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高中生评语 > 高原魂散文实用

高原魂散文实用

作者: 曹czj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原魂散文篇一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有那么一群人,伴随着一阵阵汽笛声,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从内地前往雪域高原的列车,把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西藏。他们亲身参与建设并亲眼见证了西藏的发展变迁。对于他们来说,自从穿上军装告别亲人,自从站在边防远眺家乡,这片亘古的高原,就成了他们精神上的故乡。即使后来转业返回内地,他们也从未放下过西藏军人的信念、荣誉和责任。

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本文作者是一名曾在西藏当兵14年的老兵,通过他的回忆,再现雪域高原军人的气质,英雄的本色,老兵的风采。

人生如画,岁月如歌。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转眼间,我们已迈入70岁的门槛,距我们参军进藏已过去五十个春秋。对雪域高原老兵而言,这是光辉灿烂的50年,是昂首阔步的50年,是改革创新的50年,是收获巨变的50年。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一代军人忠诚坚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足迹令人敬仰。

放飞梦想,点燃希望

作者简介

余治国,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人,出生于1951年8月,本科毕业。于1970年12月从荆州市江陵县应征入伍,1971年3月到西藏山南军分区独立边防一团后勤处。1983年10月转业到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工作。爱好写作、书法,先后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多篇文章,已出版书法专业书籍《临池必读》。

实现梦想,走进西藏

慷慨诺言抒壮志,跃马扬鞭新征程。1970年12月,当我第一次穿上绿色军装走在回家路上,许多村民好奇地围过来,用羡慕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都夸我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人也英俊多了。回到家里,父母满脸笑容,不断嘱咐我:“你到了部队后要听党的话,要好好干,好好地报效国家。”我答道:“我想当兵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我在部队一定会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服从领导安排,争取早日入党。”为了当个优秀的兵,我给自己立下这份“军令状”。

青年心事意多违,当兵习武怀壮志。在部队,我和战友们穿上崭新的绿色军装,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既精神又威风,能成为祖国钢铁长城中的一分子,我们无比自豪。年轻的新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想当一名文体兵,有的想成为一名神枪手,有的想当一名通讯兵,或者汽车兵、装甲兵、军医、飞行员、指挥员、司令员、战斗英雄……我们年轻气盛,满腔热情,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系统地学习政治、军事、文化、管理等课程,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精诚团结,并肩前行。

激情燃烧雪域高原,青春岁月经风历雨。一生卫国乃风骨,无私奉献见真彰。后来,在十数年的不断努力下,许多战友实现了初当兵时的梦想,为部队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意志坚定、无私奉献的雪域高原精英队伍。我们的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我们的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明天,直挂云帆济沧海。革命理想高于天,保卫祖国重如山。在高品质的军营生活中,我们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灵动与魅力。

还记得第一次穿上军装时的情景吗?还记得唱的第一首军歌吗?我们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踌躇满志穿上军装来到西藏,挑战着思念家乡的心理极限。在军营里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最终成为我们最珍贵的回忆。春去冬来,花开花落,我们不知不觉在雪域高原上度过十多个春秋,不知不觉渐渐地适应了那8000多米高寒缺氧的军营生活。在庞大的军营里,人才济济,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在军队倡导一兵多能的活动中,我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习氛围格外浓厚。在领导培养和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们从不会到会,通过日积月累,扎根成长,蜕去了几分稚嫩,多了几分稳重。

尚武从军凝聚报国热血,绿色军营奏响青春凯歌。20岁左右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朝气蓬勃,正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我来到所向往的军营,一转眼不再是那个調皮捣蛋的孩子,我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名具有坚定意志、驻守祖国雪域高原的边防战士。军人这个自信而伟大的称呼,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使命光荣。要对得起军人这个称呼,就必须经得起战场生死的考验,经得住血与火的洗礼。军人的精神风骨,是雪域高原一道靓丽的风景,璀璨夺目。

雪域高原是我的第二故乡

美丽的西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气势恢宏,巍峨壮观,是一个神秘与神奇、古典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相互交融的地方。一座座海拔6000-8000米以上的山峰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拔地而起、横空出世,山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因而西藏高原又被称为雪域高原。

雪域高原天高地阔,牧区之美美不胜收。这片神秘而广阔的大地,蕴藏着无限的灵气,曾写下多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史诗。在美丽的雪域高原上,铁皮屋顶比比皆是,无论是兵站、部队营区还是地方单位。在阳光的照耀下,铁皮屋顶银光闪闪,引人注目。

西藏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使者,通情达理,待人热情真诚。每个人都有一副天生的金嗓子,人人能歌善舞。西藏的歌舞节奏明快,特色鲜明,情感浓烈,富有激情。时逢盛世好春光,民族歌舞送安康。对于今天的幸福生活,西藏人民用激情高昂的歌声表达着对党、对祖国的感激之情。一首《洗衣歌》,淳朴自然,热情奔放,见证了汉藏人民的深情厚谊。西藏人民热爱生活,更喜爱舞蹈,他们每个月都要举行节日盛会,男女老少在一起快乐地跳起锅庄舞,表达他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由衷的喜悦。

长年累月,雪域高原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早已与牧民们打成一片。在少数民族歌舞的熏陶下,部队官兵逢年过节,都会组织活动唱歌跳舞,有时候还邀请当地的歌舞队到营区共同联欢。军民同乐,边民同欢。我们与边民的感情更加亲密,我们守卫边防的信心倍增。

西藏的天空,纯净如清泉,营区东南方的灌木一片接一片,山峰一座接一座。绿色是青春活力和生命的象征,藏南崇山峻岭下森林无数,春天山下大片的杜鹃花竞相开放,似锦繁花倒映在碧水中,与江河中的鱼儿相映成趣,构成雅鲁藏布江的天然美景。

雪域天下秀,拉薩天下幽,珠峰天下险,布宫天下雄。素称西部白马王子的布达拉宫,雄伟壮观,为西藏古典建筑一绝。它设计精巧、施工周密、雕梁画栋、飞阁流舟,无不体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罗布林卡(藏语译为“宝贝园林”),拉萨的后花园,在这广阔的高原上像一颗绿色的珍珠。园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极为神秘。这一带林花茂密,景色宜人。此园为藏族人民平常聚会及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中心。如果赶上雪顿节会十分热闹,当地的藏戏各个流派都会聚到这里举行表演,老老少少全家出动,把帐篷搭建在罗布林卡,带上最好的青稞酒,欢欢乐乐地过上一周,当地人称呼这种休闲的方式叫做“过林卡”。

大昭寺,是每一个到拉萨的人必须要去的地方。它是千万藏民信徒心中的信仰圣地,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来往此地的商人极多,热闹非凡。各种珍稀物品繁多,可满足各地客商选购。大昭寺内有唐朝文成公主亲手栽培的苍天古柏,见证了汉藏和亲的历史,成就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的千古佳话。

如今的西藏,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55%,藏北是一片草原,一幅田园风光。近些年,西藏坚持以绿色生态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和高山扶贫工作,着力建成地方特色鲜明、城市功能齐全、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西藏高原,切实提高西藏城镇的宜居水平,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为了响应祖国号召,保卫祖国边疆、维护好民族团结,305名新兵于1970年12月从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应征入伍,年龄在18-22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段。我们为了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离开可爱的家乡,告别父老乡亲,身披戎装来到了祖国的西藏高原。山南军分区独立边防一团、二团,这就是我们英雄的部队,是锻造我们成长为钢铁的军营,同时这里也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梦寐以求当名解放军,能为祖国守护边防,是我们这一生最光荣、最幸福的事。我们深为自己拥有在雪域高原当兵的经历而自豪。

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军人

随着国防事业的日益发展和壮大,军队科学管理与时俱进,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而言,要努力适应部队官兵管理的新形势,那么怎样做才能在部队实现自我价值呢?我认为,作为当代中国军人,每一名战士都有义务为祖国的富强、军队的强盛去探索、去拼搏、去创新、去奉献。

古往今来,凡成大器者,无不具有远大的志向。但有志者未必都能成功,这要看是否能真正为成功付出辛劳和汗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向着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整心态,不失斗志,坚持不懈。

每个青年都应该立志报效祖国,并将自己的志向付诸实践,鼓足勇气,排除万难,竭尽全力地努力拼搏,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在军营实践中,要想实现报国的志向,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学问和能力。

人只有立志后,前进的方向才会更加明确,才能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最终走向成功之路。没有志向的人,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前,遇难而退。我们既要有坚定的志向,又要有实干和巧干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有志之士。有志者还必须有科学的头脑,求索的精神,而绝不是一味的蛮干。能正确把握事物规律的人早成功,不能把握事物规律的人则晚成功,甚至不能成功。

人生立志不拘年,青春报国志更坚。

雪域高原尽奉献,激情岁月当争先。

蓝天白云我心间,赤胆忠心不愧天。

戍边卫国无别选,露宿餐风苦亦甜。

青春似火,岁月如歌

带兵的学问

战友雷达身高1.72米,初中文化、思维敏捷、性格活泼、心胸开朗、乐于助人,具有精心谋事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战士们的知心人。在部队接受党的教育、组织的精神培养后,雷达由一名普通青年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他在陇站任连长期间,处处以身作则,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对战友们严中有宽,宽中有爱,化作春雨润心田,甘为烛光亮人生。

带兵是雷达的强项。带兵的人如果不懂得战士的心,不知战士在想些什么,一味地讲大道理,管理起来就会很费劲,甚至还会与战士杠上。初入部队时,有的战士思想上还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不当兵,可以在家里务农支撑一个家,或外出打工,一年的收入也很可观。可在部队呢,生活条件差,成天摸爬滚打,既不能赚钱,也没有前途,不如早点回家。那时,西藏部队的服役期一般规定为6至7年,没有完成服役期的士兵,原则上不被批准退伍。但有些战士只想在部队干3到4年就退伍。因为退伍回家太晚,难以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还有一些士兵与女友由于分别时间太长,饱受相思之苦,女友失去耐心等待,提出分手。所以在部队服役超过3年还不能退伍的士兵中,一些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部队呆不住了,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问题,并表现在日常的政治学习和工作中。

部队有句俗话“新兵的信多,老兵的病多”。这些老兵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一门心思闹退伍,站岗放哨误时误岗,行军拉练怕苦怕累,老是拖整个队伍的后腿。吃饭嫌伙食不好故意撒饭,部队集合站队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动辄向班长瞪白眼,成为连队的老大难、老油条。发牢骚,讲怪话,无病装病,小病大养等。总结起来,这些老兵就是无组织、无纪律,不遵守作息时间,组织纪律涣散;不顾全大局,不服从管理;在接受工作任务时推诿和讨价还价,或在时间和质量上打折扣,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雷达带兵最重要的一點是看战士们的本质。他还总结了一套用人方法,提意见还是唱反调?闹别扭还是耍心眼?是偶然还是恶性循环?是一个人还是一伙人?区别对待,以观后效。

个别老兵的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影响到多个人,最终影响到连队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雷达说,作为连队的领导发现问题后,要冷静思考,处理方法要妥当,以沟通为平台,以服务为已任,克难奋进,主动作为,勇于担当。遇到问题要多思,遇到难题要深思,遇到矛盾要反思。注重工作方法,团结求心和,创新求事和。不能用过激的方法处理问题。还可以采取个别谈心和召开团支部会等不同方式对待,请战士们把心里话说出来,鼓励他们敢于讲真话,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说的和做的表里如一。通过交心谈心,托起军营的阳光,照亮战士们的心灵世界。要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情服人。从生活上关心他们,给他们时间改正,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正轨。

连首长经常结合政治学习宣讲我军的光荣传统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讲述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讲我们身边的优秀战土。男儿有志贵在四方,立志做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男儿,报效祖国显活力,为国争光展魅力。首长们教育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克服和战胜一切困难。要求我们心态健康,淡泊名利,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连首长的话字字印在我们脑海里,给大家及时注入了一针警醒剂。我们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任,明确任务,守好阵地,军旅人生,品味永恒。

边防连队大力开展“一带、二爱、三观、四力、五好活动”。全方位塑造思想上保先进,工作上添干劲,作风上大转变。“一带”即带好一班人;“二爱”即爱部队生活,爱集体活动;“三观”即开展部队官兵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四力”即全面增强部队战斗力、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五好”即学习好、纪律好、作风好、素质好、任务完成好。通过狠抓学习活动,连队广大指战员提高了思想素质,转变了工作作风,涌现了一批先进个人。雷达带兵亲力亲为,还善于打好组合拳,破解难题,敢啃带兵这块“硬骨头”,以热情换真情,连队面貌焕然一新。

雷达曾自我介绍:“‘雷达的‘雷字上面有雨露,下有方正田地。因打雷才能下雨,雨露滋润着田地,雨和田合二为一,大有可为。在军事上离不开雷达、雷管、地雷。在工作作风上离不开雷厉风行。在组织纪律和法律上,不能越雷池一步。‘达字,从字面上看,依靠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团结一心,共同走向雪域高原,才能达到光辉的目的。”一直以来,雷达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做连队战士的贴心人

雷达是一个能文能武的革命军人,在连队里是一个活跃份子,凡是连队组织的活动,他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他能写会画,创办的墙报宣传栏耳目一新,内容丰富。他会根据每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增添一些插画,画得人物神态精神抖擞,惟妙惟肖,展示出工农兵团结向前进,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风貌。墙报的边框采用金黄色青稞穗图案串联,颜色典雅别致,淳朴自然。久而久之,连队的指战员们都被雷达的一手绝活所折服。与他主动交往的战友越来越多,他有心利用这个机会和战友们打成一片。

有的战士将家中的难言之隐向雷达诉说,雷达总是热心地帮助战友们出主意解决问题;有的战友不会写信,雷达就主动帮助他写,并将写好的信读给他听,修改至战友满意后才将信寄出去。

有一次,连队一名老兵收到一封家书,因女朋友父母反对,让女朋友跟他分手。这名老兵收到信后,整天无精打采、闷闷不乐。雷达知道后,主动帮他排忧解难,给老兵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在雷达的鼓励下,老兵给女友回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我自从当兵就与你约定了这门婚事,三年多来,我们一直信来信去,感情相投。你也非常支持我在部队里多干几年,等到我服役期满回家与你成婚。可你这次来信突然提出要与我分手,我相信这不是你的本意。如果你家真的希望你早点结婚,部队连首长同意我们达成共识做一对革命夫妻,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部队来和我成亲,或者是我请假回家与你成婚,这两种方式由你选择……”一个多月后,这名老兵收到对方的来信,女友全家同意了他们的婚事。老兵高兴地拿着书信向雷达汇报,行了一个毕恭毕敬的军礼。消除了思想上的顾虑,在之后的部队生活训练中,老兵积极主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是龙的传人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坚决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处理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打着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幌子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何人任何势力,企图破坏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发展,中国人民绝不答应,广大指战员绝不答应。

雷达常说:“我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具有龙虎精神,龙腾虎跃,愿做一条龙,不当一条虫。我们是钢铁战士,革命军人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军人的职责我们不能放弃,不能退缩,我们的选择是执行命令听指挥,勇往直前,杀敌立功。军人的本色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才能打胜仗。一切行动听指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军人的本质是四强一能,即时间观念强、组织纪律强、奉献精神强、革命意志坚强、一兵多能。一兵多能包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去保卫祖国,不是喊得好听,江山是打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寥寥数语,句句直达人心。

边防责任重如泰山,“我以我身许边关”

1984年1月15日,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上任不到一年,主动要求到我边防一团的三个边防站视察工作。接到西藏军区通知后,我团领导十分重视,决定从特务连抽调15名战士执行这一特殊任务,并从团卫生队抽调2名医护人员(当时被张司令员谢绝)。张司令身边随行人员仅限2名,一名是山南军分区参谋长,另一名是陇站连长雷达,雷达负责带路及安保工作。先由团司令部派车将张司令员及随行人员送至三安曲林,另新组建的警卫班15人,乘大车迅速赶到三安曲林。由于从三安曲林至陇站70公里处均无公路,交通不便,全靠骑马或徒步跋涉,其间有两座高山悬崖耸立,路况狭窄且高低不平,只能骑马。

雷达给张司令员选的是最好的一匹马,他怕张司令员不熟悉马的脾性,为防止张司令员从马背上摔下来,主动帮张司令员牵马。遇到路况不好时,就徒步行走。人马同行,一路浩浩荡荡。当路程进行到一半时,张司令员感觉体力不支,便原地休息了一会儿。为了抓紧时间,按期抵达目的地,张司令命令大伙继续前行。雷达搀扶着张司令员走,根据大家身体状况,随时调整休息。大约离陇站还有三分之一距离处,有一座高山,这里空气稀薄缺氧。張司令员以强大的毅力作支撑,坚持前进。雷达担心张司令员不适应高山上的气候,让张司令员再休息一会。这时,张司令员说头晕得厉害。大伙看到他身体极度虚弱,面色苍白。陪同人员苦于无药,只能束手无策。雷达焦急地对大家说:“这儿离陇站近,离三安曲林远。最好的办法是你们大伙在这儿守护张司令员,我骑马快速回陇站派医生过来。”这一建议获得参谋长的首肯。雷达跳上马,策马而去,一路马不停蹄。

大约一个多小时后,雷达全身汗湿,上气不接下气地找到军医,让军医快速收拾药品药箱,骑马赶去抢救张司令员。军医带上药箱和雷达一路跃马扬鞭。遗憾的是,等军医火速赶到急救现场时,年仅49岁的张贵荣将军已因脑溢血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张贵荣将军在赴边防检查工作途中,不幸以身殉职。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他用毕生的戍边情怀,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谱写出一曲壮美而忠诚的戍边之歌。雪域边关山高路险,气候恶劣,让人望而生畏。然而,张将军一路向前。在他不畏险阻精神的感召下,新一代西藏军人报效祖国,从不退缩,把使命看得高于生命,为伟大的戍边事业勇于献身。雪域高原缺氧,但不缺精神。一代代军人心中始终装着强军固防,一面行军,一面修路筑桥,穿越丛林,攀越雪山,用高昂的斗志,踏平边关风雪路。

为了纪念这位可敬的将军,边防官兵在将军牺牲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张贵荣烈士永垂不朽”,将军牺牲的山崖也被命名为“将军崖”。将军把精力心血倾注在我国边防建设事业,忠实地践行了“我以我身许边关”的豪迈誓言。张将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却永远怀念着他无私的伟大。张将军的文化军事素养高,对人真诚,勤奋好学,工作严谨,讲纪律,能吃苦,能战斗。不顾个人安危,不顾艰难险阻,执着徒步前行。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在雪域高原闪光。

伐木间隙,改善生活

有一年,边防一团三连5月中旬,连队抽调15人,为期15天在西关山伐木。14人上山,两人为一组共一把大拉锯,留守1人在山下负责炊事工作。伐木的人员一般是早出晚归,中餐自带一壶水和两个馒头充饥。伐木任务进行到第八天时,带队领导决定安排休整一天,让大家整修工具,洗洗衣服,休息休息。

在休整的前一天晚上,谢振东与孙国华两人商定趁休息时间外出打猎改善伙食,并征得了带队领导的同意。这天清晨约5时,他俩带着半自动步枪和水兴致勃勃的上山了,沿着小河往北走,一路又顺着后山小溪往上爬。两人刚爬到半山腰,就听见森林里有野鸡的叫声,在仔细地寻找后,发现果然有一群野鸡在那儿东张西望。谢振东快速瞄准目标,“呯”的一声枪响后,他赶忙跑到50多米远的地方,高兴地捡起一只又大又肥的黑色野鸡。这时,孙国华还在精心地寻找目标,发现有两只野鸡正在一棵树旁站着,瞄准射击后,他跑上前去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原来,因为孙国华太急躁,刚接触准星就立马扣扳机,错失了良机。两人便就地喝水休息,没一会儿又听见咕咕的野鸡叫声,他俩轻手轻脚的接近目标。孙国华选准一个有利地形后,锁住前方猎物,枪响后,只见一只野鸡在地上扑腾了。孙国华冲过去迅速地抓起“战利品”,高兴地举起来给谢振东看。

激情燃烧的岁月

独立边防二团卡达边防战友回忆,在该站工作近十年,那是人生中一段最艰苦又难忘的日子。特别是每个月和战友们赴边境巡逻,山高路遥,每次三到四天在野外风餐露宿,碰到风雪交加天气时,苦不堪言。1983年至1985年建设边防基础生活设施时,战友们将一袋袋沙石从几百米深的河沟里背上来,修建营房、构筑坑道,汗水和泥水交织在一起。加上高寒缺氧,历经部队酸甜苦辣的磨砺,那种辛劳的强度难以言表。转念一想,我们扛枪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给父老乡亲带来的是安稳幸福,我们雪域老兵就更加坚定了奋力进取的信念,让那挥汗如雨的汗珠尽情挥洒在雪域高原上。

营房建设的场面热火朝天,战友们干劲十足地穿梭在工地上,背着一袋一袋沉重的沙子和泥土,有说有笑。还有那悠扬动听的打“硪”声在山谷回响:“筑战道咿哟嗬,修营房哎嗨哟,勤巡逻咿哟嗬,保边防哎嗨哟,子弟兵咿哟嗬,似朝阳哎嗨哟,军民乐咿哟嗬,共天长哎嗨哟。”气氛浓烈,这段“硪词”,全团指战员耳熟能详,大家至今都会记得一字不差。

寂寞是部队年轻军人的死敌。闲暇时,大伙聚在一块聊天“摆龙门阵”,填补精神上的空白。那时边防部队的文体生活比较单调,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看电影“老三战”,即《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百看不厌。体育生活就是打篮球、乒乓球。打一阵下来,人人都是汗流浃背,既锻炼了体魄,又交流了技艺,同时也增进团队精神的协同配合。军营生活虽然艰苦,但看到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建设的军营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边防需要我们去保卫,祖国需要我们去奉献。

为了保卫祖国,建设边防,我们这群执着的老兵流过汗、流过泪,甚至还流过血。每当我们想起那段难忘的经历,仍然觉得热血沸腾。戌边多年,终身无悔,我们常常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党的关怀记心间

雪域高原真善美,人生贵在精气神。

朱耀长是雪域高原中第一个退伍老兵,并享受着政府接待,是部门安排工作优厚待遇的退伍老兵。早在1974年4月,独立边防一团特务连组织13人在格西山上进行为期10天的伐木任务,朱耀长第一个报名参加。伐木期间,他每天早起晚归,重活累活抢着干。每天吃中餐后,都安排一小时的午休时间。朱耀长平时吃饭动作快,总是十分钟就搞定。吃完饭也不休息,接着干活,大伙劝他休息会儿再干,他说上一次山不容易,多干点事不觉得累,我年轻,身体还行,说完又任劳任怨地干起重活。

伐木区山高树大,树茂林密。伐木期间,快要锯倒的树木很难预测树倒下的方向,有时防不胜防。朱耀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伐倒的树木击中而身受重伤。这飞来横祸,令他和大家都猝不及防,一时不知所措。被击中的朱耀长头部血流满面,一直昏迷不醒。经团卫生队处理后,速送至山南军分区陆军第九医院抢救治疗。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朱耀长完全昏迷24天,半昏迷30天,不省人事。經过50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其间未进一粒米,全靠输液维持生命,医护人员最终从死亡线上夺回朱耀长的生命。

朱耀长与死神擦肩而过,他缓慢地苏醒了,开始有了知觉,医护人员高兴地松了一口气。此消息迅速传到特务连,所有的指战员都高兴地沸腾起来,朱耀长创造奇迹了!经检查,朱耀长属严重的脑挫裂伤,在治疗期间朱耀长有时疼痛难忍就咬紧牙关不吭一声,实在忍无可忍就咬盖在身上的军被。后来,大家发现一巴掌大的被头被他咬出了一个洞,这疼痛程度可想而知。朱耀长在医院观察治疗了3个月后出院休养。

西藏边防团的条件差,没有新鲜蔬菜和营养丰富的肉鱼食品,考虑朱耀长身体恢复需要,经团司令部研究决定:同意朱耀长提前退伍,并按照相关规定,由所在地民政部门协调安排工作,由团卫生队派一名医护人员护送他回家。负责护送朱耀长的医护人员是刘军,他是从江陵县一块入伍的老乡。刘军身高1.76米,身材魁梧,体质好,对人和蔼可亲,考虑问题周密,服务态度端正,能与战友们打成一片,是大家眼中的热心人,团里派他属最佳人选。

西藏军区司令部与拉萨民航局联系,安排他俩免费乘机到成都市,然后转乘火车、轮船回到荆州家乡。一路上刘军对朱耀长的吃、穿、住、行照顾得十分周到。早上起床时,连朱耀长的牙膏及洗脸水都准备得好好的,中、晚餐必须有一碗汤,早、午餐两个小时后还会分别准备一个苹果。刘军是一个细心的人,生怕亏对老乡战友,分别时还送给朱耀长一些礼物,对方感恩不尽。

到荆州后,刘军陪同朱耀长及时在当地民政部门报到登记。当地政府和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在当月落实朱耀长到江陵县李阜镇棉花采购站上班。刘军看到这些,才松了一口气,打心里为老乡战友高兴。朱耀长也很满意,他现已退休,身体状况及家境较好。一生坎坷一生福,一路艰辛一路歌。

为国奉献是我们的志愿

踏入神奇的雪域高原,我们的心灵能翱翔于天地之间,放眼未来,任意驰骋。千古雪域高原与满眼绿色的江汉平原形成强烈的反差,皑皑白雪覆盖着广袤的高原,耸立的雪山直插云间。遍山的牦牛、羊群让我们满眼新奇。然而西藏高原上也有很多弊端:一是紫外线强,经长年累月的阳光照射后,人的面部呈现一种红黑色的厚皮肤。二是空气稀薄,高山严重缺氧,一旦得上了重感冒,千万要当心。否则极易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并发症,到时候抢救都来不及。为此,军营还留传一句顺口溜:“头痛感冒,阿司匹林两包,吃了不见效,找马克思报到。”三是军营海拔高,周边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崎岖遥远的山路寸步难行,到边防站的营区不通公路。有的边界山村是另外一幅景象,“见山山秃头,见路路断头,见水水断流,见人人犯愁”。四是通讯设施落后,边防部队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因此不易发电报。打长途电话易中断,杂音较大或听不清对方讲的话。唯一稳定些的通讯方式就是写信,但由于山高路远,遇到冬季大雪封山时,收到一封家信长达四五个月之久。五是生活及文体活动条件差,当时的西藏没有今天便利的“天路”,更没有直达拉萨的火车,部队后勤保障跟不上,常年无新鲜蔬菜,战士们常年与干菜结缘,与罐头为伍,一年四季只能吃海带,粉条,砖头般的压缩干菜。由于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长期缺乏维生素,普遍指甲盖下陷,嘴唇发紫干裂,嘴角溃疡。

刚到部队时,多数战友不适应这种环境。有强烈的高山缺氧反应,全身乏力,没胃口,不想吃饭。感觉脑袋昏昏乎乎,头顶隐隐作痛,眼珠发胀,晚上睡觉仿佛有一块石头在脑中不停地翻滚,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体现军人的勇气和英雄本色。一名战友生病了,许多战友都会过来关心,有的急忙请来医生、有的从伙房送来面条、有的端茶送水、有的帮助擦脸擦手,有的还开玩笑、讲笑话,有的帮助整理衣被,直到生病的战友入睡后,他们才轻手轻脚地离开。高山反应是每个人刚到西藏都会有的,当地人称为“脱胎换骨”,此症状一般在一个月内慢慢适应,自然恢复。

当部队到野外执行军事任务、执勤、巡逻、伐木、修路时,只能吃干粮充饥,一天下来口干舌燥。遇到生死攸关之时,感到无助、恐惧,部队首长发现情况后,及时给我们做思想工作,教育我们,“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寒。心中的苦处没人替你品尝,脆弱的心灵没人替你坚强。有些责任必须承担、有些伤痛必须承受、有些情绪必须克制。既要经历风雨,又要品尝心酸和面对艰难曲折的道路。不畏艰难险阻,用梦想攀登高峰”。战友们迅速振作精神,勠力同心,闻令而动、冲锋在前。

当兵不学武,不算尽义务。步兵连队要求熟练掌握三大军事技术:射击、刺杀、投弹。同时还要熟悉单兵战术,包括俯卧前进,徒手用炸药包炸坦克,三打三防等军事训练科目。战士们几乎每天都要迎着大风和漫卷的风沙在野外军训,携带枪支弹药来到连队数百米的平坝上进行射击瞄准训练。军训是相当严格的,按照实战的要求,由连长带兵授口令,按照每排每班顺序排序列队。从验枪、卧姿装子弹开始,定标尺,枪托抵肩窝,缺口对准心,对准100米以外沙包上的胸环靶。恰到好处地运用好吸气,憋气,避开虚光和瞬间击发等技术动作要领。反复瞄准,不断体验,循环往复上百次千次。日复一日地进行空枪瞄靶训练,很多士兵会越来越感到枯燥乏味,在訓练场地一趴便是半天,累得腰酸腿痛、精疲力竭,瞄准打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回到营区,战士们立即擦拭武器,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武器。

为了解决西藏人民和部队广大指战员吃上新鲜蔬菜的难题,在总后勤部,成都军区和西藏军区的关怀下,边防部队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农业生态科技园和创建塑料大棚生产基地,边防部队从此告别了吃新鲜蔬菜难的时代。自1995年起,结束了边防部队常年吃脱水菜的历史。西藏军区蔬菜基地“拉萨农业生态实验站”建成后,先后从国内外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名、特、优、稀产品和标准化生产模式,推广“洋菜中种,南菜北种,夏菜冬种,野菜家种,水菜旱种”。边防战士用他们辛勤的双手把绿色和希望的种子播撒在高山雪岭上。

在艰苦环境里磨炼成长

想当年金戈铁马,雄姿英发,我们不怕风吹雨打、不怕死、不怕苦,气吞万里如虎,勇将青春作赌注。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把一颗红心交给党,把我们的青春交给党。在这所革命的大熔炉里,第一道关就是军训,特别是拼刺刀的练习,两手上好刺刀,握紧枪,成左弓步姿势。在刺出的瞬间,猛叫一声“杀”,使出全身的暴发力,将靶子刺中。一个小时下来,四肢无力,腰酸背痛,汗水直流。匍匐训练更是苦不堪言,每当训练卧姿前进时,右手握抢,左半身着地,全靠手背和左腿的收缩和伸张带动全身前行。训练时一个个全都变成泥人,绿军装变成泥军装。多数战士的衣服被反复地面摩擦而被磨破,战士的背膀、手、脚全都被磨破一层皮,疼痛难忍。通过艰苦的磨练,使广大指战员懂得了人生最宝贵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困难,只要有毅力、有恒心、有信心和勇气去同困难搏斗,就一定会战胜困难。这种训练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是人生的新起点、新高地。

在部队里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只要你想学习,大门随时为你敞开。本着“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艰苦的环境里长期磨练,我们学到了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在部队生活中,生死抛开负重行,克难筑梦看群英。经过多年的军事训练、越野训练、军体训练、夜间训练和野营拉练训练,我们学到了真本领、硬功夫,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面对西藏特殊的高原气候,我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用青春和热血、汗水和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展现出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艰苦奋斗、边疆为家的精神风貌。

成功细中取、奋发险中求。在军旅生涯中,我们曾经挑战了一次次由不可能到可能的传奇故事,执着的拼搏精神弥足珍贵。我们已由普通青年成长为了优秀的革命战士:政治上合格、军事上过硬、纪律上严明、作风上优良、技术上精通。

为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有一次我同一名战友来到老百姓的青稞地边,将一行行青稞当作参与开会的部队指战员,我俩扮演团首长的身份,学习我们部队团首长的讲话。我讲话他主持,他讲话我主持。我还多次主动找老兵、老首长和藏兵学习藏语,久日久之便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藏语。后来,不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走上什么岗位,都能派上用场,受益一生。

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有的战友入了党,有的提了干,有的战友还提升为连职、营职、团职干部、主任医师、高级技师等职务职称。部队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梦,是七彩斑斓的画,是意境深远的诗,是粗犷豪迈的歌,是博大精湛的书。

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走进私营企业,开创美好未来

与时俱进创大业,继往开来展宏图。1976年5月,二连老兵王向群服役期满,退伍回到荆州市。其三哥自建的荆州市恒德塑料有限公司正急需招人,王向群退伍回家正好助一臂之力。两兄弟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渠道,经过几年打拼,生意发展壮大,由于品名较多,顾客也多,期间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一点儿混乱。为了迅速扭转这一局面,王向群向三哥商议:“我有两个战友,跟我平时很要好,请他们来帮忙。肖洪新战友原是部队营部的仓库保管员,业务熟悉,账目清楚,服务态度好。请他来当销售经理比较适合。张传浩战友为人诚信,工作认真负责,扎实肯干,适合仓库管理员一职。”三哥欣然同意了王向群的建议。

两位战友来到塑料厂,工作积极主动,扎实肯干,钻研好学,认真负责,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把厂里工作全当自家的事来做。两个月后,销售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并且零差错。两位战友的工作得到了两兄弟的认可,两兄弟主动为两位战友分别办了20年的保险。两位老战友没有后顾之忧,对工资待遇也很满意,越干越精神。一年后,肖洪新被聘任为车间主任,一直在该公司干到60岁才退休。

随着武汉城市圈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经济开放开发和“一区两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王向群私营企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加之荆州市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接踵而来的订单让公司焕发出无限生机。王向群始终与员工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各司其责,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他们用自己的真心服务客户,不断创新,开创美好未来。

自主择业,自我发展

何德清,曾在边防一团炮连工作,在部队能歌善舞,具有表演天分,被调到山南军分区文艺宣传队。1976年5月退伍回到家乡。江汉平原盛产棉花,他决定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创办纺织针织厂,决定购置生产线和配套包装设备并投产,为内衣提供原材料及布匹。

项目建设热浪滚滚,经济发展热气腾腾。在何德清的带领下,周边村民先后有十多家也开创了纺织针织厂,规模虽然不大,但效益一直稳步上升。何德清在岑河镇属优秀企业家,他自谋职业、自我发展、自我投资、自我管理。做到并做好这些并不容易,最初他遭到了周边人士的反对,但他决定要做出个名堂,就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边干边学习。

何德清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和管理模式,多年来积累了经验,增加经济收入,增添自主择业的活力。他精心策划,果断决策,大胆管理,变压力为动力。抓质量出效益,攻重点克难点,找准销售渠道切入点。经过不懈地努力,何德清的纺织厂办出了特色,形成了知名品牌,赢得了荆州市岑河镇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士的好评。以此为契机,坚持开拓创新,增添设备,增加生产。

如今何德清已退出一线,家业传承给子女经营,自己生活无忧。他说:“不拼不博人生白活,不苦不累生活无味。”雪域老兵何德清在家乡过上了幸福安宁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翰墨飘香抒心意,丹青溢彩写人生

肖安华,在边防一团司令部任机要员工作。在军营中爱上硬笔书法,训练之余总是认真读帖、临帖,孜孜不倦。他以部队“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执着精神激励自己,冬去春来,寒暑无间,在书法大道上勇往直前,攀登高峰。

肖安华现在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鉴赏家。他的佳作在市、省,乃至全国性大赛中多次入选、入集,多次在国内外书法展中获奖。国家级书法类书刊均发表过他的硬笔书法佳作,他的佳作已录入中国当代书法篆刻家优秀作品润格,同时载入《国际硬笔书法家观止》一书。

肖安华把练字看成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活动,毫无压力,自在自行。他的字透露出一名书法家的涵养与气质,品德与修养。他为人诚信,处事善为,文明大雅,有着海纳百川的胸襟气概和兼容包容的情怀。在书意创新的理念中,他能将自己最激荡、最热情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字里行间闪现出一种和谐顿挫的节奏韵律。“师外造化,中得心源”。

肖安华的书法章法合理,布局匀称,用笔轻松自然,舒缓有度,字里行间气息畅通,爽快流利,给人以清秀之感。他创作形式新颖,用笔灵活多样,时代气息强烈。在传统的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形成个人风格。他的作品构思精巧严谨,笔墨清新典雅,结字灵动,笔势迅疾,意境和谐,动静结合,韵味无穷。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肖安华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推动国内外书画艺术蓬勃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展示中国书法艺术魅力,全方位促进文化交流与艺术创作。

光影相随,岁月静好

在庆祝我们参军进藏50周年之际,特邀请战友李长松奉献摄影作品供大家欣赏。他的杰出摄影作品为我们此次纪念活动增光添彩,丰富了纪念活动内容,给大家以美的享受。

李长松是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旅游摄影家协会会员、荆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他的摄影作品分为风光摄影和人文摄影,从不同視觉展示了荆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采,寓意深邃,观后回味无穷。

李长松生于江汉平原,长于荆楚大地。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那奔腾不息的江涛,那巍峨壮丽的城楼,那车轮滚滚的城市,他深深地爱着这座城市的一切,立志要用光影全程记录下来。在他的镜头中,有对中华传统文化之魂的坚守,有体现社会关系的和谐氛围,有表达责任之下义不容辞的奋斗与担当,有民生福祉的不断改善,有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足迹,有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壮美画卷……表达着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无限创意改变生活,多彩设计衍生梦想。在李长松以《丰收展望》为主题的作品中,硕果累累送金秋,万顷良田万顷波,千重起伏麦金黄,小康生活又飘香。一幅幅体现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脱贫攻坚奔小康,乡村振兴的画面徐徐展开。李长松用镜头记录了农村的新变化,风土人情和生活状态,多元的艺术风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热潮,祖国建设日新月异,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城市建设中,李长松用一流的技术取景,用一流的意境聚焦,对城市景观,特色文化,标志性建筑的拍摄,技术和创意以明确展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奋力推进跨越式发展。时代的缩影,艺术的形象,祖国在我心中,激情在我手中。他用影像印记着一个个鲜明精彩的故事,只要打开他的微信朋友圈,我们就可以随时欣赏他的佳作照片。

一年四季,冬去春来,南北东西,寒来暑往。李长松总是一如既往地用珍贵的影像记录荆州人文情怀的厚重底蕴,这些影像汇聚成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是荆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他的镜头里,收藏着无数鲜明生动的故事,无不让人动容的身影,同时展现出他炽热的情怀及朴实的作风。

李长松执着地用镜头记录生活,这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精力。不论是高山峡谷,不论是草原湖畔,不论是森林溪流,都有他的足迹和光影。高扬正气歌,壮怀精气神。影下之路,当下情怀,玩出新水平,玩出新境界。摄影圆梦在家乡,时空穿越记心上,美梦频圆福祉涨,长松光影颂华章。

心存红歌润我心

每当战友聚会时,总有自编自唱、自导自演的节目,唱响爱国主旋律,演上一台丰富多彩、健康向上、鼓舞人心、欢乐喜庆的文艺节目。由吕立和、董友金、汪家智、贺克琴、余克文等业余爱好者,将所有的情感凝聚成优美的歌声,把所有的祝福融汇成优美而绚丽的舞姿,带着对新时期文化自信的无限向往,高怀歌盛世,豪气震荆州。他们编排有创意,表演有激情,唱出豪迈,跳出欢欣,同频共振,共同唱响幸福美好的未来。他们用热情拥抱世界,用激情唱响社区,楚天楚风传楚韵,有激昂的前奏曲,有欢乐的进行曲,幸福的享受曲,欢乐祥和共命运,平安喜庆同康寿。

在雪域高原上,在风吹雨淋的军岗上,在浩荡的长江岸边,他们以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捍卫者、奉献者的姿态,为祖国歌唱。在军营,他们用高亢的旋律,洪亮厚实的音质唱着军歌,鼓舞战友们奋力前行。《我是一个兵》唱得坚定有力,鼓舞着战士们坚守边防事业。《一壶老酒》赞扬母爱的高尚,让战友们感受亲情的温暖和牵挂。他们的歌声,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以纯真的艺术韵味和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展示新时代文化艺术的内涵与魅力。

在军营时,他们嗓音洪亮,音色婉转,吐词清晰,感情丰富,表情动人,一次次激起众多战友的热烈掌声。退伍后,他们仍坚持歌唱的爱好,增加了生活情趣,丰富了晚年生活。人生花甲不言老,传承文化展风华。激情出佳作,畅怀出佳音。他们演唱的《阿妹的情歌》,对唱默契,情感投入。唱出雪域高原特有的洁白雪莲,金黄的青稞飘香,及藏族阿妹对幸福的追求,歌声豪放悠长。爽朗的基调,无限的展望,洪亮的和声,犹如天籁,深深入耳,回荡于心。热情奔放的情歌掷地有声,唤起了战友的共鸣,再次点燃了夕阳人生的激情与新的期待。一首《军人的本色》由董友金战友独自演唱,其豪情犹如秋风送爽,音质刚健豪放,战友们听后赞不绝口。他们经常用红色经典歌曲表达对党对祖国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一曲曲红歌唱出心声,愉悦身心,不断丰富了大家的晚年生活。

高唱激情红歌,弘扬民族精神。红歌一唱,豪情满怀,精神焕发,气宇轩昂。唱歌,是我们老兵一种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的聚会活动,歌声因你我而精彩,旋律因你我而动人,轻歌曼舞乐天伦,夕阳璀璨绘人生。

解甲归田,再展才华

老兵退伍时,向军旗致敬、向部队告别,脱下戎装,荣归故里。服役期最短的为4年,最长的达25年。无论是退伍返乡,还是转业安置到荆州市各部门工作,变化的是战友的容颜,不变的是雪域高原练就的军人本色。在部队服役多年,猛然间回到家乡,多少有点不习惯,刚踏上故土就发现家乡别有一番新景,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自然生态自然州,红砖碧瓦新村秀。芳树琼楼古镇幽,一路新景物华收。美丽的家园风景美如画、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到处都是富足的乐土,此情此景,瞬时让人产生一种归属感。

回归家乡,战友们心旷神怡,立即被激起永不改变的军人特有的精气神,决心在家乡扎扎实实干一番事业,乘改革东风,闯经济大潮,与家乡人民共命运、同成长,在广阔的天地里继续发光发热。乡村里,路通畅,田成方,树成行,鸡鸭成群,鱼满池塘莲藕旺,食品安全蔬果香,新农发展蒸蒸上,赋税免征党有方。有的战友还带领村民共同自主创业,开创自己的公司,扬特色,开富路,同心谋发展;有的战友创办家族式工厂、私营企业、棉花加工、液化气站、私人诊所等;有的战友跑运输,做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生命之灯因燃烧而发光,生活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随着改革开放的洪流,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参与者、推动者,争做美丽家园的维护者、奉献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鼓动者,让楚天江南绽放出更为璀璨夺目的文明之光。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付出,无私奉献,展现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在和平年代里,我们的经历虽然平凡,但绝非碌碌无为,我们同先辈一样,用青春维护边疆的安定,用汗水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为之骄傲,倍感荣光。我们差不多与共和国同年,我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部队、热爱西藏,对国家大事常挂心中,对战友的热爱亲如兄弟,对工作和学习过的西藏魂牵梦绕。

红色传承铭初心,继往开来铸辉煌。我们历经岁月的洗礼,仍初心不改,使命在肩,追逐伟大的中国梦。我们珍惜健康,发出自己余热,传播释放正能量,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做优良家风的示范者。我们为新时代喝彩,只要听到党的召唤,我们依然会挺身而出,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将勇于担当。我们是西藏高原的长青松柏,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天寒地冻。

在山南军需库北边避风湾处有一块坡地,一座烈士陵园坐落其中。戍边的军人换了一批又一批,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每年都有烈士安葬于此。英烈们的墓碑排列有序,一列列一行行,整整齐齐,静显英雄本色。天长日久,墓碑任狂风肆虐,大雪纷纷,始终与雪山永存,与日月同辉。在烈士陵园,每一位英烈都有一个催人奋进的感人故事,谱写出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战歌,像雪莲花一样圣洁动人。“五十春秋论沧桑,雪域高原问存亡,一轮甲子创盛世,浓墨重彩写辉煌”。

在峥嵘岁月里,305名战友中有5名战友先后牺牲在环境艰苦的雪域高原上,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自信和坚强、决心和力量,展现出雪域高原老兵伟大气魄和豪迈的精神。他们以革命军人的血性与献身精神,倾情付出不求回报,毫不吝啬地献出自己最年轻、最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灵和精神永远留在雪域高原,永远留在美丽而圣神的第二故乡,英雄不朽,精神永存!

此情可待成追忆,革命自有后来人。虽然雪域高原的海拔很高,但我们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凌云之志更高。在前辈军人和老西藏献身精神的激励下,一批又一批适龄青年纷纷报名来到西藏,保卫边疆,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领航强軍新时代,奋进西藏新征程。

如今,我们已是白发齐鬓的70多岁老人了。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虽已退居二线,我们仍有一颗诚挚之心,牵挂着西藏和祖国的发展。如今的西藏已不是半个世纪前的西藏,经过西藏人民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西藏已建设成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物种丰、人居美的一方净土,如今的西藏更让人向往。一个充满阳光、活力四射的新西藏正迈着自信的步伐向世界走来!

相关热词搜索:;

高原魂散文篇二

;

岁末年初,行走在青海大地,无论是乡村广场,还是草原小镇,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厂矿工地,都活跃着文艺工作者的身影,飘荡着优美动人的歌声——“文化进万家”等文艺主题实践活动把高原料峭的寒冬装点得温暖而富有文化意韵。艺术家们扑下身子,泥土味重了、百姓情浓了;全省文艺工作的方向更为明确、路径更为清晰、措施更为有力,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气象新风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清风正气。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宣传阐释、主题实践等多种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文艺工作中。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文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电视电影、民间文艺、文艺理论等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生动局面,为繁荣发展青海文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2017年2月10日——注定是青海文艺工作发展史册上充满温情和张力的一页。那天,省委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省委主要领导和全省文艺界代表一道,共同谋划新形势下的我省文艺事业发展,共同描绘青海文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美丽画卷。

全省文艺战线始终把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作为文艺战线首要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推动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践行文艺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为人民立传的神圣职责,自觉把艺术理想融入新青海建设当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记录时代巨变、讴歌改革历程、宣传展示青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在以“四个转变”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实践中發挥了应有的作用。

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开启了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旅程。

紧紧围绕谱写中国梦青海篇章这一时代主题,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艺术家们深入农村牧区、厂矿企业、军营等生产生活一线,挖掘鲜活素材,采撷创作灵感,用心用情用功创作,抒写伟大时代和人民。牢牢把握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文艺作品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接地气、冒热气,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

编辑出版《青海青》《玉昆仑》《野牦牛》丛书共60部,创作出版民族团结进步大型纪实文学专集《青海,我的家园》,完成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汉译民”(藏语卷)文学工程,翻译编辑20卷600万字,创作出版各类文学作品近300部;两位作家获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一位作家获第二届“中华文学基金会茅盾文学新人奖”;《格萨尔》史诗保护、传承、研究成效显著,整理出版《格萨尔》儿童文学丛书5部、民间艺人说唱本10部、汉译本3部。

2017年初夏,享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我国著名诗人舒婷等来自全国的二十多位诗人来到这里,用诗歌描绘中国天空之镜,茶卡盐湖景区也成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学艺术委员会创作基地”和“青海作家协会创作基地”。

青海文艺在全国乃至世界文艺舞台留下越来越多的惊叹喝彩,展示出独树一帜的风格气派。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从青海民间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元丰富的现代生活、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汲取养分,全方位展现青海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正在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4年5月23日,是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设立的首个“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青海省文艺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在全省日益壮大的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中,全省187名文化志愿者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一支文化惠民的“轻骑兵”。

“文艺来自人民,文艺为了人民”,文化惠民是其最生动的注脚。我省各级文艺志愿者队伍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生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围绕“共筑中国梦”,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美术书法进万家、戏剧进校园、为群众拍年照、百幅肖像进百家等深受群众欢迎的惠民活动,打造“结对子,种文化”“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等系列志愿服务品牌,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

协助完成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中国舞协“送欢乐、下基层”志愿服务大型慰问演出活动。持续推进文艺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营、进机关活动,全省文联组织年均举办品牌惠民活动超过70场次,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次)。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时间组织各类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了十九大精神宣传活动,21名文艺志愿者受到了中国文联通报表扬。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创造,民族的复兴需要文艺的繁荣。在青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闪耀着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与梦想。青海文艺正以豪迈的创作姿态,开启向“高峰”迈进征程,书写“一优两高”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艺新篇。

(作者单位:青海日报社)

相关热词搜索:;

高原魂散文篇三

是秋来得太快罢,我触摸风的衣衫,在这阴云的高原。

一把琴一个身影,漫无目的地游走,是什么让我遇见了你——青海土族姑娘,从此,那天边的风奏响了一曲悠远的属于思念的歌。

你——十七岁的模样,笑容和你的衣衫一样,那么五彩缤纷,脸颊抹一抹高原红,宛如彩霞,在羁旅人的心里翻滚。

从来都是向往着的,在青海游走是我对高原的深深的憧憬,这是来自远远又很近很近的心灵,是源自灵魂的情愫,当一片落叶在我的梦里滑落的时候,眼泪成了我追梦的汗水,没有兑现的承诺永远是昨夜的梦,现在它——是一个现实的亘古。

你——一个青海土族姑娘,十七岁的模样,笑容和你的衣衫一样。

不是你一口流利的汉话,我从读不懂高原的风情,来自陇南的游子,或许就会迷失在异乡他方。你——那可爱又纯朴的眼睛,是高原的风,是——风里的高原。

忽然,耳旁飘起了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犹记得,有个美丽的故事在西藏,歌王王洛宾老先生的卓玛永生永世地在他的歌里,在骑着马走过的牧场,在洁白如云的毡房。

而我,拿起琴,对着风,唱起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而这些,不过只是,秋初,我遇见了高原的风……

高原魂散文篇四

;

入选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是2006年6月。那年,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19个年头。

此前,在小学数学教学园地摸爬滚打的19年里,我算是个幸运儿——1987年中师毕业时直接分配到县城实验小学工作;1994年首次参加江苏教育报刊社组织的“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就获得一等奖;1997年破格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1998年参加江苏省小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选获一等奖;2002评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2005年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其间,还四次受到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奖励,获得海安县“十大杰出青年”、海安县“十佳”教师、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科研型教师、全国科研型校长等荣誉。

不过,细想起来,那时自己的专业发展基本属于“自由生长型”。虽然参加过不少研究,也形成了一些成果,但大多是散点式、随意性的。即使在2002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以后,我努力以“生活数学”、“理性数学”、“人文数学”来统摄我的教学研究,系统进行教学改革,并且在2006年初整合性地提出了“简约教学”的构想,但总体上还是感觉自己始终处在“高原状态”,难以突破和超越。

进入到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梯队后,这一僵局很快就被打破。

定 标

“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这是一个品牌服装的广告语,它精辟地说明了目标之于行动的价值和意义。进入名师培养第一梯队后,一系列的专业发展要求为我们进行了高定位——“每个人都必须要有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每个人都要有明确的教学风格(个性)”,“每个人都要有围绕自己专业方向的立项课题”,“每个人都要举办大型个性化教学展示活动”,“每个人都要出自己的学术著作”,“向李吉林、李庾南式的教育专家、教育名家迈进”……对应着这些要求,在三番考虑五次斟酌之后,我给自己明确了36个字的发展总目标:高涨职业热情、先进教育理念、精湛专业技能、鲜明教学风格、超常示范引领、饱满成长业绩。

导 航

有谚语说:只要方向对了,再远的目标总能达到。怀有这份美好的期待开始自己的专业成长之旅,内心里总是温暖的、阳光的、充满信心的。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每一个教师的从教时间是有限的,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总会稍纵即逝。纯粹的“自由生长”或许也有绚烂的人生,但有了专家引领和行政支持,教师的成长会飞得更快、升得更高、走得更远。

令人欣喜的是,在遴选第一梯队培养对象的同时,南通市教育局为我们一梯队教师的培养专门成立了导师团。导师团中有李吉林、朱嘉耀、李庾南、汪乾荣、何广余、唐铁生等德高望重的教育界老前辈,也有成尚荣、严清、许新海等教科研专家,还有郭志明、孙国春、汪宁、施建平等活跃在教学前沿的中坚力量。并且,导师和培养对象的人数比例几乎达到2:1。对此,直接谋划和挂帅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的王笑君副局长说,“导师团队就是要为名师培养团队的成长提供组织工作保障、学术引领保障和人脉资源保障”。

事实上,在过去的五年中,导师们亲自带着我们到北大、华师大等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深造;每学期都坐进我们的课堂听课、评课、研讨,提炼教学主张,打造教学风格;每年暑假,还为我们策划、组织集中研修,针对每个人的专业发展进程及时会诊、反思、调整,不断明晰前进的路径。如此细致而精准的“导航”,让我们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也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足迹和一幕幕珍贵的镜头。

镜头一:2006年11月6日,南通市教科研中心。导师团第一次分学科组召开会议,朱嘉耀团长和孙国春、丁建强、朱玉如三位小学数学学科的导师对我们的五年发展规划逐条进行审议,他们根据我当时的基础,提出了“铸师魂,保持稳定的职业自觉;明主题,厘定个人的研究方向;重实践,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创品牌,构建系统的专业著作”的总体要求,为我五年培养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镜头二:2007年5月22日,海安县实验小学。第二次举行小学数学组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课堂展示活动之后,导师们对我提出了必须尽快对“什么是简约?什么是简约数学教学?”等进行意义界定的话题。“哪怕这种界定是肤浅的,不尽完善的,但却是很必须的”,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我和全校76位数学老师历经半年的实践和总结,初步拟出“简约数学教学”的理论界定,走出了对“简约教学”总是泛泛而谈的感性阶段。刊登在《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第10期上的《“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沙龙纪要》成为此阶段的标志性成果。

镜头三:2008年7月19日,苏州吴江市七都镇。暑假刚刚开始,导师团就组织我们到美丽的太湖边静心研修。离开了喧闹的都市,卸下了繁琐的工作,置身于“湖上清溪溪上山,人映清波波映楼”的湖光山色之中,每个人都有一种得天地之灵气的超然和洒脱。在教学风格会诊阶段,导师成尚荣对我说:“要‘积极’但不要‘着急’,从高原到高峰需要时间;对简约的解读,可以从数学本身、从教材、从教学过程、从儿童、从教师等角度来进行,尤其是要解决好简约的内涵;重视实践,从案例研究中形成一个操作系统。”导师孙国春说:“‘简约’不仅是对现实教学的纠偏,也是数学的重要特性。”同为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的蔡宏圣说:“衡量简约的标准应该是教学既体现了数学内在的规律,又体现了儿童数学学习的规律,而不是人为地去设定一个所谓的标准。”这次研讨,让我的研究方向从针砭数学教学现实向探寻数学学科的简约特质转变,并提出“简约”既表达了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又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简约教学应该成为数学教师在掌握了数学自身发展规律和儿童数学学习规律后的自觉追求,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等重要论述。论文《简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五期刊出,产生了不小的反响。

镜头四:2009年7月19日,常州天目湖畔,第四次暑期研修。导师许新海以“追寻”、“坚守”、“超越”为主题词的成长故事介绍,很快引发了大家围绕专业发展的深度讨论。导师朱玉如对我说:“理论依据方面还要做些深度研究,必要时要借助高校专家的指导。” 导师孙国春认为,“后期规划,三件事比较重要:个人展示活动不在于规模,形式、组织很重要;个人专著书稿不能只求有,框架、角度很重要;对简约的深度解读视野不能太窄,要从生活、艺术、学科等角度做整合。”导师丁建强提醒我:“要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走,举着旗子跑。”培训一结束,我迅速组建了由28位骨干教师组成的“简约教学”团队,并将研究内容分解成14个研究项目全面铺开。事实证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几个月后,《小学教学》第10期刊出“简约教学”研究专辑,同时配发了这样的编者按:本期“名校教研巡礼”栏目中专门刊发江苏海安县实验小学的“简约教学研究专辑”,充分展现该校简约教学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锐、深刻、透彻、独到的理论阐述,加上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让您充分享受简约教学这份大餐!

镜头五:2010年7月22日,常熟虞山脚下,第五次暑期研修。这一次研修我是带着个人著作的书稿目录和编写提纲参加的。为了达到打磨的实效,导师团专门把出版社的编辑主任请到常熟和我面对面地交流著作的编写框架、体例、特色等。由于谋划到位,2010年暑假期间,我仅用6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个人著作《简约数学教学》的撰写。该书从“简约”在生活、艺术等领域的广泛运用中抽取其本质要义,并由此展开思考教育和教学中的“简约”元素,赋予“简约”以教育学的意义;从数学学科的发展演变及其学科特点出发,简要说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简约特性及其文化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简约数学教学的内涵界定、价值辨析、形式特征等进行阐释;从操作层面上谈如何创建简约化的数学课堂,例举一些鲜活的教学案例,力图给老师们实践简约数学教学提供策略指导和范式借鉴;从教师自我修炼和数学课程建设两个方面分析了创建简约数学教学过程中两个重要的支撑性条件。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在看了书稿后这样评价道:许卫兵老师的研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科特有的简约气质,他从理论层面建构了基于数学学科教学特质的简约教学体系,在实践层面提供了一些展示简约教学的案例,这在学科教学研究中是难能可贵的。

聚 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老师说:“我以为,许老师研究的简约教学和高效课堂的落脚点是一脉相承的,就是课堂要有效、高效。什么是有效,高效?就是学生最大程度地得到发展,许校长研究的态度,很真诚,很实在。研究方法很正规,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许老师的课体现了生本思想,我看了是很感动的。”很显然,这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对后生的热情勉励。

特级教师兼导师的朱玉如老师说:“报告中提到简约教学向简约教育的超越,这个理想是好的,但是需要时间。李吉林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经历了四五十年,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也有十几年。简约教学刚刚起步才3年,现在提简约教育是不是急了些,把目前已经确定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做充分的研究后再来做简约教育更好。”不难看出,这是师傅对徒弟委婉而又善意的提醒。

导师团副团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施建平老师说:“简约不简单,需要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整合。简约是可以生成智慧的,可以产生力量的。关于教学研究,许校长提到了从课程到课堂,是不是还有一个从课堂教学到课程的问题,建设自己的简约教学课程体系,当然,这是很遥远的目标。”无庸置疑,这是带有“超学科”战略眼光的前瞻性思考。

导师团朱嘉耀团长说:“理论体系的根基还要深化,心理科学、教育哲学触及较少。界定中的目标定在优质高效,教学最终是促进儿童的最大程度发展,但是,课堂的优质高效到人的发展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优质高效的课堂并不一定就等于儿童的最优化发展。往中间一段思考,简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方式起着什么作用,往深里说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还可以往终极看,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什么作用。把这基本问题搞清楚了,才可以谈最终儿童的发展……”这一番点拨,对书稿中的理论构架具有了直接的指导作用,后来完善的“简约数学教学”内涵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南通市教育局王笑君副局长说:“在许卫兵校长的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精神和品质。我认为,他是我们一梯队培养对象中真正进入第一梯队后,教学主张从萌芽到破土到开花,逐步发展和培养起来的。一个名师的成长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在自己的专业成长上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教师,就应该在自己的教学理想和教学追求上不断超越。有这种内驱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这是一个行政长官更是一位睿智长者的褒奖和教诲。

……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研讨中,专家、导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的简约教学研究的已有收获和未来方向进行了深度分析,让再次陷入“高原状态”的我又开始了新的飞跃。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问明辨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生活。”从遴选为南通市第一梯队名师培养对象至今,已五年了。五年来,我走得充实,走得自信,我听到了自己成长的拔节声,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平均每月发表一篇文章;在国内20多个省份讲学150多场;“简约教学”逐渐成为一个教学品牌,正在向教学流派发展;《小学教学》、《江苏教育》、《中小学校长管理》、《教育家》等杂志对我的成长进行了专题报道或以封面人物进行了介绍;越来越多的老师汇集到简约数学教学研究的大潮中……2008年,我还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2009年增选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并入选首批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许卫兵,海安县实验小学,226500)

导师点评:

许卫兵老师基于对现实课堂弊端的反思,提出了“简约数学”的教学主张,进而以课题研究方式对此展开系统探索。他一方面带领校内教师团队寻找、提炼、创造课堂教学的“简约”因子,以实现“简约数学”的草根化、常态化、精细化;另一方面借助校外专家团队的学识和智慧,不断改善“简约数学”的教育品性。随着“简约数学” 的研究进程,许卫兵走上了一条“以课堂实践为根基、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专业团队为支撑”的高端发展之路,这可能也是中小学优秀教师实现高端发展的一条成功之路。

(孙国春,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226000)

相关热词搜索:;

高原魂散文篇五

引导语: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原探险须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

1.在高原环境发病;

2.致病因子主要是高原低压性缺氧;

3.低氧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其发病机理的基础和临床表现的根据;

4.脱离低氧环境则病情一般呈好转甚至痊愈。

1.急性高原反应;

2.高原昏迷;

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4.高原高血压;

5.高原心脏病;

6.高原肺水肿;

7.混合型高原病等。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地区急剧缺氧而引起的特发疾病,是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生于初次迅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或高原居民在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者。导致高原肺水肿的基本条件是海拔高度、寒冷和个体差异。前两项是外部条件,后一项为内在因素--对缺氧的适应能力较差所致。

高原肺水肿的特点是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只要诊治及时,绝大多数人3-6天可痊愈,延误诊断而得不到治疗可发生死亡。若并发高原昏迷或严重感染,则预后很差。

凡迅速进入高原的患者,在急性高原反应的基础上,出现剧烈头痛,极度疲乏无力,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唇舌紫绀,面色苍白或呈灰土色,即应警惕病的发生。如咳嗽,咳出淡黄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或于咳嗽后肺部听到湿性啰音,及辅助检查如:胸透,胸片所表现,高原肺水肿的诊断即可成立。

高原肺水肿的主要病因是高原低氧。但各种诱因对本病发病也有一定关系。目前,认为高原肺水肿的发病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1.低氧刺激使血液重新分布,肺血流量増加。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外周血管收缩,而心脏、肺、脑等的血流量增多。

2.低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压力增高。

3.缺氧直接或间接造成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害,通透性增强,使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进入肺泡,形成肺水肿。

4.缺氧所致肺血管内血栓形成。由于缺氧导致肺毛细血管内广泛的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加重肺动脉高压,使肺循环障碍,肺血流分布不均。

上述因素可以相互影响。肺动脉压力增加、肺毛细血管的缺氧损害、通透性增强、肺血流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等,导致肺水肿。

高原肺水肿的诱因是寒冷、劳累和感染。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易感性的遗传因素也有关。

高原肺水肿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只要我们对该病有充分的认识,并在思想上高度警惕,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高原肺水肿患者进入高原时,可服用硝苯吡啶、双氢克尿噻、高原安颗粒、胶囊、人参等药物预防;到高原后,尽量减少活动,有条件可间断低流量吸氧。患过高原肺水肿的人容易再次发病,对这些易患者在进入高原前,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精力充沛,不要在发烧、感冒时进入高原。

高原肺水肿并不只是初进高原的人才发生,长期居住高原的人也应做好高原肺水肿的预防工作。

高原脑水肿是人体急速进入高原或从高原迅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时以及久居高原者在某些因素(如过劳、上感、剧烈运动、精神剧变等)的诱发下导致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应,由于脑缺氧而引起的严重脑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神经精神症状、甚至昏迷或供给失调的一种高原特发病,属急性高原病中最严重型之一。

高原脑水肿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显著的低氧血症;

5.脑电图均异常;

6.头颅ct可见脑水肿征象,mri可提示蛋白质含水量增加;

7.病理检查均见到脑水肿存在,大脑表面及脑膜血管明显扩张充血,脑实质高度水肿,散在灶性出血以及脑软化等。

1.近期抵高原后发病,一般在海拔3000米以上发病。

2.神经精神症状体征表现明显,有剧烈头痛、呕吐、表情淡漠、精神忧郁或欣快多语、烦躁不安、步态蹣跚、供济失调(romberg征阳性)。随之神志恍惚、意识朦胧、嗜睡、昏睡以致昏迷,也可直接发生昏迷。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脑膜刺激征及/或锥体束征阳性。

3.眼底检查:可出现视乳头水肿及/或视网膜出血、渗出。

4.脑脊液: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及蛋白质含量无变化。

5.排除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药物或一氧化碳中毒、癫痫、脑膜炎、脑炎。

6.经吸氧、脱水剂、皮质激素等治疗及转入低海拔地区症状缓解。

1.急性高原反应。大量文献报道发生高原脑水肿之前常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

2.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可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缺氧而诱发高原脑水肿,上感诱发hace16.6%-40.8%。

4.情绪异常、精神过度紧张、恐惧、悲愤、易怒等使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同时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都易发生hace。

5.气候恶劣,寒冷,以及大量饮酒、发热等均可加重缺氧而诱发此病。

6.各种肺部疾病降低肺功能以及影响造血系统的疾病,都可削弱机体对缺氧的适应能力而易发本病。

7.个体差异。有不少高原脑水肿患者在发病前无明确诱因,在平原用吸入不同组合氧及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测试人体引周化学感受器功能,发现曾有多次严重高原反应者对低浓度氧及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能力呈显著降低,表明他们不能很好通过呼吸系统进行代偿的个体差异。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发生高原脑水肿的主要诱因。

8.值得一提的是西藏军区总医院曾发现有3例拒食患者也发生了脑水肿。

9.登高的速度。急速登高时,机体的适应性尚未充分发挥,易致缺氧症。

10.海拔高度。海拔愈高,大气压及氧分压愈低,愈易发病。随着海拔的增高,hace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1.在进入高原前应作全面的健康检查,对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影响肺功能和血流系统疾病者,以及经吸入低氧高二氧化碳浓度混合气体作高原模拟实验,结果有通气不良者,均不宜进入高原。

2.临进入高原前1-3周内,应加强耐氧训练,如进行长跑、爬山、打球等体育锻炼。

3.进入高原前1-2天,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避免受凉感冒。如正患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急性发热,待治愈后再进入高原为宜。

4.乘车进入高原者,最好是进行阶梯式进入。

5.在行进至高原途中,应注意保暖,防寒。

6.刚进入高原环境,应加紧休息,不宜进行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免增加机体的耗氧量。

7.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进入高原人增加对该病的防治知识,消除紧张、恐慌的心理。

8.对初入高原者,特别是大批人员同时进入者,医务人员应加强巡视,尤其要加大早晨及夜间的巡视次数,同时要求大家互相关心、照顾,发现患者,及时报告,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吸氧:采取持续加压给氧,氧流量为2-4升/分,严重病人可间断加大到4-6升/分,直到病人清醒。若昏迷严重并伴有呼吸衰竭的病人,可给予人工呼吸机正压给氧和辅助呼吸。

2.低温疗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体温降低正常以下,这样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3.脱水剂的应用: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

4.常用的药物:

(1)地塞米松。

(2)20%甘露醇、25%山梨醇,两药作用相同。

(3)利尿剂。

4.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脑细胞缺氧、造成脑组织的能量供应不足致使脑组织发生损害,因此可使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

5.控制和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可选用1-2种抗菌素药物

相关推荐

开学的作文300字初一通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最新高考写人记事满分作文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

2023年辅导员工作总结优缺点(通用17篇)

自我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什么是我们真正擅长的,以及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年终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欣才学校20_

2023年如果我有魔法作文100字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如

2023年小学生我心中的好老师演讲稿400字左右汇总

演讲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用到演讲稿的地方越来越多。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演讲稿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

农村低保申请书(优秀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2023年新学期计划实用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新

2023年经典正能量语录74条短句模板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最新冰箱作文600字模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安全施工协议书 自建房安全施工协议书大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