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幼儿园大班评语 >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14篇)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14篇)

作者: 曹czj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一

黑龙江的冬天格外长也特别冷,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骑车非常困难,刘伯明经常是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艰难求学路,成了他的训练场,磨砺了他顽强的性格。

1985年3月,空军到刘伯明就读的依安县一中招飞。全县仅刘伯明入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3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凡是动脑筋的事刘伯明都爱“掺和”。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在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没被选入任务梯队的刘伯明,为了弥补差距,把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进行复习回顾、系统梳理,写下了六七十万字的心得体会,为后续飞行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__年,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的刘伯明,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代表祖国出征太空,光荣的背后一定是汗水浇灌的‘长征路’。”刘伯明说,“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二

20__年,刘伯明入选神舟七号任务乘组。20__年9月25日,他与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一起奔向太空。

探索太空,是勇敢者的事业。

在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中,应该有这样一段记录:

20__年9月27日,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

那次“太空漫步”,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开启舱门时,翟志刚用力拉了几下,舱门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驶出测控区,必须尽快打开舱门。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在刘伯明的协助下,翟志刚使用辅助工具终于打开了舱门。

推开舱门,航天员们的耳机里突然传来“轨道舱火灾”的报警声。

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和返回舱内的景海鹏第一时间检查了所有设备,并且判断此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事后分析表明,轨道舱火灾警报只是一场虚惊。

“那个时候,我和志刚目光对视,彼此心领神会。他毫不犹豫地出舱,我也果断调整舱外活动计划,先将一面五星红旗递到他手中。”刘伯明回忆说。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刘伯明说,“就算再也无法重返地球,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因为秉持着这一坚定的信念,刘伯明在一次次挑战生理、心理极限的训练中保持坚强,在面临一系列考验和挫折中义无反顾作出选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三

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发射在即。继聂海胜和翟志刚之后,刘伯明作为“神舟六号”的梯队航天员成为“上天”的又一热门。近日记者了解到,刘伯明也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家住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距离翟志刚齐齐哈尔龙江县郊区何家楼的家,只有180多公里。今天记者造访了他的家乡,去倾听一个航天员成长的故事。

他有一个爱动脑筋的童年

10月11日晚,记者经过20多公里的土路的颠簸,才来到了刘伯明父亲刘志生的家——一栋典型的东北农村的矮平房。刘志生的家非常的简陋,家里人都在等待这刘伯明最后能否“上天”的消息,电视机始终停留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时刻关注着“神六”的最新情况。说起刘伯明,刘志生说其实刘伯明和其他小孩没有两样,也比较调皮、淘气。如果说到不同便是刘伯明虽然淘气,但却很少和同龄的小孩玩在一起。都是自己玩自己的。

刘志生还说,刘伯明小时侯爱动脑筋。那时他在家里的最大特点是爱拆东西,他经常把家里的收音机拆了再装上,有时甚至他自己能琢磨安装个小风扇什么的。

为给家里省钱放弃考大学的机会报考飞行员,不想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据刘伯明高中时的班主任、现在他的母校依安一中的校长张福林介绍,当时刘伯明在他们班级一直学习很好,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的前三名。以他的学习成绩,他完全可以考上大学;但是他为给家里省学费,高中毕业后他就报名要当飞行员。据他的父亲刘志生说,由于儿子的身体一直很好,他在参军体检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他的学习也很好,所以他顺利考上了飞行员。

刘伯明先是在长春飞行学院学习,之后到牡丹江初教机场学习实验,然后他又在锦州飞行大队学习。由于他各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1991年,他开始独立单飞,并独立驾驶歼八飞机。这期间,他在1995年度,因工作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正是由于他各方面表现得很出色,在1998年,他与翟志刚等人一起被选为航天员,开始了他的穿刺苍穹之梦。

校长相中当了女婿

刘伯明的妻子与他是依安的同乡,目前也在航天领域工作,现在是一名秘书。说起这段姻缘,还挺有意思。

当年,由于刘伯明以出色的成绩考上飞行员,当时一中的校长,也就是他后来的岳母就十分喜欢他,尤其是欣赏他人聪明、诚恳、有上进心,就有意将女儿张瑶嫁给他;后来就找人给从中牵线。结果一介绍,两人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经过几年的相恋,最终结婚。

如今两人的女儿也已经12岁了,十分可爱,在北京上学。据刘志生介绍,每回儿子往家打电话问候父亲的时候,小孙女总要与爷爷唠一段,问爷爷的身体如何,生活咋样,她好想好想爷爷。每回听到孙女这样一说,刘志生说,他感觉真得很激动,也很高兴,他说他非常喜欢这个乖孙女。

依安县领导来家中慰问

在“神舟六号”即将升空的时候,作为“飞天”梯队成员的的刘伯明已经成为了当地人的骄傲。在人们关注“神舟六号”升空的同时,当地政府也十分关注着他的家人的生活情况。

今天下午,依安的县里的领导也来到刘伯明的家里,来慰问他的家人。

依安县领导带领着当地的民政部门和武装部门的同志带着慰问金和米、面、奶粉等物品来到了刘伯明的家里,对他们家里能培养出这样一个好儿子、一个能对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表示感谢,并共同预祝“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四

20__年12月,刘伯明入选神舟十二号任务飞行乘组。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这次任务出舱时间大幅增加,任务更加复杂、艰难,挑战和考验也不会缺席。我们会完成好每一次出舱任务,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刘伯明说。

信心和底气,来源于刻苦的训练。

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非常吃力;身着水下训练服模拟失重训练时,每次都要训练几个小时……

“每次训练完,吃饭连拿筷子都感到困难,困得吃不下饭,只想睡觉。”刘伯明说,但训练之后,还不能放松,要一遍一遍在脑子里过“电影”地熟悉程序。

面对考验,刘伯明总会想起读书时通往学校的那9公里无数次“摔倒又爬起来”的求学路。

“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铺就了飞天之路,是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送上了太空。”刘伯明说,“我期待亿万国人随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

此刻,在被誉为人类探索宇宙“前哨站”的空间站中,刘伯明或许正遥望着更深邃的太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五

20__年11月,谢海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谢海华与妻子结婚30载,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9年前,23岁的湖南农民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1988年10月,谢海华与谢芳完婚。没多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谢芳的身体每况愈下,手脚韧带和肌肉开始不断萎缩,不久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卧病在床,儿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担都落在谢海华一个人身上。谢海华认真学做家务活,洗衣、打扫、炒菜、熬药,帮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抚养教育儿子……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

为了照顾妻子、孩子,谢海华不敢远行,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为给妻子凑钱治病,谢海华变卖粮食,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挨家借钱,平时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没有客人来,一年都吃不上几块肉。为了治好谢芳的病,谢海华找来一辆独轮土车,推着妻子四处求医,中西医看了个遍,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谢芳有时会灰心泄气,不忍拖累谢海华,谢海华总是给予妻子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她、开导她。

20__年,谢芳面临子宫和卵巢切除手术,她要求放弃治疗。谢海华抱着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会好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才有希望。”在丈夫的鼓励下,谢芳继续治疗。

谢海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优先考虑。为了让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砖屋改建成简单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厨房和杂屋。

苦的时候,谢海华也躲在被子里哭过,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谢芳感激地对丈夫说:“我勇敢了一次,你却勇敢了一生!”

20__年11月,谢芳夫妇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谢海华也在敬老院当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抱着感恩的心,谢海华利用当兵时学会的理发手艺,免费为敬老院老人理发,还热心地做一些水暖、电工、勤杂、园艺等杂务。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六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七

1958年,年仅23岁的吴天一和妻子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当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来到青海,吴天一发现这些建设者都不同程度有心慌、头疼、胸闷等高原反应,有的甚至因此献出了生命。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迫切地想要医治好这些身体有病痛的高原建设者。

然而,高原病当时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尚属空白,吴天一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但是具体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应对之策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护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李晓东在宣讲会上说。

据李晓东介绍,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吴天一院士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地为伴。“60多年来,他不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每到一个地方,吴天一就问哪里的海拔最高。在他看来,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吴天一在进行高原病大调查时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车祸。当时他乘坐的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在开创和发展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过程中,吴天一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14处骨折,40多岁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年事渐高后,心脏还装了起搏器。

60多年来,吴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所创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__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

今年已经86岁的吴天一坦言:“现在我年纪大了,主要责任是带好我的团队,培养好年轻的接班人”。

王晋说,吴天一院士常常勉励他们——“时代在召唤、祖国在召唤、青海人民正展开双臂欢迎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走进大地,走进生活,你就一定会成功”。

“走进大地,走进生活”是吴天一高原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在进行高原病普查的时候,他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饿了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

过去,由于文化差异,牧民们忌讳抽血化验,吴天一穿戴上毡帽、皮袄、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

“吴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年轻一辈。就像院士所说,年轻一辈生在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拥有伟大的使命和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王晋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八

在同事们眼里,刘伯明被称作“小诸葛”,除了学习好,凡是动脑筋的事他都爱掺和。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每回智力竞赛,刘伯明都不落。曾有一名以出刁钻问题著称的教官在连续“考问”刘伯明十多个“犄角旮旯”的问题后,也被刘伯明的对答如流所震惊。

短暂辍学打工后发奋读书

如今,从依安县城到东升村,是平坦、宽阔的沥青路,1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10多分钟就可以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条路是条泥土路。

晴天,满是灰尘。雨天,满是泥泞。冬天,满是厚厚的冰雪。

当时就读于依安县第一中学的高中生刘伯明,每天就是自己一人骑着自行车,风雪无阻的通过这条路往返于家和学校。

1983年,刘伯明考到依安一中读高中时,家里要同时负担5个孩子读书,以种地为生的父母深感吃力。

刘伯明知道家里困难,决定不像其他同学那样住校,而是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读。

在大哥刘伯真的印象中,二弟刘伯明上高中时每天早上5点左右起床,吃上母亲做的早饭,然后6点左右从家骑车出发,7点左右到学校上课。到了晚上下课,再骑行一个多小时回家。

就这条泥土路,刘伯明来回骑行了3年,一天往返就是20多公里。

刘伯明当年上依安县第一中学高三时的班主任张福林曾经介绍,在他的印象里,刘伯明一年四季好像没有穿过新衣服,每天中午带的饭也只是玉米面大饼子,外加一些咸菜。

由于那时刘伯明家里困难,全班除了刘伯明以外,别的同学都住校,惟独刘伯明每天骑一辆破旧自行车早晚往返于农村的家里与学校之间。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读高中时的刘伯明曾经短暂辍学,到附近砖厂打工。

刘伯明的亲三舅向极目新闻记者证实,外甥刘伯明在高中时曾短暂辍学,到附近的一家砖厂推板车。

“我到现在都记得,二弟伯明在读高中一年级时,曾经辍学一个多月到附近一家砖厂推板车拉砖,后来觉得还是读书好,就又回到依安县第一中学读书。”刘伯真说,从那以后二弟刘伯明读书更用功了。

那一段艰苦的求学生涯,让刘伯明在收获好成绩的同时,也锻炼出一个强健的体格、坚韧的毅力,令他受益至今。

20__年,刘伯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高中辛苦的跑读生活,磨炼出了他竞争的性格,特别要求上进,特别胆大、敢于奉献。

依安县第一中学,如今还有一个名字为依安县伯明高级中学,就是用刘伯明的名字命名,在当地家喻户晓。

当地居民张女士表示,虽然她只是在电视上见过刘伯明这个老乡,但是对于刘伯明的故事耳熟能详,所以也一直教育自己在依安县第一中学读书的儿子像学长刘伯明学习。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九

刘伯明家中兄妹6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改变命运,唯有苦读。高中时刘伯明就读的学校,距离家有9公里。他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读。

黑龙江的冬天格外长也特别冷,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骑车非常困难,刘伯明经常是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艰难求学路,成了他的训练场,磨砺了他顽强的性格。

1985年3月,空军到刘伯明就读的依安县一中招飞。全县仅刘伯明入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3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凡是动脑筋的事刘伯明都爱“掺和”。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在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没被选入任务梯队的刘伯明,为了弥补差距,把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进行复习回顾、系统梳理,写下了六七十万字的心得体会,为后续飞行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__年,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的刘伯明,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代表祖国出征太空,光荣的背后一定是汗水浇灌的‘长征路’。”刘伯明说,“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十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于3月3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20__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当选为年度人物。组委会以唐代诗人韩愈《送汴州监军俱文珍》中的一句“冲天鹏翅阔”表达了对顾诵芬院士将毕生理想与祖国需要紧密相连,心有大我,赤诚报国,为新中国航空事业和国家科技事业倾尽心血的无限敬仰。

“每当国庆阅兵战机呼啸飞过,都是万众瞩目的时刻。人们在仰望的时候,也是在行注目礼。几代战机几代人,他在长空留下了鲜明的痕迹。”组委会在给予顾诵芬院士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的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考虑到身体原因,今年92岁高龄的顾诵芬院士未能亲临颁奖盛典现场,他以视频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他表示:“组委会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授予我,自己感到很惭愧。我没有做出什么,党和国家给了我太多了。感谢组委会,感谢全国人民,还要特别感谢一代代为祖国航空事业接续奋斗的全体航空人。”

顾诵芬院士出生于1930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员,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新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引领者、我国航空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航空工业第一位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顾诵芬院士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新设计多型飞机气动布局,建立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歼8、歼8ⅱ超声速歼击机,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歼8系列飞机是20世纪我军核心主战装备。他建立了我国歼击机研制体系,为航空武器装备跨代升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高度关注国家战略安全,为大飞机飞上蓝天提供决策支持。他对党忠诚,甘于奉献,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飞机设计领军人才,为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空工业各单位很多干部职工通过各种形式收看了颁奖典礼,再次被顾诵芬院士为航空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和他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所感动。顾诵芬院士是航空工业沈阳所的第二任总设计师,作为他的后辈,现任沈阳所总设计师的孙智孝说:“顾老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开创性贡献。我是所里第六任总设计师,虽然肩上担子很重,但在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们的精神指引下,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来自航空工业成飞的“90后”员工吴松泽则表示:“顾老和老一辈飞机设计师们在‘一张白纸’的背景下开创了新中国飞机设计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他们永远奔腾在祖国航空事业第一线的品格深深打动了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飞机设计师,我要传承好前辈们忠诚忘我、探索不已的精神,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的接班人。”

“感动中国”自20__年启动以来,近200位人物和群体走进大众视野,他们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激荡人心,令无数国人为之动容。其中,“壮志凌云”的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和“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分别于20__年和20__年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们与顾诵芬院士一样,作为航空人的杰出代表,身上凝结着的“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后来者们接续奋斗,也让更多国人认识“深藏功名尘与土”的航空人,认可“隐秘而伟大”的航空事业。

“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__年。共评选出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等10位年度人物,并特别致敬中国航天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十一

1958年,年仅23岁的吴天一和妻子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高原建设青海。当时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来到青海,吴天一发现这些建设者都不同程度有心慌、头疼、胸闷等高原反应,有的甚至因此献出了生命。作为一名内科军医,吴天一迫切地想要医治好这些身体有病痛的高原建设者。

然而,高原病当时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还尚属空白,吴天一摸着石头过河,经过长期研究,认为这是一种高寒低氧环境的特发性疾病。但是具体的发病原因以及相关应对之策还需进一步研究。这一研究,就是60多年。

“守护好高原人民和高原建设者的生命健康是吴天一的初心,也是他一生的价值追求,正如他所言:‘我一生只做一件事,高原医学研究。’”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李晓东在宣讲会上说。

据李晓东介绍,在超过半个世纪的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吴天一院士常年与高山、冰川、雪地、草地为伴。“60多年来,他不仅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安第斯山、落基山、天山、帕米尔和喜马拉雅等地进行了长期的综合考察和探索”。

1979年至1992年,吴天一主持了历时10余年、覆盖10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到过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的大部分高海拔乡镇牧村。每到一个地方,吴天一就问哪里的海拔最高。在他看来,高原医学研究必须要去高、偏、远的地方,不落下一户一人,才能准确掌握疾病分布和患病因素。

1982年,吴天一在进行高原病大调查时发生了一次非常严重的车祸。当时他乘坐的吉普车行至橡皮山时,因山体陡峻、路面湿滑,吉普车发生侧翻,跌落近300米,他和司机血流满面,幸而大难不死。“作为高原医学人,没有献身精神,哪能获取一线科研资料?”事后吴天一回忆说。

在开创和发展我国高原医学事业的过程中,吴天一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全身14处骨折,40多岁双眼患上严重的白内障,耳朵鼓膜被击穿,年事渐高后,心脏还装了起搏器。

60多年来,吴天一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他所创建的慢性高原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作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于20__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为高原病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是首个以我国地点命名的国际诊断标准。

今年已经86岁的吴天一坦言:“现在我年纪大了,主要责任是带好我的团队,培养好年轻的接班人”。

王晋说,吴天一院士常常勉励他们——“时代在召唤、祖国在召唤、青海人民正展开双臂欢迎你,你的事业就在这里,走进大地,走进生活,你就一定会成功”。

“走进大地,走进生活”是吴天一高原医学研究的真实写照。在进行高原病普查的时候,他骑着马,赶着驮满仪器的牦牛,饿了吃点牧民的青稞糌粑或自带的干粮,晚上同牧民一起睡在摄氏零下三十多度的帐篷里,深夜点着酥油灯整理数据资料……

过去,由于文化差异,牧民们忌讳抽血化验,吴天一穿戴上毡帽、皮袄、马靴,地道的藏语一出口,牧民就亲热地拉他坐进了帐篷。

“吴天一院士正是以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年轻一辈。就像院士所说,年轻一辈生在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拥有伟大的使命和许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应该珍惜这些机会,投身于伟大的事业中。”王晋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十二

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研究我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时提出,国家准备5年内拿出60亿斤小米用来支援发展航空工业。60亿斤小米,按当时的物价算大约是5.35亿元人民币。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没有制空权的军队就要被动挨打,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必然遭受侵略”,就算一穷二白,中国航空工业还是在抗美援朝的硝烟中艰难起步了。

1951年,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顾诵芬来到北京,加入刚刚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中。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继续北上。在沈阳,他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

对年轻的顾诵芬来说,离家北上建设航空工业,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也是在践行他从小的理想。多少年过去,“七七事变”爆发后频繁出现的飞机轰炸声,总是在他的耳边回荡。“没有航空的话,我们国家将来还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顾诵芬坚定地说。从此,他在高考志愿上填报3所大学的航空系,是因为这份初心;大学毕业后,投身航空工业一线,也是因为这份初心。

到沈阳后,顾诵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一架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在这之前,中国航空曾迎来一批苏联“老师”。可他们的“课程”里,只有如何制造飞机,并不教我国如何设计飞机。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脉在人家手里,这怎么能行?但自行设计,就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

按照时任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徐舜寿的方案,他们要设计的喷气式飞机需要从两侧进气,而不是用机头进气。这在国内根本没有先例。准确说,那时我国在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上完全空白。而作为气动组组长,顾诵芬在大学时就没接触过喷气式飞机。因此,在听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图书馆有一份相关国外文献后,他立刻动身来到北京。为了不影响学生白天使用资料,他借了一辆旧自行车,天天晚上跑北航查找抄录资料,整整跑了一个星期,自行车前叉在土路上都颠裂了。就这样,靠着硬“啃”国外资料,顾诵芬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

歼教-1首飞成功后,几乎是无缝衔接,顾诵芬又通过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随即又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在1978年之前,顾诵芬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知。虽然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早在1958年7月26日就在沈阳飞机厂机场首飞成功,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首飞成功的消息并没有公开。周恩来总理知道后还托人带话,“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

顾诵芬和他的同事们从不畏惧做无名英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他们共同的追求。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因国家、军方、航空工业系统、地方政府多次的奖励、表彰,顾诵芬的名字才逐渐进入世人的视野。他却总是说:“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很高的荣誉。这些荣誉应归功于那些振兴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导和默默无闻、顽强奋斗的工人、技术人员。”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十三

为获取特高海拔地区人类生理资料,1990年,吴天一组织中日联合医学考察队攀登坐落于青海省的阿尼玛卿山。

途中,日方科研人员遭遇了明显的高原反应,不得不中途放弃。而吴天一继续带领中方人员向上攀登,最终在5620米的特高海拔地区成功建立起高山实验室。此次科考成果丰硕,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授予吴天一“高原医学特殊贡献奖”。

那些年,吴天一总在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他设计了一座高低压氧舱,是全球首个可模拟上至高空1.2万米、下至水下30米环境的综合氧舱。第一次人体实验谁来做?“我是设计师,我进!”实验中,由于气压变化过快,吴天一右耳“嘭”的一声,鼓膜被击穿了。

1992年,这座国产高低压综合氧舱启用揭牌仪式上,吴天一登台致辞,只字未提奉献和付出,而是即兴引用了一句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从事田野调查多年,在强烈的紫外线影响下,吴天一40多岁时双眼就罹患白内障,后来做手术植入了人工晶体;跋涉广袤高原,数度遭遇车祸,全身有14处骨折,右大腿里至今还装着钢板……“不这么拼,怎么能攀上高原医学的山峰?”吴天一说。

年事渐高,吴天一前些年装上了心脏起搏器。“挺好,有了它,我还要继续跟高原病较劲,较一辈子劲。”如今,吴天一仍在登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摘抄 刘伯明事例篇十四

20__年11月,谢海华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谢海华与妻子结婚30载,撑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爱之名诠释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29年前,23岁的湖南农民谢芳与入室盗窃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残疾。刚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谢海华,经人介绍与谢芳订婚。面对谢芳日益严重的后遗症,谢海华仍选择了与她结婚。近28年来,谢海华一直悉心照顾妻子,每天早上6时准时起床做饭,帮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饭菜送到床头喂她吃……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对于谢芳来说,谢海华就是她的手和脚,“没有他,我活不到今天。”

1988年10月,谢海华与谢芳完婚。没多久,他们的儿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谢芳的身体每况愈下,手脚韧带和肌肉开始不断萎缩,不久便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妻子卧病在床,儿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担都落在谢海华一个人身上。谢海华认真学做家务活,洗衣、打扫、炒菜、熬药,帮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抚养教育儿子……这些事,谢海华一做就是29年。

为了照顾妻子、孩子,谢海华不敢远行,只能守着家里的田地勉强维持生活。为给妻子凑钱治病,谢海华变卖粮食,拉下脸面向亲朋好友挨家借钱,平时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没有客人来,一年都吃不上几块肉。为了治好谢芳的病,谢海华找来一辆独轮土车,推着妻子四处求医,中西医看了个遍,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谢芳有时会灰心泄气,不忍拖累谢海华,谢海华总是给予妻子最灿烂的笑容,鼓励她、开导她。

20__年,谢芳面临子宫和卵巢切除手术,她要求放弃治疗。谢海华抱着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会好的,我会一直陪着你,我们都要坚持下去,坚持才有希望。”在丈夫的鼓励下,谢芳继续治疗。

谢海华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优先考虑。为了让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砖屋改建成简单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厨房和杂屋。

苦的时候,谢海华也躲在被子里哭过,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谢芳感激地对丈夫说:“我勇敢了一次,你却勇敢了一生!”

20__年11月,谢芳夫妇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谢海华也在敬老院当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抱着感恩的心,谢海华利用当兵时学会的理发手艺,免费为敬老院老人理发,还热心地做一些水暖、电工、勤杂、园艺等杂务。

相关推荐

2023年朱彦夫事迹读后感 朱彦夫人民楷模汇总(10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我

最美退伍军人先进事迹材料冯学海(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最新致富带头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四篇(汇总)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热门廉洁协议书(汇总16篇)

撰写一封清晰、准确的条据书信对于沟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确保条据书信的内容准确无误,避免歧义和纠纷?友好问候信1、寻找合适的中介。如果在房屋租赁过

2023年大学毕业生个人主要事迹200字大全(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14篇(通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爱岗敬业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爱岗敬业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精选(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通用1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

最新铁路客运工作年度总结4篇(精选)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关爱农民工活动工作总结汇报(4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