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心得体会 > 最新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1500(六篇)

最新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1500(六篇)

作者: 曹czj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黄大年同志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充分展现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统一,彰显了一名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肝胆许国终不悔。回顾黄大年同志的人生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是一个至诚无私的爱国者,始终以祖国的需要为最高追求;他是一个目光高远的科学家,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创新创造;他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教育者,始终用战略视野和高尚人格培养凝聚高端人才;他是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始终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鞠躬尽瘁。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安逸生活,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千人计划”归国者,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洪流。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创新创造、不懈追赶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他在科研上始终是一个被追赶者,回国后,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所从事的领域“开疆拓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男儿自以身许国”,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他常说,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是一名教师。他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始终把目标定在祖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人才需求上。他治学严谨,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们开启与世界交流的“窗户”,培养了一批“出得去、回得来”的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

我们要学习黄大年同志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黄大年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分夺秒推动科研进展、人才培养,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征途上躬身前行。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带动性和感召力,必将激励和鞭策我们不忘初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篇章中砥砺前行。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修齐治平、兼济天下,是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砥砺前行的价值航标。为人治学的至善境界、至高追求,犹如不灭的火炬,点亮人生之路,烛照民族未来。

在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身上,人们看到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复合体”: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赓续,又有现代学术基因的发扬光大;既有不图虚名、潜心钻研的科学精神,又有诲人不倦、爱才育才的大师风骨。他用58载的短暂人生,书写了什么是奉献,回答了什么叫担当,以高超的学术、高尚的品德,筑就一段感人至深的生命历程,留下一座弥足珍贵的精神富矿。

人生有限,但品格的力量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黄大年在海外功成名就之时,毅然放弃优裕生活和优越工作回国效力,把全部精力献给国家深探事业。在黄大年的人生词典中,没有“计较”“得失”等字眼,只有奋斗与奉献。为了赶超世界一流,他惜时如金、夜以继日,出差常订夜航班机,只为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他身兼数职、手握资金上亿的项目,却从不考虑个人私利;面对荣誉头衔,他总是推辞——“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即便被人议论“不食人间烟火”,也依然淡泊名利、一心为公。“为了理想,我愿做先行者、牺牲者。”黄大年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实际行动,把对祖国最深沉的爱融入了科研事业。

学海无涯,人不能穷尽所有问题,但可以在不懈求索中不断抵达更高境界。指出,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在海外工作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经验的黄大年,回国后勇挑重担,带领团队义无反顾投身科技创新的竞技赛场。从白手起家、填补空白,到赶超先进、跨越极限,黄大年始终凭着一股子创新精神攻坚克难,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创造了非凡业绩。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他始终坚守正道、专注干事。抓科研,他只看绩效不留面子;用资金,他只认项目不认关系。黄大年的创新历程启示人们,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执着,科技工作者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勇攀高峰,干一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

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助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连日来,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与深沉的思考。人生在世,为了什么、图个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像黄大年这样的国之脊梁用生命书写答案,在历史的天空上,构成无比璀璨的精神星座,指引着今天的人们崇德向善,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创造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无悔人生。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5月25日,由中国侨联主办的“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林大学侨联副主席任波、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黄大年生前工作秘书王郁涵、黄大年生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乔中坤分别结合他们与黄大年共事相处的经历,作先进事迹报告。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康晓萍以及来自首都各区县的归侨侨眷、学生代表、新闻媒体记者约20xx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林军在报告会上高度评价了黄大年同志的一生。他指出,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为民族振兴不惜以身许国的先进楷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展现了新一代归侨心系家国、鞠躬尽瘁的赤子情怀,在侨界树立起了一座矢志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丰碑。林军号召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学习他报效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赤子情怀;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勇于创新、攀登前沿科技高峰的可贵担当;学习他勤奋拼搏、为实现报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于平在报告中说,作为黄大年老师的同事,他有幸见证了一个优秀科学家在面对人生选择时,坚持“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于平表示,黄大年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最后一天来过,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让黄大年看起来像一个“科研疯子”,他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的不仅是一个团队、几届学生、一所学校,而将是一个领域、一批学子、一整代人。

王郁涵在报告中说,黄老师事无巨细,每一个文件,每一封邮件,甚至每一条信息都完成得极为认真。他惜时如命,每天必须工作到凌晨,出差的路上都在打电话,飞机上都在写材料。他胸怀宽广,心里只有国家和学校,从没为自己想过分毫。

乔中坤在报告中说,在黄大年老师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因此在学生入门时,他都细心观察,认真考量,根据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帮学生设计好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和长期的职业规划。乔中坤回忆说,在手术前一晚,黄大年还在电脑前字斟句酌地为学生周文月到英国深造写推荐信……他当时心想,这哪是在住院啊,明明只是换了个办公室而已。

报告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现场的归侨侨眷和学生代表被黄大年的事迹所打动,很多人数次落泪,甚至哽咽出声。一位老归侨向记者表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太需要像黄大年这样的人才了,希望海外留学的才子们能够像黄大年一样,时时刻刻想着祖国,在合适的时候,回国参加建设。

此次报告会由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北京市侨联、吉林省侨联具体承办,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副部长邢砚庄,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赵宏生、主席荣洋,吉林省侨联主席陈香林以及中国侨联机关、直属企事业单位干部一同出席报告会。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他的后事没有安排,对妻女没有遗言,保险箱密码没人知道,银行卡密码也没人知道。

采访不断深入,我们却发现他猝然辞世背后的秘密:唯一预见身体每况愈下的,正是黄大年自己!

“昏倒和痉挛的事儿,黄老师从20xx年就开始有了。”黄大年生前的助手、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于平说,后来再过了一两年,他包里常备了一个小瓶子:速效救心丸。

白发越来越多、脸色越来越差,黄大年偷偷想着办法:为了提神,他把咖啡当水喝,连冬天都敞着窗,冻得人一激灵。大家奇怪,足球、羽毛球、游泳都堪称专业水准的黄老师,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痉挛。反复劝他去体检,他总是三个字“没时间”。

12月4日,由于黄大年前几天在飞机上昏倒,于平“逼”着他到医院做了增强核磁。

仅过了一个月,1月8日中午,黄大年休息了,睡着了。

黄大年的妹妹黄玲、生前的秘书王郁涵到他家里整理遗物。打开卧室床头柜的抽屉,她们愣住了:三个抽屉里,满是花花绿绿的肝病药。

我们采访到的人越来越多。

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教育部……很多部门和机构里,都有和黄大年相熟的专家,很多人评价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也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很多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

但谁也搞不清楚这个“科研疯子”同时承担的工作有多少,窥不透这个“拼命黄郎”不为人知的内心究竟有多强大。

杨长春说,当时黄大年还没参与到深部探测项目的时候,国内的同行正在朦朦胧胧开始摸索着干,硬件和软件也都不太行。黄大年从国外回来,带来了系统化的管理思维和技术方法,“他想再过五到十年,让我们国家成为在国际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国家,他就觉得应该抓紧实干,这就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情怀”。

决定回国后毅然放弃一切,甚至“威胁”妻子离婚的黄大年。

最初带实验班,自己掏钱给所有学生买笔记本电脑的黄大年。

开会汇报项目时,倒出一把速效救心丸就塞到嘴里的黄大年。

地质宫翻修漏雨时,边写报告,边捧着垃圾桶接雨的黄大年。

在办公室加班时“咣当”倒地,却不许学生说出去的黄大年。

……

一张巨大的日程表,铺在黄大年办公室墙上,天南地北的轨迹,密密麻麻。

11月29日,日程表上龙飞凤舞地标记着“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学部年度工作会”,之后再无记录。

29日晚,黄大年作为第七届教育部科技委地学与资源环境学部副主任,飞往成都开会,上飞机前买了一瓶冰可乐垫肚子。起飞后,一阵钻心剧痛突然袭来,黄大年满脸冒虚汗,在万米高空上疼晕两次。

一下飞机,黄大年被紧急送往医院。已是凌晨2点,人尚未醒,双手却紧紧抱着随身携带的电脑,怎么掰也掰不开。

“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黄大年那天醒来后这第一句话,让我们想到了“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相似一幕。

1968年12月,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发现一个重要数据,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便搭乘了夜班飞机。谁料,飞机在北京坠毁,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他时,吃惊地发现他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尸体中间,紧紧夹着装有绝密文件的公文包。

完好无损!

黄大年用他献身科学事业的生命,默默给出了答案。

面前的于平,眼眶里滚着泪。她咬着嘴唇使劲儿忍着。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希望我们国家能有更多的‘黄大年’,一定会有!一定还有!”

2月27日和28日,吉林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长篇通讯《把一切献给你我的祖国》,生动地讲述了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黄大年爱国、报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感人故事,他至诚无私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报国理想、培养和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为实现中国梦忘我拼搏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感染了一批又一批读者,引发了一拨又一拨的强烈反响。

吉林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后,一股向榜样致敬、向榜样学习、向榜样看齐的热潮正悄然涌动。

黄大年的事迹在吉林省科技工作者中反响强烈,激发了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振兴吉林的雄心壮志。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李建华表示,黄大年用毕生努力实现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吉林省科技厅即将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融入全省全面振兴发展的宏大目标中。

中科院长春分院分党组书记甘建国说,伟大的时代、宏伟的事业呼唤黄大年精神,需要千千万万个像黄大年一样的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春分院将把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全院科技工作者以他为榜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党委副书记金宏表示,黄大年的爱国情怀正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最需要的精神。踏实工作、刻苦钻研、以最优秀的科技成果回报祖国和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神圣的使命。光机所将组织全所科研工作者向黄大年学习!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苏阳说:“东北地理所将以各党支部为单位,深入学习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全部的炽热情怀,学习他创新创造、不懈追赶国际前沿科技的可贵担当,学习他恪尽职守、为国家培养凝聚人才的高尚风范,学习他忘我拼搏、为实现‘中国梦’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所党委号召全体党员,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人格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工作、拼搏进取,积极为科研事业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白山市科协副主席王明立表示,白山科协要以黄大年为榜样,团结和引领白山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创新争先,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

黄大年的事迹在全省高校反响尤为强烈。吉林大学党委作出向优秀教师、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决定。吉林大学将集中开展事迹巡回宣讲、主题党(团)日学习、媒体专题报道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吉林大学副校长郑伟涛说,吉林大学将传承黄大年的遗志,弘扬他的精神,不遗余力地继续做好他未竟的事业,扶持他亲手组建的科研团队。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黄大年团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蒋振刚说,黄大年老师用行动给了当代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好的指引。我们个人的工作成绩或许略显微薄,但只要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为祖国贡献力量,祖国的各项事业将取得巨大的进步。让我们将个人的梦与中国梦紧紧相连,汇聚成一股洪流,一同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各行各业的人们也都被黄大年的精神感召着、鼓舞着。

“看完黄大年同志的事迹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正是对祖国的深切热爱,使他战胜了个人的私欲、牺牲了个人的利益,他的行为和事迹令人肃然起敬。”延边州国税局副主任科员张茹决心以实际行动向黄大年学习,做一名对党忠诚、干净做事、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廉洁守纪的国税干部。

据了解,为纪念黄大年同志,吉林大学正在筹划建立“黄大年基金”、开设“黄大年奖学金”、设立“黄大年班”。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黄大年58岁的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大学毕业,他以“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书写爱国报国之志;在海外的20xx年里,他密切关注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在情感上“从未和祖国分开过”;回国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继日、忘我工作,成为众人眼中的“拼命黄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这是他人生的写照,更是他不变的初心。

这是一颗为祖国跳动的赤子之心。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在黄大年身上,人们可以深刻感知一个知识分子浓厚的家国情怀。作为一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黄大年深知自己的根之所在——“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我的归宿在中国”。在他心里,祖国需要就是最高追求,“为国担当”就是人生信条。从响应国家“千人计划”的召唤毅然归来,到带领几百名科学家奋力创造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再到潜心为祖国培养后继创新人才……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心、强国之志、报国之情,为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这是一颗为中国梦澎湃的奋斗之心。从“海漂”到“海归”,不只是黄大年个体命运的转折,也是实现中国梦伟大时代进程的一个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黄大年自觉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洞察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发展大势,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勇于攀登创新高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倾尽全部心力,作出了突出贡献。“只要大家努力和坚持,一定能实现强国梦”。黄大年短暂而精彩的一生启示我们,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奋斗的价值才能得到升华,人生才能具有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义。

无论身在何处,《我爱你,中国》都是黄大年最喜爱的歌。这首歌,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声,也诉说着中华儿女的衷肠。历史不会忘记,从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到今天像黄大年这样的留学归国人员,或冲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怀抱,或摆脱利益羁绊甘愿为国奉献,他们赓续着爱我中华的精神血脉,为了振兴中华而矢志奋斗。今天,当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实现复兴的梦想,当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归潮方兴未艾,祖国更加呼唤千万个黄大年式的优秀人才,人民更加呼唤为梦想顽强拼搏的时代弄潮儿。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个黄大年一般的民族脊梁燃烧自己、照亮未来。他们的英名永在,他们的事业长存,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国梦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辉煌篇章。

“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近日,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精神,发出了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号召。

二要学习“黄大年”的专业态度。在吉林大学提到黄大年,没人不知道这个“科研疯子”,搞科研、做攻关,他做起事来没日没夜,为创设移动平台探测技术中心,没有样机,他一连数月抽空儿跑到无人机模型销售的店铺,看看这个、试试那个。店铺要打烊了,他都赖着不走,直至自己掏钱把模型买回办公室。没有机库,他拉着团队自己建,为防拆,他独身挡住大卡车,只为了科研尽快取得突破。“……真正从事科学的人,往往看重与事业发展攸关的情谊群体,面对‘知音’常有相见恨晚的遗憾,发展的是与众不同的情……”这是他生前在微信圈中的一段独白,对科学的执着、专注,令人动情。

相关推荐

五一劳动节团建活动总结(五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2023年写给舅舅的一封信作文300(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最新五一劳动节团建活动总结(十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

最新走进六年级作文500字(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2023年舞蹈训练的作文 初学舞蹈作文(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1000 黄大年事迹心得体会500字(四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

我心目中的班主任作文400字(1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最新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500字(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2023年惊险的作文300字(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200字(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