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师演讲稿 >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说课稿(热门18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说课稿(热门18篇)

作者: 温柔雨

教案模板的使用可以使教师备课更加高效,避免遗漏和冗余。教案模板范例中的教材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都经过反复验证和优化,可以帮助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xx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笔算加法的算理。反思这一节课,新课前对一年级的口算进行复习,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把后面例题计算拆开摆在口算复习中,对后面笔算起到更好的作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游乐园,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但当我提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问题,经过学生的补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对于进位加的我把他们都写在了一个角落,作为课堂最后的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在讲解例题一的时候,我巧妙的利用了小棒图,把小棒图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

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再通过练习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警惕,从而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处理本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

1.没有深入的解释“合成一辆车”和“准乘一辆车”,导致在提出问题“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后,还有学生提出后不确定是否可以合乘一辆车。

2.由于上一环节没有处理好,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后期练习中的判断改正题没做,拓展题也没做。这是本节课最值得检讨的地方。以后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的每一句话。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今天听了xx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例1。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xx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xx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xx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xx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并且应培养学生利用估算选择最佳方案。

四、xx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但xx老师这里没有很好的把握,引导不够到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1、在学具操作中,理解进位原理。

低年级学生特别依赖于已有经验和直观思维,抽象的计算只有放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和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陈老师在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提出用摆小棒和拨数珠的方法来验证答案。其中摆小棒延用了教学口算时的方法,学生摆小棒发现4根和6根合起来可以捆成1捆,3捆加1捆再加1捆得到5捆,能够形象地表现出为什么进位,与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比较接近,他们的操作活动也比较顺利。拨数珠要根据10个一是1个十,去掉个位上的10粒数珠,同时在十位上添1粒数珠。引导学生注意十位上的计算是3(个十)加1(个十)再加1(个十),得到5(个十)。能够很清楚地显示出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比摆小棒更容易过渡到竖式计算上面。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初步理解了进位的原理,积累了相应的经验,有利于学生从形象到抽象地看待进位,逐步形成计算思路,掌握算法要领。

2、关注教学细节,提高计算正确率。

在摆小棒和拨数珠的基础上教学笔算,学生已经会按照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写出竖式,陈老师联系10根小棒捆成1捆,以及拨去个位上的10粒数珠在十位上添1粒数珠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个位上4加6得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并指导学生十位右边写一个小小的1,在个位上写0,叫进1写0。竖式十位上的计算,陈老师也梳理得很细致,让学生说清3+1+进位1=5。在学生计算出得数50后,陈老师继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数据说笔算的过程和方法,轻声说、同桌说、齐说、小老师领着说,学生在反复说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了计算的过程及方法。

3、总结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这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掌握的.计算法则,相比相同数位对齐这种说法,上面的说法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个位相加满10的,要向十位进1把怎样进位总结得很清楚、很具体,也很有操作性。

教材中总结方法是出现在试一试后面,你能说说笔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吗?或许放手让学生说,他们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个所以然来,之后教师再适当概括也可以。

总的来说,本课陈老师引导学生说计算过程和方法,这一过程做得很扎实,但本课的容量偏少。教学中有些要适当舍弃,让学生得到足够的练习。在练习中出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教师也要适当讲解,因为之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只要求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笔算并不比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简单,学生容易出错。

《两位数加两位数》评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学生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但仍有部分学生不是很清楚。为了进一步突破进位的.难点,在教学中毛老师设计了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计算这一环节,通过先动手体验后讲解的过程,让学生先自己找出好的计算方法,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学生的印象比较深刻。有了这一满十进一的发现和理解,这时学生再进行笔算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注意进位。特别是为了学生更好掌握进位加,毛老师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还是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加深学生的进位加的理解。从老师在下面巡视情况来看,孩子们计算基本上都对了。个别孩子没加上进位的1,毛老师请孩子说说算理是怎样的,强调进位的小1不要忘了写和加进去。

这节课毛老师还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在练习中展现学生的一些漏进位、忘记加进位1或个位不满十就进位的种种情况,让学生自己发现来改正。另外老师还注重了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注重孩子倾听,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上课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从不知认真听,到认真倾听,注重从这一方面来对孩子的培养,再有及时对孩子的评价。孩子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乘船去鸟岛”这一题材为切入点。在练习设计中,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字计算练习,选取了一组寓有童趣的素材。它们以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使学生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发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这节课中,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串”。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发展。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只把例题的几种算法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听了杨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杨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从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操作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

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层次的`练习,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习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另外,杨老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到位,以身示范,每一个”=”都是用尺子画出来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这部分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吧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使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例题的得数是整十数,“试一试”的得数不是整十数,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理解“满10进1”的原理,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四点:

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在100以内)。

2、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想象、推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况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思维的过程yu结果。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从小就养成爱学数学的好习惯。

(三)重点。

(四)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

1、情境教学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解决问题,学生会主动探索新的算法,问题的解决和算法的得出融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利于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讨论法讨论、交流,学生易于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三、说学法。

1、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创设更多的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使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如:摆一摆、拨一拨、算一算、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去发现新知,构建新知,从而掌握新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以致用叶圣陶先生说:“凡能力总要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所以在学完新知后,及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增长智慧,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说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安排20以内的口算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来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索算法。

学生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教具来演示满十进一的过程,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用“满十进一这一步在竖式中怎样表示”来引出进位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三)“试一试”并小结。

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熟悉计算过程。通过与之前所学做比较得出课题进位加,并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从实践上升到理论。

(四)练习与总结。

在小结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在练习中有理论作为指导。最后做出全课总结。

(五)作业。

安排了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内容。课题《发新书》,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让学生通过尝试和探索出多种算法,体验多种算法,然后比较出最好的算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竖式的写法。重点:(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

(2)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在前面计算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出两位数加两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交流、讨论,达到对算法的优化,在通过“试一试”、“算一算”、“想一想”等形式达到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通过尝试的方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先试一试,从试的过程中发现方法,再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出更多的方法,使学生的认知又有更深的挖掘,让学生给学生讲方法,反而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又让他们自主地总结出计算方法。

1、通过具体的情境使学生更一步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2、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1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能探讨出多种计算两位数减两位退位减法的方法。

2、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探究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小棒、电脑、课件。

学具:小棒、计数器。

上课一开始,录音机里播放出节奏明快悦耳的乐曲,学生听到乐曲立即做好听算准备。接着录音机里报出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题,学生逐题写出得数。算完后,教师报答案,学生自己核对。在3分钟里完成20道题。

1、显示发新书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让学生思考50本够不够是什么意思?说一说你的看法。

4、教师向学生讲合作学习的要求,学生分组思考这道题有什么好办法算出来?

5、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交流。

6、学生汇报合作结果。

a竖式的方法。

(1)、|让一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说出列竖式的方法。教师板书:

29+18=47。

29。

+118。

47。

(2)、让学生观察这个竖式,你有哪些还不太明白?(突破满10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3)、请学生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列坚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

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是要进一。

b、摆小棒的方法。

(1)、摆小棒,并鼓励学生边说出自己摆的过程。

(2)、让学生比较摆小棒和列竖式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

c、口算方法的尝试:

(1)、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口算方法?

(2)、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生1:10+20=308+9=1730+17=47。

生2:29+10=3939+8=47。

生3:30+18=4848-1=47。

7、让学生再比较这三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一些?说一说原因。

1、+。

森林医生:

37+16=4326+13=49。

3726。

+16+113。

4349。

(1)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两道题错在什么地方?

(2请学生试着改正过来。

2、让学生完成试一试里的习题。

齐唱儿歌结束。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这节课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笔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蜜蜂王国的情境图,通过王国各种不同的岗位分工,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导入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从多种算法中选择合适的算法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如下的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引领学生探究计算方法。体现启发性原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明确算理,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发现,优化,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上课开始,我用猜谜语引入情境,同时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学习。

1、探索32+45的口算方法。

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如果需要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汇报时可能会展示出多种算法,如:可以把32看作30+2,45看作40+5,可以先算“30+40=70”,再算“2+5=7”;或者先算“32+40=72”,再算“72+5=77”。只要学生运用的算法有道理,都给予肯定。接着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喜欢的算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的方法,把算式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解决,渗透转化的思想。最后,借助同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随机练习,进行巩固。

2、探索45—32的口算方法。

学生有了探索加法口算方法的经验,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45—32的口算方法,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补充完善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有扶又放,教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渗透转化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的愿望,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分析比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做几道练习,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又快又简单。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的什么方法。这样,通过优化,沟通了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凸显了算理。使学生看到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1、基本练习。猜猜小蜜蜂下面藏着几?

32+14=441+28=935+=79+56=78。

18+12=056+13=995—27025+470。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巩固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2、提高练习。送蜜蜂回家。

17+58+363227+5451—2449—1684—57。

6833758127。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提升口算方法。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运用,提高口算速度。

3、综合练习。走入蜂蜜商店。

46元23元35元37元。

我提出问题:?你想买哪两样东西一共多少钱?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体会口算的价值,感悟不同算法的作用。

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提高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下课之前,老师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学生可能会谈到:这节课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也可能说,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做题的时候先观察算式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还有可能会说,感受到今天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很大,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很有用。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自主反思的能力。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加和减”的第一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100)。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以及掌握了千以内笔算加法,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学习又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必要的铺垫。教材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让学生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并在相互交流中,理解并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例题以学生们感兴趣的购买玩具为题材,以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

《标准》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分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由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的制定: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口算出结果。

教学中,我采取创设情境,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安排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通过观察,抽象出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信息,由这些信息而产生出相应的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诱使其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讨论比较,互动合作的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解决实际问题。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玩具吗?今天啊,有两个小朋友自己去买玩具了,可他们在付钱的时候发现自己数学知识不够,不知道付多少钱,你们能帮他吗?(板书课题)。

这一段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让小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在言语上,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放开胆子,去尝试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同时,还用两个小朋友购买东西产生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顺利的引入新课的教学。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你们能口算出小男孩该付多少钱给这位阿姨吗?怎么列式,同学们分组讨论,把想好的方法跟同学们好好的说一说。指名问答,互相交流。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只要方法正确、合理,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孩子们来说,新课程要求算法多样化,算法的最优化。在这儿,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比较出最优秀的口算方法,教师加以总结。

师:这位小妹妹该付多少钱呢?如何列式呢?师板书。你们还能口算出结果吗?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8=12,再算40+30=70,再算12+70=82。对每一位回答出答案的同学都要及时表扬。

3、对比分析,提高能力。

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算一算、比一比。(“想想做做”第1、2题)。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都那么好,现在我们小组间来个比赛,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好。

(2)、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写。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想想做做”第4题)。

(4)、估一估,算一算。(“想想做做”第5题)。

(5)、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6、7题)。

多媒出示第6题。

仔细看图,根据提出的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哪几条路?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在估计以后,让学生在组内交流是怎么样想的,再算一算估计得对不对。

多媒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把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5、评价鼓励,全课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位于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期。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学习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孩子们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既注重了口算,又继续介绍竖式计算,体现了计算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二说学生。

一年级下期的孩子已经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并且会用多种方法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能正确地进行竖式的书写与计算。

本班的孩子在学习中对自己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能积极参与操作,观察等数学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孩子已有的认知水平,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弄清“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获得克服困难的成功体验,深化积极的学习情感。

3、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有关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确定为: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由于“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这一知识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法成为了本课的难点。

本节课我准备了以下教学具:小棒课件实物投影仪。

四说教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情景教学法操作实验法发现法成为了我本节课的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形象具体的直观操作,丰富多彩的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激起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孩子们在这节课中将通过操作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一论述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激励因素,让孩子明确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以此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动机.

因此第一个教学大环节是。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情景图。

课本中例1的情景图呈现的是两个孩子在停车场收集到的27和8这两个数据,来揭示新知,而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情景图进行了大胆的处理,增添了一个新的数据11,让孩子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把这些算式根据已有认知基础进行了分类板书,在已经学过的算式中选择11+8和27+11来谈谈自己的算法。接着让孩子尝试算27+8,在孩子尝试后,询问孩子:你在算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吗?我认为这样处理的好处是让孩子在情景中,自然地复习旧知,并引出新知,既为今天的学习作了铺垫,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而这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而教学手段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孩子们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在操作实践,观察分析的活动中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二、操作实践探索算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3个教学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1、摆小棒。

孩子遇到了27+8个位相加满十这个新问题,该怎么处理呢?请孩子用。

用小棒边摆边思考并说一说,7和8相加满十了,你是怎么办的?

接着四人小组交流摆小棒的方法。

然后请孩子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摆法,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可能会出现这样一些摆小棒的方法。

(1)先拿出27根小棒,在摆出8根。然后从8根里拿出3根和7根合起来。捆成一捆。

(2)先拿出27根小棒,在摆出8根。然后从7根里拿出2根和8根合起来。捆成一捆。

(孩子们通过摆小棒自主探究解决了遇到的新问题,建构了数学知识的意义,接着又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了.)。

这一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好机会,并且充分的发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快捷的优势。让课堂成为展示思维过程的平台,成为学生积累财富、资源共享的“加油站”

活动2、展示算法。

这个活动主要研究竖式计算.

我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孩子在知识的建构中,理解并形成数学的思考,这种数学化的思想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活动3、小结。

在计算27+8的时候,遇到了十位相加满十,我们是怎么办的呢?

在孩子们通过自我小结以后揭示课题并进行板书。

活动4巩固练习:课堂活动1圈一圈算一算。

让孩子圈了以后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圈?然后根据圈的过程算出每题的得数.让孩子明白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的算理,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通过计算练习来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三、自主尝试发散思维。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费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孩子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是引导和帮助孩子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因此,在教学例题2时9+75。我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计算9+75,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然后交流汇报。并根据孩子的汇报板书计算方法。这也有助于促进孩子迁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示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体现求异思维。

四、主要是处理练习题。

1、巩固练习课堂活动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37+6的?

2、深化练习课堂活动3说一说和的十位上是几?

这里主要是要孩子通过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说一说和的十位是几?是怎么得出来的?

五、小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游戏:抢答赛巩固今天所学知识,提高孩子计算兴趣。形成课堂高潮。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把计算方法简单教给孩子,而是在生动的情景中让每个孩子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加以建构,亲身探索了算法的过程,理解了“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中山路小学胡蓉。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91—92例一,练习十九第一题。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教材在91页呈现了二年级同学准备做船“去鸟岛”的热闹场景。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各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的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两位数提供了现实背景。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算法多样化,感受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算理,掌握口算的方法。

为了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生机。

1、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探索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的引入以鸟岛美丽的画面,配以声音吸引学生,接着创设了去鸟岛参观的情境,观看鸟的动态的形象。在练习中,把枯燥的练习题变成了一分钟比赛的形式、鸟儿出题、购买鸟岛纪念品一系列有趣、有挑战性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好胜的心理,从而诱发他们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2、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个性化学习,由于学生生活情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设计合理的“乘船方案”,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交流,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自己不同的想法。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学中我们应把教材视为教与学的素材,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性的。“情景链”,并从中赋教学所需的“问题串”,对教学中加法的处理作了适当调整,利用乘船的第二方案,按班级顺序上船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由学生提出相应两个问题后,尝试减法的口算方法。练习“一分钟比赛、小鸟出题、购买鸟岛纪念品”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的问题情境法和探究学习法。

4、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个人的学习效果虽然离不开他的智力因素,但非智力因素可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动力性质。因而在学习中,务必重视情感、态度、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归纳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本质上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如23+31,可以分解为:23+30=53,53+1=54。他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我注意渗透这种转化的思想,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

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4个部分:

创设情景,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

合作探究,引导主动进行认知结构;

巩固应用,强化已形成的认知结构;

拓展延伸,运用新的认知结构解决问题。

这样的安排,参照了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学习动机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迎合学生依赖情境,产生学习欲望的学习心理,让他们在这个动态的场景中交互情感、态度,产生学习的需要。

以学生熟悉喜欢的春游为情境,嘉乐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鸟岛,怎样做船才合适?让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自然就会得出两个班坐船去最好。那么哪两个班去最好呢?又是学生必须得解决的问题?继而引出学生练出算式:23+31、39+32、39+31、39+23、32+31、32+23这一系列的算式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算法口算算法的分析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素材,也让学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目的性。

(二)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这一个环节是构建算法模型,优化算法多样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借助直观,产生算法。23+31,你会算吗?和同桌小朋友交流一下。

第二层次:展示交流、描述算法。估计学生会出现多种计算方法,20+30=50,3+1=4,50+4=54;3+1=4,20+30=50,50+4=54;23+30=53,53+1=54。

第三层次:归纳、提炼、优化算法。这里一是要缩小个体差异,二是尽可能的选择大多数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有效构建了算法模型。因此教师在此层次特意安排两个提问:“在这么多算法中,你最喜欢哪几种算法?为什么?假定你是老师,你想推荐哪几种算法给你的同伴?为什么?”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构建数学模型。

但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有一些困惑:教科书上在教学23+31=?和32+39=?时出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在计算方法上该如何进行有效的优化。如何缓解这两种方法之间的矛盾。

(三)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我以教材提供的主题图为素材,加工处理成连贯性的“情景链”,并从中赋教学所需的“问题串”,对教学中加法的处理作了适当调整,利用乘船的第二方案,按班级顺序上船后会出现什么情况,由学生提出相应两个问题后,尝试减法的口算方法。练习“一分钟比赛、小鸟出题、购买鸟岛纪念品”练习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也为下一节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做了铺垫。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在用竖式计算时只是形式不同,但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时,由于是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出示算式之后,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这节课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两方面的教学内容:

1、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规范;

2、竖式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我都要严格要求。利用“个”、“十”的字样指导学生区分个位和十位,得数也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新授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一节课下来,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数位对不齐,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

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知识也是以后学习万以内加减法笔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幅蜜蜂王国的情境图,通过王国各种不同的岗位分工,呈现了丰富的数学信息,由此引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导入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学习。

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口算方法。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知识与技能: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从多种算法中选择合适的算法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如下的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引领学生探究计算方法。体现启发性原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明确算理,体会口算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发现,优化,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课开始,我用猜谜语引入情境,同时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有趣的情境中引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学习。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探索32+45的口算方法。

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如果需要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不同的算法。汇报时可能会展示出多种算法,如:可以把32看作30+2,45看作40+5,可以先算“30+40=70”,再算“2+5=7”;或者先算“32+40=72”,再算“72+5=77”。只要学生运用的算法有道理,都给予肯定。接着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喜欢的算法。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转化的方法,把算式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方法解决,渗透转化的思想。最后,借助同种类型的题目进行随机练习,进行巩固。

2、探索45—32的口算方法。

学生有了探索加法口算方法的经验,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45—32的口算方法,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通过补充完善引导学生概括。

总结。

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有扶又放,教师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渗透转化思想。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解决问题,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探究的愿望,充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分析比较,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做几道练习,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是不是又快又简单。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的什么方法。这样,通过优化,沟通了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凸显了算理。使学生看到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基本练习。猜猜小蜜蜂下面藏着几?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既检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巩固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2、提高练习。送蜜蜂回家。

6833758127。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提升口算方法。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运用,提高口算速度。

3、综合练习。走入蜂蜜商店。

46元23元35元37元。

我提出问题:?你想买哪两样东西一共多少钱?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体会口算的价值,感悟不同算法的作用。

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既有基础练习,又有提高练习,并注重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五)全课总结,自主回顾。

下课之前,老师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三个维度进行总结。学生可能会谈到:这节课学会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也可能说,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做题的时候先观察算式特点,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还有可能会说,感受到今天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用处很大,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很有用。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学习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自主反思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两位数加两位数说课稿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渗透估算意识。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本节课我主要以课本主题图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在口算的过程中交流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口算的多样性,同时也比较、发现最优化、最简便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一环节,创设“先问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去哪玩?引出鸟岛主题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学生生活中现实、有意义的生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产生迫不急待的积极的“探究心向”。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获得经验。重视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空。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学会与人交流数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三)、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这一环节练习的设计遵循“多样性、趣味性、开放性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开放性练习,既联系了已有知识,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情感等进行全面总结,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同时,进一步系统、完善知识结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评课稿

今天听了李林涛老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一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1、情境导入以旧引新,渗透先分后和解题策略。

2、注重了算理的直观呈现。

3、练习设计有层次。

(1)充分发挥点子图的作用,培养几何直观。

教学时,李老师先让学生把想法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交流汇报。这时要有效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体会“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但李老师在这个的教学环节占用了较大时间。

在研究笔算方法的算理时,应充分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笔算过程中每一步的意义,培养几何直观。在研究竖式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再在点子图上分一分,并把四次相乘得出的结果都在图上圈出来,沟通算理与算法的关系。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教师追问:为什么最后要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学生自然就会理解。

(2)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

在交流14×12的多种算法时,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较、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的策略。例如,学生可能会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体会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可能还会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把12分成10和2,比较好计算”“把12分成两个6,两部分的数相同,只要计算一次乘法再加就可以了,也比较好计算”,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这方面我觉得李老师引导不够。

课题出示应置于学生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算式后;机智把握课堂教学失误,教师出错要学会把出错原因“推”给学生,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错误并敢于提出。

相关推荐

装修材料采购合同(精选21篇)

装修合同的内容应当合法合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下是一份专业的装修合同模板,有助于您了解合同的基本内容。安装方式为(乙方安装/甲方自装);选择乙方安装的,

小班迎元旦教案活动反思(通用15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些小班教案范文详细介绍了每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教材的使用方法,供大家参考。活动目标:1、巩固幼

疯羊血顶儿读后感(热门12篇)

读后感是我们对书中情节、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的思考和感受的总结,是对读书过程的思考和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读后感范文,读者们在不同层面上都给予了作

节约粮食的演讲稿三分钟范文(15篇)

通过阅读演讲稿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类型的演讲技巧和表达方式。请大家不要照搬这些演讲稿范文,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和修改,使之更贴近自己的风格和

初中政治教学总结报告(模板17篇)

教学工作总结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包括了不同科目和年级的教学工作总结,从中可以了解

大班第二学期班务计划幼小衔接(优质16篇)

学期计划能够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学期计划的例子,相信会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

新员工工作总结精辟(热门17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本月工作中取得的成果、遇到的问题以及下个月的计划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总结能力。

活动总结参观博物馆的感受(精选15篇)

通过活动总结,我们可以对活动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有更清晰的认识,进而改进和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同时,也

幼儿园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方案范文(22篇)

师德师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的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文件,共同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

商务咨询合同印花税大全(16篇)

在签订合同协议前,双方应充分了解合同的内容和效力,并自愿达成协议。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甲乙双方根据《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