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教学反思 > 工业的发展教案及反思范文(16篇)

工业的发展教案及反思范文(16篇)

作者: 曼珠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反思和改进能力。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工业的发展教案

1、知识与能力:

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难点:正确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学法指导:1、通过分析张謇纱厂的兴衰与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两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分析方法。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荣氏家族的兴衰,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3、在课堂上出示大量信息,由学生总结提炼、培养利用课程资源表达有效信息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1、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2、清末状元提出了“”的口号,毅然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从到末年,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受到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2、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

3、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

4、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说来是。

5、从行业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部门。

(二)合作探究:

1、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能得到发展?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三)知识梳理:

(四)达标检测:

1、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的是()。

a、林则徐b、张謇c、郭沫若d、董必武。

2、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这种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3、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开始于()。

a、辛亥革命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洋务运动后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

5、下列不属于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座大山的是()。

a、民族资本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

二、材料题。

1899年5月23日,某纱厂开工试车,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的。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状元是指谁?他创办的纱厂名称是什么?

2、说出材料中人物的思想主张。

3、此人为何要去办厂?通过他创办实业,你想到了什么?

初一地理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教案

“工业的空间分布”标题的内容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先让学生对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以“辽中南地区”“沪宁杭地区”为例,分析工业分布的类型及特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采用创设情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通过识图、读图、绘图,运用知识迁移分析资源、交通、市场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从而理解合理分布工业的战略意义,更深刻理解乡镇企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意义,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

初步学会从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市场条件说明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学会判读工业部门饼状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的理念,它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乡结合、国防安全、生产的经济效益。

教学重点。

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互联网上收集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调查本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带来的好处。

教学过程。

(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活动展示]学生在教师发放的“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上标注,并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说明理由。

钢铁工业――东北地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石油工业――新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关注地理热点问题意识的培养。)。

新田工业发展的问题的反思

【教学用具】中国工业分布变化图,中国工业发展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讲述)上节我们了解了我国基础工业及其分布与全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那么,我们的工业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工业的发展教案

中国工业分布变化图,中国工业发展景观图片。

(讲述)上节我们了解了我国基础工业及其分布与全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那么,我们的工业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讲述)首先让我们从纵向上来看一看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数字:

1949年的数字——。

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

机器设备的进口率为80%。

在全部社会劳动者中,工业职工只占2%左右。

这三个数字说明,旧中国工业水平很低,规模小,产品少,对外依赖性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提问)请同学们看“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图,对比1949年的数字,计算1999年的产量是1949年的多少倍。

学生读图、计算,并回答:增长倍数:原煤超过30倍,原油超过1000倍,钢超过500倍,水泥超过800倍,化肥5000多倍,棉布10倍以上。

(提问)从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新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很快)。

(板书)一、较高的增长速度。

(讲述)旧中国的工业不但工业产量低,而且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主要是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因此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车是“洋车”,收音机是“洋匣子”,就连一些最普遍的日用品像铁钉、火柴、煤油也需要进口,都称“洋钉”、“洋火”、“洋油”。

也正是因为旧中国工业如此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工业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来卡住中国人民的脖子。但新中国并没有被卡死,自己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使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也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更值得骄傲的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航天、卫星、核工业等,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板书)二、独立的工业体系。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工业发展的图片,直观感受一下中国的工业。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工业的发展教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工业,及工业生产,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和类型。明白工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是国家独立、自主、现代化的保证。结合同学的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享受工业带给我们的幸福。

通过本节教学和学生的表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工业分布特点:不能分析出分布的原因,沿线、沿海、沿江、沿河分布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便利的交通,再次体现交通运输的作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对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缺少综合的认识和分析,如:资源的分布对工业的影响,联系学习印度的工业分布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理解辽中南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和有力条件。

3识图能力有待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单一。学习上海的工业,尽管没有发展工业所相关的资源,但不能从社会需求、市场空间、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城市特点等优势方面分析。

4联系生活实际,说己了解的家乡的一些工业,哪些是轻工业,哪些是重工业,他们的原料、生产过程、产品、对生活的作用等方面是否一样。

新田工业发展的问题的反思

(讲述)首先让我们从纵向上来看一看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数字:

1949年的数字——。

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

机器设备的进口率为80%。

在全部社会劳动者中,工业职工只占2%左右。

这三个数字说明,旧中国工业水平很低,规模小,产品少,对外依赖性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提问)请同学们看“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图,对比1949年的数字,计算的产量是1949年的多少倍。

学生读图、计算,并回答:增长倍数:原煤超过30倍,原油超过1000倍,钢超过500倍,水泥超过800倍,化肥5000多倍,棉布10倍以上。

(提问)从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新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很快)。

(板书)一、较高的增长速度。

(讲述)旧中国的工业不但工业产量低,而且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主要是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因此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车是“洋车”,收音机是“洋匣子”,就连一些最普遍的日用品像铁钉、火柴、煤油也需要进口,都称“洋钉”、“洋火”、“洋油”。

也正是因为旧中国工业如此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工业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来卡住中国人民的脖子。但新中国并没有被卡死,自己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使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也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更值得骄傲的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航天、卫星、核工业等,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板书)二、独立的工业体系。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工业发展的图片,直观感受一下中国的工业。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一)状元事业家张謇。

1.你从张謇“实业救国”中,想到了什么?

a.目的:抵制列强对中国人民的剥削,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b.情怀:国家民族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

c.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列强的“倾销”挤垮破产。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但是历史也证明了中华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很难战胜内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阻挠。)。

2.当时的内外反动势力是什么?(内有封建势力,外有帝国主义。)。

我们在前面还学过张骞这个人物。“骞”与“謇”怎么区分?张骞是西汉出使西域的人物,他骑着马儿出塞西行,所以“塞”下以“马”换“土”。张謇考中过清朝的状元。状元者,必然擅长言语,所以“塞”下是“言”不是“马”。

张謇把国家民族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为重,义无返顾地放弃了高官厚禄,迎着风险兴办实业。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是炎黄子孙自己开办的民族工业,这些企业的兴起、短暂发展和迅速破产的过程,就是整个旧中华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

a.初创发展:“黄金时代”加上艰苦奋斗。

b.屡遭挫折:“九一八”事变后,陷入困境;“七七”事变后,毁于一旦。

c.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远未达到战前水平。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发展进程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地点集中于沿海沿江工业城市,类型集中于轻工业],发展水平整体落后,带有显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征。)。

3.展示汇报。

学生活动: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并就老师的问题作出判断,回答。

设计理念:【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甲午战争前后企业发展表格。

学生活动:分析表格,得出历史结论,认识到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并探究其原因。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回答。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

设计理念:【注重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直观地认识历史】。

(四)受挫、破产时期。

教师活动:(1)置疑:大生纱厂结局如何?为什么?

(2)布置阅读课本小字材料: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兴衰。

(3)出示投影片:陈启源办厂**;四大家族与荣氏企业。

学生活动:分析历史资料,回答问题。

小结:导致近代民族工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具有革命的一面,所以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由于软弱、妥协,最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

教师活动(置疑):我们已经纵向了解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你能一句话概括一下发展的特征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过程】。

(讲述)上节我们了解了我国基础工业及其分布与全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那么,我们的工业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

(讲述)首先让我们从纵向上来看一看我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数字:

1949年的数字——。

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

机器设备的进口率为80%。

在全部社会劳动者中,工业职工只占2%左右。

这三个数字说明,旧中国工业水平很低,规模小,产品少,对外依赖性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

(提问)请同学们看“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图,对比1949年的数字,计算的产量是1949年的`多少倍。

学生读图、计算,并回答:增长倍数:原煤超过30倍,原油超过1000倍,钢超过500倍,水泥超过800倍,化肥5000多倍,棉布10倍以上。

(提问)从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新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很快)。

(板书)一、较高的增长速度。

(讲述)旧中国的工业不但工业产量低,而且工业部门残缺不全,主要是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因此许多工业产品不能自己生产,完全依赖进口。车是“洋车”,收音机是“洋匣子”,就连一些最普遍的日用品像铁钉、火柴、煤油也需要进口,都称“洋钉”、“洋火”、“洋油”。

也正是因为旧中国工业如此落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工业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想以此来卡住中国人民的脖子。但新中国并没有被卡死,自己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使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产值突飞猛进,工业部门也由少到多,并最终形成了独立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在我国已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的工业产品不但能满足国内生产和消费的基本需要,而且许多工业产品大量出口。更值得骄傲的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如航天、卫星、核工业等,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板书)二、独立的工业体系。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看工业发展的图片,直观感受一下中国的工业。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生:老年人叫铁钉为洋钉,叫火柴为洋火。说明近代中国技术水平十分低下。走向世界市场的民族工业品牌有海尔、康佳、tcl等。这说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

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板书题目)。

体验新知: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展示课件)。

生:读出课件内容。

生:读出课件内容。

师:张謇为什么要舍本逐末创办实业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状元实业家张謇”一目,并圈点你所获得的信息,稍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

生:交流信息:1、张謇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2、《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3、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创办了大生纱厂。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华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5、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师:张謇创办了哪些实业呢?(展示课件)。

生:讲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事迹。

师: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每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稍后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发表本小组的讨论意见。

生:讨论。

生:答案1、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对中国人民剥削很严重。

答案2、张謇非常爱国,希望通过办实业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答案3、张謇舍本逐末,具有非凡的勇气。

答案4、张謇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

答案5、张謇非常有远见。

答案6、张謇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大生纱厂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答案2、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民族工业的压迫迫使它无生存空间,势必倒闭。

答案3、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不但不能予以支持,而且进行压制。

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的最终归宿注定是悲惨的。那么,民族工业究竟有怎样曲折的发展过程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面的表格。(展示表格)。

生: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生: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到解放前夕。

生:民族工业出现了萌芽,但这些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成功促进了实业集团的纷纷出现。

生: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

生:讲述荣氏家族企业的兴衰。

师:这一时期为什么民族工业又呈现萎靡不振的状态呢?

生: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将你们的讨论总结如下: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旧中华民族工业尽管发展艰难曲折,但对于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哪些影响呢?

明确: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政治变化,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生活。

畅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展示课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知识目标:

2、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华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

能力目标:

1、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初中地理教案: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内容工业应用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

日趋合理。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

3、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日趋合理。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

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掌握能源、钢铁、机械、纺织等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学过程备注课堂导入:

学生:……。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学生:……。

师:工业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生产所必须的各种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装备,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资料,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通过举例来论证)。

师:自18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人类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许多国家已完全实现工业化,我们中国也正努力早日实现。那么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我们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

1.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92“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变化”图。提问:

(2)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

2.让学生阅读教材p92的正文。提问:

(1)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里?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变化的体现?

学生:……。

师:工业主要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类,它们都包含许。

多门类。课本中主要给我们介绍了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这几类,我们就来一一了解。

(一)能源工业。

请大家阅读p93~p94的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煤炭的地位以及主要的产区及其所形成的的煤炭基地(在图中找到位置)。

石油的地位及其主要的油田(在图中找到位置)。

水力资源及其主要的水电站(在图中找到位置)。

学生:……。

(二)钢铁工业。

1、让学生读教材p14“中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分布”图,逐一了解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名称及位置。分析它们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集中在华北和长江流域)。

学生:……。

(三)机械工业。

阅读p96~p97的内容,思考:

机械工业在工业中的地位如何?从过去到现在,我国的机。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2)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2.概况。

3.影响。

二、军阀的割据纷争。

1.北洋军阀各派系及其地方军阀。

2.各派军阀的混战及其危害。

三、府院之争和宣统复辟。

四、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1.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分裂我国。

2.英国侵略西藏的活动。

3.日本侵占山东并提出灭亡我国的“二十一条”

导入新课: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什么时候产生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是什么时候得到初步发展的?(19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节课外面就来学习第23课,民族工业短暂发展和军阀割据纷争。

讲授新课:

(板书)1.原因。

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看书,回答)。

首先是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南京临时政府又颁布了奖励实业的法令,使得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所谓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就说明了这一点。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正是发展民族工业的打好时机”,因此民族资产阶级纷纷投资建厂。(看书中插图)各种实业团体也纷纷出现。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其次是有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1914年-1918年欧洲重要国家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它们忙于相互厮杀,无暇顾及,暂时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使得我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有利的发展机会。

(板书)2.概况。

其次,从发展的行业看,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看书上117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板书)3.影响。

问: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1913年六十多万人,到1919年猛增到二百多万人,他们是我国新生力量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力量。)。

(处理课后练习题第1题)。

(板书)二、军阀的割据纷争。

(板书)1.北洋军阀各派系及其他地方军阀。

问: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哪三个派系?(学生回答)。

问:那么,直系军阀以谁为首呢?(冯国璋和曹锟)。

直系在军阀的势力主要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军阀大都投靠帝国主义国家。直系军阀依靠英美两个国家扶植。皖系军阀以谁为首呢?(段祺瑞)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实权,靠日本支持,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以外,盘踞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军阀是张作霖,因为张作霖是奉天人,所以他这一派军阀被成为奉系,也靠日本支持。除了直系、皖系、奉系三派军阀外,其他一些省也出现了许多军阀其中势力较大的有:滇系、桂系军阀,这样在当时就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为了争权夺利,各派军阀互相混战,连年不断。

(板书)2.军阀混战及其危害。

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看118页下面的插图)。

我们在前面讲到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了,他成为大总统后,仍不满足,还想当皇帝。袁世凯复辟抵制的行为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历史有时会惊人的相似。在袁世凯死后不久,我国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场复辟的丑剧,这就是宣统复辟。

(板书)三、府院之争和宣统复辟。

宣统复辟之前发生了府院之争。府院之争是指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和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之间的斗争。日本以贷款为诱饵怂恿我国参战,而美国则支持黎元洪反对我国参战。因此,府院之争实质上放映了美日两国在我国的争夺。

问:谁来调解这场斗争呢?(学生回答)。

张勋是盘踞在徐州的一个军阀。他的`军队被称为“辫子军”。(看注释)张勋被称为“辫帅”。

1917年6月,“辫帅”张勋率领他的“辫子军”进入北京后,他们作了哪些事情?

同袁世凯复辟帝制一样,宣统复辟也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组织了“讨逆军”,攻入北京城,敢跑了张勋等人。复辟的丑剧仅仅上演了短短的12天就垮台了。这再一次说明了:逆历史潮流二动,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违背,和人民群众的意愿相违背,必然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必然会落个失败的下场。

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趁我国政府交替,政府不稳的时候,加紧侵略我国。

(板书)四、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1.俄国策动“外蒙古”独立,分裂我国。

蒙古位于我国的北方,在蒙古地区中间有一条戈壁沙漠,沙漠以南是内蒙古,沙漠以北是外蒙古。俄国是如何侵略外蒙古的?(学生回答)。

面对俄国的侵略,全国人民是什么立场?后来的袁世凯政府采取了什么立场呢?(学生回答)。

俄国除了策动“外蒙古”独立之外,还煽动外蒙古不断侵犯内蒙古。中华民国政府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回答)。

在俄国侵略我国北方边疆的时候,英国正在侵略我国的西南边疆。

(板书)2.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活动。

在我国近代史上,英国是最早侵略我国的国家。20世纪初,英国又加紧了对西藏的侵略。1913年,英国强迫我国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同他们在印度的西姆拉开会。在会上英国提出了什么主张?(学生回答)。

由于遭到我国代表的反对,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没能得逞,英国代表不甘心。在1914年背着我国政府,勾结西藏代表,捏造了一条非法的中印东段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看小字)。

对于这条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当时的我国政府和以后的历届政府持什么态度?(拒绝承认)。

(板书)3.日本侵占山东并提出灭亡“我国的二十一条”

问:日本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借口出兵山东的?

出兵山东后,日本主要占领了什么地方?

有句成语是“得寸进尺”,日本就是这样一个贪婪的家伙。在强占了胶济铁路和青岛后,又于1915年提出了旨在灭亡我国的“二十一条”。(看小字)。

问:条约中有关山东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

日本提出了“二十一条”,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实际上是要把我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面对这样一个严重损害我国主权的条约。袁世凯持什么态度?(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

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获得日本对他称帝的支持,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民族英雄,但也出现了像袁世凯这样的民族败类。为了谋取私利,他们不惜出卖国家的主权,牺牲民族的利益。

小结:

今天咱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都发生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前期。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的特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经济领域看,我国民族工业有了短暂的发展;其次,从政治上看,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第三,从军事上看,出现了军阀混战;第四,从对外关系方面看,帝国主义更加疯狂的侵略我国的边疆,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防安全。

我国工业的发展的教学反思我国工业的发展阶段

复合材料是从20世纪中叶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材料,在国际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复合材料产业取得快速发展,并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柱.一、历史之回顾1956年赖际发部长率代表团在苏联考察学习4个月,开始认识到复合材料在国防军工上的重要作用,并把这种材料命名为“玻璃钢”,这就揭开了我国复合材料工业的`序幕.

作者:张贵学陈博张凤翻益小苏作者单位:张贵学(国家建材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

陈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

张凤翻(浙江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益小苏(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科技委)。

刊名:新材料产业英文刊名:advancedmaterialsindustry年,卷(期):2009“”(10)分类号:关键词: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创设“名人访谈”情境,体验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结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情境体验学习中,感受张謇等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1、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辛亥革命至19,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北洋军阀分裂的原因和军阀割据纷争局面的出现及其危害。张勋为什么能拥宣统复辟,又为什么迅速失败。段祺瑞为什么讨伐张勋。沙俄策动外蒙“独立”分裂我国的罪行。英国胁迫召开西姆拉会议、炮制“麦克马洪线”的罪行。日本强占青岛和胶济铁路、胁迫我国接受亡国的“二十一条”的罪行。

二、思想教育目标:

2.帝国主义支持封建军阀割据纷争,使辛亥革命后我国陷于四分五裂,我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三、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各类史事之间的纵横联系,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军阀的割据纷争和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难点:错综复杂的纵横联系。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音乐组教学工作总结汇报(精选21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和挑战的思考与总结,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和思路。阅读以下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或许可以让我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和

专家义诊活动方案(通用13篇)

一个好的活动方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能够有效地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活动案例和实践经验,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对你们的活

平安金融创建工作方案(热门20篇)

工作方案的制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方案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为进一步推进医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大学职业规划书(精选21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职场变化和挑战,提高我们的职场竞争力。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职业规划资讯网站和博客,供大家关注和学习。一个挺正式的题目,仿佛有些写高

环卫工作的心得体会和感想报告(精选17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通过对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以提高自身能力和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通过总结工作心得体会,我

厂工作计划汇报(精选15篇)

工作汇报不仅可以总结工作成绩,还可以提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的建议。想要写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汇报,不妨参考一下以下的工作汇报样本,看看其中的亮点和创意。

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刘宇涵,女,汉族,203月出生

自我介绍大学生职业规划书范文(17篇)

自我介绍是展示个人价值和能力的重要环节,写一篇自我介绍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成功的自我介绍案例,希望你们能从中找到适合自

禁毒民警工作报告(优质16篇)

工作报告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促使成员互相学习和交流。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和职业的工作报告,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多样化的观点和思路。“6.27”工

做最好的家长心得体会(热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过程,并找到进步的方向。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样例,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出于对李镇西老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