的发展史中,逐渐构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哲学范畴。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资料,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都是以儒释道的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主张虚无、崇尚虚境,在有限的空间里追求无限的意义。因而,意象、意境成为衡量花鸟画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如果说花鸟画“师造化”、“写真”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那么“重趣”、“尚意”,追求“神与物游”、“象外之境”,以及诗意空间的表达,则更契合花鸟画“以物喻志”、“以画喻理”、“诗中有画,画巾有诗”的审美主张。从宋代院体花鸟画,到近代于非闇、俞致贞、陈之佛等工笔花鸟画大师的诗意空问表现概莫能外。

正如文艺复兴晚期样式主义画家面临的困境一般,当代工笔花鸟画家也被“影响的焦虑”所困扰,而“空间”正是他们的突破口。艺术作品中的空问表达是艺术家对于存在的感知,如今,全新的生命体验带来了不一样以往的诗意空间,或清灵梦幻、或凝重丰蕴、或安谧孤独……工笔花鸟画中亘古的留白最终不再盘桓不去,多变的空间语言成为新一代工笔画家诠释内在感受、传达个人体验的新工具。在这类作品中,空间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行云流水般的柔润过渡,时而温厚、时而轻盈。满构图和水墨淋漓的大面积渲染一改传统工笔花鸟画中均质单调的白色虚空,将它变得流动、柔软。画面的主体被蕴藏着生命动感的虚灵背景绵绵密密地包裹,仿佛在鸿蒙的混沌里。流动空间既是当代时间、空间碎片化的隐晦表达,又是绵延不绝生命体验的象征形式。它是当代空间语言中最具古意和文化积淀的一种,因为从形式看,它借用了写意画水墨渲染的效果,依旧坚持了传统画面的虚实关系;从审美看,则秉承道家“阴阳相感,化生万物”的哲学理念。

笔者的《清露》是一幅很典型的流动空间作品。淡淡的水墨罩染让画面笼罩着一层似有若无的水汽,也让点染在画幅中部的胭脂与石绿带有盛夏的绿意、清润得沁人心脾。画面右下角那片墨色,浓重却不失空灵,仿佛浓荫里闪着微光的潮湿水汽,轻柔地飘荡在湖面上。画面中间的一只水鸟与荷花彼此顾盼,水色渲染的空间、交融之处的淡淡墨迹、若隐若现的分割,让夏日的宁静安谧如烟、如梦般带着内心的寂寥回响,在画面上袅袅缭绕。而与流动空间相对应的是画面中凝滞的时光,如同飞逝岁月的一小片化石,剔透、纯美。

与《清露》的清润隽永相比,笔者的作品《清秋》则显得甘冽醇厚。画面右侧经历过风雨摇曳的残荷,记录着生命的丰盈与凋败,它们以往竭尽全力地盛开,仿佛王尔德笔下那朵夜莺的玫瑰,浸润了生命的血与汁液、如泣如诉。看似不经意的浓墨渲染让画面的空间流动起来,熹微的光芒弥漫其间,如悠长的琴声,轻轻诉说着久远的故事,低吟浅唱。工笔的精微被轻盈的空间处理得虚实有致,如同空谷的埙声,绵长、浑朴,交织着怡悦和忧伤,这正是画家对生命的体验。

流动空间搅动了匀质的混沌,在虚实、阴阳、黑白的二元变幻中折射出原初的统一。它是怀旧的,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分界点上欲起身远行,却又忍不住回首深情凝望,就如华夏古老礼貌的守望者一般。那是来时的路,也是中国画的根。

现代礼貌击碎了阿卡迪亚的幻梦,将人们闭锁在都市生活的水泥格问里,孤独、隔绝。原本开放的画面空问中出现了一只器皿、一个盒子,它们是围合的,有时封闭、有时半开敞。嵌套空间是都市人对存在的感知,是心理上的多重隐喻,影射出生命的孤寂与交流的悖论。能够说,这类作品运用的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当代花鸟”的空间语言,围合空间的描绘则引入了西方绘画的线性透视法,这是传统中国画所没有的;而画面深层蕴含着的个体意识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它与“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华夏哲思迥然不一样。

何曦的作品《和平颂》颇具代表性。画面巾央的玻璃罩子,透明、冷硬,仿佛蜗居在钢筋丛林中的个体,包裹着一层脆硬的外壳,看似坦荡清澈,却始终无法被真正触及。这是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细心地安放古老的梦想:破碎的爱奥尼亚柱头可能是雅典娜神庙的残片,橄榄枝绿意葱茸,和平的期望含蕴着,即将吐出新芽;鸽子被内部空间的美所吸引,徘徊着。而透明的玻璃外壳隔开了这两个世界,让它们彼此关注,却无法相拥、相守。这幅作品关乎孤独与梦想、关乎爱……它们是当代个体生命体验的视觉隐喻。

有时,画面中心的围合空间不是完全封闭的。雷苗的作品《搁物架6》构成了半开敞的空间,左侧格子里放着各种形状的玻璃器皿,高低错落排列在一齐。瓶中插着浅蓝淡粉洁白的花儿,右侧格子中则仅有一株柔蓝的花被独自搁在一侧。薄雾般的银灰色罩染统一了内外两个空间,让它们不再隔离。这是格子间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依旧坚持着必须程度上的私密性,却开放了彼此交流的可能。

即使最简单的构图也可能糅合了几种不一样的空间,高茜的作品《忧郁症》就是一次精彩的演绎。画面中一张桌子,一只玻璃烧瓶,瓶里一尾金鱼,似乎是很普通的静物写生。然而,瓶颈处漂浮的云朵,提示着这非现实的场景。艺术家在此拼贴了一片梦境空间,一尾想飞的鱼被困在一只连转身都困难的烧瓶里。梦想与现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与矛盾,忧郁自然难免。回味画题之后才能完全明确,那里竟是一个隐喻的心理空间,联想“庄生梦蝶”、“子非鱼”的典故,不禁让人对这些作品的巧妙心思会心一笑。

相比之下,要认出徐累作品中的各种并置空间则无需大费周章。如《守夜者》,画面右侧的布帘界定了一扇窗,将观众所处的现实空间与画面相连。画面左下角,幽蓝的水面是自然的空间,而太湖石则暗示着庭院,它属于生活空间与自然之间的过渡。戴着礼帽的驯鹿,以它的非理性占据了梦境。所以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依次是自然空间、庭院空间、梦境空间和生活空间。它们的并置,构筑了艺术家超现实的诗意空间,仿佛拉开窗帘,就能看到守望自我梦境的麋鹿温柔的黑眸,倦意如深幽的海水般潮湿,细小的浪叩击在太湖石上,轻柔的拍打声融于梦境里。

与嵌套空间和并置空间的三维深度相比,构成空间则是运用平面设计的构成原理,将所有资料抽象成点、线、面的基本形式要素,彼此交错穿插。节奏与韵律是构成空间的主宰,它把传统花鸟画变成纸面上的舞蹈,时而充满张力、时而自由灵动。这类作品就如建筑设计一般,像凝同的音乐传达着生命的节奏。与流动空间相比,两者同样富于变幻,一个是感性的,没有明确边界,是一种随意无定形的流动;而另一个则是理性的,边界清晰,哪怕再复杂的交错穿插,依旧分明。

最富音乐感的作品莫过于万芾的《光影》,黑白灰的背景彼此交错、长长短短、疏密有致,像极了蒙德里安作品的黑白版。同样以黑白灰三色塑造的小鸟,娇俏可爱,仿佛黑白琴键上散落的音符。深灰绿的细线条是随意的曲线,打破了几何分割的冷峻,为素净的画面带来丝丝生机,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节奏层次感。凭借构成空间的表达,这晨曲的韵律甚至能够直接用眼睛捕捉——因为形式在歌唱。

黑白构成的正负形相借也是构成画面节奏感的重要手法,在林若熹的作品《冷静》中,花叶之间相互穿插,犹如美妙绝伦的舞蹈。在画面中心,湛蓝的叶片衬着朵朵白花及鸟儿白色的翅翼与尾羽。柔软的花瓣翻飞着,构成不一样的形态,花朵相连的s形打破了画面中央大片的单调蓝色,构成有机的切割。而画面边缘大块留白,也是靠着蔓草的舒卷才免于刻板,变得流动柔美。叶与花的正负形互借构成了富有韵律变化的边线。这样的空间是一种扁平的表达,前后的穿插变成画面中强烈的黑白、疏密比较。

从虚实交融、变幻不定的流动空间,到都市生活个体的心理隐喻,再到似梦非梦异质空间的超现实并置,最终到充满节奏韵律的构成空间;曾几何时在传统花鸟作品中那一片虚空的留白,幻生出如此丰富的样态。工笔花鸟画的诗意空间体现了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内涵,也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形式与观念的思考与探索。

工笔花鸟论文

线与形体的关系就是用线所表达的对象组织结构的关系。中国工笔花鸟画室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的物,首先要了解对象的结构关系,将其变成画面上的体面关系,画面上的线就是根据形体上的变化而变化。运用线来变现花鸟物象,要对对象进行充分的研究,这就离不开对物象内部结构的细致观察。

用线表现花鸟的“形”,要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线条很多,要分出主次来。例如宋代《出水芙蓉图》中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整个画面,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抢眼而夺目,布局、设色端庄大大气,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气质表现得十分完美。莲瓣的描绘既轻盈又腴润是画面的主体部分,所以刻画细致周到,用线劲挺有力度,甚至花瓣上的红丝都是用色线进行一一细致勾画。其后起烘托作用的正面荷叶也是重点刻画的对象,所以从起伏的外轮廓线到精细的叶筋勾线都是一丝不苟,精到考究。而最终面的未张开的新荷叶则处于次要地位,描绘就相当简化,线条也细而淡,进行虚化处理,从而更好的突出主体。

2线与质量感的关系。

质量感是物体之间性质的区别,线条要变现物体的质量感,就得经过用笔用墨的变化来实现。宋代画家李公麟代表作《五马图》,画中五匹大马,由五人牵引,神采焕发,顾盼惊人。画中马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动作生动,清晰地表现出马的肌肉骨骼结构,身体的质量感,软硬质感,乃至光泽印象。墨笔线条简练,以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概括出马匹的不一样特征,形神毕肖,气韵飞动。

3线与空间感的关系。

线条的运用使物象所存在的空间关系得到暗示,是经过线的交接和线的虚实、疏密、浓淡、粗细、松紧、强弱等比较表现的,一般情景下近粗远细,近浓远淡、近实实虚。宋代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此画以浅水、巨石、枯木为背景,描绘了栖息期间的各种禽鸟,画中的物象先以不一样的线条加以勾勒,暗示出物体的空间感。与此相对,将前石与后石分大小皆以密皴皴出,以灰衬白,空间关系也就自然显现,前景大石和山鹧的线条运用浓而实,而后的荆棘、竹叶和坡岸线条运用淡而虚,构成强烈的比较,空间关系自然变现的更加深远。各种错综复杂的比较关系融于画面中,使画面意境更加深邃。

1“折枝特写式”的构图艺术。

“折枝特写式“的构图方法多取“折枝画”形式,即截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画,较之整体描绘更为细腻动人。主要见于扇面、册页,条幅中也偶然见之,此种构图往往以花卉一枝,配以禽鸟蜂蝶表达作者立意。

南宋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绢本设色,其简洁的构图,枝叶和果实的安排,都可见出对截取自然一角而“经营位置”的匠心。画面构图采取稳定的三角形,从左端上部四分之一处到右下角,被一枝鲜美饱满的果实所占据。树叶错落有致,阴、阳面、叶柄转承等细节都一一罗列。

2“深远纵横折叠式”的构图艺术。

“深远纵横折叠式”这种章法和构图主要见于立轴和条幅。典型代表作品是北宋黄居寀的《山鹧棘雀图》,绢本设色,描述晚秋时节的溪边小景。此画共画了六只山雀,一只山鹧,是画面的主体,另有一丛荆棘及溪水、山石、坡岸,是这类鸟类的生存环境。近景溪边的几块石头显得突出,整个景色想的荒寒萧疏,但飞鸣,栖息于荆棘从上的几只雀鸟,则为画面增添了生机和活跃的气氛。此画不像单纯的山水画,也不像单纯的花鸟画,而是兼有二者的特色,巧妙而自然地将二者融合在一齐。

3“形制小、空式”的构图艺术。

“形制小、空式”的构图,此刻遗留下的宋代工笔花鸟画作品中,这种形制小、空式“的特点异常多见。画面形制是以方形或是圆形为主,并且作品的尺幅往往都不是很大,多数为手卷、册页和扇面。如《鹡鸰荷叶图》绢本设色,此图描述荷塘里枯枝断茎,荷叶翻卷残破,满布虫蚀的痕迹,在一枝鹡鸰的停驻下摇摇欲坠。鹡鸰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神情专注,为萧瑟的深秋平添了几许生气。

宋代工笔花鸟画工致周密、笔精色妙,其色彩具有富丽凝重、艳而不俗;淡雅清逸、厚重而又微妙的特点。这样色彩特点的运用是受当时皇家画院的影响,追求一种贵族化的色彩审美,在敷色上除了富丽凝重之外,还倾向于文人逸趣情感的表达,悬挂于宫廷之内,与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相得益彰。

1设色富丽凝重、艳而不俗。

南宋李嵩的《花蓝图》中描述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华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亦油然绢上。其形象刻画生动准确,设色富丽凝重,单纯雅致,艳而不俗,在工整细腻中又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工笔花鸟论文

资料摘要:审视20世纪工笔花鸟画教学的问题,其实质是工笔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生存发展问题。如何建立具有特色的工笔花鸟画现代教学体系?其关键在于重建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在本土文化的积淀中构筑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根基。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和衍变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直面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目光回归到中国画教学的本体上来。在众多架下艺术公然来袭的今日,给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我们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方式上,显得尤为暧昧。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怎样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成了工笔花鸟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课题。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重塑中国画的传统根基,是我们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笔者前段时间有幸进行了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实习工作。在与本科学生的教学对话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当下工笔花鸟画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市场运作手段向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的渗透等等。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是否还要一味躺在中国画教育的这张温床上呢?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视角转换的问题,仅有深刻意识到工笔花鸟画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做好一系列的转型期的工作,也才有可能到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形势。单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角度上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

工笔花鸟画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体系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当下的美术专业高考在必须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固然有助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提高造型本事等。但作为进入美术类专业高校后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却不无遗憾,中国画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专业的表现技法在这类学生面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相应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相对薄弱,如何“借古以开今”?作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途径――“中西合璧”更是无从谈起。在进入中国画专业之前,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资料的训练和建立必要的国画专业性质的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这不仅仅是工笔花鸟画所在系科,各个艺术系科都应引起重视。当代一些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断代。一方面是对国学和传统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苏氏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契氏素描、普及性的宣传要求等等,将中国画的传统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大利器。正如传统画论是中国画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传授分两部分:一教画理,二教画法。中国画的最高旨意应当是“道技合一”,工笔花鸟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要具有现实观照的艺术涵养。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本。

再次,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临摹――写生――创作三步曲。其中花鸟画写生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重视写生甚至崇拜写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和绘画思想的一大特色。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功力打出来。”应当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写生,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要勇于打破以往以经验传授、临摹为主的学习手段。要把写生作为本土文化生命的载体,当应对物象时,中国画的造型、笔墨均来自人生的经历和对文化的体验,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起融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

不可否认,长期的专业训练、造型知识的培养以及理论的日益积淀,是学生日后创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良好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更多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特点。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笔者认为在花鸟画教学中这一点是尤应引起重视的。不但要“拿”当代与传统的精华,更要“拿”国外的优秀作品加以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关键在于接纳哪一块并“为我所用”的问题。客观冷静地应对西方,研究和吸纳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先进因素,将其融化在中华文化艺术的血脉中,生成中华文化艺术蓬勃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及学子的职责。同时,创作不是单纯的创意和构思,我们的每一次临摹、每一次写生都能够看作是创作的积淀。其实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作,以创作带动新技法和新画材为原则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离开艺术的功利性,进入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带着诚意地表现自我,才更有可能出现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这是从理性走出的状态,是无法而法之后人与自然的迹化。

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精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蒋采苹教师在其《中国画系教学提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点提议:一、恢复画论课。二、恢复古典诗词和古文课。三、开设中国画构图学课程。四、开设画材学课程。这种合理而又及时的提议无疑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总之,从本科层面上来看,工笔花鸟画教学要把握好这四个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仅有切实抓好这四大基础,才是工笔花鸟画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是赋予每一个花鸟画教学者的时代使命。站在本土化的精神立场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笔花鸟画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梅忠智。20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田黎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工笔花鸟画范文

首先,向学生介绍花鸟画的题材。因为中国画家喜爱表现自然界的事物,使花鸟画题材十分广泛,可以是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致于农家蔬菜瓜果无不入画。

其次,师生共同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如宋代的张舜咨的《鹰桧图》,无名氏所作的《出水芙蓉》,崔白的《寒雀图》,现代喻继高的《鸳鸯戏水》为工笔画,其特点是工细、端庄、文静;写意花鸟画名作如王震的《桃花飞燕》、现代潘天寿的《雁荡山花》、关山月的《红梅》、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与《祖国万岁》、李苦禅的《鹰》,其特点是简练概括,让学生体会中国花鸟画笔墨趣味,给学生以初步形象。

再次是花鸟画的临摹。因为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技法日臻完美,有许多基本技法可供临摹。临摹名作是学习花鸟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既可以临摹名作的构图、造形,又可以学习用笔、用墨、用色来丰富自己。假如失去了临摹名作这一关,就失去了花鸟画发展的基础,会使花鸟画变得虚无,无所适从。因为笔墨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示范何为中锋,何为侧锋,示范如何墨分五色以及一些破墨法或者破色法。前人有“墨分五彩”之说,意思是墨有浓淡变化,墨的浓淡取决定于水分的多少,水多墨淡,水少墨浓,并告知学生在以后的实践中慢慢地去体会。

第四是花鸟画的立意。中国花鸟画十分讲究意境美,因为意境美可以抒发画家的主观感受,表现一种潜在精神,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喻情。如画荷花,表达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画竹子,体现高风亮节;画梅花,表现清风傲骨;画菊花,以示淡泊言志;画藤花蜜蜂,会感到春意无限;画油菜花燕子想及春天的田野;画青蛙跳跃,体会其充满情趣;画游鱼戏水,让人怡然自乐;画蔬菜瓜果,回味农家乡土气息清新扑人;画雄鹰展翅,体味人生理想等等不一而足。在教材中,如欣赏和临摹王震的《桃花飞燕》时,教师可介绍清代诗人马曰璐的诗《杭州半山看桃》:“山光焰焰映明霞,燕子低飞掠酒家。红影到溪流不去,始知春水恋桃花。”以及吴昌硕的题画诗:“小溪深处阿谁家,人面桃花水面霞,细语喃喃听不得,隔窗妒煞碧桃花”。同时通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播放作品让学生感觉中国花鸟画的诗情画意,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再如体会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此为著名作家老舍出题请齐白石先生作画。“蛙声十里出山泉”为清代一诗人的名句,齐白石不愧为一代花鸟画大师,他没有按照一般画家的想象画出一群青蛙争鸣于山泉之中,而是画了几只蝌蚪随着山泉汩汩流出,让人体会到蛙声无边,春意无限,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在无垠的旷野中有无数的青蛙,有流不尽的山泉,可谓不落寻常窠臼,别出心裁地画出意境美。

第五是体验生活、注重写生。写生是依照具体的物象来描绘,是解决作品“从生活中来,从实践中来的问题”,是从观察生活中解决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也是学习花鸟画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画是有写生传统的,古人所谓“应物象形”就是面对实物的写生方法。历来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的,宋代著名画家赵昌、易元吉就是至今传诵的写生高手,据说:“赵画花,每晨露下时,绕栏谛玩,手中调色彩写之,自号写生赵昌;易机灵深敏,花鸟精长,尝于舍后疏凿池沼,间以花石丛花,疏篁折苇,多蓄水其间,每穴窗伺其动静游息之态,以恣笔墨之妙。”故赵、易画作流传至今,彪炳千古。一个画家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不了解花卉的风、晴、雨、露,禽鸟的飞、鸣、宿、食就很难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自然界。

第六是教师的创作示范。演示教学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艺术重视相互交流。我们看一些画家现场作画往往会得到许多启发,而且可以吸收他人长处为我所用。而相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能够看到教师示范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教师是如何调色、调墨,如何构图,如何出枝布叶,如何点染,如何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包括题款盖章等等。当然可以借鉴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花鸟名家创作的碟片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花鸟画创作水平,作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必须是一位优秀的画家,这样更能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崇拜,使学生产生对花鸟画的兴趣,以激励他们在课后默默地学习花鸟画。

另外,及时批改学生的习作。因为耳提面命的教学示范、批改作业,又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有的学生作业本来是一盘散沙,支离破碎,一经教师的穿插组合就会气神贯通。记得有一次业余兴趣小组的课堂上,有一位学生绘了几枝篱菊,虽然墨色丰富,用笔也较好,但其枝叶的组合缺少整体感,花与花之间缺少呼应,花也没有主次之分,画面上显得零乱琐碎。后在其枝叶的后面加上几笔淡淡的叶子,把零碎的叶子合成一体,又添了几个小花苞来呼应,顿觉显得整体,最后在花上方大片空白处加了一只黑蝴蝶,便觉得生动起来。因为花为静,蝴蝶为动,动静结合,画面上生机盎然。如此既批改了作业,也增进了师生情谊,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

工笔花鸟论文

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是花、草、虫、鱼、鸟、兽等,又能够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花鸟画的历史最早能够追溯到远古时期,在那时,花鸟就时常作为艺术表现的对象。在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装饰上,以植物和动物(如鱼、鸟、鹿等)为主题是很普通的,使其成为仰韵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战国末期木板画《老虎被缚图》,是已知最早的花鸟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花鸟画开始从工艺美术范围中独立出来,已出现了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艺术家。据画史记载,梁元帝肖绎曾画有《蝉雀百团扇》,南宋一画家也画有《蝉雀图》。可是遗憾的是没有实物流传下来能够佐证。只是到了隋唐,异常是唐代,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花鸟画,才正式产生了。从此,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科登上了画坛。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在题材上,宋代出现了水墨梅、竹、松、兰,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资料。

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它的使用价值体此刻精神和文化上,以满足人们的某种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是无可替代的,而无论作为客厅风水挂画,送礼佳品,升值等,花鸟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我国,人们都十分信奉风水运势之说,今日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开始逐渐朝精神礼貌发展,而在家居或是送礼的字画中,也会讲究到风水的运用,一幅聚财、吉祥的风水画将是众人争相追捧的。而花鸟画,无论是从吉祥寓意上来讲,还是从画面展现出的精神美来说,都是藏友比较喜欢的字画类型,挂在家中或办公室、酒店、茶楼、不仅仅能够渲染艺术氛围,开拓视野,愉悦身心,并且其中所蕴藏的完美寓意,更能调节风水,改善运势,招财纳福,保佑吉祥。

下头举几个例子说说不一样的花鸟画都有何寓意。

1、牡丹花牡丹是花中之王,绚丽灿烂,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牡丹画寓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也是美丽的化身,同时国画牡丹也有纯洁与感情的象征意义。

2、荷花荷花也是莲花,纯洁、崇高、廉明、清韵、长寿、清正。寓意和气,出淤泥而不染,信佛的也有寓意圆满、善心等,老人的卧室常常会悬挂此画。

3、梅花梅花的寓意是欢乐、幸运、长寿、顺利、和平。还寓意崇高品格、高洁气质、铁骨冰心、傲骨怒放、高风亮节、万事如意、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这种题材在古代文人中颇受欢迎。

4、菊花菊花别名秋菊、黄花、帝女花等,在中国的农历九月开放,因“九”与“久”同音,所以菊花的象征意义就有象征长久与长寿的意义,菊绽开于寒霜、丽而不媚、闲适散淡的品质也是中国文人品格与精神的写照,被称为中国的花中“隐君子”。在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菊花题材的画作被赋予了广而深远的意义。

5、喜鹊喜鹊的叫声象征着完美的寓意,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中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画家画的“鹊登高枝”,喻示一个人节节向上、家庭出人头地。

6、孔雀孔雀是最善良、最聪明、最爱自由与和平的鸟,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传说中孔雀是“凤凰”的化身,象征和谐的女性容貌,而白孔雀更是象征美满的感情。众所周知,花鸟画按照画风又能够分为:写实花鸟、写意花鸟和兼工三种。而写实与写意直到今日都是国画最大的两大画派,这两大画派创立于五代时期的“徐熙野逸,黄家富贵”。自晚唐以来,艺坛上的婉约明丽的流风逐渐代替了唐朝前期雄豪奔放的风格,到了五代,由于皇帝和贵族对这种流风的喜好,其风益炽。徐熙的野逸风格总体上来说,徐黄两家都是以真实地描述自然和表现生活为主要题材,可是徐熙画得最多的是江湖间的汀花水鸟,黄筌所绘则多是宫廷中的异卉珍禽。

其中,上文提到的黄熙就是工笔花鸟的代表,黄筌绘画技巧娴熟,善于取前人轻勾浓色的技法,独标高格,是深得统治阶层喜爱的御用画家。其子居寀、居宝承其家风,成为两宋时占统治地位的花鸟派别。黄筌为宫廷画家,多写宫苑中的奇花怪石、珍禽瑞鸟,勾勒精细,设色浓丽,不露墨痕,所谓“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画成逼肖其生,故有“黄家富贵”之称。黄荃之后也有许多著名的画家,比如北宋的黄居寀、崔白,南宋的李迪、任仁发,元代的王渊、边景昭、林良、吕纪,明代的陈老莲、任伯年,清代的恽南田等,都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经典的工笔花鸟作品。

在宋代,由于宋徽宗对工笔花鸟的重视,使得工笔花鸟也是盛极一时。享誉盛名的“翰林图画院”就是当时设立的。画院画家以“翰林”、“侍诏”的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并穿戴官服,领取国家发放的“俸值”。原先五代时画院的高手都在宋画院供职。宋代的画院成为全国绘画创作的中心。为了挑选为新建的玉清昭应宫绘制壁画,画院主持向全国召募画师,应召画家竟超过三千人。这种盛况一向持续到明清,由于文人画的崛起,使得工笔花鸟地位急剧下降,人们对工笔画的这种画法开始不屑一顾,认为是匠人所为。崇尚写意画法,注重表达情感的画作。

笔者从事花鸟瓷画创作多年,个人觉得工笔花鸟成功的路还是很长。我的工笔花鸟作品的美展示在洁白如玉的瓷瓶或者瓷板上,令人心动。在陶瓷上作画亦是有许多的装饰手法,一般按大的来说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在釉上彩中我一般是选择珐琅彩或者粉彩来画工笔花鸟,在釉下彩中则是选择青花。就珐琅彩和粉彩来说,装饰效果相近,一般是与国画花鸟相通的画法作画,只是需要注意其特殊颜料的料性,还有陶瓷烧制时的注意事项,这两种装饰方式是属于釉上彩的一种,显而易见,就是在已经烧成的白瓷上进行作画,再二次入窑烧制。珐琅彩与粉彩色泽鲜亮明快,花鸟于白瓷上栩栩如生。那么青花花鸟呢青花瓷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名瓷,属于釉下彩。也就是说是在素坯上作画再高温烧制而成。作画技巧与水墨画相似,将青料在素坯上彩出浓淡变化,阴影明暗,做出空间关系。

笔者认为,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创作者,必须要拥有自我的风格与特色,多观察,多思考,结合自我的个人经历,创作出能表达自我的画作。如果想让工笔花鸟更加受人喜爱,就必须冲破框架,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似与不似之间找到平衡,不断超越和突破自我,加强艺术修养,创作出更新的作品来。

参考范文:

[2]肌理语言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应用。

[3]我国工笔花鸟画中的“静物”图像。

工笔花鸟论文

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不断经过推陈出新,逐渐凭借其完善的绘画语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并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的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一样的色彩,因此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着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对艺术追求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更新颖、更丰富的当代画作着色技术,这就给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断改进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技术,成为提升中国画质量、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继承、发扬传统工笔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它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通过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这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上、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都有很多关于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描绘。到了魏晋南北朝,卷轴画上逐渐使用了丰富的色彩进行装饰。如果单从工笔花鸟画这一独立分科来说,它“始于唐代,成熟于五代,鼎盛于两宋”,虽然在明清时期水墨画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但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工笔重彩花鸟画在当代还是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尤其在色彩方面,传统的着色技术在当代画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工笔花鸟画对色彩的使用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二)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的绘画着色经验。

随着中国传统绘画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工笔花鸟画逐渐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随着国内外艺术交流的不断加深,国外绘画的着色技术对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的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画种,而在工笔重彩花鸟画发展的漫长时期内,一些画家开始学习国外的色彩理论,其中色彩明暗法和透视法的使用使我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应用水平有了不小的提升,很多作品都融入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观,加入了光学原理,结合我国的传统色彩技巧,创作出一幅幅佳作。

(一)大胆自我,突出个性。

工笔花鸟画是我国重要的绘画流派,具有高度浓郁的东方气质和悠久的文化背景,但绘画艺术的价值之一便是体现它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满足现实中人们对精神生活或艺术世界的追求,当代工笔花鸟画作者们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绘画创作也不再一味模仿前人成功的模式,越来越多地结合当代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众多画家从各自不同的环境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寻找表达自我艺术追求的元素,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语言和色彩风格。比如著名花鸟画家江宏伟在不断学习传统着色方法的过程中以自身对花鸟及色彩的理解和热爱,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色彩旋律,为工笔重彩花鸟画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二)强调肌理在画面中的表现。

对肌理的描绘是当代工笔花鸟画中表现色彩的一种主要的形式,肌理造成的特殊效果给工笔重彩花鸟画提供了不小的创作优势,这可以为工笔花鸟画提供大面积的、快速便捷的色彩效果。工笔花鸟画中的肌理可以充分利用柔韧度不同的画纸和透明度不同的颜料,经过作家的揉、折、压、叠、刷等工艺,逐渐形成厚薄变化、明暗变化、虚实变化、冷暖变化等丰富的色彩感觉。有别的肌理色块形成了丰富的具备节奏和韵律的色彩语言,厚薄颜色的对比,让虚实对比显得更为浑然天成。因此,描绘肌理逐渐成为当代工笔山水画中常用的色彩表现形式。

(三)色彩环境随题材变化不断改变。

正如前文所言,中国工笔花鸟画是承载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工具,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来艺术气息的冲击,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作家们所面临和理解的审美客体的范围越来越广,绘画的题材和画面体现的元素也更加丰富,色彩环境随着题材的扩展而不断延伸。在当代日渐开放的艺术环境下,工笔花鸟画绘画题材的种类不断扩展,世间万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对色彩的描绘和把握也随之扩展,越来越多的色彩环境融入到画作之中,给工笔重彩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继续深化前人花鸟画色彩塑造的经验。

宋代可以说是工笔花鸟画十分鼎盛的一个时代,很多画家初涉工笔重彩花鸟画,就是从临摹宋代的一些著名画作开始的,而众多宋代的艺术精品在各个艺术刊物上的登载、亮相,更是说明了人们对宋代画作的情有独钟与崇拜。在艺术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代,民众的审美需求不断扩大,艺术观念相对匮乏,这就需要人们要不断审视过去,全面思考对于古典画作的继承。宋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写实性是其最大的魅力,强调对自然万物美好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当代画作家们需要不断地对万物之美进行提炼和升华,才能呈现出生活真趣和如诗画境。

(二)深化对民间艺术色彩的应用。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文化资源,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备鲜明的艺术特色。民间艺术是平民大众为增加自己娱乐休闲活动的趣味性和装饰性而发明的单纯、开放的艺术形式,平易近人、生动活泼、单纯明快是其显著的特点。普通大众思想质朴单纯,民间艺术在画面色彩的表达上也大胆奔放,追求醒目、耀眼的视觉效果,这对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色彩渲染来说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丰富画面色彩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满足大众对画作的追求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不断学习、借鉴西方科学的色彩理论。

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留学归来后认为必须有选择地借鉴、融合西方的绘画语言,才能让中国画重新振作,这在当代也同样适用。西方的科学色彩观等设色方式对中国当代的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色彩设计有着深远影响。为防止色彩单一,西方绘画普遍使用复合色和逆光、侧光、光影等固定光源的表现手法,用冷暖对比变化来强调色感。国外绘画中光与色产生的特殊魅力是色彩的一个新的视觉要素,有效的借鉴和吸收可以为中国当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设色增添新的视觉美感和生命活力。

色彩是一幅画里十分引人注目的地方,人们在工笔重彩画的创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的应用,而工笔重彩花鸟画要直接展现出大自然中的缤纷绚丽,萧疏雅意,这就更需要通过色彩来转换作者对大自然的感悟,因此工笔重彩花鸟画色彩的设计就成为画作创作中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这也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要求。我国工笔重彩花鸟画的创作经过不断改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创作者对色彩的认知也有很大提升,但在实际设色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提高当代画作质量之路任重而道远。

工笔花鸟论文

线描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通常是由画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并由绘画将其释放出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线描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线描的内涵。线条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要素,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表现手法,是工笔画中的重要内容。

(一)花鸟画的内涵。花鸟画是指以动植物为绘画对象的中国画,包括花卉、蔬果、鸟兽、虫鱼等。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以写实为特点,通过寄寓、写意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注重“人心感物,景由心造”[1]。且根据创作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水墨、白描、没骨等类型。

(二)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不但是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中令人称赞的明珠,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2]。其主要描绘的对象为自然界中的草木、花鸟、虫兽等。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唐代,在五代逐渐成熟,两宋是其发展作为鼎盛的时代。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利用毛笔、颜料在宣纸或矾绢进行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画作。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描进行造型勾勒,表现方法较为工整、细致,先进行线描、再进行上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在花鸟造型勾勒的过程中,先进行白描,将造型勾勒出来,然后通过不同染色技巧(包括分染、罩染、点染、碰色等技巧)的应用,赋予画作色彩,达到活灵活现、色调浓重传神的视觉效果[3]。

(三)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线条是构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要素之一。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勾勒填色”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勾勒线条是工笔花鸟画造型塑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重要方法[4]。

(一)线条语言追求单纯、朴素。通过不同类型和变化的线条能够表现造型的不同质感、气度和神韵,同时能够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置于其中。因此,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不仅仅是造型的塑造,同时也是画家绘画技术与情感思想的融合,或豪放、或含蓄、或简朴、或细致等。线描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同时代的不同画家有着不同的线描特点[5]。

(二)以形传神。中国画对于线条的勾勒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下笔方法就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从线条勾勒方法就有轻重、长短、粗细、曲直、转折等;从表现手法来说有虚实、疏密、繁简等。再加上墨水的浓淡,能够提升画作的美感。“骨法用笔”是中国传统线描造型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画作讲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是指不但要写实,还要将情感融入其中,通过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将事物的神态和形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丰富内涵的追求,让意蕴成为中国传统画作的审美方式,让工笔画的线条造型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个性表达。画家不能局限于事物外在的形象,而是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发挥想象,或夸张、或隐喻、或突出,结合画家的思想情感进行想象,从而让画作具有特点。

(三)富有艺术感染力。线描是工笔画的特殊语言,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春蚕吐丝”、“吴带当风”、“高古游丝描”等技术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概括得到的线描方法,是线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绘画技术之一。线描对于画家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作用不仅局限于塑形的限制,而是通过造型的变化,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内涵的重要方法。

(四)追求个性。线条的变化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神韵、动感将事物的外形和内涵表现出来。书法是一种纯粹的线描艺术,将线条的优美发挥到极致,而中国画则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上,通过线条的多边形,赋予线条独特的审美价值。现代工笔花鸟画中对于线描的应用可谓是多种多样,或坚持传统用色、或线与色想补、或通过线描勾勒为主,通过适当的淡墨薄染来凸显画作的内涵。

文章首先介绍了工笔花鸟画的内涵,然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的特征进行总结,旨在推动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工笔花鸟论文

资料摘要:审视20世纪工笔花鸟画教学的问题,其实质是工笔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生存发展问题。如何建立具有特色的工笔花鸟画现代教学体系?其关键在于重建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在本土文化的积淀中构筑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根基。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和衍变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直面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目光回归到中国画教学的本体上来。在众多架下艺术公然来袭的今日,给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我们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方式上,显得尤为暧昧。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怎样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成了工笔花鸟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课题。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重塑中国画的传统根基,是我们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笔者前段时间有幸进行了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实习工作。在与本科学生的教学对话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当下工笔花鸟画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市场运作手段向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的渗透等等。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是否还要一味躺在中国画教育的这张温床上呢?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视角转换的问题,仅有深刻意识到工笔花鸟画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做好一系列的转型期的工作,也才有可能到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形势。单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角度上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

工笔花鸟画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体系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当下的美术专业高考在必须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固然有助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提高造型本事等。但作为进入美术类专业高校后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却不无遗憾,中国画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专业的表现技法在这类学生面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相应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相对薄弱,如何“借古以开今”?作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途径――“中西合璧”更是无从谈起。在进入中国画专业之前,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资料的训练和建立必要的国画专业性质的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这不仅仅是工笔花鸟画所在系科,各个艺术系科都应引起重视。当代一些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断代。一方面是对国学和传统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苏氏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契氏素描、普及性的宣传要求等等,将中国画的传统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大利器。正如传统画论是中国画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传授分两部分:一教画理,二教画法。中国画的最高旨意应当是“道技合一”,工笔花鸟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要具有现实观照的艺术涵养。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本。

再次,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临摹――写生――创作三步曲。其中花鸟画写生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重视写生甚至崇拜写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和绘画思想的一大特色。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功力打出来。”应当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写生,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要勇于打破以往以经验传授、临摹为主的学习手段。要把写生作为本土文化生命的载体,当应对物象时,中国画的造型、笔墨均来自人生的经历和对文化的体验,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起融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

不可否认,长期的专业训练、造型知识的培养以及理论的日益积淀,是学生日后创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良好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更多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特点。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笔者认为在花鸟画教学中这一点是尤应引起重视的。不但要“拿”当代与传统的精华,更要“拿”国外的优秀作品加以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关键在于接纳哪一块并“为我所用”的问题。客观冷静地应对西方,研究和吸纳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先进因素,将其融化在中华文化艺术的血脉中,生成中华文化艺术蓬勃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及学子的职责。同时,创作不是单纯的创意和构思,我们的每一次临摹、每一次写生都能够看作是创作的积淀。其实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作,以创作带动新技法和新画材为原则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离开艺术的功利性,进入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带着诚意地表现自我,才更有可能出现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这是从理性走出的状态,是无法而法之后人与自然的迹化。

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精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蒋采苹教师在其《中国画系教学提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点提议:一、恢复画论课。二、恢复古典诗词和古文课。三、开设中国画构图学课程。四、开设画材学课程。这种合理而又及时的提议无疑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总之,从本科层面上来看,工笔花鸟画教学要把握好这四个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仅有切实抓好这四大基础,才是工笔花鸟画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是赋予每一个花鸟画教学者的时代使命。站在本土化的精神立场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笔花鸟画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梅忠智。20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20xx。

[2]田黎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xx。

工笔花鸟论文

线描是中国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通常是由画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并由绘画将其释放出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线描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有人了解线描的内涵。线条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要素,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识和个性化表现手法,是工笔画中的重要内容。

(一)花鸟画的内涵。花鸟画是指以动植物为绘画对象的中国画,包括花卉、蔬果、鸟兽、虫鱼等。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理念,以写实为特点,通过寄寓、写意等方式表达自身的所思所想,注重“人心感物,景由心造”[1]。且根据创作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以细分为水墨、白描、没骨等类型。

(二)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不但是中国艺术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中令人称赞的明珠,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2]。其主要描绘的对象为自然界中的草木、花鸟、虫兽等。从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起源于唐代,在五代逐渐成熟,两宋是其发展作为鼎盛的时代。工笔花鸟画主要是利用毛笔、颜料在宣纸或矾绢进行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画作。工笔花鸟画多以线描进行造型勾勒,表现方法较为工整、细致,先进行线描、再进行上色,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在花鸟造型勾勒的过程中,先进行白描,将造型勾勒出来,然后通过不同染色技巧(包括分染、罩染、点染、碰色等技巧)的应用,赋予画作色彩,达到活灵活现、色调浓重传神的视觉效果[3]。

(三)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线条是构成工笔花鸟画的基本要素之一。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分支,“勾勒填色”是该流派的重要特征。勾勒线条是工笔花鸟画造型塑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古今中外画家创作的重要方法[4]。

(一)线条语言追求单纯、朴素。通过不同类型和变化的线条能够表现造型的不同质感、气度和神韵,同时能够将画家的情感和思想置于其中。因此,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描艺术,不仅仅是造型的塑造,同时也是画家绘画技术与情感思想的融合,或豪放、或含蓄、或简朴、或细致等。线描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重要环节,不同时代的不同画家有着不同的线描特点[5]。

(二)以形传神。中国画对于线条的勾勒有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下笔方法就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等;从线条勾勒方法就有轻重、长短、粗细、曲直、转折等;从表现手法来说有虚实、疏密、繁简等。再加上墨水的浓淡,能够提升画作的美感。“骨法用笔”是中国传统线描造型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工笔花鸟画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画作讲究“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是指不但要写实,还要将情感融入其中,通过运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将事物的神态和形态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丰富内涵的追求,让意蕴成为中国传统画作的审美方式,让工笔画的线条造型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和个性表达。画家不能局限于事物外在的形象,而是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发挥想象,或夸张、或隐喻、或突出,结合画家的思想情感进行想象,从而让画作具有特点。

(三)富有艺术感染力。线描是工笔画的特殊语言,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春蚕吐丝”、“吴带当风”、“高古游丝描”等技术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概括得到的线描方法,是线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绘画技术之一。线描对于画家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作用不仅局限于塑形的限制,而是通过造型的变化,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艺术内涵的重要方法。

(四)追求个性。线条的变化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神韵、动感将事物的外形和内涵表现出来。书法是一种纯粹的线描艺术,将线条的优美发挥到极致,而中国画则是建立在书法的基础上,通过线条的多边形,赋予线条独特的审美价值。现代工笔花鸟画中对于线描的应用可谓是多种多样,或坚持传统用色、或线与色想补、或通过线描勾勒为主,通过适当的淡墨薄染来凸显画作的内涵。

文章首先介绍了工笔花鸟画的内涵,然后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线描艺术的特征进行总结,旨在推动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参考文献:

[4]刘菊亭。论工笔花鸟画的线型空间意象[j]。装饰,2016,(10):114.

[5]易梦幸。浅谈线条在陶瓷工笔花鸟画中的重要性[j]。景德镇陶瓷,2014,23(15):i0138-i0139.

工笔花鸟论文【】

审视20世纪工笔花鸟画教学的问题,其实质是工笔花鸟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的生存发展问题。如何建立具有特色的工笔花鸟画现代教学体系?其关键在于重建中国现代艺术的价值标准,在本土文化的积淀中构筑中国现代艺术的精神根基。

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和衍变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直面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目光回归到中国画教学的本体上来。在众多架下艺术公然来袭的今日,给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我们在对待传统艺术的方式上,显得尤为暧昧。如何对待传统、研究传统、怎样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成了工笔花鸟画领域中最具实质性的课题。用一种什么方式来建立具有中国画特色的教学体系、重塑中国画的传统根基,是我们最应当思考的问题。

笔者前段时间有幸进行了工笔花鸟画的教学实习工作。在与本科学生的教学对话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当下工笔花鸟画教学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市场运作手段向艺术创作研究领域的渗透等等。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是否还要一味躺在中国画教育的这张温床上呢?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已不单纯是一个艺术视角转换的问题,仅有深刻意识到工笔花鸟画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做好一系列的转型期的工作,也才有可能到达“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大好形势。单从工笔花鸟画教学的角度上看,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想法。

工笔花鸟画教学,首先,应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体系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当下的美术专业高考在必须程度上存在一些不足,素描、色彩、速写的考试固然有助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如提高造型本事等。但作为进入美术类专业高校后选择国画专业的学生却不无遗憾,中国画的专业基本功以及专业的表现技法在这类学生面前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相应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带来了难度。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相对薄弱,如何“借古以开今”?作为中国画教学的主要途径――“中西合璧”更是无从谈起。在进入中国画专业之前,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资料的训练和建立必要的国画专业性质的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工笔花鸟画教学的关键是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注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方面的修养。这不仅仅是工笔花鸟画所在系科,各个艺术系科都应引起重视。当代一些学生对传统的理解和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断代。一方面是对国学和传统知识的缺乏,一方面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苏氏写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契氏素描、普及性的宣传要求等等,将中国画的传统体系冲击得七零八落。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大利器。正如传统画论是中国画教育的重要一环,教师的传授分两部分:一教画理,二教画法。中国画的最高旨意应当是“道技合一”,工笔花鸟画教学更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必须把传统文化、时代精神、当下生活三者有效地结合起来,“笔墨当随时代”,要具有现实观照的艺术涵养。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中国古代画论是中国画理论建设之本。

再次,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临摹――写生――创作三步曲。其中花鸟画写生是工笔花鸟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临摹与创作的逻辑纽带。重视写生甚至崇拜写生,是20世纪中国绘画和绘画思想的一大特色。李可染先生就曾说:“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功力打出来。”应当说,写生是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的过程,也是画家深入生活、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创造性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写生,直面自然,与自然对话,要勇于打破以往以经验传授、临摹为主的学习手段。要把写生作为本土文化生命的载体,当应对物象时,中国画的造型、笔墨均来自人生的经历和对文化的体验,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生命形象的结构蕴藏着一个民族、一个群体的文化、生命和智慧,力求构筑起融传统艺术精神与时代性于一体的民族美术形态。

不可否认,长期的专业训练、造型知识的培养以及理论的日益积淀,是学生日后创作水平提高的一个良好显现。在教学过程中,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更多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和审美特点。正如鲁迅先生当年提倡的“拿来主义”,笔者认为在花鸟画教学中这一点是尤应引起重视的。不但要“拿”当代与传统的精华,更要“拿”国外的优秀作品加以借鉴和学习。我们的关键在于接纳哪一块并“为我所用”的问题。客观冷静地应对西方,研究和吸纳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先进因素,将其融化在中华文化艺术的血脉中,生成中华文化艺术蓬勃的动力,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及学子的职责。同时,创作不是单纯的创意和构思,我们的每一次临摹、每一次写生都能够看作是创作的积淀。其实工笔花鸟画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创作,以创作带动新技法和新画材为原则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最大限度地离开艺术的功利性,进入精神的高度自由状态,带着诚意地表现自我,才更有可能出现好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思潮;这是从理性走出的状态,是无法而法之后人与自然的迹化。

与此同时,工笔花鸟画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精神,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蒋采苹教师在其《中国画系教学提议》一文中提出了四点提议:一、恢复画论课。二、恢复古典诗词和古文课。三、开设中国画构图学课程。四、开设画材学课程。这种合理而又及时的提议无疑给我们的工笔花鸟画教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总之,从本科层面上来看,工笔花鸟画教学要把握好这四个基础:造型基础、专业基础、创作基础、理论基础。仅有切实抓好这四大基础,才是工笔花鸟画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思变与恪守之争所引发的新艺术形式及语境的表现,是赋予每一个花鸟画教学者的时代使命。站在本土化的精神立场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工笔花鸟画的前景会一片大好。

参考文献:

[1]梅忠智。20世纪花鸟画艺术论文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2]田黎明。中国画教学研究论集[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

宋代工笔花鸟画与当代工笔花鸟画比较的论文

摘要: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特点鲜明的传统绘画艺术.传统工笔花鸟画发展至今,无论是在绘画的形式与技法上,还是在绘画创作的主题与立意上,都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工笔花鸟画需要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关键词:现代;传统;工笔花鸟画;。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源远流长,艺术形式也分类清晰、样式众多.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阶段,无论是绘画形式还是创作主题,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绘画技巧和创作内容上,传统工笔花鸟画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底蕴.社会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艺术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也代表着当时时代和社会的文明程度.现代工笔花鸟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高度发展的社会也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传统工笔花鸟画创作的题材多倾向于真实、生动且鲜明的物化形态,对于写实的形象表达较为具体化,这也造就了传统工笔花鸟画在创作中表达出传神的美感.传统工笔花鸟画在笔墨、晕染处理中具有其他绘画种类所不具备的特点.面对自然界中的物象,创作者可以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传神、写意、写实等画面效果.工笔花鸟画作品凝结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感悟,达到人画合一的境界.秩序化与单纯化的创作过程,得以省略繁枝俏叶,得其神而兼其韵,所描绘的形象更为鲜活,节奏感更加突出,充分表现了活力与神态.

纵观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各个发展阶段,院体画派的工笔花鸟画更加强调其画面画风的形似与法格,但形似与法格都没有成为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唯一尺度.文人画派中,工笔花鸟画创作则更加注重对自然和情感的表现,画面洒脱而不拘于形式感和章法,创作实践中更加倾向于画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与情感.在传统工笔花鸟画中,针对于画面的构图大多采取较为客观的布局与考量,创作者观察和感受自然状态下的物象,从而使绘制的作品也活灵活现,客观、写实地传达出自然界中的各类景物.在整体画面的构思中,留白的运用恰到好处,可以给观者带来无限的遐想与思考,这也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熏陶与感染.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现代工笔花鸟画创作也呈现出一种繁荣、多元的态势.如今,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在工笔花鸟画中得以体现.现代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工笔花鸟画精髓的同时,不断吸纳和接受西方文化艺术形态的思维方式,并结合了现代人对自然界的不同感受和态度.现代工笔花鸟画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无论社会文明如何发展与进步,工笔花鸟画的精髓没有本质的'变化,“师法自然”“形神兼备”的本源不能任意改变.如今的绘画环境更加自由、开放,现代工笔花鸟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和释放,固有的创作体系已经悄然被社会文明的进步所改变,创作形式也不断革新.当然,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不见得就是一种改良,现阶段创作者应该着力于各方面的尝试与突破.

任何时代,工笔花鸟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在继承与发扬中都应当保持工笔花鸟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应当被现代文明所隔离,而应该对其进行传承和发扬.从绘画创作角度分析工笔花鸟画的传统与现代,应当站在历史的高度.传统工笔花鸟画与现代工笔花鸟画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古往今来,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语言在不同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工笔花鸟画的本质和初衷是不变的.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工笔花鸟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本源是传达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理念,使世人更了解这门传统绘画艺术.现代工笔花鸟画无论如何发展、变革,都离不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支撑,现代工笔花鸟画也是对传统工笔花鸟画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2]李自然.生态文化与人.民族出版社,.

宋代工笔花鸟画与当代工笔花鸟画比较的论文

在现代,中西绘画的交融具有比过去任何时代更有利的条件,现代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应该吸收来自更宽广的领域的审美元素,诸如油画、版画、水彩等吸纳到现代花鸟画的创作中,色彩、技法、构图等等的丰富组合使得画面效果的视觉性加强,产生更大的冲击力。与此同时,多样表现技巧的运用仍然是作者自身的一定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形象体现,这一单纯的原则古今无异。艺术的高度必是奇峰突起的个性张扬,而不是面面俱到,必定是在其相对范围内的自由探索而臻至相当的高度。

中国花鸟画历来重视传情达意,借表物之情以传己之思,从物象中体现的情意,是作者与物象神遇的刹那间于作者脑海中的情思闪现,又或者是作者根据物象的形态与表情而揣度的象征性格以喻己、喻人或喻事。中国绘画艺术是以表现世间的真、善、美为依归的,擅长藉客观物态而表达主观情志,从而更接近艺术的本质。此中有博大与细腻、有崇高与平凡,但就其情感真挚的表达而言,并不因伟大或弱小而论高下。雄强与秀致二者并无优劣可言,正如将军的伟岸与美人的娇羞两者的美一样无可比拟。

对于身边可触可及的生物细致敏感的体察与关怀之情,是真挚动人的。期望通过我的作品把观者引领到清旷、宁静、和美的国度,在物我相融的时空里,享闲,遐思。这是一种美好,它不是洪强激荡,也不挺拔高扬,它却如高山小涧般,于不经意处轻灵流淌。对于细小、平凡、不为人所关注的事物的美予以挖掘,追求温婉秀美的艺术风格。我以水分饱满、色调明丽的没骨法表现田园风物,在画面中有浓郁的感情成分,塑造与自身的性情和审美取向相吻合的艺术形象,寻找最贴近于自身心灵的艺术语言的专注和真挚。藉此风格在技法承载之下的主观情感的传达,引发观者对于平淡生活的一种幸福感的共鸣。

作者的花鸟画作品一直在追求独特的个性,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画面的构图,抑或是色彩的表现,始终不断地在寻找一种女性特有的温婉淡雅的绘画语言。作为一种创作,作者没有选择传统花鸟画中最为人熟悉的梅兰竹菊等经典题材,而是由着自己的喜好,选择了日常生活中显得平淡无奇的植物,入诸画面的有木瓜、菜花、高粱、南瓜等等。在构图的构思方面,融入了现代设计艺术所崇尚的严谨的构成感,这个可能与作者多年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有紧密的关系,追求画面的虚实相生、上下呼应。而对于色彩而言,作者比较喜欢采用优雅的高调调和色系进行搭配。当然,无论是题材、构图,还是色彩,它们都从属于整个画面的构思与安排。

在作者看来,工笔与写意之间是相通的,没有绝然的界限。无论作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以何种技法表现,它们都倾注了艺术家的真挚情感,毫无疑问可以看作是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叙事。作者的花鸟画有多种类型,既有工笔,亦有写意,有时兼有工写。《窗台》以明丽的色彩与闲散的笔触表现窗前景物;研究生毕业创作《田园拾趣》(图1)屏风式组画则显得工整许多,其独特之处在于并不像过去的工笔画那样强调边线,而是使用岭南传统花鸟画的撞水撞粉技法,因而,花、叶、干等保留着的痕迹,实际上是水与色、墨像混溶而留下的自然肌理,看似单纯的画面却有丰富的色彩;《白月光》(图2)所呈现的满密的构图是作者过去许多作品中不常见的,展示了综合技法的运用,从生宣到熟宣的尝试,既包含工笔,也包含写意。撞水撞粉技法是在我的创作中比较重要的、经常运用的一种技法。撞水撞粉法“折中”工写的特点,作为一个融合的元素,令同一个画面中工、写的多种表现手法浑然一体而不显生硬造作,这与现代花鸟画中追求制作的丰富性的一种趋向是相吻合的,具有启发性的。

撞水撞粉法作为一种绘画技法,它具有独特的制作性和程序性,它有别于工笔画层层叠加的循序渐进的方式,也有别于写意画以笔造型、一次成形的方式;它由“染”的匀速过程和“点注”的可变速过程组成,对于画者情绪表露的把握也是有收有放的。居氏风格的形成与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在技术层面上,其技法特色呈现出与以往没骨法有别的崭新面貌。这种技巧在当时以及现代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对于中国画的表现语言的领域开拓有着积极探索的意义。

居廉居巢兄弟两位画家以撞水撞粉花鸟作品闻名于世,他们在撞水撞粉后,用分染、醒勒、立粉等多种技法辅助处理画面,在各个制作程序的灵活组织之中开启了综合技法运用的`契机。方熏的《山静居画论》评论恽寿平的画法:“恽氏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以染笔足之。点染同用,前人未传此法,是其独造。”居廉的一幅藏于广州艺术博物院的《清香图》团扇可见,图中绘有以荷叶包裹的一簇杂花和散落的几朵小花。他运用纯勾勒、勾勒平染、勾勒撞粉、点粉、纯撞水撞粉等多种表现手法,描绘出杂花丰富多样的形态和质感,以及花卉、荷叶和草绳造型、面积、质感对比的美,画幅虽小,却琳琅满目。搜居斋所藏居廉《富贵长春》立轴,以撞粉法画紫色的牡丹和染粉法画白牡丹,浅淡的色调使得牡丹在雍容中显露清丽;以撞水法表现牡丹的叶子和枝干,俯仰生姿,层次分明,较嫩的叶子和反面的叶处理成平面化的色块,近似于平染的效果,正面的叶子深浅拉开,充足的水分由向光面注入,把植物色推至叶面的暗部积聚,近似于分染的效果,但呈现出更多样的变化,“在一花一瓣当中,不须著意染光阴,惟以浓淡厚薄的粉的本身为光阴。”每个叶面都独具姿态,且更有透明感和光感,叶子的布局紧凑,讲究细节变化但又相聚统一;用写意笔法勾勒一玲珑秀润的太湖石,占据画幅近二分之一的面积,石头暗部撞以石绿,叶子局部也混合撞粉法,相互呼应,使整个画面在丰富的对比中融合协调。在石头的下部点缀以撞粉法塑造的滋润灵动的小野菊,使画面更生动自然,倍感亲切。

撞水撞粉技法介于工写之间,造型严谨,并非一笔成形,此过程中就模糊掉用笔的方法,更具有偶然性和自由度。“把宋人善于深入细致地观察、生动具体的描绘,与元人重视对象神韵的把握及作者主观情趣的表达的长处,接受过来,融为一体。”其画法是先用笔染出物象的造型,再用水、粉、色点注。这种画法,通过“染”塑造严谨的造型,利于深入具体的细节;又因为“点注”的灵活性,在刻画之中显生动。“海派”画家中有采用类似于“撞水撞粉”的画法,但像“二居”的例子却有其特殊性。此法将造型规范于工笔之中,并应用熟绢、熟纸的特性与“撞”的技法相结合,表露近似于写意画的率性情感。由于载体上充裕的水分而致的任意流动性,撞水撞粉于形内的二度用笔痕迹被模糊掉了。尽管造型风格上的严谨近乎工笔,但作品中的造型以及章法布局的节奏感都体现着勃勃生趣,这可体现在玲珑俯仰的叶片上和抑扬顿挫、富书写意味的枝干藤蔓上。

前人在论及撞水撞粉的画法时曾提到“注粉”这一说法。用这个“注”字来体味此法在水、粉交融之际的质感与笔法是相当的贴切的。所谓“注”有“灌”的意思,据此可推测用笔时笔肚中含水、色的分量是相当饱满的,且所注入之形内水分也是充足的。再者,用笔的过程中笔锋应有相当的停顿过程,笔锋与纸面形成的角度应接近于垂直。此法中注水的多少、位置、以及笔头与材面水色的干湿程度及角度的不同的控制掌握,都会导致画面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风、晴、雨、露,朝霞、黄昏,不一而足。

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必然有从属于它的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各类艺术均有其自由发挥之空间,名副其实的百家争鸣。那些新生艺术横空出世便一路摆着时代之子的姿态;油画、版画、雕塑等也找到了宣泄都市情感的现代语言;中国画也分流出现代实验水墨、都市山水、新文人画等直面现代的新潮儿。那从遥远古朝经历了数代更迭的花鸟画,在当代的滚滚艺潮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现代形态呢?传统国画历来有着传教说道,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或寄托文人意气等功能,在近代更曾负有倡导革命,引领进步思想的历史重责。在现今这个和平年代里,绘画艺术是艺术家个人情感与其感受到的人类情感的载体。人物画长于表现现代人之面貌,而花鸟画则寄托着现代情感,以含蓄隐喻之方式打动着世人心灵。

工笔花鸟课程心得体会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细腻的笔法和丰富的色彩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为了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和欣赏水平,我报名参加了一期为期两个月的工笔花鸟课程。这个课程由专业艺术家授课,内容涵盖了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和传统意蕴,对我提升绘画水平和领悟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段,介绍课程内容及收获。

工笔花鸟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如线描、铺色、点染等,以及学习传统花鸟画中不同花卉和鸟类的绘画技巧。我从课程中学到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巧,比如如何运用不同的笔触和颜色来表现花鸟的细节。除此之外,课程还着重教授了传统花鸟画的意境和审美观念,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花鸟的观察力和耐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段,谈论对工笔花鸟课程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赞赏。

工笔花鸟课程的教学质量非常高,老师不仅技术精湛,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们具备良好的示范能力,同时也非常耐心地指导我们学习。在上课期间,老师会对我们的作品进行详细的批改和指导,让我们及时纠正错误并不断进步。老师还定期组织学生间的作品展示和交流,促使我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非常感激老师的用心教导和悉心指导,正因为有了她们的帮助,我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工笔花鸟画的精髓。

参加工笔花鸟课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学习和练习,我的绘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花鸟的形态和比例,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颜色来表现花鸟的特点。此外,学习工笔花鸟画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了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味。工笔花鸟课程不仅带给了我技巧的提升,更是让我爱上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并且愿意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第五段,总结工笔花鸟课程的重要性和对自己的影响。

工笔花鸟课程是我追求个人兴趣和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不仅掌握了工笔花鸟画的技巧,还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好。工笔花鸟课程的收获不仅仅是自身绘画水平的提高,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份贡献。我希望能够将所学所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爱上工笔花鸟画,并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宋代工笔花鸟画与当代工笔花鸟画比较的论文

1、“85美术新潮的影响”艺术之所以能够触动人的心灵,影响人的所想所为,就是因为其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其特有的记忆与创新的特性。艺术不是静止不变的事物,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真实存在的审美。不管是在哪个历史阶段,哪个地区的艺术家,都是在不断的思考人生当中进行创作的,而在每一个历史阶段,艺术家们都会面临新的艺术考验和艺术问题。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形态,为中国画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众多的选择与机遇。由此可见,艺术也是源自于生活,以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条件作为发展前提的。所以,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在一定的社会阶段,对社会生活的抽象反映及内心的感受的表达。

在上个世纪兴起了著名的“85美术新潮”,由于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一代的艺术家们开始在绘画的道路上探求更加多元化、多样性的绘画形式及绘画风格。不管是图像资料、行为举动还是日常生活当中的元素,都能成为艺术家们笔下的艺术品。在艺术创作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开始思考怎样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作品的主题。在“85美术新潮”正是繁荣发展的时期,年轻的艺术家们开始感到迷茫和盲目,在一段时间失去了对绘画创新的评定标准。这一时期,中国画在批评声中艰难前进,这就导致经历了“85美术新潮”之后的中国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管是在中国画的艺术作用方面,还是中国画的具体表现形式方面,都有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变化。

2、“观念”理念的应用中国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仅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也在不断受到西方艺术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图像学”的影响。表现在中国画当中,就是将不同的图像进行拼接,让拼接出来的图像隐晦地表达某种深层次的主题或思想。除此之外,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过去看重作品直接呈现出来的美感,如今更加看重作品表现形式的新颖与独特性,注重作品所表达的观念。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笔画逐渐发展起来。在工笔画的发展过程当中,其有效突破了作品材料的限制,突破传统创作理念,结合中西方的艺术思想,在对传统有所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作品的创作当中突出了“观念”的重要地位,侧重于对当代社会的反映和表达,作品当中更丰富的就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新工笔”是艺术家在绘画创作过程当中形成的一种新的认知,是对当前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突破了过去传统工笔画的局限,给予了工笔画创作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工笔”的艺术界定。

1、“新工笔”的艺术定位。

在年的时候,著名评论家杭春晓在其著作《灰色的影调――“新工笔”收藏价值浅说》当中提到“新工笔”一词的概念,由此,“新工笔”作为一个新的绘画名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在新的时代环境当中诞生的“新工笔”概念,赋予了传统工笔画新的含义和意义。与传统的工笔画相比,“新工笔”在作品画面的设计方面,仍然沿用了“三矾九染”的创作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精致精美。在色彩运用方面,有了更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将传统工笔画水墨的痕迹减弱,在色彩的选择过程当中做到统一和协调,用灰色调和淡一点的色彩作为气氛的渲染,经过一定的虚化和主体突出,让整幅画更有层次感。与此同时,在艺术思想方面,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绘画经验和视觉表现方面的手法,突破了传统工笔画材料的限制,对色彩的追求更加大胆,将作品所想要表达的人文情感很好地投射到现实社会当中,让整个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更具有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

2、“新工笔”的语言表现。

当代的艺术家具有一个共性,就是注重在创作过程当中对“观念”的表达和体现。而在“新工笔”当中,与传统工笔画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观念”的体现。相比传统的工笔画,“新工笔”更加注重作品的“观念”,注重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与理解,注重人对事物的情感表达。

正如上述分析所指,“观念”是“新工笔”的一个核心要素,那么“观念”应当作何理解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观念”不是实际的创作材料,也不是具体的创作形式,而是作品所表达的观念和态度。“观念”不是一种介质或者类型,是对艺术的思考和质疑。特别是对传统艺术定位的质疑。作品的表现方式越来越丰富,这就使得对观众的反应也越来越看重。除此之外,“观念”不仅是指人脑中的思维,同时也能够通过一定的'介质表现在具体的作品当中,包括生活用品、图像、录音、语言等等。正如著名评论家杭春晓所指出的,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之间就发生了一些摩擦和冲突,二者并不是完全协调地存在。基于此,“新工笔”的诞生,就导致纯人文主义的绘画形式应运而生,对现实生活当中的物质主义进行思考和表达,在持续的迷茫、盲目和批判当中,将实际生活中的元素带入到绘画作品中,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感受,而不只是通过虚幻的精神思想作为创作的元素。另外,在“新工笔”当中,所用到的观察手法也更加丰富,常用的就是微观观察法。另外,“新工笔”更加注重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也更加多元化。换句话说,随着地球村的出现和发展,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由此导致绘画艺术也出现了同一的趋势,使得东西方绘画创作有了进一步结合的契机。

三、“新工笔”的艺术表现特点。

1、传统工笔画的艺术表现。

从传统工笔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来看,比较注重的是整个作品的工整和精致,追求整个画面的美感以及绘画对象的形似。在形体的表现方面,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十分丰富的线条变化。在色彩的使用方面,提倡以最能描写形体的色彩来表现形体,以色彩来反映材料的色彩,对绘画对象进行具体的描绘。在图像构造过程当中,注重严谨和渲染的层次感。在意境的追求方面,青睐于作品的风格、雅致,侧重于作品的传神。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工笔画在绘画方面具有比较统一严谨的要求和规范。

2、“新工笔”的艺术表现。

自从“新工笔”这一名词兴起之后,有关“新工笔”的画家都受到了一时的追捧,包括罗寒蕾、徐华翎、张见等等。这些画家在创作过程当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创作来源于自己对生活的切实感受和认知,将自__己的文化素养与生活现实有效融合,打破了传统绘画模式的局限,通过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表达出来。在传统工笔画审美观的基础上,这些画家们扩大了创作材料的选择范围,大胆引入了西方优秀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手法。如今,“新工笔”中所用到的材料和手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图像或者一种符号,而是通过这些材料来表达背后深层次的含义与意义,重要的是怎样灵活运用这些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来体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或者主题。例如在罗寒蕾画家的作品中,在人物表现方面,仍然采用的是传统表现手法,但是在具体的肌理处理过程当中,凸显了“新工笔”的不同之处,增加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意念。因此,最后的成品中肌理的表现略显夸张,通过错觉、模糊等视觉效果来达到表达主题的目的。又比如在徐华翎画家所作的《后花园》、《香》等作品中,对线条的表现手法有所减弱,不再是以线条作为整个画作的框架。在媒介的选取方面,大胆突破了传统工笔画绘画思想的束缚,在画面的呈现手法上,也不局限于娟、纸等材料。另外,徐华翎通过k3墨水艺术微喷的方式来表现画面的背景,再通过对色彩的搭配让整个画面更加虚幻,更具朦胧美,从而为女性柔美性质的表现烘托了氛围,同时给予了观赏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3、图像的象征性表达。

随着我国和其它国家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使得我国的绘画也受到了国外艺术的影响,尤其是西方“解构主义”和“野兽派”,对于我国工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我国的“新工笔”也开始对语意表达加以研究和重组,对于传统的工笔画形式进行了突破,采用不完整构图、透视及平面的转换多空间构图等方式来使得图像界限得以突破。在“新工笔”中,图像的象征性表达对于呈现艺术家的观念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往往在传统的东方绘画之中,象征是非常明确的,许多的图像都被用来象征人们所向往的强大与美好,比如说龙、麒麟等形象,而且这些图像往往都是带有神话和超越本性色彩的,但是在西方却有所不同,西方的艺术创作中,图像的象征性往往都是出于对社会以及自身生活经验的一些反思,所表现的更多是人的本性,所以说其图像的表现不像东方绘画这样明确,往往都十分隐喻,“新工笔”对西方的这种图像表现进行了借鉴,将东西方的文化和艺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体现出了一种别致的美。比如说雷苗的“新工笔”作品《金鱼系列》,他对画面全部都进行了灰调处理,而且在内容上也并非意意象性的抒情,在其画面之中对于隐喻的手法进行了应用,而且也通过画面来体现了作者的一些感悟,在其作品之中,把人和作品进行了置换与联系,比如说在《鱼际关系》之中,作者安排金鱼游走在由水瓶和花卉所构建的虚拟空间之中,无论是空间还是逻辑上,都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但是作者还是进行了虚构的组合,从而预示了一种虚无和矛盾的人际关系。在画面之中,鱼是在玻璃器皿的里面游走的,鱼和鱼之间能够看到彼此,它们也都知道对方的存在,但是却不能够进行交流。而在《假想敌》之中,金鱼在玻璃前面看着自己,然后将玻璃中自己的成像视为自己假想的敌人,这些表达实际上都是对于我们生活中种种机遇的映射。又比如说沉宁在其作品《流言系列》里面,也对自己的观念意识进行了有效的呈现,在其构建画面的过程中,把一些对象的功能和本身的意义进行了重置,从而使得这些对象有了隐喻的作用。在其作品之中,把从口中所吐出的蝴蝶作为流言的隐喻,除此之外,在画面之中还有着许多的符号性的画面,通过这些符号性的画面将人们代入了一种特殊的情境之中,然后使得人们在这种情境之中对于自己的生活加以反思,从而使得人们通过他的作品对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新工笔”的艺术价值。

1、发挥传统媒介的作用。

我国的绘画艺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时代的更迭,但是绘画艺术却历久弥新,在不同的时代,中国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和传承,“新工笔”的出现,又一次为中国画的创新提供了更好的思路。在当代,我国的经济、科学和工业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所以这也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和平台,我国传统的工笔往往都是以自然创作体裁为主,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艺术家都无法对传统的创作环境加以体验,所以他们只能够对于自身在当前生活环境中的经验加以表达,从而完成艺术创作。当代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艺术也必须要随之而变,“新工笔”就是中国画创新的一次尝试,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对艺术家的世界观进行了诠释,所以“新工笔”的出现也给中国画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3、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弘扬。

要想使得艺术得到更好地发展,仅仅依靠丰富的材料或者是当代观念作为创作的主旨是不能够实现的,虽然材料和观念对于艺术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如果过分强调材料和观念,则会使得艺术创作的初衷和意义有所改变,仅仅成为了图式的代入。虽然当代的绘画艺术较之于传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代绘画创作就否定了传统绘画艺术,相反,当代的绘画艺术是在对传统的精华进行吸收和传承的基础之上才得以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也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而“新工笔”的出现正是展现了这种转变,“新工笔”在对传统工笔加以传承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所以实现了创新。

五、小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艺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新工笔”就是传统工笔画在当代所呈现的全新的状态,当代的新工笔对于艺术家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进行了有效的呈现。

宋代工笔花鸟画与当代工笔花鸟画比较的论文

试题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到清代,传承将近千年,其样式与风貌,在历代大师手中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史无可替代的瑰宝。

然而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描绘、赏鉴及收藏,大致适宜于悠然闲适的农业文明时代.其精练的美学意蕴、风雅的玩赏价值以及高度成熟的人文积淀,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毕竟不可强求了。因此,当代工笔花鸟画虽然在图式与技法上丰富多彩,但我们很难从中追慕它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曾经有过的神采,尤其难以承袭花鸟画背后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难免在延续图式及技巧的一面多有用心,而不易兼顾花鸟画创作极为重要的内在涵养。于是,我们难以回避的问题是:这一高度精关的画种有可能在不断的重复中,渐渐趋于庸俗的、艺匠式的、应酬应景的装饰性手艺。所以,重新审视、领会并着重探寻历代花鸟画经典的文化内涵,尤其是最成熟、最高贵、最华美的两宋花鸟画传统,对提升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内在气质与品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绘画自宋以来的精神渊源,离不开释家与道家静观无为、心领神会的思想传统。在宏观上,宋代的山水画达到道家精神的空前发挥,在微观上,花鸟画则处处渗透着佛家注重内省的喜悦,并与儒家的现世思想发生微妙的`交接.兼具感官认知与积极入世的特质。犹可注意的是,宋人的花鸟画培育了极其精确细致的观察精神,奠定了古人称之为“状物”,今人称之为“写实”的创作美学。我们在宋代花鸟画的任何作品中,都会为古人参透造物,模写精确的眼力与笔力所折服。

承袭隋唐绘画雄大灿烂的风格,北宋在山水画领域拓展出宏伟崇高境界的同时,又以花鸟画作为宫廷绘画的主脉,形成高贵的院体画风格,将宫廷生活的奢华富贵,形诸名花异草。北宋花鸟画最为神奇的奥妙,是将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生命形态。不露痕迹地转化为无与伦比的绘画形态,这一转化的神功,是世界美术史难以破解的奇迹。而在花鸟形态的精准捕捉中,两宋花鸟画刻画工夫的“酷似”与“毕肖”,为植物与动物注入灵妙的神性与温暖的人性,更为花鸟画赋予了纯净的诗意。这种鬼斧神工与性灵教养的兼备.既是宋人的集体禀赋,也不能不归功于先秦时代即已发萌的伟大自然观及丰富的思想遗产。其化育所及,以至两宋近三百年的绘画史造就了世界上最奢侈、最富有贵族气息的宫廷绘画,理所当然地使花鸟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再加上几代宫廷画师倾注了无穷智慧.精工巧作,于是成就了工笔花鸟画这一独步世界绘画史的奇葩。

(节选自12月17日《中国艺术报》)。

6.关于宋代花鸟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花鸟画兼具感官认知与积极人世的特质,其中渗透着佛家注重内省的喜悦.并与儒家的现世思想微妙交接。

b.宋代花鸟画培育了极其精确细致的观察精神,其作品无不显示着古人参透造物、模写精确的眼力与笔力。

c.宋代花鸟画追求“酷似”与“毕肖”的风格,为植物与动物注入了神性与人性。赋予了作品纯净的诗意。

d.宋代花鸟画把成熟、高贵、华美的花鸟画传统推向了极致,探寻其文化内涵。对当代花鸟画的创作有重要意义。

a.道家精神的空前发挥。

b.宋人的集体禀赋。

c.先秦时代即已发萌的伟大自然观及丰富的思想遗产。

d.两宋几代宫廷画师倾注的无穷智慧及精工巧作。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在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画家只用心于延续图式及技巧的一面,而却不去兼顾极为重要的内在涵养。

b.在画家们不断的重复中,工笔花鸟画这一高度精美的画种在当代沦为庸俗的、艺匠式的、应酬应景的装饰性手艺。

c.北宋的山水画和花鸟画继承了隋唐绘画雄大灿烂的风格,前者拓展出宏伟崇高的境界,后者则形成高贵的院体画风格。

d.北宋花鸟画最为神奇的奥秘,是用“状物”“写实”这一神功不露痕迹地将大干世界的生命形态转化为绘画形态。

试题答案:

二、(9分,毎小题3分j。

6.c(“酷似”与“毕肖”是宋代花鸟画的“刻画工夫”而非其风格)。

7.a(“道家精神的空前发挥”是宋代的山水画所体现的一种文化境界)。

8.c(a项“只用心于”和“不去兼顾”说法错误。据原文,画家“难免在延续图式及技巧的一面多有用心,而不易兼顾花鸟画创作极为重要的内在涵养”主要是时代的原因,而非是主现原因。b项将或然判断变成了必然判断。d项“状物”“写实”并非北宋花鸟画“转化的神功”,据原文,“神功”尚未破解。)。

工笔花鸟论文

学习工笔花鸟画一个月了,也创作出一些作品,总觉得是件既艰苦但又开心的事,异常是完成一幅画之后,去欣赏它,完全是一种美的享受。

白描勾线、着染、重彩、没骨,还包括一些皴、擦等等,简单地说,工笔画中的勾线就是勾轮廓线,一般用小衣纹或勾线笔,是工笔画的第一步,成品即白描。勾线的方法类似于写毛笔字,讲究起笔、行笔、收笔等;没骨法是一种不用勾出轮廓而直之后色落笔的方法,要求画前必须做到胸有成竹,如初练可先在宣纸下衬一事先画好的白描稿;重彩是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蛤粉等不透明石色为主进行着染的画法。鲜丽凝重。“染”是着色的主要方法,包括分染、统染、罩染、接染、点染、烘托、积水、托色、立粉等。其中分染是用一手拿两支笔交替进行,一支蘸色(不要过于饱满或过干),一支蘸清水(不要过多)把颜色均匀地烘淡,构成一边色浓逐渐向一边色淡的过渡效果。统染就是从整体出发,大片地分染出前后的层次关系。罩染是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罩一层透明色彩(水多色少,调匀,较稀)的方法。分染前应用此法就叫平涂,平涂色彩时也可使笔中色彩饱和。罩染和平涂时注意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匀平涂,又不能使水分过多,汪在纸上互相冲激,也不要一次涂够颜色,调淡色彩一遍一遍地涂,涂够为止。接染就是反染,用两支笔各蘸上不一样颜色着染,使两色趁湿相互渗接在一齐的染法。初学可用第三支白水笔帮忙接染。点染是不勾轮廓线,用一支笔蘸上一种颜色,然后在笔尖上再蘸另一种颜色,一笔按点下去,使两种颜色自然渗和在一齐,一笔成形。此法多用于没骨形式。烘托是大片地烘染底色,以衬托出浅色主体部分的方法。可用平涂和分染两种方法进行,为使其均匀,可先用清水把底了铺湿,趁其半干时烘染。积水是先以淡墨和色积水成形,趁湿冲入水或其他颜色,使水与色相互冲激,干后构成自然斑驳的痕迹。此法用时水要多,冲入颜色和水要掌握好火候。托色是重彩画法,即在纸背面平涂一层与正面颜色相同而明度较浅的颜色,可使正面色彩更鲜亮厚重。立粉是用浓厚的粉质色点或勾出色点或色线的方法,常用于勾点花蕊等。批毛和丝毛是画鸟兽毛的技法,批毛是将水分较少的白云笔蘸上墨或色后用手指将笔锋捏扁,平均分成4—6年尖叉,这样画下来即成一组小毛,批毛时笔与笔之间如品字形接续着画,如鱼鳞的分布一样;丝毛是用细笔一根根勾毛,方向与批毛相同。

工笔花鸟心得体会

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特点是以细致的笔法、精妙地刻画和用色清淡如水墨的色调作为基础。其中以工笔花鸟画为代表,精通工笔花鸟画是学习中国画的基础,也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艺术。在学习和实践工笔花鸟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第二段:厚积薄发,重视基本功。

工笔花鸟画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艺术创作,而学习它的过程也十分的复杂而枯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功,厚积薄发。在学习工笔花鸟画的初期,我们要通过多观察、多模仿,不断熟练练习画笔,掌握真正娴熟的技巧。只有基本功夯实了,才能在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地灵活运用。

第三段:大胆革新,注重表现。

工笔花鸟画虽然有着传统的形式,但我们也应该大胆革新,注重表现力。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尝试更自由的笔触,挑战不同花鸟的运用组合,创造出独特的风格和表达。同时,要学会理解每个对象的内在特点,深刻了解每一个被绘画对象的意义,以创作的形式诠释真正的艺术价值。

第四段:讲究细节,形神兼备。

工笔花鸟画在笔触和细节的处理上,对于画家来说是非常苛刻的。我们需要讲究细节,深入挖掘每一个物件的形象特点,用精细而繁琐的笔法来表现它们的精髓。同时,还要注重形神兼备,注重描绘精神特征和生命力,通过形自然体现神、气、韵和意,以达到艺术上的完美。

第五段:感悟。

学习工笔花鸟画,是一门独特的学问,需要的是耐心、执着和热爱。而进入它的世界,让我始终感悟到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这正和传统文化中的认识、智慧和美德紧密相连。它教导了我如何把自己融入到自然之中,教育了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总之,在学习工笔花鸟画的道路上,我们并不仅仅是在学习一种艺术,更是在体会一种文化底蕴和精神境界。

工笔花鸟培训心得体会

工笔花鸟绘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精细写实的技法和细腻准确的表现力,传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观和生活之美的追求。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工笔花鸟培训班,不仅收获了专业的指导和技巧,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加工笔花鸟培训的心得体会,并探讨这门艺术对我的启示和帮助。

首先,工笔花鸟培训让我对画画产生了全新的理解。在过去,我对绘画的认识仅仅是一种放松和娱乐的方式,没有太多深入的思考。然而,在工笔花鸟培训中,我被赋予了对自然景物和生命的观察力和细心,我开始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和色彩的变化。通过学习选材、构图、用笔、用色等基本技法,我意识到绘画其实是一门需要用心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艺术。这种对绘画的认识的改变不仅提高了我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也使我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幅自己的作品。

其次,工笔花鸟培训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工笔花鸟绘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绘画中国花鸟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许多植物和鸟类的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生活中的自然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从中领悟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对自然生态的重视,这让我对自己的文化身份产生了更深的认同感。

接下来,工笔花鸟培训让我培养了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工笔花鸟绘画在于精细入微的描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思。在细腻的线条和色彩之间,我学会了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积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渐渐懂得了静下心来,专注于手中的一笔一画。这种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帮助我在处理事情时更加细致周到,在与他人沟通时更加耐心细致,对待生活中的琐事时更加从容和谨慎。

最后,工笔花鸟培训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的舒适。绘画的过程让我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只专注于画面的创作和表达。在每一次观察和描绘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美的舒适感,就像是与自然界的大自然和谐共存。绘画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释放,使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平静和放松。

总之,参加工笔花鸟培训是我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它不仅提高了我的绘画技巧,更是帮助我重新认识了绘画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次培训,我掌握了细致入微的绘画技巧,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培养了耐心和细心的品质,并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和美的舒适。这些收获将伴随着我终身受益,成为我在艺术创作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宋代工笔花鸟画与当代工笔花鸟画比较的论文

当代工笔花鸟画作为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于工笔花鸟画有着不同的审视观念。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绘画艺术的核心精神。南齐画家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应物象形,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是所有的工笔花鸟画应当遵循的绘画框架准则。在宋代时期,由于皇室对于工笔花鸟画的重视程度较高,因此成就了工笔花鸟画的巅峰式发展,这一阶段的巅峰艺术气息对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传承了宋代的绘画艺术精髓,但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束缚将绘画语言加以创新,笔者希望通过将宋代与当代工笔花鸟画进行对比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工笔花鸟画艺术理论的前进。

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我国的绘画艺术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更是经历了萌芽、发展、辉煌、衰落这四个历史阶段。在宋代,由于皇室对于工笔花鸟画的特殊重视,一度将这一画种推至一个发展的巅峰并对后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是在丰富的色彩基础上对外形的肖似加以完善,它力求通过形似而达到神似,加之宋皇室作为主要赞助人,其技法得以更加完善,同时在宋代也产生了大批优秀的工笔花鸟画画家和珍贵作品。北宋时期,翰林书画院的成立标志着工笔花鸟画从此开始了繁荣的发展历程,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要数黄荃父子,他们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深受宋太祖、宋太宗的喜爱,其作品线条细腻、色彩饱满,早在五代时期就已经声名大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平婆山鸟图》,画幅中鸟儿在枝头探头仰望,微微颤动,仿佛看到了不远处的果实,其构图合理,色彩丰盈,开粉细腻。画幅内容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绘画技法与绘画格调对后世有着重大的影响。

由于宋代的工笔花鸟画尤其受到皇室的推崇,其画风也颇显富贵艳丽。尤其是宋徽宗时期,虽然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在书法、绘画上颇有造诣。以其为代表的宋代工笔花鸟画家的作品风格多以精巧秀丽为主,其作品《瑞鹤图》中一群白鹤在端午门上空飞旋,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祥和的吉兆,黑白相间的白鹤色彩分明,其姿态优雅却不损整幅画的庄严与恢弘,其沉稳的色彩精巧感,给观看者留有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在宋徽宗的推动下,宋代的工笔花鸟画进入到了一个稳定的成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工笔花鸟画风格也为推动后世的艺术层次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代的工笔花鸟画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步突破了传统的桎梏而不断创新。当代工笔花鸟画比较注重对视觉冲击感的追求,但同时没有忽视对宋代技法的继承,其写实性仍然是当代作品追求的主基调。骨法和气韵一直是中国绘画的主基调,大部分绘画者会认为在画幅中较多地体现写意性,能够使所表现的物象更加具灵魂感。因此,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也更多地融入了写意色彩,做到了具象与抽象的结合。

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家大多继承了传统的绘画技法,但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写实,他们更加关注画面的表现力和视觉的冲击性。当代许多个性十足的工笔花鸟画作家的作品或豪放或温婉,随着当代工笔花鸟画各派别的涌现与绘画技法的突破与创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正朝着更好的方向迈进。

(一)形式上的创新。

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家力求在意志与精神层面的改进,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新的构图方式和绘画表现形式的作品,较为典型的是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画家蒋彩萍的作品《筛月图》。虽然这幅作品应用了传统的方式进行轮廓勾勒,但画幅中荷叶的叶脉却以白描的方式用灰色来映衬荷叶的枯败。画家在忽略了荷叶原有颜色的情况下,大胆地以蓝色作为荷叶的颜色给观者一反常规的绘画视觉冲击,颠覆了传统的表现形式。

(二)着色技法上的创新。

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家大多突破了传统绘画理念的桎梏,在着色观念、色彩语言、创作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创新。不得不提的是,我国的工笔花鸟画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色彩应用体系,但由于绘画者对固有的着色观念的突破,很多作品的着色更加个性化、自由化,促使当代的绘画领域出现了崭新的格局。较为典型的作品有当代画家胡明哲的《秋色》,画幅中金属铂和红色为整个画面的主基色,弱化了线条与框架的桎梏,用饱满的颜色诠释了整篇画幅的色彩意境。其让观者眼前一亮的同时,呈现出了大气朴实的.艺术感。

(三)材料方面的创新。

当代工笔花鸟画作品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如今多样的创作手法也被赋予了材料方面的创造性,随着艺术全球化的渗透,我国工笔花鸟画在材料方面的应用略显匮乏,这一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注意,艺术家与材料生产商针对于绘画材料的研发被提上日程。时至今日,市面上的绘画颜料和品种样式大量增加,工笔花鸟画的作家有了更多的选择,特别是人造新岩的推出也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当代画家张导曦用不同的矿物质材料和金属铂金创作了作品《荷韵》,就鲜明地体现了不同状态下荷叶漂浮的状态,画幅中悠闲的鲤鱼、柔软的花瓣仿佛触手可得。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对艺术的审美也有了不同的要求,工笔花鸟画也应随之创新与改良。当下的工笔花鸟画作家要在宋代的基础上,对比并吸取前人的创作精华,寻找出一种适合当下时代潮流发展的技法,进而推动工笔花鸟画的新提升。

(一)选题方向上的比较研究。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与艺术语言。因为宋代的工笔花鸟画是在皇室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其选题不可避免的趋向赞助人偏好的富丽堂皇、华丽吉祥。与此同时,其创作追求的意境美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宋代工笔花鸟画的选题。而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由于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其选题范围更加广泛,类别更加趋向多样化,但是由于时代与传统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比兴等手法不再像以前那般受到重视。宋代会将牡丹寓意富贵为题,但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中的牡丹也许会用以表达轻松愉快之感。在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的创作中,线条与色彩更受重视。这些变化寓意当代创作者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被解开。生活在都市里的当代工笔花鸟画作者也许更加注重对盆花、雕塑的取材,当代作品《走过四季》就着重体现了创作者生活的某个角落,时代气息浓郁。

(二)构图方式上的比较研究。

所谓构图,在古代的绘画中称之为“章法”。随着人们对于工笔花鸟画重视水平的提升,构图的地位也逐渐有了提高。宋代对于工笔花鸟画的描绘要求较为严格和周密,当时工笔花鸟画的构图主要有三个特点,即圆、小、空,此外还要于背景处留白。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多以立轴或长卷的框架为构图方式。随着画卷的打开,观众的视点会随之移动。这种构图能够更好地发挥空间艺术的特征,如南宋画家林椿的作品《梅竹寒禽图》,画幅中的背景多为留白,画幅前景有两三朵梅花,一只鸟儿栖息在树干上,整个画面给人以意境萧条之感。而现代的工笔花鸟画的特点多是大、方、满,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的构图方式越来越多,但多数仍是遵循了宋代构图的散点透视原则,只是使用更加灵活。如现代工笔花鸟画作品《昂首浑欲学飞仙》,其画幅的构图就突破了传统的透视方法,使观众的视线更加集中。与宋代的工笔花鸟画的总体构图特征相比较,当代的工笔花鸟画构图融入了西方的构图理念,并在观念上更加大胆地创新,对于传统的构图方式而言有了极大的丰富和补充。

(三)造型类别上的比较研究。

宋代工笔花鸟画的造型类别应当综合唐朝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来分析。唐朝的工笔花鸟画讲究精致,而宋代前期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则讲究严谨。直到南宋时期,出现了大量在造型精致、严谨的基础上的传神作品,较为典型的作品如当时的画家韩若拙笔下的动物形象。相比于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品,当代的工笔花鸟画作品更加注重写意造型,而且在逐渐淡化线条的作用,随着西方造型艺术思想的不断融入,当代的工笔花鸟画更注重对写实绘画作用的强调,这样有时会造成线条的失真。笔者认为,西方的硬笔是永远无法代替毛笔所创造的优雅线条的,但是当代的工笔花鸟画在融入西方素描的表现方法的同时,也强化了画幅体与面的表现力,进一步的丰富了画幅物象的表现力。

结语。

创新式的工笔花鸟画发展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当代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层次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在选题、构图、造型三方面较之宋代更加多样。不同的时代对于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要求,人们既应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创新予以肯定,又应看到存在着的弊端,如对意境化的理解逐渐减退。因此,时人应在集成传统工笔花鸟画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文化的互动与沟通。作品在面对快速发展的时代时,应积极融入时代的特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我国工笔花鸟画艺术的不断进步。

工笔花鸟培训心得体会

工笔花鸟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由于我对这一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我决定参加一次工笔花鸟的培训课程。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对于工笔花鸟的理解更加深入,绘画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以下是我在该培训课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观察。在工笔花鸟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观察细节,我们才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花鸟的特点。在课程中,老师常常强调观察的重要性,他教导我们如何观察花鸟的形态、色彩和纹理等细节,并且带领我们去实地观察真实的花鸟,以提升我们的观察技巧。慢慢地,我注意到一只小鸟的嘴巴弯曲倾斜,一只花朵的花瓣纹理分明,这些细节的观察让我对花鸟的描绘更加准确、生动。

其次,我学到了绘画的技巧。工笔花鸟的绘画过程非常细腻,需要精确的掌握颜料的运用和笔触的施展。在课程中,老师详细教授了我们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勾勒、色彩运用和渲染等,还专门讲解了一些关于花鸟绘画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复琢磨,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现在,我在描绘花鸟时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各种技巧,使作品更加精致、生动。

同时,在培训课程中,我也学会了用心描绘。工笔花鸟的魅力在于其精细和细腻,而这需要画家的耐心和用心。老师告诉我们,只有把心思融入到绘画中,才能绘制出真正优秀的作品。于是,每当我开始画一幅花鸟作品时,我就会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沉浸在其中,聆听花鸟的声音,感受花鸟的美丽。这样的描绘方式让我更加专注,我的作品也逐渐变得更加有灵气,有生命力。

不仅如此,在这次培训课程中,我还学到了与人合作的重要性。课程安排了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要求我们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一幅花鸟画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协作、互相沟通,以使画作能够完美呈现。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水平,也学会了与人合作的技巧和沟通的重要性。这使我更加珍惜团队合作的力量,并且在以后的绘画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总体而言,这次工笔花鸟培训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通过观察,我学会了真正“看”一幅花鸟作品;通过学习技巧,我的绘画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用心描绘,我的作品更加生动有灵气;通过与人合作,我更加理解了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这次培训不仅为我打开了绘画的新世界,也让我更加热爱和珍惜工笔花鸟这一美术形式。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能够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工笔花鸟作品。

工笔花鸟论文

本文从工夫、鉴赏、人生境界三个角度对写意花鸟画的创作进行反思。认为:技法的练习应该贯穿画者的艺术生涯,对技法的练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法的层次,而应该倾注感情,这本身也是写意的需要;作为提高创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名画鉴赏,不应该局限于作者表达什么,画作揭示了什么这一角度,应采取主动与作者交流的态度,通过体验,多视角把握画作本质;创作的源泉应该是作者人生境界与花鸟画之间的意会,提高人生境界成为写意花鸟画创作的必然要求。

技法沟通人生境界。

对于写意花鸟画创作来说,加强技法尤其是基本技法的练习一直被归于形而下的范畴,似乎只有好的创意、好的意境,或者只有作者在情感上的超越,作品才能传神,才能称得上是好的作品。这个道理值得肯定,但是如果考察画者,尤其是知名画家的人生经历,我们也许会对此产生另外层次上的认同。花鸟画的写意重在突出画面所产生的意境,恰如其分的用笔与巧妙的布局会让我们惊叹,在观赏一幅好的的画作时,在意会的同时,我常常在思考作者为何如此用笔,添一分如何,减一分又如何呢?其结果只能是赞叹作者技法的纯熟已经达到随心所欲的境地;而一幅让人感觉遗憾或者总有表达不尽如人意的画作时,也为作者疏于技法练习而叹息。技法的纯熟是意境表达的前提,大师们在追求意境的同时,也在寻求着技法的突破,如同盖屋,最美的房子是由最具特点的材料来完成的,当然这些材料不一定是最昂贵最稀缺的,但一定是组合最好的。在技法的练习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临摹,这看似老套的学习方式应该贯穿于整个艺术生涯。

当然这里所认为的临摹,不是那种初学者的照搬,而是一种创作的过程。时下有许多关于如何作画的书籍,将用笔的方法进行分类,对初学者进行指导,甚至有许多画得不错的人也孜孜不倦地对画卷进行科学方式地分析。诚然,我们的教育理论已经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但就写意画法来说,却更像是感性的学问,如果没有感情的注入,就如同一个婴儿面临着大千世界,充满的只有好奇,而本身拥有的只有最基本的欲望。所以在对名作的临摹,应该是有“移情”的临摹,这种感情的注入是私有的,很多情况下是被读者“误解”的,但是不要小瞧这种“误解”,对于临摹者而言,本身就对画作有着有价值的“误解”,这也是在画者的不同人生阶段,对同一幅画有不同的领悟的原因。如此感情的注入,形成了对基本技法的重新诠释,也丰富了创作者的创作素材,形成了有价值的临摹。

2、布局,写意重在布局,好的布局将画作在时间、空间上进行了诠释,使得画作具有了画外之音、画外之意。

作为技法的一种,布局的练习也不能间断。构图从来就是我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精髓所在,从传统的三角构图到三迭构图到三远构图,再到八大山人的四边四角构图,以及到近代的潘天寿、齐白石等名家,其构图的想象力成就了其画作的风格。对于一名立志于艺术的人来说,深入钻研史上名家的构图,内化于自己的画作之中,不失为一条捷径。

唯物辩证法认为,质变是建立在量变的基础之上的。创作要实现自己的风格,注入自己的感情元素,离不开扎实的技法练习,而在作画之路上实现“匠”到“家”的转变关键不在于量的最大化,而在于优质的量的积累。在艺术之路上,往往会遇到进步的瓶颈,在面临瓶颈的时候要回头看看自己的工夫是否扎实,感情是否投入。

1、作品与作者原意。

对作品的鉴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绘画史乐衷于对画家们进行定位,对其作品进行归类分派,当然我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不反对这样的行为,但是对于具体的画作而言,这种分析似乎就不那么可行了,我们了解了框架性的东西,然而我们更需要深层次的东西,就是具体画作所表现出来的。在面对一幅画作时,当我们感叹它的艺术精湛,我们通常会试着去解释这样一幅画,体现了什么,作者在表达什么,然而这些都是正确的吗?哲学诠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曾经说过,作者原意不可理解。

2、与作者进行沟通。

基于以上分析,在鉴赏画作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应该是画作在所有鉴赏者心目中的共识,当然这不是不可以借鉴的,但是共识往往受到其它因素的干预如意识形态。那么在鉴赏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首先,鉴赏者应该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在作品与作者之间进行沟通,这不光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交流的过程。艺术创作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而这种与作品、作者的交流也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尽量不要把鉴赏变成一个偏执理解的过程,而是要取得与画作之间的共鸣,就如同置身其中,让自身的视角、感觉去体验,在不同的时域下会有不同的感觉。

与作者之间也要形成一种共鸣,这种共鸣如同朋友之间的交流,试图通过这种沟通来启迪自己的心灵,达到贯通体验的过程,同时也为自己的创作之路形成积累和指引。与作者沟通是鉴赏的必由之路,排除了固执的可能性。

关于写意花鸟画创作的源泉或动力的问题,重在意境,从其概念本身就可以看出。一幅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其表达是否顺畅相关,同样与读者或观者是否共鸣或引起观者情感发生有很大的关系,这本身也是不同主体意境的表达。写“意”的本身是指意境的表达,花鸟只是载体,要在花鸟与意境之间取得平衡。而要做到达意,前提是作者的意境,很难想象作者意境的缺乏,能够做出有意境的画作。

由此提高画者的境界变得必要,而真正的境界在于对人生的体验,即人生的境界。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其中最高境界为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在此种境界中底人,其行为是‘事天’底。在此境界中的人,了解于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人必于知有宇宙的全时,始能使其所得于人之所以为人者尽量发展,始能尽性。”(《三松堂全集》4卷553页)。天地境界对于人生来说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对于花鸟画创作而言,人生与花鸟之间的意会在画作中得以呈现,是一种汇通。人生也就成为创作的最大源泉,花鸟则成为人生在画纸上的布局,而这两者之间的沟通是由意会来完成的,也实现了作者与作品的沟通,与观者之间的交流,作品才有意义,创作才有价值[1]。

好的作品背后总是工夫的到位,相比较多下工夫,应该关注如何更好地下工夫,这对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具有基础意义。临摹与鉴赏是画者的工夫,然而这些工夫不应该是偏执的,应该充满情感去体验,不同视角下与名家名画交流,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古代名画的鉴赏;艺术的创作是个性化的过程,艺术家的个人内涵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因此从外在的行为以及内在的涵养均需不断磨练,这也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蔡顺根。写意花鸟画教学与笔墨气韵的表现[j].教学与研究,2009,(5).

相关推荐

最新四年级科学实验教学总结(通用17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可以提供给学习者参考和借鉴,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有一个好的起点。请大家仔细阅读下面的总结范文,从中学习和领悟写作的技巧。本篇为2012—2

转介绍奖励通知(精选14篇)

通知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或者复杂的长句,以增加信息的可读性和理解性。此外,这些范文还包含了一些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格式和样式,如标题、日期、签

党员先锋岗工作总结(热门20篇)

月工作总结是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的一个机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

民主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材料(优质18篇)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通过开展深入讨论和批评,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和错误。下面是一些典型的民主生活会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

志愿者组织活动(模板18篇)

范文可以让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思想和观点,拓宽我们的思维。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一、活动背景:阳春三月,草长莺

材料送检承诺书(优秀14篇)

范文范本是追求文学艺术和审美境界的重要资料,它可以激发我们对优秀文化传统和艺术创新的热爱和追求。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你可以找到各类文章范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考核期工作心得(优质14篇)

通过写工作心得,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优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启发大家写好自己的工作

学生认错检讨书上课不认真(实用16篇)

检讨书是对过去的行为、思想或决策进行反思与总结的一种文书形式,它能够帮助我们认清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并对自己进行自我调整。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检讨书范文,它们涵盖了

师德师风总结报告学校大全(12篇)

师德师风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密切相关,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小编精选的师德师风范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呈现了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风貌。为全面贯彻落实府谷县教体局2

活动策划书活动策划书格式(优秀17篇)

活动策划应该注重创新和差异化,以吸引参与者的兴趣和注意力。以下是一些活动策划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二、活动目的。为大力推进寝室文明建设,增强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