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贝贝文库 > 法学论文 > 2023年《登泰山记》教学设计汇总(十二篇)

2023年《登泰山记》教学设计汇总(十二篇)

作者: 曹czj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

体会描景特点。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二

szw6998 

一、导语 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 

根据课文第1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三、设计线路

 

根据课文第2段内容,带领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登山线路。

 

1.中谷登山。

 

泰安城——中谷——中岭

 

——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 

2.东谷登山。

 

泰安城——东谷——天门

 

四、安排游程

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泰山二日游。

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 

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流连忘返。

1.苍山负雪图。

 

姚鼐描述:

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 

参考文字:

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泰山日出图。

 

姚鼐描述: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 

参考文字:

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

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三

一、 设计目的:

1、 培养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缩短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 教学思路

依照课文,重组教学内容。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泰山,为游客设计登山线路,安排行程起居,介绍重点景观。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多媒体课件显示):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好登山线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

1、 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 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四、 创意说明

1、 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读写联袂

为泰山作广告,用现代散文语言介绍泰山景观等,就不是简单的古文翻译,而要调动文学描写的手法,才能介绍得诗情画意。读了一篇古文,也写活了几处景物;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范本,写作加深阅读的体验。

(本文刊发于《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3年第5期)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四

〔设计说明〕                   

文言文教学是高一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受到影响。而对文言文的浓厚兴趣恰恰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更是文言文自读课文教学的重要课题。本设计就是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愉快的氛围中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设计提要〕

本设计根据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第一段:画图法    第二段:导游法    第三段:描述法    第四、五段:摘要法    第六段:讲解法

〔实施步骤〕

一、预习

1.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步读懂课文。

2.在课文疑难处打上记号。

3.初步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

二、学习第一段

每大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第一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详图。

画完后比一比,哪一组的代表画得最好。

各组的学生都可以为本组上台的代表提供帮助和参考意见。

〖说明〗本段有“阴”“阳”“东”“西”“南北”等表方位的词,有“汶水”“济水”“谷”“古长城”“日观峰”等表示地点的词,如果能准确画出详细示意图,就说明这一段读懂了,示意图上出现的问题也正是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多个示意图一比较,孰好孰差,谁对谁错,也就清楚了,教师再适时点拨,问题也就解决了,学习兴趣也激发起来了。

三、学习第二段

每两人一小组,分好工:一人根据第二段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另一人根据登山路线图写出游览导游词,二人必须紧密配合。

完成后,每大组抽一个小组上台演示:一人画一人讲(边画边讲)。教师根据情况作些提示或指导,最后讲评。

〖说明〗此段是重点段,有叙述有描写,难点较多。画登山路线图着重熟悉作者所经过的地方:京师(起点)、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之限、泰安、泰山南麓、中谷、中岭、西谷、泰山巅、东谷、天门(终点);导游词着重解决登山时间、行走距离、登山情况、途中所见,以及适当的联想和想象。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读懂、读通,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四、学习第三段

要求学生根据第三段的描写,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过的日出的情景,分别描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抽2-3人发言,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发言作出评论,教师作小结。

〖说明〗此段是写得最好、描写最精彩的一段,但作为文言文,今人读来稍嫌简略,加上学生这方面的经验不够,所以学生难以真正领会作者笔法的高超,通过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既能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

五、学习第四、五段

要求学生从第四段中摘录出表现泰山人文景观的词语;从第五段中找出泰山“三多三少三无”的自然景观。

〖说明〗这两段没什么难点,不难读懂,但关系到游人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不能忽视,用摘要法做一个总结,能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留下较深的印象,。

六、学习第六段

教师介绍“桐城派”代表人物、文学成就及其艺术特征和风格,重点介绍本文作者姚鼐。

〖说明〗有关作家生平创作及重要文学流派的知识是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的,也是学生感兴趣的。

七、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本文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色。

〖说明〗本文的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中,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可体会得到,不需过多讲解。

八、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说明〗可适当补充一些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的练习。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第二课时

导入  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齐背课文,进一步体会以上特点。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一(3)

3、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本文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二册教案》,本文署名马彦英。

附:

桐城派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刘大櫆发展了方苞关于“法”的理论,进一步探求散文的艺术性,提出了“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合一。桐城派的文章在思想上多为“阐道翼教”而作;文风上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颇具特色。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等,都是代表作品。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方苞(1668~174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五十年,被牵连进戴名世《南山集》案入狱。赦出后隶汉军旗籍,入直南书房。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曾写《狱中杂记》,揭露当时司法制度的黑暗与残酷,具有现实意义。他是桐城派散文的创始人。提倡写古文要重“义法”,重“清真雅正”。他在行文时始终以此为宗旨,文章写得雅洁精练,没有支蔓芜杂的毛病,开创清代古文的新风貌。方苞尊奉程朱理学和唐宋散文,因而发表很多文章反对黄宗羲、颜元的反程朱理学的思想,在当时影响极大。著有《望溪先生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补遗》2卷。

刘大櫆(1698~1779)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桐城派散文代表作家之一。他极重文的神气。在布局谋篇、行文写作上喜欢铺张排比。辞藻气势,较方苞、姚鼐为盛,而雅洁淡远则不如。在描写山水、刻画景物的文章中,又以篇幅长大、描绘详尽取胜。代表作有《观化》、《息争》、《焚书辨》、《书荆轲传后》、《黄山记》等。著作有《海峰先生集》16卷,《论文偶记》1卷。

《海峰先生诗文集》书影

姚鼐(1732~1815)

中国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偲,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主持梅花、紫阳诸书院讲席共40年。姚鼐继承方苞、刘大櫆、姚范的古文之学,成为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他继承方苞的义法论和刘大櫆的声气论,在理论上又有所发展。①提倡义理、考证、文章三者的合一以“相济”。②总结文章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八大要素。③概括文章的阳刚、阴柔两大类的风格,认为两者不能偏废。姚鼐的文章与欧阳修、曾巩相近,简洁清淡,纡徐要渺,雍容和易,一如其人,在桐城派诸家中,最富有情韵。实际上是偏于“阴柔”之美。他的议论文如《伍子胥论》、《李斯论》,序跋如《老子章义序》、《海愚诗抄序》,书信如《答翁学士书》,记传如《登泰山记》,都可看出他的风格。其缺点是气力不能健举,规模不够阔大,缺少现实内容。他的诗清拔淡远,尤工近体,但为文名所掩。著有《惜抱轩全集》88卷,所辑文总集《古文辞类纂》,世以为精当,流传很广。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六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七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缩短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教学思路

依照课文,重组教学内容。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泰山,为游客设计登山线路,安排行程起居,介绍重点景观。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多媒体课件显示):

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好登山线路。

中谷登山:

1、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

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姚鼐描述: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六)送客(作业):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四、创意反思

1.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读写联袂

为泰山作广告,用现代散文语言介绍泰山景观等,就不是简单的古文翻译,而要调动文学描写的手法,才能介绍得诗情画意。读了一篇古文,也写活了几处景物;阅读为写作提供了范本,写作加深阅读的体验。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八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登泰山记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文章语句简练的特色。

一、学习写游记要体现景物的地点特点和时令特点

二、以自读为主,因为文章语言浅显 。

三教时

第一教时

作者介绍;诵读第一段。

教学重点及难点

内容分析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住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代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安徽桐城县人,又是桐城人刘大槐的学生,是清代著名文派“桐城派”的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古文辞类纂》,从历代作品中精选各类文体的名作,作为学习古文的范本,流传很广。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本文是姚鼐在1774年冬游泰山后所写的游记。文章紧扣深冬时令和泰山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峥嵘苍劲的泰山。体现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文章的顺序是:总写泰山的位置,记述登山的过程,山顶看日出,返回记建筑和观石刻,补记自然景观,循序渐进,有如一线贯穿,引人入胜。文章写景用笔不多,但能传出景物之神。侧面烘托为本文的主要写法。

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长约200公里;俗谓登泰山,指的是攀登它的主峰玉皇顶。玉皇顶则位于泰安市城北,古称东岳;亦称岱山、岱宗,主要景点有南天门、仙人桥、日观峰、舍身崖等,著名建筑有岱祠、碧韦元君祠等。这些都跟文章理路有关,所以先做交代。

一般人游泰山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在日观峰看日出,因此,本文先以汶水和济水为参照物,指出泰山山脉的地理位置,再以古董长城(齐长城)为参照物指出日观峰的位置,这就预示了作者将有登山之举。以下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按游踪写,分两大层:前一层记登山及观日出;后一层记泰山古建筑、石刻、地质状况及动杆物等,皆游中所见。在记游踪时也标明了时间,如登山是12月“丁示”日(28日),“望晚”到达山顶;观日出是“戊申”日(29日)“五鼓”,日出后再参观古建筑及石刻等。文章脉络十分清晰。

《登泰山记》记述了作者同友人登泰山的两天游程,再现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是山水游记中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九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十

【 自 读 要 求 】 

1.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结 合 注 释 通 译 课 文 , 积 累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3.反 复 朗 读 , 整 体 理 解 , 达 到 背 诵 。 

4.学 习 本 文 烘 托 、 动 静 结 合 的 写 景 方 法 。 

5.积 累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 

【 自 读 程 序 】 

1.结 合 注 释 ① 和 教 师 的 讲 解 , 了 解 姚 鼐 及 " 桐 城 派 " 。 

2.借 助 注 释 自 读 课 文 , 找 出 文 言 知 识 点 , 并 口 头 翻 译 课 文 。 

3.用 原 文 句 子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深 入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 

① 由 课 文 的 哪 些 句 子 可 以 推 断 出 泰 山 和 泰 山 日 观 峰 的 地 理 位 置 ? 

② 作 者 是 如 何 从 京 城 到 泰 安 的 ? 

③ 叙 述 作 者 登 山 的 过 程 。 

④ 登 上 山 顶 后 , 作 者 按 照 由 高 到 低 的 顺 序 描 写 了 " 望 晚 " 时 的 哪 些 景 物 ? 

⑤ 文 章 通 过 景 物 变 化 来 写 泰 山 顶 上 的 日 出 , 分 别 写 了 哪 些 景 物 ?这 些 景 物 是 按 什 么 顺 序 排 列 的 ? 

⑥ 作 者 还 写 了 泰 山 的 哪 些 人 文 景 观 和 自 然 景 观 ? 

(解 说 : 此 设 计 旨 在 训 练 学 生 的 文 言 文 自 读 能 力 , 让 学 生 在 熟 悉 课 文 的 基 础 上 理 解 字 词 的 含 义 和 用 法 。 做 思 考 题 时 强 调 字 不 离 句 , 句 不 离 篇 , 一 方 面 使 字 词 知 识 得 以 巩 固 , 一 方 面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思 路 , 初 步 扫 除 文 字 和 理 解 上 的 障 碍 。 ) 

【 自 读 点 拨 】 

1.姚 鼐 和 " 桐 城 派 " 

姚 鼐 (1731- 1815), 字 姬 传 , 一 字 梦 谷 , 安 徽 桐 城 人 。 乾 隆 39年 辞 官 后 , 曾 在 江 宁 、 扬 州 等 地 书 院 讲 学 四 十 余 年 。 治 学 以 经 为 主 , 兼 及 子 、 史 、 诗 文 。 作 品 多 为 书 序 、 碑 传 之 类 。 有 以 其 室 名 命 名 的 《 惜 抱 轩 全 集 》 。 

" 桐 城 派 " 是 清 代 散 文 的 主 要 流 派 , 创 始 人 是 康 熙 时 的 方 苞 。 方 苞 注 重 文 章 的 " 义 法 " , 主 张 以 " 清 真 雅 正 " 之 文 , 载 孔 、 孟 、 程 、 朱 之 道 。 刘 大 木 魁 师 事 方 苞 , 并 发 展 了 他 的 理 论 , 强 调 " 义 理 、 书 卷 、 经 济 " , 要 求 作 品 阐 发 程 朱 理 学 , 同 时 又 主 张 在 艺 术 形 式 上 模 仿 古 人 的 " 神 气 " " 音 节 " " 字 句 " 。 姚 鼐 是 刘 大 木 魁 的 弟 子 , 他 的 口 号 是 : " 义 理 、 考 据 、 辞 章 , 三 者 不 可 偏 废 。 " 实 际 上 是 以 " 考 据 " " 辞 章 " 为 手 段 来 阐 发 儒 家 的 " 义 理 " 。 因 为 上 述 三 人 都 是 安 徽 桐 城 人 , 所 以 人 们 称 他 们 为 桐 城 派 (但 后 来 的 桐 城 派 作 家 并 不 都 是 桐 城 人 )。 

2.基 础 知 识 重 难 点 解 析 

① 通 假 字 

a.成 五 采 (" 采 " 通 " 彩 " ) 

b.多 平 方 , 少 圜 (" 圜 " 通 " 圆 " ) 

c.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有 " 通 " 又 " ) 

② 词 性 活 用 

a.汶 水 西 流   济 水 东 流 (名 词 作 状 语 ) 

b.明 烛 天 南 (名 词 作 动 词 ) 

c.山 多 石 , 少 土 ; 多 平 方 , 少 圜 ; 少 杂 树 , 多 松 (形 容 词 作 动 词 ) 

③ 积 累 并 掌 握 " 当 " " 余 " " 以 " " 及 " 等 一 词 多 义 现 象 。 

④ 文 言 名 量 表 示 法 

文 言 文 中 名 词 与 量 词 的 位 置 与 现 代 汉 语 不 同 , 是 先 名 词 后 量 词 。 如 " 数 十 " " 云 一 线 " 在 现 代 汉 语 中 应 为 " 数 十 " " 一 线 云 " 。 

3.学 一 点 古 文 化 常 识 

① 关 于 " 阴 " " 阳 " 。 

② 关 于 " 朔 " " 晦 " " 望 " " 既 望 " 。 

③ 古 代 纪 年 、 月 、 日 、 时 方 法 。 

4.课 文 内 容 重 难 点 把 握 

全 文 分 五 段 , 第 1段 点 出 泰 山 及 日 观 峰 的 位 置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第 3段 观 泰 山 日 出 , 第 4段 介 绍 泰 山 古 迹 , 第 5段 介 绍 泰 山 冬 季 景 色 。 其 中 , 第 2段 和 第 3段 为 课 文 重 点 。 

第 2段 写 登 山 经 过 , 可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一 是 由 北 京 到 泰 安 , 二 同 从 山 麓 到 山 顶 , 三 是 到 山 顶 以 后 所 见 到 的 景 物 。 

第 3段 是 全 文 重 点 中 的 重 点 , 也 是 写 得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作 者 按 时 间 顺 序 依 次 写 了 待 日 出 、 日 将 出 、 日 正 出 和 日 出 后 的 情 景 , 以 云 天 、 东 海 和 群 峰 为 陪 衬 , 表 现 了 泰 山 日 出 的 万 千 气 象 。 写 等 日 出 , 着 意 写 了 当 时 的 环 境 和 氛 围 , 以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形 容 风 力 的 强 劲 , 以 " 足 下 皆 云 漫 " 显 示 日 观 亭 高 耸 于 云 天 之 上 。 在 这 样 的 环 境 中 等 待 日 出 , 内 心 自 然 是 充 满 豪 情 。 写 日 将 出 , 则 集 中 表 现 东 方 天 际 的 变 化 , 最 初 是 被 白 雪 覆 盖 的 山 峦 微 微 显 露 出 来 , 接 着 天 际 出 现 了 一 条 " 异 色 " 云 带 , 一 转 眼 又 变 成 了 五 彩 斑 斓 的 云 霞 。 这 一 层 全 是 写 景 之 笔 , 但 从 " 稍 见 " " 须 臾 " 这 两 个 词 语 也 可 以 看 出 作 者 全 神 贯 注 进 行 观 察 的 情 状 。 写 日 出 , 只 有 两 句 , 但 " 下 有 红 光 动 摇 承 之 " 却 是 泰 山 日 出 的 特 有 景 象 。 最 后 写 日 出 后 日 观 亭 以 西 诸 峰 的 " 绛 皓 驳 色 " , 另 有 一 番 妖 娆 之 态 , 又 用 一 个 拟 人 化 的 比 喻 " 若 偻 " 来 烘 托 日 观 峰 凌 空 俯 瞰 群 峰 的 雄 姿 。 

5.表 现 手 法 

①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本 文 写 景 状 物 主 要 采 取 抓 住 景 物 特 征 从 旁 烘 托 的 写 法 。 例 如 写 泰 山 的 高 峻 , 先 用 " 其 级 七 千 有 余 " 暗 暗 点 出 , 然 后 借 人 在 山 顶 俯 视 所 见 " 半 山 居 雾 " 的 形 象 和 人 在 日 观 亭 时 " 足 下 皆 云 漫 " 的 图 景 来 进 行 烘 托 。 又 如 写 " 雪 " , 除 " 冰 雪 " " 雪 与 人 膝 齐 " 等 正 面 描 写 外 , 又 以 " 明 烛 天 南 " " 白 若 " " 绛 皓 驳 色 " 等 来 从 旁 烘 托 。 作 者 是 在 严 寒 中 登 山 的 , 而 文 中 不 着 一 个 " 寒 " 字 , 但 从 " 大 风 扬 积 雪 击 面 " " 冰 雪 , 无 瀑 水 , 无 鸟 兽 迹 " 等 句 中 都 可 以 想 见 气 候 的 严 寒 。 

②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是 本 文 写 景 的 又 一 特 色 。 如 " 及 既 上 , 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望 晚 日 照 城 廓 , 汶 水 、 徂 徕 如 画 , 而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 皑 皑 白 雪 , 覆 盖 青 山 , 银 色 雪 光 , 映 亮 南 天 , 本 是 一 片 静 景 , 但 作 者 用 拟 人 化 的 " 负 " 与 用 如 动 词 的 " 烛 " , 将 静 寂 的 远 景 变 为 一 幅 视 野 开 阔 、 气 势 宏 大 的 动 景 , 让 人 一 洗 寒 冬 游 客 寥 落 的 孤 寂 之 感 , 平 添 阳 春 盎 然 之 意 。 汶 水 河 一 息 不 停 、 徂 徕 城 辞 旧 迎 新 , 作 者 " 如 画 " 一 笔 , 又 将 动 景 绘 为 一 帧 静 态 水 墨 。 " 半 山 居 雾 若 带 然 " 更 是 化 动 为 静 的 神 妙 之 笔 , 缕 缕 云 雾 , 时 聚 时 离 , 飘 浮 不 定 ; 作 者 仅 以 " 带 " 绘 形 , " 居 " 字 描 态 , " 半 山 " 定 位 , 以 静 写 动 , 寥 寥 数 语 , 将 画 面 开 阔 、 气 象 万 千 的 丽 色 风 光 展 现 给 读 者 , 让 人 怦 然 心 动 , 登 临 绝 顶 , " 一 览 众 山 小 " 的 豪 情 , 超 乎 俗 众 的 意 境 悠 然 于 笔 外 。 

③ 叙 事 简 练 , 语 言 形 象 

全 文 只 有 六 百 多 字 , 却 充 分 表 现 了 雪 后 泰 山 的 特 殊 情 趣 , 给 读 者 留 下 深 刻 印 象 。 文 中 叙 事 简 练 , 如 从 京 师 到 泰 安 的 途 程 , 只 用 " 自 京 师 乘 风 雪 , 历 齐 河 、 长 青 , 穿 泰 山 西 北 谷 , 越 长 城 之 限 , 至 于 泰 安 " 几 句 就 完 整 地 表 现 出 来 了 。 其 中 " 乘 " " 历 " " 穿 " " 越 " 四 个 动 词 都 很 形 象 。 

【 自 读 思 考 】 

1.下 面 各 句 中 加 点 字 与 " 明 烛 天 南 " 中 " 烛 " 的 用 法 相 同 的 一 项 是 ( ) 

a.腰 白 玉 之 环 

b.孔 子 师 郯 子 、 苌 弘 、 师 襄 

c.其 阴 , 济 水 东 流 

d.后 世 之 谬 其 传 而 莫 能 名 者 

2.下 面 各 句 括 号 内 所 填 省 略 的 词 语 错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雪 )明 烛 天 南 

b.余 始 循 (之 )以 入 

c.中 谷 绕 (以 )泰 安 城 下 

d.少 杂 树 , 多 松 , 生 (于 )石 罅 

3.对 下 面 句 子 理 解 有 误 的 一 项 是 ( ) 

a.苍 山 负 雪 , 明 烛 天 南 。 

青 山 上 覆 盖 着 白 雪 , (雪 )光 照 亮 了 南 面 的 天 空 。 

b.泰 山 之 阳 , 汶 水 西 流 。 

泰 山 的 北 面 , 汶 水 向 西 流 去 。 

c.或 得 日 , 或 否 , 绛 皓 驳 色 。 

有 的 得 到 阳 光 照 射 , 有 的 没 有 被 照 到 , 或 红 或 白 , 颜 色 错 杂 。 

d.山 多 石 , 少 土 。 

山 上 多 有 石 头 , 少 有 土 。 

4.将 《 登 泰 山 记 》 的 第 3段 扩 写 成 描 写 冬 天 泰 山 日 出 壮 丽 景 象 的 文 字 , 不 少 于 500字 。 

参 考 答 案 1.a 2.c 3.b 4.略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十一

记,一种文体,本文属于山水游记。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

关于泰山的评论有:

卢卡斯:泰山兼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价值,把自然与文化独特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人与自然的概念阔眼界,这是中国对人类遗产的巨大贡献。

郭沫若:泰山应该说是中华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

季羡林:泰山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欲弘扬中华文化,必先弘扬泰山文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姚鼐(1732—1815),清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 ,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

桐城派,又称桐城文派、桐城古文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系桐城籍,故世人将他们及其追随者称作“桐城派”。桐城派兴于清康、雍,盛于乾、嘉,衰于民初,是清代散文流派中势力最大的一个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仅见。

桐城派文论的核心是义法。明确提出义法说和对义法的内涵进行反复阐述的是方苞。他主张“言有物”,是说文章要有内容,基本上是宋儒的义理,但又力戒空疏,强调济于实用;还主张“言有序”,是说文章讲究表现形式,要有章法结构。义法的完整概念,是指有内容、有条理、结构谨严、合乎体制的文章。义与法的关系,有主有次,相辅相成,内容和形式要成为完整的统一体。方苞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决定着形式。义法说还包括对谋篇布局“尚简去繁”的要求和对语言文字“雅洁”的提倡。

其后的刘大櫆在义法说方面,又加以丰富和补充,强调了散文应具备的情感和气势。他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固然居首要地位,但艺术本身却有相对的独立性,提出了神气音节说。所谓“神”,大体是指作者的性格特征、思想修养在艺术上完满而成熟的表现;所谓“气”,大体是指流注在作品中的气势及其所呈现出的面貌;所谓“音节”,则是指长短相间、错综配合的句式结构和抑扬顿挫、琅琅可诵的语言因素。后来桐城派文人都把因声求气奉为不易之旨。

方苞兼论义法,刘大櫆以法为主,姚鼐则扩充和发展了方、刘之说,使桐城派文论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姚鼐论文的主要创见有以下三点:

提出义理、考据、辞章的统一。姚鼐生当乾、嘉考据风盛之时,他将宋、汉学和辞章结合起来论述文章和学问的息息相通,正是他论文解识宏通之处。这对扩张桐城派的壁垒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出选文和作文的标准,即“文章八要”的主张。他在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的序目中说:“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者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他所说的神、理、气、味,是指文章的思想、精神;格、律、声、色,是指文章的形式及语言的音韵文采。精寓于粗,即内容寓于形式。从而概括出散文创作艺术的特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艺术论。

提出文章风格的阴阳刚柔说。他将不同的艺术风格概括为阳刚阴柔两大类,认为这两种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又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风格来。他还认识到文章风格主要是作者才性和气质的表现,可以通过艺术形象来分析和显示作者的风格。这是对古文家在文学风格理论方面的概括和总结,是桐城派文论的精彩之处。

各段主要内容: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2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3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在文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3幅壮丽的图画:

第一幅是雪后登山图。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路线是“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于”这几个动词不但由远及近地交待行程,而且也准确地表现了时令和地形。如“乘”字写出了作者顶风冒雪赶路的情形,“穿” 形象地暗示出峡谷的幽深。下面转入对登山的描叙。“由南麓登”,这是登山方向;循中谷入,“道稍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是总写他与友人的登山路线。在这幅登山图中,作者对“南麓”“中谷”“天门”“东谷”或叙或描或议,随意点染,然后重笔描出泰山极顶的雪景,这是一幅以视觉为主的鸟瞰图:“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幅图画以南天门为主体,峰上是圆圆的晚日烛照天南,峰下是起伏的徂徕,蜿蜒的汶水和鳞次栉比的泰安城郭,峰的左右是负雪的群峰,这些渗透着大自然磅礴气势的群峰、晚日、城郭、河流构成了一种无比壮美的意境,而那皑皑的白雪、淡淡的夕照、飘然的雾带又在壮美中涂上一层柔和的色彩。白雪和红日,静穆的群峰与飘动的雾带,在色彩、动静上又构成了对比和映衬,使这幅雪后登山图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绚丽色彩和生动气势。

第二幅是泰山日出图。作者仍是先交待时间、地点和动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这是幅静态的画。但一个“待”字却写出了观日出的虔诚和急迫的心情。接着描绘日出前的气候和周围的景色:“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是写气候恶劣,但气候越是恶劣,也就越能反衬出作者观日出的虔诚。“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这是写日出前周围群峰的景象,一个“稍”字点出了天气由阴沉逐渐向晴朗转化的过程,也暗示天出现亮色。下面正面写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由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在这段描叙述中有速度的变化,有色彩的变幻,有大海的衬托,更有红日升空君临天下的磅礴气势。它把泰山日出的雄浑气势、斑斓色彩写得淋漓尽致,至此作者意犹未尽,又用西边群峰作进一步的渲染和陪衬:“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既描绘了旭日临空,光照万里的磅礴气概,又暗示了日观峰之高,是观日的最佳处,再次突出了日观峰这幅主景。

第三幅是泰山景物图。这是作者观日出后游兴的余波,也是让读者在观日出的强烈震动和感奋后来个间歇小憩,表现了作者在构图上疏密有致、浓淡相宜的特色。作者叙泰山景物分两个方面,一是名胜古迹、祠宇、石刻,抓住特征,几笔带过;另一是描绘自然景物,作者抓住三多(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无瀑布、无鸟兽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寥寥几笔就把泰山的山、水、树、石的特点概括无余,使泰山极富有个性,很见作者在文字上的功力。作者正是通过以上四幅画面,以登览为线索,把以日观峰为主景的泰山风貌以及日出前后的景象准确而富有气势地描述出来。

——解谜《等待戈多》

高二(3)程辽

习惯于传统戏剧中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精美凝炼的对白,《等待戈多》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这部废话连篇的无戏之剧却把无聊、空虚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精彩程度比起情节跌宕的传统戏剧,倒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戈多,却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剧有关戈多的信息也只有四处。首先是:

“爱斯特拉冈(后称‘爱’)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

弗拉季米尔(后称‘弗’)你当时难道没在场?

爱 我大概没好好听。

弗 哦……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

爱 可以说是一种祈祷。

弗 一点不错。

爱 一种泛泛的乞求。

弗 完全正确。

爱 他怎么回答的呢?

弗 说他瞧着办。

爱 说他不能事先答应。

弗 说他得考虑一下。

爱 在他家中安静的环境里。

弗 跟他家里人商量一下。

爱 他的朋友们。

弗 他的代理人们。

爱 他的通讯员们。

弗 他的书。

爱 他的银行存折。

弗 然后才能打定主意。

爱 这是很自然的事。

弗 是吗?

爱 我想是的。

弗 我也这么想。(沉默)”

无异于废话。再看第二处。

“弗 哦,他是……可以说是个相识。

爱 哪儿说得上,我们简直不认识他。

弗 不错……我们跟他并不熟……可是不管怎样……

爱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是看见了他的面也不认得他。”

后面两处是写孩子上场告诉等待着的爱和弗,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

剧中并没有明示戈多是谁或是什么。

据说1958年该剧在美国上演时,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代表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可见作者也只是发现了一种现象,而谜底似乎连他自己也未能揭晓。

根据剧中人物混乱的语言,我们大概可以拼凑出,戈多是爱、弗二人每天都在等待的人,但他俩也搞不清戈多是怎么回事,戈多每天都可能来但每天都没来。如果说戈多是某个具体人或者某个具体事,或是代表希望,爱、弗就不必只是百无聊赖地等待,都可以去寻找、去追求,就像传统戏剧中写的那样。他们几次等得无聊透顶,绝望地喊:“我们干什么呢?我们干什么呢?”难道竟是他们想不到去寻找吗?不,是他们不能寻找,因为戈多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仇不得报的时候,哈姆雷特就会挥舞着宝剑复仇;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的时候,罗密欧与茱莉叶就会向命运宣战;梦中的天边外不能到达的时候,罗伯特就会被遥远的理想所折磨。若是罗伯特如愿以偿地出了海,便会因为失去露丝而使理想悲剧变成爱情悲剧。为生存、为情感、为信念而奋斗,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故事。人总是在追求中。但如果所有这一切的追求都有了结果呢?一个指向没有指向的概念就产生了。人们就开始等待戈多。

因为空虚,所以追求。追求到的都不是要追求的,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因为它不需要追求。它是什么?

等待戈多,此时戈多已经来了。他在哪儿?

谁是戈多?

以上三个问题有着同样的答案。

人人都忙。想做一件事,去做,做完了,再想做一件事,再去做。做过去的事,一件、两件、三件……在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要做的事,一件、两件、三件……我们就像是等待戈多的两个人,传帽子当游戏,对骂是消遣,上吊来解闷。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义,要做这么多事?因为剥去事务繁忙的华丽外衣,我们不能面对自己的空虚。心是永远不能遗失的,却是从人穿上外衣的一开始就被遗忘的。所以人马不停蹄地忙碌、寻找、穿上更复杂的衣服,因为他似乎缺了点什么。哪知道缺的不是衣服,而是穿衣服的主人。等戈多的两个人说:“嗯?咱们走不走?”“好的,咱们走吧。”然后他们坐着不动。人能往哪儿走呢?换来换去也不过是一件衣服而已。走也没走。没走也走。要去的地方已经在了,逃也逃不掉。

所有的衣服都穿遍了,不能满足。这时候戈多就来了,就开始等待戈多了。他既是想像中的衣服又是衣服后的人。最厉害的大力士举不动的是自己。很无聊,很难受,但是戈多不来,你怎么离开?

追寻戈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不过那时他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化身为了花花世界。

万般无奈,便只有等待戈多了。

本文是程辽同学的一篇读书笔记。文中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及对作品现实意义的分析很有深度。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篇十二

《登泰山记》创新教学设计

一、导语 激趣  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 根据课文第1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

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最高处是日观峰。

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还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也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使之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泰山极顶,便能领略泰山真面目,尽收无限风光于眼底。

三、设计线路

 根据课文第2段内容,带领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登山线路。

 1.中谷登山。

 泰安城——中谷——中岭

 ——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 2.东谷登山。

 泰安城——东谷——天门

 四、安排游程

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泰山二日游。

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 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流连忘返。

1.苍山负雪图。

 姚鼐描述:

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 参考文字:

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泰山日出图。

 姚鼐描述: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 参考文字:

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间,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

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相关推荐

汉语拼音教学方案设计 汉语拼音教案设计十七篇(优质)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仅

2023年读书要有选择教案设计(通用20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

2023年《动物过冬》教案科学23篇(精选)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

最新《难忘的一课》教案(2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难忘的一课》教案及反思优质(二十一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

2023年胡同文化教学设计优秀(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

最新论语七则读后感(通用14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演讲稿300字精选(五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幼儿园老教师演讲比赛演讲稿通用(四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

淘宝五一活动策划(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