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报告 >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作者: 曹czj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一

ok3w_ads("s005");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宏观教育的特点及内涵,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内涵。之后文章对宏观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包括:极大促进了各种教育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丰富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内涵,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智力基础。

【关键词】宏观教育;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意义

一、宏观教育的特点及内涵概述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信息化大潮的兴起,各种教育思想也如雨后春笋,不断破土而出,各种教育形态也纷纷登台亮相,从而在世界教育舞台上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我国当时还处于教育变革的起步阶段,尤其是后来十年动乱,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教育才真正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宏观教育的理念也正式在社会教育体系中推广开来。在我国宏观教育体系中,教育形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从正规的学校教育,到继续教育,从职业教育到业余培训,还有一些电大、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另外,政府组织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法制宣传等都属于宏观教育范畴之内。

宏观教育的产生,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一般认为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教育的经济取向思潮;终身教育思潮;教育个性化思潮;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思潮;教育的全球价值取向思潮;教育国际化思潮;教育信息化思潮是促进宏观教育产生的主要动力。宏观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多目标、多功能的有机和有序的社会大系统。一般来讲,宏观教育系统的组成包括学校教育系统、技术教育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三部分。其中,技术教育系统主要涵盖了作为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的各种技术教育;社会文化系统要涵盖了家庭教育、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民主教育、法制教育等。宏观教育的主要特征体现为:终身性、实用性、超前性、全面性、开放性、连续性、多样性。另外,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宏观教育还呈现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个体与集体相统一的特征。

二、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内涵概述

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总结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而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还包括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基础,以人才、科技为先导的社会发展模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体系的不断健全,显然,宏观教育的理念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工作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把和谐社会建设与宏观教育理念相连接,旨在通过进一步深化对宏观教育的认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进我国整个社会呈现一个积极、良好的发展风貌。

三、宏观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意义分析

1.极大促进了各种教育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持

我国改革开放之前,教育基本上是以校内教育占主导,基础教育的入学率很低。而高等教育还实行的是精英式的教育。在那个年代,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整个社会中极少的比例。再加上教育形式缺乏多样化,导致整个社会的人才极度匮乏,社会主义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宏观教育的理念丰富了社会主义的教育兴办内涵,使得我国的国民素质有了迅速提高的理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例,2007年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分别为1987万人和861万人,30年分别增长了3.4倍和4.2倍,分别占当年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一半。同时,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也相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数据显示,2007年非学历的中等教育毕(结)业者超过6800万人次,高等教育毕(结)业者也超过412.6万人次,企业年培训规模9100万人次。另外,国家专项支持建设的107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8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职学校、70所示范性高职学院在丰富社会主义教育内涵,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输送人才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如此,宏观教育理念使得我国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函授、电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就。

2.丰富了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内涵,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每个公民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不良思潮开始先后涌入我国,包括金钱至上、物质至上、自由散漫、自私自利的思想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且还影响了未来中华民族的走向。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一种良好的社会发展趋势,为此,我们的社会必须革新,每个公民也必须革新,这就需要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坚定自己的信仰、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让教育成为升华自己的动力,让教育成为提高自己的平台。因此,构建学习型社会势在必行。而宏观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是其它任何模式所不可代替的,而且在宏观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秩序正常运行,推进国民素质提高的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以德国为例,德国通过宏观教育不断的变通教育模式,推动了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尚,最终实现了社会良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成就。

3.促进了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

教育模式,是长期以来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下积淀而成的一种特殊的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社会特有的文化形态,而且很难改变。因为,教育的指向是全体公民,因此教育模式的转变也需要全体公民的共同努力。最关键的一点,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整个社会树立一种“教育为大家,大家为教育”的理念。比如,德国宏观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德国公民都是教育受益者和提供者,也就是说每个公民一方面在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也同时提供者教育别人的义务。这样建立起来的具有宏观教育观念的学习型社会,不仅能够完成学校教师的任务,而且还能让在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们不跨出校门半步,就对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并不断鼓舞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教育工作,对教育进行投资,对整个社会的教育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职责。如果国家有需要,每个企事业单位中的能胜任教育岗位的人员都可以被纳入专业队伍、担当兼职教师的职务。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之处;不仅能够让学校向社会拓展,也能够让社会参与到办学当中来。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都非常有帮助。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用宏观教育逐步丰富我们的教育内涵,尤其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内涵,这对于缓解我国教师资源紧张,师生比例失调的问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智力基础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他人头脑中的个体和群体对教育的认识和看法,教育观念会进一步影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教育观念作为一种思想沉淀,它对教育的深刻作用,不是以物化的形态显现的,而是以隐性的内在规约表现的。在宏观教育理论提出之前,大部分人都认为教育是给少数人提供的平台,尤其是高等教育,能接受高等教育就成为了社会精英。因此,人们把教育看的十分神圣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为了上大学,为了挣钱。价值利益成了人们接受教育的主要驱动力。宏观教育理念的提出,促进了人们对接受教育的看法,改变对上学的认识。具体来说,宏观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开始正确认识教育对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的关系、短期价值与长远价值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受教育是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是为国家做贡献的重要渠道。更多的人开始树立了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形成了一种“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奋发向上的生活姿态。在学校教育方面,也开始根据不同的主体确立相应的操作性的教育观念,社会和家长也开始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家庭观等。

四、结语

其实,究竟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宏观教育,不光是我国,世界各国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宏观教育的理念虽然模糊,但的确为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动力。一般来说,宏观教育是相对微观教育而言的,其中微观教育更多的是关注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较小的群体,比如学校的某位学生或者某些学生,某位老师或者某些老师;宏观教育则是针对整个国家或者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而言,比如教育事业取得的成就,教育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促进,教育的分类等等,这些则可以视作宏观教育的范畴。虽然对于宏观教育有这样或者那样模糊的认识,但宏观教育在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宏观教育的优势,在未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同时,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也会相应的带来人们对宏观教育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也是宏观教育深入发展的一个新契机。总之,宏观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相辅相成,互为依托。

参考文献:

[1]屈兵,李国斌.论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j]. 成人教育,2011(8).

[2]王义高.当代宏观教育思潮之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96(2).

[3]王艺莎.浅谈宏观教育[j].成人教育,1999(12).

[4]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成就和未来展望[eb].

[5]杜爱华.宏观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关系[j].人民论坛,2010(7).

[6]孙涛.终身教育理念下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人教育,2011(8).

[7]李维喆.我国终身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9).

[8]赵正华,李三元.论教育观念的转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5(4).

相关热词搜索: 推进 和谐社会建设 发展 教育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二

ok3w_ads("s005");

钟正生

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悉数公布后,负增长多年未见。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令人惊愕,全球供应链的几近停摆更是始料未及。后续中国经济势必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宏观调控也将面临更为艰难的权衡。

本文认为,相对滞后的复工复产、迫在眉睫的“二次冲击”、新旧不接的基建投资等,令中国经济明显偏离此前的增长轨道,因此“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而房地产市场的相对平稳、传统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广阔空间、中国供应链的相对韧性等,则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急需的回旋余地。中国需要理性设计一揽子宏观政策,一方面秉承“补差补缺”的底线思维,加力扶持受疫情冲击最重的行业、企业和个人;另一方面寓改革于调控中,着实推进一些关键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一、当前中国经济的“利空”与“利好”

从六大发电集团日均煤耗量来看,4月中旬以来经济活动未有进一步修复,仅为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这主要由于外需快速下滑,以及国内消费启动仍然十分有限,导致4月以来中国经济仍然没有扭转同比负增长的局面。这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二季度中国经济明显修复有较大差异,也是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准备”的宏观背景。

在此宏观背景下,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边际变化。借用股票市场的术语来说,有些边际变化是“利好”的,有些边际变化则是“利空”的。

先说“利空”的边际变化。一是,复工复产相对滞后。现在企业即便复工,未必能够很快复产;即便复产,也仍要以全球供应链的修复为前提。如果有一个关键零部件缺失,那么整个生产流水线可能都会停摆或延迟。

二是,“二次冲击”迫在眉睫。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首当其冲地受到疫情冲击,目前来看海外经济二季度所受冲击最大。因此,在中国疫情有缓解、经济正修复之际,不期而至的外需“断档”来袭。

三是,基建投资“新旧不接”。基建投资一直是中国逆周期调控的最重要发力点。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早在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未来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焦点所在。今年以来,中央多次提出加快新基建建设进度,这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以及在中长期内的平稳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不过,新基建不同于传统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其体量并不大。从此前市场理解的新基建七大领域规模来估算,2020年约为1.1万亿元,只占去年基建投资总额的6%。近期,国家发改委界定了新基建的范围,明显比市场理解的口径要窄,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就更加有限。

再说“利好”的边际变化:一是,房地产市场恢复较快。目前,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已经回升到去年同期的85%。100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供应面积,从3月中旬以来已经连续四周显著高于去年同期。这表明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供应较为积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的状况没有发生变化。这背后原因,有“因城施策”下的政策边际调整,有货币宽松背景下房企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也有立足中长期的都市圈发展带来的愿景。

二是,制造业投资智能化升级可期。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9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中国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上升到14.4%,万事达卡财新bbd新经济指数(衡量1单位gdp中新经济成分的占比)一直在30%附近。但新经济加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可过高估计。而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设备更新换代,以此带动制造业投资,可对经济增长产生较明显的拉动作用。201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部署了“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进一步把握好疫情带来的新的挑战和机遇。这是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契合点,也是经济短期增长与中长期增长潜力的平衡点。从非金融企业上市公司的资本支出增速来看,2020年恰逢中国新一轮设备更新换代的起点,如果没有意想不到的疫情冲击,可能已经开始“低位回升”之路了(逆全球化、智能化和集中化)。

4月18日,合肥恒烁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展示已封装的50纳米128m高速低功耗nor flash存储芯片,该芯片可应用于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手机等行业。图/ 新华

三是,全球供应链短期内可能“偏向”而非“偏离”中国。根据wto的《2019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目前全球大致存在三大生产网络:美墨加为核心的北美产业链、德法意为核心的欧盟产业链、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产业链。到2017年,以复杂价值链划分(complex gvc trade networks),这三大供应链之间已经比较独立,不存在关键性的直接联系。目前,三大生产网络虽然都受到严重的疫情冲击,但在节奏上有所不同:中日韩疫情控制已经展现成效;欧盟以意大利为代表,疫情的后续发展仍然令人担心;美国已进入高发阶段,但在总统特朗普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后,对疫情控制的举措在增强和调整。因此,有望率先走出疫情阴霾的中日韩,有加强产业链协作的基础。中美贸易摩擦不断的情况下,拓展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关系,也有助于中国外贸的中长期稳定。特别是,随着欧盟产业链严重受挫,全球经济可能更加取决于中日韩这个东亚产业链的中心。

综合考虑以上的边际变化,中国一季度实际gdp录得-6.8%的增长,实际上要好于此前预期。之所以超预期,一个原因是工业生产的修复速度较快。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从1月-2月的-13.5%大幅回升至-1.1%。不过,工业产销率累计同比进一步下挫至96.2%,为2003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意味着后续工业生产将面临库存激增的问题,以及新订单骤然消失的问题。另一原因是第三產业gdp增长好于服务业生产指数反映的情况。这可能与部分经济活动被涵盖在季度gdp核算口径中有关。1月-3月金融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现6%和13.2%的增长,对第三产业gdp构成极大支持。

鉴于一季度中国经济明显负增长,全年下调经济增速目标已属必然。这出于以下考量:其一,按2019年数据计算,中国gdp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222万城镇新增就业。近几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都是1100万,按此比例2020年gdp只需增长5%,即可满足新增就业目标。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当前宏观政策更加偏民生、保就业的取向,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其实可以定得更低。其二,政府虽提及“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在实际操作中社融增速也超过名义gdp增速以体现加强逆周期调节,但政府依然对宏观杠杆率的过快攀升有警惕,对通胀的过快攀升有担忧。其三,在疫情发展仍有很高不确定性,海外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几近停摆的情况下,中国再怎么加大财政货币刺激力度都有“独木难支”之嫌。

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未再提及“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是提出“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后与时俱进之举。但我们认为,今年仍然需要有个增速目标,哪怕是更低的目标。一方面,中国的统计核算体系“纲举目张”的特征,仍需维持;另一方面,培育替代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亦需时间。

二、理性设计中国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

理性设计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可能需要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

第一,最终弱化经济增速目标,是设计一揽子宏观政策的逻辑起点。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正如历史上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经历的一样,中国的经济增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一个换挡过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在一个更低的增速平台上“企稳”一段较长时间。考虑到中国经济中新的行业开始成型、新的增长点逐渐抬头,考虑到当前宏观政策也更加调适、不再像之前那样大起大落。因此,中国经济可以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速平台上企稳是很有可能的。

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有助于缓解政府的“后顾之忧”,从而在现阶段的宏观政策出牌上不过急、过快。政策能够做到“补差补缺”,加力扶持受疫情冲击最重的行业、企业和个人(最近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上从“六稳”到“六保”的转变正体现了这一点),同时推出一些立足中长期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让中国经济在疫情后能够自然修复,以及在更远时间内能够平稳转型就已很好。与此相应,可在今年调低年度增速目标,在做“十四五”规划时完全弱化增速目标。疫情过后,弱化年度经济增速目标,突出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绩效的考核,不仅能为群众和市场所理解和接受,也意味着不用“倒逼式”地出台太强的逆周期政策,为改革腾出更多空间。

第二,珍惜正常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不盲目跟风,也不刻意保守。目前,主要经济体央行已将政策利率降至零,甚至为负,中国央行要不要亦步亦趋,更快更多地降息?西方发达经济体的抗疫财政政策包几乎都要超过该国gdp的10%,中国什么时候推出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大包”?发达经济体赤字货币化已经或者即将蔚然成风,中国还需要在多大程度上维持稳健财政的基调?我们认为,在回答上述问题时,或者说在定位逆周期调控政策的节奏和力度时,主要还是应该立足中国国情。而海外财政货币政策的“花样翻新”,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终极的“压力测试”,让我们搞清在极端情境下,不同的宏观政策组合效力究竟如何,这其实是一个另类的“干中学”的机会。

中国有更多财政货币政策空间,这是我们的“错位”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有些专家所说的肯定不可持续,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手里的牌一次打完。还是需要根据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设计前瞻、适度和有效的一揽子宏观政策。比如,最近央行如期把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利率再度调降20个基点到2.95%,以进一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为进一步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更好输血实体经济创造空间。但是否要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就需要在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诉求,维持实际存款利率相对稳定,“不让老百姓手里的票子毛了”的诉求,以及维持适度的中美利差,维稳人民币汇率的诉求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再比如,中国早已推出旨在补差补缺、扶危纾困的财政货币举措,不少甚至成为后来西方发达经济体效仿的榜样。但要不要在此基础上,再推出一个财政刺激的“大包”呢?考虑到后续即将出台的地方专项债的扩容、特别国债的发行、赤字率的上调,以及一直在做的企业社保缴费的减免征收、针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企业和个人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及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其实中国推出一个10萬亿元量级的财政政策大包,也不像初看起来那么重磅、那么离谱。中国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将“零敲碎打”的政策,“整体包装”成一个看起来更重磅、更能提振信心的政策包而已。但也不要低估这种“化零为整”的举动,它对管理和引导好预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既要做好短期的逆周期调控,又要着眼于提升中长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也就是说,要更多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这份文件是在2019年11月26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就其思路是着眼于中长期的经济改革发展。但在此时点发布,与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率先控制疫情后,亟须提振市场信心有关。这是“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举”的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仅以资本市场非常关心的两个问题为例,就可看出其中蕴含多少由于资源重新配置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增长助推。

其一,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这对于推动公共资源和服务均等化、提升城市住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城镇化率的统计分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为60.6%)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2019年为44.38%)。放开落户限制后,后者将向前者收敛,城镇常住人口占比也将得到提升,因为城市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会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即便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来看,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城镇化率至少也有10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空间。这个举措,也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人口迁徙流动,这在本次疫情中加剧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困难。

其二,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农村土地价值的盘活,对于农村集体收入,以及房地产供给(从而促成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长效机制)皆有裨益,也是一直以来改革的一块硬骨头。如果借助疫情带来的经济压力而得到大力推动,将可以成为将城镇化的进一步提升与平稳地“去房地产”化有机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成为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一块可贵增量,值得高度关注。

(编辑:苏琦)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理性 宏观政策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三

ok3w_ads("s005");    
    一、导  论
    1.问题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解体,在辽阔的中国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悄然兴起。在20余年的时间里,得益于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的制度供给和农民的自发创造这一合力的共同推动,村民自治这一最广泛的农村基层民主形态和社区治理形式,渐成燎原之势,成绩斐然,其对中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并不逊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如果说,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广大农民在经济领域的伟大创造;那幺,以村委会选举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则是中国农民在民主政治领域的又一宏伟发明。随着村民自治的实施与推进,国家开始转变其对农村强控制式的管理方式,即从全面管理转变为行政管理和服务,依法对农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关系进行仲裁、调节,从宏观上引导农村发展。这样,建国以来"命令-服从"型的乡村关系就为新型的"乡政村治"格局所取代。从国家体制上,行政权上收至乡镇,乡镇成为基层政权组织,依法行政;乡镇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建立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对本村事务行使自治权。于是,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并且同时存在两个处于不同层面且相对独立的权力主体:一是代表国家自上而下行使行政管理权的乡镇政府,二是代表村民行使基层社区自治权的村民委员会。[1]《村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就明确了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指导-协助"关系。从实质上说,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是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工作关系,换而言之,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然而,制度文本上关于乡村关系的"应然"状态和理想模式并没有普遍出现在现实之中。相反,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中,乡村关系的调适存在着诸多困难,出现了一些失范现象。一方面,乡镇政府[2]直接或间接地排斥指导关系而尽可能建立起领导关系,乡镇政府要求强化对农村基层社会的行政控制,弱化村民自治。另一方面,作为代表村民利益的村委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村委会组织法》等制度供给抵制和削弱乡镇政府的领导权和动员力,要求减少行政干预,从而加强自身的自主性。这种乡村关系失范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长此以往,不仅会损害乡镇政府及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威、合法性和有效性,也会加剧农民与国家、政府和农村社会的诸多矛盾,对农村基层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乡村关系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制约乡村关系的深层次原因,不仅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之所需,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乡镇的视角来看,这些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直接干预和行政控制;从村委会对乡镇政府过度干预的回应来看,主要表现为"附属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两种倾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过度自治化"的倾向在全国尚不普遍,"附属行政化"的倾向在一些地方则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3]本文主要讨论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过度干预和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问题,对于村委会的种种抵制行为和"过度自治化"倾向,限于篇幅,不作详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乡村关系失范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探索。既有主观认识上的原因,也有客观的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的原因;既有体制内的原因,也有体制外的原因;既有宏观的带有普遍性的原因,也有微观的具有个案性质的原因。笔者从宏观体制方面去探寻乡村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非否认其它原因的存在与作用,而是想把握其背后的深层根源。
    2.研究现状
    国内学术界自1998年以来就开始探究乡村关系的诸多问题,并形成了数十篇论文和几部专着,而且专门召开过"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这是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尽管村民自治是政府层层推动的,整个过程无不体现政府的作用和主动性,但事实上乡镇政府对于村庄的控制并没有减弱,村民自治落到实处的不多,基层政府似乎成了村民自治的"绊脚石",因而有必要从乡村关系这一更为宏观的层面来认识村民自治的政治生态环境。
    从研究角度的选择上,绝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来解读当下的乡村关系。(贺雪峰,2001;项继权,2002;金太军,2002;等等)[1]也有少数学者从"权威-利益"的关联来理解乡村关系诸问题。(张静,2000;徐湘林,2003)[2]有的研究者将村庄选举置于乡村关系这一更大的背景中,从而获得更多关于村民选举的认识。(仝志辉,2002)[3]但有一个共性是,基本上所有的学者都以《村委会组织法》所构建的"乡政村治"格局为标尺来衡量目前的乡村关系水平。
    至于乡村关系的类型,有的学者认为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目前存在三种类型:健康型的乡村关系,行政化的乡村关系和放任型的乡村关系。[4]也有的学者发现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乡村之间并非简单的"领导关系"或"指导关系",而是存在多重互动关系,乡政村治至少存在"上下分治"与"并立分治"两种结构形态。[5]尽管在实践中存在多种类型的乡村关系,但行政化的乡村关系成为学者们探讨最多的。对于乡村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众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成因,有:传统格局的影响;村委会角色的失衡、相关法律制度不具体;乡村拥有资源的不对称;乡村干部素质的制约;认识上的误区等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政策建议。
    尽管研究者所探讨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乡村关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危害、相关对策等。然而,经由检索和梳理之后,笔者发现专门从我国的宏观体制因素去解读当下乡村关系问题的成果甚为罕见;即便是有所论及,也是流于表面,未作深入研究。(毛飞,2003)[6]尽管荣敬本等人开启了从体制研究农村政治的新思路,但压力型体制的研究还有待于向下深化,注意压力产生的阻力,关注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利益关系以及现时代农民的行为。[7]因此,有必要也有意义从宏观体制的角度来探讨乡村关系失范的原因,以期填补学界的空白点,全面深入认识乡村关系的宏观生态环境,并藉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3.概念的界定
    乡村关系。是指乡镇政府(包括乡镇党委、人大在内)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按照郭正林先生的说法,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之间存在复杂的三重关系: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体现的是党的领导原则;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在村民自治事务范围内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体现的是村民自治原则;乡镇党政机关与村级组织之间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政府公共政策等事务方面是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体现的是依法行政原则。[1]虽然乡村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然而从以往的实践经验和当前的现实状况看,在乡村关系中最重要的最难处理的是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而本文所涉及的乡村关系的内涵,是指村民自治所规定的村民委员会的权力是否受到政府的侵蚀,村庄事务是否受到来自行政力量的干涉;其外延,就是《村委会组织法》所规定的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
    村民自治与村民委员会。我国现行的宪法与法律中,没有关于村民自治的定义,只有村民委员会的定义。《村委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目前的学术著作,对于村民自治定义多是从关于"村民委员会"的界定中推导出来的。笔者在此采用徐勇的定义。他指出,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是农村居民根据法律自主管理本村事务的基层民主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亦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包括以下内容:自治的主体是农村居民;自治的范围是村;自治的内容是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效地处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最基层,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2]
    乡镇政府。指乡、民族乡和镇的政府,它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机关,是包括乡镇党委、人大在内的广义政府。
    4.研究方法的使用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一种重要分析视角。该学说认为:"社会决定国家,社会的发展使国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国家又作用于社会,社会必须接受国家的引导和治理。"[3]这种分析视角关注建立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相对应的关系结构,探讨权力的界定、分化、平衡和规范秩序的社会法则的变化。在此视野里的国家,主要指国家和政府组织机构,而社会则指国家以外的个人和组织,包括经济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和其它社会组织。持"国家与社会"视野的研究者把国家与社会视为某种意义上的两个平行体,认为"作为统治机构的国家和构成被统治对象的社会之间反复出现某种形态的制衡关系,并由此产生政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核心力学。"[4]中国学者运用这一框架来解释乡村政治时,除了承认国家对村民自治的介入和巨大影响外,还看到了村庄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与国家进行着一种独立的搏弈与对话。(景跃进,1998;徐勇,2000;吴重庆,2000;等等)[5]
    从类型学的意义来看,根据对各种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的不同,国家与社会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四种组合:(1)强国家对强社会;(2)强国家对弱社会;(3)弱国家对强社会;(4)弱国家对弱社会。在我国,由于国家支配着大部分资源,国家的组织化水平远比社会高,市民社会尚未充分形成,政府对社会实行着强控制。就目前的乡村关系而言,无论是资源配置方面,还是组织化水平方面,乡镇政府明显优于村委会,并且这种格局将长期存在,这是我们研究乡村关系所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运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式,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为主要方法,对中国目前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乡村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二、过度干预和附属行政化:乡村关系失范的主要表现
    尽管《村委会组织法》第四条对乡村关系作了原则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也就是说,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在法律上不再是行政上的上下级和直接的"领导关系",而是"指导-协助"关系。
    但是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远不像法律规定得那样简单划一,而是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程同顺先生根据村民委员会在村级事务中的自主程度以及协助乡镇政府完成任务的情况,把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现状分为三种类型:(1)村民委员会在村级事务中保持较高的自主性,同时能很好地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国家任务,乡镇政府能对村民委员会提供适当的支持、指导和帮助,即健康型的乡村关系;(2)乡镇政府对村民委员会以"命令"代替"指导",村民委员会在村级事务中缺乏应有的自主性,主要完成乡镇布置的任务,即行政化的乡村关系;(3)村民委员会在村级事务中保持着过高的自主性,或者乡镇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不到位,或者村民委员会拒绝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同时村民委员会也不能很好地协助乡镇政府完成国家任务,即放任型的乡村关系。第一类情况是我们所期望的关系,第二、三类情况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但又不能完全回避的客观存在。[1]
    根据王振耀、白钢等人给乡村关系协调所确立的具体指标:a.  乡镇政权组织不能侵犯村民和村民自治组织依法享有的独立自治权;不能越权包揽和插手村民自治事务,把村民自治事务行政化;b.  村民及其自治组织依法行使自治权,不能把自治权绝对化和无限放大;不能用自治的口号来免除必要的国家负担和义务。[2]我们可以分别从乡镇的视角和村委会的视角来审视现行的乡村关系。结合程同顺先生的分类,我们发现行政化的乡村关系是最多最普遍的一类,其具体展开为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过度干预和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下面,笔者就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乡镇政府的过度干预
    具体地说,乡镇政府的过度干预主要集中在对村委会的人事权、决策权、财政权以及生产经营自主权的非法干预上,体现在村民自治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多个环节之中。
    1.对村委会选举的干预。村委会由村民依法直接选举产生,这使得传统的乡村行政隶属关系丧失其合法依据。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乡镇总是力图通过种种手段操纵选举,使他们认为"听话的"、"有能力"的人当选。乡镇介入村委会选举的主要环节包括选举发动;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名候选人;确定正式候选人;组织选举;解释投票结果等等。有的学者认为,在村民自治现阶段,乡镇政府对村委会选举的不适当干预以及随意撤换村干部是乡村关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3]如1998年12月,浙江省上虞市某镇仍然用红头文件任免村委会干部,文件大意说: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提名林某等16人为林岙村等村的村委会主任,建议卢某等人不再担任村委会主任职务等。[4]而同年海南省琼海市某镇党委的做法更为荒唐,只因该镇某村16名党员联名推举的村委会主任候选人与镇领导心目中的人选不一致,镇党委便动用警力,以党委书记挂帅,将签名推荐候选人的部分村民连夜带走,并以"企图推翻村委会"的罪名对他们实施了变相拘禁。[1]据江苏省民政厅统计,在全省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们收到160多份群众来信,其中有60%是反映乡镇领导干部干预选举的。[2]有关研究资料和学者们的调查表明,现阶段,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往往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这种干预一般不会激起村民与政府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如取消贿选所产生的村委会)通常被认为是合理的。
    2.不尊重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决策权利,利用行政命令代替村庄决定社区自身的事务。村里的经济工作、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等原本都是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如乡统筹的收缴办法,村提留的收缴及使用,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或误工补贴,村集体经济收益及使用、分配,村办学校、村建道路等公益事业的经费等等,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及村公益事业的建设承包方案、村民的承包经营方案以及宅基地的使用等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都必须提请村民会议决定方可办理。但在不少地方,村提留、乡统筹都是由乡镇政府决定征缴,统一管理和使用的;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也由乡镇政府统一规定;有些乡镇政府还直接插手村集体经济事务,从中牟利;在村公益事业建设上,大多数也是乡镇政府向农民集资,由乡镇政府出面组织。近些年来,有些地方为了搞教育"双基"达标,有些乡镇政府为了追求政绩,搞形象工程,强迫村里举债、农民集资,激化了乡村和干群冲突。
    3.对村委会的财政监控。为了保持对村干部的有效控制,乡镇常常利用一切尽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加强对村委会的财务控制。一是乡镇对村干部的报酬和奖励标准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进行间接监控;二是由乡镇统一收取税费后,向村干部发放工资或奖金,进行直接监控;三是实行"村财乡管"制度,对村委会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监控。这种做法的典型是在一些地方兴起的"2528"工程,即要求每月25日由村民会议或村委会讨论本村财务事项,28日上报乡镇政府批准。[3]项继权等人调查的30多个乡镇,绝大多数乡镇实行了"村财乡管"制度。[4]根据金太军等人对江苏12个县40多个乡镇的调查,"村财乡管"也极为普遍。[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有些乡镇以清理、整顿村级财务,加强村级财务监督为名,强化对村委会财务的控制,并使"村财乡管"或"村账乡理"合法化和制度化。
    4.干涉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乡镇政府以下达生产任务指标、签订经济发展计划责任书或者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强制村委会和农民如何生产、生产什幺以及达到什幺样的指标要求。我们不否认乡镇政府在引导村级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否认有些地方在这样的做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更多的地方则是一种出于分解任务指标的需要,而这恰恰又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市场供需状况,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结果,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生产的积极性,造成干群关系的紧张与对立。如湖南省永江县某镇要求全镇农民都种香柚,建立全县的香柚基地,但有个村有24户农民不愿种香柚,插秧种了水稻。结果镇干部就组织了40多个劳动力,把这些农民的秧苗全部拔掉。[6]2000年春,湖北房县桥上乡强迫东蒿管理区公路两侧农田全部改种辣椒,引起数百农户与乡政府的严重对立,其中有个名叫陈龙菊的农民因为乡干部把他家农田种植的玉米强行毁掉而服毒自尽。[7]
    5.对村委会的诱致性控制。乡镇作为村级以上的正式的国家基层政权,掌握的治理资源远多于村,与此同时,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也由于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复杂多变,村委会在遇到诸多棘手问题(如"钉子户"拒交提留款、计划生育等问题)时,自己实在难以解决。因此,村级治理在许多方面仍需要以乡镇的公共权威为后盾,[1]而乡镇政府则通过支持和协助村的工作来影响村级治理:一是对村级权力的认可和支持,可以增强村干部工作的合法性和权威地位。村干部的权威地位在相当程度上来源于乡镇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干部行政权的虚化,使得村干部的很多工作更加需要取得国家正式权力的支持。二是为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如争取贷款、减免税收、开发市场等,特别是村委会希望能从乡镇多得到一些贷款。三是直接参与村级治理,协助村干部工作。乡镇政府往往直接派人支持和协助村干部解决问题,以免村干部采取强硬措施与村民直接发生冲突,从而使得今后更难办事。因此,村委会一般来说总是尽量地贯彻乡镇的意图,有的甚至有讨好乡镇的倾向。这样乡镇政府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村委会的权力,实现了对村委会的诱致性控制。
    (二)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
    与村委会过度干预相对应的则是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亦即村委会的行政职能侵蚀自身的自治功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成为乡镇政府的一个下属办事机构或一级"准政权组织"。
    尽管有的学者认为村委会对乡镇过度干预有两种典型回应,即"附属行政化"和"过度自治化"。(董磊明等,2000;金太军,2002)[2]但笔者认为,后者在全国范围内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不在本文讨论之列;而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则是目前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村委会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治功能,即村务。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负责办理经济工作、公益事业和公共事务等自治事务,如负责集体土地的发包、集体财产的管理与使用、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提留的收缴和使用、筹集经费兴办公益事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等。二是协助行政功能,即政务。作为政府与村民的之间的中介,村委会协助乡镇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完成各种任务。如征收税费、发放救灾救济款物、计划生育、征兵等。理想模型的村委会,应当谋求自治职能与行政职能之间的平衡,用徐勇教授的话说,既要做好政府的"代理人",又要当好自治组织的"当家人"。[3]但在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中,村委会的自治职能往往让位于行政职能,使村委会附属行政化。不少地方的村委会把完成乡镇政府的行政任务放在首要的地位,它们只是一味执行或迎合乡镇政府的要求,完全听命于乡镇政府,忙于"收粮、催款、刮宫、引产",而置村民的意见和利益不顾。客观地讲,直到现在许多村委会仍然没有从"行政化"中摆脱出来,它们的主要精力基本上还是纠缠于乡镇政府所交给的行政事务之中,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委会只有极少数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村庄的民主化治理,自主地开展村民自治活动。[4]
    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是一个涉及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问题,反映的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模式。当年彭真同志无不忧虑地指出:"村委会头上压的任务太多,"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这样就会把它压垮。"村委会的附属行政化,不仅疏远了普通村民与村干部的关系,成为当前农村干群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它使村委会变质,破坏了村民自治的本质精神,阻碍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健康发展。
    三、宏观体制困境:乡村关系失范的根源
    对于乡村关系失范的原因,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宏观体制的困境,具体来说,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现代化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个环节就是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尽快实现,需要国家开发农村社会的创造力,培育社会自组织力量。而现代化进程又要求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有效的控制,维护社会稳定,合理地抽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农村"放权让利"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村经济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形成新的经济关系格局;另一方面导致农村社会结构与利益的高度分化,从而出现诸多新的社会问题。目前,在整个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农业始终承担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处于基础地位。除此之外,当前国家仍然需要让农村继续为城市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提供粮食作物、部分工业品和工业原料以及限量的廉价劳动力。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农民能否自主地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亦是个大问题。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来看,无论是农业产业结构面向市场的战略性调整,还是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靠村民群众自己"依法办理"是实现不了的。因此,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国家必须加强在农村的影响和对农村的控制。那幺,如何保持国家对农村的控制?如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原来的"政社合一"体制已失去基础;把正式的政府延伸至村一级,显然又是不可能的,因为国家实在不堪重负。剩下的可能性选择便是实行村民自治。国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由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发展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国家仍需要通过正式的政权组织渠道,特别是乡镇政权来引导和规约村民自治及其组织形式--村委会的活动。因此,村民自治是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维护农村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证能较顺利地从农村社会提取资源,在政治上采用的一种新的控制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村民自治进程中乡村关系出现的失范现象,正是在这种控制方式下国家艰难地寻求"放权"与"控制"两者平衡的外在表现。
    (二)压力型行政体制
    如前所述,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国家和政府力求将权力渗入到社会的多个角落,以尽可能多地动员一切社会经济和政治资源。这种后发的赶超型发展战略的实施,往往都是以压力型行政体制作为制度支撑的。压力型体制一般指的是"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1]压力型行政体制中,上级行政机关制定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加以具体化和数字化,以指标和任务的形式分派给各个下级行政组织,并以这些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考核的主要依据,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考核,有的甚至采取"一票否决制"(如目前县对乡镇领导的工作考核普遍实行"三个一票否决制",即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信访社会治安一票否决制、发展经济一票否决制);下级行政机关官员的升迁、工资福利、荣辱和完成上级下达指标的情况挂钩,承受着来自上级行政机关的巨大压力。乡镇政府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末梢地位,处于整个科层组织的最底端,所承受的压力往往最大。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发展目标、计划和任务,最终需要乡镇加以贯彻、落实,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体制性的压力下,乡镇政府没有动力和精力指导和支持村委会运作。同时,出于完成指标和追求政绩的动机,乡镇政府及乡镇主要领导往往倾向于把指标分解,下派到各村,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指派村委会完成任务。压力型行政体制驱使乡镇政府控制村委会,也是村委会附属行政化的外在原因,这一体制是乡村关系失范的压力源。
    (三)权力和利益的自我膨胀
    当前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过度干预也是权力和利益自我膨胀的产物。权力和利益都有一个显着特点,这就是自我扩张性--不断地追求更大的权力和更多的利益,直到受到约束和抵制为主。正如霍布斯所说的那样,"我把永无休止地谋求权力的欲望,至死方休,作为一切人类的普遍倾向",这是"因为他不能保证如果不再获得更多的权力和手段却仍可像目前一样安稳的生活。"[1]对于任何政府来说,权力和财政需求都有自我扩张的趋势。政府的财政需求和压力不仅来源于社会和公共的需要,也来源于政府自身利益的膨胀和扩张。在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权力和利益的自我膨胀最突出地表现在乡镇职能的扩大和机构、人员的膨胀,管了许多管不好也不应该管的事。并且这种趋势被中国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模式不断加以强化,因为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承担着许多原本属于社会的职能和任务。这不仅降低了行政效率,也增大了管理成本,加剧了财政短缺的矛盾。河南省许昌县1994年全县各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为7986人,1999年达到11241人,年均增长651人,按年人均工资4800元计算,1999年仅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支出就达4650万元,高于同年财政收入的4384万元。[2]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建国以来政府机构膨胀给财政带来的巨大压力和负担。为了缓解自身的财政压力,确保自身的财政收入,乡镇政府也竭力维持和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和干预。
    (四)制度供给短缺
    现阶段,《村委会组织法》作为村民自治的一个基本制度安排,立法精神是十分明确的,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执行制度安排的有效支撑,乡村关系存在着制度短缺的现象,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现行的成文法律过于原则化。《村委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这虽然从原则上规定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指导-协助"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总的说来,这些规定都过于原则,难以操作,既没有明确规定指导、支持、帮助的内容、方式与方法,也没有明确规定协助的范围和形式。[3]在全国各省人大制定的《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办法中,只有辽宁、黑龙江、湖北和新疆四个省、自治区明确列举了乡镇政府的具体指导事项,其它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只是对《村委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的简单重复或略作补充,甚至有的省出台的实施办法中根本没有规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的专门条款。[4]模糊不清的法律规定客观上给予了乡镇政府巨大的自由裁量权,使乡镇政府能够以指导为名对村委会的正常工作加以干涉,损害村委会的自治权益。另外,从和乡村关系密切相关的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关系来看,现有法律制度同样也未能明确划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职权范围,有关规定多是模糊、定性的规定。
    成文制度规定与制裁手段相脱节。从制度层面讲,乡镇要求加强对农村的行政管理与村民要求扩大自治之间的矛盾,是由现行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权利义务及其违反后应承担的责任所造成的。任何一项完整的制度都应该由规范性制度安排和惩戒性制度安排两部分构成。《村委会组织法》第四条只粗略地规定了乡村的"指导-协助"关系。它虽然确定了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指导地位,却只规定了行为模式,而没有规定哪些是"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它虽然规定了村委会应协助乡镇开展工作,但没有规定协助的范围与形式,也没有规定村委会不履行义务应受到何种制裁;它也没有规定乡镇政府侵犯村民的自治权,应承担什幺责任,村民应当向哪个部门寻求保护和救济。成文制度安排在逻辑结构上存在着这种规范性制度与制裁手段相脱节的缺陷,往往会导致实际中的两种现象:一是乡镇政府侵害村民对村委会的制度决定权;二是村民及村委会干部搞狭隘的地方主义。
    (五)现行财税制度的缺陷
    政治体制和行政体系中出现的病症往往可以在经济领域中找到病原体。乡村关系的失范现象与现存的财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1984年乡镇财政体制建立,乡镇政府的财政收入一般由税收和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构成,前者主要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增值税等税种组成,后者以县政府的财政拨款为主要形式。1994年分税制实行之后,中央与地方财税制度的变化使乡镇财政陷入困境之中。中央政府通过控制能够带来更多财政收入的税种与制定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税收分享比例,使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得到了巨大好转,这种利益上收的做法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相继效仿,而作为行政体系最末梢的乡镇政府就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然而,在压力型体制的影响下,乡镇政府承担了大量的经济发展任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而乡镇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膨胀使得乡镇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结果通常是入不敷出。诚如项继权教授所说的,财权的中央集中化与事权的地方化之间的矛盾是乡镇财政危机的体制性根源。[1]随着税费改革的推进,乡镇财政收入将进一步减少,从而导致乡镇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在现有的体制下,巨大的财政压力迫使乡镇政府将权力的触角延伸到村委会,从村庄汲取财政资源。扩大和提高"三提五统"的标准、罚款、集资、摊派甚至乱收费都成为乡镇政府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办法,这就与村委会的自治原则相冲突,自然会受到村委会的抵制,乡村关系必然走向紧张。
    (六)党政关系下的"两委"体制
    如果说压力型行政体制和不平衡的财税制度激发了乡镇政府控制村委会的动机,而现行规范性制度的供给短缺又给这种行为留有空间和余地的话,那幺党政关系下的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两委"体制则为乡镇政府控制村委会提供了便利条件。《村委会组织法》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就明确了"两委"中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党支部直接接受乡镇党委的领导,而乡镇政府的最高行政首长--乡镇长一般都是乡镇党委的副书记。这种合法的权力格局为乡镇党委和政府(即广义上的乡镇政府)控制村委会提供了合法合理又便利的条件。乡镇政府常常通过党的组织领导体系来完成行政任务的下派,乡镇党委书记与乡镇长利用与村党支部书记的直接领导关系间接形成了对村委会事实上的领导关系。乡镇政府对村委会的这种间接控制不仅加深了乡村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扩大了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已有的矛盾,使"两委"冲突激化。更加值得忧虑的是,为了化解"两委"矛盾,相当一部分村庄开始推行"两票制"或"两选联动机制",实现村支书与村主任"一肩挑"。"一肩挑"虽然能够暂时缓解"两委"冲突,但却为乡镇政府支配村委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乡镇政府可以利用村委会主任的"双重身份"对其发号施令,以符合法律和组织程序的方式直接干预村庄事务,村委会的独立地位很难得到保证,从而陷入"附属行政化"的泥潭之中。
    四、结论与思考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分析框架,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着重从理论的层面探讨了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农民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从这一层面上讲,村民自治背景下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根本上要受国家宏观体制的影响。"矛盾在下面,问题在上面",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失范的根源在于宏观体制中存在问题,乡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往往只是"宏观体制困境在基层的映像"。[2]  换而言之,是我国"强国家-弱社会"模式在基层社会的现实体现。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压力型行政体制、立法与司法体制、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制度、党政关系与党的基层组织制度等宏观体制中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关系中的种种弊病也不会得到化解,乡村关系的失范现象仍然会存在。
    2.协调乡村关系,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乡村,不能"头痛医头,脚病医脚",应从全局的角度审视乡村关系的体制病灶,最终通过积极推进宏观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简单评论学术界关于理顺乡村关系的一些意见。无论是程同顺的"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具有现代民主政治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1];还是金太军的"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将村委会与乡镇人大衔接起来","改革乡镇政绩考核机制","明确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各自的权限和职责"[2]。这种在既有的"乡政村治"治理模式内进行改革与完善的努力,无疑忽视了乡村关系的政治生态环境和国家宏观体制的影响。而沉延生"乡治、村政、社有"的主张[3]和徐勇教授"县政、乡派、村治"的构想[4],则从更为宏观的行政体制上提出了改革的方案,姑且不论这种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然而,笔者认为单纯的行政体制改革尚不足以解决现行的乡村关系问题。所幸,项继权则从法律制度,行政和财政政策,乡镇管理体制,党的组织、领导及活动方式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措施。[5]这种颇为全面的宏观体制改革当然比前述两类意见更为全面。然而,由于作者没有认识到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定位及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设想,所以这种意见无异于"空中楼阁",最终会因缺乏相应的基础而无法付诸于实施。笔者认为,只有国家转变农村发展战略,并相应地从宏观上改革现行法律、行政体制、财税制度、党的领导方式,并辅之以具体而富有实效的微观变革与发展,才能最终理顺乡村关系。
    3.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乡村关系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发展的问题,其最终解决离不开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充分发育和成熟。在转型时期,建构一种既能解决国家意志在乡村社会有效贯彻,又能实现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制约的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因素。而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构建仅仅局限于乡村层面的微观改革与发展是不够的,它需要我们在更为宏观的国家层面上进行制度创新,就当前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现状来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 
相关热词搜索: 根源 乡村 体制 村民自治 关系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四

宏观经济学心得体会

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结束了,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种把经济学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相结合的思维,逐步尝试把平时看到的新闻中的经济问题与所学过的理论结合起来,宏观经济学 心得体会

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

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然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然是学习的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相信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继续是一个研究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出现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

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富的相应迅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到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一直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一直采用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研究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给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用ad-as模型可以充分的分析美国90年代后的新经济,从而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启示的因素。

三,结论

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门论战激烈,不断变动发展的学科。除了在有关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方面经济学家能达成一致以外,在其他领域中,尤其是在涉及商业周期,失业,通货膨胀中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争论不休。而且各个流派的理论研究都是在很多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每个流派在研究时都是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而对反方面的实际问题则不予考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局限性,精品范文网|宏观经济学 心得体会。所以我个人认为宏观经济学对经济的运行有着指导作用,但是仍存在很多的局限。

本文《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来自第一范文网,查看更多与 学习经济学这么些年,最大的体会是经济学的分析始终围绕着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是均衡分析,第二个是最优化。而这两个分析的前提就是人士理性的,是必须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在拥有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对未来准确做出预测。由此导致了一大批宏观经济学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比如李嘉图-巴罗等价命题。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就是人的理性假定,包括价格粘性模型,曼昆的菜单成本模型。

在中级宏观经济学里面如果能够理解了is-lm模型以及索罗模型,中级宏观经济学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怎么样扩展模型的基本假定。加入不同的假定会延伸出不同的有趣故事来。

高级宏观经济学基本上不考虑is-lm模型。too naive, too simple.高级宏观最终要的是动态最优化。通过动态规划或者最有控制方法讨论代表性消费者的一生最有决策。

中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微观经济学差别没有中级宏观和高宏那么大的差别。内容基本就是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现在主流的微观经济学都把重点放在了博弈论以及信息经济学上,尤其是博弈论。现在的在西方非常重要一个经济学分支学科——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一个趋势是用博弈论来改写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博弈论越来越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当然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基础还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理论和厂商理论。

高微与中级微观的不同在于高微更深入更模型化地讨论问题。所以所有的讨论会更严谨。消费者理论主要就是个人在既定约束下的最佳消费选择。无非就是讨论一下收入效应以及价格效应这些非常基本的问题。由此会延伸出希克斯需求曲线和马歇尔需求曲线。一般消费者的最优选择主要由其无差异曲线决定(预算约束只是决定其消费水平),即消费函数。消费者最优决策理论其实也是高宏的微观基矗厂商理论说白了就是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理论一样,在不同的成本函数形式假定下会有不同选择。其实厂商理论和消费者理论是相通的,很多时候只是换个不同的表述而已。

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基本可以用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例子这里就不说了。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五

  • 第一季度党员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推荐度:
  • 自我分析优势与劣势 推荐度:
  • 成绩分析总结与反思 推荐度:
  • 经营分析报告 推荐度:
  • 案例分析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

●为提升美国经济的边际产出效率,延长再工业化的经济驱动效应,美国将进入到技术外溢、模式外溢和产业外溢阶段,亟须推进全球经贸格局和机制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

●在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资本供给难以满足投资需求,利用较好的投资收益率从发展中国家吸引投资,引致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转移成为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重要表现。

●我国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增多和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的挑战,同时也受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再全球化和再失衡的压力。解决压力和挑战的路径就是驱动创新战略。

2015年第一季度,世界经济的形势依旧错综复杂,但复苏的逻辑主线逐步清晰。发达国家在新一轮再工业化、再全球化中占据优势地位,并可能加剧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风险,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发展也进入新常态,在运行中表现出一定的体制机制弊端和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加速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是我们迎接新常态,是我们克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重要决策。

2015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表现为明显的不同步。但是,各国经济运行中的亮点在不断的增多,积极因素的作用也有所放大,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和前景不断明朗。从目前的情况看,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的发达经济体有可能先行进入复苏,加之“正向供给冲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形成了利益再分配,全球经济再失衡的态势已初步显现。发展中国家需引起警惕,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直面国际市场的竞争,抓住经济复苏期中的重大机遇。

一季度,美国经济仍在持续稳定增长的轨道上运行,各类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市场效率和企业创新等指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国内要素的边际产出率逐步下降,经济初步进入“稳态”区间的特点明显,再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果进入平稳期。一季度,美国gdp增速预计将达到2.5%左右,考虑到2014年同期为-2.1%,这个增速虽属正常但仍弱于市场预期。剔除油价和其他附属因素影响后的核心cpi达到1.8%,低于美联储2%的警戒线,处于温和通胀的水平。3月末的美国失业率水平维持在5.5%,进入到充分就业区间,通胀和失业的关系进入到敏感期,一季度共新增就业68万人,要素市场处于平稳有序的状态。

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目前已经从企业层面扩展到产业层面,从效率导向转向结构导向,并开始深入影响美国国民经济的生产组织形态和商业经营模式,为全球制造业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路径做出了重要探索。我们认为,美国再工化的核心是“分布式布局+智能化组织+模块化生产+多样化供给”。

为提升美国经济的边际产出效率,延长再工业化的经济驱动效应,美国将进入到技术外溢、模式外溢和产业外溢阶段,亟须推进全球经贸格局和机制调整,经济全球化发展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国际经济组织、多边经贸规则、区域经济合作和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等领域的调整与改革将渐次起步,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美国的再工业化到再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是外部市场的效率和交易成本的控制。因此,美国再全球化的战略重点将基于以下原则展开,包括:第一,以简化多边注册和保护标准趋同的新一轮知识产权合作;第二,以非关税壁垒和贸易管制措施为重点的多边贸易合作;第三,以立足于东道国资源和要素,实现自主性研发生产,并面向国际市场的投资合作;第四,以推进国际互联网在更广阔的领域内覆盖,并坚持开放性、打破信息壁垒的国际信息合作;第五,以扁平化、自由化和自主化为特征的新型国际产业链,以及打破“微笑曲线”模式的新型国际价值链。这些内容可能将成为美国在2015年国际经济合作和谈判中的重点内容,对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而言,也将成为利害兼具的“双刃剑”。

进入2015年以来,欧盟和日本的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不断增多,各项领先指标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向复苏的方向发展。预计2015年下半年,欧盟和日本的经济都将探底企稳,逐步进入到经济的上升期和复苏期。

欧洲央行在年初赢得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诉讼,为欧洲版的`qe扫清了政策障碍。3月份,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达到了103.9,超过了市场预计的103.1;投资者信心指数持续保持增势,3月末的数值达到了20,为2007年8月以来的最高;商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增速超过3%,为整体经济复苏在需求面上提供了重要支撑。

日本经济也逐渐克服了消费税政策的冲击和“第三支箭”未能有效落地的影响,经济呈现复苏的势头。2月份,受到日本企业利润增加和产出增加的影响,日本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3.5%,失业人数仅为230万人,是发达经济体中就业表现最好的国家;核心cpi实现了2%的增长,基本符合日本经济政策的调控方向,实现了连续21个月的正增长;贸易环境持续改善,实现贸易顺差1.44万亿日元(约合119.5亿美元),是2011年9月以来的最好水平;对外投资保持增长,海外投资收益总额大幅增长,增速达到27.5%,达到1.86万亿日元(约合154.3亿美元)。

在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带动下,以制造业为龙头,欧盟和日本各国通过市场形态、产业布局、企业组织和生产工序的变革,抓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有效对接再工业化和再全球化的机遇,实现效率提升、技术革新和产品创新。但在去杠杆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资本供给难以满足投资需求,利用较好的投资收益率从发展中国家吸引投资,引致发展中国家的储蓄转移成为全球经济再失衡的重要表现。

相较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再失衡”表现出两类典型的特征。第一是发达国家从借入“缺口储蓄”到借入“储蓄缺口”。相对于危机前“缺口储蓄”的借入,当前的借入的“储蓄缺口”主动性更强、需求的规模更大、对发展中国家内部的投资挤占效应更加突出。如果说“缺口储蓄”的借入是基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剩余储蓄前提下的一种资源再配置,那么借入“储蓄缺口”则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缺口中,具有明显的市场主导下的初次分配特征——“储蓄”成为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价高者得。第二是储蓄的来源从贸易盈余转向投资替代,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恶化。在危机前的失衡阶段,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大产出能力,形成大量的贸易收益。这个贸易收益,就成为发展中国家借给发达国家,以弥补“投资缺口”的重要储蓄来源,具有循环性、互补性和互利性的特征。而再失衡条件下的“投资缺口”则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产出能力的扩张和产出效率的提升,国际储蓄的借出和借入不具有循环性,将逐渐抬升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成本,降低企业活力,影响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进而导致发展中国家发生系统风险。对于这一情况,需要高度关注,并采取切实措施,保持我国在全球资本流动和再配置中的主动权和市场韧性。

——gdp增速运行在合理区间,物价与收入形势保持平稳。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规模为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与全年的控制目标基本一致,总体经济运行仍保持在合理区间之内。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2%,暂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风险。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87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收入的差距有所缩小。

——“三驾马车”结构保持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居首位。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75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5%。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1.0%,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进入到实施层面,政策效果将在二季度逐步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1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6%。网络购物依然是消费活动最活跃的部分,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7607亿元,同比增长41.3%。进出口总额554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其中,出口增长4.9%,进口下降17.3%。贸易顺差7553亿元人民币,规模再创新高。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从产业结构的情况看,第三产业的占比高达51.6%,较2014年的48.2%又提高了3.4个百分点,在反映经济结构改善的同时,工业生产增速的放缓也是导致第三产业占比快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在居民收入结构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2.61,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房地产行业是当前需重点关注的关键性产业。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665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5%,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7892亿元,同比下降2.9%,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3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9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6%,房地产企业的库存压力也不断增加。工业企业的经营困难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关键性问题。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52亿元,同比下降4.2%,主营业务收入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14.45%和4.9%。

当前,我国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增多和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的挑战,同时也受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再全球化和再失衡的压力。解决压力和挑战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高效率的市场,二是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三是开展智能化的生产。这三个方面的共同基础就是创新,就是创新与生产的对接与结合,即创新驱动。财政应统筹各项资源,加大支持力量,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推进低成本创新为主要着力点,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与使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务院面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制定的重要基础性战略,通过政府简政放权,通过投融资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全方位支持,来形成我国创新和创业的新局面。创新驱动战略连结“创新”和“驱动”的两端,既强调创新的范围、模式和方法,又强调创新成果的使用、转让和保护,因此,创新驱动战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并具体落在“众”的环节、“创新”环节和“创业”环节三个方面。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复杂经济形势和外部环境压力,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税政策,应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导,调动自身资源,统筹各方力量,坚持科学规范,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提供动力支撑。在具体的政策设计和规划中,须着力做好以下三个领域的工作。

第一,坚持市场导向,提升潜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发挥决定性作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方向、路径、组织方式和实现方法都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在竞争与效率的基础上,财税政策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与市场力量形成合力,并提升惠民生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

第二,减税降费、定向调控。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是降低市场门槛,提升企业活力,增强投资意愿的重要保证,对企业的综合促进作用巨大;定向调控则是从政策实施的效果出发,考虑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和市场的公平要求,针对具体对象采取的灵活、科学的调控手段。当前,我们亟须这两种手段的有效搭配,用财税政策的“加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可考虑的措施手段有:一是结构性减税,特别是完成“营改增”改革,促进研发活动,推进专业化分工;二是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对研发费用的核算方法和范围进行调整,增加研发费用包含的项目,如模式创新的研发投入等,并实施加计扣除;三是对创业投资实施税收优惠,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四是继续完善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清理对小微企业的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

第三,加力增效、激励到人。财税政策要继续加大对“双引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统筹的基础上,增加投入的规模和渠道,注重政策的效果和过程的公平开放;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优化国家、企业和研发人员的分配格局,以人为本,加大创新收益对项目承担研究团体和人员的倾斜力度。

s("content_relate");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六

ok3w_ads("s005");

【摘要】宏观金融风险的控制一直是一个经济体不断成长所要关注的,是宏观审慎诉求的主要概念。而货币统计和金融统计的有效进行又是控制宏观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一环,随着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货币基金组织意识到了在00mfs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于是在08年的时候退出了08mfs对00mfs做了进一步补充,先关规则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本文以这些变化为视角来看变化中的宏观审慎诉求,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00mfs 08mfs 宏观金融风险 规则变化的比较

一、引言

所谓宏观审慎诉求主要讲的是宏观金融风险的概念,总所周知,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给美国的经济乃至全球的经济给以了重击,我们应该对那次金融危机的有清醒的认识。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可能进一步诱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而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货币和金融统计制度的缺陷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漏洞,针对货币和金融统计制度的缺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马上做出反映,国际国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7月正式推出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2008)》。

现在国内已经有了08mfs和00mfs的比较说明的权威文章,鉴于此,我试图借鉴类似文章就变化中的宏观审慎诉求以mfs的变化比较为视角来展开分析。

二、总体框架的比较

00mfs由八章构成,其中“机构单位和部门”,“金融资产的分类”,“存量,流量和会计规则”组成货币与金融统计的一般原则;“货币,信贷和债务”,“货币统计框架”和“金融统计”构成了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

08mfs在保持00mfs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对章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并且增加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数据来源”一章。在节的设置上,变化主要集中在“货币,信贷和债务”,“货币统计框架”和“金融统计”三章,所以相对于00mfs,08mfs更具有操作性,更详细也更系统。

三、基于宏观金融危机的主要内容的比较。

08mfs新增章节“货币与金融统计来源数据”,作为对00mfs的进一步补充,08mfs在内容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来源数据”一章。它主要讨论会计数据和报送个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者的数据之间的衔接问题。围绕着这一主题,本章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概述,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等六个方面讨论了国家财务报告标准和货币与金融统计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则是对存流量数据的复式记账原则给予关注。第三部分在数据来源的覆盖范围讨论上引出:成本和收益视角,并给出该原则的进行的一般步骤。最后本章对数据确认和可信检验的两个递进过程进行讨论。从整个这一张可以看出,新的mfs在统计数据来源的要求上更加严格,做到了会计报表和货币与金融统计数据的积极衔接,使得数据的真实度有所提高,给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更可信的结论,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同时在与其他章节的衔接上也做的比00mfs要好,将各章中的内容上的交叉性问题在这一章单独进行连贯性的梳理,有助于把握数据来源的各个方面,也增强了各国对于这些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方便了各国的货币和金融统计工作,同样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宏观金融风险。

四、mfs与中国货币金融统计的宏观审慎管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逐步推行宏观经济统计的国际接轨。但是,目前我国的货币和金融统计方面,还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现行的金融统计对内不能适应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金融发展的要求,对外不能满足国际组织编报统计数据和国际对比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与金融统计对象限制了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新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带来了新的统计要求和新的统计部门的出现,如中央银行统计,商业银行统计,保险统计以及对外金融统计等以及各种业务统计等。但是这些统计子体系之间的衔接不紧密,缺乏结构性和协调性,容易引起统计信息误解,限制统计信息的充分利用。

(二)货币金融统计指标中与国际上存在差距,不能正常进行国际间的比较。

就货币总量统计而言,在货币层次和各个层次的统计上与国际准则差异明显,国际标准建议核算“可转让存款”,可在中国货币统计却没有相应的统计指标;在存款的分类指标上也存在差异。金融统计的国际接轨是未来中国金融统计发展的趋势,而金融统计指标国际接轨能力差,无疑将会限制这一进程。

五、总结

通过对08mfs和00mfs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08mfs将货币金融统计的主题划分的更加详细。宏观金融风险的产生往往基于政府对于小型企业或者其他金融性公司部分的数据来源不够准确和及时,导致政府不能及时的在危机有苗头的时候出手相助,而金融的风险是具有连带性的,一旦某个金融机构发生风险,问题将会波及整个金融市场,这个时候市场再作出反应,会有一定作用,但损失会很惨重。所以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币货币基金组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一套货币和金融统计手册,意在真正制定一个适合各国的一致性约定。

六、建议

要做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有效的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必须从根本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构建合适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在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优化形成了08mfs。

“宏观审慎管理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根本目标,将金融业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既防范金融体系内部相互关联可能导致的风险传递,又关注金融体系在跨经济周期中的稳健情况,从而更有效管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事实上,如何有效的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监管层的决心和目标同样应该明确和坚定。在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真实性,整体性和洁净转让原则,确保货币金融统计的最终结果能玩政府的宏观决策所用。

参考文献:

[1]聂富强,崔名铠,郭永强.货币与金融统计编制指南( cgmfs2008)的比较与思考.

[2]杜金富.货币与金融统计,第二版.

相关热词搜索: 审慎 诉求 变化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七

ok3w_ads("s005");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商品的流通速度与日俱增,物流行业也开始面临新时代新机遇,虽然我国的物流经济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已经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而物流经济怎样在利好政策的投放下,立足市场迅速找到自己的行业优越性,开创物流经济新篇章,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将成为本文的主旨和主要探究方向。

关键词:物流经济;经济效益;物流产业链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逐步完善和日益成熟,人们的生活已经和物流行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大众普遍认为物流行业属于典型的服务业,但是与传统固化模式下的服务业不同,新兴的物流产业链会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区域化链条的完善和飞升,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的运行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而能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项目,例如区域道路运输网的铺设、运输布局的合理分布、智能化运输平台的打造都是物流产业链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加深物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正相关效益,如何让物流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下去,也是在大环境下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课题。

一、物流经济相关概念阐述

1.何为物流经济

物流经济越来越成为衡量社会经济是否高速运转和拉升经济体量的重要标尺,在传统的物流经济体系里,更加注重商品的配送及有效传递,但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物流的时效性、便捷性和物流平台的智能化,成为了考察物流链完整性的重要标准,物流平台为了在行业里占据不败之地,只能加速高效的拓展自己的业务腹地,增加对产业智能化的投资,使物流链条从仓储到配备,都形成一个良好的资源配比。这就使物流行业高速发展,不断增长的物流经济,成为了社会经济的强有力支撑,二者的互相作用,可以极大程度地拉升国民增长总值,并且可以从需求端刺激消费,使国民经济与物流开启正循环的积极模式。

2.物流经济对不同区域的现实主义价值

打造完备的物流产业链,成为现阶段非常有效的改善区域经济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区域经济视域下改善经济的重要抓手。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化进程越高的区域块,往往具备更高效、更完整的物流产业链,而地域相对边缘化的城区,往往物流配置会呈现出单一化、片面化等特点,如果着手于增加经济扁平化城市的经济效益,物流业的丰富和完善可以成为有效手段极大改善这一现状。

在农村化进程占发展主导的上世纪60年代,有一条标语格外引人注目,“要想富,先修路”,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条标语仍然在社会经济中适用。物流产业会带动地方运输管道的完善,打通经济较为贫瘠地区的商品流通管道,让所有居民平等地享受社会资源,有益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从而在根本上打破地域限制经济发展的桎梏。

3.推进物流经济在社会环境中的意义

物流经济从某一方面来说,能够有效调整区域原有的生存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激发人们对消费的渴望。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物流经济已经不是单纯承担运输模块的独立经济体了,它已经和多媒体产物互融在一起,共同承担起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元化的物质需要,物流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社会经济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而物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愈发清晰地显现了出来。所以很多经济发展略显迟缓的地区,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力度保障物流平台在本阜的搭建,因为物流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行业力量。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现状对比

1.当前物流经济现状

与之前的物流模式不同,现在买家对商品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要求物流行业必须摒除固有的行业模式,根据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物流服务。

具备高时效性、高智能化的物流平台,今后势必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对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经过电商平台的催化后,消费人群在特定节日对物流的需求值会达到顶峰,但是物流链的表现往往差强人意,会出现持续性的滞后反应,比如每年双十一的到来,各地物流链都面临极大的压力,这说明现在的物流体系依旧过分依靠人力依托,高耗能和低输出的矛盾也初见端倪,目前我国整个物流经济处于一个瓶颈期,物流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提速,智能化配比也亟待改革。

2.国内外对比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在近几年刚刚实现了各种边界业务的整合,通过资源配比和多媒体融合的物流经济也初具成效,但是我们还是需要用学习的眼光、发展的态度去观察对比国外物流经济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从而助力我国物流模块的完善更迭。

(1)国外物流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阐述

在欧洲国家,物流经济通常被作为压缩成本的最后一道关卡,在商品流通和运营的视域下,物流产业的是否完备是可以直接体现在收益价值上的,因此欧洲国家极其重视对物流行业的政策倾斜及实体支持。

从亚洲范围来分析,韩国和日本都把物流行业当作了国内最重要的利益来源之一,他们认为高质量的物流产业的聚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资源配备的高速融合,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价值输出。

(2)我国物流经济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越是发达的物流行业,物流效率往往越高,但是成本输出却越来越少,这对经济效益的攀升是一个重大利好的资源项。物流产业越繁荣,人们加入电商平台等线上交易的热情就越高涨,人们在消费时选择的产品项目也就越精细化,当物流产业链条匹配到更多私人订制的电商服务时,也就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有了新的飞跃和质的提升,意味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虽然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但是它基本改写了服务体系的价值导向,也重新定义了服务行业的社会经济体量,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业现在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行业支柱,在国民经济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辩证视域下的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相关性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社会经济包含物流经济,而物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微观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物流会为区域带来更好的流通性,商品的快速交换会形成收益价值体现在社会经济中。从另一角度来讲,健全的社会制度保障和经济依托,也会使物流模块更加稳定,走向规模化发展趋势,所以这两者在現实角度上,形成了正相关的辩证关系。

新兴的物流产业链会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区域化链条的完善和飞升,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的运行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而能带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项目,例如区域道路运输网的铺设、运输布局的合理分布、智能化运输平台的打造都是物流产业链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加深物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正相关效益,如何辩证地看待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也是我们十分需要了解的课题。

1.社会经济是孕育物流经济的温床

有经济学家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是否快速增长,是可以体现在国民日常生活中的,比如商品交换速度是否加快,居民拥有的产品是否多元等,而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来自储蓄还是交换,这也体现了这个国家经济环境的健康性和稳定性,社会经济如果有序健康的发展,那么各项衍生经济才能够得以运转和壮大。

2.物流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抓手

(1)解决就业痛点,增强人才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腾飞和劳动力市场由人力输出向智能化输出的用工转变,人工的低消耗已经成为了日后就业发展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用工趋势加重了我国的就业压力,而物流的行业特点,造就了为社会分担剩余劳动力的积极内核,可以大力缓解区域内的就业压力,妥善解决社会痛点。

(2)对边界行业的带动作用

在现代物流行业体系中,运输物体的多元化成为了时代特点,相对于传统物流,有一些不易于长途运输的制品也成为了现代物流的常客,所以为了加强在物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物流包装行业应运而生。

从经济角度出发,物流行业对加工业、包装业、流通业都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高效完成了边界行业的融合互补,极大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加强物流产业链的策略研究

1.当前物流产业经济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物流的时效性和普及性也时刻影响着人群的主观意识,所以物流的体系变革势必是一场多维化的模式探索,只有精准找到今后努力的基准点和方向,才能为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提供保障。

(1)全面完善物流配置

研究发现,物流行业在不同区域内表现出不同的发展形式,主要是因为物流设施的配备不均衡,导致不同地域对智能化物流的接受度不一。比如一些欠发达地区,至今没有全面完善智能柜的推广和普及,这就导致了智能化物流出现两极分化,这样的形势如果不得到改善,注定会为行业发展增添不必要的思维壁垒。

(2)降低行业门槛

由于打通全国物流通道和脉络是一个极高难度的事情,所以在行业的选择上,很多人会被行业门槛所桎梏,不敢踏入这个圈子,这就导致整个物流行业缺乏活水,难以打破几家企业的固有循环,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物流经济建设中,才能让行业更健康地发展下去。

(3)打造智能化信息平台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与数字化生活变得难以分割,如果物流体系的跟踪平台无法做到高透明化和高时效性,那么老旧的商业模式会很快成为行业发展的藩篱,未来谁的智能化平台越完善,谁的物流产品就会越被人喜爱。

2.改善产业链的策略研究

由于固有的物流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规律,所以我们必须打造一个更为完善、高效的物流产业链。根据买家对商品多元化、精细化的需求,物流行业必须摒除固有的商业模式,尽可能根据用户群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物流服务。比如在我國现有物流行业中,“顺丰模式”主打中高端客户,而客户群体的建立有助于打造具备高时效性、高智能化的物流平台。尽快实现物流行业的规模化运营,将物流程序最大程度地化繁为简,通过政策保障,加强物流经济与社会经济的交流,满足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在物流行业立足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做到经济价值的高度输出。

五、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整体攀升,在国际贸易往来中,我国也逐年加重了资源投放,所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只有打造一个健全成熟的物流网络,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谋得共进发展,虽然我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近几年也才刚刚实现了各种边界业务的整合,但是通过前期的努力,我国资源配比和多媒体融合的物流经济也初具成效,我们还是在用学习的眼光、发展的态度去观察对比国外物流经济为社会带来的影响,而我国的物流模块也在不停地进行着完善和更新。想要为社会经济贡献出更大的体量,未来我国就必须着眼于物流行业实体建设,适当采取完善物流行业配置、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等措施,使物流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目前,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物流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但是如何深化加强物流行业与其他国民行业的交流,如何保障物流产业对社会经济的支撑作用,这些是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冰.物流经济的深层机制探讨[j].经济研究论丛,2016,(6).

[2]杜芳.比较经济学[j].北京教育出版社,2019,16-17页.

[3]李洁书.经济学相关探讨[j].上海物资出版社,2018,(43).

[4]刘苏,王林,李炜斓.社会经济学应用[j].中国图书出版社,2017,(2).

作者简介:薛冰(1978- ),男,汉族,山东济南市人,硕士研究生,单位: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物流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经济 物流 影响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八

ok3w_ads("s005");

摘 要: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用水,在区域中流通的水资源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需要不断升级,因而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再处理都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对于新标准的经济用水的评价体系,必须明确在一定区域经济中水资源的流通体系。本文通过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作为一个宏观整体,并将各种通过一定水利设施和技术在经济中流通的水资源总成为水利水,重点研究水利水在经济运行中的分布和流通,并将整个过程概念化,利用一定的数学统计方法,从而实现对于整个流通体系的宏观构建。

关键词:区域经济;水资源;流通体系;概念化;宏观构建

引言:在前人的工作中,对于经济生活中水资源的研究和分析,都着重于水资源的配置、利用和处理等相对独立的部分特征,没有从宏观视野下将水资源在经济中的流通状况概念化和体系化,对于水资源的经济评价和监管也就难以构成严密的体系。本文通过对于区域经济中水资源流通体系的初步探索,希望能够对我国经济生活中水资源的利用和管控起到积极的影响。

1 概念的基本设定

1.1水利水

自然界的水资源以不同的形态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内,人类为了利用水资源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古代的水资源利用主要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开采地下水,二是汲引表层流域水。两者都各自具有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水井、沟渠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新技术不断出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有效,水利设施不断完善。近现代以来,大规模水电站、大坝、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大规模城市配套水利设施、大规模农村水利灌溉工程等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水利体系不断完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对于一定区域经济来说,水资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开采、流域水和跨流域水引调、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不同区域侧重点不同,绝大部分区域以前两者为主。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不妨引入水利水的概念:即周期内通过相关的水利设施和技术后形成的能够持续稳定地流入本区域的自然水资源总和称为水利水,记为w。

1.2经济水及其分支概念的建立

人类的活动基本分为生产和生活两部分,水资源利用方向相应会自然区别。我们不妨将其流通空间分为经济空间和非经济空间。与水资源在真实的自然空间相比较,经济空间和非经济空间不仅作为水资源的物质承载者,同时也作为利用者。这样的话,水利水在一定区域内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经济用水、非经济用水。经济用水即用于本区域经济运行的各个阶段的水利水量,不妨简称为经济水,记为wj。经济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经济活动中不可逆利用的经济水量,二是在经济活动中可逆利用的经济水量。前者不妨称为经济结合水,记为wjj;后者不妨称为经济自由水,记为wjz。不可逆利用是指随着水利水进入经济运行的各个阶段,随着周期内经济活动的结束,相对应的水利水不能再次参与经济运行;可逆利用是指参与经济运行的水利水随着周期内经济活动的结束,直接或经过一定的处理能够再次参与经济运行。可逆利用主要出现在工业生产中,比如用于循环冷却系统的水量在一定周期内可以看作可逆重复利用。经济结合水可以分为二部分:一是凝结在经济产物即产品或服务中的经济结合水,二是维持经济运行能力的基本经济结合水。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是指从产品和服务生产到生产结束的水需求量;维持经济运行能力是指保证产品和服务生产的外在条件的不可逆基本水需求量。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工厂甲进行生产,产品的水需求量为q1(t),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机器等外在条件水需求量为q2(t),其中不可逆外在条件水需求量为q"2(t),可逆外在条件水需求量q”2(t)。于是周期内经济结合水量

wjj=∫ q2(t)dt +∫ q"2(t)dt

如果周期内水需求量不随时间改变或改变很小

2 体系中概念关系

2.1

经济水占据水利水的比值,不妨称之为经济截流率;经济自由水占据水利水的比值,不妨称之为经济回流率。经济截流率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水需求程度,经济回流率反映了区域经济水再生能力。在对于流通过程各个阶段的水量计算时,经济结合水和经济物合水难以直接计算出。通过分析流通过程,我们容易看到这样一个关系:

经济水–经济自由水=经濟结合水

经济结合水–经济基合水=经济物合水

2.2相关概念与虚拟水的区别和联系

虚拟水是指生产产品和服务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从单纯的数量关系来看,如果周期内经济不间断运行,虚拟水量就等于经济结合水量;如果周期内经济运行有间断,由于维持经济运行能力的外在条件水需求量在间断期部分存在,虚拟水量就小于经济结合水量。即数量关系上满足:周期内虚拟水量≤周期内经济结合水量。在经济运行基本稳定持续的情况下,两者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虚拟水具有社会交易性的特征,这是经济水在产品和服务流通阶段的主要形式。经济生产过程中所利用的真实的水资源,在生产过程结束进入到流通阶段便主要以虚拟水的形式进行,这也是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的现实基础。

3总结和不足分析

通过分析水资源在经济运行中的流通,并将其概念化、体系化,实现了区域经济中水资源流通体系的宏观构建,为进一步完善水利经济和水资源调控、评价体系提供了初步依据。由于是从宏观视角来进行体系构建,所以对于特定区域、特定行业没有进行分别探讨,对于流通体系中的各个概念量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这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作者简介:

董金凯(1998.8.12) 男 汉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本科生 水利水电工程

相关热词搜索: 区域经济 流通 中水 构建 体系 ok3w_ads("s006");

ok3w_ads("s007");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九

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 失业率 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

卢卡斯楔 奥肯缺口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

汇率 萨伊定律 凯恩斯革命

二、判断题(正确的标“t”,错误的标“f”)

1.经济学根据研究的方法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3.宏观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作为微观经济学补充的经济学理论。()4.在1936年以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经济学上并不存在宏观经济理论。()5.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6.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问题。()7.一国的经济增长总是呈现出波动性。()

8.宏观经济学研究考察国民经济作为整体的功能。()

9.“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指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10.宏观经济学采取总量分析的方法。()

11.宏观经济状况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1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13.经济增长意味着一国将来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供人们消费 14.一国稀缺资源中最容易被闲置的是劳动力资源。()15.劳动力就是一国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成年人的总数。()16.失业率是失业数量占就业数量的比率。()17.一个社会总会存在失业。()18.充分就业意味着人人都有工作。()

19.如果汽油或计算机的价格上升了,经济就一定经历着通货膨胀。()20.如果平均物价水平上升一倍,那么,货币的价值就下降了一半。()21.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22.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是一致的,只要达到了其中的一项,也就实现了另一项。()23.采取降低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

24.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高速而稳定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5.宏观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只要政府积极地干预经济,就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26.古典宏观经济方法是以市场完全竞争为前提和基础的。()

27.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货币工资是刚性的,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28.“萨伊定律”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29.凯恩斯革命推翻了“萨伊定律”的经济学理念。()30.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3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32.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最重要,所以政府应该通过增加货币来增加产出。()33.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是新古典经济学基本的假设,它们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精髓所在。()

三.单项选择(选择正确的或最好的一个答案填在括号内)

1.根据经济学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一般将经济学分为()。a.实证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c.消费经济学与企业经济学 2.研究家庭和企业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3.下列问题属于宏观观经济学的是()。

a.桔子汁价格下降的原因 b.物价水平下降的原因

c.家庭关于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的决策 d.民航公司是否降低飞机票价格的决策 4.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失业理论 b.通货膨胀理论 c.价格理论 d.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5.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问题 b.资源利用问题 c.价格问题 d.资源分配问题 6.宏观经济学不使用的分析方法是()。a.总量分析 b.均衡分析 c.动态分析 d.个量分析 7.以下哪一种不是经济模型的表述方法?()

a.文字表述法 b.数学表述方法 c.图形表述方法 d.口述法

8.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 c.扩张—谷底—顶点—收缩 d.收缩—谷底—顶点—扩张

9.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8% d.5% 10.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a.失业率下降 b.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 c.城市化的速度加快 d.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 11.实际gdp的下降被称为(),而严重的产量下降被称为()。

a.萧条.萎缩 b.衰退、萧条 c.萎缩、萧条 d.萧条、衰退

12.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以归类于()。

a.失业 b.就业 c.非劳动力 d.就业不足 13.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如下()。

a.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水平的差异 b.过去的十二个月内成本水平的上升 c.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绝对值 d.过去的十二个月内社会平均总价格的上升的百分比 14.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的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5.一个社会实现了充分就业,这意味着()。

a.人人都有工作 b.想工作的人都有工作 c.失业率为零 d.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16.当物价上升10%,人们的名义收入也增加10%时,物价上升对生活()。a.没有影响 b.影响很大

c.很难确定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7.减少失业的政策,很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a.没有影响 b.物价上涨 c.经济增长速度降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18.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a.充分就业、低物价、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b.物价上涨、充分就业、低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c.充分就业、低物价、高速稳定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的稳定。d.以上都是错误的

1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失业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超过或等于通货膨胀率。

d.充分就业,稳定通货,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20.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供给管理 b.需求管理 c.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并重 d.以上都是错误的 21.萨伊定律表明,在宏观经济中()。

a.总供给总是调整至等于总需求 b.总需求会自动创造总供给 c.总供给自动会创造总需求 d.市场总处于非均衡状态 22.反对一切宏观经济政策的是哪一个流派?()a.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d.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3.凯恩斯主义信奉的经济思想倾向是()。

a.让经济放任自由 b.政府干预经济 c.从供给角度管理经济 d.以上都是错误的

24.图13.1显示一国2000年和2002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点从2000年的a点到2002年的b点,可能会发生以下情况:

(1)一国的潜在产出增长了(2)一国的实际产出增长了(3)资源的利用更充分了

以下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a.(1)、(2)、(3)都正确 b.(1)、(2)正确

c.(2)、(3)正确,(1)错误 d.(2)正确、(1)、(3)错误 e.根据以上信息,还不能做出判断

图13.1一国2007年和2008年两年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四 问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 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 4.宏观政策选择面临哪些难题?

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答案

第13章 宏观经济问题与理论争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采取比较特殊的分析视角,将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以揭示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及规律,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经济增长:一国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一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又称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周期 :一个国家总的经济活动中出现高涨与收缩的循环交替过程。经济周期大体上经历二个阶段:扩张、衰退。

卢卡斯楔:是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用于测度人均实际gdp增长率下降后所造成的累计产出损失一种图形,因为类似楔形,故称为为卢卡斯楔。奥肯缺口:等于潜在gdp大于实际gdp所形成的缺口,由经济学家奥肯提出,故称为奥肯缺口

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整个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持续的一定幅度的上升

通货膨胀率:整个经济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汇率: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的比率。

萨伊定律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的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供给能够创造自己的需求,所以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不会发生过剩,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是不可能的。

凯恩斯革命:1936年《通论》的出版,在西方被称为“凯恩斯革命”。这次革命所产生的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以国民收入决定为理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判断题

(1)f(2)t(3)f(4)f(5)f(6)f(7)t(8)t(9)t(10)t(11)t(12)t(13)t(14)t(15)f(16)f(17)t(18)f(19)f(20)f(21)f(22)f(23)t(24)t(25)f(26)t(27)f(28)f(29)t(30)t(3)f(32)f(33)t

三、单项选择

1.b 2.b 3.b.4 d(5)b(6)d(7)d(8)a(9)b(10)d(11)b(12)a(13)d(14)a(15)d(16)a(17)b(18)d(19)d(20)b(21)c(22)c(23)b(24)b

四、问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答: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分析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微观经济学考察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厂商、市场、消费者)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则将整个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从解决的问题来看,微观经济学着重解决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则解决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在分析方法上,微观经济学偏重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则采用总量分析等方法。

联系:作为国民经济总体的宏观经济状况,是由这个总体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即微观经济行为决定的,因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同时,宏观经济状况又影响和制约着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经济问题是什么?

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理论研究的问题,针对是个问题

1.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 2.低失业率 3.低通货膨胀率

4.避免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的过度波

二、是经济政策问题。

3、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什么?

答: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是: 稳定、持续、合理增速的经济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避免国际收支赤字和汇率的过度波动。

4.面临两个难题:

(1)如何选择优先目标

宏观经济的目标很难同时实现,比如,降低通货膨胀的政策,很可能导致失业水平上升,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国际收支盈余;如果是治理失业的政策,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上升等。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经济目标的优先次序。

(2)根据什么理论和思想制定政策

不同的经济学派对于现象背后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反映在政策目标的取舍、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不同学派大致分为两类:主张政府干预或者不干预。如此,政政策制定者所信奉的经济思想影响着政府所选择的经济政策工具。

5、怎样理解西方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促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答: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催生了宏观经济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宏观经济现象与问题不断出现,已有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新的经济现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时代的发展促进了各流派的产生。正是由于各流派的并存与争论,使得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日益丰富。

相关推荐

2023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3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推荐)(4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

2023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推荐)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

后备干部培养方案范文(精)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

最新后备干部培养方案范文(推荐)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供参考

2023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如何写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

关于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简短(四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

2023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简短(七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

最新宏观经济分析报告如何写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

最新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推荐)(九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