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报告 > 精选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

精选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

作者: 曹czj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一

ok3w_ads("s005");

摘要:近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进步的同时,由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不正确认识及盲目开发行为,导致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成为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动因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了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态化的发展。生态政治产生发展是政治生态学、政治生态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政治生态化是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解决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不可或缺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全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政治发展的趋势之一。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生态政治;政治生态化;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这种关注从某个角度上讲已远远超过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民族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类越来越关注自身共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家园--地球。对生态危机的关注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自身原有的思维方式、生产及消费方式、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伦理观、发展观,以及世界各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前途和命运。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任何国家,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又一次重新走到一起。

基于上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风起云涌的生态政治运动。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每年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为契机而不断壮大,至今方兴未艾。80、90年代在生态政治运动的推动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纷纷建立了众多形形色色的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简称生态党或绿党),生态学与政治学由此联姻形成了生态政治学、政治生态学等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传统政治发展观也由此向政治生态发展观转变。

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一)生态危机--生态政治兴起的动因和基础

所谓生态危机,指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后50年全球环境遭到空前严重破坏和污染,并被一些生态学家、政治家称为20世纪人类犯下的三大愚蠢行为之一和"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日"发起人盖洛德·纳尔逊曾精辟说道:来自自然的威胁(生态危机)是比战争更为危险的挑战,从德国和日本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起来,但没有一个国家能从被毁坏的自然环境中迅速崛起。50年代以后,世界环境相继出现"温室效应"、大气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日趋严重、有毒化学物质扩散、人口爆炸、土壤侵蚀、森林锐减、陆地沙漠化扩大、水资源污染和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十大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残酷地撕毁人类关于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愿望和梦想,这一影响不仅会殃及一代、两代人,而且将影响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生存繁衍。

全球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从以下一些数据和事实我们就可窥见一斑。例如,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6500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3800多种中已有110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600多种动物和25000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生态学家指出,迄今为止,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要使其自然恢复至少要一亿年以上。水污染使人类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据统计有17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陆12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3500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洞庭湖1825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949年减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2653平方公里,据此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一个"罗布泊",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古时?quot;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悲剧在不远的将来又将可能在长江重演。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再次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

全球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损失。据估计,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人民币,这相当于20个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仅1998年长江洪水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亿人民币,而每年全世界因环境污染和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低于2.5万亿美元。因此,生态学家指出地球生态系统正在遭受地球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已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已经超越局部区域而具有全球性质,来自于生态危机的威胁,已远远超过战争、瘟疫,保护地球家园已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类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样,都必须以一定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态系统作为其生存繁衍的基础,在整个地球生物圈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中,人类虽在整个生物界中一方面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并无时无刻不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所谓的"改造"和"征服";另一方面,人类自从诞生之日起又无时无刻不依赖于其他生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它与国家及国际政治生活息息相关,而政治又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政治是人类社会的政治,政治是人的政治。生态危机既然已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政治就必然与生态危机发生必然而深刻的内在联系,它必然延伸到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之中,因此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对全球人类所构成的巨大威胁,此时的全球生态危机就不可能不成为一个政治问题,政治及政治行为对此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生态危机的推动下,政治必须谋求一种全新的政治发展观:生态政治发展观。

(二)生态政治的兴起、发展及意义

生态危机的加剧使人类认识到,社会是身处自然环境中的社会,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具有辨证的双重互动效应,自然生态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社会又对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正负效应。因此,到20世纪50、6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日益成为一个敏感而重要的政治问题,生态政治理论也应运而生。生态政治理论认为,人类不仅是社会的人,同时也是受自然环境限制、约束的人,如果政治行为仅仅去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社会属性关系,而忽略自然生态规律对人的影响,甚至违背自然生态运行规律,以人类自身生态环境及资源的牺牲为代价,去达到少数集

团、阶级、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那么整个人类最终将自掘坟墓,走向自我毁灭的绝境。覆巢之下,焉有安卵?因此,生态政治理论是站在全人类生存利益的高度上指导生态政治运动有序地进行,一定程度上讲,它是超阶级、民族、种族、国家界限的。

最初的生态政治运动主要局限于民间自发组织的政治运动。60年代末,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导致生态政治出现最明显的标志是"生态运动的出现"、"生态党的产生"、"国际环境组织作用的提高与加强"。这标志着全球生态政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60年代后期,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关心的热点。到了70年代,生态政治运动的目的

也已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态政治运动已成为环保、和平、女权运动的多元全球性群众政治运动。最为着名的生态运动当属1970年4月22日美国爆发的有2000多万人参加的公民环保政治运动,正是这次运动促成了世界"地球日"的诞生和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90年代以来,生态政治运动从公众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为公众与政府共同关心"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环境问题。"公共决策"过程的"生态化"使生态运动真正成为生态政治运动。与此同时,从60年代末至今,世界生态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科普学家一道推出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发展与预测报告。如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米都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加博尔等的《超越浪费的时代》,以及由58个国家152位世界着名生态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共同编写的《只有一个地球》等。

伴随着生态政治运动规模的扩大和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绿党"组织应运而生,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影响的日益增强。1972年新西兰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绿党,此后的70~80年代,西欧国家出现了绿党组织兴起的高峰,其中德国的绿党组织对全球绿党组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到1983年,德国绿党以5.6%的选票出人意料地首次获得27个议席,这标志着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正式步入历史舞台。由于德国绿党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展现在公众面前,其党纲将生态、经济、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反对核军备竞赛,谋求国际和平和女权、人权等,并提出相当完备的持续发展方案,因此在1987年议会选举中得票率突破了8%,并获得42个联邦议席,到两德统一后的1994年,绿党已在联邦议席中占有49个席位,成为联邦议院内第三大政党,到1998年,绿党领导人菲舍尔出任德国外交部长,首次成为国家政府中重要领导人。同时,80年代以来,欧洲比利时、奥地利、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以及90年代东欧及其他多党制的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建立?quot;绿党"组织。据统计,1979~1989年,西北欧15个国家的绿党共有117名成员进入11个国家的议会,并于1999年2月在巴黎召开了欧洲绿党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有28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许多"绿色国际"等国际生态政治发展新概念和新趋势。

在各国绿色组织纷纷建立和民间生态政治运动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像联合国下属的教科文组织(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ma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世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ied)、地球之友(foe)等绿色和平组织政府和非政府间国际生态保护组织也纷纷成立,至今全世界已有7000多个非政府和政府环保组织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他们用生态思想、环境意识、生态伦理、生态哲学、持续发展等理念为解决国际争端、冲突、战争,最终为维护国际和平,为国际间经济、文化、政治协调发展以及跨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60、70年代西方民间自发的生态政治运动意义有三方面:一是在生态运动影响下"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国政治家选举和施政的口头禅,即使最狂妄的政治家也必须首先提倡保护环境,以"生态牌"来夯实其竞选实力和政治地位,例如1976年美国卡特成功当选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提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承诺;二是在公众舆论压力下,西方各国政府不得不直接或间接介入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行动中来,并制定相应严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法规,增加环境开支比例;三是在公众生态政治运动宣传下,西方发达国家从工业文明时代逐步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到了90年代,公众生态政治运动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盛会召开以后,不仅发达国家,而且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公众也从纯粹关注环境问题发展为政府与公众共同关心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政治运动几乎触及到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人权等每一个领域。

综上所述,全球性环境问题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又成为民众生态政治运动的源动因和基础,把环境问题作为政治范畴并纳入政治家的视野,用全球性的环保联盟来代替军事、经济联盟,这是全球政治生活和政治战略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由于世界各国绿党的参政,以及民众生态政治运动的深入和范围的扩大,使得各国政治和国际政治向新的方向发展,这就是目前国际及各国内部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三、生态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政治生态化

(一)政治生态化的内涵--政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一词目前经常出现,比如经济生态化、教育生态化、科技生态化等。"生态化"是将生态学原则和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内,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去思考和认识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情况,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政治是人类的政治,人类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政治的发展与人类与自然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政治生态化"这一概念在国内外还鲜为少见。所谓政治生态化,其实质是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政治问题的高度,进而使政治与生态环境的发展一体化,把政治与生态有机辨证地统一起来,最终促进全球政治与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环境在宏观上影响着政治区域的结构、功能和政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制约着政治区域系统的运行以及政府高层决策者的政治举措。因此,政治生态化的提出就是要正确地解决政治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政府决策、公民政治参与、国际政治行为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使政治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发展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政治与环境的内在关系就成为政治生态化研究的核心内容。政治生态化所遵循的是公平性、持续性、协调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循环再生、生态平衡等生态学基本原则和原理。在当今世界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过程中,它将成为传统政治发展的历史转折点,从而构成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新型政治生态观,以推动世界经济、文化、政治、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使人类战胜生态危机,走?quot;人类中心主义"的阴影,向"生态中心主义"转变,步入生态文明时代。

(二)政治生态化对国家及国际政治发展的基本要求

笔者认为,政治生态化认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政治过程生态化。广义上说,政治过程既包括国家内部的政府行为过程

,也包括国际政治环境、政治秩序的动态过程。政治过程生态化对政治发展的具体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治生态化要

求各国政府决策行为生态化。政府决策行为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等对环境保护进行直接干预,同时政府的政策、法令、规章制度、教育方式对经济发展模式、公众行为的影响又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政府决策行为在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它可以把各种权利、手段有效结合起来,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科学素质,去调控人口数量和素质;通过政府实施教育工程去改变人们无节制地追求物质享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培育全新的政治生态观。

事实上,世界各国都曾因政府决策失误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如此严峻,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还在继续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中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及人口问题也正是50~70年代政府决策的严重失误所致。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大跃进"、"大炼钢铁",没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错误政府决策,就不会出现我国北方近年来越演越烈的沙漠化和沙尘暴;没有对马寅

初的批判,中国也许就不会有今天如此沉重的人口负担,而这些政治发展观念和政府政策的失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是无法用数学概念来衡量,这种破坏是快捷、持续、长期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不是一代几代人可以偿还的,往往需要数十代人的不懈努力才可能改变。而这种努力一旦失败,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可能就将付诸东流。这一点从人类曾经消失的古文明即可作为佐证:曾经灿烂一时的楼兰古国"、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的兴衰都为人类当今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前车之鉴。未来政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重塑生态地球村的和谐。政府和政治家们将面临社会团体、公众越来越多的压力,政府官员和政治家也必须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来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以此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球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这是未来各国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必然趋势。因此,当今世界各国亟需一批具有环境意识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政治家。将环境保护知识与法律等基础知识同等列为国家政府公务员报考、考核的内容之一是当务之急,同时考核政绩时应对经济政绩对等考核,以此来促进政府政治行为的生态化。

其次,政治民主和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生态化是政治环境生态化的必然要求。当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向社会领域转移并危及人类的生存发展时,生态环境问题就自觉转变为政治问题。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此公民的政治参与将对政府决策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危机的出现不自觉地促进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主要通过政治选举、投票、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等方式从而达到对政府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起作用;另一方面,公众政治参与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政治生态化中广泛的公众政治参与及意识的增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而改变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的传统消极的观念。广泛的政治参与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政治参与有助于和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避免政治动荡;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对政府的监督,避免政府决策失灵;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决策的科学化、公开化;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公民的环境权这一基本环境生存权利。

政治民主与政治环境生态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①,任何国家如果没有政治稳定,就没有国家、社会秩序的稳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不稳定的社会使人们把过多的物力、才力、财力投入到权利与财富的斗争之中,经济也因此没有和平环境和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供应而停止不前,甚至倒退。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已经从政治环境生态化的高度上阐述了政治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一跨世纪战略目标。这一点"文化大革命"就已经经受了惨痛的教训,不但经济倒退20年,而且因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导致对环境、资源的破坏、人口数量的膨胀造成了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都难以偿还的恶果和环境债务。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又会反过来影响政治环境稳定和政治民主。例如,严重的粮食短缺、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与枯竭,人口剧增并超过环境承载量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出现必然引起政治上的恐慌和不稳定的社会局面,因此,政治环境的不稳定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退化,环境的退化又反过来影响政治的不稳定,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同时,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也具有紧密联系,在遵循环境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快速经济增长不仅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提供了经济基础,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政治民主的进程加快,又会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因此政治民主与政治环境生态化在解决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建立国家、地区间平等、和谐、和平共处的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地球村联邦"是政治生态化的另一基本要求。目前,世界政治秩序很大程度上还是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1999年的科索沃问题即是有力佐证。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的直接后果是地区、国家、民族间的冲突、战争、核军备竞赛等,这些军事、政治行为的最终后果是对生态环境最大的污染和破坏。由于国际政治旧秩序的混乱,导致6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不断扩大和升级。这种冲突最根本目的还是为各自的"狭隘生态利益"。中东地区长年不断的战火的根源就在于争夺水资源是全世界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尤其是核大国,裁军和削减核武器是当务之急,强权、霸权政治不仅加剧地区动荡、国家冲突,更不利于环境的持续发展。目前全球每年军费开支超过一万亿美元,这些费用的十分之一用于环境,那么所有发展中国家的自然保护区就可有效地得到保护。

生态学认为,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物种间不论强弱、大小、进化时间的长短,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各国也应遵循这一平等性原则,减少或消除强权和霸权政治,避免地区、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对地球生态环境威胁最大的核军备竞赛,以此来保证全球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因此,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促进国际政治生态化,就必须建立全球伙伴新关系。这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既要求推动国际社会间在维护、恢复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合作,又要推动国际社会在经济、社会方面的合作,这种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必须包含环境与发展两方面,改善国际经济环境,以利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的可持续目标;这种新型关系必须是公正平等的,建立在平等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之上,要实事求是地考虑造成地球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同国家间的责任,并以此确定相应的义务,在制定有关措施时,必须考虑到各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不能不顾及历史和现实而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种新型关系必须有国际社会共同有效、积极、务实地参与,在承担这一责任时各国之间也必须停止无休止的争吵,因为全球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只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才能建立这"新型全球伙伴关系",确保全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共同目标。

第四,政治教育生态化。教育是人类改造自身的一种实践活动,教育过程中蕴涵了人类与自身的关系、与身外自然之间的关系。教育对人类自身自然的改造及影响,是以人类对身外自然的改造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教育并非纯粹的精神文化现象,它并没有远离自然界,相反它是以

人类自身自然为对象,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作为政治教育亦不例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民政治文化与政治意识。政治教育生态化是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原则渗入到政治教育之中,将受教育者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提升到全人类的生存文化、生存意识上来,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环境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因此,在生态危机遍及全球的严峻形势下,现代政治教育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它推进政治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教育生态化时代。通过政治教育生态化过程,使人类认识到工业文明时代已走向尽头,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时代发展的总趋势。

综上所述,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是全球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而生态政治运动及各国生态绿党的成立发展成为政治生态化产生发展的基础,政治生态化成为解决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政治生态化也就成为未来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

- 9 -

相关热词搜索: 政治生态情况汇报 生态 政治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精选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二

xx党办(政治生态建设领导小组):

根据《关于整改巡查发现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我党总支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对政治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一年来,总支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党员干部,以党的建设引领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总支所属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能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在思想上拥戴核心、政治上维护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反对分裂斗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按照《通知》要求,向所属支部发放政治生态自我评估调查问卷15份,收回15份,平均得分为97分。成立由各科室负责人及支部书记组成的政治生态状况量化评估小组,对政治生态状况量化评估表进行逐项研究评估,最终得分为96分。

(一)、认真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总支将抓好党员干部职工思想教育作为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和思想保证,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素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届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厅重要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习研讨,坚持不定时随机抽查学习成果,坚持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坚持适时开展学习效果测试。

(二)政治生态环境能够做到风清气正

政治生态环境能够做到风清气正,全体党员干部能够履职尽责,廉洁自律,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求落实在日常工作中。班子成员带头讲政治,讲大局,讲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积极干事创业;在重大事项决策上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班子工作定期评议制度,提高民主决策的透明度。教育引导所有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到不越雷池、不踏红线,确保权力在有效规范运行;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按照党的干部工作原则、程序、纪律办事,不断规范业务流程,确保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相关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确保政治生态环境的风清气正,创造干事创业、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总支坚持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到位,制定了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修订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干部职工请销假暂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加强了干部队伍管理、严肃组织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树立了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虽然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整改巡查发现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党总支对政治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自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够严格的问题。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的不够到位,有时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各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谈心谈话较少,做的不够好,需要加强。

二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经常,不深入的问题。在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时,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运用不到位,还没有实实在在达到红脸出汗、净化心灵的应有的效果。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持续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自身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强理论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用党的政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二)加强纪律建设,守好纪律底线

增强遵守纪律、执行纪律、维护纪律权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学会用政治观念、纪律思维想问题、办事情。进一步加强《准则》、《条例》等一系列条例规定的学习教育。

(三)严格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党的意识,牢记党员身份,加强政治学习和教育,强化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严格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坚持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交换意见。

精选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三

2021年,xxx公司党委、纪委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向好,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一、公司2021年政治生态总体评价

2021年,公司党委、纪委按照xxx集团党建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以ds学习教育、“xxx”活动成果巩固深化、xxx集团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突出抓好理论学习促学用结合、规范管理促党建融合、转变作风促提高效能、深化教育促清正廉洁、严肃执纪促警醒敬畏,党的政治引领进一步彰显、党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进一步强化。同时,存在部分基层党支部抓党建融合力度不够,党建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思维固封、缺乏担当任事的勇气和能力等亟待补齐的短板。

二、公司2021年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

(一)把握“国之大者”,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

公司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极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带领全司员工围绕“xxxxxx”理念,全力推进交通强国项目攻关、xxx等重点环保项目建设和布局、xxxxxx成立和发布等工作,切实发挥央企引领作用;坚决贯彻xxx集团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xxx”,积极构建专业化运营格局,增强内生动力。

(二)加强理论学习,思想建设进一步巩固

2021年,公司党委聚焦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宣贯,坚持“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各级党组织把ds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始终,党员领导干部领学促学,以上率下效果明显;突出学史力行,切实为员工、客户办实事、解难题,ds学习教育成果转化走深走实;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和过双重组织生活;公司纪委坚持引导和督促结合,开展高管人员学习效果检测,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自觉明显提高。

(三)深化组织建设,堡垒功能进一步发挥

2021年,公司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严格落实党委(党支部)前置研究程序,健全完善议事决策规则,建立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调研制度,促进“一岗双责”责任落实;坚持按照“四同步、四对接”要求,着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持续优化完善党建kpi考核、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述职评议等培训考核评价机制,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向基层传导;公司所属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党建引领,促进生产经营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升。

(四)抓实作风建设,“四风”思想底线进一步筑牢

2021年,公司党委按照“问题导向、全员参与、长效管理”的原则,部署开展xxx专项活动,员工在文风、学风、作风、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大改进,开短会、重实效、少发文、重参与的风气基本形成;公司纪委始终坚守深挖细查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重大节日,提醒打招呼,重申纪律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各项廉政规定的思想底线基本形成。一年来,未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招九条”问题。

(五)强化纪律建设,高压态势进一步保持

2021年,公司党委、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深入开展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影子公司”、“影子股东”专项整治;按照“零增量、减存量”开展近亲属回避整改;严格落实《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加大对失职失责追究力度,2021年对xxx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公司纪委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依规依纪给予处理,全年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xxx人次;切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通报2020年以来违纪违规问题查处结果,召开一次警示教育大会,深刻剖析根源,“以案五说”,坚持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六)树立良好导向,选人用人进一步规范

2021年,公司党委坚持规范选人用人,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廉政意见“双签字”;坚持“好干部”标准,正确把握选人用人导向,全年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xxx人,并规范开展选人用人“一报告两评议”,未发生带病提拔问题;制定或修订《xxx公司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办法》《xxx公司管理的优秀年轻干部管理办法》《xxx公司挂职、轮岗交流管理办法》,注重源头培养,做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全年交流、调整21人;完善绩效考核、履职测评、日常管理“三位一体”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所属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管理。

(七)落实“两个责任”,工作合力进一步凝聚

2021年,公司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监督谈话、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单位、分管单位与基层管理人员廉洁约谈实现全覆盖;公司党委定期研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年专题研究相关议题xxx个;扎实开展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巡视巡察整改推动解决问题、促进改革发展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公司纪委探索运用“清单式”监督,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监督检查;着力推进监督协同,建立工作例会机制,研判监督重点事项,逐步完善大监督格局;开展《xxx集团“一岗双责”履职成效检测工作指引》试点工作,推行“一岗双责”履职内容清单化、具体化、成效检测标准化。

三、公司当前政治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围绕心系“国之大者”履职担当作为、纵深推进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公司改革调整两年多来,以xxx为核心主业的产业结构基本定型,公司本部“xxx”功能逐步完善,但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意识淡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不高,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存在偏差。

二是思想建设不够深入,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单一。政治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日常偏重于集体学习,浅尝辄止,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上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掌握还不够透彻,在完整、准确、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上有所欠缺,在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构建xxx业务新发展格局,思路不够开阔,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创效能力不足的问题亟待解决,xxx运营与商业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三是工作作风不够严实。少数领导干部对公司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执行力不强,搞有选择的执行;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回应不重视、不及时,解决办法不多,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能力;研究问题“浮光掠影”听取表面情况,缺乏“解剖麻雀”的细致功夫;对干部批评教育的多、动真碰硬的少,开会布置的多、跟踪问效的少,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安排轻检查,重形式轻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同时在践行招商信条方面,领悟信条仍然不深不透,践行信条仍然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入脑入心、体现在行动中。

四是基层党建管理不均衡、不充分。公司各级党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党建工作质量还要提高;船舶党建工作、船员党员管理比较薄弱,基础管理工作有待加强;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质效提升等工作深度融合的方法、路径、载体不够丰富,特色不够突出,效果不够明显;党性意识教育有待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五是干部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虽然经过优化调整,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人员相对富裕和人才绝对短缺的矛盾比较突出,年轻后备人才依然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一些干部在生产经营专业管理、风险防控和思维创新等方面知识储备不足,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干部职工思想守旧、执行力差,担当作为意识不强,缺乏涉险滩、破坚冰、啃硬骨头的精气神。

六是“两个责任”落实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一年来,公司虽然认真开展了招商局党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完成了对所属单位、部门巡察整改“回头看”工作,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压力传导不够,重经营轻党建、重完成指标轻基础管理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四、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抓理论武装,在落实上下功夫

坚持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努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发挥党委“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引领作用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表率作用,督导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广大党员的党性意识教育,巩固拓展ds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化对“四史”的认识,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不断增强斗争本领。要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公司转型发展的职责使命贯通起来,统筹落实公司“十四五”规划和改革发展重点工作任务。

(二)抓管党治党,在责任上下功夫

坚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强化各级党组织书记的第一责任,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进一步修订完善公司《基层党务工作指引》,明确责任清单,加强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公司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谈话制度,定期约谈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层层传导管党治党压力,督促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要认真开展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将考核结果与岗位调整、薪酬待遇紧密挂钩,强化政治责任,激发担当精神。

(三)抓“三基”建设,在标准上下功夫

坚持问题导向,把“建优基本队伍、建强基本组织、健全基本制度”作为贯彻落实建党思想的生动实践,紧扣“推进党建标准化、推动党建高质量”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能力、建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坚持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定期检查督导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按照《xxx集团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措施,优化党建工作kpi考核指标,按照“对标自查、规范提升、考核验收”要求,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自查验收和考评工作,要形成“党建好不好标准说了算、工作好不好清单对标看、落实好不好发展说了算”的工作新局面。加强xxx党建和党员管理工作,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跟进到哪里。

(四)抓党建融合,在实效上下功夫

坚持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各级党组织书记真正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着力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党建与其他各项工作“两张皮”问题,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自我循环”,使党建“软实力”成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要聚焦主责主业,紧贴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利用党建项目化管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载体,积极探索实践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目标融合制定、工作融合推进、载体融合创建”的“融合党建”模式,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力度,加快企业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五)抓队伍建设,在机制上下功夫

坚持“好干部”标准,全面贯彻落实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xxx董事长在xxx集团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人才培养、选人用人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优秀骨干船员,切实解决公司“人员相对富余与人才绝对短缺”的矛盾。

(六)抓从严治党,在监督上下功夫

坚持健全完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机制,压紧压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书记监督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持续推进自我监督、职能监督、协同监督、监督的再监督融合贯通,增强监督的协同性、精准性,更好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综合运用审计监督、巡查监督、专项监督,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加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持续推进正风肃纪,毫不松懈纠治“四风”树新风。精准施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巩固拓展“弘改提”专项治理成果。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建立健全案件查办、整改治理、监督警示一体贯通,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

推荐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推荐)(5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

有关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范本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

如何写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通用(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

如何写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精)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

最新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通用(4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最新

2023年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通用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有关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自评报告(推荐)(6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

精选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报告总体评价简短(九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

如何写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报告总体评价范本(4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如何写政

推荐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情况报告总体评价通用(二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