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小学生评语 >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5篇)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5篇)

作者: 曹czj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了解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 做练习十一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 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0 40 80 12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相距多远?

(4)做练习十一第3题。

(5)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选择两个比例尺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5×8000=40000(厘米) 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40000厘米=400米 5:x=1: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篇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4~日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尺,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1.提问: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数据比例尺,让学生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3.说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读题。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义,你能解答吗?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进行解答,通过巡视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其间结合说明设未知数x的单位与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用厘米,解题后再化成米数。提问:用不同方法解答这道题的过程是怎样的?指出;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来解答,也可以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要注意什么问题?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读题。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吗,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用比例解的指名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列比例的,应该设谁为x。指出: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相应的倍数,也可以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结果.

4.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扳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解答时还要注意什么。

5.做练习七第4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6.做练习七第5题。

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6、8题。

家庭作业 :练习七第7题。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篇三

(六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2册37——38页例5、练一练及练习七的第4——8题。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能正确、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计算。 2、掌握根据比例尺求图上的距离或实际距离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从中感悟到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难点:设未知数时单位的正确使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学具图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在音乐中朗诵描写奏的诗歌,音乐停

,师问: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感受到春的气息,想去旅游)

2、揭示课题: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首先要做什么呢?(找地图,了解城市情况)从地图上可以获取哪些信息(比例尺、图距、实距、方向……)师: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在生活中的运用(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二、自主探索

1、谈话: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想去的地方,老师想带你们到南京玩一玩,你想吗?(想) 2、出示下面地图,思考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3、学生汇报:从图上可以看到想去的地方的方位,比例尺是多少,可以看出居住地及旅游的线路……

4、学习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假设我们到南京旅游,住在金陵饭店,想去南京博物馆参观,你能计算出从金陵饭店到南京博物馆的距离吗?试试看。(1)学生讨论计算方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集体交流。(要求实际距离可以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解比例尺的方法做,也可以用其它公式做)(2)学生试做,并指名板演。(3)集体订正,(采用不同方法解答,说一说每一种方法思路及注意点)

5、学习求图上距离的方法(1)出示:已知南京博物馆长600米、宽300米,现在做成比例尺是1:10000的平面图,你能求出南京博物馆在图上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吗?(2)学生讨论解决方法,然后小组代表发言,集体交流。(可以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比例的方法解答,也可以用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3)学生试做并板演。(4)集体订正,说一说,每种方法的思路及注意点。

6、学生看书37——38页,提出不懂的问题,集体解决。三、反馈提高

1、学校的操场长300米、宽100米,要把平面图给制在作业本上,你认为选用哪个比例尺比较合适?(1)1:1000 (2)1:

(3)1:5000 (4)1:10000 选第(3)个最合适,让学生说明原因

2、量一量下图中小明家到学校公园、商场的距离各是多少厘米,然后算一算小明家到学校、公园、商场的实际距离各是多少米?指名板演,并说一说列式的依据及解题思路。

3、根据条件绘制金山镇镇区平面图(1)金石路在繁荣路和开发路之间并与两条路平行,距繁荣路300米(在图上画出金石路)(2)金山小学在金中路东侧,在开发路北100米处,(标出金山小学位置)

四、小结: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五、作业:测量出学校的实际长和宽,然后选用适当的比例尺一出学校平面图。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篇四

3比例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求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 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1. 教学例2。

(1) 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 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 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① 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 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

x=10×500000(问:根据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5000000

5000000㎝=50㎞

答:略

算术解:

根据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 ,得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

=10×500000

=5000000(㎝)

5000000㎝=50㎞

答:略

2. 教学例3。

(1) 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 讨论: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 确定比例尺;

② 求出图上的距离;

③ 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 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 汇报,交流。

① 小组派代表说明你的方案和结果。

② 选择合适的方案,展示结果,并说明解决方案

如:选择比例尺1:1000画图。求出图上的长度

80×1/1000=0.08m

0.08m=8㎝

图上的宽=60×1/1000=0.06m

0.06m=6㎝

操场平面图: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文做一做”

2. 完成课文练习八第4~10题。

辅导记录:学习用比例尺解决问题后,要求学生必须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个别学生图简便,直接用算术法,而忽略了比例尺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单位换算是最容易出错的。

补充练习:

比例尺

1、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2、在一幅地图上,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3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3、有一种手表零件长5毫米,在设计图纸上的长度是10厘米,图纸的比例尺是( )

4、从海口到三亚全长340千米,如果将它画在1:50000的地图上,约是( )厘米。(得数保留整厘米数)

5、一块长方形的地,长75米,宽30米,用1/1000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长画( ),宽画( )。

6、大新小学体育场长150米,宽80米,请用1/10000 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并求出图纸上的体育场的面积是多少?

7、在长28厘米,宽18厘米的纸上,画学校的平面图。校园东西长520米,南北宽320米。用多大的比例尺比较合适?运动场长150米,在图上应画多长?

8、在比例尺是1:400的地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填空:

1、如果 a×3=b×5,那么 a∶b=( )∶( )。

2、1:20xx的图纸上面积是24平方厘米,实际面积是( )公顷。

3、一个精密仪器零件图纸的比例尺是50:1,图上长5厘米,实际长( )厘米。

4、将2、5、8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5、如果x÷y = 712 ×2,那么x和y成( )比例;如果x:4=5:y,那么x和y成( )比例。

6、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 )厘米。

7、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8、a的 与b的 相等,那么a∶b=()∶(),它们的比值是( )。

9、在比例尺是1:20xx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甲乙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它们的齿数比是7:3,甲乙齿轮的转数比是().

11、在一张比例尺为1∶300的图纸上量得一个房间的长是2厘米,宽1.5厘米,这个房间的实际长是( )米;如果有一条道路的长60米,画在这张图纸上应画( )厘米。

比例尺的应用评课稿篇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的例7,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难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了解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一幅地图上南京到上海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30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你能画出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7。

(1)出示例7,明确题意,找出明华小学到少年宫距离的线段,说出题目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诉了比例尺,又告诉了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2)说一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义。

(3)根据对1:8000的理解让学生尝试练习。

(4)交流算法,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算法以及之间的联系。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比例尺的含义,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你能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出比例式?

注意:最后的单位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2、做“试一试”。

(1)独立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

(2)讨论怎样把医院的位置在图上表示出来。

(3)在图中表示医院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先独立解题,在组织交流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重点知道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3、  做练习十一第5题。重点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4、  将下列各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1)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4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相距多少千米?          0       40       80     120千米

(3)在一幅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相距多远?

(4)做练习十一第3题。

(5)学生阅读“你知道吗”,选择两个比例尺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5×8000=40000(厘米)       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40000厘米=400米              5:x=1: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400米。

课前思考:

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比例尺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来求实际距离或者是图上距离。解决这类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解答。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不同算法时,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以及学生的不同解法,可以归纳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在计算的过程中关键还是要让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在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实际距离时,要和学生强调解设中单位还应该是厘米,因为图上距离的单位就是厘米,所以要统一。

课前思考:

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理解比例尺时,一定要结合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

教材上介绍了3种解题思路,但我觉得前两种的思考方法是一样的。且第2种思路中“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这样的理解有跳跃性,我觉得还是让学生理解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00厘米”,最后让学生看问题所求的单位名称与计算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样,需要统一单位,这样学生比较好理解。

用比例的方法来解答这类问题,可能学生对这样的解法和方程解有一样的感觉,怕麻烦!但作为一种新的解题思路,必须让学生掌握,所以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准备让学生这两种思路都掌握。在以后的练习中,如果题目没有要求解题方法,那么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答。

沈老师提出对比例尺的变式,我觉得不要介绍的好,学生只要用比例尺意义来理解,要么体会到是放大与缩小,用倍数来解答,要么根据比例尺列比例式解答。因为在变式中是将比例尺看作一个数来理解了,但学生印象中的比例尺是一个比。这个思维的跳跃太大了!我在前几年六年级教学中使用过这种方法,效果不好!

课前思考:

潘老师设计的教案总体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我基本采用这一教学设计。由于刚放过三天假期,所以我想大部分学生对于放假前学习的“比例尺”这一部分知识应该遗忘得差不多了。那么在课始部分我们就可以借助复习题帮助学生复习比例尺的意义,以及两种不同的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例题7时,学生们一般都喜欢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用算术方法来求出实际距离。而用列比例式求实际距离的方法,学生不太容易想到。课上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里要关注学习困难生的学习情况,当列出比例式后,可以再让学生说说比例式中的两个比分别是表示哪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为什么它们可以组成比例式等。

练习十一的第5题是让学生自己确定比例尺,课前需要学生了解自己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千米,还需要指导学生量一量教材上第5题的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然后再确定比例尺。

练习十一的第4题也需学生自己去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编一道实际问题。由于学生所准备的中国地图的比例尺是不同的,图上测得的上海到北京的距离也是不同的,但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却是相同的。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感觉自己课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充分,没有仔细阅读教材。虽然解决这类问题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基本上都会用计算。但是这节课还是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比例式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方法。从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来看,一开始很有必要让学生用比例式来求实际距离或者图上距离。因为尽管课上一再强调在解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单位,但是在练习中仍然有很多学生没有注意。在学生熟练了以后,接下来的练习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完成。

其次,我本来认为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以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两个公式,正如高教导所说上完两节课后,感觉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本不需要学生去记忆,学生自己理解了比例尺的含义之后,自然而然会解决。如果强行让学生去记忆,太匡死学生的思维了。

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求长方行草坪的面积或者是操场的实际面积,但是题中却没有明确具体的单位,有的学生用平方厘米做单位,有的学生用平方米做单位,我和学生讨论后的想法是是因为没有明确要求,两种答案都可以,但是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平方米做单位更恰当些,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是否恰当。

课后反思:

应该说现在的教材中关于比例尺的应用凸显了比例尺的含义的理解,当学生对比例尺的含义真正理解了,那么他们就会灵活运用比例尺的含义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堂上在学习例题7时,两个班中的大部分学生都马上想到了根据比例尺1:8000,说明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8000倍,那么从题中已知的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就可以指导实际距离是5厘米的8000倍,所以很多学生都用5乘8000来计算。这样的计算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容易理解。如果老师不规定他们用比例来解的话,一般学生都不会去主动选择这种方法。课上,我也没有特别强调后一种方法,但在作业中我请学生用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其中一题。结果发现在设实际距离时出现单位名称不统一的情况,也就是说将两个单位名称不一致的数组成了比。这一问题要及时解决,还是要引导学生从比例尺的意义来分析错在什么地方。还有不少学生直接根据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来列算式计算,应该说这种方法是最简便的,但在书写格式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150千米除以5厘米等于30千米,这样的表达值得探讨。不知这样书写的学生是否真的理解这一算式的实际意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30千米。

沈薇老师谈到的操场的实际面积的单位名称,我想结合生活实际学生们能理解应该用平方米比较合适,只是在解答时往往由于懒于改写单位名称就出现了用平方厘米表示操场的实际面积,这样做不能算错,但显然不合适。

课后反思:

今天的课上得很郁闷,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是假期后的第一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有的环节出现了包办代替的现象,这是本节课的最大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合作,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从而获得知识。

课后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加强了对比例尺的意义的理解。在例题教学中,正如我课前预计的那样,学生都是根据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来列式解答的,并且两种想法就是教材上介绍的方法,学生的第2种解法比教材上更完整(先单位换算,统一单位后再进行计算)。没有学生想到用比例解答。于是在我的引导下,马上有部分头脑灵活的学生首先认识到第3种方法。于是我接着就强调了比例解的书写格式与注意点,提出用比例解的必要性。在巩固练习中,我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其中必须有一种是比例解,所以在解答时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我觉得这个时间花得值得。因为有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的训练,学生对每种列式的依据比较清晰。

课后与同组老师谈论了孙老师提出的疑义,我认为是正确的,学生对比例尺的含义理解到位,这样的解法是最简便的。

相关推荐

2023年拿来主义教案中职大全(十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

最新画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十二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最新老人与猴子教案 老人与树徐刚阅读理解答案4篇(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

2023年月亮和云彩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

月亮和云彩课文原文(通用十二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0篇(模板)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最新图形的变换的思维导图 图形的变换教案精选(十二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

最新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大全(十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两件宝读后感九篇(汇总)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最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教案(1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