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最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得体会大全(19篇)

最新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心得体会大全(19篇)

作者: 曹czj

在工作心得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是否明智,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学习心得,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1、通过这次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的处理办法,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大家提出的问题,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组织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我认识到在报道危机事件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官方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并持续提供最新消息,这样做能够有效阻止谣言四起。

2.对(自杀)危机事件的信息报道不宜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能包含细节,避免有人效仿。因为诸多事实表明,媒体报道的(自杀)细节越多,(自杀)模仿行为就会越多。

3.发布的信息要客观真实。

4.发布信息时不要将焦点关注在事件的起因上,而应该将焦点放在对受害者的人文关怀上。

紧接着,徐博士又从为洗刷“死亡之桥”而改造后的韩国麻浦大桥高自杀事件讲起,向我们阐明了自杀的著名效应、模仿效应和呼救效应,同时也告诉我们: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院系辅导员的作用甚为关键,做好危机干预的第一步是要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事件,并做好信息上报至关重要。

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

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理解危机中的人章节:让我很形象深刻地认识到:

1.失恋只是自杀的诱因,其核心原因来自家庭。

2.对于人格障碍患者,很重要的是重新获得关心与界限。

3.有儿童期虐待和家庭功能失调、强奸与性侵犯的人属于高危人群。性侵创伤后,当事人一般会有压力减少行为:自毁行为,无节制地狂欢、发泄,过度地和不适应地性行为等。

4.在处理群体性的ptsd时一定要团队工作,做到彼此相互支持、及时督导,否则很快就会崩溃,出现替代创伤。

第三讲: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

树理论对自杀风险个案评估的有效性高达90.1%,远高于mmpi的有效性(26.2%)。他把一个人看做一棵大树,树根是指家庭与依恋关系,树干是指社会支持和信仰、价值观,树叶是指成就感、自我实现,阳光雨露是指社会环境。

我认识到了:

1.自杀身亡的人中有25%-50%的人曾有过尝试自杀。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掌握曾有自杀尝试的学生信息,并给予高度关注。

2.心理健康与性格外向、内向无关,性格奔放活跃的人也可能出现问题;

性格外向的也会有抑郁,是常被我们忽视的微笑抑郁或阴性抑郁。

3.谈论自杀的人不会自杀,这是错误的。谈论或关注自杀十之八九是一个呼救的信号,我们应该科学决断,不能自欺欺人。

4.考试、失恋不是心理危机的根本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才是根源。

5.有自杀倾向的人恢复正常时,危险并没有结束,心理危机者往往经历一个“挣扎—呼救—平静”的过程,平静期往往是最危险期。因此,对于刚康复出院的病人,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干预。

6.心理干预是干预者不能回避自杀等敏感问题,需要用坦诚和专业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与有自杀倾向的人谈论自杀并不会引发他下决心自杀。

7.如果一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自杀,他人则通常无法控制。这种认识错误的,因为没有谁真的想死,自杀成功的人多是因为身边没有人制止,或者没有人可以求助。在我国,人没有自杀权,阻止他人自杀不属于侵权行为。

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不同情况下的危机个案处理办法。具体如下:

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不管危机个案在哪里,我们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当事人的生命安全,打探当事人的地点、通知他的紧急联系人,确保他的身边有人,暂时打消自杀念头。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小a,男,大四学生,先天性运动神经受损,走路行动不便,性格比较好强,敏感,有些自卑,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大一入学起,一直关注该生状态,经常与其进行谈心谈话,鼓舞士气。

11月2日21:52,该生所在班级团支书、班长打电话向辅导员反映情况,说小a给班级李某打电话说自己要跳楼,现在找不到人,打电话拒接。得知消息后,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往学校,同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并联系学校心理中心。同时,立即采取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第一,安排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在寝室周边各教学楼寻找,同时继续拨打对方电话,并通过微信、qq、短信等方式发送鼓励的话语,希望大家的关爱让他情绪慢慢稳定,并意识到还有许多人关心、爱护着他;第二,立即联系小a的家长并告知其具体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该生于22:04接听了同学的电话,告诉了他的情况和具体位置,最后在北五宿舍楼楼下寻得该生。

学生干部将该生护送至辅导室,辅导员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详细询问了事情的始末。作为班级生活委员,小a替班级预约了“液压实验”,本以为是为班级服务,是件好事。但是班级张某向其抱怨时间选的不好,竟然选在了周末,影响大家考研复习;随后,李某对于分组上实验的事情搞不明白,也来质问他,说他没通知明白,小a感到很委屈,本来自己也考研,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去给大家约了实验,结果不但没人感激,还遭受埋怨,心理很苦闷,很难受,想不通,过不去这道坎儿。辅导员第一时间对小a心系整个班级,主动为大家选课的事情给与赞赏和肯定,并且对其在内心极度痛苦的情况下能够接同学电话,放弃轻生的行为表示佩服和欣慰,并询问该生当下的感受。听到老师的话,小a留下了眼泪,连连向老师道歉,让老师担心了,继续询问该生之前是否有过轻生的想法或行为,该生表示没有过行为,但是有过一次轻生想法,原因是上学期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发现自己很多知识都不会,估计考研也考不上,觉得眼前的生活很没意思,想到了死,但只是一闪念的想法而已。经过进一步的交谈了解到,李某已经向其道歉,并且曾经说过“你打我、骂我都好,只要你不再难受了就行。”这类的话,但是自己还是不能释怀,“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鉴于该生不止一次有过轻生想法、并且此次还有轻生行为,而且对于对方的道歉无法释怀,内心依然苦闷。辅导员决定和两名学生干部,在辅导室对该生进行临时监护,以防该生情绪再度失控,发生意外。并通知该生父母,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尽快到校。11月3日凌晨5:33,家长到校,与家长进行交接,将事件的详细经过告知家长,把对孩子的担心与家长进行交流,并且建议孩子回家休养,尽早就医,谨遵医嘱。家长对学校为孩子做的一切表示感激,并表示定会抓紧就医。

1、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心理委员作用。

学生干部或者是心理委员,具有发现危机的先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轻生想法和行为,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危机,并且能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员老师,进而启动危机干预程序,为有效的处理危机赢得时间。

2、建立重点同学台账。

将需要关注同学进行汇总,并标明问题的种类以及关注级别,定期与其进行谈心谈话,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学生动态,动态化地进行监管,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

3、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进修。

解决大学生突发危机事件应该按照“预防为主、应对为辅”的原则,从思想上重视,从实践中总结并积累经验,努力维护高校校园的安、稳定、和谐,让大学生能够安心的学习、生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心得体会

参加辅导员培训班一个星期了,这个星期的每一天都忙碌的,但是我却过的很充实,心情很愉快,没想到辅导员培训会如此丰富多彩。

本次培训课程安排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涉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等内容。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以前对辅导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是多么的肤浅,培训下来,使我受益良多,收获很大、我相信,经过系统培训,我将会成为优秀辅导员队伍中的一员,我为我选择做辅导员感到骄傲。现将几天来的学习感悟陈述如下:

一、加深工作认识,摆正工作心态。

很多人恐怕都会有这样一些认识:辅导员工作似乎人人都能做,对素质的要求不高;辅导员工作很辛苦,工作很难出成效;辅导员不是教师,无足轻重。而对于许多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来说,也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对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自己担负的重任认识不清,工作定位于学生管理不落后而已。我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不知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但在培训后,顿然思路开阔。用老师的话就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用“心”去做,也很容易把这份工作做好。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工作需要有激情,不过,如果多些理性的头脑,更能够科学地来开展工作。

再次,我们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因为作为辅导员、班主任,我们的身教重于言教;要切实发挥我们的职能作用,深入细致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的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

最后,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虽然很平凡,但是能够出彩的,要抱着要做就做好的心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本次培训之后,我对辅导员工作的地位和责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辅导员工作不但要做,更要做好,只要用心去做,定能做得优秀。

二、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实践力度。

辅导员的工作任务有很多,我们大多数时候只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而忽视了其他许多重要的方面,比如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等等方面。其实,这些工作才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做到工作细致,态度端正,责任心强,富有成效,真正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教育者,而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

同时,做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而不能搞单帮,因为一个个小小的经验也可能在团队的作用下变成大智慧,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同事们可以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加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三、明确发展重点,找准努力方向。

很多时候我感到困惑和异常无助,因为我所从事的是一份在旁人眼里很空洞的工作,知识性不强,职业地位不明确,流动性高。如果没有“杀手锏”很容易被淘汰。为此,我们应该掌握职业发展教育理论知识,参加职业发展教育技能培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心理学、人力资源学、法律学、社会学、管理学、行为学、市场学、创业教育、公关礼仪等,了解就业技术方面的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使我明确了自己今后应该走的路和努力方向。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在各种思想意识斗争异常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西方敌对势力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我国年轻一代的争夺。培养政治坚定的大学生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位大学辅导员老师的使命;但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更好地胜任这一重任,无疑向我们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挑战。为此,我们自身需要加强政治修养,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以自己的高尚品质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更多的家长放心!

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一晃担任辅导员已将近一年。回头看去,一年前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那时的我对辅导员工作充满了激情与好奇,一年过去了,如今的我除了保留着当初的那份热情,更感觉到作为一名辅导员身上的压力和责任之重大。

首先,自己的角色变了,作为一名老师,你不仅要成为学生的朋友,也要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引导者,而且这种选择是单向的、无条件的——即:你必须如是对待你的每一位同学,无法像过去一样根据自己感情的好恶去选择交朋友的对象或者学生会的部员,只要他是你的学生你就必须对其承担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与此同时,作为班主任,所接触的学生类型、层次、来源也更为广泛,学生都是从地方各个学校来的,学生的爱好、性格、生活习惯也都各不相同,个人思想迥异,这都为辅导员全面、顺利的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其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弹性很大,很有艺术的工作,需要经验与热情并重的工作。在这一年中时常深感自己知识与能力的欠缺,耳边时常听人说,辅导员工作“混”了,可我却不这么认为,做好辅导员工作绝不仅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或者丰富的经验就可以完全胜任,更需要有足够的爱心和事业心,以及端正的态度,此外做人的原则与基本的管理技巧也必不可少,这些东西都是能做一名优秀辅导员的保障,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去摸索,去实践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做、任何人都能做好的。辅导员工作和其他任何一项工作一样,是没有止境的,只有更好,没有,只要愿意去追求,就永远可以不断地去超越。正因为在工作中有时有太多的想法,而又无法很好地贯彻,做不到尽善尽美,还有很多情况、很多局面让自己感觉有心去改变却又力不从心,所以时常也很自责,一来自责自己能力有限,二来深感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良好的氛围与环境而惭愧。不过正是在学生工作中的这些发现使我有了前进的动力,使我有信心,有想法在这个位置上做得更好,为了对当代大学生负责,也为了自身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我的第二个体会是“学习”。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一般工作中所应具备的起码的个人能力外,还需要有很强很专业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以及比较成熟的经验。辅导员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事太多、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我们不仅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更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足够的判断和应变能力。在处理方法上更不能以我们过去的经验,方法来套用今天的学生。面对这个群体,我们必须向周围的老师学习、请教,大家在一起交流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互相取长补短,这是非常必需的。此外,作为大学辅导员还必须积极、及时地学习国家、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及办法,以便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向和引导。现在的学生是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常挂在嘴边说,年龄相差3岁就有了代沟,在辅导员工作中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学生永远是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远远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他们思想开放、引领时尚,对新鲜事物的领悟和学习能力非常快,有个性有主见,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受到其他思想干扰何影响的群体,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入他们的中间,深入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所以,大学辅导员除了要在同事之间互相学习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自己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更有针对性。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危机案例,让我认识到一线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丰富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以“稳、准、狠”的工作态度与思路来应对。“稳”就是要工作思路清楚,遇到危机事件,一线学生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和家长了解事件背景。“准”指的是学生的情况一旦经医院或者专业人员判定,情况确定,立马让学生家长接回家重点监护,“狠”指的是危机事件不过夜,必须24小时监护或者立即处理,不留隐患。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总结来说,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2.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5.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6.立即处理;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8.制定行动计划;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次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心理危机的行动干预:1.危机干预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安全。2.做好自杀风险评估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第一步。3.自杀风险的警示主要有4个:1)自杀计划的特性,越详细越危险;2)自杀方式的杀伤力,越危险,自杀风险越高;3)选用未完成计划的方法的可行性(帮助当事人寻找替代自杀的方法);4)在计划中帮助个案的可能性(家人和朋友都是可以利用得资源,身边有人可以避免当事人自杀)。4.康复后的个体回到生活环境后一定要解决“社会支持”问题,解决问题远不如建立关系重要。5.心理干预必须要团队协作。在干预团队中,学校领导充当“司令员”角色,心理咨询师及督导担任“参谋长”角色,学生工作者担任“主战部队”角色,精神科医生及医院担任“攻坚部队”角色,学校保卫部门担任“辅助战斗部队”角色。6.发现自杀危机事件时,院系必须做两件事:通知学生父母前来、对当事人给予24小时监护。总的来说要树立起重事先预防的工作理念,从源头抓起,平时应该注重对大学生恋爱情感,人际交往、专业学习等方面的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化解压力。7.通知父母,父母均不能或不愿意前来时,我们务必要求家长授权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一定可以保证当事人的生命安全。联系家长时,我们要向家长如实反馈学生情况;不让家长告知学生要到学校事宜,不要提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向家长保证,在家长到校之前,我们会安排24小时监护保证当事人安全。

辅导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心得体会

在我校领导的关怀和指示下,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孙静老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张缅老师、人文科学系余华琼老师、艺术与设计系廖前兰老师和我一行五人前往武汉市洪山区梦天湖大酒店参加湖北省第十二期高校辅导员培训班。此次培训历时六天,这六天里来自省教育厅、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单位和高校的共十四位教授和学工领导通过十四场专题讲座向我们传授了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急需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而我们也通过听专题报告、参与案例研讨、大会交流、分组讨论等形式,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学习和探讨。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思索着辅导员工作的重心与责任,同时也享受着活动带来的启发与乐趣。

这次培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培训中既有各位领导和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又有部分专题尝试采用“沙龙”形式展开,以嘉宾交流、现场提问互动为主要形式,以开放的姿态来探讨学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专题报告水平很高,具有非常强的实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有点又有面,既有政策宣讲也有个案分析,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与交流,让我们对如何在全面实施学分制条件下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如何进行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这也必将提高我们预见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讨活动中,与会的嘉宾不仅和我们分享了担任辅导员期间的点点滴滴,还将多年来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拿出来与我们一起交流,这些宝贵经验的倾囊相授让我们如获至宝。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认为这次培训对我们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的契机,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和参与座谈活动,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辅导员工作所承载的使命,对怎样做好一名辅导员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还记得培训中中国地质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安洲教授在《辅导员的角色认同与职业发展》一讲中给辅导员这样定义:辅导员最本质的角色定位,最能体现辅导员存在价值的职责,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最重要的工作定位,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正是这段话让我们这群曾几何时在庸庸碌碌的学工琐事中日渐迷茫困惑、找寻不到自身工作价值和意义的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们顿时醒悟,原来一名真正的辅导员并不是要成为世人眼中的大学生勤务员和保姆,“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才是我们工作的最为精准而深刻的定位,才是我们工作的首要职责和终极目标!原来我们的工作是如此重要而崇高,我们所要担负的责任是如此神圣而光荣,因此我们理应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是最有价值和最值得被尊重的!

找到了准确的角色定位后,我们更应该认真的思索如何才能真正做好辅导员的工作,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万清祥教授在《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一讲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成长的背景和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准确把握高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是提高学生工作和辅导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前提。作为学生工作者,我们应当客观认识到当前我国大学生整体思想状况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然而我们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巨大变革中,社会功利化倾向以及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和理想信念的缺失,再加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后带来了高等教育规模超常发展,从而引发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教育成本分担、贫困生大幅增加、毕业生就业难等各种问题,淡化了学生与学校、国家的情感,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功利意识,这些社会教育的不利因素也给我们的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不仅如此,当前大多数家庭因存在精英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强弱失衡而造成家庭教育偏颇,学校管理因“生本理念”缺失而导致学校教育乏力,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不强、相互教育不够等等等等,这些都给我们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促使我们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反思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管理,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我们达成了以下的共识:

1.形成与时俱进的学生管理观。

在当前这样复杂的新形式下,我们每一位辅导员以及学生工作者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更需要我们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敏锐的学习能力,在工作和实践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新知识,增强理论素养和文化,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真正做到能知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导学生所向。

2.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

教育“以人为本”,我们的学生工作同样也应“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工作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学校的刚性需求,而是要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相应地从显性向隐性转化,以服务学生为本,深入、细化、外延和宽容。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热心、细心和责任心”去感化和影响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引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我们在工作中要更多地思考什么样的教育形式、管理方法以及活动开展才是当代大学生真正需要和接受的,什么样的大学教育才是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的。

3.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式。

由于当前高校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政班级功能越来越淡化,我们的工作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契入点。例如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有三分之二时间度过的学生公寓,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区域外,现在它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因此我们的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要牢牢抓住这块阵地,积极推进党建工作走进学生公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广大学生团结在组织的周围,让他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此同时,我们的学生工作必须抓住推行文化管理的机遇,围绕学分制改革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学风校风建设、特殊群体学生管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援助、心理健康教育、学团组织建设、学生社团管理、学生媒体建设、网络德育、学籍管理、学生事务工作等具体工作中贯穿文化管理的理念,通过文化的阐示与建设提高学生工作的层次与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到很多,也思考了很多,我们会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尽快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准确定位,提高素质,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将这次学习的宝贵成果转化为丰硕的工作成绩!最后,引用《论语》中的一句古训与大家共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愿我们全体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都能在修身中育人,在育人中修身!

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网络培训研修心得体会

本次学习的收获:。

1、通过这次在x省第四人民医院学习,我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及技术,学到了更为详实的干预知识与技巧,增强了对危机干预的计划筹备,对日后工作实务特别是个案工作有较大帮助。

2、初步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评估和筛选技术,学习了简单的干预技术,了解了“简快重建法”、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3、今天学习过程中、,了解了心理危机的特征、影响以及如何介入、处理技巧等,收获最大在于对应急事件发生后和心理创伤者使用保险箱技术,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

4、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这样的学习,很有收获,同时也知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让我非常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理论方法,总之,这样的培训系统,完整,很好。

我认为在讲座中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3、完整、系统、清晰、有条理,互动,注重重点,有具体技巧练习,切身感受印象深刻,提问,现场热烈,也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很信服。

4、时间安排较合理,开讲者平易近人、语言风趣,能很好的解释社工所提出的问题,与社工的互动较多,能够很好的根据社工知识结构来讲解。

5、对演练过后社工过的疑惑给予及时的解答和互动,很好的调动了社工参与的积极性。

最后,诚挚的感谢部门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对我的帮助和关心,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领导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踏踏实实工作,为医院的明天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

摘要: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在剖析高职生心理危机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相关策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已有的支持系统都不足以帮助他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出现的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1]。心理危机的发展一般有四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绝望期或成长期。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遵循危机干预的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预防发生更严重、更持久的心理创伤,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2]。

二、心理危机的诱发因素。

(一)现实因素引发的自卑心理。

职业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由于我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政策导向看不起高职,高考制度也不合理,把高考分数低的学生送进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

(二)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导致的厌学情绪。

在结束紧张的高考学习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阶段性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虽然多数学生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专业技能,以增强自己未来的职业竞争能力。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直接导致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迟到、旷课现象普遍。

(三)人际关系的困扰。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常带有理想的模型,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产生障碍,出现心理危机。

个别学生受其特定的家庭背景影响,不懂得尊重他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长期与同学不和而导致关系紧张。有的学生个性抑郁,缺乏自信,由于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自卑、甚至自闭心理,长期处在忧虑之中。

(四)家庭贫困引发的心理危机。

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与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心理空间。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有的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压力很大。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进入大学很多方面很难找到自信。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部分贫困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不能自我接纳。

(五)恋爱与性方面引起的情感困惑。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机制渐趋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友、恋爱。但由于其心理未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性意识和理智感未完全形成,理想中的交友恋爱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发生矛盾,难免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无法正确应对恋爱和失恋问题。这会使他们在情绪、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受到干扰,引发诸多心理问题。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笔者所在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利用心理讲座、播放心理电影、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教会他们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明白当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懂得应该如何寻求帮助。

(二)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特别重视以他人为媒介的间接干预系统,那就是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宣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二是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及时向学院汇报。经过一定培训的“心理委员”虽不能像心理学专业教师一样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直接干预,但他可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上传给专业教师,为实质性的危机干预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必须对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进行预防心理危机的教育。

(三)做好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关注工作。

心理健康机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普查识别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从开始,笔者所在学院坚持将每一届新生进行排查梳理,建立“需关注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情况、关爱措施及工作效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和咨询活动,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指导。此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四)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并非一个教师就能够独立处理的。笔者认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预警系统。心理委员和辅导员等与学生有亲密接触的成员若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预兆时,应及时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报告并在该机构指导下监控其心理危机发展的态势。二是值班制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应每天安排专业人员值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进行干预。三是干预系统。通过澄清、解释、安慰以及问题解决技术的应用,协助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减少或摆脱危机的影响,恢复心理平衡。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危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有效联动和积极配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4]彭海威,彭小辉.关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j].心理导航,2009,8。

高职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摘要:高中生心理情感危机已经成为高级中学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对高中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把握准高中生出现心理情感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他们的心理危机,帮助他们渡过情感危机的难关,才能让高中生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高中教育要实现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尽量减少和防止情感危机的发生。高中生心理情感危机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其受到思想因素的干预,同时也受到心理因素的干预。通过分析高中生心理情感危机,探讨解决高中生心理情感问题的措施,促进高中生健康发展。

及时干预心理危机心得体会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常见问题,心理危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容忽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到心理健康。及时干预这些心理危机,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有助于减轻或解除人们的痛苦。

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及周围的人。个人可能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疾病,遭受经济和社会的困境以及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失调。而且,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危机没有及时得到干预,还可能会对周围其他人产生负面影响,影响到整个社会。

第三段: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及时干预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个体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病理状况,为个人和家庭带来同时减轻了个人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健康两种有效的途径,提高了个人及社会的生活质量。通过及时干预,可以让个人自我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增加心理的安全感,防止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加剧,从而帮助个人摆脱心理危机的困扰。

及时干预心理危机需要综合考虑问题的性质、人群的特点、干预对象的状况、干预的资源和工具等因素。在干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等形式的心理支持,对于需要更专业的服务,可以向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寻求帮助。此外,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并制定制度培训,政府和企业领导可以增强对员工的关注,引导广大员工重视自身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

第五段:结论。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心理危机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我们无需担心。只要我们注重心理健康,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了解心理危机的危害并正视它,及时干预并教育、培训员工和社会大众,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问题的痛苦和解决心理危机所带来的问题。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范文

摘要: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频出,如何分辨并预防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在实际实践中,识别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理论方式和现实中存在巨大的不同。所以,现在试着从对中小学生伤害自己事件的调研与分析结果中得出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行为的三大核心要素,包括重大事件、支持系统以及个人特质,并根据这个结论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实践模式,来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工作的改进。

如今,互联网、手机、电脑的普及,使得未成年人的世界被成人世界的文化娱乐、行为规则及物欲诱惑所侵蚀,再加上教育倾向于功利化,攀比心理的生成,使得中小学生被迫早熟,过早的承担了各种压力,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规律严重不符,造成了心理亚健康,进行伤害自己与伤害他人行为的低龄化越来越明显,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呈高发态势,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普遍关注的是因重大突发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干预,而很少对心理危机为风险源的突发事件预防的研究。现在建立起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的实践模式,使得最大限度地预方校园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社会对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事件一直都很关注,理论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中小学生伤害自己行为的原因,想要去了解背后隐藏的隐情,找出中小学生的伤害自己的线索。但在现实中,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原因很多,所以从理论中找原因和线索十分困难。在目前来看,理论研究界认为中小学生的伤害自己的行为与以下两个因素有直接联系。一是抑郁症。据研究调查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相比,抑郁症与个体的伤害自己的行为最为相关,抑郁症患者具有的伤害自己的意向最为强烈;二是伤害自己未遂经历,相关研究表明,伤害自己未遂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有25%的可能性重复伤害自己的行为。这些个体的伤害自己的意向十分强烈,应把他们作为重点监控的对象。

某地区在中小学心理高危学生的排查中,使用了“伤害自己意念表”来筛选心理高危学生,筛选出了两百多名有明显伤害自己的倾向或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学生,并为这些学生制定了干预治疗方案。但值得震惊的是,之后的那一年该地发生的中小学生伤害自己事件中没有一名学生在这个名单上。

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巨大差别显示出学校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是有一定的效果的,有效阻止了一批心理高危学生的伤害自己事件的发生;我们在分辨心理高危学生的过程中很可能遗漏了一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所以,理论需要与实际相结合,这正是我们想要试着从实践入手,来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模式的原因。

2015年,某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对多起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行为展开调研,从结果来看,只有少数是由精神疾病或严重心理问题引起的伤害自己的行为,大多数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行为是由于经历了重大突发案件所采取的冲动行为。所以,若只凭借伤害自己意念来筛选检查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行为,往往会出现与实际中的严重不符。

经过调查发现,在多起中小学生伤害自己事件中,只有少数是由于精神疾病或严重心理问题引起的伤害自己行为表现出明确的伤害自己意念并实施了伤害自己的行为,在其他伤害自己事件中,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意念只是在发生伤害自己行为前的一瞬间,无法对此进行测量和估计。所以,我们从实践中可以得出,要预测中小学生伤害自己行为必须扩大视野,了解伤害自己的行为背后的机制,而不仅仅盯着意念。

对多起中小学生的伤害自己的事件调研分析后发现,基本上每一起伤害自己案件的发生都是因为遭遇了重大突发事件、缺失支持系统和自身特质三大要素的相互影响。一是遭遇了重大案件。在每一起伤害自己事件的背后都会有一个重大事件。二是心理支持系统缺失。个体在遭遇了重大突发事件后,采取伤害自己等极端行为与个体具有的心理支持系统相关。而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个支持系统建立的核心在于个体与家庭、同伴、社会的连接程度。若个体在遭遇了重大事件后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支持,那么这个事件就极有可能会成为个体伤害自己的原因。三是个体的自身特质。经调研发现,有些个体虽然有可以利用的支持系统,但因为其自身特质原因却无法使用这些支持系统。

在对实践中的中小学伤害自己事件相关因素的分析中,我们跳出了只从伤害自己意念来对中小学生伤害自己行为的预测,才能将目光放到更广阔的范畴中,来识别与预防中小学生的伤害自己的行为。在对实践的案例研究中,我们得出,要把注意力放在直接造成中小学生伤害自己行为的三大要素:遭遇重大事件、缺失心理支持系统和心理与性格异常,并要根据这三要素构建一个更有效的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实践模式。

3.1健全心理档案建设和心理委员制度,关注中小学生的重大事件。

要识别个体的重大事件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其背后的支持系统和个体特质,建立起动静态相结合的识别(下转第81页)(上接第54页)体系。在静态识别体系方面,各中小学校应全面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将心理档案加到学生的入学档案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家庭关系,以及是否有心理疾病或病史。要完善心理委员制度就要求各中小学在全面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其基础上,再确定专人与高危学生要保持密切的接触,动态观察心理高危学生,随时注意他们的心理动向,了解他们行为和情绪变化的原因。

3.2搭建学校与家庭支持系统,为中小学生提供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根据大量研究表明,心理支持系统的缺失是中小学生伤害自己的主要原因,构建强有力的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方面仍需继续努力。要依靠班主任队伍来搭建有效的学校支持系统。但如今,我国仍有许多中小学班主任并未重视心理危機的识别与预防工作,仍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作是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工作,但对于学校这个特殊地点来说,班主任实际上是学校的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防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有力的防线。

进一步提升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比例,加大对专兼心理教师心理危机识别与评估的培训。加大与医疗卫生系统的合作,搭建医教结合的心理危机识别与评估模式。

综上,为提高各中小学对心理高危学生的评估与干预能力,学校应引入校外医疗机构和社会专业机构,探索中小学与医疗机构、社会共同合作的模式,更高效的识别与干预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

为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减少或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及时、有效、稳妥地处置校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预案。

一、校园心理危机。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由于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所引起的校园成员心理严重失衡状态。

二、工作原则。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预防为先,教育普及;预警及时,重点突出;干预到位,专业科学;支持系统,家校结合。

三、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体系。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分工负责,才能取得实效。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如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

(一)一级预警和干预。

组长:乔辉杰徐志强。

副组长:张美英、胡丹英。

成员:朱乃器、钟茜、马红华、刘红英、王正辉、杨国欢、顾引娣、班主任。

工作职责: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融入学校处置突发性事件工作体系中,全面指导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实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凝成合力,使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对于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进行处理、负责审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定期听取下级的汇报、决定向有关医疗机构转介学生。

(二)二级预警和干预。

组长:胡丹英。

成员:刘红英、王正辉、杨国欢、顾引娣、班主任。

主要职责:指导与部署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救助工作。排摸和掌握有关信息,及时向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并根据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的意见,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等工作。

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要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及心理状况。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尽快安排专(兼)职心理老师了解相关情况,采取必要的看护措施和妥善的援助措施,以缓解和消除学生心理问题,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对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事件,要在第一时间报告,以启动本预案。

(三)三级预警和干预。

成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心理委员。

心理老师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中的心理委员定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常识性培训。以便在遇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通报、干预、转介。各班级设心理委员1名,主要职责是在班集体中进行心理健康理念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及时掌握和报告学生异常心理信息。

四、心理危机事件分级和危机报告。

根据心理危机事件可能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将心理危机事件分为重大事件、较大事件和一般事件三级。

(一)重大心理危机事件。

发生自杀或自杀未遂事件。精神病人处于急性发作期,自伤或伤人行为正在发生。

(二)较大心理危机事件。

1、生活学习中遭遇突然打击,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死亡;父母的离异;家庭暴力等)、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暴力;意外怀孕等)、受到意外刺激(自然灾害;校园暴力;车祸等其他突发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并已经专家确诊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三)一般心理危机事件。

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2、因情感受挫、人际关系失调等导致的心理或行为异常。

3、因学习困难、经济困难、适应困难、等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

4、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如自杀或他杀者的同宿舍、同班的学生等。

(四)危机报告。

1、发现有较大或一般心理危机事件,相关二级预警和干预工作小组及时以电话的形式上报校心理辅导室,并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学校心理咨询室报告。

2、当有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各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机构报告。

五、危机干预措施。

(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

2、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可以在学校边学习边治疗的,学校须指定专人密切注意该生情况,加强管理,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请精神卫生专家会诊治疗,家长并要签订协议书。

3、经评估认为该学生回家休养并配合药物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派专人监护,确保其人身安全后,通知学生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评估认为该学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必须及时通知该生家长将其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二)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或知晓某生有自杀意念,即该生近期有实施自杀的想法和念头,学校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将该生转移到安全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对该生实行24小时全程监护,确保该生人身安全,同时通知家长到校。

2、报告心理咨询室,对该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家会诊,并提供书面意见。

3、经评估认为该生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

4、经评估认为该生回家休养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学校应立即通知家长将该生带回家休养治疗。

(三)对实施自杀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刚实施自杀行为的学生,要立即送到最近的医疗机构实施紧急救治。

2、及时保护、勘查、处理现场,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对事件调查取证。

3、对于自杀未遂的学生,经相关部门或专家评估,如住院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通知其家长将该生送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治疗;如回家休息治疗有利于其心理康复的,在其病情稳定后由家长将其带回家休养治疗。

4、正确应对新闻媒体,学校应有专门对外发布信息的人员(一般是办公室主任),防止不恰当报道引发负面影响。

5、学校应及时对本校师生通报情况,在同专(兼)职心理老师商讨或专家的指导下组织老师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四)对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学生的干预措施。

1、对于有伤害他人意念或行为的学生,由相关部门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双方当事人安全。

2、学校须报告心理咨询室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或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会诊。学校根据评估意见进行后续处理。

(五)危机干预后期措施。

1、学生因心理问题住院治疗或休学再申请复学时,应向学校提供相关治疗的病历证明,经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评估确已康复后,必要的情况下并签订协议后,可办理复学手续。

2、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后复学时,学校咨询室和班主任应对其定期进行心理访谈,了解其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3、对于有自杀未遂史的复学学生(有自杀未遂史的人属于自杀高危人群),心理专(兼)职老师进行定期心理访谈及风险评估,密切监护,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并同家长签订协议,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一)在开展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时,应坚持保密原则,不得随意透露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中实施干预。

(二)对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制力不完全的学生,不得在学生宿舍里实行监护,避免监护不当造成危害,以确保该生安全。

(三)在与家长联系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做好记录,并妥善保存。

(四)干预措施中涉及到学生需要休学接受治疗的,按《朱行中学中学学生管理条例》办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范文

为了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各种伤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订育才中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

领导小组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学工部、年级组、校医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办公室设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我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特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1.培训制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对心理咨询的老师、班主任、任课老师、年级组长等实行定期培训。

2.鉴定制度。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其病情应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鉴定或到指定的专业医院进行鉴定。

3.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干预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学生。

班主任。

任课老师。

学生心理联络员。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甄别问题。

属于学校心理咨询范畴的。

超出学校心理咨询范畴。

咨询、跟踪、回访。

转介。

专业心理咨询、治疗机构。

(一)预防教育。

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应对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树立自信,消除自卑;应对学生进行危机应对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同学们的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通过广播、海报、讲座、课程等多种途径在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念,针对学生中广泛存在的环境适应问题、情绪管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开展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通过主办主题鲜明的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早期预警。

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制度。

每届高一新生入校后,由学生工作部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统一安排进行心理测试,建立。

心理档案,并对重点学生进行特别跟踪。

学生进入高二、高三年级后,对在高一测试中筛查出来的部分重点学生进行重新测评,掌握其心理动向。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

为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发展,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学校建立学生。

心理问题报告制度。

在学生层面,培养社团成员为心理辅导员,负责本班同学心理健康健康方面的联络,对班级内出现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初步判断,并报告心理老师。

在班主任层面,学生工作部根据工作需要对班主任进行基本的心理健康水平甄别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3.建立心理咨询老师学生心理危机报告制度。

心理咨询老师在心理咨询期间发现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危机、超出学校心理咨询范围的,应在24小时内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学生工作部相关领导,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做好转介工作。

(三)干预措施。

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1.建立支持系统。

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在学生中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人际氛围。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学生交心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辅导员、学生干部对有心理困难的学生应提供及时周到的帮助,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学生工作部朱柳贞老师负责与个别学生的谈话和跟踪访问。动员有心理困难学生的家长、朋友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与支持,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亲人来校陪伴学生。

2.建立治疗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对症状表现较轻危机程度不高者,以在校接受心理辅导为主。对症状表现较重者建议到相关医院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治疗(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对症状表现严重、危机程度很高者,必须立即将其送医院等专业精神医院治疗。

3.建立阻控系统。

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保护或回避措施。

4.建立监护系统。

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向所在学校出具学校认可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学生复学后,学校对其学习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引导同学避免与其发生激烈冲突。班主任对其要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心理咨询老师每月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

对于因有强烈的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休学而复学的学生,学校要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心,安排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干部等对其密切监护,制定可能发生危机的防备预案,随时防止该生心理状况的恶化。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对他们保持密切的关注,组织心理咨询老师和专家对其进行定期跟踪咨询及风险评估。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学习,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近几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如果学生心理不健康,他们的思想就会偏离轨道,这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受到一定的危害。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可是,学校的健康教育只是单一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还有家庭、社会。

1、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心理隐患。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所学校。”家庭良好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家庭的教育不当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隐患。

2、学校处理不当,造成心理失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或教师在教育思想、方法上的不当或失误也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3、社会负面影响,造成心理障碍。

现实社会的万紫千红、五彩斑斓,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欲诱惑、不健康的思想、情感、行为,都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各种社会的传媒,信息化的作用等负面的影响,都会加重学生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造成心理障碍。这些不良的影响,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预防为主的,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应该只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应该是有他们的各自作用的;不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增加学生负担的学科,而应该具有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成长的独特功能。

二、心理教育培训对于教师自身的重要性。

情绪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核心作用。健康的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学生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教师分不开的。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如果要做一名受欢迎的老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课堂上随意发怒,挖苦打击学生。而是要学会良好的情绪控制,在走进教室的前一刻,告诉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展现给学生,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乐观积极地稳定地情绪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时效性。

在新形势下,学生不同阶段表现出各自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目的是通过分析评价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气质、性格类型、兴趣爱好、情绪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质和个体心理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树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的角色转换,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训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方式解决学生学习焦虑、人际关系不良、多动症和学习无能的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观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推进整体素质教育发展。

四、家校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今天,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工作及思想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家庭与学校都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与家长广泛涉猎孩子保健常识,建立和谐的师生或亲子关系,平等地同孩子交流,及时地发现并正确的指导孩子在成长期的行为变化。同时,我们学校利用家长学习、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很好。

学习已结束,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信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东西决不止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范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以及《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方案》(赣教社政字〔2009〕3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及早预防,及时疏导,科学干预,快速有效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大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恶性事件和负面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维护校园稳定,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成立井冈山大学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学生工作处、教务处、保卫处、宣传部、团委、研究生处、后勤保障处、医务所、各学院(部)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第三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提出危机事件处理意见和方案,对处于危机状态的大学生给予专业性的辅导和支持,对需要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可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转介、转诊。

第四条各学院(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各学院(部)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全体教职工均有责任和义务。辅导员负责所管理班级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工作;班主任、其他教师应积极协助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第五条各学院(部)应充分发挥班级心理保健员、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主动关心、联系同学,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报告。保证“学校—学院(部)—班级”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六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对象主要是存在心理危机倾向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大学生。他们一般表现为情绪激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等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应对。

第七条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大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心理健康测试筛查出来的处于心理健康边缘状态的学生;

2.环境适应困难的学生;

3.遭遇重大生活挫折的学生,如失恋或亲人的突然丧失;

4.有明显人格缺陷的学生;

5.学习压力大,且自身难于排解的学生;

6.认为前途渺茫及对就业压力无法积极应对的学生;

7.家庭经济困难且性格内向,不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帮助的学生;

9.重大危机知情人员。

第八条对近期发出下列警示讯号的大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的重点干预对象,及时进行危机评估与干预。

2.在心理普查或心理排查中筛查出来的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3.有伤害他人意念、行为的学生。

第九条及时、科学地确定预警的对象和范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每年新生入学时组织新生开展心理测试和建档工作,把疑似神经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倾向、自杀倾向及有强烈敌对倾向的学生列入重点关注对象。

第十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要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在大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热爱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学习动机与方法、就业能力训练等问题开展专题活动,帮助大学生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完善自我认识,愉快接纳自我,积极发展自我,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

第十一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适时开展专题活动;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危机应对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哪些言行是自杀的前兆,对出现自杀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和干预,对可能出现的暴力行为如何应对等;要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开通心理咨询预约电话,热情接待每位到访大学生,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第十二条各学院(部)应在大学生中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应针对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专题活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讲座、心理游戏和心理素质拓展等活动,在大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第十三条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异常状态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早治疗,信息畅通,快速反应,力争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十四条建立预警机制,建立班级、学院(部)、学校三级预警系统。

1.一级预警:班级。充分发挥班级学生干部、班级心理保健员、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关心同学,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思想和情感上的联系与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报告。

2.二级预警:学院(部)。学院(部)党政领导、教师要关爱学生,密切关注大学生异常心理、行为,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发现异常情况的学生,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报告,并在心理咨询教师的指导下辅助开展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3.三级预警:学校。应认真开展心理普查和心理排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筛查出需要主动干预的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学校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要牢牢树立心理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意识,在心理辅导或咨询过程中,如发现处于危机状态需要立即干预的大学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给学院(部)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和培训。

第十五条建立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对各学院(部)、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等报告上来的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风险评估,不确定或评估困难的,可转介、转诊到专业心理医院、精神专科医院诊断。

第十六条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立重点学生心理档案,将全校已经发现的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大学生信息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七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报告制度。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和评估信息反馈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及时将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排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名单、学院(部)上报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大学生的心理评估结果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大学生名单及其心理评估结果等相关信息反馈给学院(部),必要时要向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建立学生班级心理健康状况报告制度。每个学生班级设立一名班级心理保健员,班级心理保健员要随时掌握全班同学的心理状况,每月填写一次《班级心理动态报告表》上交学院(部)学生科。学院(部)委派专人负责梳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大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报告。

3.建立重点学生心理问题报告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心理咨询或其它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大学生时要及时果断地给予必要的处理,并向学院(部)、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及时报告,必要时要向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保健员、班级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通过各种途径发现有心理危机倾向及需要进行危机干预的大学生时,要及时向学院(部)报告,各学院(部)要迅速了解具体情况和采取相应措施,学院(部)应将重点学生心理问题情况向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报告,并征询相关处理意见,必要时应立即向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小范围内。严格区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对象,对需要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可疑精神分裂症患者,建议其在家长或辅导员的陪同下到专业心理医院、精神专科医院诊断和治疗。

第十八条建立阻控系统。对于学校可调控的引发学生心理危机的人、事或情景等刺激物,学校应协调有关部门及时阻断,消除对危机个体的持续不良刺激。保卫处应备有必要的危机阻断设施,如危机现场的隔断等。对于危机个体遭遇刺激后引起紧张性反应可能攻击的对象,学校应采取及时的保护或回避措施。心理咨询教师在接待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来访时,在其危机尚未解除的情况下,应尽力不让学生离开,并立即向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九条建立监护系统。对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监护。

1.对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能在学校坚持正常学习者,辅导员和所在班级班主任应成立以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班级心理保健员、同寝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3人的学生监护小组,以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监护。监护小组应及时向学院(部)汇报该生的情况。

2.对于危机程度较高但能在校坚持学习并不会危及自己与他人生命和公共安全,并自愿接受治疗者,学院(部)可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家长如愿意将其接回家治疗则让学生休学回家治疗,家长如不愿意接其回家则在与家长签定书面协议后由家长陪伴监护。

3.经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评估或专业心理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确认有严重心理危机者,学院(部)应通知学生家长立即来校,并对学生作休学或退学处理,让家长将学生接送回家或送医院治疗;在学校向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学院(部)应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对心理危机特别严重者,学校应安排保卫人员参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在有监护的情况下送医院治疗。对于出现危机事故的大学生在医院接受救治期间,学院(部)亦应指派有关人员在病房进行24小时特别监护,或按医嘱处理。

第二十条建立转介、转诊系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要建立与专业心理医院、精神专科医院联络机制,对需要治疗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及可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时转诊、转介。

第二十一条建立救助系统。当突发学生自伤、自毁事故,其所在班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应在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立即报告给学院(部)领导。学院(部)领导接到通知后应派人并告知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医务所、教务处、宣传部、团委、研究生处、后勤保障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立即赶到现场,进行现场援救。特殊情况下,学院(部)亦可先将学生紧急送医院治疗,然后向学校领导汇报。对于伤及他人及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辅导员及有关人员要及时向保卫处和有关领导汇报,有必要的需及时拨打“110”。

第二十二条因心理危机而休学的大学生申请复学时,除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办理外,还应提供学校认可的具有对心理和精神疾病诊断资质的医院出具的心理疾病康复证明。

第二十三条因心理康复复学的大学生,学院(部)要对其生活进行妥善安排,帮助该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辅导员每月至少与其谈心一次,并通过周围其他同学随时了解其心理状况。班级心理保健员要对其密切关注,了解其心理变化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向辅导员反应。

第二十四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要将心理康复复学的大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根据各学院(部)提供的情况,对其提供康复期的辅助心理咨询服务。

第二十五条学校各部门尤其是参与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园与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为本,服从指挥,统一行动,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以下情况者实行责任追究。

1.学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含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不闻不问,或知情不报,或不及时上报,或执行学校危机干预方案不力的。

2.参与危机干预事故处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到大学生心理危机事故报案后,拖延时间没有及时赶到现场,延误时机的;或在现场不配合、不服从统一指挥的。

第二十六条各学院(部)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危机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做好资料的收集与证据保留工作,包括与相关方面交涉的重要电话录音、谈话录音、记录、书信、照片等。大学生自杀或伤人事故发生后(含已遂和未遂),学院(部)应在事故处理后将该生的详细材料(包括qq和微信聊天记录、遗书、日记、信件复印件等)进行整理,并将该生的详细材料(包括qq和微信聊天记录、遗书、日记、信件复印件等)和事件报告提供给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和保卫处备案。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的,各学院(部)亦应将其详细资料报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第二十七条培训制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应对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兼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保健员实行定期培训。

第二十八条保密制度。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应对工作中所涉及对象的各种信息严格保密。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解释。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及心理危机干预

受学校延迟开学影响,学生长时间居家,再加上家长严格督促子女学业、严格管控子女上网行为等,容易让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产生焦躁或抑郁情绪,导致发生亲子冲突,冲突激烈的,可能会酿成学生心理危机事件。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5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xx年春季复学前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精神,预防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切实保障我校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本次排查工作做一情况说明。

本次排查全校共随机发放心理调查问卷928份,返回问卷928份,无效57份,有效卷871份。从排查情况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学习自主性等,这类学生有78人,占排查8.96%。主要反映在不想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上的问题、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上课不认真听等。二是情绪问题,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这类学生有53人,占排查6.08%。主要反映在不善于向别人诉说、容易不适应身边环境、易怒、苦恼等。三是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害羞是现在学生中的主要问题,这类学生有36人,占排查4.33%。主要反映在胆子小、多疑、多虑、不敢与其他人沟通等。

总体看,全校心理问题的占抽查19.73%。从排查情况表明,就大多数的在校学生而言,。

虽然我校学生心理发展总体较健康,但也存在一定的危机情况,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查漏补缺,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效。

以活动为主安排课时,防止学科化倾向,突出问题导向,着重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因环境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校园欺凌、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等造成的心理问题,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监护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机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三)关爱特殊群体。

(四)严格落实班主任职责。

(五)加强家校合作。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心得体会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通力合作,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优良环境。

一、青少年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设立心理服务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无论初中高中,城市乡村,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三、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进行心理宣传。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以上是我听了张教授关于“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之后的一点的体会。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青少年各自的个性特点也会越来越复杂,如何扬长避短,使他们健康成长,是一门需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继续摸索继续探讨的学问。但我想,无论如何,热爱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对学生予以积极的期待和肯定,永远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丝宽容,多一份期望和鼓励,我们的天空定会充满阳光!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心得体会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一个人如果有再健壮的体格,可心理不健康也只能是行尸走肉。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是什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情绪、个性、工作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人人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主要内容。在学校里天天和同学在一起学习,与舍友之间一起生活。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一起探讨和研究,同时这也促进了学习的进步;生活中遇到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开心的时候有人分享,难过的同时也有同学一起分担。所以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以及情感的分享等等;如果我们学校很少跟同学说话遇到不懂得问题也不能够及时的解决,日积月累问题越来越多,这也会使我们产生厌学,导致学习退步。但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也只能憋在心里,这也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人际交往不良可能会引起我们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学业。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才能让我们自我完善。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果,是我们对自己和对他人以及两者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面对不一样的事物和环境会使我们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就像刚入大学的时候,生活环境的变化,使我产生了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第一,在高中,每个班都是固定,学的课程是固定的科目。而在大学是不一样的的课大都要换教室,有专业课、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每学期开设的课程不同,每门课考试的方式不同,每门课的学分也不同,这些变化令我摸不着头脑,很是焦虑、烦躁。第二,大学里再也没有人跟在后面督促你干这干那了,而是有大量的“自由时间”。真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时间;不知图书馆、机房、自习室去哪,往往一个学期就荒废了感到很迷茫、恐惧、失落。第三,觉得进入大学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已感到筋疲力尽,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于是失去了奋斗目标,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内心却无比的空虚和失落。总总的不良情绪不仅仅影响学习和新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及时的调整。当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我们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排解内心的焦虑、烦躁、郁闷或其他不好的情绪。一旦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不安等症状,要学会向朋友、同学倾诉,或者转移关注点。我们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方式,或坐或卧,慢慢地通过调节呼吸或放松使心情平静。积极乐观的情绪使我们充满信心,精神充沛,能够良好地适应周围新的环境。反之不良的情绪使我们焦虑、烦躁、郁闷、易怒、从而导致不良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良情绪产生。善于到生活中去发现新意,和同学去操场散步,聆听鸟儿的歌唱,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为生活增添活力。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段温馨的音乐,也足以让你新的生活充满惬意和浪漫。

人与人需要交流,有好朋友才有好健康。人类本来就是群居性的。亲密的朋友会使我们生活充实,让我们在孤独和脆弱的时候找到精神的依靠。友情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让我们不会被困难击垮,勇敢面对挑战和考验。另外要确定适当的目标。过高的要求会使自己丧失前进的动力,屡次失败会打击自己的信心和激情。建立适当的目标,让自己取得一定的成功,使自己从中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良好的情绪。

总的来说人要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生活,故让我们为了明天的美好,让我们拥有一颗健康的心吧。

大学生的危机干预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危机事件的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加。因此,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危机干预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时,通过各种方式去帮助和支持受到危机影响的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摆脱危机状态。本文将介绍关于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提高危机干预意识的重要性和途径。

提高大学生对危机干预的意识是预防危机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危机;同时,加强校园内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到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和方式,让危机干预成为他们的共识和责任。

对于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首先,建立和完善校园心理辅导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其次,组织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活动,例如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工作坊等,让受到危机影响的大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此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更多的大学生。

在大学生危机干预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会倾听,听取受困者的心声和需求,帮助他们排解痛苦和困惑。其次,要建立信任和保密的关系,让受困者感到安全和舒适,愿意分享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最后,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具备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能力,不能盲目行动,而是要科学、理性地帮助受困者。

第五段:拓展危机干预的领域和意义。

除了在校园内进行危机干预外,我们还应该拓展危机干预的领域,关注社会上其他群体的危机问题。我们可以参与社区、家庭等环境中的危机干预,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危机干预的意义是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让他们成为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总结: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意识和掌握有效的策略。只有通过有效的危机干预,在危机中帮助受困者走出困境,才能真正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拓展危机干预的领域,关注社会上其他群体的危机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意味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相关推荐

2023年美丽的校园日记150字 美丽的校园日记400字(模板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

最新二季度工作总结灯谜 二季度工作总结打一水果(14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幼儿园小班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优秀(8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

大学教师工作总结个人 大学教师工作总结德能勤绩廉(十三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

2023年大学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精选12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

2023年大学教师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优秀5篇)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大学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简短(五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班级文化墙标语 班级励志标语十四篇(实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

最新珠宝首饰市场的调查报告三篇(通用)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23年保护动物的建议书(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