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学反思 >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四篇)

《边城》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大全四篇)

作者: 曹czj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沈从文边城教案边城教案一等奖篇一

教学目的:通过作品学习,认识沈从文的《边城》理想及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体会他捍卫文学理想的执着性和坚韧性。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边城》的人物体系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沈从文《边城》理想的完满性与虚幻性。

(一)创作简介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苗族。原名沈岳焕,出行于一个颇有名望的行伍世家。6岁入私塾,常逃学。1917年以预备兵名义入伍,五年多在湘、川、黔三省边境和沅水流域辗转流徙。受尽了“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也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不枯竭的源泉。1922年夏,五四运动波及湘西,沈受其影响赴京,考燕京大学未被录取,从此开始写作。1926年出版第一部作品集《鸭子》。30年代进入创作丰收期,30年代后期成为“京派”代表作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形式独特,旨在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平共处生命精神,及在时代大潮挤压下的扭曲变形。其湘西小说创作被称为诗化小说(乡土诗情小说),而其表现都市的作品则是讽刺体小说,一生结集80余部,代表集《八骏图》、《边城》,长篇有《长河》。解放后,终止创作,进行古代服饰研究。

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

青少年时代的沈从文,经常目睹发生在家乡的饥荒、动乱与杀人越货的情景,不满湘西黑暗、罪恶的统治,从小就产生了人性、人道主义思想,并且产生了到大城市找寻理想的想法。

沈从文离家的导火线是“本地的几个绅士财主,都看中了他,想纳他作女婿,熊捷三这位湘西头号人物也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亲上加亲,这其实是一种策略,那些在当地称王称霸的人,以联姻的方式,能建立和巩固上层社会错综复杂的统治网络。但个性独立的沈从文却不肯入那个‘富贵牢笼’,居然还有了自己的‘初恋’。”他爱上了一个女孩子,并深信她也爱着自己。沈从文最后毫无商量余地地对熊捷三说:“那不成,我不作你的女婿。也不作店老板的女婿。我有计划,我得按照自己的计划去。”沈从文的思想和《边城》中傩送的思想是一样的,他其实需要的是活动的生活,想出去闯荡,不愿按照设计好的乡间绅士的道路走下去,要从那份既定的庸俗生活中逃出来,同时也是出于对滥用权力、残害无辜、使人民苟延残喘,活得糊涂而悲惨的大小统治者的憎恶。沈从文最终毅然走出了湘西,思考着更为严肃的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寻求生命独立的价值意义,承担了较之一个乡村绅士远为重要的人生责任。中国现代文学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沈从文创作《边城》的指导思想

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所说的“人性”这个概念与沈从文心目中的苗族文化传统(本质)是同一个范畴。沈从文用“调节异质分布”(rdg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heterogeneous)的方法,首先在话语中构造了湘西苗族文化的同一性本质――这种完全同质(homogeneous)的领域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语言状态――然后把生活中找到的异质排除到西方那里去,让西方变成自己的“他者”,用“他者”的眼光看出自己的本质(传统)。沈从文试图从湘西苗族文化的本质(特殊性)中发展出普遍性,以此建立起他的“人性的小庙”,用以反抗汉族和西方的文化普遍主义。这就是沈从文的文化相对主义(苗族文化本位)立场,和沈从文全部作品的哲学基础。

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你害怕明天的事实,或者说你厌恶一切事实,因之极力想法贴近过去,有时并且不能不贴近那个抽象的过去,使之成为你稳定生命的碇石”。“那个抽象的过去”指苗族文化的同一性本质,即黑格尔说的“普遍同质的范畴”。“稳定生命的碇石”就是沈从文毕生拱卫的“人性”。

关于《边城》,沈从文说:“将我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这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方得到了排泄与弥补”。这是沈从文通过《边城》寄托他的文化恋母情结的真实的说明,也点出了《边城》故事的悲剧性。

(一)《边城》的基调及评论界解读作品的不同视角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关于这部小说的创作,作家本人有过重要的表白。他说:这作品所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作家的表白是切实的。

在小说里,少女翠翠是作家所着力精雕细刻的中心人物。这是作家理想中的“自然之女”,她没有任何都市鄙俗的污染,只有“小兽物”般的天真活泼和“黄麂”般的乖巧善良。而围绕着翠翠所出现的人物,无论是秀拔出群的傩送,还是谦和克制的天保,无论是宽厚仁慈的祖父,还是豁达正直的船总,也都无不保持着做人的美德,信守着灵魂的纯洁。小说正是通过他们相互间的男女之爱、祖孙之亲,父子之情和邻里之睦的描写,生动地层现这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自然的人性爱和人情美。

小说无意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描绘人物的内心感情。整个作品是那样浑朴天成,如同作家笔下的溪水,顺着山势,或急或缓,自然流淌,毫无人为造作之感。小说的语言也与所表现的内容和谐统一,质朴、清新、自然、含蓄,处处蕴含着浓郁的诗情,字字浸渍着作家的温爱。

《边城》是沈从文长期受压抑的感情的流露。是他自己唱给自己听,为了让自己的心感动起来的“情歌”。

一种由沈从文想象中始终追寻的充满人类的爱意的“人生形式”,与人生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悲哀调和起来,构成了《边城》的基调。从这个意义上说,《边城》不是现实乡土的写照,而是作者“排遣”与“弥补”长期受压抑感情的一个桃花源式的好梦。

有人说,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烈的三十年代,《边城》把社会和人心写得这样美,是有意“掩盖现实生活的矛盾”。我们认为,这是对作品和文学社会功能的一种片面理解。其实,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代,祖国的山河之美,人民的心灵之美,也是存在的。真实地挖掘出典型环境中固有的真善美,同样是对假恶丑的一种抨击和诅咒。

下面是沈先生写给夫人张兆和的信: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的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睛湿到什么样子!

这是一封家书,是“专利读物”,不是宣言,用不着装样子,作假,每一句话都是真诚的,可信的。

从这封信,可以理解沈先生为什么要写《边城》,为什么会写得这样美。因为他爱世界,爱人类。从这里也可以得到对沈从文的全部作品的理解。

历来对于《边城》有这样几种认识:

第一,认为《边城》没有写阶级斗争,“掏空了人物的阶级属性”。

被认为掏空阶级属性的人物第一是顺顺。有些评论者提高了顺顺的成分,说他是“水上把头”,是“龙头大哥”,是“团总”,恨不能把他划成恶霸地主才好。事实上顺顺只是一个水码头的管事。他有一点财产,财产只有“大小四只船”。他算个什么阶级?他的阶级属性表现在他有向上爬的思想,比如他想和王团总攀亲,不愿意儿子娶一个弄船的孙女,有点嫌贫爱富。但是他毕竟只是个水码头的管事,为人正直公平,德高望重,时常为人排难解纷,这样人很难把他写得穷凶极恶。

至于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向下行船时,多随了自己的船只充伙计,甘苦与人相共,荡桨时选最重的一把,背纤时拉头纤二纤”,更难说他们是“阶级敌人”。

第二,是说《边城》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脱离现实生活。

《边城》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边城》有没有把现实生活理想化了?这是个非常叫人困惑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小说叫做“边城”?这是个值得想一想的问题。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也正在消失。沈先生在《长河?题记》中说:“一九三四年的冬天,我因事从北平回湘西,由沅水坐船上行、转到家乡凤凰县。去乡已十八年,一入辰河流域,什么都不同了。表面上看来,事事物物自然都有了极大进步,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惟实惟利的人生观。”《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边城》写作时(1933--1934)已经几乎不复存在。《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

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

《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说:

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沈先生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小说的作者与读者》)沈先生的看法“太深太远”。照我看,这是文学功能的最正确的看法。这当然为一些急功近利的理论家所不能接受。

(二)《边城》展示的生命意蕴

1、宁静、闲适、古朴的生存背景

①白塔――老人――女孩――黄狗:静静地很忠实地生存下去,说故事、吹曲子、尽情玩耍。

②“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处处奇迹,神往倾心。

2、单纯、豪侠、仗义

①老船工拒收钱,而甘于清贫。

②发水时,有人驾着船,救人救物。

③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感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④贫富概念淡漠。

(三)《边城》的人物形象体系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沈从文特别重视现代文明的影响程度,由此而构成了其人物体系的金字塔结构。

居于塔顶的是翠翠:展现生命本色,是善的化身、美的化身。灵秀、乖觉、明慧、清纯,集天地、人性之灵性为一身――神性。

从外貌上看,她受大自然的影响,与世隔离,从小不懂得苦恼与忧郁。直至复杂的感情开始萌发,多了一些心思以后,她对于男女之间的接触,对于死,才小心翼翼起来。作品通过端午节的描写,体现出了翠翠的成长经历。实际上从遇到傩送的一刻起,她的性爱意识开始觉醒。

作品抓住翠翠至纯至真的特点,主要突出了两个方面:

①她与爷爷的情感――人太乖

作品第四节,端午节在镇上,翠翠找不到祖父,心中两次出现“假若爷爷死了?”、“爷爷死了呢?”的念头,这是她的心事和惧怕,反衬着她对爷爷深厚的情感。

第七节,“替船陪你”,体现出对爷爷的体贴和理解。

②她性爱意识的萌发――三个细节

第一,端午节,巧遇傩送后回家,“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管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以后经历的两次端午节,“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美”。

第二,被大鱼吃掉,反复出现,成为一个秘码,乃至于祖父提到傩送时说“大鱼咬你,大鱼咬你”。

第三,虎耳草。

“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表明翠翠已然心旌摇动。

此时定格于翠翠心中的爱情是具体的,也是飘忽不定的,让她把捉不定,少女的羞涩,不可知的未来又让她不敢敞开心扉。于是,这个灵秀、乖觉、明慧、清纯的少女既表现出了不加修饰的生命本色,又在其人生道路迈出的第一步中混入了一丝淡淡的愁绪,预示着结局的悲剧。这是沈从文的一种生命意识的体现。

塔的第二层是老船夫、傩送、杨马兵――道德典范,是沈从文神往的淳厚民风和正直素朴的人格的主要载体。

老船夫:重义轻利、朴实无华,为了心爱的孙女,他献出了一切。

傩送:外在:俊美、善歌。

心灵:勇敢、坦白、无私、正直,为爱情不计较任何物质得失。

塔的最下层是顺顺,天保――介于乡村与都市之间的人物。

尚有乡村的纯朴,但受现代商业文明的熏陶。

他们不失好品性:重情守诺,仗义疏财,公平讲理。

顺顺处处关照老船夫,在他死后又要接翠翠回家。但有头面人物的一种优越感。

天保真诚善良,但缺乏傩送的纯洁。他爱翠翠,可又犯难:“翠翠太娇……”在爱情里掺了世俗的计较。

――论《长沙题记》7卷p2

沈从文笔下的人物缺少一种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但人物性格单纯至极形成了一种净化的美。因而构成了他的作品的特点:“节制”、“恰当”、“匀称”、“和谐”。

“在充满古典庄严和雅致的诗歌失去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抒情诗。”(《水云》同前p294)

淡泊的意蕴,灵动的笔调,水样的忧愁,温馨的氛围。

《边城》为了说明一种“爱”,不只写翠翠爱情的萌发,也不只写爷爷和翠翠之间的钟爱,而是写更广泛的包括一切人在内的爱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这种“爱”在人物关系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四)《边城》的艺术成就

1.描绘具有诗情画意的湘西边地风景和风俗,为展开故事情节飞刻画种种人情美创造氛围,是《边城》的一大艺术特色。

沈从文说过,现代作家要学习“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处”的表现方法,因为“人事”总是“在一定背景中发生”(《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边城》的“背景”,就是作者精心描绘的风景画和风俗画。

作者采用静态写生手法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边地茶峒的风景画,请看:“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俨然一条长蛇,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弯泊小蓬船。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井然有序地勾勒出了这座依山傍水的山城的鸟瞰图。再看“房屋在悬崖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永远那么妥贴,与四周环境极为调和……人的劳动成果,自然大胆精巧处,无一地无一时不使入神往倾向,”在写景中夹带着议论和抒情。不只写出了山城屋舍的特有风貌。而且赞美了建造这山城的能工巧匠和他们的审美旨趣。作者以他特有的审美眼光,放开笔墨,绘出了一幅幅明媚秀丽的风景画,溪边碾房、水车,河上的方头渡船,攀渡的缆绳,河岸的白塔、青崖、黄狗,山上的翠竹、丛林、鸟语,乃至自然界的雾霭风雷,无不写得逼真细腻,美不胜收,使人如置身湘西边地山光水色之中。

《边城》还充分地描绘了湘西边地风俗。元宵节的烟火,端午节的龙船,中秋节的赏月和月下男女沟对歌,男女定情要走的 “马路”、“车路”,人们爱唱的巫师迎神歌,……都表现出湘西边地风俗古朴纯真的美。其中以端午节赛龙船的描写最为突出:那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的龙船,船上蓬蓬镗镗的锣鼓声,那用雄黄酒在额上画“王”字的看龙船的妇女和小孩,那雄健的桨手和鼓手,还有赛船后泅水能手抓雄鸭的表演,写得绘声绘色,交织成一幅湘西边地健美多姿的“龙舟竞渡”风俗图。

《边城》描绘的这一幅抒情诗般酌风景风俗画卷,构成了小说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这风景美、风俗美又与种种光彩夺目的人情美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把一个美好的边城点染得充满了诗情画意。

2.以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是《边城》的又一重要艺术特色。

3.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边城》对湘西边地风景、风俗和人情世态描写的成功,与其独具风格的语言是分不开的。

人们指出过,沈从文创作中尽量少用虚词“的”,《边城》中也得到反映。如小说开头一段,用八十多字写翠翠家环境,只用了一个,“的"字。又如天保向老船夫表示爱慕翠翠说:“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象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须象老鸦到处飞,我一定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一个“的”字也没用。这样可以使口语成分增加、句子简短,呈现出单纯古朴的美,适应了小说淳厚古朴的内容。小说还使用了大量的湘西边地日常用语,即作者说过的那种”水上人的言语”和“充满泥土气息”的语言。诸如“大老”、“二老, “过路”(路过)、“马路”、“车路”、“淹坏”(淹死)、“眼睛光”(眼光敏锐)、 “看水鸭子打架”(不想什么)等等。这些语言是构成小说风俗人情画卷的重要形式,又使小说散发出浓烈的湘西边地的泥土气息。新奇比喻的运用,在小说中也时时出现,如写翠翠外貌,以“清明水晶”比眼睛,“小野兽”喻天真活泼,“山头黄麂”喻乖巧;写老船夫身体硬朗和感情朴实,则说“同棵楠木一样”,“稳稳当当”,“又正经”,“又大方”,写傩送的勇敢漂亮,好象“八面山的豹子,地地溪的锦鸡。”这些比喻新奇贴切,而所选来作比的事物都是湘西边地常见的,读来亲切。另外,小说的描写叙述语言也很有特色,作者“极力避去文字表面的热情”。很少议论和直吐胸臆的抒情,对湘西边地的风景、风俗和人情娓娓道来,使你不知不觉被引进一个特异的艺术境地,被陶醉感染,受到美的享受和教益。

《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4.《边城》的结构异常完美。

二十一节,一气呵成;而各节又自成起迄,是一首一首圆满的散文诗。这不是长卷,是二十一开连续性的册页。

《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是一幅用水墨绘就的无彩之画。沈从文在说到创作动机时也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因此,欣赏《边城》,需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如果仅拿它当一般的小说,就不能领略个中真趣。

有人说:“《边城》是一首圆润悲婉的乡土抒情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一支情歌,是一曲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他描绘了一种充满化外之风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为被现代文明撕裂灵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恍若隔世亦真亦幻的人性理想,是一块行将失落而未曾失落的古朴的生命绿洲。”《边城》描写的确实是一种人生形式,它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性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矫揉造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城》,那就是:“美”和“爱”。翠翠是美丽的,《边城》同样是美丽的。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让我们学会欣赏,学会爱,学会生活。

沈从文边城教案边城教案一等奖篇二

一、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探究人物形象,学习人物肖像描写。

二、品读诗歌般的语言,感受文本中如诗如画般的环境描写。

三、 多角度、多层次品味小说人情美,思考湘西民族发展的原动力。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在学生原有小说阅读基础上,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赏析小说内涵。

2、运用多媒体,以填补空白、增删意象的手法,帮助学生感受文本当中的环境描写。

3、通过对比阅读,观照文本中的翠翠的人物形象。

4、分析小说文本里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探讨湘西民族发展命运的源动力。

创设情境法 对比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空白填补法。

沈从文边城教案边城教案一等奖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

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美读课文,咀嚼品味小说诗一般的意蕴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多种方法结合,完成文本中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 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操。

2、了解古老的民俗及其丰富的内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感

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心理,把握小说中至真、至美、至善人性。

1、加强课前预习,充分熟悉小说内容。

2、 补充相关小说情节,让学生对《边城》有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方法:要本着以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为主,重视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感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点拨法以及探究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能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预习课文 品读重点段落

要求:1、勾画出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语句。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品味小说中的淳朴的人性

4、勾画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体会这些民俗的特点以及内涵

5、理顺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6、明确小说的人物、情节,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充相关的其他情节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边城》这部小说问世不久,湘西的凤凰镇就成为旅游胜地。它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名镇一样,崛起在世界文化大师的光环之中。因为莎士比亚,英国的斯拉特福小镇才会蜚声世界;有了莫扎特,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才成为世界音乐中心,有了塞万提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才成为旅游圣地。同样,因为有了沈从文以及他的系列湘西小说,凤凰镇也成为了风景名胜之地,凤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小镇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边城》去欣赏那里的山水之秀,去感受那里的民俗、人情之美。

二、文本解读

1、读第一段,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况? 明确 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2、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文本的描述,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码头、碉堡、河滩、军营、河流、山、水、船。

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就象是这里的人一样。

3、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

中秋节:赏月、男女青年对歌。

新年: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

婚嫁:小轿子、羊、男孩、糍粑。

这些民俗具有古老而淳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表达着欢快的情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氛围。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4、小说情节的归纳

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赛龙舟:由赛龙舟引出小说的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一些事情。

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角是谁?

人物:

主角:翠翠 围绕主角相关的人物有:祖父、傩送、天保、顺顺。

情节:

第一年赛龙舟——翠翠傩送邂逅 埋下爱情的种子

第二年赛龙舟——翠翠与天保相识 引来天宝的爱意

第三年赛龙舟——祖孙二人在家 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总结: 端午节赛龙舟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边城中那些闪亮的珍珠,即那些故事和人,在故事中,边城的人性光辉也闪耀起来。

沈从文边城教案边城教案一等奖篇四

通过诵读,运用填补空白和改写诗歌等方式学习环境描写。

古老的湘西风貌如同久在深闺的少女,谱写着一曲曲古典诗意的歌谣,纯情轻柔,自然朴实。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便如同舟行水上,触目尽是诗情画意,今天,我们来学习节选于《边城》13—15章的环境描写。

①渲染氛围②推进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④寄托思想情感

同是一株柳树,在边塞诗里,它可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难度游子心,是哀怨;在田园诗里,它可以是“杨柳青青江水平”无情终归化有情,是情丝。

1、 (运用多媒体画图,由学生填加意象,体味图画美)

根据上节课内容描摹出的翠翠独坐图,试在周围填上可以衬托翠翠内心“薄薄凄凉”的意象。

大背景 黄昏 夕阳 晚霞 桃红色薄云;

青山 小溪 渡船 赶场人;

主场景 竹屋 草莺 白塔 黄狗;

2、宁静的田园像一幅湘西人物风情画,也如同一曲清丽婉约的诗歌在耳边荡漾。学生根据文意,把环境描写的文字改写成诗歌,体味文本的音乐美。(开放性题目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及兴趣爱好改写)

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黄昏,一抹红云

点染桃花懵懂的眼

白塔,沉浸在溪的乐章里

拨动往来熙攘的音符

雀子在丛林里跳

杜鹃在树枝上闹

草莺在绿荫中笑……

传递着春的讯息

还有那个在春天里酝酿的心事

翠翠,哭了……

任由思绪放肆地飞

翠翠,笑了……

盈着跳动希望的泪

独坐在白塔下

看着激流,看着孤舟

听着岁月的脚步带来

带来,山外的风信

那山,那溪,那人,那狗

——还有那

薄薄的,长长的,久久的等待,还是等待

明天的归航——

3、学生交流诵读,推荐优秀作品,有感情地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两段夜景描写,划出主要的意象。

2、赏析师作品《边城月夜思归》(多媒体展示),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品味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

边城月夜思归 烟笼渡头月笼纱,夜泊断崖野人家。萤光时时引虫蛙,莺歌处处动竹篁。

山歌一线牵情丝,芦笛声声惹素花。今人不作昔时舞,望断关山尽他乡。

明确:意象:烟雾、清溪、明月、人家、萤光虫蛙、莺歌、竹篁、山歌、芦笛。

意境:静谧 自然 清秀。

情感:表达对远游之人的思念、期盼。

表现手法:对比 动静结合 乐景写哀情。

相关推荐

最新边城教案一等奖 高中语文边城教案4篇(汇总)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

教育教学反思报告(12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边城读后感100字 边城读后感500字左右精选(十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

最新幼儿园疫情防控期间各类管理制度及工作要求表 幼儿园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2023年幼儿园疫情防控各项管理制度四篇(通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

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汇报(3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2023年学校搬迁具体方案(9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

2023年职务晋升申请书简短 职务职级晋升申请(十二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做人要诚信600字(优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做人要诚信演讲稿800字 做人要诚信议论文800字通用(九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