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口号大全 > 白族的民俗作文500字大全

白族的民俗作文500字大全

作者: 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白族的民俗白族的篇一

;

1999年7月4日,在昆明世博园听到禾雨生病住院的消息,我立即赶到昆医附二院内科病房看望。进病房,见他鼻插氧气管,坐靠在床头。一见我来。他要拔氧气管下床,我马上前去劝止,他说没事,患肺心病。有点喘,但经医院精心治疗,好多了。看他脸面、嘴唇有点发紫,但目光一样炯炯有神,笑容可掬,言谈侃侃,自信不久就可以出院。我为他早日康复默祷!

谁料,这次会面竟成了永诀。2000年3月28日,禾雨因病医治无效而长逝昆明。

禾雨,白族,原名段树荣,1933年10月5日生于滇西北剑川县城早街。1946年考入剑川县立初级中学第十班。他读初中的3年,正值学校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革命文艺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时期。天资喜爱音乐的禾雨,决心做一名为人民歌唱的战士。他在《剑湖儿女的心声》(《大理文化》1992年第三期)一文中回忆道:“在当时,唱革命歌曲,跳革命歌舞,就是参加革命活动。要革命得首先参加革命歌舞活动。”1949年。他加入了中共地下党。此后,他激情勃发,写了两支歌:《将正义的歌声燃烧到黎明》和《广场小跳》。这两支歌,后来刊于解放军总政治部编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解放战争时期歌曲选集》。

解放后,禾雨到大理师范学校读书。这一时期,他课余就钻研音乐理论,进行创作实践,还着力收集白族民歌、大本曲音乐。1955年,他分配到丽江这个多民族的地区(当时的丽江地区,还包括今天的怒江、迪庆两州和大理州的剑川、鹤庆两县)任教,有机会徜徉于藏、纳西、彝、傈僳、白、普米等兄弟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歌海洋中,更激起收集、整理、编译各族民歌的浓厚兴趣。40多年来,他跑遍丽江地区的山山水水,收集的民歌素材成百上千。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民歌,他都尽量收集、整理、比较,从中探索各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创作的营养。单以杨放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云南民族民间儿童歌曲选》(1983年)为例,禾雨记录、整理的民歌就达22首:藏族民歌有中甸的《白鹤啊,借一借你的翅膀》、维西的《北京多美好》、德钦的《北京,美丽的北京》、贡山的《恩情不能忘》等;纳西族民歌有丽江的《呀阿丽》、宁蒗的《竹笛一响多快乐》等,白族民歌有剑川的《白月亮》等5首,傈僳族民歌有怒江的《保护小羊》等3首,此外,还有丽江的《踏歌来》等和宁蒗的普米族民歌《砍柴去》等。

民歌是发自民族心底的声音。各族民歌有各自民族的个性特点,但又有为各民族所喜爱的共性特点。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就是雷振邦运用白族民歌特点创作出来的。禾雨收集民歌,学习民歌,就是向民歌汲取营养,“消化民歌。写出新曲”。他的代表作《北京有个金太阳》,就是在他的这种音乐理念指导下创作出来的。1953年在大理创作的第一稿,虽在《新中华歌选》上发表后,也得到群众的欢迎,但禾雨经过仔细思考,总感觉有些不满意,认为这一稿“基础不厚,写得不深”。到丽江地区后,他与藏胞的接触多了,感情深了,藏胞优美动听的“弦子”,使他的灵感来了:“就这样改!”在词与曲的互相映衬上,在感情与音乐体现上,他找到了最佳的融合点,《北京有个金太阳》第二稿修改好了,在云南群众艺术馆编辑的《高高山上一枝花》上一发表,立刻引起了轰动:《上海歌声》1963年第9期转载了,《少年儿童歌曲选》、《师范教材》、云南省文化局编印的《活叶歌选》等期刊也转载了,《上海之春》电影还把它选为插曲,《北京有个金太阳》一下子唱遍了全中国。禾雨说。这是“从心灵唱出来的歌”,它“是从群众中来的,因此,也就很自然地回到了群众中”(禾雨:《(北京有个金太阳)诞生记》,载《春城晚报》1993年12月28日)。禾雨运用其他兄弟民族民歌特点创作的歌曲,一样受人喜爱。如:50年代他与张苛合作的《赶车纳西人》,是用纳西民歌风格写成的反映纳西同胞新的生活、思想、情感的又一首好歌。此歌后来作为代表中国的一个节目在莫斯科“世界青年音乐会”上演唱,赢得了观众。获得了奖,还被前苏联广播电台用作对华广播的开始曲。他与践耳合作的《纳西山歌》,也很出色,被一些音乐院校选为音乐教材。

1959年,由当时的张冲副省长提议,请禾雨和作家李乔合作,创作一首给彝族同胞唱的歌。禾雨根据李乔的歌词。写成有彝族民歌风味的《小凉山升起了温暖的太阳》,在宁蒗彝族同胞中传唱,颇受欢迎。1981年宁蒗彝族自治县25周年县庆时,被定为该县的县歌。

他用白族民歌风格编创的《白月亮白姐姐》,一样很受群众的关注。1966年,由纳西族歌手张琼芝先后在北京“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演唱,赢得了中国听众和世界青年朋友的赞赏。

禾雨创作的歌曲,民歌味很浓,使人越唱越爱唱。有人说,禾雨作的歌曲,只看歌名,还没有唱,也闻出了它的“民族味”。事实正是这样:《纳西花华色》、《阿丽里献给毛主席》、《白族姑娘赶四方街》等等,不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么?因此,人称禾雨为“创造新民歌旋律的大师”,这并不“过誉”;我则认为称他为“滇西北高原的王洛宾”,也是当之无愧的。

禾雨的音乐创作很丰富,发表的作品很多。其中成册出版的主要有:藏族民歌集《金花献给毛主席》(1957.4)、《白族大本曲音乐》(1957.11)、白族小歌剧《小金花》(1960.12)、《云南花灯常用曲调选》(1965初版,1978再版)、《云南花灯常用曲调101首》(1983.9)、《少年儿童歌曲100首》(1983.9)、《禾雨少年儿童歌曲选》(1984.4)等。此外,禾雨还发表过有关音乐、舞蹈、诗歌方面的多篇论文。

我和禾雨同是剑川金华人,又同是剑川中学学生,但由于入学时间的先后,他1946年考入剑川中学时,我考到昆明师院去了,所以解放前我不曾与他相识。

1950年9月,我师院毕业,分配回剑川文教部门工作,因为彼此都喜欢音乐,搞创作,又常到白族歌手张明德那里记录白族民歌,慢慢相识了。他说,解放前他就唱过我创作的《有苦无处诉》和《童谣》等歌。1957年,他调到云南人民出版社任音乐编辑后,他征稿,我供稿,我们联系更多。在云南民歌第四集《小小荷包》中,刊出了我记录的白族民歌《海东调》和《小心肝》,同时刊出了禾雨记译整理的白族民歌《泥鳅调》、《摆面汪》和《不要媒人也成亲》等。说到《泥鳅调》,禾雨和我还有一个小故事:我俩先后向张明德记录了代表白族人民历史上反抗压迫的典型的白族传统民歌《泥鳅调》,但张先生只记得第一首词的前四句和第二首的末四句,中间的八旬怎么也想不上来,感到十分可惜。为了避免这支歌久搁后遭泯灭,先由禾雨将已收集的《泥鳅调》(词虽不完整,但基本讲得下去)介绍出去,以供引起人们的关注,提供出完整的歌,一面继续探访。尽量把所缺的词找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访问,舍利从剑川县城西门街张家冲李阿义大妈处幸运地访到了全词。她说,这是她小时经常听见大人唱而记得的。经舍利记录整理后,在李晴编的《大理白族音乐选》中刊出。1984年《云南白族民歌选》出版前,编者征得我们的同意,《泥鳅调》记录者联署为禾雨、舍利。我们多年的宿愿实现了。彼此都感到很高兴!

禾雨还是一位热爱儿童的白族著名音乐家。直至临终前,他还为儿童创作了最后一支歌《雪山爷爷我爱你》。这种风范,是禾雨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学习。

禾雨同志走了,但他“金太阳”的歌声和他其它的音乐作品一样。永远在中国大地上萦回!

相关热词搜索:;

白族的民俗白族的篇二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曰和佳期。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曰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大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民以他们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化、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房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不能去大理的旅游爱好者,可以去离昆明市最近的昆明市五华区沙朗白族乡就可以一睹精彩。

白族的民俗白族的篇三

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此外四川省、重庆市等地也有分布。

火把节、三月街(民族节)、清明节、中元节、冬至是白族传统的节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汉族一样,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十过春节,初一有抢新水的习俗,谁第一个接到新年的第一汤泉水,那么来年里肯定会很吉祥。在初一到初五不准动除了厨具以外的金属器具、不准泼水及扫地。初二祭天地,初三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饭前祭祖时,忌讳外人在场。大年三十,要把借给别人的东西要回来,否则来年找钱不顺,粮食不丰。因而借了别人家的东西,必须在大年三十之前还给别人。大年初七为女人节,妇女不做饭,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劳动,而是尽情地玩耍;大年初九为那男人节,男人休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祭祖节。元江县的白族每年的三月会或天子庙会期间,禁止杀生。云龙县的白族,七月半这一天不准人们到处乱走。

历史上白族崇拜本主,如今作为一种习俗保留下来,表现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本主庙,庙内供奉泥塑或木雕本主神像。进入白族的本主庙,必须虔诚、肃穆,禁止大声喧哗,禁止触摸本主神像。白族也崇拜各种神灵。怒江州一带的白族,如果有人生病,必须以牛、猪等做牺牲,进行祭天活动。活动一般在村子附近山顶上的一棵大树下进行,全寨人参加。这棵大树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

兰坪县白族则于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原始的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在村旁一棵大树下举行,以黄牛做牺牲,称“登天牛”,这棵大树称“天牛树”。“登天牛”和“天牛树”神圣不可侵犯,禁止砍伐,禁止在树下大小便。

云南大理白族三月街,也叫大理三月会,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会期是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三月街既是滇西最大规模的物资交流盛会,也是滇西风格独具的民族体育和文化娱乐盛会。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为“三月街民族节”。节日期间,中外客商云集,集贸市场活跃。由12个县市代表队参加的大型文艺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龙灯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还有赛马、洞经音乐演奏、龙舟赛等文体活动。

火把节在白族语中叫福旺午,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刹时,烈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每年农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举行为期三四天的“绕三灵”。节日期间,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边唱边舞,齐聚“神都”圣源寺,进行朝拜仪式,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相传,南诏大将,大理国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他所居住的寺庙称“神都”,建于上阳溪圣源寺。

白族地区节日多、庙会多、歌会多。从春节到正月十八,几乎天天有节日,夜夜耍龙灯。从正月到开秧门的几个月内,月月有庙会,各村各寨都要迎送本主(即本村或本地崇拜的神主),过本主节,非常热闹。此外还有三月街、蝴蝶会、绕三灵、火把节、石宝山歌会、茈碧湖歌会、海西海歌会等等。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和恋爱提供了极好的机会。白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充分利用这些机会,物色对象,对唱山歌,或者与情人幽会,借三弦和山歌传情达意,谈情说爱。

在这些节日、庙会和歌会中,白族青年男女尤其喜欢参加石宝山歌会。每逢农历七月,数以千万计的青年男女都要成群结队地去参加为期7-9天的石宝山歌会。只见山上山下、树林崖边、庙宇里外,以处是参加歌会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穿上节日盛装,精心打扮,小伙子精神抖擞,人人背龙头三弦。只听三弦声声,歌声阵阵,此起彼伏,昼夜不绝,场面十分壮观。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用歌唱对与对方相识,可以用歌唱向对方试探,也可以用歌唱询问对方个人和家庭的情况,然后再用歌声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这样一来一往、一问一答的男女对歌,有时可达数小时乃至十多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通过对歌、姑娘和小伙子相识了,相恋了,甚至当场互赠了定情物,盟定了终身。

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老君山系。这里峰峦叠嶂,林木葱笼,既是被称为“南天瑰宝”的南诏大理石窟所在地,又是一年一度的白族万人歌会的活动场所。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于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一日举行,以川流不息的数万人上山,随心所欲地唱曲对歌而著称于世,代代相袭,被誉为“白族歌城”。歌会流行的剑川白族调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

歌会期间,来自剑川、洱源、大理、丽江、兰坪等县市的白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此,一边游览山林古刹,一边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地唱曲对歌。方园十多里的山间小道上,游人如织,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声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

弹弦唱曲本来就是白族青年以歌为媒,寻求知心伴侣的巧妙方式,歌会自然便成了他们最为公开的社交场合。通过对歌互相了解,比试才能,倾诉心曲,因而每段歌词都是那么质朴纯真,耐人寻味。每当出现一对精彩的对唱,围观者立刻云集四周,人们都从中获得至善至美的艺术享受,也有不少青年男女正是通过唱曲对歌结成百年之好。

自然,上山对歌的也不止青年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上得山来便要尽情舒展歌喉。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族调可以得到幸福吉祥,亦或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唱调子成了他们还愿之举。中年人则多数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歌会流行的曲调以大理州中部方言区流行的剑川调为主,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韵跑调。

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的基础上,面对当时情景加上即兴创作,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不分胜负。因此,石宝山歌会既是白族人民抒发情怀,赞美生活的盛大聚会,也是进行民歌艺术交流,传承民间艺术的桥梁。

石宝山歌会以被称为“云南悬空寺”的宝相寺区为主会场,这里怪石嶙峋,山泉铮琮,迂回曲折的石阶路通向一座座构建于危崖绝壁的宝刹。山脚则有对歌台、小广场。歌会期间便成为专为歌会服务的集市,摊贩云集,各色小商品琳琅满目,尤以各种风味小吃和地方特产最盛,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烘托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入夜,街场变成了篝火晚会的会场,青年男女耍起石宝山特有的“香龙”,跳起霸王鞭舞,来自各地区的游客也纷纷争相献艺,欢歌笑语,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关于歌会的由来,流传着不少神奇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宝山形如石钟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钟。每当金钟敲响,山下的沙溪坝子便风调雨顺。后来,有一条九头恶龙口喷烈焰,把金钟化为石钟,并随时兴妖作法,常给坝子带来旱灾虫灾。沙溪有一对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侣得到本主神灵点化,得知用歌声可以破除恶龙妖法,便邀约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对歌,终于击败了恶龙。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与恶龙搏斗中丧生。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人们便年年上山对歌,成了代代相传的歌会。

朝鸡节,每年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在宾川鸡足山举行;

耍海会,八月初八在大理才屯举行;

石宝山歌会,农历七月末的在石宝山石钟寺举行三天;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在白族屯寨举行。

葛根会,一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

相关推荐

最新交通运输服务个人简历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丰田汽车营销策划方案汇总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

专业能源与环境心得体会(案例16篇)

读书心得是对所读图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和运用书中知识。为了帮助大家写好培训心得,我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第一段:引言能源

2023年企业管理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通用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

2023年描写卢浮宫的作文优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3年贫困生申请书?贫困生申请书怎么填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最新车间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报告 车间员工试用期工作自我总结精选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

2023年车间员工试用期工作总结100字模板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最新应聘业务员自我介绍优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

最新教师面试个人自我介绍800字左右 教师面试个人自我介绍简短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