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初中理想心得体会(优秀15篇)

初中理想心得体会(优秀15篇)

作者: FS文字使者

通过写下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和思考能力。为了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理想国心得体会

《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因为他认为真正的知识是理念,不是存在于客观可见的物体之中的。而其哲学观点可以简单的总结为认为理念是事物的永恒不变的"范型",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 感性的具体事物是不真实的,它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这些都在《理想国》的正义论与洞穴理论部分得到了很好的阐释。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他的理论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智者与先驱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个人的哲学观对其理论有着很大的影响,其理论也随处可以看到其哲学观。在《理想国》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说对其在辩论中思维的展开、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这本书对话的起点也是其中的一个主导观念。在看这本书时我常想起中国的哲学问题,想起另一位的哲学大师_明,也许他们观点什么的相关的真的很少,也许唯一的关联就是他们都被称作唯心主义,而唯心主义在过去思维里,在我们从小被教导或明或暗的教导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时,我们对唯心主义也许不是厌恶反对但至少也退而远之,不敢亲近,就如_明大家很多人也许只知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话。这句话充满了诗意与人生很难理解的韵味,可这句话也是我们在哲学上所批判的。而真正的进一步知道_明是余秋雨的书里提到了这位老乡,这位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专门派人为其守墓,有个日本将军甚至有个腰牌上写道"一生俯首拜阳明",读到后我深深的触动了,觉得如此对一个厉害的人物在我们厚厚的课本里竟然没有提过,自己也知之甚少。后来也大概了解了一下_明,明白了其伟大,尽管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不能阻止我们去欣赏他的伟大。

在近代的中国哲学里我们真正的几乎全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而历史上世界上真正伟大的哲学家大都是唯心主义的,如苏格拉底、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等,也许敢于和自己心灵对话的人,能和一些虚无的只靠感知存在的东西达到心灵交汇这样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与聪慧的吧。读《理想国》常常感觉之间隔了很多东西,无法理解柏拉图的一些想法,也许除了自己的浅陋知识之外也许我们真的很难在心底里和一个唯心主义者想法一致,能理解其心底的独特感悟,对生命对生活的一点涟漪泛起的独特波痕。

我认为,哲学就是教你"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是最重要的一门学问。而对于正确的理解我们似乎与许多的东西一样与世界相隔了太多东西,缺乏共同的理解,我们中国人太不擅长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方法?什么是正确的事?所以才会出现近年来中国哲学的衰落,学哲学似乎也成为别人的笑柄而不是聪慧的象征。在刚看到的最新的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好感度排名中,中国位于倒数第八仅仅先于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在9月28日,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的日子里,我们这个自称为儒家发源地的国家,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天皆为孔子诞辰日。我是一个思维能跑很远的人,凭着自己一时的文字欲,写了这些东西,也许这些东西太偏离了《理想国》,但仔细一想却也紧紧相关。哲学指引我们前行,而大多数时候我们仿佛迷了路,正如目前自己在刚刚来到这个学校,这个陌生的研究生生活也有迷路的感觉,但有时迷途知返也是好的。

初中理想心得体会

初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而理想的概念也逐渐开始在学生的头脑里深植。初中生活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让我对理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感受心得:

初中是一个即将走向高中大学的关键时期,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位,追随自己的理想去为之奋斗。如果没有一个指引,我们的学习将会显得毫无目标。因此,理想在初中事关一生的成败,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如何制定精准的目标。

真正让人行动起来的并不是那些华丽的言语或重金的酬劳,而是内心深处的那份坚持。理想就是我们内心的燃料。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不同的,而且每个人的追求方式也是不同的。但是人们追求理想时,会因为理想的追求而变得更加的努力和坚强。

三、理想是人生的方向。

“人生的追求,就像追逐一样,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选择自己的方向。如果没有理想,那么在追求人生方向时,很难去做出正确而有意义的选择。因此,理想是一个人生命的方向应该多么重要。

四、理想需要实际行动。

不论是什么样的理想,都需要用实际行动来支撑。不是因为我们的想象就具有创造力,而是想象中的梦想到目前为止还不够真实。当我们行动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或困难,也会有更多的罕见机会悄悄地接触我们。惟有实际行动,才能让我们以真正的方式接触到未知的世界,并让理想逐渐变得真实。

五、理想需要坚持。

没有任何的理想是轻松可嘉的,只有坚持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在初中是我们更应该要锻炼自己的毅力和耐性,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有时失败会让我们感到失落,但是我们必须克服,然后继续向前迈进。

总之,初中学习生活关乎今后人生的发展。我们的理想也随着我们不断成长和学习而日益成熟,无论是对自己还是社会,都有其重要的价值。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这段时光,锻炼自己的意志、耐性和毅力,不断追寻自己的理想。

理想国心得体会

经典的影响力,不在于天马行空的文句,也不在于振聋发聩的论断,而在于它给世人幽暗闭塞的观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闪光。它提出一个命题,它给出一个假设,这些根本的有关最古老悠久的意识形态的疑问,使得后来的思想家有了发挥的空间,也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社会体制的可能性。不管它是一位绝对权威,还是一个极端恶魔,对它的肯定抑或反对构成了我们在思想上赖以前进的基石。

柏拉图不朽的著作《理想国》既是一本这样的经典。在形式上,这位伟人运用他最擅长的对话体,以苏格拉底为世人称道的精神助产术,为我们层层剖析正义、政府、教育、伦理、知识论、形而上学等等的本质;在内容上,它主要涉及柏拉图的政治理念与治国理想,同时还涉及到理念论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学说。

卢梭认为,柏拉图的理论是一位真正爱者的哲学。人们也常常会将柏拉图同精神恋爱联系起来,冠名为“柏拉图式爱情”。我们可以看到,在帮助格劳孔理解哲学家的定义时,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说:“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不是仅爱智慧的一部分,而是爱它的全部。”即哲学家就是“爱智者”。柏拉图似乎对那些百科全书式的博学者不以为然,他把那些爱听、爱看,酷爱学习的人称为“有点像哲学家”,而真正的哲学家“两眼应盯着真理”。这些“什么都知道一点”的人,他们只关心事物的外在,而非事物的本质,因此他们只是“爱意见者”。而真正的哲学家,他应当关心事物的存在本身,应当是“爱智者”。显然,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家掌握了认识永恒不变绝对真理的能力,而不会“被千差万别的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了方向”。

在我的眼里,柏拉图的所有理论,其基石就在于“真理”的存在。他相信真理的存在,相信能够看到并指引民众认识理念世界,并且认为这种掌握绝对真理的优势是哲人王的权力基础。我认为,柏拉图的这种意识形态就由如一位遭受海难的不幸者,他紧紧地抓住船的遗骸,自以为获得了安定,而忽视了大海的汹涌波涛。以残骸为坐标系,自己确实正处在一个不变的空间位置,但如果比较大海,那么毫无疑问,落难者正在不断地上下起伏、漂泊不定。这船骸便是印欧古文明遗留下的处于潜意识形态的观念群,正是这种观念群对民族意识的持久影响使得某些东西看起来确实处于一种绝对的状态。

一、正义不是……

在《理想国》的开篇,我们就读到了一些很熟悉的论断。

苏格拉底和人们正在讨论什么是正义。

克法洛斯认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相信读过《查士丁尼法典》的都会很熟悉这一句话,因为这种说法与其第一条极为相似。)或者说,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对于这种正义观,苏格拉底认为,拿了人家的东西归还,这不是正义。因为,我们不能把东西还给疯子,而且“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

特拉徐马霍斯认为:“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他们制定了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特拉徐马霍斯的这个定义类似于奥斯丁的论断“法律就是主权者的命令”。显然在这里,正义被理解为一种对强者的屈服,为他们的利益服务成了其它人的义务。无论称为“强者”或者是“统治者”,我认为这个词的本意应当指那些在力量上存在优势的人群。他们形成权力是依赖于强力。苏格拉底发现了其中的漏洞。因为四肢发达的人未必一定聪明,他们“有时候也会犯错误,结果反倒违背了自己的利益。”接着,苏格拉底提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他认为“正义是一种智慧,而不正义是一种愚昧”。对于国家来说,不正义将“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互相敌对”,而对于个人来说,就将使人“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拿不出主见,不能行动。”同时“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因而过正义的生活一定胜于不正义的生活。

以上两种观点,柏拉图都借助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正面的批评。这种论证的方式颇类似于“否定神学”,柏拉图没有很确切地提出正义的完整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否定步步逼近真理。我发现,这些否定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归谬法的终点在于缺失智慧或德性就构不成正义。比如:

观点反驳分析

欠债还债是正义不能把武器还给疯子疯子缺失智慧

正义就是助友害敌伤害任何人的行为不正义伤害本身不道德

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强者会制定不利于自己的法律,而且统治应当为了大众自挖墙角不聪明,为老百姓的利益是道德。

正义是善,不正义是恶把不正义归入道德和智慧正义应当包含智慧和德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心中的正义包含智慧和德性这两个要素。

我们可以知道诸如“正义是给每个人的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对利和害的一种功利计算”,这些观点都是后世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的法理学命题,都曾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可见,柏拉图的否定并未彻底地驳倒这些观点,尽管书中苏格拉底的一个个对手理屈辞穷。但柏拉图自信论说圆满的前提是以上这些正义观都缺失智慧和德性的要素,而正义应当包含这两者。这种“真理”的认识,显然是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后世对这些被否定了的命题的再认识,也是一种观念群变化了的结果。

二、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

苏格拉底与阿里斯同的对话似乎就是一座城邦形成的过程。对粮食、住房、衣物的需要,决定了城邦离不开农夫、瓦匠、纺织工。随着市场的产生,城邦又加入了商人、佣工。吃饱喝足后,为了不成为猪的城邦,还需要奢侈品与艺术品的提供者、医生、法官等等。将这段对话简单化,我们可以发现,柏拉图是想这么说: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各种产品,所以生产者是不可少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由于人们不可能同时掌握多种技艺,因此一种人最好固定地干一种事。当然,战争也是一种技艺,为了精于此艺,苏格拉底又说“护卫者的工作是最重大的,她就需要有比被众人更多的空闲,需要有更多的知识和最多的训练。”战争技艺的特殊性要求护卫者拥有天赋、勇气、温和和对智慧的热爱。除了这些先天的因素,护卫者还需要接受后天教育。他们应当用体育训练身体、用音乐训练精神、用故事培养情操。教育应当“要使未来的城邦护卫者在人性许可的范围内,成为敬畏神明的人”,因此要对教育的内容进行审定。这种审定有非常复杂的标准,因而柏拉图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关于统治者,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哲人王”思想:“除非,在他们的城邦里,哲学家们被授予王权,或者我们现在称为国王和寡头的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哲学家;除非政治权力和哲学二者合而为一,除非这样的事发生,我亲爱的格劳孔,否则的话,将永无宁日……”

这种种安排,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允许“模仿一切”的人出现,柏拉图明白的说法律不欢迎“扮什么,像什么”的人进入城邦。因为这样,一种人只从事一种生产的状态就会被扰乱。而且,从事生产的人不能从事护卫者的工作,这不但是由于成为护卫者需要接受精心教育,更因为“铜铁当道,国破家亡”。

在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金银铜铁论”。他说“人们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它及工商上加入了铁和铜。”含有金银铜铁不同金属的人应当处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半点错乱不得。这样才能使“他们倾向于爱护他们的国家和他们互相爱护。”

如果,我们将这些见解(不管它的成立是否有充足的理由)简单化,那就是“存在三种阶层,一个人应属于其中某个阶层,并且这种划分取决于先天的因素。”柏拉图以为,如果每个人各行其事,即当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在城邦里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当城邦里的这三种自然的人各做各的事时,城邦被认为是正义的,并且,城邦也由于这三种人的其他某些情感和性格而被认为是有节制的、勇敢的和智慧的。”

论述完城邦的正义后,柏拉图开始通过分析法探讨个人的正义。他认为人的灵魂里存在三种品质,即理智、激情和欲望,三者分别是人们在学习、愤怒和满足自然欲望时动用的身体的一部分。理智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欲望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或欲望部分,亦即那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激情是“我们藉以发怒的那个东西”。就如国家的正义——三个阶层各司其职那样,如果每一个人的三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这三个品质彼此内在的和谐,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受理智领导,这样的人就具有节制的美德。柏拉图强调,正义的真正内涵不是“外在”的各部分和谐一致,而是“内在”的和谐。一个正义的人应该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

通过对这几章的阅读,我发现柏拉图的正义观是围绕德性和智慧展开的,并且智慧是指导人们实现德性的知识。可见,正义的核心是智慧,哲学在希腊文中的意思就是“爱智慧”,于是哲学与正义建立起了联系。

三、杜梅兹勒的“三功能学说”与柏拉图的“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的划分方法

如果比较古印度种姓制度,我们也可以发现柏拉图“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的三分法与之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古印度中,首头陀与吠舍是低级的生产者,刹帝利是军队的领袖,实际上处于国王的地位,而最高等的婆罗门,他们是最权威的祭司和知识的垄断者。种姓制度中同样包含着“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的三功能结构。另外,这种划分方式同样是先验的,就如同柏拉图的“金银铜铁”论一样,印度神话虚构了一个神,并且认为婆罗门是其最上的头颅,刹帝利是肩膀,而首头陀与吠舍则是脚和腿。不同的是,种姓制度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严格地区分了社会的不同阶级,绝不允许混同。而柏拉图的理想国只是一种乌托邦,他还允许不同阶层有所对流。我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其思想应源于“三功能结构”,他坚持智慧的垄断才是一个稳定的权力基础,因为智慧带来德性,带来正义,而正义的生活永远比不正义的生活要好得多。

说到这里,柏拉图下一个任务就是完成他全部立论的基础:“真理”的存在和哲学家的定义。

四、哲学家是什么?

柏拉图认为,具备两种品质的哲学家应当成为统治者。这两种品质分别是他们“永远酷爱那种能让他们看到永恒的不受产生与灭亡过程影响的实体的知识”以及“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爱真。”当大多数无法转头的囚徒看到洞穴壁上木偶的阴影(即意见)时,他们认为那是真物的本身。而哲学家,许多囚徒中的一人,(由于两种品质)被解除了枷锁,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抬头看望火光,虽然痛苦,但所见却真实得多。看阴影是最容易的,为了去看阳光,哲学家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但当他看到太阳(这是善的理念,是最美的,也是其他理念的原因),来到光明世界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一变迁是非常值得的。这一从看见阴影、看见火光到看见太阳的过程,既是一个人经历了猜测世界、信仰世界、和形式世界、理念世界的过程。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是分离的,就好像一条线的两个部分。怎么造就这种人才,让他们跨越两个世界的隔阂,如“从冥土升到天上一样”?这就需要一种学问,这种学问“能把灵魂引导到真理”,“它超过任何学问”。护卫者需要用它统帅军队,而哲人王者需要用它脱离可变世界,掌握真理。这种学问不限于几何学或者是天文学,它应当是“辩证法”,“辩证法是唯一的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那里找到可靠根据。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险入了物质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我以为,这种“辩证法”即是一种哲学。

哲学家是什么?哲学家就是那种具有“金”元素的人,一种具有生来品质的高贵者。他们通过哲学,把认识从现实世界引渡到理念世界,从而看到最真最美的存在。对理念的认识,才是对知识的掌握,才是对智慧的拥有,从而用这种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富有德性,最终成为一个正义的人。这种知识和智慧上的贵族是这样的统治者,他们不但因哲学而获得了最高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哲学这种技艺的最大利益在于为公众服务。哲人王要充当启蒙者,并且承担教育护卫者的任务,而护卫者,它拥有“银”,本身也应当是哲学家。这种哲学完美的统治,结合三个阶层的各司其职、互不相干,这种内在的和谐便构成一个正义的国家。于是,在这样的国家中,个人正义就会得到自我实现。

一个超验的.理念世界存在着,哲学家是真知的掌握者,而这种真知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我们不用去理会什么理念、意见,也不去局限在狭小的洞窟中,我们用最简单的话语总结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我认为,它的核心是:有一个超验的存在,只有统治者才能理解和看到它,而这种知识是一个理想国家赖以存在的根本,反过来,正是这种知识的垄断,统治者才成其为统治者。

五、理想国的回归和我的感想

“三皇五帝神圣事,一篇读罢头飞雪。”《理想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但遣词造句之中,作者也将本义深深地掩藏起来,就好像灭了洞窟中的灯光,让人难见五指。粗粗一遍读罢,我对《理想国》的一个总的感觉就是:这是柏拉图的一种回归,他在用非常精巧的哲学与政治学理论重铸“三功能结构”的合法性,试图缔造一个在今天看来相当专制的理想国家。不去评论其优劣,但我个人是无法忍受这种专制的。试想,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种事,诗人都将被赶出这个国家,知识的获得都需要完全地依赖那些可能有些故弄玄虚的哲人王,一切音乐、故事、诗歌等等都要接受严格的审查,“去其精华,弃其糟粕”。恐怕,这是满足了“理想”,而摧残了“思想”吧。可叹的是,随着观念群的变化,如今我们是大讲“思想自由”,让知识能掌握在每个普通人的手里,在这个国家,人人都可以成为它的“王”,而不再仅仅是“哲人”。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某类“民主与自由”是一种绝对的真理,他们可能会嘲笑柏拉图仅仅拽着一根木头湿淋淋地浸在动荡的海里还自以为安定,其实,他们也不过是抓着另外一根木头,靠着一种“意识形态”维持着真理的骗局罢了。

初中理想心得体会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初中生也不例外。我们在学校中接受许多知识的同时,也开始慢慢地建立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一种梦想,是一个精神上可以追求的目标。有了理想,我们才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段:立志追求。

既然有了理想,那我们就必须像当初领导国家的人一样立志追求。没有实现理想的意愿,理想就只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别人看起来在追求说起来容易,可实际上要实现理想是很困难的。如何才能实现呢?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付出努力,不服输,勇敢地面对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累积经验,不断逼近自己的目标。

第三段:付出行动。

有了坚定的信念后,就需要开始行动了。我们要充实自己,勤奋学习,发掘自己的潜力并加以挖掘。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身竞争力,累积经验积累能力。补充自己的短板,扩大自己的技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都是实现理想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四段:前行中的困难。

长期的追求,如果没有坚定的决心和锲而不舍的付出,是难以实现的。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虽然困难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和沮丧,但是这也是学习成长的机会。我们必须学会从困难中寻找突破,发掘问题所在,攻克难关,努力让自己更加强大。只要坚持下去,艰辛终有回报,目标终会如期而至。

第五段:实现理想。

实现理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需要不断努力并坚持下去的长期过程。成功者每个人看起来都不一样,但共同之处就在于那颗坚定的心和那份足够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一件清新脱俗的事情。它既能让我们为自己的人生赋予一份美好的彩色,更能映射出我们作为人类自身精神上的价值。当理想实现时,难以言喻的成功感和喜悦感都让我们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里。而此刻回望走过的那段历程,也能印证着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理想

开头段:

理想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处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理想是一个长久以来培养的信仰,是生命的灵魂,是奋斗和前进的方向。在人生中不断实现理想,就是不断探寻和升华自我。本文章将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出发,通过五段展开谈谈理想对于自己的意义和实现理想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

思考自己的理想是如何产生的,可能有人是从小的梦想开始形成。而我的理想其实也是在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之后才逐渐明确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看到那里的贫困生们的眼神中充斥着希望和期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同时也想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从此我的理想就逐渐清晰了起来。

第二段:

有了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对我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地为之奋斗,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东西很有限。但是经过了一些经历之后,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没有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所以,一定要勇敢地去迎接挑战,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第三段:

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要注重方法,不能一味地拼命,必须灵活因时因地作出改变。在工作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躲避,那么就无法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适时调整策略,将目标和作战计划分解为小的可行性目标,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相信总能到达终点。

第四段:

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信念,尤其是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和必然,没有谁会一帆风顺,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阻碍。当我们遭遇困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拼搏中的每一次痛苦和落寞都是成长中必经的过渡期,只要心里始终坚守信念,每次都能从脑袋和身体中积累知识和力量,继而推向新的天空。

结尾段:

理想是人生路上的行车灯,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成功和幸福。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学习,我深刻理解到了理想的重要性和实现理想的方法。我们要做好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信念。梦想不是浪漫的词语,而是梦想者必须要付出的努力和行动。让我们一步步坚实地向前迈进,去追求我们的理想生活!

理想

理想是指人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和生活追求,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对于每个人来说,理想都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形态,但价值却是相同的,它能够激励人们去拼搏、去奋斗,让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同时也能够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段:理想的意义。

理想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人内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有了理想,人们才会感到生命有意义,才能够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成长。除此之外,理想还能够激发人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超越自己的极限,创造更多的惊喜和奇迹。

第三段:实现理想的过程。

实现理想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人们不断去努力和付出。首先要挖掘出自己内心真正的梦想和追求,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并且制定一份具体可行的计划去实现这个目标。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和挫折,不断学习和成长,增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最终的理想目标。

第四段:理想给我带来的启示。

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能轻言放弃。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明白了只要拥有了理想和追求,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无论经历了什么风雨和挫折,我们都不要放弃追求。

第五段:结语。

总之,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无论我们做什么,都需要有一个追求,一个目标。我们要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并且付出努力去实现它。让我们把追求理想的路上,看得更开、走得更坚定、走得更远,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理想

无论我们的年龄多少,我们都会有一个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个梦想,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愿望,它可以让我们在生命中保持前进的动力。理想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塑造我们的性格,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第二段:人生之路。

理想是人生之路的指引,我们需要一份明确的愿景,这个愿景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方向以及我们应该朝着哪个方向继续前进。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理想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塑造人格的过程也同样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努力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掘潜能。

第三段:理想的重要性。

明确的理想可以在我们人生中指引我们的方向,可以把太多的迷茫和困惑化解为一种明确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道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前进时,我们就能够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自信地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第四段:追求理想的困难。

追求理想的过程往往是充满挑战性的。我们会遇到许多行业的竞争者,以及其他来自外部的困难,还有内部方面自身的问题。但是,这些障碍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发展,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逆境中铸造出经验,磨练我们的意志和自信心。

第五段:结论。

无论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并积极地追求它。当你把自己的理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时,就会发现很多困难并不是无法攻克的。一步一步地迈向自己的目标,积累经验,充实自己的生命,也让生活更有意义。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能,也能更加深入理解自己,喜欢自己,发现生活的美好。

道德理想

第一段:引言(200字)。

道德理想是人们内心最美好的期盼和追求,是指以道德为标准和准绳,为自己、为社会、为世界制定的最高原则和行为规范。无论是古代圣贤还是现代伟人,都将道德理想视为人生的指南针,通过追求道德的高尚境界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笔者深深感受到了道德理想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将通过本文分享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道德理想对个人的影响(200字)。

道德理想对于个人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首先,道德理想鞭策着个人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人。其次,道德理想塑造了个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使得个人能够秉持着善良、公正和正直的原则来与他人交往,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道德理想也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克服困难,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梦想。

第三段:道德理想对社会的影响(200字)。

道德理想不仅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也具有普遍而重要的意义。首先,道德理想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道德理想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最后,道德理想激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进一步提升了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第四段:实践道德理想的困难与挑战(300字)。

实践道德理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其中充满了困难与挑战。首先,现实社会存在诱惑和考验,很容易让人产生动摇和迷茫。其次,不同人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方式存在差异,导致道德理想的理念在社会中传播和接受有一定的困难。最后,由于人们的自私和利己主义倾向,道德理想的实践往往会受到打击和质疑。

第五段:克服困难实践道德理想的方法(300字)。

面对道德理想实践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坚守初心,勇于面对挑战,并寻找合适的方法来克服困难。首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加强自身的道德觉悟和责任意识。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理想实践氛围。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来提升社会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为道德理想的实践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尾(200字)。

道德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源泉。通过实践和体验,我深刻认识到道德理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坚守道德理想,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道德,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奋斗,将道德理想融入到人生的方方面面,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道德理想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规范准则,它指导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和决策。而道德理想则是人们心中对于道德的追求和理想状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对于道德理想有着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道德理想源于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修养、有责任心的人。这种追求源于我们对于真理和良善的渴望,总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自律、守信、正直。在我看来,道德理想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指南针,它引领着我们追求卓越,同时也给予我们内心的力量。

其次,道德理想需要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现实,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道德的力量。在我实践道德理想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始终坚信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和社会。于是我从小事做起,如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等,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来让我的道德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再次,道德理想需要与他人的共识相协调。一个人的道德理想不仅关乎自己,也涉及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并把道德理想与他人的共识相协调。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更好地推进道德理想的实践。

此外,道德理想需要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道德理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人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为了不断进步和提升,我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不断学习和吸收他人的优秀品质。同时,我也会根据道德理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道德理念。只有精进不止,才能更好地实践道德理想。

最后,道德理想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灵魂。一个具有高度道德素质的社会,将会迎来和谐、进步和繁荣。而一个缺乏道德约束的社会,将会陷入混乱和分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道德理想而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更美好、更幸福的社会。

总之,道德理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与他人的共识相协调、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我们可以更好地实践道德理想,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道德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道德理想而不懈奋斗!

理想心得体会

读《忠诚与背叛》一书,让我们再次触摸血染的红岩,聆听革命先烈冲霄汉惊风雷的呐喊。掩卷深思:是什么力量让革命先烈面对白色恐怖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对革命胜利充满希望?答案是:忠诚,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

“忠”,由“心”和“中”构成,意思是心在正中,没有邪念;而“诚”,由“言”和“成”构成,表示言而能成,没有虚假。“忠诚”,通俗地讲,就是认定目标,并为之尽心尽力。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极为珍视的政治品质,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共产党员之所以要忠诚于党,是因为党在这里不代表权力,更不代表功名利禄,党是无产阶级的党,是劳动人民的党,是除了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以外,没有任何个人私利的党。在我们党91年的光辉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忠诚壮歌。正是因为有一群群前赴后继、赤胆忠心的共产党人忠诚奉献,我们党才始终保持勃勃生机,我们的队伍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忠诚受到了新的考验。忠诚老实被某些人视为“迂腐”、视为“无能”,他们抛开党性原则、放弃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底线去谋取一官半职,贪得一时之利。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图安逸享受、革命意志衰退,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诸如此类的表现与党的要求格格不入,更谈不上真正的忠诚。所以,面对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如何坚守共产党人忠诚的本色,高扬理想信念旗帜,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不断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迫切需要我们做出新的解答。

坚守对党的忠诚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党员是否对党忠诚,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面对艰难险阻而不屈服,面对严酷环境而不畏惧。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党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忠诚于自己的组织,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无愧于面对党旗时右手握拳的铮铮誓言。被人称为“腰缠万贯的讨米人”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在游击战争中与队伍失散,靠乞讨度日,但他腰间却藏有一大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后来,他找到组织时才将珍藏了3年的金银拿出来。在当年血雨腥风的岁月中,正是有如此对党忠诚的党员干部,我们党才有星火燎原之势,照亮全中国,直至打败强大的敌人。

坚守对党的忠诚要强化自律意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在任何时候都不忘用党纪国法警示自己,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过好人情关、名利关、苦乐关,保持法规纪律的刚性约束力,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要守好底线。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党员没了底线就会动摇信念,为党抹黑,破坏党的形象,甚至背叛组织。战争年代井冈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被俘,敌人劝他只要说出组织秘密就放了他,甚至要他在报上申明一下退党就放了他。但他始终坚守一个党员的基本底线,始终未屈服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在押往刑场的路上被敌人割掉了舌头,他视死如归,用脚指头沾着鲜血,在站立的方桌上写下“革命成功万岁”!

坚守对党的忠诚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当年身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方志敏,经手的款项达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他却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自己身上不留一个铜板。这充分体现出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党性修养。今天共产党员的忠诚,更多地蕴藏在平凡岗位和点滴人生中。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把爱党爱国之情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要立足本职,把个人价值融入事业追求,把对党忠诚分解到岗位职责中。要为大多数人着想,而不是谋一己私利;勇于坚持真理,不计个人得失,严格约束自己;不怕挫折,不随波逐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勤奋扎实的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先争优,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充分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理想心得体会文

理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每个人的理想都不尽相同,但都是我们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理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理想的体会和感悟,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第二段:理想的塑造与实现。

每个人的理想都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在理想的塑造和实现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同时也需要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计划。首先,我们应该真实地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让自己的理想符合自己的个人特点。然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为实现理想做好准备。最后,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放弃,不言defeat。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理想。

第三段:理想的力量和影响。

理想不仅能够激励我们前行,还能够改变我们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和观念。一个人有了理想,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和生活的意义。理想让我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再迷茫和无所适从。同时,理想也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和智慧,使我们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突破。理想还能够影响周围的人,传播正能量。当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的行为和态度都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启发和鼓舞。

第四段:理想带来的收获和成长。

追求理想的过程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但正是因为有了理想,我们才会变得坚强和勇敢。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可能会经历挫折和失败,但这些失败只是给我们更多的经验和教训,让我们更加成熟和明智。同时,理想也会带来丰富的收获和幸福感。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成了自己的目标,我们会感到一种满足和成就感,这种感觉是金钱和物质无法替代的。

第五段:理想的启示和反思。

在我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理想的重要性和价值。它是我坚定前行的动力,让我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实现了一部分理想后,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欠缺。理想告诉我,我可以做得更好,我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我也意识到理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现实相结合,需要经过时间和努力的积累和实践。因此,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注重实际行动,不断学习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理想中获得真正的收获和成长。

总结段:回顾理想的重要性和价值。

理想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要有坚定的意志,明确的目标,和充分的准备。理想不仅给我们带来动力和意义,也能影响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挑战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最终,理想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收获和成长。因此,让我们坚定理想,努力追求,并享受理想带来的人生之旅。

理想篇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倡导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这其中,理想作为一个人内心最深层的表达,无疑是一个人追求幸福、成功的源泉。而《理想篇》作为一篇经典的作文,更是引导着我们去探究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在读完《理想篇》的心得体会。

第一,明确人生价值观。在《理想篇》这篇文章中,我们一方面感慨于六亿人民的伟大抱负,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在大众之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有人仍旧迷失在生命之中,没有方向。换句话说,每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第二,正确认识自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信、坚定的少年形象,他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标,并紧紧追逐着这个目标。因此,当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时,首先应当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反思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既不应当过分盲目自信,也不应当沉湎于消极情绪之中。

第三,勇于破除思维定势。在《理想篇》中,少年虽然出身农民家庭,受到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局限所束缚,相反,他用他的笔力、毅力和才华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因此,在我们思考实现自己的理想时,我们也应当勇于破除思维定势,不要以为只有出身优越或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实际上,人类天生平等,只要你足够有清晰目标和奋斗精神,就能够在所愿之间实现成就。

第四,敢于追逐梦想并艰苦奋斗。在《理想篇》中,我们看到了少年一步步由无人知晓到名垂青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具有追逐梦想的执着,而且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学会不懈努力、不断进取,只要付出努力,人人都能追逐梦想。

第五,坚持实践和创新。在《理想篇》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少年凭着良好的素质和出众的才华,最终绘制出了一幅巨大的壁画。而这个过程内容了坚持实践和创新的理念,必须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反思和目标调整,才能够达成自己的梦想,取得自己的成功。

总之,读完《理想篇》,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青年时代的人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更能够明确自己在未来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希望我们都能够从中悟出自己的追求和真正的信仰,坚定信念,勇敢前行,成功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想心得体会

万物都有一扇门,而且每扇门的钥匙应该都不同。但是,却有一把万能开锁器可以打开任意一扇门,它就是“理想”,远大的理想就是开启万物的钥匙。

“理想”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话题,可是每个人却仍然无法不去想它,因为她与我们的生命交织在一起。我们常在讨论“理想”,有人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出色的医生,有人的理想是想当一名杰出的商人,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歌手。

其实,我以前有想过当服装设计师,作家,商人,演员,我真的很喜欢这些职业,可是身边的人总说我不切实际,在他们的劝说下我放弃了这些我所衷爱的职业。虽然我放了它们,但仍抱有一丝幻想,而有时也为无法实现而悲伤。这也捆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使我找不到人生的目标。不过,现在我再次找到了我的理想,它就是音乐。

当一名画家成为了我的第一个理想。从小我就对绘画很敏感,很喜欢画画,经常自己画出一些“大作”,拿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就给我报了美术班。但上了美术班后的我变得不怎么喜欢画画了。甚至上美术课时逃跑去和同学玩儿。就这样,我的第一个理想便又化为泡影。

直到我有了第二个理想时,我已经上了小学4年级。那时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从小到大我接触过好多好多老师,有年龄大的、资历老的;也有年轻的、经验少的。但不管他们是什么样的老师,教哪一门学科,我都非常喜欢他们。将来也想像他们一样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给我的学生们授课。

如今的我,已不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如今的我,对一些事已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现在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许你会说,这并不算是什么理想。但是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不敢肯定我的理想会不会再改变。但是我敢肯定的是,我始终不变的,就是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全人类有贡献的人。

欧文曾经说过:“目标决定你成为什麽样的人。”所以,我的目标也就是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音乐人。不过我也相信,如果我等待,发生的只是我变老了,而且,我只对未来感兴趣,因为我将在那里度过余生。这样,我就不得不插上翅膀飞向未来了。

有理想心得体会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是需要一个追求和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理想。理想是我们不懈追求的方向,它让我们不断前行。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理想需要信念支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一个理想只有具备坚定的信念才有可能实现。当我们想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时,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念支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动力,不断挑战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段:坚持努力是理想实现的关键。

实现理想需要不断努力和奋斗。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只有坚持努力,不断前行,才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段: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想。

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可以向别人寻求帮助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向朋友和家人分享自己的理想,让他们能够理解并支持我们的追求。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定,还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助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五段:理想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

实现自己的理想并不是轻松的事情,但是理想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只要保持信念,坚定不移地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够接近自己的目标。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更新和调整自己的理念,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状况。因此,实现理想是一个不断砥砺前行的过程。

结论:

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信念、坚持和努力是非常关键的。同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理想也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最终,实现理想是一个不断追求和不断更新、调整的过程,只要始终保持着这种追求和理念,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理想心得体会

孔子曰:匹夫不可以夺志。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那么孔子是如何评价他那些弟子的理想呢?《论语》中关于理想又有着什么忠告和劝告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于丹教授认为,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践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理想的含义呢?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孔老夫子的观点与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是有矛盾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

---------------。

于丹:

其实翻开《论语》,所有朴素的字句里面全都闪耀着一种隐约的理想。孔夫子说“匹夫不可以夺志”,哪怕是三军可以夺帅。这句话在中国的民间流传得很广。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起来,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往往我们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我们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那条切实的道路。

所以呢,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在课堂上也经常跟学生聊天,聊天的话题就是说,“你们随便说说自己的理想。”

在《论语》里边有一个比较长的段落,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就是孔子跟学生在一起随意地畅谈理想。

那么有一天,他的四个学生,子贡、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坐在老师旁边,然后孔子很随意地跟他们讲,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你们不要觉得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大家就很拘束,今天随便聊聊。平时我老听见你们说,“居则曰,(不)吾知也。”随便待着的时候,说没有人了解我。

那老师说了,今天你们就都随便说一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今天假如我想听听你们的志向,你们会说什么呢?听老师这么一说,他的大弟子子路,这是一个性格特别急躁率直的人,所以《论语》上写的叫“子路率尔而对曰”,非常着急地起来就说:

flash:

“老师,我的理想是这样的,----给我一个大大的国家,这个国家有着外来侵略的忧患和粮食不足的危机,但只要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就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使老百姓不仅丰衣足食,而且人人有信念懂礼仪。”

于丹:

冉有的态度比起子路显然要谦逊得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

flash:

我的理想是,给我一个小国我去治理,我也只用三年,可以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但要那人民都有信念懂礼仪恐怕要由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做了。

于丹:

我去治理,也给我三年,比及三年,我可以让它做到什么呢?可使足民,也就是做到老百姓衣食富足而已,至于礼仪的事情,冉有说我可不敢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想要让大家在整个的民心上变得整齐,对国家有信念,做到礼乐兴邦,这样一件事情,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吧,我好像做不到。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flash:

“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在一个礼仪中,能够担任一个小小的角色,辅助着主持人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至于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我可不敢说。”

于丹:

这个时候曾点没有说话,《论语》写得惟妙惟肖。只此一刻,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叫做鼓瑟稀。原来刚才曾点一直在专心致至地弹着琴。听到老师说,这个声音逐渐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像《琵琶行》所说的“曲终收拔当心划”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结束,不慌不忙,“舍瑟而作”。

什么是作呢?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这样子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那么老师发问,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盖上,这叫作。

所以把琴放在一边,毕恭毕敬直起身来答对老师说话。这样的几个字描写能够看出来什么呢?就是曾点的内心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是一个成竹在胸的人,他不会率尔而对,他会娓娓道来,所以他一上来还要先说一句,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

flash:

“老师,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点不一样,能说吗?”

“那有什么关系?人各有志,但说无妨。”

于丹:

这个时候,曾晳才从容地开始了他的描述:

“曰:莫春者,”就是到了大概三四月末的时候,就是春深似海的时候,“莫春者,春服既成”,穿上新做的春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说,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一个春深似海的季节,穿上整齐干净的新衣裳,带上几位好朋友,再邀请上一批学生弟子,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动的沂水中,趁着春水把自己洗滌得干干净净,然后到鼓乐台、舞雩台之上,沐着春风,唱着歌谣,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在一个万物开化,大地复苏,春风萌动的季节,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候,当你这样一个仪式完成的时候,我们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去了。他说,这就是我的理想,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那么他的话说完了,一直没有表态的老师“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老师长长地感叹了一声,说,我的理想也就和曾点是一样的。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老师说,这个秘密就是一个人你真的想要治理一个国家吗?那么最核心的东西是用礼仪去理,而不是说用一种强硬的措施,你心中真正有一种温、良、恭、简、让,这是《论语》上所提倡的人生之道,有了这样一种内涵,表现出来的所有措施都是可以变通的,这就是一个人的起点,那么他说你看,子路说话的时候,那么草率抢在大家之前就说出了一个宏大的理想,其言不让,没有一点辞让之心,所以我就哂笑他。因为他从内心缺乏这样一种恭敬啊。

接着又说第三个人,愿意学礼仪的这个人,公西华。这件事情他应该说得很谦虚了吧?但老师说,“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他说的这种礼仪的事情还算小啊?他做的要是小事,那还有谁做的叫大事?那么礼仪应该是最重要的,不仅是贯穿在每个人生活从始至终的,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那么,从孔子对他三个学生隐约的否定和对于曾点的支持中能看出什么呢?其实他给了我们一个人生脚下的起点。也就是说,让我们手中每一天的生活方式跟你最终治国祭祀的理想终于有了一个勾连的桥梁。

画外音:

于丹:

我们每个人在这样一种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空间能让你真正看见自己心底的愿望呢?往往我们被遮蔽的是心里真正隐秘的心灵的声音,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

这个医生一直听他倾诉,然后想先给他一个建议,说你看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剧演得好极了,所有人去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他说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演出,你看上一段时间回来我们再聊一聊,看一看你这种抑郁前兆的状态是不是有所调整,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方案。

医生说完以后,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望着医生的时候,医生看见他已经是满面泪水。很久,他对医生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就是那个演员。”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离开职业角色之后反而觉得仓惶。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说在隆冬来临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第一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穗一趟一趟地搬进田鼠洞。第二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的稻草、棉絮都拖到它的洞里。

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游游荡荡,一会抬头看看天,一会低头看看地,一会儿躺一会儿,弄得它那两个伙伴就一边在忙活一边在指责它。说你看你这么懒惰,你也不为我们御寒过冬做准备,那真到了冬天怎么办?你看看你这么游手好闲。这只田鼠也不辩解。

后来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小耗子洞里面,在过冬的时候发现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然后每天在这里无所事事,终于大家就百无聊奈了。当大家开始难受得要命的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那两只田鼠讲故事。

他说,就在那样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在田埂上遇到一个孩子,他在做什么;又在那样一个秋天的早晨,我在水池边看到了一个老人,他在做什么;我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我曾经听到鸟在说什么样的一种歌谣,所有的这些我当时都记录下来了。

其实到这个时候,那两个伙伴才知道,这只田鼠在为大家储备了过冬的阳光。也就是说,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会给了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所有外在的仪式不过是为了一个内心的安顿,那么这种安顿是需要我们去敏锐地感知世界节序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这一点可能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是特别的奢侈了,因为今天这种现代化反季节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的时候,屋子里有空调,凉风习习;到了寒冬的时候,屋子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到了春节的时候,有夏天那种大棚的蔬菜,摆在桌子上五颜六色。也就是说,当生活一切变得如此简约的时候,我们还有遗憾吗?这种遗憾就是四季走过,在我们心上却已经变得模糊,我们已经感受不到说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由于四季分明带来节序如流,在我们心中还能激起什么样的反响?也就是说,在自然生活中,在认知内心中,你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样一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也许你就会有了更多的依据。这一切是为了让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可以有担当,能够胜任,能够做到最好。

画外音:

于丹:

其实,看到《侍坐》这样一篇小短文,在《论语》中会使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它违背了我们传统对于《论语》那种立志的判读,它不同于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宏义,任重而道远这样的话,但是想一想,它是所有那种人生大道、社会理想内在的一个根本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这种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职业角色中我们只能是任职业摆布而不会有一种内心认同以后对这个职业的提升。

在《论语》中有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学生子贡去问老师。

flash:

“老师,你说,什么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呢?是不是读了大学就算知识分子了?”

“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一个知识分子,一定是知道礼仪、廉耻,行为有所约束的人。”

于丹:

我们知道士这个阶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这应该是一个很崇高的名誉,是那种无恒产有恒心,天下己任的一个阶层。所以子贡说,老师你告诉我,怎么样才叫做一个士呢?那么老师说:

画外音: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篇)。

于丹:

他说的最高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他的行动之间自己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行为有所制约,有内心坚决的、做人不妥协的标准,而这个人要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

孔子讲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内心的修养就可以每天光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不管你拿到的是什么样的使命,做到不辱君命。这可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你所拿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令箭,什么样的金牌,让你去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吗?所以孔子说,最高的标准,就是你出去可以做到不辱君命,这就叫做士了。

学生觉得这个标准太高了,就又问他,“敢问其次?”您给我说说再低一级的标准,比这差一等的。

画外音:

“曰:宗庙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篇)。

于丹:

就是孝悌之义。在宗族里面大家认为你是一个孝子,而在乡党邻里之间大家以你为兄弟,你能够对所有人都是亲和的,能够把你那种人伦的光芒放射出来,用一种爱的力量去整合周边,不辱祖先。

画外音: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篇)。

于丹:

说那种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一定把这事给你做到。这种,他说叫“硁硁然,小人哉。”什么叫“硁硁然”?就是表现出来剑拔驽张,言语很急切,这样的一种样子。说我不计后果,不计方法,我把事给你做成,他说这种人勉强算第三等。就是说能够实践自已的诺言。

结果老师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也就是说老师把当时诸侯各国的从政者都没有放在眼里,认为他们离这样一个士的标准还太远太远。

其实,在这里所提出来的详细的、不同的标准,这是孔子对一个成熟的在社会职业岗位上有所担承的人他的质量描述。

我们来说说这个最高的标准,“不辱君命”四个字。那么我们又想一想那个最低的标准,“硁硁然”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要做到不辱君命是在变通中,没有条件地把一件事情完成好。这需要调动我们多少人生的积累,这需要一个人有多大的勇气、智慧和仁义之心,其实这样一种不辱君命往往容易让我们想起来战国时候赵国的一个人,就是蔺相如。

大家看《史记.廉蔺列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蔺相如这个人无论是完壁归赵还是沔池会,都做到了不辱君命,其实这是不容易的。当赵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的时候,秦王想要夺这块璧,所以就告诉他说,哎呀,我给你15座城池,把这块璧给我拿过来,我们看一看,赵王当时就知道,说虎狼之秦这块璧一旦进入将没有办法拿回来。蔺相如说,那这样,我们不去的话是自己理亏,我带着这块璧去,如果不能换回城池,我的命和璧拴在一起,有我在就有这块璧在。

去了。看到秦王很随便地在他的行宫里面设酒宴宴请他。然后旁边有大臣、有美人,大家嘻嘻哈哈的在这很高兴,然后说拿过这块璧来我们看一看,看了以后说这个天下美玉,指给大臣看,指给美人看,大家传着看。

蔺相如一看就明白了,说这块玉在这里不受尊敬,就像赵国不受尊敬一样,要拿回来也是很难的事情。所以他就上去跟他说,唉,这个美玉是有暇疵的,你给我,我指给你看。秦王就把这块玉还到他手里,而蔺相如拿到这块玉以后,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上冲冠,持璧而立跟秦王说,他说你在这样一个地方迎接这块玉,你知道我们来之前焚香顶礼,斋戒15天,以示对秦国的尊重,我奉玉而来而你随便把这块玉传给大臣、美人,这样的一个懈慢的态度就让我知道,你们是没有真正想要用城池相换的,那么现在好,如果你真要这块玉,你也要这样持戒焚香15天,而且你先把城池划给我们,我才能够把这玉给你。如果不然的话,我现在的人头和这块玉同时撞在你的金殿的大柱子上。然后秦王害怕了,说那好吧,赶紧按照他要的这个礼仪。但即使按照这个礼仪,蔺相如觉得他一定是不会真正完成他的诺言的。所以蔺相如决定,连夜让他自己的家人带着这块美玉逃回了赵国,他自己留在这最后做一个交代。最后他跟秦王讲,说我知道你们没有真正给我们城池之心,这个完璧已经归赵了。已经回去了。

其实这是他的不辱君命。沔池会也是一样。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仁人志士中,在古典记载的典籍中不缺少这种例子,也就是说,在一个突变的情形下,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有所担当,这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职业角色中所要得到的一种考评。

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一一地例举,回头看一看会发现,人怎么样可以变得无畏,可以变得淡定而不仓惶,这是需要每个人在心中找到一个符号的寄托,这个寄托不见得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宏大理想,也不见得是大家都共同认可的说是一种权势,一种金钱,一种情感,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一个人的生命链条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会找到自己的一个内心根据地。

画外音:

于丹:

在《论语》中要说到有多么远的这种理想,其实它一切都在一个朴素的起点上。我们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也就是说,孔子经常所说的那种“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总在想着自己的衣食,这是不足以担当一个君子一个士的资格。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要的并不是一种生活的奢侈,但他们一定要心灵悠游上的奢侈。

所以有一次孔子要出远门,“子欲居九夷”,因为我们知道,他要把他的美政理想布化天下,所以要去未发达地区,临走的时候学生就劝他,“曰:陋如之何?”学生说,那么一个简陋的地方,破地方,你上那干嘛去?那么孔子怎么回答?孔子淡淡地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那么这个“何陋之有”就流传下来,一直到唐代刘禹锡写了《陋室铭》,这是大家都熟悉的。

那么《陋室铭》又怎么样形容呢?他说:

画外音:

于丹:

在这样短短一篇《陋室铭》里,把古往今来的名士对于简易的、朴素居住环境的这种判读全都呈现出来了。

大家在一起谈论的是不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托,如果大家能够在这样一种丝竹之间,在大家的交流里面,可以有了那种心心相通,可以在你共同寄托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么这种简陋它就显得一点都不重要了。

所以其实什么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起点,给我们储备一点心灵快乐的资源。

其实当我们回到《论语》,真正解读了《侍坐篇》,看到了“吾与点也”这句喟叹,知道了这样一位万世师表的圣人心中对于那种“浴乎沂水,风乎舞雩”,在“莫春”时节“咏而归”快乐回来的生活方式心存向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种阐述跟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是如出一辙的。也就是说,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走到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

我们都想要一生建立一个大的坐标,对于前方的远景,让我们找到一个起点,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从《论语》里面也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跃这个千古的沧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种淡定的容颜,想一想他让我们去到自然中的这种鼓励,在我们每一天真正忙碌的间隙里面,哪怕说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不至于让自己像那样一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

其实在今天这么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如果能够调整这样一套坐标系统,我想,《论语》会从千古之前传递出来一种温柔的思想的力量,它传递出来一种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关照,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相关推荐

结婚办酒席申请书(优秀20篇)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个人从单身到成家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婚前物品清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准备婚礼所需的各种物品。一、地理位置:就近选择酒

集体见习申请书(优质20篇)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已经成为了许多雇主的首选条件。申请书的质量往往能决定申请者的得与失,因此写作时要认真对待并努力提高。尊敬的领导:你好!

文旅工作情况汇报(热门17篇)

汇报工作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的必要环节,我们应该重视起来。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工作汇报范文,希望能够给各位同仁一些启发和借鉴。为了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进一步

汽修厂实践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和经验的记录和整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向。

幼儿园大班元旦活动方案目标(优质23篇)

幼儿园大班的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个性化地指导他们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新的钟声,新的一年,

质量月领导发言(汇总16篇)

质量月是为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而设立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们会加强检查和改进工作。接下来是一些质量月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公司治具申请书(优秀15篇)

公司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它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有效的沟通。以下是一些公司总结的示例,它们通过清晰的逻辑和具体的数据,向读者传达了公司的运营情况和成果。

建筑公司年会领导致辞稿大全(17篇)

建筑涉及到多个层面,包括空间规划、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并且需要考虑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素。我们特意为大家找来一些古今中外著名建筑的图片,以飨读者之眼。

实习助教工作总结(优质16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工作进行评估,更能了解自己每个月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实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幼儿激励与评价心得(精选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反思,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了方便大家写心得体会,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