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幼儿教师演讲稿 >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实用15篇)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实用15篇)

作者: 飞雪

读后感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或者文章后,对其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写作形式。在这些读后感范文中,你将会感受到作者对书中情节和人物的深入思考和感悟,同时也能够为你提供一些文学创作的灵感和经验。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能够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潜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思考的。

看到儿子有主动读书的愿望,我没有吝啬钱,在网上给儿子买了全套的.《淘气包马小跳》共20本。看到儿子捧着新爱的书读的时候,我真的感觉的由衷的高兴,当儿子读完这一套之后,又读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全套16册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系列。此刻每当我和儿子去吉林或者长春的时候,孩子最爱去的地方不是游乐园,而是书店。我们母子都喜欢在书海中漫步,畅游。如今,儿子读完的书已经有几十本了。这中间包括校园文学、四大名著、科普知识等等,只要是儿子买书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觉到儿子写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样“词穷”了。书读多了,他的想象力也丰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觉前都会看到我和儿子各持一本书在床头品读,虽然是个读个的,但孩子真的是爱上了阅读。

如何做研究型教师

教师决定着课改的成败。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首先,教师在重新确立在教学当中的角色时,遭遇作为教学组织者在诸多领域的知识、方法和实践经验储备明显不足。教师角色的确立,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走向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传统的教学当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教材的解说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应对各种考试的组织者,教师可以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新的课程改革在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对于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讲,完成这样的角色转变,从根本上改革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方式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痛苦的事情,压力是很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在应试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下教师已经形成了应对各种考试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也还因为新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提出了较以往不同的要求。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增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作为教学组织者在诸多领域的知识、方法和实践经验储备明显不足。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只有一种正确选择,那就是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有知识、会研究、善创新的教师。

事实上,新的课程改革在对教师传统角色、传统教学方式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的同时,也为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的组织者、研究者、领路人,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一种理念,作为一个追求的目标,在课程改革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就必须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养水平。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学习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心理的有关知识,准确把握当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把握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做到因材施教;还要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仅是为了民族的复兴与进步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掌握和运用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研究的方法是很多的,诸如:课堂观察、问卷编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同时,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学生学习内容的丰富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师还应熟识和了解其它领域的研究方法,如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本领等。从理论专著中学习这些方法是必要的,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应用之妙在于创新,教师只有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不断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创新,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型的教师。

《中国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报》2003年7月10日第8版。

研究型教师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行动研究。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的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行动研究实质上也是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统一体。

教师研究问题的确定:从实际中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其问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重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教师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实施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首先对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研究的框架,持续不断地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其次教师在行动研究时不断反思与积累中,难免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也难免会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教师行动研究时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在不断调整的。第三教师注重收集行动研究过程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最后教师对计划、行动和观察进行分析和思考,全面系统描述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理智判断和评价,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行动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向。

总之,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当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对我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将把参加这次培训活动当做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

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下面对书中的一则关于教师的爱的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

案例中讲的是一名老师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师的耐性让人佩服,他真的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学生。感动之余不仅想到,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面对案例中的学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细细品位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是啊,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个极端的教育谎言像枷锁一样天天束缚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怀疑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真的.就认为我就是那个不会教的教师,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学习呢。今天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宣传鼓励口号,而绝不是评价教师工作的客观标准。

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上阵,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幼儿,亲近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茁壮成长。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工作的得与失。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总之,今天要做一位合格的老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进取,不断攀登,与时俱进,才能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读书心得

最近学习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后感受很大,受益匪浅,成为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新的'起点,鞭策我进步的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总觉得做研究是理论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足够的认识。在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使我更加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什么是研究型教师,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有如何写教育博客,等等。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新课程的实施,更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新课程尤其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观和人才观;注意学习有关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书籍,从而能够适应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从根本上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是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和提升自己人生质量的重要前提。

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就。教师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之中,并且研究的过程也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进行修正;行动研究同时也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它在突出教师实践的研究特征的同时,也突出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

整个研究过程中自始自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这种自我反思,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一种学习过程,对于教育实践而言,是找到针对即时情境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有效途径。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研究的对象是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研究得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因此研究的过程中必然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行动研究实质上也是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统一体。

从实际中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主要围绕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其问题的来源从教育教学的疑难重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从计划到反思。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实施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首先对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研究的框架,持续不断地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其次教师在行动研究时不断反思与积累中,难免形成对问题的新的认识,也难免会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教师行动研究时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在不断调整的。

第三教师注重收集行动研究过程相关的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最后教师对计划、行动和观察进行分析和思考,全面系统描述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理智判断和评价,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行动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向。

总之,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当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型教师,对我来说任重而道远。我将把参加这次培训活动当做一次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研究水平的契机,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在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感

读了《做研究型教师》这本书。刚刚拿到这本书时,认为这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籍,对自己能不能坚持读下去,能不能读明白有所顾忌。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我就深深的被吸引住了。“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是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苏霍姆林斯基”。原来是一本帮助教师想事的'书,启发教师搞研究的书,使教师永远有兴趣与好奇心的书,永葆青春的书。感谢师校培训部的老师为我们学员选择了它。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循序渐进的介绍了“教师需要做研究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我们研究什么”;“我们如何研究”;和“研究成果的呈现”。

在第一章中,讲述了作者对于教师一职的理解。从对中学时一位名师的崇拜与模仿,到开始思考对“井井有条的课就是好课吗”的质疑,再到最后对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化职业的研究。他提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思考为什么做教师、怎样做教师和做什么样的教师的问题。”联想到我的实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不乏人过中年,却仍然孜孜以求、探索不止的“研究型”教师;但也有很多“未老先衰”、“吃老本”、“不思进取”的教师。这一类教师正处于“职业倦怠期”。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把“书”教好了,就算尽职了,不琢磨探究“书”以外的事情,认为那是别人的事情,是研究者的事情。可是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如果取其后者,如何能教育得了现在的学生?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者,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只有研究型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只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清晰的规划,才能确认人生的职业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研究”中指出我们的研究不是简单地申报课题、写立项书、发表论文或出书,而是表现于“行动”中的对教育中问题思考解决的过程。因此可以说,“研究”有两种方向和方法。一是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研究其细部,二是指向其来龙去脉,研究其发展。教师应立足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大量的教学反思笔记,汇总一系列教育教学案例,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感悟、领悟,在实践中始终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变得更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接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通过学习我发现:很多成功的教育家都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做教育科研的方法,就是所谓的“教育反思”。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可以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教育反思”的许多成果,本身就可以以笔记、小品、日记、问题探讨的形式正式发表。而在“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或基础上,系统阅读教育科学的理论著作,系统学习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就能使自己更上一层楼,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育问题,把个别经验上升到一般理论。所以,及时地系统学习尤为必要。

通过学习,我还知道了要想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教师要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善于反思的人。经常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养成对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习惯,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点。可以通过教学日记与教育笔记较好地记录下教育反思的成果。

要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学会写教育叙事。记录每一天、每一堂课教育教学得失,大家相互交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坚持叙事对于一名教师的成长历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未必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利益,却是让我们找到了讲述自己工作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激情、困惑、收获等的空间,以便尽早地吸取百家之精华,提高自身素养及能力。

研究型教师学习心得

做一个新时代的有理想、有文化、有作为的学者型的、研究型的体育教师。

新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技术方面的反思;。

青年教师:教学策略的反思;。

中年教师:在经验基础上需要对某些理论进行的反思;。

骨干教师:则在经验经验基础上需要对某些理论的研究进行科研的反思。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做研究型教师鲍传友读书心得

在新课程的培训中,我们发现:面对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许多一线教师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有人甚至说:我不会教书了。的确,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规划其职业生活,重新摆布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系,重新调整教育教学行为,这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无异于一次涅?。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它、分析它、研究它,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自觉摒弃传统教育思想中一些陈腐的东西,我们就能够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就是说,广大中小学教师要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从传统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培养研究型教师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都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

什么是研究型教师?目前教育理论界尚无准确的界定。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师是这样一种类型的教师:能根据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把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提炼,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不断地去探求教育中未知的规律。

研究型教师的概念是针对“经验型教师”提出来的,如果我们把中小学教师分为几个类型的话,大致可分为初学型、经验型、研究型、专家型等四种类型,一个初学型教师工作3-5年以后,一般都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教师,而经验型教师如果缺乏理论修养和对实践的反思意识,就会年复一年重复已有的经验而难于转向研究型教师,更不用说成为专家型的教师了。研究型教师是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必要过渡,研究型教师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多次反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学行为,探讨未知的规律,就会逐渐以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独到的理论建树而成为专家型教师。当然,最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只会是凤毛麟角,但通过各种渠道的培养,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则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热爱学习,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其二是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低效率的,也就不可能获得真知灼见,科学研究便无从谈起。其三是要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以研究,善于把研究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敢于突破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提出独到的见解。其四是要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获取教育教学信息和教改经验,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2、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偏差,过于强调其外在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其促进教师生命成长和人生目标实现的内在价值。所以人们常用“春蚕”、“蜡烛”、“人梯”等比喻来表征教师形象,在人们眼中,教师是“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的悲剧形象。另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利益一元化,教师身份革命化,抵制一切形式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曾是我们社会惟一的价值准则,教师在个人发展上稍有动作便会被斥为“不务正业”而遭到“棒喝”和“封杀”,社会也总是以外部力量来约束、导引教师的发展,教师常常是背负着沉重的社会使命前行,往往因不堪重负而疲于应付,只能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无奈地苦捱”。再加上不健全的教育评价机制的影响,导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教学活动。

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已成多元化,传统的泛政治化的价值观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崇高动机与利己动机、理想境界与世俗目标已没有明显分界。如果教师能立足于自己的岗位,边教学边研究,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谋求自身的发展而获得名利,理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学习化的今天,教育处在科学知识剧增、技术革新不断、国际竞争愈益激烈的背景下,如若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教育就会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就不可能实现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培训出高素质的人才,而不做研究型的教师就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教师。

3、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教育理论的发展看,教育理论的发展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故乡。教师成为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研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决策和实践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把成功的经验经过提炼上升为理论,就能够充实、完善已有的教育理论,促进对未知规律的探讨,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

从学校的发展看,学校的发展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学校要在竞争中立足,就必须有一批名师支撑,可以说,没有学校的发展,就难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名师从哪里来?主要靠我们学校自己培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必须认识到,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是两个同样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发展的意义更重于前者,因为教师发展是教育成功和学生发展的前提。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供会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以后,对教师素质又会提出更高要求,这样,二者便会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学校的腾飞。

从教师的发展看,做研究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教师从事教学研究,能够提升职业生活的质量,使教学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增强教师职业的和体会价值感、尊严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教师的职业特点也决定了教师必须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工作,就象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名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课堂,因为教学处于一种流变状态,教师的工作永远充满未知的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曾明确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他说:“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共同体的成员”。教师成为研究者,能够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说得好:“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在钱先生看来,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进修听课,而是靠做研究,边工作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缺什么学什么,这是主要的方法。有研究表明,教师从教5年以后,其教学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时间相关性很小,而与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呈正相关。因此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重要的继续教育活动,是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径。

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教育工程,必须通过多方协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外在驱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才能使教师既成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也成为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靠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作保证。学校要充分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尊重教师点点滴滴的创造性劳动,并努力为教师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营造出思想活跃、研究风气浓厚的校园氛围。在质量管理上,传统的质量观是分数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静下心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也无需撰写心得体会和学术论文,研究型教师的培养就无从谈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以学生的考分来论教师的成败,而应该采用多元化评价,通过多种手段,从多个视角来考核评价教师劳动的价值,既有教学方面的也有教研方面的,既有自上而下的评价,也有自下而上的评价,让学生、家长、教师自己、同行以及学校领导都参与到对教师的评价中来,使教师能从各个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其中,教师自评是评价对象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标准,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的活动。应该让教师明确,教师自评是一种与奖惩脱钩的评价,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它是一个批判反思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建立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前提。

2、积极开展校本研究。

校本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定期学习研究制度,帮助教师确立发展目标。可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制定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体系,供教师制定发展目标时选择,这样教师制定的发展目标既是个性化的,又能体现出学校某个时期的发展趋向。

校本研究是一种教师集体的研究,惟有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一种共同的职业生活方式。在教师群体的研究中,教师之间协调合作,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切磋技艺,甚至会有不同思想的碰撞,这都是非常可贵的,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沃土。

校本研究虽然是在校内进行的,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也是校本研究不可缺少的因素。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或其他专业的研究人员要走下讲坛,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中间,与教师一齐制定发展目标,分析教学案例,开展行动研究。这种指导主要是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在研究的具体环节上就不要过多指手划脚,让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上他们自己的课,做他们自己的研究。专业研究人员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要力量,校本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

3、引导每一个教师参与研究。

外驱力必须通过内驱力的激发而起作用。要培养研究型教师,就要激发教师的成才欲望,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中来,这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关键。

首先是心态问题,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其自身的心态密切相关。曾有人问三个工人在做什么,第一个说:砌砖。第二个说:我正在做一件每小时能赚9美元的工作。第三个说:我嘛,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后来,第一个人当了一辈子建筑工人,第二个人做了小商人,第三个人则成为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三个人对自己平凡的工作各有不同的态度。第三个人对自己平凡的工作充满着热情,认为工作虽然普通,却十分伟大。而其他二人,则对自己的工作自认为不重要,没意义,因此,工作就只能是一种赚钱混饭吃的苦役,他们的人生也会黯淡无光。如果中小学教师都能象第三个人那样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就有可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辉煌。

其次是要帮助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对于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面而言,最适用的研究方法有两种: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

行动研究目前,行动研究以其灵活简便、容易操作的特点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行动研究旨在提高实践者自我反思意识和调节行动的能力,并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最终目标。行动研究是解决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际相脱离倾向的良好途径,有利于改进学校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出研究型教师。有人对行动研究作了精当的概括: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教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一个行动研究的楷模。从1948年到1970年他跟踪观察和研究了29个班级共700余名学生从入学到中学毕业整个学习期间的生活,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中,他写出了41部专著和小册子,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文艺作品。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是从大量实践经验中研究提炼出来的。

案例研究案例是教育实践中发生的一个包含有问题情境或某些决策行为的真实故事。它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向大家提供具体的背景、人物、场合、事件与后果,引发人们的反思。案例研究即通过案例的撰写和典型案例的研讨将自身或他人的教育经验与教训提高到理性分析的层面去透视和反思,从而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小学教师的最大财富就是掌握大量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事件,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专业研究人员和理论工作者不具备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事情若不整理研究,事后便会烟消云散,若有了一种研究的态度和反思的习惯,把这些事件编写成一个个非常个性化的鲜活生动的案例,供大家分享、讨论,实际上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些事件、整理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案例研究要进入一种情境,要根据特定的时空情境来解释某一事件,而不是抽象地考虑问题,作出结论。这里的情境是真实而不是虚构的,是自然发生的而不是人为控制产生的。另外,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作不同的解释,在相同背景下,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可以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因此不管什么案例,都存在着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解释的可能性。

教师通过案例研究,向自己和他人的经验学习,以求得理论的检验与深化,从而更好地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更为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教其专业发展。可以说,案例研究是研究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另外,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彻底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职业生活,中小学教师应该把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锁定在新课程的研究上,从而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要研究以新课程为核心的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比如新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由以讲为主转向以合作探究为主,在教学内容上,由封闭转向开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单一时空转向灵活时空,在教学管理上由专制转向民主,在教学手段上,由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方式转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在教学评价上,由重甄别和选拔功能转向重促进发展的功能,由重单一评价转向重多元评价等。还要积极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新课程赋予了教师“课程携带者”、“课程开发者”等新的角色职能。研究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要从大纲、教材的定型思维中解脱出来,在大脑中构建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及课程开发意识。然后,教师要研究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要研究学生的兴趣及喜欢的种种活动,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发展需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调整、优化课程资源结构。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适切性,使课程更加完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孔子的人生感悟。如果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够象孔子一样,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把自己的所学经常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坚持正确的,改进不足的,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去探讨未知的教育规律,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那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做研究型教师鲍传友读书心得

一个教师如果只管按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只做解释式的教学,顶多只是个教书匠。在课堂上只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强行的接受,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者可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教学三方面做起: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

人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会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如果对教材掌握熟练到精宜求精,再加之认真研究,那再给学生讲起来真可谓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学生就是多方位提问题,教师回答并和学生讨论、研究起来也会从容不迫,激情四溢。

学生的素质高与低都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要强,只是教师的出发点不同。

教素质高的学生,教师更要学富五车,情系学生的心扉,充分调动他们的自学能力并尊重他们的自尊、自信与自强,百般呵护和支持他们的人生美好追求,对于他们只要“指引”得方,定能成才。

对于处于末流的学生,这是个老大难问题,他们影响着班里的学习风气,他们是“研究学生”中的难点。

这类学生,由于他们本身的家庭教养、生活环境差,自身的素质更差,所以就表现为以下特点:逆反心理重,爱使坏和捣蛋,胆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承认和忘记错误都很快,管不住自己。他们不得已在家长的'逼迫之下来到了学校学习,想混个毕业文凭;或家长管不了,让学校来管教。所以根本就学不进去,好像来学校就是为了出出风头、玩一玩,时时捣乱课堂,他们构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当然,这类学生身上也有优点:讲义气、重面子、爱出风头、爱干跟学习不沾边的活;头脑反应灵敏、社会经验与活动能力强,有些还有文体美等其它方面的特长。

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教育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教师的身心及课堂教学。相反,如果教育得方,遇事处理得当,他们更容易在某些方面有独到的才能和表现。

我们试着从以下方面做起:

1.千万不要歧视他们,也不要纵容他们的缺点,从爱心出发去更加关心他们,因为他们的心理更脆弱,一旦心理防线一倒,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2.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只要看到进步,不管考什么成绩都应表扬与鼓励,他们的教育在于成人,其次成才。要想到,只要他们一天错误犯得少一点、小一点,就是进步。

3.找到他们身上好的一点,多鼓励多表扬,从而以点带面,突破这教育的难点,打开一些僵局。还要设法引导鼓励他们去干能发挥自己特长、感兴趣的事,或许,以后能成“正果”。

4.课堂上他们爱出风头,适当给他们一些机会,如果回答问题或表现有进步就适时表扬,从而给他们做人应有的自尊和一些成就感,他们就有可能打消一些自卑、自弃心理,在希望中崛起,而不走邪。

首先要看老师怎么教,学生才怎么学。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制上存在的严重不足也导致了我们教与学上的一些混乱。

1.教育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让他们在建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去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再加以引导。教师千万不要“一鞭子抽式”的在迫于要出成绩的约束和压力下,去抹杀学生兴趣式的自主学习,比如有些学校教师,学生如果一题没答对,一字或一个单词出了错,一次没考好就像犯罪了一样被打手掌、抄写数遍作业、写下几百字的检讨等方式来惩罚,这样下去就给学生燃烧起来的学习热情火焰不停地浇冷水,他们能建立起来兴趣吗?他们的兴趣能长久吗?我们都要记住:哀莫大于心死!

2.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各种考试只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方式,绝对不是目的,目的是:只要让学生树立努力成才的坚强信念和远大理想;建立各种成才的兴趣,围绕兴趣去投身种种学习与研究才是真正的宗旨。可眼下,一考定终身、学分是学生的命根、一分值几千几万元钱的各种不正确的人才评价体制,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之路,以致于出现了各种为谋取高分而采取的各种虚假的手腕与手法层出不穷;各种因此而引发的悲剧也屡见不鲜;也造成社会风气的败坏等等。全社会在这种只看果不问因、只看症不看病、只管现在不管未来、只看分数不管能否成才的分数决定成败的不良思维观念和人才评价体制中,不知坑害了多少本应成才却成不了才的一些真有天赋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独木桥上,那些不适合这种教育的各种人才却纷纷被挤下马落下河。这难道不是我们民族的悲哀吗?无怪呼有人大喊“何时中国也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好!”“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得太好了,而高等教育及科研与成果却比不上发达国家”,“中国的中小学生负担太重了,在现阶段元气都快耗尽了,将来怎么办?”等等。

围绕以上理论,我认为教师应牢固树立“教书先育人,教学为成才”的正确思想,要配得上“师如父母”,“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国家应改变人才评价体制,让我们教师把应试考试放在第二位,全身心投入到真正培养国家有用人才的宏大事业中去;把金钱,名誉、地位看淡一些,希望社会风气好一些,让教育还回到“她”本来面目。

只要纲举正了,目才能张,那么,我们教师的教法就在这种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地有兴趣地以成才为目的的前提下去教与学,我们才是真正在搞教育,我们国家教育的百年大计才有希望早日实现。

让我们永牢记:永远尊循教育规律,成才第一,分数第二,千万别颠倒了。

做一个研究型教师培训心得

这学期我担任高二(1)理科班的班主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班级的学习和日常规范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此将这学期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以德育工作为首,以服务教学工作为中心,立足班级常规工作,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打造班级精神文化特色,形成班级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本(1)班班共有学生45人,男生29,女生16,基本上都是我从高一带过上来的学生,开学初,我给我班定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自我管理。经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我班总体成绩在整个级中遥遥领先,尖子生从不突出到突出,我和学生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工作越来越顺利。

高二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过渡转型等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

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学期的期中考取得较好成绩,各项管理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加强沟通,增进了解,争取支持。本学期高二年段以家长会为契机,与到校家长进行交流,增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了解,增强了服务育人意识。同时利用家校短信互动平台加强了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首先,协助授课老师搜集教学信息:以贺卡的形式,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其次,经常和任课老师进行交流,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

1、尖子生的培养。增强他们的忧患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他们的钻研精神,督促他们在优势科目上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在弱势学科上能查漏补缺,迎头赶上,力争平衡发展。

2、对于中下生,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多找这部分学生谈心,了解情况,使他们树立信心,对学习产生兴趣,养成爱学习,肯钻研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具体活动,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知识和学法辅导,加强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对他们予以心理辅导,使他们明白优秀的学业成绩是建立在勤学多问的基础上的。通过他们的努力,中等生再上一个层次,学习成绩能有所突破。

总之,在这一个学期里,我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班级工作开展得还是比较的顺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为建设这个班花了不少心思,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有几个无心向学的学生,还没有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斗志,这也是让我觉得疲惫和无奈的地方。以后的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复杂,因此,更需要再接再厉,不断努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做研究型教师鲍传友读书心得

摘要: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环境,教师要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树立研究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多读书,多实践。

关键词:研究意识;更新观念;读书;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为了刻意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应该成为一个研究者,通过研究,探索出教育教学的新路子,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要做一个研究型的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研究意识。

研究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一线教师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理论只有在具体实践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功效,也必须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而不能只靠他人的给予。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技能的提高要靠自我的悟性与经验的积累,而经验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像科学家那样探索,以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和向他人学来的经验、使用的方法,从而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成为自己的'东西。日积月累,使自己知识广博,头脑聪慧,思维敏捷,理论功底扎实。

二、更新教育观念。

先进的教育观念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使教育获得成功,而落后的教育观念,则产生消极的教育行为,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伤害了我们的学生。比如,我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让学生考试取得好分数,于是精心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严格要求。可是,近几年来,学生思维活跃,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不喜欢上课,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对半蒙半骗的教育手段强烈反感,说到底就是已经从心底拒绝了学校教育。这时候,我们需要研究的,并不是如何去迎合学生的喜好,而是更为根本的两个问题:(1)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2)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如果还像以前那样对全体学生采取一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所以,研究型教师要随着时代的改变,随着学生情况的改变而更新教育观念,研究的问题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从读书中吸取精华。

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研究型教师必须广泛读书,不仅要读专业书籍,还要读一些开阔视野的书籍,把对自己研究非常有实用价值的知识记下来,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或宝贵材料,促进研究,促进教改。

四、在实践中探索。

一个研究型的教师要勇于实践探索,把实践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识、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究伙伴,师生一起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做一个激励学生思考的人,为学生提供咨询的人,同学生平等交换意见的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结论的人,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人。探究教学的内质是以人为本,重视全面发展,重视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遇到问题,主动、诚恳地说出自己的体验感悟,与同行多交流,一起探讨,找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

今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引向了全面化,深入化,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们更应该迅速地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徐镇第一初级中学)。

《做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做研究型教师鲍传友读书心得

以前一直没有接触过论文,对于论文的理解也就从要毕业时的毕业论文,在自己最初的印象里,感觉论文就是写一篇文章,里面分为七大块:题目、论文摘要和关键词、目录、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注释,但当时对于为什么要写论文?论文应该怎么写?怎么写好论文?等等概念都特别模糊,到了工作以后,慢慢接触多了,对于论文的概念终于有了一定新的认识。

文中说“我们进行教育科研、思考问题,只凭脑子想是不可能的,需要用文字把思考的问题、研究的成果进行加工、整理、提炼、记录下来,使创造性的思考一层层展开、一步步深入,并在纸上视觉化,这就是教育论文。”另外,书中还提到教育论文常见的几种类型,分为:研讨型论文、经验型论文、述评型论文、报告型论文、学位论文、叙事研究报告等等。并且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这样一来让我们更加清楚适合自己撰写论文的类型,也让自己以后在组织活动中更加懂得留意、更加清楚应该留意些什么,关注些什么等等,并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论文中作为资料展现出来。

在日常的生活中,现在最适合我们撰写的是“研讨型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撰写这类论文,所研讨的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确凿可靠的材料为理论的一句,重在以事论理,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且要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及其实用价值。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也应该多留意身边的孩子、多关注身边的孩子,多反思、多思考、多看、多写;每天如此,我们等于向专业的教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离研究型教师也就越来越近了。

专家讲如何做一名研究型教师

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有的地区或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每学期都进行论文评选,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没有研究的`实践过程,论文从何而来?东拼西凑的组合文章,失去了论文的灵魂----独到与创新。所以为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必须先组织教师参加研究的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在新一轮课改中,强调了对教师进行培训及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但如果教师在培训中只是听听讲座或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而没有将培训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不能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做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训、研结合起来,这种培训对教师也是作用不大的。新课改带来的大量的鲜活问题,给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或学校也很重视教育研究,但他们不重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只是盲目去攀比大课题,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档次,将研究和学校教育变成两张皮。诚然,参加一些大课题的研究对一些学校也是需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合作的大课题中,有专家指导,有来自全国的仁人志士交流,也会受益匪浅。但对于学校特别是对教师个人不能忽视联系自己实践的研究。为了有效地发现问题,可以请其他教师帮助审视自己的教育过程,相互切磋并提出问题。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就是说应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不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对原题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经验做基础,教师往往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工作来研究,许多教师的论文往往是“经验式。

试论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师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由原来的知识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培养研究型教师并非易事,这需要相应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

关键词:

abstract:。

eraofknowledgeeconomyrequiresteacherstore-shapetheirimage,whichchangesfromknowledge-basedtoresearchisnoteasytotrainresearchteachers,thisrequiresthesupportofappropriatesocialsupportsystem.

keywords:。

1.教师角色概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年来公认的教师角色。然而,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与增加,学生获得知识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现代社会对个人知识、能力、素质、资源的更高要求,教师仅仅作为知识传播者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与社会对教育工作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对教师的角色进行新的思考。教师角色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米德创立的,它指专门从事培养人才工作的人员在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形象。从不同的视角形成了关于教师角色的不同观点,客观主义者认为教师的角色即将事实、概念和法则传递给他们的学生。构成主义者的观点则认为教师的角色不是传递给学生固定的真理,而是提供给学生相关的经验和机会去构成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作为人类一种古老的职业人员,在人们头脑中都存在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教师观念,即教师应当扮演知识传递者和道德示范者的角色。然而,当代的教育发展证明:教师仅仅成为一个“教育者”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社会对研究型教师的呼声已愈来愈高,表1对知识传播导向型老师与研究导向型老师进行了对比。

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use)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理念,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他认为,“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的成员”。教师应学会批判地、系统地考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参与到研究者的队伍中来,从而更好地去理解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

2.1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在研究性教学中,由于课程是以经验为本位的,课程内容是生成性的、建构性的,因此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势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教师而言,所要教的东西不能再是预定书本知识,而是更多地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资料信息、方式方法等方面提供指导与帮助,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只是作为顾问或合作伙伴而存在,而不是作为知识或真理的化身和权威的仲裁者而存在。研究性学习打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2.2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有调查表明:对学生帮助最大的第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第二是图书馆,第三才是教师。研究的实施、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有计划地展开课题研究,并取得预期成果,是当代教师要善于开展的“行动研究”教学工作。即“在行动中研究,研究行动,为改善行动而研究”。

2.3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

当代的教师要能静下心来搞研究,要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要有独立的研究精神,慎独,坚持真理,不畏权威;具有批判精神;能潜心治学,耐得住寂寞;在独立研究的同时,还能善于与他人合作。研究型教师一般都要能做到勤读书、勤思考、勤实践、勤总结。

2.4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善于收集和处理各类信息。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大胆变革。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或创造出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其次,在信息时代,研究型教师要能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博采众长,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加工,并创造性地予以运用。

2.5有总结和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

研究型教师应善于把研究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把握一般规律形成研究成果,并且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讲演能力,能及时总结、撰写和推广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1教师自我支持系统。

具有教学效能感高的人会倾向于认为教育在学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那些认为自己是内控的教师,可能在教学上表现得更主动,当教师认为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成绩,对学生有所帮助时,会采取更多方法和策略来激励学生,从而产生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可以成为教师自我支持系统重要因素。

(1)提高教师对研究型角色的认同。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价值以及对自己是否具备教育好学生的能力的认识和判断,是对新的教师角色一种主观判断和自我把握。完成研究型教师角色转变需要认同五种新的教师角色: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教师从学生的教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变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教师从教学任务的完成者转变为教育生活的同构者;教师从教授技术的关注者转变向价值的.思考者。

(2)提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信念。

较高效能感使教师相信,他们能协助学生排除各种学习和行为困难,激发出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或发生行为改变,教师深信自己有能力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这种信念使教师不顾各种阻力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改进学生行为表现。

(3)发挥教师主体性和创造性。

教师要通过自己积极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因而在教育过程中,激发自己内在动机,为自己设定具有挑战性目标,愿意尝试新的教育策略,充满信心地发挥自己教育能力,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去排除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学生有效地活动和学习,充分体现教师主体性和创造性。

(4)调节教师教育监控能力。

教师教育监控能力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和过程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能动性。教育监控活动和行为本身体现了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教师能够根据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主观条件,在教育的准备阶段努力作出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在教育活动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保证教育过程顺利进行,在教育过程完成之后,注意进行检查和评价,针对具体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以达到教育目的;二是敏感性。主要包括对教育情境中各种线索变化的敏感,对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适宜的敏感,对在不同教育情情境下最恰当的教育策略的激活与提取的敏感性;三是调节性。主要对教育目标的确立一教育方法与问题策略的选择、自身投入努力的调节、教育过程的步骤安排、教育计划的执行、时间的把握和利用、教育结果的检查分析、校正措施的采取等进行积极、、灵活、主动及时的自我调节,使教育过程和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且取得最佳的效果。

3.2教师角色转变的制度支持。

进一步打破教育科研专业部垄断教育研究的局面,创造出适于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政策和环境,为优秀教师科研成果提供发表展示的机会,为教师优秀成果转化指导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必要的支持。

(1)提供人事制度支持。

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加速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以中青年为主体的教学第一线骨干教师队伍,健全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投身子教学改革、创造教学成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开展教学技能大赛和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优评奖,逐步推行基础课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培养一批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学名师、教学新秀。

(2)加强教学管理支持。

教学管理机制创新是研究型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条件。首先,要积极完善学校和院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将教学资源与学院承担的教学任务挂钩,对院进行年度群体考核并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开展教学、教育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要加强评估、监督与调控职能。其次,要努力促进教学管理向信息化、专业化发展,尽力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以校园网为依托,加大数字化的教学管理建设力度,加快建立全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教学资源的全校共享,并逐步建立跨校、跨地区、跨国的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严谨科学的选课制度,建立现代化的学籍管理制度,改革教学资源配置管理,为研究型教师的学术研究提供后台支持,为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提供管理的保证。

3.3教师创新科研团队支持。

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个性化师资队伍,教师角色转变有力的心理支持是形成创新团队。一是以浓郁学术的氛围,打造学术名师。一流的大学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流的人才,二是依托重点的学科,创建“创新团队”。一流的团队是建设一流学科、一流成果和一流人才的依托,是获取社会资源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吴德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l.教育理论与实践,2∞3,(4).

[2]周耀威.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2,(4).

[3]易进.学校在研究型教师成长中的作用[j].教育科学研究,,(3).

做研究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秋风送爽,送来了海峡那边一缕清风.8月底,在高密教体局的组织下,有幸聆听了台湾名师李玉贵老师的三场精彩报告,她娓娓道来,轻声漫语,仿佛饕餮大餐,令人震撼.当下有几点思考,与同仁们分享:。

一、教书是为了育人。

1.课堂为谁而进行?

郑立平老师的嘱托又回响在耳旁:“我们在教师职业上无论做什么,其实都是围绕着人展开,也始终是为了人的身心成长这个永恒的目的!你教的学科,无非是工作投射的影子;而你的工作无非是观照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你的所谓生活,也无非是一个特殊的人---你自己继续要撰写下去的一个故事.当你是天上那颗闪烁着慈爱与敬畏的星,所看到的就都是人生风景.”

今天,听了台湾名师李玉贵老师的报告,很多思想与郑老师的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我真切的体会到:无论你教什么课,都是一个载体,无论你教什么,都要通过这个载体把德培植进去,把人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可以带得走的能力,有完善的人格和终生受益的品质!

2.孩子出现问题怎么办?

为此,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需要改变,不要把抱怨牢骚当成所谓的教育,我们要留点育人的空间,省下育人的时间,想办法,找方法,用行动研究去解决这些困难,才能让我们自己变得更专业!而唯有我们专业了,才能给孩子真正有效的指导,才能得到家长学校的认同,才能得社会更多的尊重!

二、核心素养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

1.为什么是“文化”而不是“武化”?

李老师带领我们思考:作为教师,如何看待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她说:我的一个角度就是,教师要把时间、教学重点放在哪里.她提到三件事:第一,课堂教学要扎实落地.第二,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第三,构筑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她说这其中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看不见的我称之为课堂文化,看得见的就是所有有形的课程资源.我非常认同“课堂文化”这个说法,为什么是“文化”而不是“武化”?“文化”从哪里来?其实,所有这一切都来自我们教师,我们是“文化”的承载着,传承者!

为此,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我们需要改变,不要把教育的载体变成教育的目的,不要强制逼迫当成所谓的教育,不要把过度重复和过度训练当成教育,我们要用核心素养的理念,认真设计每一堂课,我们要深度挖掘每一学科的育人价值,我们还要不断的读书学习,把自我提升,自我修炼当成一生的必修课,只有我们的眼界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才会得以拓展,如果教师的教学视野不够宽广,学生往往会被束缚在教师的思想中.我们有“文化”了,我们课堂才会有设计感,才会为了那个更为高远目标离得更近,也只有我们心里有人,眼里有人,我们才能创造“让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

2.我们培养的是“群山”还是“高峰”?

李老师追问:“什么叫学习?如果我们只钻研教学方式,就会看到很多小孩在课堂里学得无助,他每天都在印证自己的不行、不会,所以我常常说我们的课堂是不是经常误以为一个小孩说了就是全班到位,个人懂了就是全班到位.”“我们老师常常是最没有耐心的人,我们个接个地把问题砸给学生,却连三秒钟的等待时间都不肯给.孩子如果说得慢一点,头上就好像盘旋着十儿只气势汹汹的秃鹰.”我们曾几何时这样想过,这是一个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老师.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行业都在研究他们的“客户”,学生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用多少时间去研究他们,研究学情?这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心,而我们常常只关注教材!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李老师不愧是研究型的老师,她细腻的指出:“好的课堂是看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是都一直会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用什么呢?用学生学的过程来教学.如果我们教学生,以学生学的立场而教学生的话,学生的问题会在教学中自然流淌,老师要有底气面对学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学科本身的基本素养够好.”是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基本素养,我还认识到,无论是课堂还是日常教育管理,我们要把“每一个”放在心上,落在实处,不能为了“高峰”而忽略了“群山”,什么“绿叶和红花同等重要”,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我们需要的是给他不同的养料,静待花开!

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需要等待,在等待中,孩子的原力被激发,在等中让他充满信心.

三、有序进行自我规划,让职业成为专业。

特别认同李老师的一句话:把你讨厌的事情做好并做完,你就可以做自己.我想,她这里提到的“讨厌的事”应该是与教育无关的琐事,杂事,毕竟我们的确有很多需要应付的事情,但我们不能被它们碎片化,情绪化,我们还有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听了李老师的报告,尤其是她对孩子的研究,对课堂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对问题深度的剖析,我都感受到,教育,这是一件多么有意思有意义的事啊?育人不也是在育已吗?所谓教学相长,大概就是如此.

如何才能“教学相长”如何进行自我规划?怎样才能让职业成为专业?郑立平老师在《优秀教师的成长之道》中,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和大家分享:他说,教育应该是一个发现学生、发展学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是教书育人,既教书又育人,并且,教学是一种学术活动,包含研究性、创造性.但真正认识到、并在行动中自觉实践的不是很普遍,现实中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教学,轻教研”、“重传承,轻创新”的现象.当教师不仅传授获取知识、探索知识、创造知识的方法,而且还注重和研究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还注重和研究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与综合素养提高,那么,这些教师的教学就进入了“立德树人”的境界,既教书又育人,既教学又研究,重在育人层面的发展(包括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我们称为“良师”.

如果再发展,教师就进入教学的自由王国,教学超越知识、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学规范,创造出教学智慧,能够著书立说,提出教育思想,我们描述为:从教的智慧到爱的艺术——并称为“大师”(或教育家),这是教师中的佼佼者,数量不会太多.在这一境界里,教学和爱的奉献是这些良师和大师生命的一部分,而这些良师和大师的生命也在教学和爱的奉献中得以升华.

每每品读老师的这段话,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教育充满了爱心,对学生更多了耐心,对工作多了一份恒心.

做李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李老师也是一个幸福的老师,有趣的老师!正如罗崇敏老师所言:“教育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人.”李老师的确是把兴趣发展为情趣,又把情趣发展为志趣的好老师!她不但是我们大众公认的好老师,更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因为李老师把自己做成了研究型教师,用她的专业成长重塑了教师的尊严,我想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的第二次成长!感谢李老师三天的倾心付出,感谢我们领导的远见卓识,感谢老师们的热情和陪伴,感谢生命中所有的遇见!

相关推荐

创意产业心得体会(实用18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录、回顾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同时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启示和帮助。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

历史英雄革命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优秀15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效率和质量。在学习和理解心得体会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一些范文是非常有益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幼儿园膳食管理管理制度及流程(汇总21篇)

良好的规章制度能够为组织提供稳定的基础框架和发展方向,使其在竞争中更具竞争力。规章制度的修订和更新是必要的,以下是一些规章制度修订和更新的指导原则供大家参考。

毕业论文文献查阅(通用16篇)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毕业前需要完成的重要学术任务之一,它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和展示。下面是一些优秀毕业论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大学家庭困难补助申请书(专业17篇)

转专业申请书的撰写需要经过深思熟虑,要清晰表达自己转专业的理由和目标,并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和适应能力。在下面是一些经典的转专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写

会计档案整理心得体会(通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从而找到改进和提升的方向。通过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自

厂房重建申请书(热门19篇)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拥有一份适当的申请书可以帮助我们脱颖而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三防镇人民政府:我系xxx村民韦x

实施科技创新行动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对于心得体会的热情和积极性。近年来,由于社

上级检查心得体会(热门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通过对自己经验的总结和梳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

爱国主义参观教育心得体会(汇总22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获奖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怀揣着期待,我带领众多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