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新年祝福语 > 最新离骚课一等奖教案(优秀5篇)

最新离骚课一等奖教案(优秀5篇)

作者: 雨中梧
最新离骚课一等奖教案(优秀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离骚课一等奖教案篇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本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

(学生纷纷朗读)

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

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

生:好像没感觉。

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

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

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

(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

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学生鼓掌)

师:大家鼓掌是因为他改得不错吧?那么请问他的改动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更简练了,每个句子都只有四个字,那么整齐,比原文更有节奏感了。

师:照你这么说,修改后的诗歌成了四言诗,比原文更好了,是吗?

生:好像不能这么说。

师:请果断些,到底是修改后的好,还是原诗好?我们评价一篇作品有哪些标准?

生:应该以主题的需要、表情达意的效果为标准吧。

师:很好!那么四言诗的形式跟原诗形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区别?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七嘴八舌地读了起来)

生: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

生:“兮”字是楚地方言的体现。

师:所以我们能不能把原诗中的那些虚词、语气词,比如“之”“兮”等随意省略掉?

生:不能。

师:好。但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位同学,他的提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至少帮助我们把诗歌的主要信息了解得更清楚了。

(很多学生点头)

师:如果我们冲着紧缩以求简练的目的去改动诗歌,是否只能改成四言诗?能否再简单些?

生:我来试试,还是改刚才那八句,可以改成“帝裔,考庸。摄提孟陬庚寅降。皇览余度,锡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

(有学生笑了起来)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请站起来说说。

生:他把诗的意思保留下来了,但是读起来真难听。

生(七嘴八舌):是的。

生:对,得把“伯”字添回来。

(学生反应很激烈,老师挑代表发言。)

生:大意没变。不过在表达作者情感时有差异了。因为根据课下注释,“高阳”帝是楚国君王的远祖,压缩成“高阳苗裔”才可以看出屈原与楚国血肉相连的关系,“高阳”二字用意独特,比光说“帝”好得多,因为这是屈原爱国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伯庸”是屈原父亲的字,“朕”是“我”的意思,“朕考伯庸”虽然也是在介绍自己的父亲,但是体现不出作者的意图。当某人说“我的父亲是某某领袖”时,不必加上“伟大”这样的形容词,我们也能体会他说话时的自豪。但是“伯庸”这个人大家都不太熟,似乎没什么名气,只有加了“皇”字作修饰,我们才能比较容易体会到屈原的自豪感,因为“皇”是“伟大”的意思。

离骚课一等奖教案篇二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终于,有人说话了:

“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

离骚课一等奖教案篇三

生:(齐答)预习了。

师:感觉怎样?

生:挺难。

师:(微笑)是挺难。不过总应该能读得下来吧?课文下面可是每一句都有注释的。

生:(齐答)能。

师:那好,我先请同学来读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检查诵读,正音)

过渡引导:《离骚》是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我们要学习的是节选的其中一部分。它的作者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

在高一我们学过《屈原列传》,其中有一段写到了诗人写离骚的原因,以及对屈原志趣品行的评价,不知同学们可否能记得起。

生:沉思,有些嘴里念念有词。

师:这样,我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背一下。李家琪,你来背一下吧。

(他没有背下来,不熟练,从中间截取了一部分。考虑到这个班是理科班的学生,而且又是休息了一个暑假学生估计忘掉了不少,于是,我便降低了难度,)

那咱们一起背,互相提醒也许能唤起你的记忆。

学生齐备《屈原列传》第二段。

师:大家还有没有注意到没,这段里面还对离骚一词作了一个注解,谁来说一下(学生不知道,有学生赶紧翻课本和文言文翻译书查找)。

师:秦继伟你来说说。

生:“离”是遭遇的意思。

师:解释具体一点。

生:通“罹”。

师:好你上来写一下“罹”字。

学:上黑板写“罹”。

骚是什么意思?

生:忧愁。

师:“离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生齐答:遭遇忧愁。

师:通过回顾,大家知道《离骚》写作的缘由是什么了吧?

生:因为他遇到忧愁烦闷,需要排遣内心的愁绪故而写了离骚这首诗。

师:诗以言志嘛。《屈原列传》中对屈原的志趣和品行有两句总结性的评价,是哪两句?

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师:“志洁”是什么意思。

生:志趣高洁。

师:“物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事物的芳香。

师:那么“称”是什么意思?

生:提到,称赞。

师:把这句话连起来说一下。

生: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都是芳香的。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芳物的意思再扩大一下,理解成美好芬芳的事物。现在同学们可以边读《离骚》边从课文中划出作者描述到的美好芬芳的事物。三分钟时间,开始。

(三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蕙纕。

师:“蕙纕”是什么意思?看课下注释。

生:(明确)应该是“蕙”。 “蕙”是香蕙,一种香草。

生: 茝 兰皋 椒丘 芰荷 芙蓉 高冠 长佩 蛾眉。

师:根据学生所找出来的词语板书

师:同学们找得很快也很准确,那么我想问一下,这些芳物共同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答不出来)

师:可能我问得这个问题不够清楚。这样,大家可以再看课文中这些美好芬芳事物前面或后面的描述词。

生:(学生再读找到) 纕 揽 制…为 集…为 嫉 步 驰。(板书)

生:美女。(学生笑)

师:(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如果用四字短语来概括这个美人的形象特点,应该是什么?

生: 美艳绝伦 香气四溢 内心纯洁(板书)

师:好,下面大家把这些描写美好事物的语句连起来读一遍。

(学生读。)

师: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试着背诵一下。

学生背。

(2分钟后)

师: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这个“美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大家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气氛很热烈)(2分钟后开始自由发言。)

生1:她能成为超级女声;

生2:她能成为超级电影明星;

生3:她能成为世界美女;

生4:她能成为众人艳羡的女王;……

(有一个女生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生:我认为这个女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当大家投去质疑的目光时,她解释到)这个女人外表过于妖艳,而且身上的香气太浓烈。

(学生笑)

生:有。

师:那指的是谁?

生:应该是他自己。他一直都在说“余……余……”

生:社会时代以及周围人的观念意识。

师:那么我们回到课本上来,看看屈原当时生活的社会时代以及他生活的环境如何?

(学生边看边划出关键语句,3分钟后有学生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灵修浩荡。

师:能解释一下具体意思吗?

生:“灵修”指君王,“浩荡”是恣情放纵荒唐的意思。

师:这跟屈原有什么关系?

生:国君昏庸无道,亲近小人,贤臣自然得不到重用,屈原有志不得施展故而忧愁。

生:众女嫉妒。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屈原身边的人都是一些亲近君王的小人,只会嫉贤妒能,像君王进献谗言,毁谤忠良,致使屈原不能接近君王,不但得不到重用,反遭流放。

生:时代风气不好。

师:从哪里看出?

生: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师:具体解释一下。

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这几句话。

师:世风日下,投机钻营,违背法则,歪曲事实,苟合奉承,取悦他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君王不近,小人嫉妒,社会不容,这样一位贤臣注定是一个悲剧。

大家齐声再把第二段读一遍,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试着背诵这一段。

生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吾犹未变兮”

生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生3:“进不入以离忧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生4:整个第三段全是他这一品质以及他为坚持这品质所下的决心。

师:这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他高洁的情操,不为世俗所玷污,为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顺应世俗生活,一颗高洁的心,一个高大的形象立于我们的面前,也立在了楚国的土地上,更立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生1:有。

生2:没有。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不能凭想当然。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第四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师:屈原真的后悔了吗?

生:没有,从后面的语段中可以看到,他后来还是坚持他当初的决定,而且是更加坚定了意志。

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把自己的帽子故意加的高高的,佩带加的长长的,要特意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和你们不一样。形象上的变化,反映出了屈原内心的变化。

小结:屈原也是一个人,首先是一个平常的人,他之所以能坚持个人的情操,保持一颗高洁的心境,是因为他有一腔火热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始终不变的一颗赤子之心,他也有过动摇,但高洁的灵魂最终还是又战胜了自己思想上的波动,坚持住当初的意愿,让人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忠于祖国,关心民生疾苦,不顾及个人生命的高尚节操。虽然他最终也没有被君王接受,他的美政理想也始终没有得以实现,祖国最后没有能够挽救而国灭了。但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更为珍贵精神财富,那就是今天我学习的这篇课文以及他在流放途中写下的一系列精美篇章。同学们拿着我交给你们的钥匙,去打开通往《离骚》高妙的殿堂。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离骚课一等奖教案篇四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终于,有人说话了:

“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

掌声从四面响起,课堂不再安静,变得活跃无比,我的心也激动不已。我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从这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我也学到课堂不只是老师教授,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想象、思考。

离骚课一等奖教案篇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离骚》。预习了吧?

生:(齐答)预习了。

师:感觉怎样?

生:挺难。

师:(微笑)是挺难。不过总应该能读得下来吧?课文下面可是每一句都有注释的。

生:(齐答)能。

师:那好,我先请同学来读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检查诵读,正音)

过渡引导:《离骚》是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我们要学习的是节选的其中一部分。它的作者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屈原。

在高一我们学过《屈原列传》,其中有一段写到了诗人写离骚的原因,以及对屈原志趣品行的评价,不知同学们可否能记得起。

生:沉思,有些嘴里念念有词。

师:这样,我请一位同学来试着背一下。李家琪,你来背一下吧。

(他没有背下来,不熟练,从中间截取了一部分。考虑到这个班是理科班的学生,而且又是休息了一个暑假学生估计忘掉了不少,于是,我便降低了难度,)

那咱们一起背,互相提醒也许能唤起你的记忆。

学生齐备《屈原列传》第二段。

师:大家还有没有注意到没,这段里面还对离骚一词作了一个注解,谁来说一下(学生不知道,有学生赶紧翻课本和文言文翻译书查找)。

师:秦继伟你来说说。

生:“离”是遭遇的意思。

师:解释具体一点。

生:通“罹”。

师:好你上来写一下“罹”字。

学:上黑板写“罹”。

骚是什么意思?

生:忧愁。

师:“离骚”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生齐答:遭遇忧愁。

师:通过回顾,大家知道《离骚》写作的缘由是什么了吧?

生:因为他遇到忧愁烦闷,需要排遣内心的愁绪故而写了离骚这首诗。

师:诗以言志嘛。《屈原列传》中对屈原的志趣和品行有两句总结性的评价,是哪两句?

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师:“志洁”是什么意思。

生:志趣高洁。

师:“物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事物的芳香。

师:那么“称”是什么意思?

生:提到,称赞。

师:把这句话连起来说一下。

生: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他提及的事物都是芳香的。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芳物的意思再扩大一下,理解成美好芬芳的事物。现在同学们可以边读《离骚》边从课文中划出作者描述到的美好芬芳的事物。三分钟时间,开始。

(三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蕙纕。

师:“蕙纕”是什么意思?看课下注释。

生:(明确)应该是“蕙”。“蕙”是香蕙,一种香草。

生:茝兰皋椒丘芰荷芙蓉高冠长佩蛾眉。

师:根据学生所找出来的词语板书

师:同学们找得很快也很准确,那么我想问一下,这些芳物共同构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学生答不出来)

师:可能我问得这个问题不够清楚。这样,大家可以再看课文中这些美好芬芳事物前面或后面的描述词。

生:(学生再读找到)纕揽制…为集…为嫉步驰。(板书)

生:美女。(学生笑)

师:(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如果用四字短语来概括这个美人的形象特点,应该是什么?

生:美艳绝伦香气四溢内心纯洁(板书)

师:好,下面大家把这些描写美好事物的语句连起来读一遍。

(学生读。)

师: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试着背诵一下。

学生背。

(2分钟后)

师:同学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这个“美人”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大家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气氛很热烈)(2分钟后开始自由发言。)

生1:她能成为超级女声;

生2:她能成为超级电影明星;

生3:她能成为世界美女;

生4:她能成为众人艳羡的女王;……

(有一个女生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生:我认为这个女人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当大家投去质疑的目光时,她解释到)这个女人外表过于妖艳,而且身上的香气太浓烈。

(学生笑)

生:有。

师:那指的是谁?

生:应该是他自己。他一直都在说“余……余……”

生:社会时代以及周围人的观念意识。

师:那么我们回到课本上来,看看屈原当时生活的社会时代以及他生活的环境如何?

(学生边看边划出关键语句,3分钟后有学生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灵修浩荡。

师:能解释一下具体意思吗?

生:“灵修”指君王,“浩荡”是恣情放纵荒唐的意思。

师:这跟屈原有什么关系?

生:国君昏庸无道,亲近小人,贤臣自然得不到重用,屈原有志不得施展故而忧愁。

生:众女嫉妒。

师:能解释一下吗?

生:屈原身边的人都是一些亲近君王的小人,只会嫉贤妒能,像君王进献谗言,毁谤忠良,致使屈原不能接近君王,不但得不到重用,反遭流放。

生:时代风气不好。

师:从哪里看出?

生: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师:具体解释一下。

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这几句话。

师:世风日下,投机钻营,违背法则,歪曲事实,苟合奉承,取悦他人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主流思想。君王不近,小人嫉妒,社会不容,这样一位贤臣注定是一个悲剧。

大家齐声再把第二段读一遍,给同学们二分钟时间试着背诵这一段。

生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吾犹未变兮”

生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生3:“进不入以离忧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生4:整个第三段全是他这一品质以及他为坚持这品质所下的决心。

师:这些语句能够表现出他高洁的情操,不为世俗所玷污,为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顺应世俗生活,一颗高洁的心,一个高大的形象立于我们的面前,也立在了楚国的土地上,更立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生1:有。

生2:没有。

师:同学们再认真读文本,从文本中找依据,不能凭想当然。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发言)

生:第四段,“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师:屈原真的后悔了吗?

生:没有,从后面的语段中可以看到,他后来还是坚持他当初的决定,而且是更加坚定了意志。

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生:“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把自己的帽子故意加的高高的,佩带加的长长的,要特意引起人们的注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我和你们不一样。形象上的变化,反映出了屈原内心的变化。

小结:屈原也是一个人,首先是一个平常的人,他之所以能坚持个人的情操,保持一颗高洁的心境,是因为他有一腔火热的爱国热情和对祖国始终不变的一颗赤子之心,他也有过动摇,但高洁的灵魂最终还是又战胜了自己思想上的波动,坚持住当初的意愿,让人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忠于祖国,关心民生疾苦,不顾及个人生命的高尚节操。虽然他最终也没有被君王接受,他的美政理想也始终没有得以实现,祖国最后没有能够挽救而国灭了。但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更为珍贵精神财富,那就是今天我学习的这篇课文以及他在流放途中写下的一系列精美篇章。同学们拿着我交给你们的钥匙,去打开通往《离骚》高妙的殿堂。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相关推荐

最新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培训心得(精选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最新急诊科主任述职报告(实用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

最新银行部门经理做 银行大堂经理面试自我介绍(优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2023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博客(大全10篇)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那

最新银行新春活动口号(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最新防火广播稿 防火安全广播稿(模板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最新党员笔记心得体会(实用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

最新给朋友的一封感谢信(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最新医院财务年度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大全10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

最新幼儿园世界微笑日活动策划(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