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 >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汇总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汇总

作者: 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一

【诗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出处】唐·李商隐《蝉》。

【意思】蝉儿呵,你最能引我共鸣,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1】

①二句意谓本因栖息高树饮清露为生而难以饱腹,悲鸣寄恨亦是徒劳费声。②二句意谓鸣至五更时力竭声稀欲断,但自然界却仍一树清碧,对蝉的`悲鸣无动于衷,毫无感情。五更:古代计时法分一夜为五更,五更指天将晓之时。疏:稀少。

③二句由蝉之寄迹树枝联想自己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梗(geng):树木枝条。泛:飘浮。《战国策· 赵策》记载的寓言云:土梗与木梗斗,称木梗不如自己,因木梗逢疾风淋雨,漂入漳河,东流至海,泛滥无所止。此处用其意。隋卢思道《听鸣蝉篇》:“故乡已超忽,空庭正芜没”;又云:“讵念嫖姚嗟木梗”,此处亦受卢诗影响。④二句意谓烦劳你总是警戒我,我亦家贫如洗。君:指蝉。警:警戒。

【注释2】

①以:因为。高: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故誉其高洁。恨费声:凄楚而吃力地鸣叫。 ②疏:指鸣叫声稀疏。 ③薄宦:指职位卑下俸禄微薄的小官。梗泛:哽指身不由己地、行踪不定地漂泊。梗,树木枝条。典出《战国策·齐策三》,大意是土偶对桃梗说:秋水一来,你就会冲走,漂漂然不知流向何方。此处喻指漂泊不定的生活。芜已平:已经长满杂草的意思。 ④君:指蝉。警:警醒。清:清贫。

【译文】 居处高洁而食不果腹,终日哀鸣也是枉然。五更时鸣声无力稀疏欲断,一树青碧仿佛与己毫不相干。我官卑职微四处飘泊不定,早已荒芜了故乡的田园。麻烦您在耳边时时警戒,我也是一贫如洗举家清寒。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二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芦,陶令松菊,张翰莼鲈。

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荆棘满途:喻艰难的处境和坎坷的道路。

蓬莱:阁名。故址在浙江绍兴市龙山下。

诸葛茅芦:诸葛亮曾隐居南阳茅舍。

陶令松菊: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不顺俗:不与世俗相随顺。

不妄图:指无意求官。妄图,妄想。

清风高度:清雅高洁的风度。

此曲抒发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以诸葛、陶令、张翰自况,用典自然贴切,末句尤含意深远,于平淡中见工巧。

本篇起首二句,以“荆棘”与“蓬莱”两个并列复合词各作借代,颇为精警。“荆棘满途”,从白居易《伤唐衢》“天高未及问,荆棘生满地”及皮日休《暮怀》“兵戈连旧国,荆棘满长途”句意化出,极言世路的艰难险恶,与“蓬莱闲住”既成对照,又为因果,使读者一开始就对作者的“隐居”产生了理解与赞赏之情。“蓬莱”作为仙境专名及草莱本意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均能贴合“隐居”的题面,尤令人玩味无穷。以下三句鼎足对,用三组历史典故,生发“蓬莱闲住”的'内涵。三则典故均与隐居密切关联,而作者通过选取典型的表征之物,在并列中各有侧重:“茅庐”映合隐居的住所,“松菊”映合隐居的环境,“莼鲈”映合隐居的起居生活。而茅庐之于诸葛、松菊之于陶令、莼鲈之于张翰,均为一种高风亮节的标志,于是作者随之表明了自己追仪古贤的生活态度:“不顺俗,不妄图”。这种旷放超脱、不忮不求的“清高风度”,显示了隐居者澄静宁和的内心世界,同“蓬莱闲住”的外部生活场景保持了高度的谐和,可谓相得益彰。末句语淡韵远,以“落花飞絮”代表纷俗的世相,以“年年”表明自己的不改故常,领以“任”字,决然而又悠然,回应了“不顺俗,不妄图”的隐居原则,堪与宋人“青山不语人无事,门外风花任往还”(傅逸人《赠张忠定公》)的名句媲美。全曲仅以一首一尾涉点尘世,其余均驰神走笔于隐居天地,畅达地表达了飘然出世、无意旁骛的高怀。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三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老师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凭借您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允许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公输盘说:“我崇尚仁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呢?”

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答应楚王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公输盘说:“好吧。”

楚王说:“一定是有偷窃毛病吧。”

楚王说:“好呀!即使这样,公输盘替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于是,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木片当器械。公输盘多次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多次挡住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完了,墨子的守卫方法还有很多。

公输盘屈服了,但他说:“我知道用来抵挡你的方法了,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来抵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

楚王问他原因。

楚王说:“好吧。我不去攻打宋国了。”

(1)公输盘:战国初鲁国的巧匠,又写作公输般或公输班,有人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鲁班。

(2)云梯: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个“子”是其学生对他的尊称;后一“子”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

(4)起于齐:自鲁国出发。起:起身,出发。

(5)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荆州江陵西北。

(6)夫子:先生,这里公输盘是对墨子的尊称。

(7)何命焉为:(有)什么教导呢?命:教导,告诫。焉为:两个字都是表达疑问语气的句末助词。

(8)侮:欺侮。臣:墨子的自我谦称。

(9)藉:凭借,依靠。

(10)说:同“悦”,高兴,愉快。

(11)请献千金:请让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请”在此为表示敬意的副词。金:量词,前期秦朝以二十两为一金。

(12)义:崇尚仁义

(13)固:本来,从来。

(14)再拜:表示郑重的礼节,一拜再拜。

(15)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说,陈述,解说。

(16)何罪之有:有何罪。这里的“之”字,没有实义。

(17)荆国:楚国。

(18)见:拜见。

(19)争:同“诤”,直言相劝。

(20)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21)然:(既然)这样。

(22)胡:为什么。

(23)已:停止。

(24)见(xiàn):引见。

(25)文轩:装饰华美的车。

(26)敝舆:破车。

(27)褐:粗布衣服。

(28)粱肉:指好饭好菜。

(29)何若:什么样的。

(30)犹……之与……也:好像……同……相比。

(31)犀兕:犀,雄性的犀牛,兕,雌性的犀牛。

(32)鼍:鳄鱼。

(33)文梓:梓树。

(34)豫章:樟树。

(35)长木:多余的木材,形容宋国小而穷。

(36)善哉:好呀。

(37)虽然:即使这样。

(38)牒:书板,木札。

(39)九设攻城之机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九,表示次数多,古代“三”,“九”常有这种用法。机变,巧妙的战术。

(40)诎(qū):(办法)穷尽。

(41)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里用来表达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42)寇:入侵。

(43)距:通“拒”抵御。

(44)守圉(yù):守卫,圉通“御”,抵挡。

(45)禽滑(gǔ)厘:人名,魏国人。

(46)虽杀臣,不能绝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47)文:彩饰。

(48)轩:有篷的车

(49)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约前476—前390),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五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án)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cén)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陆卓抗书法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qiú),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将,(音qiāng),愿也;进酒,饮酒;将进酒,意即,请饮酒,等同于今言“干杯”。

⑴将进酒:属汉乐府旧题。将(qiāng):愿,请。

《将进酒》选自《李太白全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⑵君不见:你没有看见吗?是乐府体诗中提唱的常用语。君:你,此为泛指。

⑶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⑷高堂:在高堂上。另译为父母。

⑸朝:早晨。

⑹青丝:黑发。此句意为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

⑺得意:高兴

⑻须:应当。

⑼尽欢:纵情欢乐。

⑽千金:大量钱财。

⑾还复来:还会再来。

⑿且为乐:姑且作乐。

⒀会须:应当。

⒁岑夫子:指岑(cén)勋。

⒂丹丘生:元丹丘。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⒃杯莫停:译作“君莫停”。

⒄与君:给你们,为你们。君,指岑、元二人。

⒅倾耳:表示注意去听。

⒆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⒇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馔,食物。玉,像玉一般美好。

①不愿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复醒”。(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②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③平乐:平乐观,宫殿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④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⑤谑(xuè):玩笑。

⑥言少钱:译作“言钱少”。

⑦径须:干脆,只管,尽管。

⑧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⑨五花马:指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⑩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衣。

将出:拿去。

尔:你们,指岑夫子和丹丘生。

销:同“消”。

万古愁:无穷无尽的愁闷。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掉头返回。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

早晨的满头青丝,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雪白一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儿子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共同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六

作者:宋朝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词牌名。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丙辰】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禁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指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婵娟指月亮。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不应该有遗憾,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成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长长久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国学经典弟子规原文及译文及注释篇七

少小离家老大回⑵,乡音无改鬓毛衰⑶。

儿童相见不相识⑷,笑问客从何处来⑸。

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⑹。

惟有门前镜湖水⑺,春风不改旧时波。

⑴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⑵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⑶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少。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此处应是减少的意思。全句意谓口音未变鬓发却已疏落、减少。

⑷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⑸笑问:笑着询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⑹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⑺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其一

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其二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回乡偶书二首》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回乡偶书二首》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为“吴中四士”之一。作品大多散佚,现存诗二十首,多祭神乐章与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

相关推荐

最新毕业生自我评价精选(十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毕业生

2023年喂,出来!作文 喂出来续写600字实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

最新教师教育案例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军训心得是对自己在军事训练中的种种感悟和体验的一种汇总。军训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善于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增进队伍的凝聚力和友谊,共同度过难忘的军训时

2023年幽默的同学作文200字(大全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解析题目(精选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坚持的登攀作文600字初中模板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

学生作文中秋憾事 中秋作文事例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2023年大事小节作文800字初中汇总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大事小

我和嫦娥过一天作文350字左右 我和嫦娥过一天作文350字作文七篇(汇总)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最新打乒乓球作文200字精选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