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通用(10篇)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通用(10篇)

作者: 曹czj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一

20多年来,全国各大媒体对下庄人战天斗地、绝壁开路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下庄精神”曾鼓舞了不少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

20__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巫山县委县政府利用帮扶资金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了硬化,并将路面宽度拓宽至4.5米。随着交通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城里游客将私家车开到了下庄村,慕名前来寻访下庄“天路”,感受“下庄精神”。

虽然已卸任村支书,但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这一次,他又萌发了打造民宿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念头。

“下庄村地靠五里坡自然保护区,生态资源丰富,若能将村民家的农房改造成乡间民宿,将游客留下来,就能实现农旅融合的效益叠加。”毛相林盘算着。

可是,农房改造需要资金,村民们没看到效益,都担心这是“赔本生意”。

于是,毛相林带头将自家房屋简单改造,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你看,以前白色的外墙被我涂黄后,更有乡村风味,室内用木条吊顶,凸显原生态气息……”毛相林领着记者在改造后的民宿中穿来穿去,兴奋地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

去年红叶节期间,毛相林的农家民宿平均每天能接待上百名客人,短短一个月,就为他带来上万元收入。

有了老支书带头示范,村民们积极性高涨。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县里也决定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民实施民宿改造计划。目前,下庄村已改造19栋34户民宿,二期72栋88户民宿改造也已纳入规划,很快将启动建设。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入旅游公司,打造‘下庄古道’‘鸡冠岭’等旅游景点,并与巫山县博物馆合作,在村委会广场打造一个‘下庄精神陈列馆’,将‘下庄精神’融入到旅游开发中,让乡村旅游更有内涵……”如今,毛相林已很少吟唱那首古老的歌谣。站在“天路”的尽头,他心里还有着一箩筐打算。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二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见两个“北斗”。一个有7颗星,已在宇宙间存在亿万年之久,自古以来为人类指位定向;一个有30颗星,从无到有诞生发展不过26年,在浩渺太空却能为人类提供精确到10米的定位。

前者名为“北斗七星”,是自然的馈赠;后者名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由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每谈及此,谢军总是有诸多感慨。

1982年,谢军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工作,从这里踏上航天之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198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提出了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即双星定位设想,由此开启了筚路蓝缕般的伟大征程。

1994年,北斗一号卫星系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20__年,2颗北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可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系统设计建设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充分体现了“快、好、省”的原则。

20__年,当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时,谢军也正式走上了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的岗位。于谢军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也意味着一份全新的使命和职责。

相较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要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谢军坦言,尽管研发之路困难重重,荆棘载途,但他和团队从未轻言放弃,始终攻坚克难,逆流而上。

在谢军记忆中,20__年是北斗二号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保证国内申请的宝贵的频率资源,我们克服困难,在4月14日成功发射了北斗二号第一颗导航卫星。”谢军说。

首战告捷,也正式拉开了北斗二号组网建设的序幕。

从那之后,北斗二号进入了组网建设快车道。20__年,成功发射了5颗北斗二号卫星;20__年4月,建成“3geo+3igso”基本系统;20__年12月,14颗卫星正式组网运行,北斗二号系统提供正式运行服务。

谢军表示,到20__年,我国已成功发射20颗北斗二号卫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这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星座体制,亚太地区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混合星座系统优点明显,是利用高轨卫星固定对一些区域提供服务,同时,中圆轨道卫星对全球提供服务。”谢军说。

步步铿锵,步步有力。

就在北斗二号建设如火如荼的20__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谢军认为,这是北斗系统迈向世界一流、全面比肩gps的关键一步。

“卫星上天不能随便动,一动就相当于坐标值在变,需要精准控制、精准测量,这就涉及到关键器件原子钟。”谢军说,在北斗导航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至关重要。

而最初,北斗导航卫星上使用的原子钟依赖于进口,既受制于人,又不能完全保证质量,影响导航服务。

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深思熟虑之后,谢军下决心让星载原子钟国产化,走自主研发之路,“一定要让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念既定,再难再苦也要迎难而上,快马加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谢军坦言,星载原子钟的研发非常难。

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铷原子钟,通过微波场激励铷灯泡中的铷原子来回运动产生固定的频率,所发出频率在经过滤光泡将不稳定的噪声滤掉后进入吸收泡,最后通过光电探测器生成光检信号。

“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决定着星地之间的时间服务精度,原子钟对于空间环境要求非常高。”谢军说。

为了达到理想的上星使用效果,谢军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攻关、试验,他们在整星上专门设计了温控小舱,以极高的控温精度,保障原子钟空间温度环境。

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团队成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归零,也要回溯问题所在。

就是在这样严慎细实的研制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铷原子钟装在了北斗导航卫星上。

谢军说,从20__年还存在于图纸上的“想象”,到如今大量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高精度成品,回头想想,这一路走来不容易,然而其过程却正是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深刻体现。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这就是新时代北斗精神。

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布“站”之难。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北斗二号卫星上国产化比例不到80%,在北斗三号卫星上已实现100%。

谢军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优于10米的导航,根据实测结果,水平定位精度达到1.6米,高程定位精度达到4.4米,重点区域甚至更为精确,授时精度10个纳秒。”

在谢军看来,这就是自主创新、追求卓越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今年6月23日,是谢军航天生涯中无法忘怀的一个重要日子。

那天清晨,谢军早早就站在了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塔架前,望着眼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心情既激动又平静。

这天9时43分,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点火发射,翱翔太空。

在卫星发射27分钟后,星箭完成分离,卫星两侧太阳翼顺利展开。那一刻,谢军紧绷的心终于松弛了下来。

谢军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收官之星遨游太空,是几代航天人、北斗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终实现的里程碑。

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要推广北斗系统应用,做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等后续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三

近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感动着全社会,中宣部追授她“时代楷模”称号。在学习了她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有感悟。

黄文秀生于1989年,于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对这样的她来说,想要投身于一线城市,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更加容易。可是她却没有选择这条路。年7月,她成为广西定向选调生,被分配到百色市委宣传部工作。年9月至年3月,挂任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年3月起担任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硕士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试问,有多少人能够像她这样,走出去还要回来,在百坭村,她用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成果,施展学识、建设家乡。扶贫一线的青年干部更应该学习先进,发扬模范精神,坚持在最艰苦的地方,扎实推进工作。

不仅如此,黄文秀不仅敢于涉险滩、走泥路,更是将群众放在第一位。20__年6月16日,黄文秀同志利用周末回田阳县看望病重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因暴雨心系所驻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遇难,年仅30岁。可以说,她的青春,全部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是真正的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几个字一定一直牢牢地记在她的脑海里,她的心里。

学习了她的事迹后,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感触。“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句话应该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该时刻走在最前线,无论是基层党员还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向榜样看齐,向典型学习,学习黄文秀同志,注重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不负青春。我们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不和组织讲条件,不给组织添麻烦,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奉献在边疆,奉献在基层。

黄文秀说过,“每天很辛苦,但很快乐”。正是因为她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了党的理想之中,才会因为理想的更远大而快乐和自豪。她是我们青年的榜样,是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担当作为的楷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四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一封封来自各地相关单位、组织的请战书犹如最响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疫”冲锋。

本该是家人团聚,可是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医务工作者却挡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逆行者”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们:

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就是其中之一,他瞒着家人、坚持在深夜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却谦虚地自称“组局者”:随着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逐渐增多,他意识到个人力量有限,便通过朋友圈发布消息招募志愿者,联系摩拜、青桔单车,对接滴滴,合力解决医护人员的出行问题。当发现医护人员吃饭不便时,汪勇又马不停蹄地继续“组局”,寻找合适的餐厅和便利店向支援团队和滴滴车主提供用餐,解决“吃饭难”。此外,为保障医护人员日常生活,他又找专人购买羽绒服等保暖衣物拿给一线人员……

2月26日,国家邮政局印发通知,决定授予顺丰速运武汉分公司快递员汪勇同志“最美快递员”特别奖,并号召全行业向汪勇学习,凝聚起全行业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的强大力量。

汪勇的行动,给医务人员送去了关爱。疫情当前,白衣战士是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每天高负荷工作,他们承受了巨大的体力消耗,有时却顾不上一日三餐。守护他们,便是守护战斗力。为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能持续健康、心无旁骛地投入战斗,是全社会的责任。

要向汪勇同志学习,学习汪勇同志爱岗履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协作互助、投身实践的志愿精神,开拓创新、担当有为的时代精神,友善无私、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见贤思齐、激发斗志、真抓实干,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不畏牺牲,凝聚起全行业投身疫情防控斗争的强大力量。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五

仰望星空,我们能看见两个“北斗”。一个有7颗星,已在宇宙间存在亿万年之久,自古以来为人类指位定向;一个有30颗星,从无到有诞生发展不过26年,在浩渺太空却能为人类提供精确到10米的定位。

前者名为“北斗七星”,是自然的馈赠;后者名为“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项由中国航天人创造的奇迹。

作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每谈及此,谢军总是有诸多感慨。

1982年,谢军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4所工作,从这里踏上航天之路。

一张蓝图绘到底。198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提出了利用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即双星定位设想,由此开启了筚路蓝缕般的伟大征程。

1994年,北斗一号卫星系统工程建设正式启动。20__年,2颗北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一号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可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系统设计建设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充分体现了“快、好、省”的原则。

20__年,当北斗二号卫星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时,谢军也正式走上了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总设计师的岗位。于谢军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也意味着一份全新的使命和职责。

相较北斗一号,北斗二号系统要在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谢军坦言,尽管研发之路困难重重,荆棘载途,但他和团队从未轻言放弃,始终攻坚克难,逆流而上。

在谢军记忆中,20__年是北斗二号的一个重要节点。“为了保证国内申请的宝贵的频率资源,我们克服困难,在4月14日成功发射了北斗二号第一颗导航卫星。”谢军说。

首战告捷,也正式拉开了北斗二号组网建设的序幕。

从那之后,北斗二号进入了组网建设快车道。20__年,成功发射了5颗北斗二号卫星;20__年4月,建成“3geo+3igso”基本系统;20__年12月,14颗卫星正式组网运行,北斗二号系统提供正式运行服务。

谢军表示,到20__年,我国已成功发射20颗北斗二号卫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之路,“这是一种独特的混合星座体制,亚太地区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混合星座系统优点明显,是利用高轨卫星固定对一些区域提供服务,同时,中圆轨道卫星对全球提供服务。”谢军说。

步步铿锵,步步有力。

就在北斗二号建设如火如荼的20__年,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启动。谢军认为,这是北斗系统迈向世界一流、全面比肩gps的关键一步。

“卫星上天不能随便动,一动就相当于坐标值在变,需要精准控制、精准测量,这就涉及到关键器件原子钟。”谢军说,在北斗导航卫星上,高精度原子钟至关重要。

而最初,北斗导航卫星上使用的原子钟依赖于进口,既受制于人,又不能完全保证质量,影响导航服务。

时间精度是卫星导航的命门,天地间时间越同步、误差越小,定位精度就越高。深思熟虑之后,谢军下决心让星载原子钟国产化,走自主研发之路,“一定要让重要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念既定,再难再苦也要迎难而上,快马加鞭。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谢军坦言,星载原子钟的研发非常难。

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铷原子钟,通过微波场激励铷灯泡中的铷原子来回运动产生固定的频率,所发出频率在经过滤光泡将不稳定的噪声滤掉后进入吸收泡,最后通过光电探测器生成光检信号。

“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决定着星地之间的时间服务精度,原子钟对于空间环境要求非常高。”谢军说。

为了达到理想的上星使用效果,谢军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攻关、试验,他们在整星上专门设计了温控小舱,以极高的控温精度,保障原子钟空间温度环境。

有时,为了一个问题,团队成员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哪怕归零,也要回溯问题所在。

就是在这样严慎细实的研制过程中,我国自主研发的铷原子钟装在了北斗导航卫星上。

谢军说,从20__年还存在于图纸上的“想象”,到如今大量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上的高精度成品,回头想想,这一路走来不容易,然而其过程却正是新时代北斗精神的深刻体现。

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这就是新时代北斗精神。

首获占“频”之胜、攻克无“钟”之困、消除缺“芯”之忧。如今,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北斗二号卫星上国产化比例不到80%,在北斗三号卫星上已实现100%。

谢军说,“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优于10米的导航,根据实测结果,水平定位精度达到1.6米,高程定位精度达到4.4米,重点区域甚至更为精确,授时精度10个纳秒。”

在谢军看来,这就是自主创新、追求卓越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今年6月23日,是谢军航天生涯中无法忘怀的一个重要日子。

那天清晨,谢军早早就站在了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塔架前,望着眼前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心情既激动又平静。

这天9时43分,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点火发射,翱翔太空。

在卫星发射27分钟后,星箭完成分离,卫星两侧太阳翼顺利展开。那一刻,谢军紧绷的心终于松弛了下来。

谢军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收官之星遨游太空,是几代航天人、北斗人为之奋斗的目标最终实现的里程碑。

对谢军而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实现中国航天梦的重要体现、重要一站。38年航天路,16年北斗路,谢军感慨最多的是来路漫漫的不易、无数航天人为之奋斗的可敬,以及今朝回首的淡然与自信。

在这条道路上,26年春夏秋冬,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万众一心,将自己融入进中国北斗事业的浩大工程中,不计小我,成就大我。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谢军说,如今,更多的年轻北斗人成为这个征途上的主力军,他们更有活力、更有干劲,也更有对航天强国梦的热忱和期许。

据悉,“挑战杯·大讲堂”是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八项大赛活动之一,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青年网、东北林业大学联合承办,中国建设银行、阿里巴巴钉钉、抖音合作支持。大讲堂,大咖零距离。接下来活动将继续邀请行业领军人物、社会知名人士、业界知名学者通过直播分享人生经历与行业经验,引领广大学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充分了解科技前沿、把握时代脉搏。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六

1948年春,叶嘉莹离开北平南下结婚,之后便再没机会见到顾随。叶嘉莹在怀念顾随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离开北平)三十年来我的一个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谒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才得知顾随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关于婚姻,对于很多女人来说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说绝大部分,但是对于叶嘉莹来说,只是不愿提起的一小段往事,尽管她不愿提起,然而这段婚姻还是给她带来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叶嘉莹在上海和赵钟孙结婚,对于这段婚姻没有爱情的基础,婚后也没有产生任何的爱情,两人的结合不过是叶嘉莹一时错误的选择,这一错,便错了一生。

婚后两人没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儿后,初为人母的快乐还未来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问题入了狱,刚刚安下的家也被抄了个干净,叶嘉莹后来也连母带子的被抓入狱,后来她找到警察局长写了自白书出来,带着四个月大的孩子居无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过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

为了生活她到处去找工作,同时去很多所学校任教,夜以继日的像个机器一样工作,勉强能够养活女儿和自己,丈夫出狱后,叶嘉莹还未来得及欢喜,另一个阴影立马笼罩上来,丈夫性情大变样,心理扭曲,对叶嘉莹多次实施家暴,在千难万险中都坚强的走过来的叶嘉莹,看见自己遍体鳞伤的那一刻陷入了绝望,她多次产生了自杀的想法,却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随着在教育界的成就越来越大,对诗词的研究愈加深刻,叶嘉莹的教学事业也逐步上升,由中学转到中国台湾大学任教,后来作为交换教师去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国诗词爱好者的喜欢。

1966年,叶嘉莹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国把父亲接到美国,在美国定居,不料遭到阻击,无法返回美国,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儿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时间,叶嘉莹一个人承受了很多压力,几乎要把她压垮。

首先是语言关,加拿大的ubc大学要求叶嘉莹用英文给学生们讲授中国古典诗词,虽然之前在美国的时候已经接触了英语,但是要用它来授课谈何容易,但是为了生计,她只得答应下来;

第二个是生计,改居家拿大是突然之举,两个女儿要从美国接来加拿大,父亲也要接来加拿大,丈夫也要来加拿大,于是叶嘉莹独自一人到处找合适的房子,添家具和生活用品,这些繁杂的工作在对于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弱女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三是家庭关系,错的人永远不能指望他会改变,尽管叶嘉莹无数次的容忍,宽容,沉默,丈夫既无用又大男子主义的恶劣性情丝毫都不知收敛,家内家外什么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义的虚荣心和存在感怎么捍卫?那就家暴好了,通过对妻子发威来显示做丈夫权威的作风。这让叶嘉莹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闷都写进了诗里: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独木危倾强自支,多么无助,多么无力又多么无可奈何呀!

因为在授课方式和学术成就得到了ubc大学的肯定,不到半年时间,叶嘉莹就被授予了终生聘约,本以为一生的苦难已经结束,不料人生的痛苦还在后面,

1971年,父亲因病去世,叶嘉莹悲痛万分,从此叶嘉莹的人生就没有了来处,写下一首挽诗《父殁》后,开启了自己的欧洲之行。

老父天涯殁,余生海外悬。更无根可托,空有泪如泉。昆弟今虽在,乡书远莫传。植碑芳草碧,何日是归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长,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儿又出事了。在送母亲去机场参加亚洲学会回来的路上,夫妇俩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出了车祸,双双身亡。

女儿的骤然离去,让叶嘉莹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见任何人,她知道:

人与人的理解谈何容易,哪里有什么感同身受。那切肤之痛旁人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所有劝慰的话都是那么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她宁愿自己忍!

她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诗,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际,又是诗歌给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许是一个人一生要经历的灾难也是有限的,叶嘉莹之后的人生倒是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再有什么也只是一阵小风罢了。

1990年,叶嘉莹从ubc大学光荣地退休了。得知叶嘉莹退休后,国内不少大学,包括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都先后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叶嘉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留在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决定建立一个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由叶嘉莹担任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开始雷厉风行的去海外筹款,还把自己在美国领到的九十多万人民币退休金捐赠出来,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领到奖学金的同学,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一点微薄的金钱,而是透过“驼庵”的名称,了解到薪火相传的重要意义和责任。

南开大学也对这个一生漂泊,半世艰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报,为叶嘉莹先生在南开大学校园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号为名的四合院式的书院——迦陵学舍,以此作为叶嘉莹的归宿,庭院种满了莲花,莲心不死,先生永在!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七

95岁的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英勇善战、舍生忘死,荣获大军区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退伍后,他自愿申请转业到当时条件坚苦的来凤县工作。他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深藏功名64载。20__年底,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一张泛黄的“立功登记表”,才知道他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因为信仰,所以伟岸

“共产党处处都是为人民办事的,为国家昌盛办事的。只有跟着共产党,进一步受党的教育,使自己为党、为人民做点工作。”

今年95岁的老革命、老党员、老干部张富清,这样讲述着自己的入党初心。

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张富清舍生忘死,只要部队一有突击任务,就报名参加。翻城墙、缴机枪、炸碉堡……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敌人的子弹和弹片,掀起过他的头皮,灼烧过他的腋下,撞碎过他的牙齿,但击不穿他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

在看不见硝烟的建设和改革年代,张富清公忠体国,响应组织号召,脱下军装,收起奖章,直奔当时湖北最艰苦、最边远的恩施来凤,一干就是三十年。

时局艰难时,他以身垂范,动员妻子下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奔母丧成为毕生遗憾;改革开放时,他殚精竭虑,破除陈规桎梏……在同事眼里,他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不矜不伐。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为国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干部,应该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离休了的张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没有离休。他时刻铭记着自己老党员的身份。

当他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岁截肢的他,拒绝在轮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条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来;白内障手术期间,明明可以给自己安一个好的晶体,他却选了的一款;明明没人会动他的药,但他每次都将药瓶锁上,生怕别人挪用他全额报销的一粒药。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张富清的伟岸,不止在少年从戎时屡立战功,也在中年转业后恪尽职守,还在晚年离休间奋进不息。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八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辛丑年半,东京奥运会的大幕拉开。短短几日内,捷报频传,国人欢呼呐喊。运动员们用汗水铺就冠军路,用拼搏攀上最顶峰,执信念筑血肉、击高墙!

从第一金到第三十二金,中国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打破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捍卫每一个得来不易的荣耀!“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杨倩一个沉稳的转头,瞄准靶心,瞬间击落奥运首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陈芋汐、张家齐“复制”彼此,以曼妙身姿跃下十米跳台,摘下水中桂冠;“一棹逍遥天地中,浮沉烟浪自从容。”四人双桨在水面穿梭从容,桨推船行,无谓浪打风吹,仗依默契信任,捍卫海上明珠;苏炳添在百米赛道上大放异彩,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从一到三十二,一个个运动员拼尽全力,不问终点,全力以赴,击下一块块金色的荣耀!

我们为赛场上奏响的国歌而扬起嘴角,也为遗憾退场的竞技英雄全力呐喊。排球赛场上,朱婷手缠绷带、脚裹固定板,用黑青的右手奋力击球,可惜终无缘八强;肖若腾完美发挥,却无奈叠好收回国旗,带着落寞大度地为对手鼓掌;孙炜扶着手腕,埋头在地,有伤痛也有惋惜;乒乓球混双不敌日本,刘诗雯哭着不断道歉;芦玉菲脱杠重重摔下,站起来第一句话:“我可以再翻吗?”……奥运会的赛场上,每一位运动员都是奋力一搏。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少年,还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无论是独自上场,还是团队拼搏,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永不言弃、为梦想坚持、为祖国拼搏的豪情与信念。拼搏过就无悔,无论赛场内外,总有一块金牌叫“拼搏”。

每一次夺冠,都意味着中国的国旗在世界赛场上冉冉升起。热烈的中国红与光明的黄飘扬在东京上空,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回荡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让国歌在东京奏响,这是运动员们的追求,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在世界赛场上,中国运动员们奋力一搏。无论结果是勇夺桂冠还是遗憾落败,他们都代表着十多亿中国人民,展现出中国风采!运动健儿一展威风,世界赛场一现惊鸿!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九

昨晚,“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播出,南昌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对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颁奖辞是:“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

万佐成和熊庚香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十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0.5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两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

即便是春节期间,这里也不打烊。今年大年三十,这条小巷和平时一样挤满了癌症患者和家属,这个已经开了18年的爱心厨房,今年还为患者和家属准备了免费的年夜饭。

万佐成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能让病人吃得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体会篇十

辗转5个乡镇,奋战96小时,出警411次,历程600余公里,成功转移和救出被困群众2665人。一个个数字如陈陆迎战洪水时激起的朵朵浪花,折射出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形象风采。

面对浊浪滚滚的洪水,是进是退;本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是战是休;回望群众的殷殷期盼,是留是走……陈陆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陈陆快速反应,连续作战,36岁的年轻生命被永远定格在抗洪抢险途中。

陈陆短暂而闪耀的人生,为我们标定了前行的坐标,点亮了奋进的灯塔,树起了光辉的榜样。向英雄学习、向先进看齐,就是学习陈陆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竭诚为民的崇高品质、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斗志,投入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崇高事业中。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对防汛救灾各项工作高度关注,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庐江防汛救灾中,陈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时刻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哪怕已经连续奋战了96小时,哪怕被洪水浸泡得全身浮肿,他依然初心如磐,自觉扛起如山重任,向着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逆水而行,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履行使命、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将火红的党旗和鲜艳的队旗牢牢插在抗洪阵地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赴汤蹈火、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陈陆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500余次,曾奋战两昼夜抗击特大冰冻雨雪灾害,也曾千里驰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在此次防汛救灾中,他多次请缨打头阵、当先锋,执行生前最后一次任务中,主动要求上首艇,为后面的救援队伍开路。作为教导员,他有着清晰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有他参与的任务都是急难险重,但他越是艰险越向前。在他的感染下,指战员个个勇敢、人人争先,始终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沿。在他牺牲后,他那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广大消防指战员在防汛一线再立新功。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的真挚情怀。面对被洪水围困的群众,陈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顾个人安危和身体疲劳,义无反顾带领指战员营救转移灾区群众。作为基层大队主官,他带领大队不断提高消防执法水平,满腔热忱地为群众服务,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筹建乡镇消防救援站,为沿街商业门面、弱势群体居住场所等安装独立式烟感报警器,千方百计为贫困户拓展销路……他用一点一滴的行动传递党和政府的温暖,时时刻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以陈陆为榜样,学习他扎根基层、担当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合肥支队纪保科工作仅一年,陈陆便主动提出到基层去,并服从组织安排,到了防火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庐江县。到任之后,陈陆始终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与基层指战员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以自身的过硬作风感染带动部属,带出了过硬的班子和队伍。改制后,陈陆本可转业,但他说自己喜欢基层,热爱消防事业,而且群众家门口的消防站还未建设完成,便毅然选择留下,继续在火热的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在防汛救灾的关键时刻,陈陆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自己的手术一推再推,家人的团聚一盼再盼,陈陆却一直坚守在抗洪一线,与基层指战员肩并肩、同作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陈陆的一生已在人民心中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激励我们扎扎实实干事业、兢兢业业作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次救援、每一次值守中体现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应急人”的奉献之歌,将个体生命融入应急管理改革发展大局,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

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女排感悟10个字精选(12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感悟,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

最新感动中国候选人黄文秀事迹心得感悟模板(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感悟,通过写心得感悟,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感悟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

最新孩子购物心得体会大全(14篇)

通过写学习心得,我们可以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到学习的意义所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心得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

2023年团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心得体会八篇(实用)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感动中国黄文秀心得体会七篇(大全)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

202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礼心得启示十篇(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实用保密工作会议纪要范文(15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文明礼仪的培养和践行,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情感互动。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注重言行举止等是写一份较为完美的文明礼仪总结的重要方面。一起

红楼梦 的读书心得(十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2023年西游记读书心得四百字 《西游记》读后感四百五十字6篇(通用)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西

2023年《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通用(1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