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幼儿园小班评语 > 2023年地势和地形教案 地形与地势说课8篇(优质)

2023年地势和地形教案 地形与地势说课8篇(优质)

作者: 曹czj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一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结构上分为三个标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宏观到微观,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则需要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认知地形特征,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

山区面积广大不仅需要学生阅读地图和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还需要学生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结论。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能初步构建出中国地形图的烙印,所以掌握这些地形名称及分布,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地形特征、研究地势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和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3、我对教材的处理

1)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借助地图或板图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确定教学策略——说教法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3)课时安排

因为教学过程需要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在教学中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板图板画等教学方法,所以我把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1课时进行。

1、导言:在导言中对前面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好铺垫。以宋朝苏轼的赤壁赋未切入点,揭示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2、新课讲授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降水、交通和水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1、借助对日本和巴西两国的地形图的分析,对比中国地形图,总结出这两个国家地形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

2、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和教师的板图,了解我国主要地形的空间分布情况。

1、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掌握我国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大的优势、劣势,并指导学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经济。

3、巩固练习

1)在中国地形区空白图上填出中国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

2)完成教材27页活动题3,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筑在下面的表格中。

4、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二

1. 教材内容

本节的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展示大量不同地形区的景观图片,并设计了认识山脉网格中地形区位置分布的活动帮助学生总结“地形复杂多样”的特征;最后通过学生阅读扇形统计图表,计算得出“山区面积广大”。 接着通过活动来认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学生从地形剖面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出来;符合学生由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节的知识点有三个:分别是地形种类与分布,地形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及影响。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教材把本节作为中国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来讲,充分体现了本节的重要性。它是学习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的基础。同时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特征。

(2)尝试分析说明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

(3)学会运用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分析山区开发、利用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增强通过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加工提取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对生产生活影响的过程。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

(3)通过认知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2、认识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

难点: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

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注重地图教学。

因为初二学生年龄偏小,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连接,因此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总结出来。学生需要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有动手、思考、合作、竞争、交流,分享成果等全方位参与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1、情境导入;首先在导课上,我采用的是过渡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中国多民族、多人口),这么多的人口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用这样一句话,从我国的人文环境学习导入到自然环境的学习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第一步:引出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

第二步:基于感性认识是认知的基础,我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一江春水向东流”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水会“向东流”?这些诗学生都会背,只是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没有从地理的角度去深入想过,经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

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那么我国的地势是否就是西高东低呢?

第三步:用地理的手法去求证。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册p10-11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出“你能参照陆高海深表总结中国地势的特征吗?”接着让学生参照课本图2.1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以上两个图老师利用投影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地势西高东低的模型。这种由形象、直观的颜色到地势高低,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

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第四步:我采用的是图示对比法。用课本图2.9和图2.10两张我国地势变化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得出结论:呈三级阶梯分布。

三个阶梯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这是本节的难点,如何突破呢?我采用多媒体投影(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并结合列表比较法。通过对三个阶梯的范围、海拔、地形的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标明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让学生动手完成课本28页的活动第一题,并且要求边做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知识拓展应用

我根据课本第28页活动2、3二道题,让学生就我国的地势展开讨论,分析我国地势的利弊,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精神,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熟悉国情。

最后,根据泉州的地形、地势具体情况,让学生讨论对泉州气候和河流有什么影响?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巩固小结

通过多媒体对整节内容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

总之这节课中,我是以“什么是地势——我国地势的特征——我国地势的划分——我国地势的利弊——如何利用地势”这一主线展开的。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想”、“说”、“做”自己得出结论。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三

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2、认真组织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在本节课,我采取如下教学思路: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到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考虑。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部分,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东风不到,大雨不了”(说明地势与气候的关系),“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因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们兴致格外得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处:在带领学生分析课本“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以及要求作图时,没有刻意强调注意横坐标下的经度数,因而当我换了一幅地形剖面图(北纬30度)时,要求学生在图上划出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时,学生划错范围的有不少!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四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选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先就我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确立等方面的内容作简单的说明。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和地势》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认识过世界不同区域、国家。对所涉及的地区和国家的地形地势已有所研究,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一般来讲,我们在研究一个地区和国家时,都会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自然环境是人文环境形成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中国地形和地势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贸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材从结构上分为三个标题,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宏观到微观,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的地势特征,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研究这种地势特点对中国气候、河流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地形复杂多样则需要学生在阅读地图的基础上加以分析,进而认知地形特征,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锻炼学生阅读地图、使用地图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

山区面积广大不仅需要学生阅读地图和进行抽象思维活动,还需要学生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整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结论。

本节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需要学生在头脑中能初步构建出中国地形图的烙印,所以掌握这些地形名称及分布,对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国地形特征、研究地势地形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和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

3、我对教材的处理

1)确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地图,掌握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掌握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统计图表和中国地形图,归纳出我国的地形具有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点;能结合自己认知,谈出我国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农业生产、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教学的容量,帮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借助地图或板图掌握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间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形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地形地势的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优越、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地势、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三级地势阶梯分布的空间观念的形成,地形地势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2)确定教学策略——说教法

明确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后,结合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我决定在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结合读图分析、讨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板图板画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知识上有所收获。

3)课时安排

因为教学过程需要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在教学中能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板图板画等教学方法,所以我把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1课时进行。

1、导言:在导言中对前面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连续性,同时又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好铺垫。以宋朝苏轼的赤壁赋未切入点,揭示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展开本节课的课堂教学。

2、新课讲授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使用中国地形图,分析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况,总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

2、借助三级阶梯示意图和教师的板图,掌握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3、借助中国地形图,挖掘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讨论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降水、交通和水能资源开发的影响。

1、借助对日本和巴西两国的地形图的分析,对比中国地形图,总结出这两个国家地形单一,我国是一个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

2、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和教师的板图,了解我国主要地形的空间分布情况。

1、借助中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掌握我国地形的另一个特征——山区面积广大。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大的优势、劣势,并指导学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山区经济。

3、巩固练习

1)在中国地形区空白图上填出中国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

2)完成教材27页活动题3,将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筑在下面的表格中。

4、课堂小结

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的记忆,为后续的中国气候部分教学内容作好铺垫,使教学活动得以延续。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五

(一)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强,环环相扣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组织的:相关基础知识(地形、地势的概念,三类地形图、五种地形)——我国地势总特征——各级阶梯概况(界线、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也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直至得出结论。

(二)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

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从四个角度分析: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2、示意图的判断; 3、地形剖面图的验证;4、对应的选择题练习。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掌握牢固了。

(三)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1、由近及远

例如:本课导入,我以镇江的地形地势为材料背景,用语文题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让学生悟出了地势、地形的概念区别。

2、化难为易

例如,“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介绍了剖面图的绘制,其次教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上绘制32°纬线,然后让学生对照分层设色图填上剖面图中括号里的地理事物名称,并判读海拔高度,最后才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结论。

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的学习,我先让学生分阶梯找出这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再让学 生归纳主要地形类型;在找主要地形区时,又利用标字母的方式让学生一一对应着找。这样,学生就很快找出来了,也就很容易归纳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3、细化知识点

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我细化为2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概况”的学习,我细化为3个知识点: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四)注重学生参与,指导到位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我采用了“学案”的授课方式。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写下答案,便于形成连贯的思维,得出结论。采用“学案”,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得到的启示

教学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紧扣重点,落实知识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六

执教 黄薇 评析 袁书祺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

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在地理环境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掌握了它,才能进一步理解其它自然要素和各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发展生产等情况。

评: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

师:学习地形,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地形和地势。

请同学们翻书p.33、p.34。

师: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一、地形与地势(板书)

生: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师:对,答得很好。由于地形表示地表形态(字下有圈者板书,以下同),地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所以,地形的概念比较大,地势状况是地形特征之一。评:加以比较,明确两个关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师:地球表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区别,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二、五种地表形态(板书)

(学生小声讨论,教师进一步讲。)

师:我们可以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加以概括。

(学生边对照五种地形的景观图,边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边板画、填表。)

(出示五种地形比较简表。)

五种地形比较表

(上表有划线处,均系空白,经边讲、边画、边填,最后内容如上列)

评:概括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文并茂地列表比较,清晰而易掌握。边问边讲边填,利于启发。

生:相对高度小。

(教师板书,在表中相对高度栏上填下小字。)

评:针对初中学生在比较时不易区分相似者,再分组对比,有利理解。

生:海拔高度。

师:海拔高度不同是区别它们的重要标志。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并指图,如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高原海拔大于200—600米(填表及绘表中国,并指图如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

评:边讲边填绘,图形典型、简明、印象深。

师:(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②、③图)

评:利用地图册中的图,表现力较强。

师:山地、丘陵地表起伏都大,但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教师边指图观察,边说这可以从顶和坡(板书)两个方面来辨认。山地:一般顶尖坡陡(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丘陵一般顶浑圆,坡缓(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

除顶、坡之外,丘陵和山地它们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有什么不同?

从海拔看:丘陵一般在500米以下(填表)山地在500米以上(填表),但有的丘陵(指图)如黄士高原上的黄土丘陵,海拔有的就达到1000米。

师:所以判定丘陵和山地最主要的标准,是海拔(停顿)还是相对高度?

生:相对高度。

师:对。山地相对高度较大(填表)丘陵一般在100米以下(填表)。

(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⑤图。)

师:盆地在五种地形中一般是哪两种地表形态的组合?

生:山地和平原。

师:对。它在地表形态上看有什么特征呢?

生:四周高,中央低。(师填表,并绘图)

评:将盆地作为山地和平原的组合,利用巳知推导未知,方式新颖有效。

师:在相对高度上,四周相对高度比较大,底部较小。(师填表),像脸盆一样。我们福州就是一个小盆地,它底部是一个平原,如果我们站在平原的高处,可以看到它的东、西、南、北分别被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所围绕。所以福州盆地有:“东鼓、西旗、南虎、北莲”的说法。

评:联系乡土地理,具体生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五种地形的区别方法,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用一幅综合的剖面图来表示。

(教师边画综合剖面图边说明。)

评:用一幅剖面图综合表现五种地形的特征,既直观集中,又便于相互联系。如此小结方式新颖。

师:请同学们看中国地形图,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呢?三、我国地形、地势概况(板书)

师:从地形类型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一下子可能答不清楚,教师指出)

1.特点:(板书)

(1)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板书)

评:朱启发提问,后板书结论,留有思考余地。

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册p.8,中国地形图,指出:注意地图上的颜色。)

师:(边指图边说明)如四川盆地中有丘陵,青藏高原上有山脉和盆地等,图中黄黄绿绿交错分布着。所以说,祖国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

评:经常用到分层设色地形图,多图配合。

师:从地势高低起伏总趋势来看,它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地图上的颜色和高度表。

评:运用已学技能,启发读图,比直告结论好。

(学生议论并作答,教师总结得出:)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师:大体可分为几级?;。

生:可分为三级。

师:这是第一级阶梯(示复合幻灯片,片上画出第一级阶梯的边界山脉和青藏高原)它位于祖国的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是祖国地形最高部分,叫青藏高原。阶梯边界的山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评:利用幻灯片分解、组合,将死图变活,逐步展示,符合认识心理过程。

这是第二级阶梯(复上幻灯片第二级)。从第一阶梯往北、往东是我们祖国高原和盆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它与第三级阶梯的边界山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海拔100q—2000米之间,主要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

这是第三级阶梯(复上幻灯片第三级)。从第二级阶梯往东是祖国第三级阶梯,它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评:将地势阶梯与地形单元相联系,并突出地理界线,很有必要,为后续地形分布奠基。

生:地形剖面图。

师:我们以沿32°n纬线作一地形剖面图。(示幻灯片,先展示书p35上图,再展示该面的下图)从剖面图上,我们更清楚看到祖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这种西高东低地势分布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2.西高东低的地势的有利影响(板书)

(引导学生先观察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后阅读课本p.35第二段文字,结合讨论,最后教师指出)

①气候上,西高东低地势使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供给大量水汽(边讲边画)有利于农业生产。复杂多样的地形,也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

②交通上,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方便了我国东西交通,也方便了我国沿海和内地的联系。长江(指图)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③水力资源上,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水流湍急,(边讲边画)水量又丰富,这样水能就十分巨大了。

评:整理课文要点,理清了头绪。板画简明有效。

师:我国为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震动世界的著名的三峡工程的兴建,就要在第五次人大会上通过,而正式确定下来了,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它是祖国的荣誉和骄傲。它就位于祖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指图)。也由于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形区,使各大河上、中、下游的河段特征也不相同了。

评:联系重大时事的地理背景,适时进行国情教育,强化学习动机。

师: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什么影响?

(学生感到兴趣,七嘴八舌地答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师:对这些你们可以答很多,课后你们还可以商量讨论,但最主要还是上面这三点。

评:提供发散思维机会,留有课后思考余地。

师:想一想,如果我国地势西低东高对水汽会有什么影响?(教师边讲边画)

生:东面太平洋来的水汽就难进入内地。

评:利用逆向思维和相反想象,是巩固正面理解、培养应变能力的好方式。

师:对水能资源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评:逐步引导推理。

生:由于水汽减少,水能资源也大大减少了。师: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从西到东的河流交通也不方便了。

师:这些都对。现在再从地形图上看出我国哪种地形面积最大、分布最广?

评:越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的机会越多,符合认识过程规律。

生:(大体可以答出)高原、山地面积大。

生:(大体可以答出)耕地面积小。

师:所以耍“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评:适时自然地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师: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大陆架部分。所以有人把它称为第四级阶梯。

四、大陆架(板书)

评:这样归纳,更有利于系统掌握。

师:大家看祖国地形图,大陆架是什么颜色?生:浅蓝色。

师:(指图说明)从祖国地形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我国地形图上浅蓝色部分面积是很大的。

师:请同学们看书p.36第三段。大陆架概念。概念:(板书)

师:关于大陆架概念,我们要注意:(教师边强调要点,边画)

①它是大陆领土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板书)

②深度不大。(板书)

③坡度平缓。(板书)

评:用此板画,有效地说明大陆架概念诸内涵。

师:大陆架在大陆边缘通航条件好,浅海地区矿产资源,如石油等容易开发;浅海地区阳光容易透彻海底,鱼产丰富,且作业 条件好;由于大陆架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被称为“聚宝盆”(板书),正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关于大陆架的争端也越来越剧烈。

1.地形和地势的概况。

2.五种地形的区别。

3.我国地形特点、地势三级阶梯及其意义。

4.大陆架的概念。

评:让学生明确重点所在。

六、课后作业 :

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平凉和高原,丘陵和山地的主要区别。

(2)祖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和意义。

(3)大陆架的概念。

2.请大家在表中空格里填上有关的内容。

评:设计此表用作小结,简明扼要,方式较新。

总评:

本课的教学设计,发扬了我国启发式教学的优良传统,处处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巳有知识和能力,恰到好处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生趣——爱学——增知——长智——修德,教学环节运用得当。学习目标全面落实,且合理、自然,国情国策教育有机融合在知识教学之中;学习目标的层次掌握恰当,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层次分明,比重合宜。是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都较好的一堂课。

(选编)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七

1、说教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的第二课时,本节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我国地势、地形基本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影响的主要方法指导。本节内容共分为三部分:“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表面上看起来平行的三个特点,但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上节课主要介绍了地势呈阶梯状的内容,这一节课是在建立了地势西高东低的系统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地形复杂多样的微观知识,因此在设计教与学活动内容时应围绕这种关系步步展开,引导学生层层探究。

2、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说教法

我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采用了如下3种教学方法:1、以问题情景为主线,丰富的学生活动为主体。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2、媒体教学法。利用媒体动画教学,使教学更生动更直观。3、注重地图教学,让学生在地图中学习知识,获得知识。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认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

(2)能说出主要山脉的名称及走向。

(3)能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主要丘陵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感性的地图资料。

(2)通过动画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指图、识记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及活动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3、重点:

1、认识不同走向上重要山脉的名称和位置。

2、认识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位置和特点。

4、难点:

地形区的判读

2、教学程序:

(一)以图激情,引入课题

以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打开学生兴趣点,引导学生说出古诗中描述祖国河山的诗句,将学科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复杂多样的地形,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这样引入,创设美好的语言情景,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实现高效学习。

(二)漫游动画,兴趣引入

我们一起来一次中国地形旅行,通过地形名称的三维动画显示,跟随着地形区的变化粗略的认识主要的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位置,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堂活动,认识主要山脉、地形区名称和位置

①复习山脉的走向,我在黑板上版图出东南西北的方向,引导学生一起说出方向,并着重强调出东北—西南向和西北—东北向。

②动画展示“中国地形图”,通过不断闪烁的山脉标记,请学生在课本上查找到正确的位置,并圈画出名称,在闪烁的过程中从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的闪烁山脉图标,以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动手兴趣,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中认识山脉走向。

③动画互动练习,学生通过自己的电脑操作,在中国地形图动画图上反复点击主要山脉名称,查找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及三大丘陵的位置,并反复操作、反复练习。

这种由形象、直观的中国地形动画图,由平面到立体的认知过程设计完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可以较好的突破重点。

(四)动画练习、高效突破

这次课堂练习设计的意图旨在通过三个动画练习,从地形区的填写、东西向山脉填写、东北西南向山脉填写层层推进,步步练习,有层次有目标的进行练习,学生经过点击式互动练习后,进入到不一样的动画练习方式,则用拖动地形名称到指定位置的方法,熟记住主要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的名称和位置,练习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点击“判题”,可以马上看出练习的正确性,如果没有显示出正确,则再次练习,以这样的手段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四)学生演练,互动学习

当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分别请学生在全班中就中国地形图上的主要山脉进行位置的判断,首先从简单的1—7项山脉填写开始,进而过渡到10—18项,在学生的自信心上升到一定程度并具备了知识能力后,请一位同学完成全部的山脉速记练习,以点带面,以部分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以个别检查全班遗落知识点,不仅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更带动了全班学习气氛,再通过全班自主练习完成知识巩固。

(五)漫游漫游动画欣赏,直观感受

通过学生自主练习中国地势图动画漫游,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充分感受中国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主要山脉

二、四大高原

三、四大盆地

四、三大平原

五、三大丘陵

地势和地形教案地形与地势说课篇八

(一)知识系统性、逻辑性强,环环相扣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我是这样组织的:相关基础知识(地形、地势的概念,三类地形图、五种地形)——我国地势总特征——各级阶梯概况(界线、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类型)。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我也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直至得出结论。

(二)围绕重要知识点多角度强化讲解

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从四个角度分析:1、分层设色地形图的`阅读;2、示意图的判断; 3、地形剖面图的验证;4、对应的选择题练习。通过四次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就对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掌握牢固了。

(三)讲究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兴趣

1、由近及远

例如:本课导入,我以镇江的地形地势为材料背景,用语文题目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回答,从而让学生悟出了地势、地形的概念区别。

2、化难为易

例如,“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我首先利用多媒体介绍了剖面图的绘制,其次教学生在分层设色图上绘制32°纬线,然后让学生对照分层设色图填上剖面图中括号里的地理事物名称,并判读海拔高度,最后才得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一结论。

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的学习,我先让学生分阶梯找出这一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再让学 生归纳主要地形类型;在找主要地形区时,又利用标字母的方式让学生一一对应着找。这样,学生就很快找出来了,也就很容易归纳出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

3、细化知识点

例如:“我国地势总特征”的学习,我细化为2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又如:“我国各级阶梯的概况”的学习,我细化为3个知识点:界线(位于阶梯分界线的主要山脉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四)注重学生参与,指导到位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思考,我采用了“学案”的授课方式。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动笔写下答案,便于形成连贯的思维,得出结论。采用“学案”,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得到的启示

教学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紧扣重点,落实知识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相关推荐

最新一二九运动演讲稿300字(18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

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报告汇总(十三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实用(十三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

最新水泥厂年度工作总结(7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

最新培训机构老师工作总结简短 培训机构老师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九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

生物入侵者课文解析7篇(优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实用矿山开采合作协议书(模板16篇)

经典总结是我们成为更好版本的必经之路。怎样阅读经典著作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的用心和意图?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入手进行剖析。经典读物,为人们提供了思想的滋养和心灵的

最新儿歌蒲公英说课稿 大班语言蒲公英说课稿实用(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2023年窃读记的读后感100字(十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窃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一等奖 钓鱼的教案目标三篇(大全)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