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优秀学生评语 > 乘法口诀教学策略 乘法口诀活动课(七篇)

乘法口诀教学策略 乘法口诀活动课(七篇)

作者: 曹czj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一

“5的乘法口诀”是人教版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2节“2~6的乘法口诀”中的第一课时内容,编排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之后,在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之前。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让学生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的重点。2~6的乘法口诀分三段编排,即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虽然5的乘法口诀作为乘法口诀中的中间句,但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很有价值,用途广泛的数,并且依次相加的和也很有特点,学生也有五个五个数数的基础和经验,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先出现5的乘法口诀,易凸现归纳乘法口诀的教学,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5的乘法口诀,就为学习2、3、4、6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良好基础,5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表内乘法的开始,此课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不言而喻。

教材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每一句乘法口诀,避免死记硬背,所以都是从相同数的连加引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另外,教材没有给出全部乘法口诀让学生记忆,而是在多处采用“留白”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学生经历了乘法口诀的“创造”过程,自然会更深刻地体会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也有利于乘法口诀的记忆。

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与经验,尽管学生中已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诀是怎么来的。另一方面,学生虽然会算出几个5的和是多少,但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并不会轻易从乘法算式的结构入手编出口诀,教师必须先引导编口诀,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编。因为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比较容易,但要促使学生记熟乘法口诀、运用乘法口诀还是要花一定时间。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52—53页

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制5的乘法口诀。2、经历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记忆口诀。

3、会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初步感受乘法口诀的特点和优势,体验中国文化。

教学重点:理解、编制、记忆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掌握方法,记忆5的乘法口诀。

教具:情境图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数学课老师带来了几个小娃娃,大家认识吗?”

(课件出示一盒福娃图片。)

“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播放视频)

“这一盒就是一整套,刚好5个。”

1、提出问题,联系旧知初步感知几个5的和是多少:

(1)“1盒福娃有5个,2盒福娃有几个你知道吗?”

(图片出示2盒福娃)

“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会说有10个,用5+5=10;2个5是10;2×5=10……)

师:2盒就是2个5相加。板书:5+5=10

(2)3盒有几个?学生说,师板书:5+5+5=15

(3)4盒有几个?学生说,师板书:5+5+5+5=20

(4)5盒有几个?学生说,师板书:5+5+5+5+5=25

小结:我们用加法解决了几个5相加是多少的问题,不过5的个数越多,加起来越麻烦,加法算式写起来更麻烦。同学们,表示几个5相加除了写加法算式,还可以写什么算式?(乘法算式)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式表示很简便。

2、联系乘法的意义,进一步感知用乘法求几个5的和是多少:

(1)2个5是多少,怎样列乘法算式呢?(2×5或5×2)

“表示什么意思?”

“乘积是多少?”“怎么知道的?”

(2)3个5是多少,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3)4个5呢?5个5呢?会写吗?自己试着写一些。

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教师板书。

“5个5相加为什么只有一个乘法算式呢?”

(4)“1个5是多少会列乘法算式吗?”

3、尝试编制5的乘法口诀:

(1)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刚才计算乘法算式的得数时是怎么知道的?”(看加法算式知道的)

“是不是每次算乘积时都要看加法算式的得数呢?”

“看来要想个好办法,帮我们记住这些乘法算式的结果。”

(2)介绍口诀历史,揭示课题:

(ppt简介口诀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编乘法口诀。”(板书课题: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编口诀:

“你们知道‘一五得五’这句口诀中每个字的意思吗?”

“对!前半句表示两个乘数,后半句表示乘积。”

“‘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呢?”

③“下面的乘法算式大家会编口诀吗?试一试,在草稿本上写出来。”

学生尝试编后面的三句口诀,然后展示汇报,并说说自己编的口诀每句的含义。

教师引导加以整理,全班齐读。

小结: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编的口诀?

(3)“观察我们编的口诀,大家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第一个字从按“一、二、三、四、五”的顺序排列,第二个字都是“五”,得数依次增加五。最后一个字是“五”、“十”、“五”、“十”依次排列……)

师小结:“第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第二个都字是‘五’,表示1、2、3、4、5分别和5相乘,后半句就是每次乘得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5的乘法口诀’”(在课题上添加板书:5的)

(4)尝试记口诀:

学生先自己独立记口诀,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展示。

1、对口诀。

“老师说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p53第5题

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为什么用这句口诀。

3、“做一做”第2题、p5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5的乘法口诀

5

1×5=5

5×1=5

一五得五

5+5=10

2×5=10

5×2=10

二五一十

5+5+5=15

3×5=15

5×3=15

三五十五

5+5+5+5=20

4×5=20

5×4=20

四五二十

5+5+5+5+5+5=25

5×5=25

五五二十五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二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4.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并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一、谈话引入

今天学习完“9的乘法口诀”大家就都可以很容易地算出参加比赛的人数了。(板书:9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例题

1.铺垫练习

听说要举行龙舟比赛,小袋鼠与妈妈也赶来观看比赛,(课件出示)袋鼠妈妈一跳是10格,小袋鼠一跳是9格。

板书:几个9比几十少几

2、列算式 龙舟比赛开始了,这条船有9人,这是几个九?求1个9是多少怎么列式?1x9=9,9x1=9 又来了一条船,这是几个9?该怎么列式呢?对了就这样往下接着列,并把84页的算式补充完整。9的乘法口诀虽然没有学过,但可以用加法算出得数,我们也可以借助上面小袋鼠跳出的数据来算。

3、编口诀

根据刚才的计算你会编9的乘法口诀吗?试着编编,借助84的提示把口诀编完吧!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找规律

请同学们好好读读9的乘法口诀,边读边思考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

5、背诵口诀

找到了这些规律能帮助我们快速记住口诀,不信你就试着记一记。

9的乘法口诀其实很好记,每个人手上都有,我请一个小朋友到这来演示一下。(实物投影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对口令:师生、生生

2、85页2题、86页5题

3、9元店

四、总结升华

时间过去的真快,铃声又要响起,在这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同学们开动脑筋,相互合作,编出了9的乘法口诀,而且还找到了很多好的记忆方法,我想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希望你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有更多的发现和收获!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三

乘法口诀(二)

教学要求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2、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9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清6-9的乘法口诀。

4、 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估算意识。

教学建议

1、教材在每一部分口诀的引入和解决问题时,设计了许多现实情景。教学时,要启发学生从具体情景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估算数学应自然地渗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体会估算的作用,培养估算意识。

2、教材在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设计上,逐步扩大了学生探索的空间。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师生共同编制逐步过渡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各自的编写方法。在编制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与概括能力。

3、在记忆6-9的乘法口诀时,要启发学生找联系、找规律来记忆乘法口诀。教学时,要设计多种有趣的练习形式,为学生创造各种运用口诀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每一部分口诀学完后都要注意复习已学过的口诀。

课时安排

共六课时

第1课时   编制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7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利用2-5的乘法口诀编制6的乘法口诀。

2、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准6的乘法口诀。

3、能正确运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编制6的乘法口诀。

2、正确运用口诀、记清口诀,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圆片,磁力板,口算卡片,画有方格的纸。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老师出示圆片(54个),让学生估算一下有多少个?

2、摆圆片,6个6个地摆。

3、数圆片,怎样数都可以。

二、探究新知

1、估算。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方格纸,请学生估算一下,一共有多少格方格?(40、60、55、……)

2、说一说。

(1) 一排有几个方格?(6个)

(2)2排有多少个?3排有多少个?4排呢?5排呢?

(3)6排有多少个?你是怎样算出来的?(6排就是5排的30个再加上一排的6个,合起来就是6排的36个了)

(4)利用这种方法,互相说一说7排、8排、9排分别有多少个方格,并说出是怎样想的。(7排是36加6等于42个,8排是42加6等于48个,9排是48加6等于54个)

4、 编制6的乘法口诀。

(1)填空。

1×6=                一六得

2×6=                二六

3×6=                三六

4×6=                四六

5×6=                五六

6×6=                六六

6×7=             

6×8=               

6×9=             

(2) 在小组内交流编制口诀的想法。

三、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第73页“练一练”的第1、2、3、4题。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73页“练一练”第5题。

2、教材第72页“想一想”。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有了编写2-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很顺利地编制出了6的乘法口诀,对乘法口诀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希望同学们熟记这些口诀,利用口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6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并巩固口诀。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知道根据一句口诀可以推出两句相邻的口诀。

3、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读题说得数)

2、抢答。(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二、基本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记时,学生口算)

2、我们学习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相同得数填上不同的运算符号,其结果就不相同。请同学们在о填上“+”、“-”、“×”或“÷”。

3、我们学习过大小的比较,是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来表示的。下边,请同学们在о里填上“>”、“<”或“=”。

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请同学们看图列式。

(1)                         

(2)

5、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美丽的孔雀,请把它尾巴上的积填出来。

三、思维训练

出示图片

1、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请你说说都有什么?

2、看图说出乘法算式,看谁说的又对又多。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关于6的乘法。同学们对乘法口诀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且能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四

1.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加深对乘法口诀的意义的理解,同时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并利用发现的规律,熟记口诀。

2.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多种口诀记忆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3.体会主动探索带来的学习乐趣,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让学生自主编写9的乘法口诀,探究发现乘法口诀中蕴含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探究发现9的乘法口诀及其规律,熟记口诀。

学科素养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情境引入

(一)、课前准备

师:你们看过动画片《西游记》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部动画片中的主题曲吧,看谁听得最仔细,能找出歌中的数字。(播放视频)

师:你们发现歌词中有那些数呢?

生1: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

生2:还出现了“八十一难”。

师:是啊!孙悟空用八九七十二般变化与妖魔做斗争,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说不定就与这些数有关呢。

(二)、准备铺垫

接下来学生根据每次加9的规律,把这列数填完,汇报交流,教师再逐步完成表格填数。同学们了解到这些数都与9有关后,引出课题: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用大家熟悉的音频引入新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利用方格呈现依次加9的得数,使学生对9的口诀的由来作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师:像这样的规律,我们的同学能自己接下去发现吗?

(二)、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要求:组长分配每个组员解决两道题,由组长记录。记录完毕后,共同观察整个表格,讨论出求几个9的计算技巧。 由小组长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基础上总结:几个9就是几十减几。

【设计意图】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连续加“9”,结合五角星图,运用减法计算几个9相加的和,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口诀的来源,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发现9的倍数与整十数思维关系,还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观察比较,感悟口诀的来源,自主编写口诀。

师:请大家把减法算得的得数与加法算的的得数,比一比,是否一样?

2个9是多少?怎么编?指名编,教师板书:二九十八

你们能继续编下去吗?学生在书上将例题中的口诀编完整,然后指名汇报,全班核对。

(四)、找规律

师:从一九得九开始出声地读一读9的乘法口诀,边读边思考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

我们试着背一遍9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规律,并通过用规律和乘法的意义等知识让学生在头脑中不断辨析,从而丰富对9的乘法口诀的感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加法思维、减法思维和比较思想。

三、巩固练习

(一)运用游戏,及时巩固。

对口令游戏:师生先对口令;再同桌对口令。

游戏结束后问:你觉得哪句最好记?哪一句或哪几句比较难记?

七九是多少,你能教教我吗?六九不知道该怎么办?

八九也不记得呢?前后两句都不记得,怎么办?

只会算减法怎么办?

(二)练习手指操

手指还可以帮助我们记口诀,播放手指操。原来九的乘法口诀就是不一样,它藏在我们小朋友灵巧的双手上。如果不记得,就可以用手指帮助我们记忆。现在我想知道九的乘法口诀能够全部会背的同学举手。指名一名同学背。很多同学都想背,你把眼睛闭上,如果你哪一句不记得了,你可以睁开眼睛,悄悄看黑板。我们一起来背一遍。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记忆口诀,这样既可以利用口诀的整体结构记忆,又使学生在模仿活动中感知9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的多样,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四、学以致用、深化理解

2.小组pk赛

每组准备15个乘法口诀卡片,哪一组最快完成哪一组获胜。

3.接下来我们做一道例题,你能很快写出这道题的算式吗?

生:九九八十一

具体如下:在古时候,大门上门钉的数量是很有讲究的。皇宫城门上的门钉,每扇门上有9排,一排9个,一共九九八十一个。为什么用9呢,那是因为在古代,“9”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所以,皇宫的门钉,都是九九八十一个。但是唯独东华门的门钉少一排,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个时候的文武百官上朝都走东华门,这门是给文武官员准备的,所以少了一排门钉,剩八九七十二个啦。然后王府的门钉是七九六十三个;到了公侯家,就不能用9了,是七七四十九个;再到官员,连7都不能用,是五五二十五个…最后到咱们老百姓家,一个都不能有!不信?你们去看看,只要不是官府,多阔的财主家,那门修得再漂亮,门上也不能有一个门钉,所以古时候将贫民百姓角“白丁”,“白丁”的叫法就是真么来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活动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的问题,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结束语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五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新朋友,你想看看它是谁吗?(课件出示数字娃娃8)

看着这可爱的数字娃娃8,你会想到什么呢?(螃蟹有8条腿,八仙桌,一串冰糖葫芦上有8个果子,八仙过海,8只蝴蝶,8朵花,8片叶子,8个圆片……)

2、你想了解有关8的什么知识?(引导学生说出8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二、探索交流

1、猜想

2、试编口诀

请小朋友拿出你带来的有关8的物品,四人小组合作,一起编写8的乘法口诀。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把你编的口诀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的本领大!

编好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汇报

(我编“一八得八”,一只螃蟹有八条腿,写成算式是1×8=8,一八得八表示1个8是8。)

(我编“三八二十四”,我一排摆8根小棒,摆3排,就是摆了3个8,算式是3×8=24,三八二十四表示3个8是24。)

……

(2)、小朋友表现真不错,能够自己编乘法口诀,老师真佩服你们!(如果编出“*七十二”,你真了不起,9的乘法口诀你都会编了!)

4、排序

(1)、那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口诀排列起来吗?(指名一个学生上来排一排。)

(2)、那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排列吗?

(3)、你们真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把8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5、交流

(1)、仔细观察,同桌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对的,也就是每相邻两句口诀相差8,三八二十四和四八三十二相差几呢?4个8比3个8多几?比5个8少几?)

(2)、你认为8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住?哪几句难记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记住?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口诀。

(3)、请小朋友一起把口诀背一遍。

(4)、对口令游戏。(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师说得数,生说口诀。

(5)、哪位小朋友会背8的乘法口诀了,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大家欢迎!

三、巩固反思

小朋友今天的表现确实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小动物园玩一玩,好吗?你们瞧,这么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课件展示)

1、小猫家

小猫给我们出了一组题目,想考考小朋友,你们会吗?

3×8+8= 5×8+8= 6×8+8=

4×8= 6×8= 7×8=

8×4= 8×6= 8×7=

3×8+8=你是怎样算的?你说得很好,还有哪个小朋友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地算出来?对呀,3×8+8就是4个8是多少,也就是32。

请你算一算,并说说是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8×2= 5×8= 8×1= 4×8=

3×8= 8×7= 2×8= 8×6=

7×8= 8×8= 8×3= 8×5=

3、你们的表现真棒,接下来,我们就去小狗家吧,好不好?小狗家里有好多水果,你们想吃吗?想吃还没这么容易,你要算出它们背后躲着什么数字,算对了,你就可以吃到这个水果了。

8×苹果(图)=40 葡萄(图)×6=48 草莓(图)×7=42

7×西瓜(图)=56 柠檬(图)×3=24 5×桔子(图)=30

请你选一个数说出乘法口诀,并说出乘法算式。

24、16、40、56、42、30、

四、小结

你能自己举一些生活中也用8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例子吗?

下面老师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四人小组内一人编题,其余三人回答,并请组长把算式记录下来,就记在练习纸上。看哪一小组编得又快又多!

刚才小朋友编题的兴趣真浓厚,等我们以后学了9的乘法口诀,还能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老师愿你们学得更多,祝你们学得更好!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六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能记住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一)复习导入

1、背1—7的乘法口诀

2、火车火车往哪开。(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

(二)探索学习

1、它是怎样跳的呀?咱们一起观察一下。提出要求: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 ),第三次呢?为什么?(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2、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3、抽二位学生上台板书。

4、对于他们编的口诀,你有什么意见吗?有没有问题要问他们?(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5、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回答)

每一句的第一个数比下一个少一。

每一句的第二个字都是八。

积一个比一个多8。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7、检查口诀记忆情况:对口令,同桌接背,正着背,倒着背。

过渡:同学们可真棒!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8条腿)

电脑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2)只眼睛,( 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三)、巩固拓展

基本训练

1、根据口诀写二个乘法算式。(多媒体示)

2、(拿出做好的口算模型)请小朋友拿8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说出得数,并说出你所用的口诀。(指名几个学生操作并口算)

3、完成书上p81 2、3题的练习。

学生先在书上练习,然后抽生回答。说出运用的口诀。

发展性练习:

2、完成多媒体上的计算:

(1)、二(1)班同学分成6组,每组8人,二(1)班有多少人?

(2)、小明有邮票8枚,小刚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小刚有多少枚?

(3)、校门两边各放8盆花,一共放了多少盆花?

3、过渡:刚才的题没难到小朋友,下列的填空你会填吗?

( )×4=32 8×( )=56 3×( )=24

8×( )=16 5×( )=40 ( )×8=48

4、学生完成书上第4题

拓展学习:

5、今天来上课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请你根据同学们今天的座次情况列出算式,然后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小组汇报)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学得高兴吗?

2、齐背1—8的乘法口诀。

(五)、作业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篇七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7页。

1.让学生整理并熟记1-6的乘法口诀表。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回忆搜集再现

师: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口诀?

生:1~6的乘法口诀。

师:闭上眼睛想一想,1~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学生闭上眼睛回忆。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些不完整的口诀,你能把它说完整吗?

一般题:()二得二三五()二()得八

开放题:()得六()得四()十二()十八

在回答()十八时,

生1:三六十八(同学认可)。

生2:二九十八。

师:对吗?

生3:我们没学过。

生4:对的,因为两个九相加得十八。

师:是啊。只要我们学会了编口诀的方法,没有学过的口诀也会编。

二、整理观察记忆

生:整理成加法表、减法表进行记忆。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们能把乘法口诀也整理成一张表吗?

小组合作整理、排列,老师巡视。

展示各小组用各种排列方法整理成的乘法口诀表,小组代表作介绍。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书上填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邮递员,邮递员,来送信。(送信游戏)

生:(走上台)在“二二得四”和“二四得八”中间贴上“二三得六”的口诀。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是竖着看的,在“二二得四”和“二四得八”中间应该是“二三得六”。

生2:也可以横着看,第三排是3的乘法口诀,在“一三得三”与“三三得九”中间当然是“二三得六”。

师:邮递员,好细心,认真负责做得对;你满意,我满意,我们大家都满意。(师生一起拍手表扬)

师:小朋友,看了这张表,你想说些什么?

生1:我想说,横着看分别是1的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生2:我想说,竖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一几、二几……六几的乘法口诀。

生3:我想说,斜着看第一句乘法口诀中前两个数都一样,分别是一一、二二、……六六。

生4:我还发现,乘法口诀“二二”与“一四”的得数相同,“一六”与“二三”得数相同,“二六”与“三四”得数相同。

师:小朋友真会发现,其实这张乘法口诀表下面还有一部分乘法口诀呢。

生:还有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我也能背。

师:小朋友真聪明,那你知道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吗?

生: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乘法算式,不仅快,而且正确。

学生自由背口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小朋友记在心里了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1:我能横着背。(背口诀)

生2:我能竖着背。(背口诀)

生3:刚才他们都是顺着背的,我能横着倒背。(背口诀)

生4:我能竖着倒背。(背口诀)

生5:还可以斜着背。(该生斜着背出了第一行,就停下来了)

师:斜着背较难,小朋友有兴趣的话,课后可以试一试。小朋友,还有别的背法吗?老师会拐弯背呢。(示范背“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三五十五,三六十八”)

相关推荐

最新财务出纳年度工作总结最新报告(三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

最新财务出纳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汇总(十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生物选修一教学计划(精选6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最新毕业生产报告通用(8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

最新大学生生产实训日记(优质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最新5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2023年高二化学选修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选修教学策略(六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

2023年朱自清背影读后感100字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600字(通用三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校园卫生调研报告3000字汇总(9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2023年试用期满转正述职报告德能勤绩廉(模板16篇)

开题报告的撰写需要准确、简明地表达科研项目的核心内容,以便审核人员和相关专家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在阅读这些开题报告范文时,我们需要审视其中的问题和亮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