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政治论文 > 优秀爱国政治论文(模板12篇)

优秀爱国政治论文(模板12篇)

作者: 灵魂曲
优秀爱国政治论文(模板12篇)

爱国精神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国家和民族生存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源泉之一。这些爱国范文中蕴含着作者们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论文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在教学中要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

《大纲》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明确,要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头脑,帮助学生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了突出政治课这一功能,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性原则。教学中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并把逐步确立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贯彻始终。

2.科学性原则。教学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直观,在教学中所引用的代表性人物、典型事例都应经过缜密核证。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学中必须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发的伟大实践,联系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及国内、国际的新问题、新变化,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教育过程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

4.正面教育原则。教学中要注意正面引导,以真情感染学生;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

二、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启发性原则。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思考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己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2.坚持知行统一原则。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要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提高觉悟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改革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思维模式。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停留在书本和课堂上,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知识,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与知识经济时代相联系,用更丰富、更广博的知识去哺育我们的学生。可以这样说,没有超前意识、没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就无法创造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每堂课必须先听取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想知道知道什么,哪些内容该多讲,哪些该不讲,哪些内容需要补充更深、更广的资料,哪些需要指导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等等。

2.创新性原则。要敢于推陈出新,本着为学生而教学的思想,大胆在教学模式、教学思维、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探索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思路。

3.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武装自己的原则。在21世纪的教育中不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必然要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当今政治课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运用这一手段下载资料,制作课件,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为政治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步,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用先进思想鼓舞人、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巨大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论文

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初中德育工作走出误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身心发展还停留在半成熟、半幼稚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处于定型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中学教师要很好地引导他们,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依据教材,搞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具备极强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这样才能把教材讲透、讲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在学生的思想上开辟爱国主义的根据地。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爱国主义”当作一个专题来讲。要联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涵义。当前要求学生把握的爱国主义本质特征是: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联。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历遭劫难,而仍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大法宝。同时,联系“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强调指出: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公民的一项神圣义务。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

在教法方面,思想政治课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如讨论、演讲、参观、专题讲座等。切忌“满堂灌”或讲授与实际相脱离的枯燥理论,使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变成无味的`说教。具体而言,由于现代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攀比浪费现象严重,不爱惜劳动成果。为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或参观农民劳动的场面,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或写观后感等,教育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爱惜劳动成果,形成优良品德。

从思想政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这一角度而言,初中其他各学科的教学,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涓涓细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与思想政治课配合最紧密的当推初中历史课。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们懂得,爱国就是使祖国富强起来,而要使祖国富强,就需要有献身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等,他们为人民利益而生,为祖国富强而死,这正是他们爱国主义精神所在。爱国主义的外延很广泛,大到轰轰烈烈的战斗英烈,小到默默无闻的日常琐事。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爱国就是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是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学生,就要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勇于与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如果说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能以“靖康之耻”擦亮学生的眼睛,那么,初中地理课教学则能激发学生“江山如此多娇”的思想感情。一般地说,初中语文课文的选编,以直接或间接抒发饱含在作者胸中的积极向上的感情为主。如《在仙台》、《海燕》、《白杨礼赞》、《“友邦”惊诧论》、《蚕妇》等,均属此类。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演讲的方法,巧设导语,烘托氛围,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文学享受中增强对祖国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如升旗、开会、游戏)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各科教学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当前,由于中考“指挥棒”的盲目导向,使初中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干脆走了形式。这有悖于我们的教育目的,很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视行为。我们应该看到,爱国热情往往是学生顽强拼搏的动力,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智育割裂开来,从而削弱爱国主义教育。相反,在初中教学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应成为我们今后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论文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是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义不容辞地应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论文

对初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依据教材,搞好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初中教师要具备极强的敬业精神、高度的责任感,精心备好每一堂课,这样才能把教材讲透、讲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在学生的思想上开辟爱国主义的根据地。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的系统性和深刻性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爱国主义”当作一个专题来讲。要联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涵义。当前要求学生把握的爱国主义本质特征是: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联。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历遭劫难,而仍以强者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一大法宝。同时,联系“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强调指出: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公民的一项神圣义务。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观念扎根于学生心中。

在教法方面,思想政治课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方法:如讨论、演讲、参观、专题讲座等。切忌“满堂灌”或讲授与实际相脱离的枯燥理论,使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变成无味的说教。具体而言,由于现代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条件优越,攀比浪费现象严重,不爱惜劳动成果。为达到本学科教学目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义务劳动或参观农民劳动的`场面,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或写观后感等,教育学生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爱惜劳动成果,形成优良品德。

从思想政治课是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这一角度而言,初中其他各学科的教学,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涓涓细流,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与思想政治课配合最紧密的当推初中历史课。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们懂得,爱国就是使祖国富强起来,而要使祖国富强,就需要有献身精神。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等,他们为人民利益而生,为祖国富强而死,这正是他们爱国主义精神所在。爱国主义的外延很广泛,大到轰轰烈烈的战斗英烈,小到默默无闻的日常琐事。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爱国就是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是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学生,就要热爱劳动、勤奋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勇于与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如果说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能以“靖康之耻”擦亮学生的眼睛,那么,初中地理课教学则能激发学生“江山如此多娇”的思想感情。一般地说,初中语文课文的选编,以直接或间接抒发饱含在作者胸中的积极向上的感情为主。如《在仙台》、《海燕》、《白杨礼赞》、《“友邦”惊诧论》、《蚕妇》等,均属此类。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演讲的方法,巧设导语,烘托氛围,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文学享受中增强对祖国的感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如升旗、开会、游戏)也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与各科教学相互渗透、相互配合,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当前,由于中考“指挥棒”的盲目导向,使初中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干脆走了形式。这有悖于我们的教育目的,很难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短视行为。我们应该看到,爱国热情往往是学生顽强拼搏的动力,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智育割裂开来,从而削弱爱国主义教育。相反,在初中教学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应成为我们今后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爱国主义政治论文

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为实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其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渗透”。渗透在日常教学之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而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赖于努力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学生爱国之情的情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浸润,要充分发挥祖国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身边先进人物事迹去感染学生,去熏陶学生,培育爱国情感。然而爱国情感的培育,光靠一、二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学校的责任在于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长远教育计划,且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只有教师具有真实的爱国情感,才能激起学生的真情。

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充实、生动感人、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运用当地现有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反映当地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动史料,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充分发挥班队作用,组织多种卓有成效的活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循序渐进,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当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可作多方位探索,通过“系列教育”达到某一方面教育的成效,将“系列教育”的成效融会贯通,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通过一个个为国捐躯、英雄献身的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业绩来激励学生,开展踏着先烈的足迹前进的活动,还可以将一些为祖国建设事业流血流汗、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在近年反暴力恐怖活动十分艰巨的情况下,用身边的反恐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情感。在“学英雄、学雷锋”的活动中,我校曾多次组织师生开展“情系我的兄弟姐妹”捐资助学活动,为本校的贫困学生献爱心活动,以及为身边的小伙伴分忧解难,每年五月借民族团结教育月为县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温暖等。通过“国情系列”教育,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国情以后,深入浅出地讲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确立长大以后要报效祖国的观念。通过“成就系列”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了解家乡的发展史,特别是近几年的新气象,激励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练好本领的紧迫感。学校还利用学校特有的教育素材进行教育,即开展“校史系列”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爱他人、爱集体、爱学校、爱国家的情感。由此可见,抓住有利时机,有的放矢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二、积极引导爱国的行为。

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德育工程,积极引导学生爱国的行为,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系统性、层次性、传统性、制度性、机遇性、多样性。抓住系统性,就要通过各学科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系统全面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意层次性,就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力求生动、形象、具体,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突出传统性,就要抓好重大的纪念日、传统节日教育。坚持经常性、制度性,就是要重视每周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班队墙报的评比,并重视各种系列活动的开展。抓住机遇性,就应抓住教育的一切机遇,更好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中,让学生亲眼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学生中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活动;开展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的活动,使学生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力求多样性,就是要做到专题教育与渗透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以达到积极引导学生爱国行为的目的。增强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就能知情,并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建国之才。我们只要遵循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坚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必能取得成效。

思想政治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论文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中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1.确立一个原则。

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状况,应确立灌输原则,提倡灌输教育。所谓灌输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性质和任务,由外界向受教育者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列宁在《怎么办》中详细阐发了“灌输”原理,认为任何科学的理论都不可能在工人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政治意识只能靠从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同样,今天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在短期内由中学生自发形成,只能通过“灌输”。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先进的思想、理论、道德规范这股活水引向学生的心田,为学生所掌握、内化,以使政治课具有导向和铸造的功能。

2.采用两种方法。

教材进行改革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随之有所变化,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摆脱学生被消极“灌输”的状态,让学生参与实践,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达到发挥德育功能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寓教育于情感之中。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不应作过多的抽象地说教,而是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政治教师,上课时必须饱含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当学生与教师的感情产生共鸣时,即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机。最后,情感的渗透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通过与学生积极的情感交流,可以调整和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使知识交流借助情感交流达到应有的效果。

(2)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比如,我们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参观、访问,这就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一种方法。我们曾多次组织学生去看一看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大好形势,访一访建设功臣们的事迹,画一画,照一照浦东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们感受很深,回校后,写小论文,感到有话要讲,有文可写,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所写的论文质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达到了。

3.通过三个途径。

(1)充分运用主教材作用,这是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任务,那就是要针对学生的现状,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这是发挥德育功能的关键。现有的教材经改革以后,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注意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

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的思想,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确定思想教育的重点和方法,并根据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直接具体地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分清真、善、美、假、丑、恶。如我在上《公民》第二册“喜、怒、哀、惧,人之常情”一节时,先简单介绍了这四种情绪在生活中的反映,然后围绕着课文中“由于生活条件,个人经历,阶级地位的不同,情绪也会有极大的差别,人的情绪也有其品质上的区分”这一观点,结合实例加以分析。讲述了英雄徐洪刚,面对歹徒表现出充满凛然正气的怒,显示出英雄的本色,使学生对英雄更加崇敬。相比之下,要克服为了个人私利而引起的感情冲动,这是无谓之怒。我又分析了在日常生活中,为国、为民而喜的情绪,为国家和人民的灾难、困顿而悲哀的情绪,使学生懂得,人的情绪与国家、集体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培养爱国爱集体的情操。最后又与学生一起分析大家熟悉的“5・29”案件,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懂得“因何而喜,因何而忧,因何而怒,因何而惧,情绪像镜子,表现出他思想觉悟的高低”。现有政治课教材中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注意落实德育方面的内容。

(2)加强时政教育,这是另一个途径。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事教育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社会,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变动性,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

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如在讲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时,列举了卢湾区副区长祝文清受贿被判刑、著名跳高运动员挂靴后官到福建省体委副主任倪志钦受贿走上被告席的案例,使学生既懂得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又接受了一次公民要知法、守法的法制教育。

(3)充分利用辅助教材,这是又一途径。目前编写成册的辅助教材,具有可读性和可行性。它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较强,避免了成人化的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深受学生喜爱。如:《中华传统美德读本》,通过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来教育学生,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的建设很有实效。如“勤学”篇中,“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情而废者十之九”,这些我国古代的格言,对培养学生“以学为乐”、“刻苦惜时”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很有好处。“礼仪”篇,教育学生注意礼节,提倡文明礼貌,使学生极为受益。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差距,谈认识,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他们表示要弘扬传统美德,争做时代新人。

我们只有将教材、学生、教师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的社会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展示各自的作用,思想政治课不仅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勿容置疑地奠定了其德育主渠道的地位。

政治小论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本文就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的形式之一——小论文的写作与指导谈谈自己的实践与反思。

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在掌握确凿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思想政治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观察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写成议论性文章就是思想政治小论文。

1.初中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广大政治教师要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法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根据不同的选题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行发现和创造,大胆打破观念的束缚、时空的限制,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初中政治教学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并不排斥学生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研究。马克思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政治小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3.小论文活动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要注意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以解决现实问题,要体现时代感、新颖感和生命力,要以事实为依据,善于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让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示和进一步提高。笔者每个学期都会在所任班级中开展思想政治小论文活动。由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可表达性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十分重要的只能意会知识的学习;只重视了听、看,忽视了做,所以笔者在进行政治小论文教学的备课时会多花一些心思。具体活动方式是教师指导与学生个体活动相结合,活动的具体步骤如下。

1.教师指导。首先,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其次,讲清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再次,举办政治小论文写作讲座,介绍学生阅读优秀政治小论文。

2.学生的个体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材料,做社会调查。在学生掌握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分析、整理、提炼与小论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综合,透过现象揭示其内在本质和规律,从实际中引出理论或结论。然后,拟定题目,撰写小论文。

3.教师指导。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解决撰写小论文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理论和认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研究与写作水平。一般情况下,小论文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写作。

4.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评选小组进行评选活动,并将优秀小论文推荐上报。

5.在一学年小论文活动结束后,要对小论文活动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可采用教师小结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上方案的实施,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政治小论文写作这项政治课教学活动,得以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并且笔者通过多年的政治小论文写作教学实践形成了如下反思。

1.选题内容应该注意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以及典型性。从获奖论文来看,所确定的题目应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又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反映对社会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的关注。如:诚信、环保、校园暴力、中学生上网面面观等课题。

2.要精心指导。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和提高论文质量的关键。

3.要体现自我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的探索性活动,应充分考虑其“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特征,以教会学生创造性学习为基本要素,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以及独立思考、收集和处理信息材料、写作的能力等。

思想政治小论文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探讨人们关心的“热点”,热情讴歌改革,大胆抨击时弊,坦诚发表见解,是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好形式。既能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

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论文

摘要:政治文化属于政治意识文明的范畴,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对政治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阶段,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先提出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活动进程、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系统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情感、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取向等意识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等内容。政治文化支配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政治文化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灵魂,是政治传统、民族心理及外来文化长期交融积淀的结果,可以指导和影响人们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能促使人们形成现代政治理想、政治观念、政治人格、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政治文化蕴涵人们的政治行为倾向,支配人们对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选择,从而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当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化为公民的政治意识、政治心理时,那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政治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政治理念、政治观点、政治情感、政治心理构成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同时也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保证了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政治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政治文化内含建设政治文明、推动政治发展所必需的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要素,作用于政治系统,影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政治系统的情感认同、归属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有序化程度,调控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能够强化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为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要求,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并不必然带来有效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的实现还有待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效的政治参与是科学、理性、自觉的政治行为,能促进政治系统的良性运行,增强社会秩序和政治的稳定感,政治文化能够有效促进公民认清自己的政治角色、政治权利、政治义务,从而有效促进政治参与,实现人民民主,推进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不断完善,建设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可见,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推动作用。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政治文化可以为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的政治稳定。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顺利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实现我国社会的政治稳定。而要有效维护政治稳定,首先必须有思想稳定,这就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因为,政治文化可以统一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从而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感,增强和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进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政治价值模糊、政治心理矛盾、政治信念淡化等现象,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中需要努力回答和解决社会成员对深化改革的忧虑、对社会公平的期待、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等问题,使政治文明建设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土壤中,这就使得政治文化的作用日显重要。政治文化还有利于公民政治文化素质的提高。公民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和政治凝聚力的加强,有助于实现政治主体对政治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坚实思想基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使之能更好地发挥政治资源整合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是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突出特点是人治,王权至上,等级尊卑,广大人民群众被排斥在政权之外。人治思想至今在中国社会中仍有残存,例如清官意识、官本位、权大于法的观念。政治文明建设,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两个方面。而就其实践来讲,关键是要处理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关系。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一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要在民主和法制等政治制度建设上狠下功夫,并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政治制度建设的成果来引导和促进相应的政治文化的生成。二要处理好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具有共生性和相互促进关系,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文化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要放在同等位置,两者不可偏废。三要培育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以先进的政治文化引导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政治文化素质。必须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突出主旋律,弘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为主流的政治文化。要加强政治引导,对人民群众进行正面灌输,使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培养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强化他们的政治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关注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实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用先进的政治文化武装他们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和提高社会群体对社会变革的心理判断力和承受能力,并且随时代的转换,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一要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二要建立政治文化传播网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把先进政治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三要提高公民参政意识。政治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公民参与的扩大。只有建立畅通的民主参与渠道,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才会得以巩固。四要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一个国家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其政治认知、政治参与以及其他政治活动的重要因素,对政治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公民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国家政治生活,自觉地有效地参加国家事务管理。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任何一种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当前,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地区没有脱贫,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所需要的一系列经济文化条件还不充分,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还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一方面为我国的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提供有效的物质工具和手段。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充分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化建设,从政治高度看待经济和社会发展,努力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环境。努力把先进政治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政治认同感,使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价值观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相一致,把人民群众的政治行为统一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上来,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加速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2]。正是通过政治文化的社会化,社会成员才能形成独立的政治意识,明确自己的政治角色,完成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化的过程。鉴于政治社会化在政治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必须完善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社会化渠道,注重发挥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以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

三是要鼓励人民直接参加政治生活,从事政治实践,直接获得政治知识和技能,培养公民自主参与意识,同时扩大基层民主,完善社会民主参与渠道。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9。

[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9。

相关阅读:

分析企业中的民主管理。

中学班级民主管理的误区及建议。

协商民主的价值追求与理论定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政治论文

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一个现象——“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英美叫执法圈套,这是英美法系的专门概念。

从法理上分析,这种行为指的是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

而在近期,在我国部分城市,却主要体现在交通方面。

具体表现为:一位由执法部门派出的“钩子”,“发生了紧急状况”,向私家车主“求助”。

车主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搭载。

孰不知落入了一个圈套,因为不远处的执法人员,按照所谓的证据,将其定为“非法营运”。

然后“依法处置”,罚款。

这位车主自然是百口莫辩,除了“乖乖受罚”,哪有半点回手之力?这样的执法方式固然荒谬。

然而在我国的部分城市,却有许多这样的案例。

如在上海,一位私家车主在上班途中,因路人“胃疼”,动了恻隐之心搭其上路。

结果,搭客拔了他的车钥匙,车外七八个身着制服的人将他拖出,还把他双手反扣,卡住脖子,搜去驾驶证和行驶证。

对方告诉这位车主,他们市城市交通执法大队的执法人员,要他交钱才能拿回车。

在各种压力下,最后这位车主交了一万元才取回车。

同样是在上海,另一位车主也是动了恻隐之心,却引来“非法运营”的横祸。

尽管他采用了“断指”的方式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却也只是徒劳。

庆幸的是,最后他们一个采取诉讼的方式,一个采取向政府求助的方式,让法律还给了他们一个公道。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执法者找出了诸多的.理由以示执法的正当性,但却掩盖不了实质上程序上的违法性,以及背后的利益驱动。

回顾类似行为造成的结果,发现在鱼钩上晃荡着的除了当事人,还有更大的鱼——那就是法律,道德和人们的善良之心。

我国是一个法制国家,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和政府部门打交道。

政府能否自觉的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

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是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然而在“钓鱼”执法过程中,执法者却变成了违法者,引诱守法者违法。

这让社会对法律产生强烈的质疑。

而执法者的做法所影响的也不仅是这一部门的形象,更影响了法律的形象。

动摇了人们心中的法制观念和信心。

行政执法中的“钓鱼”行为,不但会让公众在守法与违法的困惑之中,模糊守法与违法之间的界限,更是对道德釜底抽薪般的打击。

但是为何会有“钓鱼”执法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或许就是因为执法经济。

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任何行政部门都没有权利私自处理罚没款,都要上交国库”,但各地财政一般会按40%到50%的比例将罚没款返还给行政执法部门,有关部门再按照四六或五五的比例返还给各分支机构,此办法被俗称为“两次五五分成”。

这就等于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个人联手设套盘剥司机。

从这个利益链条中,我们看到,利益的始端和源头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给交通执法部门经费或所给经费很少,不足以维持部门生存,而是寄望于其创收;中端是执法部门,执法单位创收多少与单位和领导的绩效考核挂钩,创收得越多,单位提成和政府财政返回得就越多,领导和员工的奖金、福利等也就越多;末端是执法人员,单位又将创收任务分解给每一个执法人员,并与个人奖金、福利、考核、提职加薪等挂钩。

这样就在地方政府、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之间结成了一个公权力与私利错位纠缠的利益共同体,共同体及其成员的目标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而且现在执法部门法治意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由于利益的驱动,更不把法律当回事,以致以罚代法屡禁不止。

“钓鱼”执法则成了执法经济作用下的必然产物。

在执法经济的利益驱动下,“钓鱼执法”呈不断向社会扩充“执法力量”之势,提成机制让有关部门公然在社会上“招聘”大量“钩子”,也就是所谓的“协查员”乃至“有正义感的社会人士”。

他们败坏了“正义”和“正义感”的名声,使社会诞生出大量不从事生产性、创造性劳动的寄生虫,也使法律、公权力的公信陷于崩溃的危险边缘。

当“钓鱼”成为常态,社会的信任危机也自然会加重,互助友爱的美德将在“钓鱼”中失去生存的土壤。

执法者的“钓鱼”,守法者固然是那条鱼,法律、道德也同样是那条鱼。

“本车拒绝一切搭载求助,临盆产妇、车祸、中风、触电、溺水都不关我事,尤其是胃疼的!”这句话是最近在网上流传的一句“最牛私家车标语”。

当然这无疑是网民们针对“钓鱼”执法的黑色幽默。

但是这或许成为了私家车主面对“钓鱼”执法的无奈之举。

不过,如果这样的标语出现在每一台私家车上,是否就表示,社会公德每况愈下,人们的善良,同情,友爱之心被迫穿上了重重自我保护的外衣,使那些社会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那么我国的民族精神中的“团结互助”,又该如后得到弘扬,得到发展。

而这种情况还有可能随时随地陷公民于危险与不安,甚至生命都得不到保障的境地!

“钓鱼”执法对这个社会的影响,对人们法制观念的影响,实在太大。

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思索,面对这一切,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如何把“钓鱼”斩草除根。

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从高度理论化逐步向生活化转变,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更为重视文化与生活内容的传递,结合这种教育改革方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更为重视文化素养的全面传递。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

高中文化政治论文范文一: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论文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材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

但是由于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及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观念的原因,这套教材的特点不能很好地得以发挥。

本文对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考核和评价的局限与对策,对教师的要求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寻找突破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与旧政治教材“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及“哲学常识”相比,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资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

这点我们从这套教材的内容即可看出,必修1-4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正是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

就教材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教材共设四个课程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思想政治4”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抛弃了以往旧教材过时的内容,突出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尤其强调了文化的重要作用。

这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

例如,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比,更偏重于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面,它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人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原有的观念,更多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并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

以便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便于自学。

新教材在课程之前已告诉同学们如何使用这套教材。

课程之前的“致同学们”,相当于以前的“说明”,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怎样看待这门课,主要是介绍这门课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的意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二、如何阅读这本教材,介绍了教材的编写结构和学习方法,具体、细致。

这篇“致同学们”是同学们学习的钥匙,也是教师如何在理解教材的特点,更好引导学生的前提条件。

每单元前,有本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概念、重点知识点一一列出,一目了然。

《思想政治》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突出特点是适应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引人大量学生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注重思想教育的事实材料,从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让学生去掌握教材的基本结论。

同时插图也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大量的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擂图,使课文看起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也更加便于理解,例如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必修)3的插图多达150幅,使抽象的文化现象更加直观。

针对教材的这种变化,我们也应该相应地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考核与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和评价依然如此。

由于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仍是考试,难免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的顾虑,教学方法目的性和针对性无非是围绕高考转,说到底:分数是硬道理。

因此,我们要真正达到教材设计的效果,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为了达到新教材的目标,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观。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

道德素质的公民。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要制造“考试机器”;第二,在明确高中政治课教学任务之后,就应当摆正政治课考试的地位。

为了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为了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考试是必要的。

但是,倘若把考试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任务,考试就沦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政治课考试,改变当前把学生的成绩当作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标准的不合理制度,改变围绕高考转的应试教育状况,改变当前的“唯分”观念;最后还应明确的是:我们强调改变“唯分”观念、“应试观念”,是因为当前政治课考试所考的不是“素质”,其分数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潜力。

一旦考试可以考察“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也就得到了统一,所以,我们改变“唯分”观念,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并不是要否认考试制度本身,相反,应当通过改革当前政治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促进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也必须改变,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人为本是评价的基拙。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以人为本是今天最时髦的词语,同时它也道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生是明天的未来和希望,如何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这些建议无不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的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

政治论文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从高度理论化逐步向生活化转变,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更为重视文化与生活内容的传递,结合这种教育改革方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更为重视文化素养的全面传递。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

【论文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

【论文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材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

但是由于考核和评价体系,以及教师的知识素养和观念的原因,这套教材的特点不能很好地得以发挥。

本文对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考核和评价的局限与对策,对教师的要求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寻找突破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与旧政治教材“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及“哲学常识”相比,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便于自学,资料选取也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而这套教材的最重要特点是:强调思想政治的生活化,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必然追求。

这点我们从这套教材的内容即可看出,必修1-4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正是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多下点功夫。

一、把握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新教材已经过三版的修改,应该说已经相当完善,内容的选取也更加科学,更加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也更加便于自学,时代性鲜明。

就教材内容来说,《思想政治》(必修)课程教材共设四个课程模块: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

其中,“思想政治1,2,3”分别讲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常识,以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的意义,是整合这三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思想政治4”的哲学知识则是上述三个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真务实,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是整合这个课程模块的核心概念。

抛弃了以往旧教材过时的内容,突出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尤其强调了文化的重要作用。

这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

例如,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比,更偏重于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方面,它的四个单元分别是“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人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抛弃原有的观念,更多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并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

以便准确地把握教材,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同时,便于自学。

新教材在课程之前已告诉同学们如何使用这套教材。

课程之前的“致同学们”,相当于以前的“说明”,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怎样看待这门课,主要是介绍这门课的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的关系,学习这门课的意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二、如何阅读这本教材,介绍了教材的编写结构和学习方法,具体、细致。

这篇“致同学们”是同学们学习的钥匙,也是教师如何在理解教材的特点,更好引导学生的前提条件。

每单元前,有本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概念、重点知识点一一列出,一目了然。

《思想政治》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突出特点是适应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引人大量学生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注重思想教育的事实材料,从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让学生去掌握教材的基本结论。

同时插图也是这套教材的一大特色,大量的具有时代性和代表性擂图,使课文看起来更加形象,更加直观,也更加便于理解,例如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必修)3的插图多达150幅,使抽象的文化现象更加直观。

针对教材的这种变化,我们也应该相应地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法。

二、关于考核与评价。

考核和评价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和评价依然如此。

由于现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标准仍是考试,难免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的顾虑,教学方法目的性和针对性无非是围绕高考转,说到底:分数是硬道理。

因此,我们要真正达到教材设计的效果,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为了达到新教材的目标,我们必须彻底抛弃“唯分”观念,确立素质教育观。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

道德素质的公民。

政治课教学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要制造“考试机器”;第二,在明确高中政治课教学任务之后,就应当摆正政治课考试的地位。

为了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为了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考试是必要的。

但是,倘若把考试异化为教育的目的、任务,考试就沦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障碍,我们应当正确对待政治课考试,改变当前把学生的成绩当作教师教学绩效评估标准的不合理制度,改变围绕高考转的应试教育状况,改变当前的“唯分”观念;最后还应明确的是:我们强调改变“唯分”观念、“应试观念”,是因为当前政治课考试所考的不是“素质”,其分数不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潜力。

一旦考试可以考察“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也就得到了统一,所以,我们改变“唯分”观念,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并不是要否认考试制度本身,相反,应当通过改革当前政治考试制度存在的问题,使之更好地促进政治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观念也必须改变,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基于此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人为本是评价的基拙。

高中政治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

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集与筛选多种社会信息能力等,都要注重从积极的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

”“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以人为本是今天最时髦的词语,同时它也道出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学生是明天的未来和希望,如何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这些建议无不体现了这样的思想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该具备正确的评价取向,即必须以学生的终身的、全面的发展为根本。

初中政治论文

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精力更加旺盛,个性也更强。他们都希望能够将知识学好,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受教师影响的方面比较多,如果教师讲课时语气和蔼,教学模式新颖,课堂气氛愉快而热烈,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被迅速调动起来,接受知识也更轻松。反之,如果教师面色阴沉,言辞之间多有批评之语,教学方法陈旧,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知识也是消极接受,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备学生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我们的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我们进行课题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但是,我们不能受到教材的羁绊,因为教材本身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死的知识讲活,让学生摆脱教材的固定模式,能够活学活用,灵活地掌握知识。和其他科目的教材不同,政治课的教材可以不按照教材顺序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对教材进行一定的编排,也可以对教材规定的教学大纲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并且,中学生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违背教材的、形式新鲜的编排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好奇心充分被激发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编排教材顺序时,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理,切不可为了改编而改编,只是单纯地打乱顺序,那样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有的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将不同单元的内容连着上。如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成长根据地中第二课《家庭剧场》与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中第五课《我们不是水晶人》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课的内容都是与秘密和隐私有关的,将他们连在一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样,教材也就用得更加灵活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时代,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声音、视频、图画并茂的优点来讲解政治知识,让我们的政治有理可循,有例可证,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政治课的理论性决定了它较强的说教性,而初中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强烈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促使他们对说教性的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推陈出新,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学生势必会产生排斥的心理。如果想让学生接受政治课,教师就要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或者是适当地妥协,跟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启发他们的求知心理。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教师要在课前做一个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他们的实际生活为例,渗透政治知识。如讲到隐私权时,不要只是简单地把相关法律知识念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他们有没有隐私,有没有秘密,这些秘密和隐私大约是哪些方面的,为什么不想让教师与家长知道,而有这些秘密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与理解,不用教师再多说什么,学生自然对所要讲授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还有很深的记忆。总的一点来说,知识是死的,教学是活的。对于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来说,只有脱离常规,运用自己的智慧,做到知识不脱离学生所熟知的实际,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走近学生,联系好作为学习中主要参与者的学生,才能较好地完成好这一双向的课堂教学任务。

相关推荐

优秀关键期的关键沟通心得(通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所经历和学到的东西进行思考和归纳的过程,可以促进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让大家共同成长和进步。第一段:引言(20

2023年电子商务心得与体会(汇总16篇)

在工作中,我的心得体会是要善于沟通和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下面,我为大家推荐一些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从2月23日这一天开始,我和本班另一

优质乌丢丢的奇遇记读后感范文(17篇)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后,对书中内容的个人感受和思考的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篇章,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发。《乌丢丢的奇遇》是儿童文学家金

热门公交运营服务合同大全(19篇)

服务月可以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增加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在服务月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其他活动形式,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和参与机会。甲方:乙方:地址:地址

实用初中报告册我的收获(通用13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将研究结果、调研数据和分析结论等内容进行整理和呈现的书面材料。如果你对报告范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感兴趣,建议你阅读以下范文,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表达

最优劳技活动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于自己学习或工作的整体认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接下来的范文是一些写得十分出色的心得体会,相信能给您提供一些撰写方面的

优质药厂安全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件事或某一经历的感受和思考的总结。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如果说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追求效益,那

2023年节目指导合同(汇总14篇)

合同协议不仅对企业间的合作有意义,对个人与企业的交易也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是一些关于合同协议的示例范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范文的结构和要点。在人们越来越相信法律

热门校本研修计划制定心得体会总结大全(1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的经历和成就进行总结和回顾,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别人的总结,或许能给我们一些灵感和思路。第一段:介绍校本研修

专业赴兰考心得(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经历、感悟和收获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文字材料,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经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