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写作指导 > 2023年但愿人长久作文700字(实用五篇)

2023年但愿人长久作文700字(实用五篇)

作者: 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但愿人长久篇一

1.认识本课生字7个,读准平翘舌音。

2.了解故事内容,背诵文中的诗词。

3.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知道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

4. 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民族的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奋图强。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一课时

板课题,齐读

质疑:你想知道什么?

1.交流

音:轼 辙

形:州

义:皓月、婵娟

2.分组读课文

3.再读课文,解疑

师:读了课文,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事?

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

交流

1.采用各种形式背这首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听配音全班读

4.各组比赛读。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了苏轼思念亲人的故事,真是人间亲情浓于血。

但愿人长久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联系课文资料,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月日总课时)

一、揭题导入:

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

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学生畅所欲言)

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苏东坡),他有一个弟弟叫苏辙。小时候,兄弟俩一齐读书,一齐玩耍,整天形影不离,真是手足情深。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极少见面。这不,一晃又有七年没有见面了。这天正是中秋佳节。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完成了。

出示《水调歌头》词,教师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经过的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①区分下列字音:

前鼻音:各奔东西偏偏隐现阴晴圆缺吟诵婵娟

后鼻音:躺朝廷

翘舌音:玩耍苏轼苏辙婵娟

②读谁下列多音字:

各奔东西屈指算来似乎

3、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检查:

①朗读下列词语:

品尝玩耍埋怨悲欢离合

观赏但愿宽慰阴晴圆缺

皓月当空心绪不宁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各奔东西

4、三读课文,读通句子。

检查:

(1)指导读好下列长句,注意停顿: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2)指名分自然段逐段朗读课文,帮忙学生正音。

三、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课题。

介绍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但愿完美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四、指导书写生字。

躺:左旁最后两笔不能写错。

缺:指导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五、作业。

1、习字册。

2、比一比,再组词。

耍( )赏( )陪( )偏( )

要( )尝( )倍( )遍( )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读好下列长句:

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二、导学课文。

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读了这一段,你对苏轼有何了解?

3、齐读。

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一年一度”,说说词义。扩词:一年一度的( )

3、出示“皓月当空”,说说“皓”的意思,并理解“皓月

当空”。

板书:皓月当空

4、自读,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

5、映示第二、三句,结合指导朗读。

第二句:读好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美景。

第三句:读出人们“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的团聚喜悦

之情及苏轼的“心绪不宁”。

板书:思念

过渡:苏轼为什么会如此“心绪不宁”呢?

第三自然段。

1、默读,体会兄弟情深。

2、议一议: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什么?

3、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苏轼和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呢?

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形影不离”,补充几个近义词:朝夕相处如影随形

板书:形影不离

出示:“各奔东西”,说说词义。

动作演示,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描述教师的动作(掰着手指头计算数目——“屈指算来”)。

4、比较朗读领悟: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经有七个年头了。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苏轼思念弟弟的急切情绪:

指名朗读,引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

2、讨论:中秋佳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观赏明月,苏

轼为什么会埋怨明月呢?

板书:埋怨

此时此刻,苏轼的情绪怎样?

3、小结:苏轼因思念弟弟苏辙而难以入眠,因久别的亲

人不能团聚而满怀惆怅,于是竟埋怨起中秋圆月。请同学们透过朗读,把苏轼的这种思念、惆怅之情表达出来。

4、反复朗读,尝试背诵: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师范背,指名背诵,小组比赛背诵,齐背。

小结:月亮渐渐西沉,银色的月光洒到床前,苏轼因思念心切,竟埋怨起月亮来。

板书:月亮西沉床前银光

5、延伸:出示《水调歌头》词,并指出:这段资料是词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意境。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四自然段。

3、熟读课文,试背第五、六自然段。

一、复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五至六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

1、引读: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就像天上的月儿……

哪里会……但愿……虽然……也能……。

2、再读,思考:人世间的事情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相似

的地方呢?

板书: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指导朗读:“……哪里会十全十美呢!”读准反问语气。

板书:此事古难全

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读出苏轼祝愿离人彼此生活愉快,

在皓月之下共赏美景的完美期望。

板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齐读。

小结:苏轼转念想到这些,因此心进而似乎宽慰了许多。

板书:

转念宽慰

第六自然段。

1、齐读。

2、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上文找出解释这几句词的意思的话,对照着读一读。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此事婵娟

齐读词,并背诵。

三、指导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互背,引背,小组比赛背,指名背。

四、练习。

1、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悲( )离( )阴( )圆( )

美( )亮( )远( )留( )

2、根据课文资料填空。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亮(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3、课外阅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

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篇三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目标(第一课时):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 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教学目标(第二课时):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复习

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作业

1 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但愿人长久篇四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资源

苏轼的背景资料

歌曲《明月几时有》

预习设计

1.自学生字词,理解下列词语意思:皓月当空、一年一度、心绪不宁、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十全十美、阴晴圆缺。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搜集有关苏轼的诗词。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交流谈话,进入课文。(4分钟)

1.背诵写月亮的古诗词。

2.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

(1)读词语

(2)辨析字形。

(3)交流词语意思,完成相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组号为“1”的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正确、读流利长句子。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5分钟)

【学习单1】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2)时间:2分钟

【预设】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名篇《水调歌头》的经过。

从中体会到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段(15分钟)

【学习单2】

(2)时间:3分钟

【预设】

(1)皓月当空,月圆人不圆。

(2)家家户户热闹非凡,触景生情。

(3)手足情探,分别已久。

(小时侯……)

(惆怅的 伤感的 失落的 孤寂的)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练习说话。

2.学生朗读课文。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就在这月圆之夜,因思念自己的弟弟而写下了《水调歌头》。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首词作,以及它的写作过程。 (板书:但愿人长久) 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词语:

▲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正音:“尝、赏、睁”是后鼻音,“隐”前鼻音,“埋”多音字 。

(2)比较“隐”与“稳”;“尝”与“赏”。

(3)交流预习作业中的词语意思。相机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中的相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抽组号为“1”的六名学生展示交流。

(1)及时纠正读音。

(2)读好两组长句。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这么亮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集体交流。

第四板块:抓“思念”,研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过渡:思念是美好的,也是痛苦的。同样的中秋节,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和我们一样,思念起他的手足情深的弟弟。

2.学生自主学习。

3.导学

▲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他在想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

▲重点理解:“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你和亲人分别过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分别七年呢?

3.引说:

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心绪不宁呢!)

4.指导朗读。通过朗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伤感。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抄写词语。

☆☆ 完成《一课一练》第1——4大题。

☆☆☆ 收集描写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通过自主阅读、研读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读悟体会。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

重难点

1.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2.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

资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e),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i)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预习

设计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2.尝试理解课文内容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3. 熟读课文,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思念(心绪不宁)——( )——( ),并思考变化的原因。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3分钟)

1.引读第一到三段,再次感悟思念之情 。

2.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27分钟)

(一)感悟“埋怨”

【学习单1】

(1)自由读,思考讨论:苏轼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2)时间:3分钟

【预设】

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埋怨月亮。

(想当初,我和弟弟形影不离,手足情深,可如今,却天各一方,无法相聚。

虽然面对同一轮圆月,可我们却天各一方,彼此分离。7年了,我多么想在这团聚的时刻和我的弟弟举杯同饮呀!)

1.学生读课文,读出苏轼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二)感悟“宽慰”

【学习单2】

(2)自由读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3)时间:3分钟

【预设】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学习单3】

(1)这几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默读第五小节,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意思的句子。

(2)时间:2分钟

【预设】

(略)

(豁达开朗、积极乐观)

第三板块:拓展提升

1.自由交流课前收集的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并用心感受。

2.写下对亲人朋友的倾诉之情,最好用上书本上的诗词。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到三自然段,知道了(引读课文)

2.课前要求大家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谁来说一说苏轼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意境

(一)感悟“埋怨”

过渡: 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师板书:埋怨)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

▲理解“眼睁睁”一词在文中的意思。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看着这轮皎洁的圆月,自己却没有办法和弟弟相聚,一种无奈和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3.指导朗读。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他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

(二)感悟“宽慰”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

2.讨论小结:词人由月亮的圆缺,想到人的悲欢离合,悟出世上的事情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提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间,兄弟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一轮明月。

板书;宽慰

人生哲理: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这首词流传至今,千古传唱,是因为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师生共同吟诵第六自然段。

4.默读第五小节,理解词中句子的意思。

5.交流。

6.从苏轼的内心想法和心情变化,你感受到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7.齐读《一课一练》上的《水调歌头》。

第三板块:拓展提升。

1.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还很多,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诗词,找小伙伴自由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还要注意倾听,用心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

2.说了这么多,听了这么多,想不想把自己的感情倾诉出来,告诉亲人和朋友?拿出纸和笔,把它写下来,最好能用上文中的语句或交流时体验深刻的诗句。

(写一写,再交流)

3.还有许多同学想说,课后我们把它写成信,寄给他们,让这美好的情感长留我们心间!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设计

☆ 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 完成《一课一练》《补充习题》的部分内容。

☆☆☆收集诗词并准备举行诗词朗诵会。

范围:有关“月亮”的诗词

有关“苏轼”的诗词

有关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词

但愿人长久篇五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

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卡片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 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 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

4 指导朗读

作业布置:抄写词语

版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及过程

1、继续细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

指明说说苏拭为什么要埋怨月亮

苏拭移情于月也戏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

自由练读

这段后面是省略好,他省略了什么?

引导想象

这个问题问的没有必要,可删去,因为课文已说得很完整了。

细读5,6自然两段

想到这而,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底声吟诵起来。

想到这儿还想到哪儿?

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象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他的宽慰,正是他与常人不同的可贵之处。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2 、总结课文内容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拭的名词《水掉歌头》的创作经过。

3、指导背颂第4-6段

4、直到造句

一起……一起……出示文中样句

示范: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

造句可随课文教学,讲到有关自然段直接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造句。

5、作业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埋怨 } 重亲情

转念

宽慰 } 通情达理

相关推荐

2023年有趣的美术课作文100字实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

最新以母亲是我心中一盏灯为题的作文题目实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但愿人长久作文700字7篇(模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对手的高中作文800字 以对手为话题的高中作文实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

我学会了番茄鸡蛋炒饭作文500字左右实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不到长城非好汉作文400字 不到长城非好汉作文800字模板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及明年年工作计划和目标 人力资源部年度工作计划优质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最新难忘宿舍生活作文400字通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

最新今天我买菜作文优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我把掌声送给自己作文500字 我把掌声送给自己作文600字初中汇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