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读后感 >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

作者: 曹czj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一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读幼儿园的时候,我摇头晃脑背得一知半解,我小学后再细细品读,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孝敬父母,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尊长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上多一孝子,人间就少一忤逆。

一个人孝顺父母,别人也会尊重敬他信任他。在这方面爸爸妈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们时刻以《弟子规》严格要求自己,对爷爷奶奶外婆非常孝顺,因为爸爸妈妈孝顺,所以他在工作上很顺利,在社会上也得到很多人的尊重。只要别人一提起我爸爸都会竖起大拇指,都说他是一个大孝子,大好人。

爸爸常常鼓励我:“能够孝敬自己的父母,是小孝;能够孝敬天下人的父母,这是大孝;能够自己立身行道、成圣成贤,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为万世开太平的,这叫至孝”。这就是《弟子规》里的经典名言:“泛爱众,而亲仁”,“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我们是小学生,但是要积小孝成大孝,爸爸妈妈教育我们有能力时要经常捐钱捐物给贫困山区学生和困难群体。除了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外,心中还要有大孝至孝,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二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三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据国学学者王俊闳考证: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

清代后期《弟子规》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也是儿童道德价值观教育和学习中国文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到了社会高度发展、物欲横流的当代,《弟子规》慢慢被人们遗忘。

20xx年1月份,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规范中小学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和专题教育活动内容的通知》,提到一些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诵读活动的内容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学校,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了很坏的负面影响。为此,要求中小学需要选择地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这则通知引起了争议。咱抛却争议不去讨论,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但就《弟子规》中所提倡的“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来说,还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弟子规》总序中说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见,在圣人眼里,“孝”是人要确立的第一品德,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你不可能指望一个不孝之人真正去理解关爱别人,你也不可能指望一个不孝的老师真正去关心呵护学生。“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首先要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

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我们应对照自身是否做到。对照准则,看看身边的很多人,能做到“孝”得人多,做到“顺”的人少。很多人能给予父母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感觉自己是成人了,不愿意听父母唠叨、教导和责备,有时候答应父母得事情也是应付了事。我就曾答应父母戒烟酒,却屡戒屡犯,实在不应该。

记得在一本书中看过一段话,大体意思是说有的人买了新液晶电视,就把旧的台式机淘汰给了父母;买来新三开门大冰箱,就把又破又小又耗电的给了父母??还到处说自己孝顺。试想,父母养育你的时候,是这样的吗?还不是把最好的给了你?这不叫孝顺!真正的孝顺是你把父母家的旧电视搬来自己看,给父母换台护眼液晶电视??看完后我深受触动,想想自己已经安了热水器两年了,而骨质增生的老父亲还要哆哆嗦嗦到澡堂洗澡,虽然自己也提过要给二老安装,但是他们一反对我也就顺水推舟了。正如《弟子规》中说“冬则温,夏则凊”于是年前直接到金鹰给买了,上门安装前才告诉他们,如今二老已经使用的得心应手了。记得有个同事说起过给父母安装空调问题,这是做到了“夏则凊”,很好。结果安了几年了,父母就是舍不得开,只有儿子孙子回家才开一次,感慨父母太会过言语里有些许揶揄。其实这位同事应该感恩父母,父母多么爱你,自己舍不得开空调,你和孩子一回家就舍得了,这舍不得的是高昂的电费,舍得的是浓浓的爱呀!读读《弟子规》,我觉得这位同事是孝顺的,但只做到了一半,因为他还没有完全了解父母的苦心,他还可以把父母电费负担过来,让父母用起来少些后顾之忧。我有个同事赵老师,母亲不在身边,每天早晚赵老师一定给母亲打个电话,问问吃了吗,有事吗,顺便报个平安,其实每天都没事,每天都是这几句,但这就是“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一点值得很多同事学习!作为成年人,工作占去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我们对父母需求的忽视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父母是我们的亲人,他们会无条件的包容我们,而这种无条件的包容却不能成为我们纵容自己的理由。“爸,我加班,过两天再回去看你们吧!”“妈,我得带孩子去学舞蹈,改天再去你们那儿!”??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不要抱怨没时间,好几个星期没见父母了,从这一刻起,放下手中工作,给父母打个电话,从这个晚上或周末起,到父母家中坐坐?真行动起来你会发现,见见父母真的没有那么难,难就难在你以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和由此形成的惰性。

所以我要经常把《弟子规》拿出来读一读,“吾日三省吾身”。特别是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更要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微薄之力,所以学习《弟子规》并把她的理义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去,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四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在用餐时或者就坐、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都应该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在我们生活中就应该这样谦让,如果你年幼就应该尊敬长者,让长者优先,如果你年长就应该处处让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保护他们。

我就有个妹妹,不过我有时爱和她抢东西,欺负她,我以后一定要改正,按照书上的做,让着妹妹。

这些不是说说就算的,我一定会照做的。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五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且被广为流传的一种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为将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弟子规》谨原文及译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__。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早上应该早起,晚上不应该过早睡;因为人生易老,所以应该珍惜时光。

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回来,应该洗手。

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

服装穿着重在整洁,不在多么华丽;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家庭实力量力而行。

对待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嫌这嫌那;饮食吃饱吃好就行,不要过分追求美食,三餐只需吃个八分饱即可,避免过量,危害健康。

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

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不要依靠在墙上;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乱抖动。

进出房间揭帘子、开关门的时候,应该动作轻缓,不要故意发出声响;拐弯的时候,应该绕大点圈,不要直楞楞的贴着墙角或者直角拐,这样就不会撞到物品的棱角,以致受伤,也不会因为有人在拐角处突然出现而撞在一起。

拿空器具的时候,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端端正正,不要甩来甩去,不然会显得很轻浮;进入无人的房间,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不可以随便。

做事的时候,即使再紧迫,也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行事。

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僻怪事,不要好奇过问。

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

想用别人的物品,应该明明白白向人请求、以征得同意;如果没有询问主人意愿,或者问了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擅自取用,那就是偷窃行为。

借人物品,应该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弟子规》中,“谨慎”一词的含义对于方今的社会秩序建设的启发可以归结为:其一,社会生活中务必要谨慎于细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社会秩序的构建,社会和谐的构造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从细枝末节中窥出,墨子说:“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一个社会秩序的细微之处,两个社会秩序的细微之处出现扭曲,对于社会秩序的运转并无大碍,但无数个社会秩序的扭曲堆积到一处,如是楚王爱细腰,而国人多饿死的惨状就不可避免。所以《弟子规》将“谨慎”落脚在留意于细节。

其次,良好社会秩序的确立要求社会成员务须谨慎彼此间的交往,其核心之要义即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例如交友当交益友,勿交损友,待人接物,更当小心翼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完成个人的社会分工,安守本分,不要越俎代庖,而要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

再次,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拥有一种自反省的精神,是非之心,廉耻之心,恻隐之心是儒教思想中对于人之为人的定位,并将这三种“心”作为先知先觉赋予人类的三种济世情怀。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捍卫共同的社会秩序,每个人都要谨慎的解剖自己,对照着圣贤的教诲,祛除一切利小、损群体的利益诉求,推及此心用之于塑造社会秩序之平稳 。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六

今天又到了我们每周二的师生阅读日,同学们和老师都各自拿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津津有味的读着,我读的是《弟子规》,它里面每一个故事都含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读完让我感触多多。这本由大教育家孔子先生编写而成的书,那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教育我们要如何做人,做一个会感恩的人。怎样感恩为我们呕心沥血付出的爸爸、妈妈、老师、朋友。《弟子规》让我从中吸收到了阳光雨露,让我放飞自己的心绪。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些都是在说,从古代而得到的教导,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然后要谨慎约束自己,对人诚实守信,不失口,博爱民众,只要做好了这些有余力的事,就可以改变自身的毛病。书中不仅传授了我们许多丰富的文学知识,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学会感恩父母,“感恩父母,人人都会”但未必人人都能让父母感到欣慰,“感恩”要有着端正的态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父母教训我们的时候,必须恭恭敬敬的倾听着;当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必须从容接受;当父母呼叫我们的时候,必须马上回应,不得迟疑;当父母叫我们办事的时候,应马上行动,不可以拖延偷懒。以后在生活中我会谨记于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孝敬自己的父母。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我最喜欢“王裒闻雷泣墓”,这个小故事,王裒从小就是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人,父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非常怕雷声,每当打雷时他立刻便到母亲的房间里安慰母亲,后来母亲去世了,作为儿子他十分伤心,虽然母亲去世了,但只要一打雷他就跪拜在母亲的坟前。

王裒这种行为,使我教育匪浅,深受感动。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而作为儿女的我们却一点都不知心。读了《弟子规》以后,它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还使我可以穿越时空,纵横古今中外的知识,也让我懂得了怎么去孝敬自己的父母,以后做一个感恩父母的人。

教师评语:孩子“阅读点燃思想的火花,”希望让喜欢阅读的你一生与书相伴,不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还要做一个会感恩的人。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七

我是一个不怎么喜欢看书的人,除了教学课本,如果你非要“逼”我看的话,那么我就是一个“胃口”超大的“啃书虫”,我喜欢看武林小说,能给人类启发的书,能教育人类,敬老尊贤,同时也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我感觉令我十分感动的是被称为“民族大英雄”的郑成功,因为他的爸见风使舵,打算投降清朝。可明朝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他一个人去就算了,竟然还带着三千多得叛军,真是太气人了。而郑成功忠君爱国,真是难得啊!

相信大家都读过孟信卖牛的故事吧,可能有些人会这样想,孟信真是个糊涂蛋,卖给人家病牛,得了很多的钱,竟然还要说出事实呀。只有你诚实了,别人才会相信你说的话,这就是诚信。孟信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所以他的为人使人尊敬,尊重。

读完《弟子规》我懂得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而坚持诚信,对大众要有博爱情怀。如果做事有余力,就去学习古代文献,增长知识。

其实《弟子规》就是讲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重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基本生活规范。

弟子规谨信读后感篇八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它还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整洁,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另外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看见他人的优点,要立刻想到学习,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最后是“余力学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值得我们全心全力去研读,读书的时候还要不耻下问,要温故知新,如此才能读好书并从中取得最大收益。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有时,父母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的父母。

垦利县董集镇官庄联小四年级秦梦璐

相关推荐

医院心电图室医生自我评价 医院简历自我评价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

中医科护士自我评价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

化工厂转正个人工作总结 化工厂个人工作总结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宾馆的特种行业申请报告 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申请报告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

师范生就业自我鉴定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医学生自我鉴定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物业主管的自我评价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幼儿教师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

实习生转正自我鉴定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高中一年级学生自我鉴定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